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大唐盛世”的说法吗

发布时间: 2023-03-22 01:00: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吗?唐朝的巅峰时期是: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

古人有“大唐盛世”的说法吗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吗?

唐朝的巅峰时期是: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
在当时世界上有不少的地区处于奴隶社会,唐朝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各个方面都非常的昌盛,不论是谁来到长安,都称赞唐朝的繁华。现在人们依然有唐人的称呼,各地也都有唐人街也可见唐朝多具影响力,世界尽知。
在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这些诗人也给后辈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诗作。
唐朝有著名的唐三彩。并且唐朝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著名的诗人就曾经在诗中这样描述开元盛世“忆昔开元金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唐朝发展到了极致,国家的强盛也到了极点。连当时日本的文化其实是从当时的大唐传播过去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大唐甚至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可见当时的大唐是有多发达。多繁荣,至此,在史书上对大唐上的描写也大多数都是夸奖。

历史上一直强调大唐盛世,究竟兴盛到了何种程度?

大唐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咸海,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到达萨哈林岛,最南至北纬18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有资料统计指出,唐朝在唐高宗时期,国土面积达到了1251.19万平方公里,中国目前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而且据野史记载,大唐鼎盛时期的疆域曾达到了1500万平方公里,但这种说法有争议。而之后的北宋面积仅为283.56万平方公里,可见唐朝版图是何其的幅员辽阔。

大唐是出了名的人才辈出,被称为五大文豪的: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皆出自唐朝,玄宗李隆基也因为热爱音乐歌舞创办了“梨园”,性质等同于现在的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由玄宗亲自作曲,是中华乃至世界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朝除了文学与音乐方面的成就巨大以外,在时尚潮流上就好比如今的法国,唐朝人的衣着、装束、发饰在当时的亚洲文化圈渗透甚广,直到现在,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都还保留着唐代人的某些风尚,日本和服就是由唐装演变而来。而唐朝的建筑设计也是各国争先模仿的对象,放眼如今的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无不保留着唐朝风格的古代建筑。唐朝的文化渗透不止这么点而已,日本的茶道学自唐朝,亚洲各国的书法艺术也学自唐朝,就连大唐的政治理念都被各个国家学以致用。

唐朝在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姚崇、宋璟、张九龄、狄仁杰等千古名臣。除了贤臣以外,还得有明君的带领,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都可称得上一代明君,尤其是李世民,他任人唯贤,善听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帝王之一。李世民时期的长孙无忌、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李隆基时期的张九龄,他们一起将唐朝推上了历史的顶峰,创造了开元盛世的伟大时刻,让当时的唐朝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唐朝极盛时期,也就公元七世纪,当时唐玄宗李隆基铲平定了宫内斗争,登上皇位,开启了近30年的“开元盛世”,古代社会的强盛标准要先以农业生产力来衡量,开元时期大唐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据统计,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合为46处。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各地官府仓库了的粮食堆积如山。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茶叶生产在开元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生产工具还得到了改进,出现了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当时的唐朝走向了辉煌盛世的地步,并且当时的民风也非常的好,并且当时的唐朝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并且也发明出了最早的火药等等。
当时兴盛到了各国都会来朝拜我们的国家,还有一些海外的小国也会来我们这里学习知识。
当时唐朝的军队是非常强大的,并且唐朝被许多西域的国家所朝拜。非常的厉害。
在历史上,唐朝的经济是非常繁荣发达的,不仅开创了丝绸之路,而且也吸引了周围的邻国来借鉴唐朝的文化,在唐朝,一般来说居民晚上都不用关门。因为不用担心被偷盗。

纵观我国历史,大家认为是唐朝强盛还是汉朝强盛,依据是什么呢?

人们在说到古代的封建王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有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强汉盛唐,可以说这两大王朝承载了国人的自豪感,这从我们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以及遍布世界各地华人聚集区叫做唐人街,就能够明白这样的活法不是没有道理,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两大高峰的王朝,究竟是汉朝强盛还是唐朝强盛呢?

首先这里比较强盛,我们该怎么理解?军事能力,还是经济能力,或者说文化,影响力,亦或综合国力呢?这里小编的看法,一个政权的强盛,军事实力是一定的,但是军事实力的强弱,缺少不了经济等方面的支持,更何况就算是战争,拼到最后一定是经济的比拼,所以这里面说的强盛,应该是综合国力的比较,在小编看来,汉唐都是强国,但是唐朝无疑要略胜一筹,下面给出具体的原因!

