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语文作文“十之最”——如何写出满分佳作?

发布时间: 2021-04-07 10:46: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作文 点击: 93

话不多说,咱们直奔主题吧~NO.1:最典雅之作NO.2:最风趣之作NO.3:最个性之作NO.4:最大气之作NO.5:最思辨之作N...

盘点语文作文“十之最”——如何写出满分佳作?

话不多说,咱们直奔主题吧~

NO.1:最典雅之作NO.2:最风趣之作NO.3:最个性之作NO.4:最大气之作NO.5:最思辨之作NO.6:最佳构思之作NO.7:最佳立意之作NO.8:最巧扣题之作NO.9:最有胆色之作NO.10:最有文采之作

NO.1:最典雅之作

所谓典雅的语言,指的是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

【 作文锦囊】

一、巧妙引用或化用经典

前引名句,后为自创,珠联璧合。而“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还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句,则采用嵌入法,让诗句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有力地阐述了人生路上如何面对困境的问题,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

二、 适当使用文言词汇和句式

适当使用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形成文白相间的风格。文言文和白话文相间隔地出现,可以使文章语言简练而雅致,既不像白话文那样过于通俗,也不像文言文那样过于深奥,语言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整个文段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参差变化,颇有节奏之美,其中的“为臣之羞”、“胯下之辱”“是才智使然,是毅力使然,是时代使然”等语保留古汉语的句式特点,使文章的语言典雅庄重。

三、巧用修辞,增强意蕴。

修辞用得好,特别是比喻运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文段先以春花、夏蝉、凤凰起兴,比喻兼排比,形象地引出“树的智慧”。接着又多处运用比喻,如“再大的烙饼大不过锅”“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梦想是永恒的微笑”“飞船没有动力不飞,火车没有动力不行”等,这些比喻形象地阐述了树的智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恰到好处。

NO.2:最风趣之作

它的本质是用“神形倒错”的方法来表现美压倒丑的优势,其表现效果则是一种轻松而有深意的笑。在考场作文里,运用一点幽默感,强化一点风趣感,文章自然会更上层楼。

【 作文锦囊】

一、偷天换日,避实就虚

就是把概念大幅度的转移、替换、使预期目标偏离方向,从而产生了意外的效果。偷换的越多,概念的内涵就越有差距,幽默的效果就越强烈。

例如:有人问你说踢足球和打冰球哪个门比较难守,我说什么门都没有后门难守。

这是把球门这个具体的有型的门一下子转移无形、本质又完全不同的抽象门上面去了。

偷天换日,避实就虚,好像是胡闹,甚至有些恶作剧的成分,可是运用得好。人们却可以把它当做精神上的享受加以品味。

二、曲解义词,牵强附会

一个人刚到三十岁,就开始秃顶了,但是他却满不在乎,摸着自己的大秃顶,对着老婆说:“我这叫聪明绝顶”。老婆随口回答道:“照你这么一说,是不是剃光头的人都是聪明人咯?”“那倒不是,那是自作聪明。”

“绝顶”表示:极端,非常到顶点的意思,但这里表示没有头发的意思。“聪明绝顶”还有因果关系,因为聪明所以没有了头发。

三、正话反说,故意违规

读《最后的常春藤叶》,就充分运用了“反常”艺术。

文章在交代主人公的居住环境时写道:

“有一次,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文钱也没有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本来要说的是一些社会下层人士出于经济原因,只能租住这些转弯抹角、租金低廉的小胡同,而现在却说是他们为了欣赏讨债商人空手而归的场景,只见欢欣者的欢欣,不见无奈者的无奈。

文章写苏艾、琼珊联合租房时写道:“她们是在八马路上一家名叫德尔蒙尼戈的饭馆里吃客饭时碰到的,彼此一谈,发现她们对于艺术、饮食、衣著的口味十分相投,结果便联合租下了那个画室。”原来是条件很差,对于穿、吃、住都没有什么讲究的两个年轻人,出于经济的考虑合租了这间房子,到了作者笔下,似乎成了一种高雅者的主动追求,让人羡慕。

将无奈写成乐趣,将低俗写成高雅,这样的正话反说,淡化了现实的残酷,突出了主观世界,突出了乐观精神。

最个性之作

所谓“个性”,就是要有能使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精彩之处:或思想深刻,或形式独到,或构思巧妙,或知识面宽广,或描写细腻,或语言优美......

