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版《道德经》第八章的“上善似水”为什么也被篡改

发布时间: 2023-03-28 22:01: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8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道德经》第8章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

帛书版《道德经》第八章的“上善似水”为什么也被篡改

《道德经》第8章 上善若水

《道德经》第8章讲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小生愚笨看到这里有个疑问请各位高手指导,谢谢!这里讲到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既然他与万物不相争,那又为何要用“道”去改变人们心中的邪念?第一章讲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有”为万物产生之本源,因为人们心有邪念,才符合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那为何去感化?    是不是像第2章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 天下皆不知美为美,斯无恶已  是这个意思吗?  刚刚接触《道德经》没多久,很多不懂的 望各位多多指点!
你误读了,
1, 道化万物,不是说水最接近道,是说最能让人感悟到道的存在.如果你只是跟别人一样用字表解老子的思想,那就不用看了吧,因为如"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常使民无知无欲也"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早就被众多当世大儒黑出翔来了,以儒论道,几近悲剧!!!!
2 . 不争,是指依道本赋予的规律去运作,不以自己的妄念,欲望去作为.这里水以作了拟人化.
3 邪念是不是道化产物?这是个好疑问,因为在以前我也有过这一疑问.如果不解开这个疑问,道德经在你眼里就会变得自相矛盾.还好,我好像解开了,不过我不知道我的文字能不能把我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我以为:万物为道所化,美的,丑的,善念,邪念,好的,坏的...等等等等,都在道所化,只是人们跟据自己的喜恶把它们区分了,
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都是它的面,你不能说你喜欢1,就不要背面的菊花了.
那么,道与不道又是怎样一种概念呢?我认为,道就是"可行,走得通"的意思,不道就是"不可行"的意思,这是唯目标论.能让你成功完成目标的手段就是可行的手段,阻碍你完成目标的手段就是行不通的手段,
所以,我们说人生的成功,我想问问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说你人生的目标是万人敬仰,那么你就不会去辱骂别人,奸淫别人,因为这种手段是不可能产生万人敬仰的结果的.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是健康长寿,你就不会去吸烟,喝酒,吸毒,因为常人也知道这不可能让你健康长寿.
但是,为什么总是有人做这些不可能或正好阻碍自己目标完成的事呢?老人也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说果他早就看到人们这种自己毁灭自己的行为了.
有的人天天吃补品,妄图长寿,却又每天几包烟,你说这人是想生,还是想死?,老人说让我们淡化自己的欲念,正是说这种把自己送入死地的欲念.如果说你十分好读书,你的目标正好是要考试得高分,那么,你的手段与你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有道的,可发展的欲念,那么,你能达成目标的可能就极大.
对于人类这种动物来说,身体的承受度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运动不能过,过头不仅不能锻炼身体,还会让身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吃也是,吃过了头,也一定出现问题,
平衡就是老子提出的其中一个想法,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互相平衡,互相制约,就是最稳定的状态.欲望是一种情绪,不是说这就是不好的,如果欲望有利于目标,那么对于目标来说,欲望是有利的.老子说的第一章也正说这样的,"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有没有欲就是对于观妙还是观徼而定的.
所以,"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里就说了目标是天下安定,那么,个人的私欲对天下安定有破坏作用,所以才用法律对每个人进行约束.
我们来一个例子吧,国家利用人的欲望作善事例子,作慈善要钱,那国家怎样从人民那里要来钱呢?其中一个就是彩票,双色球的奖池一度达到数亿的奖金,这就足已经是让人心发狂了,那为什么国家要作这种让人民疯狂给它汇钱的事?正是因为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这个目标来说,这就是有道.对人类发展这个目标来说是不是有道,这就不得而知了.
老子提出的目标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个目标,那么,对于这一目标有害的人的私欲,就是老子要去除的,
古文常使用形象思维,还是不要执着于古人用于比喻的形象比较好,我理解的是“不争”几于道,不是上“善”或水几于道。

道家和佛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并不追求除恶扬善。经文里有关善恶的文字,只是告诉后学者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而不是去定义什么是善恶,更没有教导如何除恶-”去改变人们心中的邪念“。宗教和哲学有本质的区别,混同来理解会误读。

使世界或人心更美好,从来不是道家的追求,否则就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自相矛盾了。至于他追求的是什么,第一章就说啦:不可道。只有自己理解意会呗

