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两个字

发布时间: 2023-03-28 14:01: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为什么古代人名字大多都是两个字古代人的名字多为一个字,特别在唐朝之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那时候人比较少,一个字的名字...

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两个字

为什么古代人名字大多都是两个字

古代人的名字多为一个字,特别在唐朝之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是那时候人比较少,一个字的名字足够区分了,不像现代人数那么多,四个字的名字都有。

单名真正独大,是从汉代末尾的,两汉 23 位帝王俱为单名,三国诸多风流人物,更是绝难想出一个复名来。

至于其缘由,有种解释说是西汉元始二年(公元 2 年),汉平帝下诏说自己「箕子」之名「不合古制」,于是改为单名「衎」,这时正是王莽专政,因而祖先会说「王莽令中国不得有二名」。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

既然皇帝带头只用单名,还是这麼矮小的理由,下边的官僚岂有不效仿之理,毕竟他们学习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一家之中避家讳,便于维护自己的尊严。

《礼记·曲礼上》:「礼不避嫌名,二名不偏讳。」即是说避讳不用管同音字和读音相近的字;假设是复名,只需不把两个字同时运用就算避讳了,如孔子母亲叫徵在,孔子说「徵」时就不说「在」,说「在」时就不说「徵」。

命运多舛的寿张县最终被划分红寿张镇

但单名现象只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平民仍然是单名、复名皆有,东汉时期留上去的买地石券,即使位于距离首都洛阳很近的地方,也都是同时存在单名和复名。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王羲之的「羲」加「之」,后边的「之」就是虚字,它无需避讳,王羲之的儿子有五人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王献之又有个儿子叫王静之,祖孙三代都带个「之」字,完全不会被人以为不妥。

再往后,加给单名的虚字类型变得愈加丰厚,信仰颜色的虚字逐渐退潮,而带有儒家品德涵义的虚字则增多起来。很多人名里都参与了「仁」「孝」等字,宋武帝刘裕给他七个儿子取名都带个「义」字。

这类做法构成了取名风向的逆转。从东汉到西晋,原为复名的寒人新进入官府,会给自己改成单名,孟孝琚碑的传主原名孟广宗,就改成了孟旋。而陈朝人周文育原名项猛奴,是典型的俚俗名,为转换身份,他选择的改名就并非改作单名,而是在中间加了一个有寓意的「文」。

东汉人名变成清一色的单字名,与西汉末年王莽实施“二名之禁”有关。据《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王莽辅政时曾上奏提出禁用“二名”,并派使者到匈奴,暗示匈奴单于顺从这一法令。匈奴单于明白使者的意思,随后上书称臣,顺应时势改名为“知”(原名“囊知牙斯”)。王莽奏令执行的“二名之禁”,即禁用二字名。在此之前,《春秋公羊传》也说过“二名非礼也”,但此处“二名”非指二字名,而是指两个名。表明在周秦时期,一个人取两个名是不合礼数的,但取二字名从来不在禁止之列。

王莽禁用二字名的目的是复古改制,他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复名”就是二字名。王莽的长孙原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因自画服天子衣冠像,刻铜印三枚,与其舅合谋继承大统。事发后,王宗自杀。王莽大怒,废了王宗之名,恢复其原名,以示贬辱。这件事对后来几百年的取名规则产生了极大影响,在王莽当政时期,无人敢取二字名。王莽覆灭后,虽然人们已不用遵守“禁二名”的法令,但取单字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不仅东汉人全部取单字名,连三国人、西晋人也把取单字名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东晋,才打破了这一“戒律”,陆续有人取二字名。

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两个字的

原因是因为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掌握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到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到爷爷和爹爹死了以后,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能力有限,事情暴露了。
尽管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范围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名现象得以沿续.
名字是表示个人志向的。除了乳名之外一般名字都是自己取的。
还是有很多三个字的,四个字就比较少见了。大概是因为古代人一般是称呼别人的表字吧。古人在名、字、号的用法上也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在尊称、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时直呼其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你所说是姓名大多数两个字,古代名和字是有区别的,尊重对方称呼他的字,蔑视对方直呼其名,自称称名而不称字。如三国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操是自称。刘备见到诸葛亮称孔明先生。
古代人其实是把名和字分开来的,因此不能说古代人的名字只有两个字。像郭嘉,字奉孝等。
哪有的事?你给我找些是两个字的伟人,就先来20个吧,算了,一个排也成

为什么三国时期,人的名都是一个字的?什么时候开始有双字的?

