历史上有哪些拍手叫绝的阳谋 就是你明知道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往里跳

发布时间: 2023-07-24 03:0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古时候有哪些明知是计谋还要往里跳的阳谋?《孙子兵法》有云:上者罚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而最高明的计谋,就要属于阳谋了,就是站在...

历史上有哪些拍手叫绝的阳谋 就是你明知道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往里跳

古时候有哪些明知是计谋还要往里跳的阳谋?

《孙子兵法》有云:上者罚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而最高明的计谋,就要属于阳谋了,就是站在明面施策,却让对手们不得不跳。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就有最著名的两大阳谋,敌方明明知道是陷阱,却不得不跳,千年以来无人能解决,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便是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在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遣大将庞涓去攻打赵国,一路上,魏军势如破竹,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允诺,并命令田忌为将领,使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事领兵出发,援救赵国。



孙膑和庞涓是多年的师兄弟,他对庞涓十分了解,当时田忌向直接进军邯郸,逼迫魏国撤退,然而孙膑却阻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现在魏国精兵尽出,大人直接去攻击空虚的魏国后方,那么邯郸之围一定能够解决。田忌依令从事,果然魏国国内告急,魏军离开邯郸,中途又陷入到了伏击和齐国战于桂陵,魏军疲于奔命,溃不成军,这就是有名的围魏救赵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也曾经用过这个计策,赤壁之战后,想要报仇的曹操继续率领30万大军直扑江南,诸葛亮和刘备接到了求救信,反而是给马超写去了一封书信,说服他给被曹操杀害的兄长报仇,直取曹魏后方的关中,为此曹操只好罢兵回救。

第二个阳谋,要属汉朝的推恩令了,在西汉建立初期,刘邦为了稳固天下民心,重新分封了有封国的诸侯王,虽然异性的诸侯王基本都被剿灭,然而同姓的依然广泛存在。



这对于中央的王朝产生了很大的威胁,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曾经尝试将诸侯国的权力收回一些,然而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并且在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叛乱被平定,然而对于汉朝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剩下的那些诸侯同样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究竟怎样才能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将他们的势力瓦解?汉景帝的继任者汉武帝在主父偃的提议下,开始进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弟。



这样以来,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趁机加以制衡削弱,这样一来,威胁到汉政权的诸侯王们就不复存在了。诸侯们明明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不怀好意,然而他们能够反对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天子都同意你自家管理土地了,你会将领土分给其他的儿子吗?实际上,汉政府巧妙的将诸侯国和中央的矛盾转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按照主父偃的话来说就是:“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围魏救赵和推恩令这两个绝招,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而且可谓是屡试不爽,对此,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明知道是坑,还往里跳,史上的四大阳谋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了无数的战略家和谋划家,同时也诞生了无数让人惊叹不已的计谋,当然计谋也有阴谋和阳谋的区别,阴谋以诡异为主,主要是要出其不意,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施展开来。


但是阳谋不一样,阳谋便是光明正大的告诉你我的手段,然后你还必须按照我的手段来做,这样便可以到达消灭敌人的目的,而在中国的历史上面,也出现了四个极其高明的阳谋,而且都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首先就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一六九年,汉献帝在没有其他人欢迎他的情况之下,只能被曹操给待会了许昌,从此以后曹操便占据了道义上面的优势,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打着汉天子的名号。


事情要是做好了,自然是丞相辅佐的后,要是事情办差了,也没有关系,是皇帝领导不行,这也使得曹操占据了极大的政治优势,然后才得以能够统一北方,而这件事情就是天下诸侯都知道是曹操借助天子在那里胡扯,但是你还不能站出来说他的不对,恶心至极,当然这也给后来的司马懿竖立个榜样,人家学得也是有模有样。

第二个就是晏子的二桃杀三士了,话说齐国有三位战功卓著的将军,这三位将军互相之间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政治上面,他们往往也是共同进退,在齐国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甚至有些威胁到了齐王的统治。


于是在齐王的授意之下,晏子决定对这三位下手,可是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如果贸然动手,以这三位将军的权势,很有可能引发齐国的动乱,直到鲁国的国王前来齐国拜访,于是晏子派人摘取新鲜的桃子前来款待鲁王。