所以:你问的”为何要改变邪念“,本来在道德经里就是不存在的问题。

那么不必扬善除恶了吗?道德经里没讨论这个,这是引申出来的修行者如何处世的问题,展开来说就没个完啦。因为善恶本身就是唯心的,并不存在客观的定义。在我为善,在人则未必;有人给了个听起来不错的解释:应做而做了,就是为善,不应做而做了,就是为恶。其实也是车轱辘话,这不过是把善恶的分辨转移到了”应“和”不应“而已,其实等于没说。

道德经不是党国的宣言纲领,不能预设我读了道德经就会如何,就能如何,就应如何;对于不适合或不认同的人,读了白读。有兴趣先随便读读,有感觉再时常读读,搞不好会有那么一点感悟;非要有个结论地读,浪费精力的居多。呵呵
三个问题的回答
1:全八章并没有表达要用“道”去感化谁,“上善若水”只是老子表达的一种理想状态:。个人觉得,全八章要表达的其实是四个字“不争,无忧。”
2:“无(名)”才是万物的本源,“有(名)”只是从我们开始认识万物开始的,更无邪念一说。
3:“老子”本身的思想就是辩证的,全篇都对立,但却统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全章就是辩证的体现。你问的这句“如果,怎样怎样”也有别人提出过类似的疑问。有疑问是对的,但是有人却引申出“老子是主张愚民思想的。”

总结
读道德经有三个阶段的感觉 1字字珠玑 2全是空话 3没感觉
别拘泥于章句,在明确含义的情况下去理解思想。
在下愚见 欢迎指正
大体意思是这样,如果你能深刻领悟并运用到生活中,你就是高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不争无尤

第八章不争无尤

这一章老子用水来比喻善的品格,所谓“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好像水一样。

那么水又有什么特点呢?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这就又点出了老子的“无为”的立场,不争的表现就是无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这里不争就并非是单纯的不争,它是以“善利万物”为前提的,只有善利万物才谈得上不争,这就是老子思想主张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争”,另一方面是“善利万物”。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将人与水区分开来,肯定的是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老子肯定的是水的这种“往低处走”的品质。事实上,水为什么要往低处走呢?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的牵引,同样人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约束的。

但是人为什么可以往高处走呢?因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种强大的主观力量,驱使着人克服外力的束缚,而追求一种更好的结果,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项根本的因素。

老子告诫人们要向水学习,水是无意识的处下,而人应当有意识的谦卑处下。老子的用意何在呢?

这一章的最后,老子指出“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不争才可以全身远祸。

有一句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对利益的追逐,就像鸟追求食物,就像昆虫趋光,正所谓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所以老子才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语,夫唯不争故无尤,抛弃争夺之心,正是 全身远祸 的根本之法。

还原版《道德经》第八章:善贻且善成

还原版《道德经》第八章全文如下: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三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第一句对应王弼本第三十二章最后一句,第二至第六句对应王弼本第三十五章整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四十一章末段。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楚简残字参照帛书甲乙本作了补遗,并对楚简和帛书原文作了相应校订。

本章开始的九个章节,还原版《道德经》将向人们展示建立在“公平公正”原理之上的道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老子理论的价值取向。“公平公正”是老子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老子理论不再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价值判断。这与人们今天已经形成的各种价值体系有很大差异,各种善恶、好坏、对错只要不违背“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老子理论都将兼容并蓄。反之,一旦触犯了这一原则,无论以怎样的理由加以粉饰,老子理论都将旗帜鲜明地将其打翻在地。

“公平公正”原理也有两大内涵:

1)公平分配,以系统不受伤害为准则;(分配原则)

2)纠正不公,以系统受到伤害为标志。(纠错原则)

这一原理明确了“道-宇宙-万物”三者之间的关系。道创造了万物的同时,也创造了宇宙生态。“公平公正”是道维护宇宙生态的唯一标准。“公”与“不公”是以个体对其所处系统的影响来界定的:个体不对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则视为“公平”;一旦产生了负面影响,则被视为“不公”。“不公”指个体利益损害了整体利益,将被予以纠正,这就是“公正”。“公平”并不等于绝对平均主义。

