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明思宗朱由检交换身体,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身死国灭

发布时间: 2023-11-24 03:01: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查理一世国王与他的盔甲武备查理一世(Charles,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

如果让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明思宗朱由检交换身体,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身死国灭

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查理一世国王与他的盔甲武备

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是詹姆士一世次子,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自25岁登基之后,坚信天赋君权,独断专行,无论在政治还是宗教主张上都不得人心,同英国国会的关系日趋紧张。查理一世出生于苏格兰,有着浓厚苏格兰口音以及严重口吃,这更加深了英格兰民众对君主的不信任。他同国会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1642-1649年间的两次英国内战,国王两度战败,超过8万国民战死(当时英格兰总人口亦不过500万)。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国会以叛国罪送上了断头台。这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以国王身份被处死的君主。(虽然有人认为16世纪的「 ”9日女王”简·格雷才是首位被处决的英国国王,但通常历史学家并不认可她的正统性) 很多西方历史爱好者会情不自禁地将查理一世与海峡对岸境遇相仿的悲剧君主路易十六相提并论,不过在我看来,二人的执政风格与个人性格其实大相径庭。路易十六心怀仁慈,当巴黎革命群众冲击王宫时制约麾下的瑞士卫队不得过度使用暴力,最终束手就擒;而查理一世则信奉绝对王权和铁腕治国,面对国会掣肘,甚至不惜对自己的人民开火。不过两位君主均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也难免被残酷的浪潮所吞噬。 与相对软弱的路易十六不同,查理一世自幼习武,对军事颇为热衷。作为詹姆士一世次子,他原本并无机会登上王座(或许也会因此而躲过一劫),然而造化弄人,其兄长亨利·弗雷德里克王子18岁便染病英年早逝,12岁的查理不得不接过王储的重担(威尔士亲王)。据说查理在童年时代曾患上过佝偻病(因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与变形),身形瘦小甚至有些畸形。但查理争强好胜,通过勤奋地军事锻炼,成为了一名公认的优秀骑手、神枪手和剑客。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收藏了一套1610年为十岁的查理王子打造的儿童盔甲,见证了这段珍贵的历史。 盔甲高90.67厘米,重5.27千克,以10岁男童标准,明显有些发育不良。头盔为经典的轻盔样式,表面饰以鳞甲浮雕,盔顶则盘踞着龙形饰物,乖巧可爱。类似帽檐的部位做成小怪兽脑袋的上半部分形态,与盔面的鳞纹十分和谐,两粒铆钉做了眼睛,而怪兽的喙正好是帽檐尖端凸起的位置。可以想象,10岁的查理身披这套甲胄舞刀弄枪必然相当吃力,但他能够克服身体缺陷,坚持以恒地练武,也堪称难能可贵。 在亨利王子意外病逝后,查理继承了哥哥的一套精美礼仪全身板甲,同样幸运地保存至今。这套盔甲高169厘米,全重达33公斤,通体鎏金,并且雕刻了极为细腻的花纹图案。它不仅仅是一套盔甲,也是象征着皇家尊严的艺术品。 当然,查理一世对武器盔甲的热爱并不仅仅是处于礼仪的需要。他自青少年时代起便一掷千金,疯狂地收集各式精良的军事装备,本人拥有多套全身板甲(英格兰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建立了格林威治盔甲工厂,从欧洲各地引进人才,使英格兰的盔甲制造技术终于达到了一流水平)。查理一世宠爱的佛兰德伟大画家、英国首席宫廷画师安东尼·范戴克爵士(Sir Anthony van Dyck,1599年3月22日-1641年12月9日)曾经为国王绘制了许多肖像画,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戎装像,由此可见查理一世对军事的喜爱。 收藏于荷兰的查理一世盔甲 查理一世的戎装像 17世纪初,欧洲已经开始全面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查理一世对新式火器也十分热衷,本人经常练习射术,加上他酷爱打猎,经过多年训练,也成为了一名优秀射手。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同样珍藏了查理一世的御用手枪和猎枪。 查理一世的手枪 查理一世的猎枪 看到这里,恐怕一些读者难免心生疑惑:如此「 ”武艺高强”的国王,为何会在英国内战中一败涂地,身首异处? 按照同时代一般标准,查理一世的确算得上知兵的国王,然而他在战略上和政治上并不善于审时度势,也未能收买人心,巩固执政基础,最关键的是,他有一位难以企及的对手——未来的「 ”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极具天赋,他担任「 ”护国公”短短数年时间,便让英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权,这都是查理一世难忘项背的。败给这样一个拿破仑式的枭雄,查理一世并不冤枉。 克伦威尔戎装像 1649年1月30日,那位自幼苦练武艺的查理一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伦敦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伦敦市民万人空巷,来围观国王的处决。据说查理一世临行前特意穿了两层衬衣,以免因寒冷发抖,最终被市民们误以为贪生怕死。他留下的最后遗言只有一句: 「 ”朕将从肉身转变为不朽,不复蒙尘。”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刽子手的身份一直成谜。