第一,唐朝是古代的巅峰,盛唐的说法无可辩驳。

古代封建王朝存在着很多“盛世”的说法,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甚至“康乾盛世”,这些“盛世”,真正名副其实的只有“开元盛世”,其他的也就算是治世而已,而“康乾盛世”更是的是吹捧而已,要知道康熙晚年百姓并不富裕,影视剧中“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说法并不夸张,“开元盛世”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国家富有,民间更是如此,粮食的价格真的太低廉了,当然盛世局面并不是说政府有钱,百姓有钱就可以,如果单纯比拼经济实力,古代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达到宋朝的富裕,但是宋朝怎么没有人成为“盛世”呢?可见唐朝不仅经济实力强盛,军事实力甚至文化都非常强盛,这不就是综合国力吗?

唐朝的国力强盛,军事实力也非常突出,能够在建国之后十多年内就打败强横的东突厥,后面更是建立了东起朝鲜半岛,西到咸海,南面达到越南,北面直抵贝加尔湖,巅峰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清朝巅峰的疆域也才1300万平方公里,要知道唐朝的疆域可不包括如今的青藏高原,也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政权,可想而知唐朝的疆域有多大吧,基本生囊括了东亚和中亚地区,能建立如此庞大的疆域,军事实力能弱吗?这样的局面从初唐到盛唐足足持续了120年,伴随着唐朝军事实力而生的,自然是名将辈出了,李靖和李绩是大唐双壁,其他像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等人都是建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如果在唐朝,不灭国都称不上名将了;至于文化领域,唐诗一出,谁与争锋呢?唐朝诗歌留存于世四万多首,在古代王朝中并不是最多的,作为对比乾隆一人就做了四万多首,真是一人可抵全唐,但是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了,这就是唐朝的巅峰实力。

大唐盛世是指的哪个皇帝到哪个皇帝?拜托各位大神

关于唐朝的历史资料,前期的,越详细越好。

唐高宗到唐宪宗。

盛唐,在文学上和史学上有着不同的定义,也是后世对唐王朝的赞颂之词。 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中 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五十年。

这个时期是唐朝相对最美好的时光,藩镇割据还未形成。此时的中国大致国泰民安,有治世景象。盛唐是唐代最强盛的时期。

史学上盛唐指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唐宪宗时代结束的一段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650年到820年。此时的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一派盛世景象。中国还完全有能力镇得住四方。

扩展资料:

大唐盛世期间的皇帝:

1、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

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 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2、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3、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778-820年),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贞元四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继承皇位。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元和十五年(820年),驾崩于大明宫中和殿,享年四十三岁。 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盛唐

李世民到李隆基。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公元七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比繁荣昌盛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大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盛唐时期的中国,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他们一旦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看到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无不由衷的惊叹。

扩展资料:

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的国家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者、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在长安完成了经济,文化,手工,乐舞,民族大融合。

唐朝出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在历史长河中仍光彩闪烁的有为皇帝,更在盛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同时,大唐经济文化璀璨夺目,对日本、西亚乃至欧洲的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朝时,农业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

1、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并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2、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

3、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

唐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品种多样,有一种花鸟纹锦,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周围绕以飞鸟. 散花,绚丽动人,反映了唐朝高超织锦技术。

2、陶瓷业:邢州白瓷象银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 还创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色彩鲜丽,造型美观。