相比之下,“对立统一”原理似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和理解,而“公平公正”原理,自《道德经》面世以来便没有被人们清楚地认识,以至于很少有人意识到《道德经》的诸多论断正是围绕着这一原理展开的。正因如此,《道德经》的相关章节被严重曲解,一系列重要概念被解读的面目全非。

“公平公正”也是“以老解老”与以其他理论解读老的分野所在。所谓“以老解老”,很大程度上就是坚持“公平公正”这一基本原理,任何差等化制度设计或价值取向都是对这一基本原理的践踏。

本章的主题是“道善贻且善成”,旨在阐明道为何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老子指出,道之所以能号令天下,是因为道无私的馈赠,体现了“得”与“舍”的辩证关系。道恩泽惠及天下,是谓“善贻”,故天下无不归往,是谓“善成”。

道与宇宙是一对正反,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所谓统一,就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既然相互依存,就不能是一味地发号施令,而是有取有舍,权威的背后是道对万物的“顺从”。道的绝对权威是以其对万物的无私奉献而促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章是上一章“道可大小”的进一步发挥,辩证地诠释了道的绝对权威从何而来,重申了“小”是“大”赖以存在的基础,也为后续阐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圣人之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章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文体。王弼本第三十五章仅仅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必要的答案,而真正的答案则是第四十一章的最后一段。有问有答,才是完整的章节。这正是将两个不同章节重组为一章的内在逻辑。

有问有答的关键在于一个“固”字:“固道之出言,啖何其无味也?”而这个“固”字,几乎不见于所有的传世本《道德经》,帛书甲乙本又误将“固”写作了“故”,导致前后文意不通。所幸楚简《老子》完好地保留了“固”字的原型“古”字,为我们重组本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依据,使我们得以直面老子真义。

本章开篇第一句“道之在天下,犹小溪之与江海”,在楚简《老子》及其他版本中均属“道亘无名”一章的结尾句,但这句的主旨却是“道令天下无不归往”,与“道亘无名”章的主题“道将万物无名化”没有直接联系,反倒是对本章主题的准确概括和贴切引导,还原版判断此句系本章错简至“道亘无名”章,故重新还原至此。

误导人们千载的“执大象,天下往”

这句的喻义十分明确,意思是条条溪流归江海,天下万物归于道。此句起到了引领全章主题的作用,将读者的视角迅速聚焦到了“道为何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这一中心思想。有了这一句,实际上就可以避免对下文“势大象,天下往”的误读,而恰恰是因为传世本开篇没有这一句,才导致人们将本章的论道误解为说人,让人们因此迷失了两千年。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此句在本章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执大象,天下往”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遗憾的是它并非老子手笔,而是后人对老子的误读所至。“势大象,天下往”才是真正的老子金句。大象,道也,不可执也!千百年来,这个“执”字捉弄了无数风流人物,竟妄以为自己能手执大道,纵横天下,无往而不胜。

将“执”视为以人御天,无疑是痴人说梦,终将碰的头破血流。而将“执”视为执守大道,以人法天,虽然义理相通,但却脱离了本章的主题道论。本章至始至终都在聚焦论道,却以王者飞黄腾达开篇,岂非神智恍惚,不知欲将所云?

而“势”则不然,以道磅礴之势拉开帷幕,以万物望风而归引出话题,问苍天大地,谁主沉浮?其中玄机,又谁人知晓?——气势豪迈,却不失深邃犀利,直捣主题。

势,气势。大象,集万象于一身,指道。“势大象,天下往”意思是,大道气吞宇宙,令天下万物无不归往。

焉,作乃解,于是的意思。太,楚简作“大”,“大”通“太”。平太,即天下太平。“往而不害,焉平太”意思是,万物归依大道,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一片祥和。

道是个精美的设计师,不仅创造了宇宙,同时也规划了宇宙祥和太平的一片蓝图。天下往,万物不仅听命于道的权威,而且恪守各自的本分,一切都在按照道的设计有序运转。往而不害,不仅指道呵护万物,不加伤害,而且万物彼此也互不相害,和谐共生。

势,楚简作“埶”,是古文的“势”字。“埶”与“执”形近,被后人误读成了后者,即今天的“执”字。之后,以讹传讹,延绵至今。

“埶”在古文中有时也作“设”解,指设立。裘锡圭认为此处“埶”当读作“设”,为“设大象”,意思是立“大象”之法于天下,则万民归往。这种解读本质上与“执大象”并无不同,主语都是“王”而非“道”。而本章的主旨是论道,主语应该是“道”而非“王”,故“势大象”比“设大象”更合乎本章逻辑。

焉,楚简写作无“宀”的“安”字,读作“焉”,有别于有“宀”的“安”字,读作“安”。

“焉平太”在传世本中读作“安平泰”,系误读误断。

道的魅力何在?它为何有着无穷无尽的威力?