众所周知,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名人最多的一个时期。就曹魏来说,曹操、曹丕、于禁、张郃、张辽、乐进、徐晃、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人,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就蜀汉来说,刘备、刘禅、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被人们所熟知。至于东吴,也有孙权、孙策、孙策、陆逊、周瑜、吕蒙、鲁肃等家喻户晓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笔者提到的这些历史人物,名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字。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名字也是一个字,因为诸葛、司马是复姓。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大部分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原因,很可能和儒家有关。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对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是《春秋公羊传》表明儒家反对双字名,认为双字名非礼;二是儒家认为同一个人取两个名字是非礼的。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众所周知,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伴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提升,《春秋公羊传》的影响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从这一角度来看,《春秋公羊传》提倡名字为单字的主张,自然会影响到汉朝乃至于三国时期人们的取名习惯。

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也确实存在名字为两个字的人物,比如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名将秦开之孙。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后来事败,荆轲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交代秦舞阳的下场。

双字名的历史人物也不是没有,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天才名将霍去病、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桑弘羊的名字虽然是两个字,但是,他的儿子名为桑迁,也即桑弘羊没有继续让自己的儿子采用双字名。再比如霍去病的弟弟名为霍光,儿子名为霍嬗,孙子名为霍云,霍山。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汉朝时期,大部分世家大族,都不会采用双字名。所以,霍去病在飞黄腾达之后,其后代也没有继续采用双字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西汉时期,人们取名采用单字还是双字,其实没有强制的规格。但是,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大权。对于王莽来说,将“二名非礼也”就理解为双字名不合礼法,下令禁止天下人取双字名。

《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王)莽奏令天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可见,王莽从法律上确定了取单字名。王莽之所以禁止使用双字名,名义上是为恢复周礼,实际上还是为了强化自己的地位,以古礼来束缚臣下。

在王莽一朝,取单字名是强制规定,很多之前双字名的纷纷改成单字名,而那些犯了罪的,还会给犯人恢复双字名,以示惩罚。根据史料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原名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换而言之,即便是王莽的长孙,也不敢违背这一条规定,由此可见其影响力。王宗后来和舅舅欲图谋反叛,计划败露自杀。王莽下诏:“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剥夺其单字名,恢复双字名王会宗,以示名誉上的惩罚。而这,无疑强化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后,虽然取消了王莽的禁令,但是,“二名非礼也”直到东汉末年都是世家大族的主流观念。毕竟,对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宏、刘协等东汉时期的皇帝,名字也都是一个字。在此基础上,就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自然也不好违背这一取名习惯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名字为两个字的人物,比如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淳于琼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淳于琼本人也被斩首。

在汉末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名字还是以单个字为主。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情况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比如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萧方智、陈叔宝等历史名人,逐渐采用了两个字的名字。

并不是三国时期没有,而是当时名、字是分开的,而人们出于礼数,见面都以字相称,如果直接叫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只有相互仇视的两人才这样称呼,所以在称呼字的时候都是双字,比如孟德、玄德、仲谋等。
再说有没有两个字的呢,那是早就有了,西汉宣帝就叫做刘病已,后来才改为刘询。当然,这也和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关系,到了后期,生产力获得进步,更多的人口也就出现了名里的双字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巩固统治,他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对人名方面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复名。据说这是因为王莽的长孙王宗企图篡位之事败露,王莽怒废王宗名号,复其原名,以示贬辱。
王莽之后,我国古人就养成了使用单名的习惯,使用复名被认为是不光彩的。

自王莽之后,整个东汉直到三国时期,古代社会中极少出现复名,只有下贱之人才会使用。
到了东晋,复名重新流行起来。这股风尚是由上流社会发起的,他们喜爱在单名前后加一个虚字,这个字完全没有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标识,赋予名字更多的变化。

古人为什么都有两个名字.

比如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诸葛亮(字?孔明).......

因为古人除了名字之外,一般还有“号”,所以还有两个称呼。

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赵孟頫《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

                                                                苏轼(号:东坡居士)

扩展资料:

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中国最早的别号。

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

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璜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号

古人都有两个名字是因为: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姓名:刘备,取字玄德。古人取名习惯是姓名2个字,表字一般是有学识的长辈或者名声高的显达帮取。平民百姓很少会表字,因为国情是认字的人不多,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帮你表字。所以“字”很重要,帮你取字的人有如再世恩师的大恩。没字的时候刘备叫刘备,有字之后,一般会称呼为刘玄德,直呼刘备是很没礼貌的。等白丁有能力认识有学识的人,可以求一个字。另外还有些复姓的,还有些非汉族但随后汉化改汉姓的“胡人”姓名会超过2个字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大多数都是两个字的?

因为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对于后人来说,我们是古人,我们取的则是名字,大概是好记吧!
其实字是用来解释名的,一般地说从儒家典籍中于"名"有关的词汇来作"字".过去人们取名命字都是讲求出处或来历的,也就是说要有特定的含义才行。当然,在讲求出处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形、音、义”的结合。如:
1、屈原:名平,字原,源於古文“广平曰原”《尔雅》。
本文标题: 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两个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69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南宋经济实力很强,但军事实力很弱呢帛书版《道德经》第十三章,到底是治身更重要,还是治天下更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