等到桃子都分发下去之后,只剩下三个,于是晏子自己便拿了一个,剩下两个让这三位将军去去分,结果其中两位眼疾手快,便将两个桃子塞进了嘴中,而剩下的那一个人只能叹息道:"我功劳最大,今天却在鲁王面前,丢了脸,已经没有面目在活下去了。"


于是就拔刀自杀了,其余两人见自己的这个好朋友自杀,心中不禁内疚,于是也拔刀自杀了。

第三个就是孙膑的围魏救赵,魏国称霸,攻打赵国,于是齐国派兵前去救援,可是孙膑却不把大军开往赵国,而是直奔魏军的老家魏国,其实这个时候,赵国已经到了要灭亡的边缘了,只要魏军灭掉了赵国,就可以回师攻打齐军。


庞涓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但是他不能不回,因为从政治的角度来说,魏国被围,他必须回去营救。

第四个就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了,他要求诸侯将土地分给自己的每一个儿子,这让这些诸侯既痛苦有快乐,痛苦的是,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弱,快乐的是谁还没有几个特别宠爱的儿子啊!


所以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维护了汉朝的统治!

历史上著名的3大阳谋,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跳,为何至今无人能解?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来自于暗中的阴谋诡计是最令人痛恨的,它往往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施行,并对其造成巨大伤害。阳谋,则正好与阴谋相对,它是根据现有条件,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达成目的,尽管对方一眼就能看穿,但还是不得不按照对方的意愿行事,这便是阳谋的厉害之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3大阳谋,曾迫使当事人不得不跳进火坑,至今无人能解。

一.范雎的“远交近攻”。范雎是秦国的宰相,也是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在他辅佐秦昭王期间,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为秦国日后的统一之路铺平了道路。当时,天下分为七国,除秦国外,还有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而范雎也是根据这个顺序,为秦昭王定下统一天下总方略。

范雎有言: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於秦。接着,范雎向秦昭王表示,齐国之所以处于弱势,是因为攻打了楚国,从而便宜了韩国和魏国。因此,范雎主张先从韩国和魏国开始下手,同时与齐国保持好关系,使其不对己方出手,等到秦国逐渐发展壮大,即使齐国反应过来也回天乏术。

二.孙膑的“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赵攻卫,魏惠王以保护卫国为借口,命庞涓为上将,率领魏、宋、卫三国联军攻打赵国。后来,赵国首都邯郸被围,赵成候不得不向齐、楚求救。齐威王审时度势之后,决定任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即刻制定计策,化解赵国的危机。

田忌认为,齐国应该与赵国里应外合,前后夹击魏国,魏国军队自然便被击溃。然而,军师孙膑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魏国精兵尽出,国内空虚,如果采用“围魏救赵”策略,直接攻击魏国的国都大梁,自然就可以化解赵国的为难,而且还避免了齐国兵力的损失。最后,齐军奔袭大梁,魏军主帅庞涓不得不仓皇回救。可是孙膑却只是虚晃一枪,他们提前埋伏在桂陵,以逸待劳迎击庞涓,从而大败魏军,此次战役史称“桂陵之战”。

三,贾谊、主父偃的“推恩令”。《陈政事疏》中记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西汉文帝时期,地方诸侯王的势力日益壮大,贾谊建议提出的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建议推出“推恩令”,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得稍自分析弱小云”

推恩令的中心思想是“分而治之”,即将诸侯一拆十,十拆百,分崩瓦解他们的实力。权力的分解,往往带来权力的角逐和纷争,最终让诸侯成为一盘散沙,而无力与中央抗衡。各路诸侯只能眼睁睁地陷入矛盾的漩涡,却无能无力。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3大阳谋,任凭后人如何努力,至今都无法破解。

这是因为古时候的事情非常的复杂,有很多事儿都特别难解释。所以至今无人能解。
本文标题: 历史上有哪些拍手叫绝的阳谋 就是你明知道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往里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22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国演义里貂蝉是否确有其人哪个历史人物让你有了强烈的穿越想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