言罢道为天下主宰、天地万物无不归往,老子接下来便连发两问,以揭示道为天下之主的内在奥妙。

老子说,美妙的音乐(乐)和可口的美食(饵),能够吸引路过的游客坐下来尽情欣赏和品尝(过客止),这不难理解。但道如果把它单独拿出来,用嘴品尝可真是什么味道也没有(啖何其无味也),它又凭什么能吸引天下万物呢?这是老子把话题引向了道的魅力何在。

固,在楚简中写作“古”,古通固。固,是疑问代词何故,即为什么。出,把道分离出来。啖(dàn),动词,食。何,楚简作“可”,通“何”。

“固”字在这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疑问代词的身份决定了整个句式是疑问句。传世本因缺失“固”字,而改变了本章的问答式文体,从而打乱了全章的逻辑脉络。

老子的第二问是,道既看不见,又听不到,他凭什么无所不能掌控、又无所不能驾御?这里仍然是疑问句。

视,楚简作“见”,“见”通“视”。听,楚简作“圣”,圣从耳从呈,表示耳朵听到的声音,故又可作“听”解。既,尽也。不可既,指道有着无穷无尽的威力,与上文的“势大象”遥相呼应。

道的玄机就在于“善贻且善成”

上文老子连发两问,一问道的魅力何在?二问道何尝能有无穷的威力?下文老子就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老子说,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才人人都能遵守;不需要费力去推动的事,做起来才没有任何阻力;能让天下万物无不遵从的号令,不是用声音来传达的,只能用心灵来感应;集万象于一身的大道,不可能有具体的形象。

这里,老子首先回答了道何尝能有无穷的威力。

方,指规矩。隅,本意棱角,借指各种条条框框。大方无隅,表示大的规矩反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器,指工具,引申为作用。曼,通无。《杨子·法言义疏·五百》:“周之人多行,秦之人多病。行有之也,病曼之也。”意思是,周人有德行,秦人失德行,有德则有道,失德则无道。这里,“曼”作“无、不”解。大器曼成,意为大的作用反而表现不出它在运作。

大音,指号令天下万物的命令。大音希声,道能够号令天下,但人们却听不到它在发号施令。

大象,指道无处不在,无所不是,故集万象于一身,谓之“大象”。于是,道就是万物,道具有万形,万形即无形,故“大象无形”。

“大器曼成”帛书甲本字缺;帛书乙本作“大器免成”,“免”即“无”,与“曼”意同;传世本各版本均作“大器晚成”,“晚”系“免”字误读,意不同于“免”,故不可取。

道纵然魔法无边,但若道不能吸引天下万物,则你是你,我是我,你纵有天大的本事,又能与我何干?于是,老子抛出了他的点睛之笔——“无私奉献”。道衣被万物不为主,恩泽天下不求回报,这是道对天下万物的无私馈赠,是成就其绝对权威的玄机所在。

褒,本意衣衫宽大,这里指道包容一切,没有遗漏。贻,楚简作“诒”,诒通贻,指道对万物的馈赠。“善贻且善成”中的第二个“善”字尤为重要,强调道的一切成功源自它无私的奉献。没有第二个“善”字,则失去了这层因果关系,变成了并列关系。

什么是道的馈赠?道不仅生养万物,而且守护万物,却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奉献,一视同仁,所以天下万物无不归往。——回答了上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道的魅力何在”。

传世本此句多作“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一句中出现了多处误读:不仅“到隐无名”与老义不通,且将“舍”与“得”的因果关系蜕变成了并列关系,将老子的辩证思想驱之九霄云外。相关说明下文将作进一步阐述。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三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第一句对应王弼本第三十二章最后一句,第二至第六句对应王弼本第三十五章整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四十一章末段。

