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最经典的谣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10-21 09:00: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励志文章 点击: 90

你在学生时期陷入过什么谣言?谣言,我自己本身没有陷入过,不过读书的很多人都说大学闹鬼啊,这之类的谣言很多吧。2021世界末日毁灭...

大学里最经典的谣言是什么

你在学生时期陷入过什么谣言?

谣言,我自己本身没有陷入过,不过读书的很多人都说大学闹鬼啊,这之类的谣言很多吧。
2021世界末日毁灭呗,那个时候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2021世界末日地球毁灭,然而2021年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都说没有挂过科和谈过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我居然真信了
就是很无聊的谣言比方我跟谁在一起了,怎么怎么滴的了,很多人就开始疯狂的瞎说四处传。
我浙江的室友告诉我 这个竹笋是竹子新发的芽,他们为了砍这个芽 要爬很高的竹子 这个很危险

在大学你听过哪些笑话和谣言?

‍‍‍‍‍‍‍‍‍‍‍‍‍‍还有一个谣言是,大学一定要谈一次恋爱。我觉得这个看个人吧,哈哈。我们班之前就有“班对”,团支书和班长搞一起了,毕业之后也一起找工作,大学后期开始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这样能在学校里就解决了感情问题也不错的,一起成长。但是也会有人是毕业之后就分开的。
‍‍‍‍‍‍‍‍‍‍‍‍‍‍
‍‍‍‍‍‍‍‍我们大学的经典谣言,比如说60分万岁。但其实60分是很容易拿到的,因为大学的考试不是只看期末卷面,还要看你的平时分,比如说出勤率,平时的作业分,比如如果学校平时分占半分之五十,那你只要每天来上课,就有50分了很容易的。‍‍‍‍‍‍‍‍
‍‍学长说的,大学就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读书是没用的。任何绝对的都多半是谣言。大学书要读,实践也要有。完全埋头读书不问世事,最后会变得对这个社会一无所知,学到的知识也没用。而用大学时间去工作,不学习,同样也是欠妥当的做法,毕业之后有的是时间工作,却很难会再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你沉淀自己。
‍‍‍‍‍‍
我感觉这种不光是我们大学有,其他大学都有。比如:太晚了,宿舍关门了,我们出去住吧。宿舍几点关门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我们学校最多的笑话就是,等毕业了我们就结婚吧。想太多了吧,没毕业你们就分手了。

生活常识谣言

1.十大最流行生活谣言有哪些
宿便是健康杀手 真相:任何一本医学教科书中都没有“宿便”这个概念。如果相信此说,而采用泻药来“排宿便”,会对肠道的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可能造成水电酸碱紊乱、昏迷甚至死亡。

2。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 真相:“酸性体质”只是一个“伪概念”。

人体的不同体液pH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胃液就是强酸性的。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值在7。

35~7。45之间。

酸中毒和碱中毒都是必须接受专业治疗的严重疾病。短期内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变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

3。果汁与海鲜不能同吃 真相:这些传说要么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不恰当总结,要么来自于对科学研究的夸大和误读。

有科学家验证了坊间流传的数百种食物相克传说,无一成立。 4。

水知道答案:人的态度会影响食物 真相:水不可能对人类情绪进行感知和反应。“水知道答案”这项研究并不符合相关的技术流程,其结论自然也不足为信。

5。孕妇需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 真相:这条谣言故意歪曲了一些二十多年前的研究结论。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孕妇无需特别防护。

6。市场上有人造鸡蛋,能当乒乓球打 真相:橡皮蛋其实只是“不合格”的鸡蛋,并非人工制造的假鸡蛋。

虽然研究数据表明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是仍然不建议大家食用。 7。

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 真相:没有任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这只是早期维生素C刚被分离纯化之后诞生的诸多神话之一。 8。

经期洗头易患癌、坐月子洗头一身病 真相:经期洗头洗澡、提重物、吃冷饮冷食并不是禁忌,更不会因此而患上癌症。 9。

木瓜能丰胸 真相: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都无法起到丰胸效果。流言甚至弄混了古代中国的宣木瓜和作为水果的番木瓜。

10。指甲上的月牙是健康晴雨表 真相:指甲上的“月牙”只是指甲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现象,虽然身体的某些变化可能改变“月牙”的大小,但用“月牙”的数量和大小来评判是否健康是不正确的。
2.常识性谣言是什么意思
为何这种“知识性谣言”多次被辟谣,却又屡屡以“科普”的姿态在朋友圈内传播?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月娥对此进行了分析。