【 作文锦囊】

1.立意求异

个性可以展示在构思立意上。高考作文,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到千把字,如果构思立意上,人云亦云,公式化、概念经,那是非常显眼的,也必然会使评卷老师倒胃口,因此,必须在构思时,显现个性,去同求异,立异标新。

2.表达求活

个性可以展示在作文表达上。语言表达是高考作文的主测目标,富有个性的表达,可以小题大作,也可以大题小作;可以微言大义,也可以言近旨远;可以编故事,也可以发宏论;可以评头论足,也可以说东道西„„

它没有严格的程式,更没有固定的框子、现成的套子,要以作文中所要抒的情、述的态、说的理为准绳,该说就说,当止则止,力求使表达具有流畅性、新颖性、独特性,体现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个性表达,使作文富有文采,充满哲理,余味无穷。

3.选材求新

个性还可以展示在选材想象上。不同的考生,面对同一个话题,观察同一个现象,由于每个考生都有独特的经历、气质、爱好,调动的生活储备不同,触发的联想、想象也就会各异。

著名理论家唐弢先生说得好:“一个意境的产生,是由作者的经验,配上当前的题材,也就是想象和事实两者糅合而成的新的境地。”

所以,高考作文选材要尽量地避俗避浅,尽量地求深求新,只有这样,才能想象独特,点化独创。

最大气之作

当今的高考作文充斥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的柔弱温情,无病呻吟,而缺少一些本应具有的大气。

而当我们的豪迈之心一旦沉迷于“菊花残.满地伤”之类的感伤哀痛的文句时,文字应有的力度就自然被囚禁于狭隘的情感涡旋中而不能自拔了。

【 作文锦囊】

“大气”是作文的一种较高境界,它的特征是雄壮美、阳刚美、厚重美、深邃美、激越美、悲剧美等的组合。它的构成元素有空间上的辽阔、时间上的跨越,历史的凝重感、时代的使命感,个性的张扬、胸襟的放旷,命运的苦难、精神的不屈,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生与死的抉择。

那么,作文如何写出“大气”来呢?

首先,主题要“大气”。文章的“气”就是由主题来呈现的,因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献身精神、牺牲精神、坚贞不屈、赤胆忠心等崇高美德,就是富有“大气”的主题。

第二,空间要“大气”。人物活动的空间要有辽阔感,大漠、高山、长空、怒海......这种阔大的人物活动背景,足以给人以震撼。

第三,时间要“大气”。选取有跨越感的时空,让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演绎相同的主题,形成历史的凝重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厚重之气。

第四, 人物要“大气”。主题的“大气”,空间的“大气”,时间的“大气”,营造出了“大气”的舞台,在这个时空交错、风云际会的舞台上活动的人物自然应该是“大气”的人物,即使是小人物,也应该具有爱国主义、坚贞不屈等“大气”的性格。

如屈原的爱国、文天祥的忠贞、李白的傲骨、王昭君的出塞、项羽的悲剧,让笔下的人物在辽阔的背景中演奏生命的交响,展示壮美的人生,足以给人强烈的冲击。

第五,语言要“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引用古诗文中的“豪言壮语”,如边塞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李白“仰天大笑出我辈岂是蓬篙人”,如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NO.5:最思辨之作

议论文必须旗帜鲜明,是就是,非就非,不可含糊其辞。如果说话主观臆断,不留余地,以偏概全,用特殊性来否定一般性;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或者重视了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或者把事物间的必要条件理解成充分条件,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那么势必造成观点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影响议论的逻辑力量。