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年发生了什么

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可是李自成也没能高兴太久,他此后是被清军击败,于1645年死于通城。而1645被认为是最特殊诡异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国家整体逐渐走衰,和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1645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包括英国开始走向崛起,为资本主义的道路埋下了苗头。那更多相关的说明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1、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年

在1645年里,世界发生了五件无比奇怪的事件,其中四件发生在中国,这四件事情的出现也让我国从最强盛国家逐步走向衰弱。

明朝末期,李自成南征北战,击败了众多的明朝军队,占据了西安并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李自成的军队没有经过专业的军队培训缺乏军纪,在城内烧杀抢夺,渐渐的失去了民心,加上李自成面对这是有着严明纪律的清军,十三天的激战,李自成退出西安。1645年,在登山探险的路途中,李自成被当成是贼寇被当地村民用锄头砍死。

同年还发生了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在抵抗失败后,清军攻打进城对城内的百姓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连续十天,清军都没把刀给放下,曾经的扬州城瞬间变成了堆尸贮藏、积尸入乱麻的一幅景象,虽然有少数群众未进城而幸免于难的群众,其他的几乎都被屠杀,光收殓的尸体就有80万。

还有嘉定三屠事件,清军在攻破嘉定后对城中的居民百姓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清军颁布剃发令,可嘉定的群众不愿意,便联合起义反清,后来被下令屠城,被悬梁、投井、投河、截肢等等,还有的被砍了手足还能动的,骨肉狼藉。许多妇女被长钉安在门板上进行长期的侮辱行为,全城三万多人遇害。

1645年的南京是南明朝的首都,它在清军还未到达之前就宣布了投降。就算如此,在偌大的南京城内,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整个城的人民都纷纷逃亡,没有士兵的南明朝也无法和清军抗衡,这一系列的弃城而逃行为,到如今都被视为是一种耻辱。

除了国内的这几件事,国外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克伦威尔率军与查理一世展开决斗,1645年,国会军和王军在纳西比展开决斗,克伦威尔成功的夺得了掌握国会的军事力量,使得英国形式走向了有利的局面,没过多久,查理一世被判处叛国罪并执行了死刑,英国从此改变了世界格局,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2、李自成之死

1645年4月30日,大顺皇帝李自成率残部逃入湖北省咸宁境内,当日李自成书写了一封密谕要求其它大顺部队将领立即甩脱清军多铎和阿济格部队向湖北通城县一带集结,信中说通城一带属于粮食富饶之地,南明还未有驻军,可见李自成当时确实在九宫山所在的湖北通城县一带活动。

李自成逃入湖北通城县一带后,发现该地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山中多瘴气,虫蛇横生,他的部队多是西北和北方人,水土不服,士兵叫苦连天,我们通过现在的卫星地图可见通城县、通山县一带至今交通都没有什么发展,周边有很多地名都被命名为某某尖、某某岭、某某山。

这时李自成的部队前面大山阻隔,寸步难行,生存环境恶劣,后有阿济格的大清军队追击,士兵看不到希望,很多士兵就溃散了,只有李自成的一些家族亲属如其侄子李过,养子张鼐,高一功等一帮亲信及部分铁杆士兵还跟着他,1645年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午饭后刚好雨过天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不远的牛迹岭上,李自成听说山那边有座关帝庙,他十分崇拜关羽想去庙里看看,给关羽上香,他让侄子李过在周边做好警戒,自己带着20多名士兵去了山上的关帝庙,上香完毕后由于连日逃命,穿山越岭,身心疲惫,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有个遮风避雨的干燥场所,因此李自成想在此地小睡一会再下山,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他带的那20多个士兵看到这情景也顺势就地小睡休息,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九宫山关帝庙有外乡人出入的消息很多就让九宫山的山民发现了,山民以为李自成这些人是贼人,很快就有许多山民携带锄头镰刀出现在李自成他们面前,双方也没有什么解释就打了起来,山地战李自成他们那是这些整天在山里窜来窜去的山民灵活,很快李自成他们就处于了下风,眼看不敌,李自成赶紧往山下跑,刚跑到山腰下的田地里,慌不择路的李自成一脚就陷进去了,山民程九伯一个箭步冲上去就和李自成搏斗起来,这时程九伯的外甥及时赶到,用锄头在身后猛击李自成头部,李自成当场毙命,其它李自成带来的士兵一看主帅已死纷纷逃命或去报告李过。