“朋友圈相比于微博等传播平台,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更容易为谣言提供‘温床’。”吴月娥说,朋友圈内的信息传播者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人们会因为信任亲朋而盲从,不假思索随手转发。

其次,朋友圈是一个半私密的平台,看到的人有限,信息自净能力差,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难以被直接“攻破”。另外,“知识性谣言”涉及的往往是与人们切身相关的话题,大家为了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安全,容易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相信伪科学,信手转发。

吴月娥建议,大家面对这一类信息时,首先要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传言。如果无法确定真伪,可查询相关的权威资料或咨询专家。

另外,要有传播者的责任意识,不要轻易盲从转发,这既是对自己的判断力负责,也是对朋友圈里的好友负责。
3.有哪些生活小常识属于伪科学
2021年4月3日/生物谷BIOON/---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很多的“生活常识”,这些生活常识涵盖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不过,“生活常识”有时候也是违反科学原理的。盲目听从一些流言,而不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去主动思考,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的困扰。

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最近的科学研究,从而对一些常识性问题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1.喝咖啡会让人脱水吗?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咖啡因是一种利尿剂。

不知什么原因,这一说法被广泛传播,甚至有人认为有脱水风险的患者不应该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此外,在特别炎热的夏天也不应该喝咖啡,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 虽然这种说法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从概念上讲,利尿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机体产生尿液的水平的物质。因此,包括纯净水在内,任何大容量的饮料都属于利尿剂。

更重要的是,排尿反应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脱水。饮水的同时会促进机体吸收水分,同时也会促进排尿反应。

如果一种饮料会引发机体的大量排尿现象,那么其补水能力应该较弱。除此之外,咖啡因本身是一种很弱的利尿剂,而且机体对咖啡因引发的排尿反应在几天之内就会产生耐受,因而不会导致严重的症状。

这一结论在差不多100年前就已经被大家所熟知。 1928年,一项囊括三名志愿者的研究表明,摄入咖啡因量达到0.5mg/kg时将会引发机体明显的尿液排出现象,但持续4-5天的咖啡因的摄入将会引发耐受反应。

这一结果表明日常摄入咖啡因并不会导致脱水现象。当然,这一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但是十几年前的另外一项囊括59名参与者的相关研究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不管怎么说,脱水现象的确与身体健康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脱水反应会导致精神萎靡,影响大脑与心脏的功能。

然而,虽然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可乐以及能量饮料等有着明显的健康隐患,例如含糖量较高等等。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其中的咖啡因感到忧虑。

2.JCSM:睡懒觉对学生更加有利? 最近来自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为了初高中学生们的健康,学校每天的开课时间应该在上午8:30之后。 数据表明,开课时间越晚,青少年们睡眠的质量就会越高,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们上课时间的清醒度,以及提高其学习能力、精神健康水平等等。

"早上上课时间太早,会使得学生们难以得到充足的睡眠,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学习能力下降,抑郁症发生风险增高,驾驶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发生车祸等等",该研究的首席作何,来自睡眠医学学会的前主席NathanielWatson博士说道:"8:30之后开学将会给予学生们更加充足的睡眠时间,从而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 这一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ofClinicalSleepMedicine》杂志上,其中作者建议青少年(13-18岁之间)的睡眠时间应该在8-10小时。

然而,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美国境内68.4的高中生睡眠时间都不足7个小时。学生们起床的时间严重背离了青少年正常的昼夜节律,缩短了他们的睡眠时间,从而会导致慢性的失眠现象。

研究表明,青少年睡眠不充足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学习能力下降、肥胖、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异常、抑郁症发病风险升高、自杀行为上升、危险行为升高、运动损伤极易发生等等。此外,睡眠不充足还会提高行车安全隐患。

相反地,拥有充足的睡眠之后,青少年的这些健康隐患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因此,睡眠医学学会建议各大教育机构、学校以及 *** 部门能够推迟学生们上课的时间,等待学生们完全清醒之后在进入学习环境将对他们有更大的益处。

3.AJP:运动前到底应不应该吃东西? 运动爱好者们往往会好奇,到底运动前吃东西好呢还是不吃东西好呢?最近一项研究首次比较了运动前吃东西或者禁食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差异。这项研究重点强调了脂肪组织在运动中的供能作用以及其响应运动 *** 后的不同反应。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EndocrinologyandMetaboli *** 》杂志上。 来自英国bath大学的研究者们以一群身体超重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

志愿者们被要求以60%的耗氧量徒步行走60分钟,而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空腹行走;2.运动前两个小时摄入高卡路里、高碳水食物。之后,研究者们提取了两组志愿者在进行试验之后的多个血液样本。