一、在承认对立面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

任何一种观点都会有反对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往往也有一定的道理。写议论文,在确立自己的观点时,先承认对立面观点的某些正确性,然后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或更正,这是辩证分析常用的方法。

江小雅的《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批评国人的暴戾之气,文章开篇写道: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在一个法治轨道上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她的犀利发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曾经震动一代中国人。”

作者并不因为龙应台的观点和自己相佐而不敢接触,相反,作者摘引龙女士的观点,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胸怀和勇气,同时也是辩证思维的需要。承认对立面观点的正确性,或某些正确性,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或更正,正是思维缜密的表现。

二、在肯定和强调某一种原因时不忽略其他原因。

因果分析是议论写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造成事物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写作议论文,在肯定和强调某一种原因时不能忽略其他原因。我们来看下面的议论: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是才志使然,是毅力使然,是客观环境使然,也与他们适时而退密切相关,相信他们如果在人生的那一刻率性而为,不知退却,定然不会有后来那样的成功。”

成功需要多种条件,适时退却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先分析其他条件,在分析“退却”这一条件,在承认其他条件的同时肯定和强调“退却”这一条件,分析全面,说理辩证,很有说服力。

三、分析某种行为或现象时要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肯定。

任何行为或现象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先进性,也会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在论述某种行为或现象时,按照“先肯定,后否定”或“先否定,后肯定”的思路进行分析,这也是辩证分析经常使用的手法。

有这样一段议论:

“个性是天才的最基本的特征。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以个性为经,以勤奋为纬,编织起各自成功的花篮。但是,个性不应当是天马行空的独来独往!希特勒是有个性的,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加害世界人民;贪官们是有个性的,无视党纪国法,滥用权力,侵吞人们的财富。个性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会一钱不值。”

为了阐述个性的消极作用,先肯定个性的积极意义,然后再阐述不当个性的危害,先肯定,后否定,在辩证否定中全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通过限制和修饰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分寸感。

通过增加限制词和修饰语,做到说话分寸感,不说过头话,这也是辩证思维的具体体现。请看下面几个议论句:

①难道‘生气’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常态选择吗?②“一味‘生气’并以暴力方式进行表达,并不是一个理性和成熟社会中应有的状态,只能加剧社会矛盾。③社会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保障个体的安全,帮助公民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④制度固然重要,但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在例句①里,有了“常态”一词的限制,则表明作者反对的只是将“生气”常态化,而不是一概地反对“生气”。在例句②里,有了“一味”的限制,则表明过分的“生气”才是有害的,并非所有的“生气”

都会加剧社会矛盾。在例句③和例句④里的“之一”“固然”“但是”以及“最有效”等词语都具有促使语言更辩证、表意更全面的作用。

NO.6:最佳构思之作

常言道,车行有道路,文行有思路。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

考场作文思路必须清晰,必须是在设题要求范围内的一条线或一个圆,不能芜杂,不可枝蔓。而一篇成形的考场作文,思路的唯一外现方式就是文章的结构,精彩的结构,让文章犹如精心打理过的园圃,芳香宜人又精巧别致。

【 作文锦囊】

一、构筑“龙骨”,一目了然。

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即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二是“中通外直”,即指多设置自然段,多留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

构筑“龙骨”主要思考如下问题:如何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的结构方法;如何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二、优化内容,明晰结构。

“内容”优化,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可有两种方法。

一是正面归纳方式,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

明晰结构是指确立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布局,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上下有序;精致衔接,有机关联。

三、谨记要求,力避缺失。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没有骨架,血肉无所附着,文不成章。应谨记下面四条要求:

第一,结构必须完整,开头、主体、过渡、照应、结尾缺一不可。第二,不应只是三段形式的结构,记叙文讲求情节的波澜,散文力求“形”“象”丰富,议论文讲求严谨的逻辑关系,或层进,或并列,或对比,或总分,“老三段”的作文水平绝对不是高中生的作文水平。第三,结构必须匀称,不能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性,不能小头小脚大腹便便,不能大头大脚主体干瘪。第四,结构必须符合文体特征,应注意各种文体中各种表达方式的主次关系。

