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什么要讲尊道贵德

发布时间: 2023-04-11 18:02: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为什么要讲尊道贵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十使万物成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他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作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深远的“德”啊。

道德经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其实我个人认为《道德经》主要谈了三大方面的内容: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
谈宇宙:老子认为天地的本原不是天帝,而是道.
谈人生:老子认为个人应该珍惜身体,人与人应该柔弱不争,主张少私寡欲,见朴抱素,加强自己的修养.
谈政治: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顺乎自然.
其实《道德经》这本书满深奥的,细细读很有意思的.
说到了人生、道生万物、
道法自然.啊
已故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说,道教就是要“尊道贵德”。
所谓“道”,就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虚无漂缈但无处不在的。所谓“尊道”,就是人尊重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凡事要顺应规律而不能逆规律而动。
所谓“德”,就是人依据“道”而形成的行为规范。所谓“贵德”,就是尊从人合乎万物之“道”的人的行为规范,依“德”而行,而不可做无“德”之行。
道教尊奉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其所有思想都源于这一本书。
依据《道德经》,道教最主要的思想,可说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清净无为,养生延年。
道教很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重生,认为“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离,得“道”即得“长生”,乃至成仙。
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还说天外有天,共三十六天。最高一层是大罗天,大罗天之下是三清天,也叫三清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三清境之下还有三十二天,各有名称。每一洞天福地和天外天,都有专门的天神统辖。崇奉道就意味着坚信这一奇妙纷繁的神仙世界的存在,并对之膜拜。道教认为神仙是宇宙万物的主宰。道教是多神教,神团系统很庞大天神、地祗、人鬼都包括在内。“道”无所不在,即神无所不在,连人体的眼、耳、鼻、舌、齿、发、五脏……都有神。
道教尊奉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分别居于三清境中。所以三位天尊也合起来简称三清。也有说三位天尊都是一种气化成的,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这就是道教常说的“一气化三清”的含义。三清即是道的化身。除了三清之外,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四御、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王母娘娘、吕洞宾、汉中离、何仙姑、等八仙。丘处机、谭处端、孙不二等七真。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丽山老母、关圣帝君、孙思邈、(药王)火神、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道教相信“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同一体性,可以成为神仙,永远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长生久视,生活安乐。道教认为人的寿命并不完全由“天”决定,有“我命在我不由天”的说法,道教重生,与佛教贵死正相反。道教追求安乐和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护佑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升天,长存仙界。所以道教徒把死称为羽化,将道士又称羽客。羽就是能飞升的意思。按道教的说法,成仙也有不同的品级,如飞升、尸解等。所谓尸解,是说虽然留下了尸体,但人却已经成仙,悄然离去。
道教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术很多。其中,符录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服符、念咒、敬神、诵经、祈禳、斋醮等驱鬼去病,求神保佑。而外丹派则认为可以通过服食外丹以求长生。所谓外丹,是以珠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等药物作原料,放在炉火中烧炼而成。内丹派则企望通过炼内丹以求长生。所谓内丹,不以殊砂、雄黄等药物和泥炉铁鼎等工具,而以自己身体内部的精、气、神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以自己身体为鼎炉,使精气神凝结为丹。道教还主张通过吐纳、导引、服气、胎息等方法修炼,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气功,能有益与健康之道。

谁提倡尊道贵德

老子。

道教“尊道贵德”的思想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道德经》云:“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

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平淡之美,也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为一种审美风尚。

道教中的遵道贵德是什么含义

在道教,人们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还是道和德。道教经书也是特 别注重道与德的阐说,《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以《道德 义》为明宗第一义,《玄纲论》则是以“道德”为道教纲要。其实,道教对道德的高 度重视,早在太上显化之时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来垂教的。尊道 贵德的教义也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并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 德”。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 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 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 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 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 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前文《教理综述》中已有叙述,遂 不再细说。总之,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 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 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对道与德阐释,《道教义枢道德 义》这样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 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 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 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 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 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 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 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 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 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介绍如下:

《道德经》内容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受推崇原因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

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

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本文标题: 《道德经》为什么要讲尊道贵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11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人口不平衡是怎么解决的你认为脂砚斋究竟是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