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高分作文素材来了!

发布时间: 2021-10-25 08:41: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作文 点击: 102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

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高分作文素材来了!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10月16日凌晨,在100多盏聚光灯的照射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灯火之外的暗夜里,隐没着无边无尽的广阔大地。

在此,学魁君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作文素材,筋骨句+语言+题目+人物素材+时评+范文,帮助大家写出高分作文!

本文干货满满,建议收藏转发~

01.「筋骨句」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4、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5、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02.「高分句」

1、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3、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4、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5、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6、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8、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03.「名言金句」

1.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3.中国人做了上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得以梦圆。

4.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5.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6.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7.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8.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脚印”。

9.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10.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04.「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

05.「人物介绍」

【翟志刚】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21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21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王亚平】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21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1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叶光富】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1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06.「热点人物素材」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 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话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9.王亚平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新华网评)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 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搜狐评)

(话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10.叶光富

16日,是叶光富母亲68岁生日,儿子出征就是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

叶光富告诉我们:这些任务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去完成,有人负责主操作,有人负责辅助的操作和提醒、帮助,具体的分工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

(话题:团结合作、家国情怀)

11.翟志刚

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还爱玩电动玩具。翟志刚在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反应快,处置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决策非常准确,同时他训练刻苦,准备充分,此外翟志刚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

(话题:奋斗拼搏、爱国敬业)

07.「满分时评」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并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将再次刷新中国人在太空的驻足纪录。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神舟”与“神州”同音,当火箭升空时的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起了隐姓埋名人,可爱可敬的中国航天人隔了漫漫岁月而来,他们让我们这个国家“手可摘星辰”。还是在今年国庆,一个“中国C位是怎样炼成的?”热搜刷爆社交媒体:新中国72岁生日之际,我们借助卫星从太空观察我们的祖国。由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我们发现了一条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的脉络,它隐藏着中国百年来日月换新天的秘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轨迹,更是穿越百年的光荣之路,中国航天所擘画出的奋斗历程,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远不止是“星辰大海”。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现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就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太空前几天,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探日时代”的到来,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来源:未来网

08.「优秀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出生于1996年的周承钰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级钢铁台阶,堪比“天梯”。周承钰被人称作敢攀天梯的“大姐”。

②徐卓立,2021级的一名本科生,19岁的他于2021年2月2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③《人民日报》点赞,2021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18岁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他们是2021年闪光的青春面孔,他们已经向世人证明90后、0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而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一代,他们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围绕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构建时代精神版图”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青年精神中国的脊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标题是“青年精神 中国的脊梁”。青年精神是“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青年精神是“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青年精神是“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18岁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青年精神是“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青年精神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青年之精神,国之脊梁。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构建时代精神版图,践行和弘扬青年精神责无旁贷。

艰苦奋斗是青年精神的完美诠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新时代青年,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中国自古就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奋斗之青年。大禹治水、苏武牧羊等。当年如此,现在亦如是。疫情爆发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赶往支援。在这些最美逆行有一大批医生护士还未过而立之年。面对突如起来的疫情他们也担心,他们也害怕,但当披上战甲,他们就从一个孩子变成视死如归的战士。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生理极限。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通过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死神赛跑,才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疫情地区的人民点亮了希望之光,创造出了中国的抗疫奇迹。

无私奉献是青年精神的深刻演绎。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新时代青年,需用奉献为青春着色。森林救火消防员勇士们接到命令毫不犹豫,在面对难以扑灭的大火,他们英勇无畏。正是在和平年代他们的默默坚守才使得天更蓝、地更绿,山更清,水更秀;正是他们的奉献,民众才有了岁月静好,闲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得民众的安全感不断上升,幸福感不断提升;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山卫士成了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最美榜样,为中国力量注入了新时代的灵魂。

终身学习是青年精神最亮底色。终身学习是青年精神的行为准则,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终身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唯有终身学习才会不断超越自身局限,不断充实自我;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不断沉淀阅历,提升气质;唯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中国力量的后备军,新时代青年让我们把艰苦奋斗刻在心里,把无私奉献披在肩上,把终身学习装进行囊,构建时代精神版图,一路高歌奋进做好中国新时代脊梁。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 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高分作文素材来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zuowen/1606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的论文题目是从齐白石画竹三段论看文学创作对作文教学的启示,这个论文的研究综述该怎么写啊,查不到五一英语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