NO.7:最佳立意之作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章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高妙与否对于文章的成败关系极大。可是,不少同学往往重叙述而轻立意,这样就难以避免老生常谈和人云亦云,写不出发人深省的文章。

【作文锦囊】

一、表现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超越自我,用大眼光去解读文题,以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努力在立意上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文章从这样的角度去提炼论点,境界就要高人一筹。高考中那些满分作文,虽然各有特色,但在立意上深刻高远,文章中都洋溢着家国情怀。

二、进行文化反思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走过了坎坷崎岖的五千年,其文化源远流长。

作文如果能够针对现状,巧妙地结合文题材料,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评价灿烂的文学成果,或将现实和传统对比,将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比较,寻找文化的出路,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种种错误的批判,冷眼向洋,热风吹雨,高远大气,视野开阔,这样提炼出来的主题或论点自然可以超越一般,高人一筹。

三、学作反弹琵琶

大家同做一个题目,同说一种声音,如果没有特别之处,你的声音就会被同声淹没。反弹琵琶是实现立意超越的重要方法。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比如大家都说“班门弄斧”怎样要不得,独一人提出“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就能独辟蹊径,写出自己的东西,展现有别于他人思维的新思想,确保你在众多的大众化的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也让阅卷教师在审美疲劳中因你引来的一弘清泉而眼睛一亮。

四、巧作哲理升华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对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

哲理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

在立意的时候,超越对人物、事件的一般性评说,从哲理的角度提炼论点,文章的立意也能高人一筹。比如多数同学些母爱像阳光一样温暖,有同学也写母爱像阳光,结尾这样写道:“大爱无形,大爱无言,挥之不去,拂之依旧!”

超越一地歌颂母爱,用警策的语言,赋予文字哲理的意味,更具启发性。

NO.8:最巧扣题之作

在应试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

在阅卷实践中,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作文扣题是得分的关键,阅卷老师评价文章首先看的就是有无扣题之笔,文章是否符合题意。

事实上,有了恰当的扣题之笔,一篇与命题看似没甚关系的习作也可以成为切题之作,相反,没有恰当的点题之笔,一篇原本切题的文章也有可能被误判为偏题之作。

【 作文锦囊】

一、 标题嵌入法

即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嵌入话题或材料的关键词语。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都是考生自定,这为考生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容易偏离话题或材料,聪明的考生常常把话题或材料的关键词语嵌入到自拟的标题中,这样,不但规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内容,也给阅卷老师第一眼就留下了不偏题的印象。

二、题记显志法

题记,是标题之下的一段文字。其内容或简要点题,或揭示主旨,或交待背景,或渲染气氛。

写好题记,不仅可以增添文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还可以起到揭示主旨、明确中心的作用。

题记的存在,不仅能使文章形式上显得别致,更具吸引力,而且它能奠定文章的基调,凸现文章的深刻,昭示文章的走向,是明确中心的一种重要写作手段。

三、开篇切入法

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门见山,首先亮出中心。

这样,观点明确,中心突出,写作者意在文先,顺势而发,阅读者明察意图,一目了然。

考场作文最忌开头绕得过远,让阅卷老师看得烟云模糊,找不到有关中心的信息。你若在开头点明中心,阅卷老师会顺着你的路标走下去,就知道你下面故事的来头了。

四、行文照应法

文章的主体部分始终是表现中心的最为有力的内容,在文章进入主体部分写作时,时时注意这部分内容跟中心的关系,并且设法用恰当的语言予以明示,这对于明确和突出中心,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五、结尾回归法

所谓结尾回归法,就是指在文章结尾处对“话题”进行归纳概括或深化。

像议论文结尾处的归纳总结观点或深化观点,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希望等;记叙文结尾处的画龙点睛的议论或抒情;散文结尾处含义含蓄深刻,言尽意犹未穷的语句等。