3、有关明史的疑惑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排在最后一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明朝的历史进行记载的。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明王朝的统治以来,一直到公元1644年,明朝的最后一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为止,在整个明朝统治的276年间,所发生过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大小事件,都被记录在册。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中原建立统治后,在第二年就开始了对《明史》的修订,而且,一直到1739年才正式进呈给皇帝,仔细算来,这期间,一共是花费了94年,用了94年,清朝才将《明史》重新修订好。可见这个工程之大。不过,虽然《明史》算得上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花费时间最久才修订好的史书,但是,它还是被很多人吐槽,尤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家就逐渐从《明史》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在福建省同安县,就有一部族谱印证了这一系列的猜测。在当地的《张氏族谱》中,有对张敏的记载。张敏是明朝朱见深在位时期的一名宫廷太监,所以,《张氏族谱》在记载张敏的时候,也对当时的相关事情进行了记载。

在《明史》中,也提到过张敏,敏惧,亦吞金死。敏,同安人。这是在《明史》中对张敏的一段描述。书中说到,当时,朱见深将大了自己17岁的万贞儿娶了,宠爱加身,但是,最后却因为万贵妃恃宠而骄,导致了很多妃子的孩子丧命,最后还意图将朱见深谋害,幸而张敏救了朱见深,最后才被迫吞金子自杀。这是在《明史》中对这件事情的描述。

然而,在《张氏族谱》中可不是这么讲的。在《张氏族谱》中记载,张敏是在1485年的时候病逝的,并不是被逼迫而吞金死亡。所以,在这一点上,《明史》里面就改了很多。另外,在万贵妃这个人物的说法上,也有很大的出入。

在修订的《明史》中,将万贵妃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女人,看起来心肠歹至极,但是,在明朝时期修订的《明宪宗实录》等书中,都没有说这些事情,更不用说是谋害皇嗣了。由此看来,很多东西是不可信的。

所以,虽说,像《明史》这一类的书籍是正统的 史书,但是也不一定就完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所以,在对待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的。

路易十四与铁面人的历史说法

1789年7月14日清晨,成千上万愤怒的巴黎市民,潮水般冲向巴士底狱,一举将其捣毁。

在监狱入口处,人们发现了一行字:囚犯号码6438900,铁面人。

史载,铁面人是路易十四时代巴士底狱的一名重要囚犯,于1703年死于狱中,时年约45岁。

最早在著作中提及铁面人的,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1661年,一个高大英俊、面戴铁罩的青年人,被押送到圣玛格丽特岛上。

这个人的铁面罩上装有钢制弹簧,可以戴着它从容的吃饭喝水。

上级还命令看守人,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杀死他。

这人无疑是个重要人物。

后来他又被送到巴士底狱,在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时间,其间一直享受优厚待遇,而他从不对自己的身世吐露一个字。

1703年,这个神秘人在狱中死去。

铁面人的传奇故事,在20世纪一度成为影视的热门题材。

在美国电影中,铁面人成了路易十四,在一次宫廷宴会中被挟持出宫,永远的戴上了铁面罩,而他流落民间的孪生哥哥菲力普,假借其名义登上了王位。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铁面人的真实面目,众说纷纭。

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也都调查过铁面人,但他们都表示“要严守秘密”,其结果当然不了了之。

上个世纪,英国的一位女学者提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见解:“铁面人”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并非查理本人,而是一个忠于一室的奴才。

真正的查理则逃到了法国,成了路易十四的阶下囚,被戴上了铁面罩,一直监禁到死。

此说谬误在于:1703年铁面人死于狱中时仅45岁,而1600年出生的查理一世若活到那时,已是103岁的老翁了,因而殊不可信。

法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潘约里在<<铁面罩>>一书中认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

路易十三与安娜王后婚后长期不和,分居已久。

安娜王后与一贵族情人姘居怀孕,红衣大主教、首相黎塞留多方劝说,令路易夫妇重归于好。

安娜王后十月怀胎,生下戴当尼王子(即路易十四),其情夫被迫远走他乡。

路易十四成人后,其父回到巴黎欲与其相认。

路易十四惧怕丑闻外泄,不敢相认,但又不忍杀害生父,遂与他戴上铁面罩,囚禁起来。

此说颇有向壁虚造之感,1703年铁面人死时不过45岁,而当时路易十四已65岁高龄,“此岂近于情理哉?”