3、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唐盛世

唐朝盛世主要指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是为历代人民所称颂的,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出现“盛世”的局面,其原因如下: 一、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他经常告诫各官员要处理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太宗还比较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他强调要德才兼备,不避亲仇,注重品德。此外,唐朝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也为广选人才开辟了基本途径。 唐太宗能够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在谏臣中尤为突出,他曾对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和太宗讨论问题能直言进谏,既使引起了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初唐时由于太宗的虚怀纳谏,避免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由于皇帝的独断专行而产生的许多弊病。 二、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一系列重农业的政策,轻徭薄赋。隋末唐初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李世民一方面竭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李世民比较注意勤俭节约,做了皇帝后,住得仍是隋朝的宫殿,大部分已经破旧。当洛阳发大水,百姓房屋被冲毁时,他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把木材分给百姓修房用。 三、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 唐前期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到太宗时进一步得到改进,使之更为完善。府兵制是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上,府兵战时出征,平时在籍,春、夏、秋务农,冬季习武,兵农合一。对“贞观之治”起到积极效果。到唐玄宗即位时期,由于边防危机已十分严重,也为顺应时势,改府兵为募兵,养马屯田,凭借强盛的国力和兵力,逐步恢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之后不久,便出现了有名的“开元盛世”。由此可见,军事制度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重要标志与保障。 四、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 李世民深知“武以定邦、文以兴国”的道理,极其注重改革科举制度,发展学校教育,为唐朝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贞观时期崇孔尊儒,兴学重教,正是儒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开元年间,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最为繁盛的时代,涌现了李白、杜甫等风格各异的伟大诗人。诗歌创作的繁荣与唐玄宋的提倡是分不开的,唐玄宗喜爱李白的诗,就把李白从一个平民百姓直接提升入翰林院,还多次召李白入宫,在物质生活方面给予优厚待遇,唐玄宗的行为鼓励了更多人投身于诗创作,并且精益求精,使诗歌艺术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民族关系上采取 “华夷一体”等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慎征伐,重安边,以和亲代替战争. 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都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唐太宗通过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对于那些被征服的以及主动来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注意不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管理本地区或本部落的人民。同时,送给他们农具、耕牛等物品,帮助他们发展农牧生产。此外,唐太宗还十分注意用“和亲”的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间的联系和团结。他多次把宗室女儿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皇帝的战、和两手的成功运用,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交往的密切。 通过对唐朝盛世治国方略的探究,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政治和经济要想出现“盛世”局面、使得国泰民安,除了适当学习古人的谋略外,还应借鉴以下几点: 一、治理国家,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大政方针,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权的稳定性。而判断大政方针的正确与否,主要看是否符合实际和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统治者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身败名裂。一个善于治国的统治者,应崇实务本,顺应民意,因循为用。 三、最高统治者应抓大事,切不可越俎代庖。其主要职责是,任用人才,掌握大政方针和考察官吏政绩的优劣而予以赏罚,这样才能使官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四、统治者要革除国家积弊,不能采取大刀阔斧的方式,而应该因势利导,采取建设性的措施。否则会引起强烈的社会震颤,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唐朝盛世距我们虽已遥远,但历史却埋没不了它的千痕万迹,历史波涛激起了人们的思绪,探索中的我们又回到现代,我们期待着中华大地再次掀起盛世繁景……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 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在深层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遗产)上作出突出建树的只有贞观王朝。唐帝国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为证。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几条文明成果使大汉民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最最优秀的民族。
采纳哦

古代封建社会不好为什么还会出现唐朝盛世?

第一,唐朝盛世与封建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它能创造“盛世”有其内在原因。
第二,所谓的盛世,在其“盛世”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是永嘉之乱开始的三百年战乱。要说盛世,隋朝在征讨高句丽以前比唐朝的盛世更明显。是隋朝结束了三百年的战乱。隋朝不但让天下结束分割、结束异族的统治,更让异族臣服!只可惜,它的寿命太短。
唐朝建立时,人口已经从隋朝鼎盛时减少一半!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人心思定下,皇帝怎么折腾百姓都认头,大不了当一个逃户也不起来造反。
第三,唐朝近290年的统治,但其“盛世”到安史之乱以后便不再是盛世。活在那时的大唐百姓,其辛酸比两宋比明清还苦,仅比蒙元时期的百姓好一些。
我们说的古代封建社会不好,是指与现代社会相比较而言,这是一种比较状态,下得出的结论不是绝对的结论,所谓的盛唐,那也是与同时期或者以后的古代社会相比较的,如果与现代社会相比,即便是古代时候的盛唐,那也仅仅是个泗县无限的小陈而已
古代封建社会的体制相对现在来说算是落后的不好的,但是相对于1000多年前的唐朝来说还算比较先进的
古代封建社会不好为什么还会出现唐朝盛世?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
盛唐是国家繁荣,但不代表底层人们生活的也好了。所以说古代封建社会不好。
本文标题: 古人有“大唐盛世”的说法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505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历代帝王谥号 庙号 年号大全为什么英国没有陈胜吴广那样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