同时,作者还提取了志愿者在运动前以及运动后一小时的脂肪组织样本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这两组志愿者的脂肪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两个基因PDK4以及HSL的表达尤为明显。当志愿者空腹锻炼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上升,然而当志愿者们在锻炼前有进食的情况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则有所下降。

PDK4的上升表明储存的脂肪被用于代谢功能,而在摄入高碳水食物之后,用于供能的则是碳水化合物。相似地,HSL在脂肪组织供能时也会有上调的现象。

这一结果表明"脂肪组织的供能过程也会受到其他化合物的竞争"。在摄入食物之后,脂肪组织忙于转化与储存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因此不会引发耗能的过程。

这意味着在空腹状态写进行锻炼将会更加有利于脂肪的。
4.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人们很难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准确的预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难免会出现迷惘和浮躁,进而衍生出怀疑、猜忌、不满和攻击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是网络谣言产生的心理动因。

第二,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历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迷信或对科学的无知。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 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来实现的。

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冰雪灾害、旱灾等的发生,一些迷信的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结为日月食、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 第三,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一是社会信息不够透明。社会信息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如果社会信息不能有效公开,民众势必会对事态的进程产生种种盲目性猜测,从而导致谣言产生。

二是信息监管技术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 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出现,这给信息监管技术带来全新的挑战。

你中招了吗?五个最匪夷所思的健康类谣言

“电子烟无害,不让人上瘾”、“几年后将有大部分人失明?”、“低钠盐就是送命盐”、“净水器致癌”这些耸人听闻或是言之凿凿的结论,其实都是谣言。那么在网络上究竟多少谣言被攻破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网络五个最匪夷所思的健康类谣言。

几年后将有大部分人失明?

谣言内容

一则《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的文章被广泛流传,文中指出:“高频率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其结果是只能等着失明”;“手机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添加了眼睛疾病的风险”。一时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真相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黄瑶表示,光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霓虹灯中。但是人眼有保护作用,它有过滤蓝光的结构,所以正常情况下,如果正常用眼,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黄瑶表示,长期暴露于蓝光可能引起老年性黄斑病变。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蓝光可以诱导视网膜的光损伤。但专家强调,不应该过分夸大蓝光的危害性。事实上,只有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才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

低钠盐就是送命盐

谣言内容

一则“低钠盐是送命盐”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主要内容是: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食用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

真相

低钠盐在降低钠含量的同时,提高了钾的含量,因此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正常人群来说是一种更健康的盐。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介绍,只有患某些疾病的人,才不适合吃低钠盐。网传“高血钾患者不适用低钠盐”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如果泛化为“所有人都不能吃低钠盐”,甚至将低钠盐称为“送命盐”,就属于明显的以偏概全。

净水器致癌

谣言内容

一段“安利净水器致癌”的视频源于某电视台的一则报道,视频中声称在检测净水器内水源时,发现水中含有亚硝酸盐,并且称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可以致癌。

真相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余素林博士表示,亚硝酸盐在自然界是无所不在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一切自然与非自然环境中,都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亚硝酸盐。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N-亚硝胺,而亚硝胺才是确认的致癌物。除此以外,只要不是一次摄入200毫克以上就不会对身体有伤害作用。

电子烟无害,不让人上瘾

谣言内容

近两年,标榜具有戒烟效果的电子烟火了起来。许多人声称电子烟能在不危害身体的情况下帮助人们戒烟。

真相

据科技日报消息,中日医院呼吸中心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表示,电子烟虽然去除了烟草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但电子烟烟液中的物质在加热雾化后可能会产生新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存在。

另外,烟草中导致吸烟成瘾的物质是尼古丁,电子烟烟液中同样含有尼古丁,所以也会让人上瘾。

刺破足底淤血是脑溢血的救命绝招

谣言内容

网传文章称,在脑溢血发病的四小时之内,两个足底必然有两团黑色的淤血,及时用针把它刺破,把黑血放出来,可以把脑溢血的后遗症降到最低。

真相

绝大多数脑溢血患者的脚底不会出现淤血,这种“救命”方法也没有科学依据。突发脑溢血最有效的方式是及时就医,所谓针刺放血没有任何科学道理,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关于大学,这4件事我们越早知道越好?

关于大学,这4件事我们越早知道越好!

前言

没有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对大学都充满了未知的期待,你也一定听学长学姐说过各种各样大学里发生的精彩故事,是不是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了呢?

一、大学每天只有一两节课?

二、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三、大学的期末考试不用提前复习?

四、大学四年很轻松?