阅卷老师阅读速度很快,详读的重点除开头过渡外,就是结尾。再从行文的角度讲,结尾点题能使文章主题更为明确,中心更为突出。

NO.9:最有胆识之作

有句名言:具有不寻常的胆识,才可建立不寻常的事业。只有敢想敢说,见识超群,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言之成理,高屋建瓴,才能成为最成功的作品。

作文锦囊】

一、要有臧否天下的勇气。

前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吟风弄月,自我炒作,不敢接触社会实际,不能回应社会需求,这样的文章难入华章之流。

同样是写青年,写青春,评析“佛系青年”的文章肯定优于单纯歌颂青春美好的习作;同样写合作,写命运共同体,抨击美国“退群”行为的文章肯定优于正面歌颂合作双赢之作。

二.要有卓越超人的见识。

有胆识的文章,不但要敢于批评,敢于批判,还要善于批评,善于批判。

对于某种社会思潮、思想倾向,只会作出性质判断,那不是真正的批评或批判,而是一种简单的表态,甚至是一种起哄。

批评和批判需要见识,卓越超人的见识才是评析的灵魂,也阐释文章的灵魂。

三、要有精湛老练的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文章要有思想见识,而思想见识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看那些最能体现作者胆识的文章,或庄重典雅,或俏皮风趣,无不形成独特的风格。“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想写出有胆识的文章,平时除了要训练胆识之外,还要训练自己的语言。只有精湛老练的语言,才能承载丰厚深刻的思想。尽管语言对任何文章都是重要的,但是思想丰厚深刻之作特别依赖语言,没有精湛老练的语言,思想就无从表达,或是让思想走样变形,或是缺少应有的感染力,大大损害文章的思想表达。

NO.10:最有文采之作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语言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不能仅满足于把自己的感情思想表达出来,还应力求做到用语规范,优美,动人。

“有文采”当然是需要考生长期受语言熏陶、对语言进行锤炼,但如果考生善于借鉴名家的规范语言,汲取生活中生动鲜活的语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丰厚的语言积淀,使作文语言文采绚烂,熠熠生辉。

【 作文锦囊】

一、用词准确生动

任何种类型的表达方式,共同的要求是必须“准确”,即我们使用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切合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特点。这是写作的第一要求,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

写作时措词一定要斟酌,尽管丰富的语汇,可以有多种选择来表现某种意思,但有一种才是最为准确、生动的。作文时找出这个最为准确、生动的词语来,用到句子中,切不可随意而为。

二、句式灵活多变

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写文章时,如果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搭配,或整散结合,或长短交替,或然否迭出,就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特别要善于把把整齐匀称的整句穿插在自由活泼的散句中,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涵节奏,形成一种整齐而又错落之美。

三、运用多种修辞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在作品中恰当地运用多种修辞,可以有效地增加文章的意蕴,增强作品的文学色彩。

如运用比喻、拟人辞格,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排比、对偶等辞格,可以使语言富有气势和韵律美;运用设问、反问可以使语言发人深省、引人入胜;运用夸张可以使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运用引用可以使文章厚重隽永等等。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激发读者联想、想象,启迪人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思考并探究文句有意蕴;这在准确而生动表意的同时,也彰显出作者的文采才华。

四、文句有意蕴

意蕴,是指“内在的意义”或“含义”。文句有意蕴,就是文句含蓄,“意在言外”,“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意蕴”,就是要求作者不将事物和感情说透道尽,对“意蕴”和道理,不作淋漓尽致的发掘,让读者依据语境去推断、去想象。

展示文句的意蕴,就要求文句含蓄,语言不直白、不浅陋,内涵丰富,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

抒情时,用语不能平淡无味;描写时,用语含蓄能激发联想和想象;议论时,能深入浅出揭示本质。

本文标题: 盘点语文作文“十之最”——如何写出满分佳作?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zuowen/13454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中英语作文万能句子(写信)(一)考前必看!初中英语作文热门话题汇总(附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