关于第一句从王弼本第三十二章重组至本章,上文已作了说明,是由两者紧扣同一主题所决定的。这里主要谈谈王弼本第四十一章重组至此的逻辑。

第四十一章有明显的战国后人改写痕迹,其中“上士-中士-下士”论道之说当非老子所言。

首先,老子的视野是以整体看世界,若要分析是否得道自然是以天下万民为样本,而不会选择“士”这样一个小众群体,以偏概全。

其次,《道德经》通篇,老子的分析手法是以“对立统一”为基础的二分法,从来不用“上-中-下”三分法。以“士”为主体,并以三分法加以说明,大有战国谋士的游说风格。

再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此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下士不明道的讥讽之意,与老子“道无弃物”、得道或失道一律平等以待的处事态度极不相称,反映出作者本人并未悟得老子思想真谛。

故第四十一章的这一段未被纳入还原版《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自“建言有之”以下的两段,文意与老子思想相符,前段阐述了上德的若干特征,是论德,被编入德论的相关章节;后段论道,回答了道为何能主宰万物,与第三十五章的提问一问一答,相得益彰,故将此段与第三十五章合编为一章,以求完整。

2. 本章首句关键字校订

此句在帛书和各传世本中涉及断句误判,将前句的“卑”字误断至本句句首。“卑”在楚简《老子》中属于上一句:“名亦既有,天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诒卑。”帛书甲乙本因将“诒”误勘为“殆”,不得已而将“卑”断入了此句。但无论“卑道”、“俾道”或是“避道”在句中都文义难通,故传世本又进一步将“卑”、“俾”或“避”校订成了“譬”。还原版以楚简本为准。

“小溪”楚简作“少浴”。楚人“少”通“小”。还原版《道德经》第六章对“浴”字作过分析,认为楚人的这个“浴”字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溪”字,统一文字后废“浴”而用“溪”,从此“浴”变没了“溪”的这层含义,故还原版改“浴”为“溪”。帛书作“小浴”当是将“少”读作“小”,不误。各传世本读“少浴”为“川谷”,是将“川”为“少”之误,“谷”为“浴”之误。前面章节将“浴神”误读为“谷神”便是佐证。

此外,王弼本有别于它本,将“与”作“于”,读作“犹川谷之于江海”,“于”当系“与”之误。又,众“也”字当系衍文。

3. 楚简残字的补遗及相关校订

本章楚简出现了两处文字残缺。第一处是:

“道”之后,残缺三字。

此句王弼本与河上公本作“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帛书甲本作“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帛书乙本作“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想尔本与成玄英本作“道出言,淡无味。”傅奕本与范应元本作“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又据范应元注文可知,王弼古本“道之出口”亦作“道之出言”,与今本不同。

相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除帛书甲乙本外,其他版本均无“故”字。而“故”在老子原本中当写作“古”。“古”通“固”,是疑问代词,意为“为什么”。帛书将“古”作“故”解系误读,因为与前句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其他版本则因“故”在文中显得逻辑不畅而将其删除。还原版将“古”作“固”解使上下文逻辑相呼应,一气呵成。

其次,古本多作“道之出言”而非“道之出口”。这里“言”作语气助词,意同“焉”。“出”指将道与其他物体分开,独立出来,以便更准确地鉴别。“口”系后人因未解“言”之用法而误改,故还原版从“言”不从“口”。

第三,“啖”在楚简中的写法是“左舌右炎”,既非“左言右炎”,也非“左水右炎”,所以是“啖”而非“谈”或“淡”。“啖”是“食”的意思。帛书甲乙本将“啖”写作“曰谈呵”或“曰淡呵”是对三个字的连续误读。其一是对前句“言”字的误读,将“言”作言语解,为使上下文通顺,不得已又添加了“曰”字。其二是对“啖”字的误读,已说明。其三是对“可”字的误读,将“可”作“呵”解,而“可”其实是“何”的代字。后人又从“呵”演绎出“兮”或“乎”,皆误读。还原版读“可”为“何”。

楚简第二处残缺出现在下句:

“道”之后字缺,目测,最多能有七个字。而其他各版本,“道”之后至少有十一个字,暗示此处可能出现了衍文。

此句,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想尔本等诸多版本均写作“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帛书甲本字残,帛书乙本作“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范应元本作“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善成。”同时范注指出,严尊古本、王弼古本皆作“善贷且善成”,与今本不同。

因楚简最多只能有七个字,从义理推断,此句写作“道褒,善诒且善成”最为合理。理由有以下四点:

首先,帛书乙本的“始”字当是“诒”字之误。“诒”表示馈赠,喻指道对万物的畜养与呵护。“善诒且善成”回答了道为什么能够主宰万物,是本章的点睛之笔,不可或缺。

另一写法“诒”作“贷”,“贷”义为施与,与“诒”意思相近,但“贷”可能是出现较晚的一种用法,楚篆或更古老的文字中尚未见“贷”字。

“褒”取的是衣衫宽大之意,喻指道畜养万物,无一遗弃,与上下文文意契合,承上启下。然而,帛书版传人对“褒”字作了误读,取“褒”义为赞赏;又为了附和前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遂添加“无名”以示正言若反,故而有了“道褒无名”。

“无名”二字当为衍文,义理上另有依据。老子的“无名”是个特定哲学名词,指万物平等,而“有名”特指万物不平等,下一章老子将对此作明确阐述。而此处“无名”的用法则与上述老子的约定不符,反映出后人对老子“无名”的误读。后人将“无名”理解为隐去名称,导致又进一步将“道褒无名”改作了“道隐无名”。

4. 本章涉及的郭店楚简及帛书甲乙本疑难字之考

楚简《老子》中,“过”出现了三种写法,这里的“过”,楚简中写作“上化下心”;而在“为之者败之”一章中,“过”写作“上化下之”;在“过莫大乎不知足”一句中又写作“化”。据此推测,“化”楚人读作“过”,无论是“经过”还是“过错”之“过”,最初楚人应该都写作“化”,之后为了区别用法,“上化下心”用以表示“过错”,“上化下之”用以表示“经过”,这样似乎才符合造字的规则。若如此,楚简上述两处用法则刚好颠倒了,由此暗示,无论是“下心”还是“下之”都是后人的添加,老子原本很可能都写作“化”。

“化”甲骨文的写法好似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但楚人似乎没有这样解读“化”字,而是将其解读为两人面对面刚好走过。所以,殷周人将“化”读作“变化”,而楚人则将“化”读作“经过”。如此,楚人一定另有它字用来表示“变化”之“化”,这个字正是后面章节将出现的“上为下䖵”,今已废弃不用。“虫”代表动物,“上为下䖵”则表示两只动物在互动,喻义为雌雄交配化生繁衍,所以读作“化”。

“过客止”帛书甲乙本作“过格止”,估计老子的原本写作“过各止”,“各”通“客”,而帛书传人误将“各”读作“格”。比如,楚简《老子甲》中“味无味”写作“未亡未”,而楚简《老子丙》中,“啖何其无味也”写作“啖可亓无味也”,“味”已有了“口”字,这让我们有理由推断“客”的原字写作“各”。

此句帛书甲乙本作“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河上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等作“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想尔本、成玄英本作“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写法虽略有差异但不该文意,唯王弼本与众不同,“不可既”作“不足既”,为“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王弼本文意逻辑上略显不顺畅。

然而,楚简与几乎所有版本不同,作“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两种用法涵义大不相同,“而不可既也”是转折疑问句,强调的是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而“用之不可既也”是承接句式,没有“为什么”这层意思,因此也不可能是疑问句。显然,后者完全脱离了老子本章的问答体逻辑,当系后人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对仗,而忽略了逻辑上的対举关系。

“大音希声”之“希”字,楚简写作:

楚简《老子》中对应“希”之的写法

该字的释义莫衷一是,裘锡圭认为可读作“祗(zhī)”,形似战国晚期的金文“祗”字,“祗”与“希”因音近而相通:

崔仁义则认为该字可读作“奡(ào)”,“奡”上首下夰,以示傲然昂首,贵则希言。

此两者说法各有瑕疵,难以令人信服,故还原版仍以王弼本“希”字为是。

“大象无形”,楚简《老子》作“天象亡刑”,帛书甲乙本作“天象无刑”,其他传世本多作“大象无形”。“天象”于义理难通,故“天”当为“大”字之误。“亡”通“无”,“刑”通“形”。故还原版从各传世本取作“大象无形”。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附二:王弼版《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附三:王弼版《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本文标题: 帛书版《道德经》第八章的“上善似水”为什么也被篡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70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朝臣未出嫁的女儿面对皇帝自称什么如果你三四岁的时候接触到了并坚持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皇帝内经、道德经,会对现在的你有帮助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