其实这些都是谣言!不妨跟着学姐一起来看看“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叭!

大学每天只有一两节课吗?(上)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过来人”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话,请趁早远离他。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成绩很好,这是他在炫耀,要么是成绩很差,这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很难相信,真的有人会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引以为傲并将之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传播给后来人。成绩可以不优异,可是千万要记住“及格万岁”不是你最终的目标,它只是学业最基本的目标,就像法律的约束,只是人在社会中的最低标准,道德的约束,才是最高标准。

挂科,就像是一个无意犯了错的人走在人群中,百般掩饰后仍被人认了出来,看,这就是那个犯了错的人。一张白纸上面滴了一滴墨,它就会被丢到垃圾桶里。

不管你读的是哪一所大学,是名校还是普通的大学千万千万不要挂科,也不要相信所谓的“前辈”,跟你讲的那些关于期末考试的谣言。

大学每天只有一两节课吗?(下)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们对大学里的一切都觉得新奇,到处都是新面孔,短时间内要结识大量的新朋友。上课的教室是不固定的,有时候甚至在偌大的学校里,找不到下节课所在的教室;老师上课都是一个人的表演,没有人会关心“舞台”下瞪着卡姿兰大眼睛的你。

大一是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从一个严格的、繁忙的学习环境中突然进入到一个自由的、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就是在这个时候拉开的。须知,大学的自由只是相对的自由,选择太多往往就意味着丧失了选择,享乐只会获得短暂的满足,学业才是大学里最重要、最让人受益的幸福事。

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吗?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过来人”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话,请趁早远离他。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成绩很好,这是他在炫耀,要么是成绩很差,这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很难相信,真的有人会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引以为傲并将之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传播给后来人。

成绩可以不优异,可是千万要记住“及格万岁”不是你最终的目标,它只是学业最基本的目标,就像法律的约束,只是人在社会中的最低标准,道德的约束,才是最高标准。

挂科,就像是一个无意犯了错的人走在人群中,百般掩饰后仍被人认了出来,“看,这就是那个犯了错的人”,一张白纸上面滴了一滴墨,它就会被丢到垃圾桶里。不管你读的是哪一所大学,是名校还是普通的大学,千万千万不要挂科,也不要相信所谓的“前辈”,跟你讲的那些关于期末考试的谣言。

期末考试不用提前复习吗?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讲话里,就讲过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平时对学业不闻不问,书本束之高阁,期末考试之前才把书本拿出来复习,不在乎掌握知识的多少,只要“及格万岁”。人和人的目标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如果只是想混过大学四年,拿了个毕业证找一份舒适的工作,那就这篇文章是在说废话:

如果不甘于做一个平凡的自己,或者不甘于毕业后为“996”的“机器人”,大学的四年时光是你改变自己人生的重要机会。大学的期末考试确实相对简单,就好像模拟考试和高考的区别。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对于“及格万岁”的人来说期末考试还是很难的。因为只要胆子大,天天都是假。因为老师只负责点名和讲课从不过问学习的状况:因为一门心思扑在了谈恋爱上,所以期末考试很难。

大学四年很轻松吗?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年能够让我们去挥霍?这短短的一生,也不过几十年而已。人们总说,光阴似箭。现在我回看自己的大学四年,就像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回忆高中三年,都觉得是白驹过隙。参加各种社团和组织,可以丰富你的成长经历;

结识很多好友,能让你省去很多烦恼和麻烦: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会让你快速成长,你在图书馆里看过的文字,会伴随你的一生。读书不是文科生的专属权利。人们总是赞叹李健的学识和谈吐,却总是忽略了他在清华读的是工科。我曾立志在大学读完五百本书,最后到毕业了,也没有看完五十本书。

写在最后:过来人的叮嘱

谈及何为“北大精神”。戴锦华老师说:如果一定要说北大精神的话,我觉得是去思想,去学会思想。不是什么独立精神特立独行,更不是成功学和卓越学,而是获取思想的能力,这是一生谁也夺不走的财富。

谈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戴锦华老师说,学校能够提供这种空间可能,让同学去自主学习,自我学习,获得这种提出问题和去思考的能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想做一个一事无成的庸碌的人,就在大学里尽情地玩乐。

如果我们还对未来充满幻想,如果心里还有火,眼里还有光,就用四年的时间去充实自己,享有大学的美好时光吧。

本文标题: 大学里最经典的谣言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lizhiwenzhang/3390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可以用「蒲扇」「板凳」「黄昏」造句或写一个故事吗写文章是让别人看不懂的好还是让人看得懂的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