1934年出版的<<皇后的医生>>一书中,提出了另一种说法:“铁面人”是当时的法官兼警官拉雷尼。

拉雷尼的叔叔帕.科其涅是安娜王后身边的太医,他奉旨解剖路易十三尸体时,发现他不是路易十四的生父,便将此事告知了拉雷尼。

路易十四得知,便暗令逮捕拉雷尼,给他戴上铁面罩并囚禁起来。

奇怪的是,帕.科其涅却从中漏网,而拉雷尼只是个小小的警官,路易十四要杀人灭口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手下留情?据后来查证,拉雷尼于1680年在自己的故乡善终。

此外,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

1970年,法国记者阿列斯在<<铁面人--最后揭开的一个谜>>一书中,再次证明了这一观点。

富凯是路易十四的宠臣,因侵吞公款,于1661年被捕,后被判终身流放。

路易十四密令将其灭口。

阿列斯认为,以路易十四对富凯的宠信,绝不会忍心杀他。

当时死于狱中的,只是一个替死鬼。

真的富凯则被戴上了铁面罩,一直在狱中享福。

富凯念主洪恩,对自己的身世也守口如瓶。

但如果事实如此,那么铁面人死时也应老态龙钟,这样的情况又与史料相左。

比较新的一种说法,是法国历史学家托拜恩提出的,他认为“铁面人”是意大利的马基奥里伯爵。

马基奥里是意大利曼图亚斯公爵的亲信。

路易十四欲用10万艾克买下公爵领地内的卡赞列要塞。

公爵为此派马基奥里前往法国谈判。

路易十四想要贿赂于他而遭拒绝,马基奥里遂将此事密告给公爵夫人,谁知公爵夫人竟与路易十四有染,因而路易十四很快就知道了马基奥里的行踪,就把他变成了阶下囚。

综上所述,似乎托拜恩的说法最为可信,那么后来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为何又要严守秘密?由此看来为,铁面人极有可能是偶尔卷入了一桩宫廷丑闻,而招致祸患,但他与王室又有某种特殊关系,得以免死,被永远的掩盖了身世。

其实,这完全是历代法国国王为了掩饰家丑,一手制造的悬案。

神秘的法国铁面人

1703年巴黎最黑暗的巴士底狱,一个戴铁制面具的囚犯去世。

所谓铁面人是指那个男子在被幽禁的34年间一直佩戴面具,禁止说话,而发出那个命令的是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

据说那个男子掌握着威胁波旁王朝的秘密。

铁面人之死

1703年11月19日巴黎的巴士底狱,一个戴着面具的囚犯去世。

前一天弥撒之后,躺在床上的他病情急速转危,次日死去。

戴着面具的那个囚犯在狱中作为特殊的存在加以对待,受到与别的囚犯完全不同的待遇。

给予专用的房间和餐具,由狱长专人伺候,在这个犯人面前,连狱长都恭恭敬敬地站着,不许坐下。

尽管如此,那个囚犯并不能自由行动,强制过着比普通囚犯更严厉的监狱生活。

例如,规定他不得说话,即使吃饭时,也不许摘下面具。

他何以要戴面具关在牢里面呢?在巴士底狱没有人知道其中细节,唯一清楚的是由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发出的命令。

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是危险的人物,杀了不就结了吗。

但是路易十四不能杀他,只能让他戴着面具继续幽禁着。

特制的单身牢房

从查阅记录来看,铁面人是以“厄斯塔什·杜齐埃”的名字被埋葬。

因当时在巴士底狱结束生命者是以假名埋葬,所以在后来的史学家之间认为这个名字不是真名。

在当时监狱的文书中,厄斯塔什·杜齐埃名字最早出现是1669年7月19日陆军大臣卢瓦给当时皮·罗尔监狱狱长圣马尔的信中。

皮·罗尔是修建在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半山腰的小镇,17世纪时,小镇是由城墙围起来的坚固要塞,在那里修建了皮·罗尔监狱。

信中这样写道:

“圣马尔先生。

奉圣旨将一名叫厄斯塔什·杜齐埃的人护送到皮·罗尔。

最重要的是,对这个人要严加隔离,不允许他向别人提及自己的身份。

事前通知是希望赶紧准备好监禁此人的单身牢房。

窗户应设在谁也无法靠近的方向,门设多层,使守护在外的哨兵什么也听不到。

每日送一次一天的饮食,由你亲自送到铁面人的手上。

如果有什么事,也不得倾听这个人说话。

如果向你说多余的话,证明属实将被判死罪。”

更令人震惊的是,从此监狱长的工作就与铁面人联系在一起。

铁面人每次调换监狱,狱长圣马尔的工作就跟到那里。

例如1687年圣马尔狱长与囚犯一起转移到法国南部戛纳湾的圣马格丽特岛。

圣马尔给当时的陆军大臣卢瓦的报告是这样写的:“将该囚犯运到岛上时使用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采用涂蜡的布包裹木笼。

这样囚犯不会呼吸困难,里面空气能够很好流通,但是外面谁也看不到他,也不能交谈。”

木笼周围由4~5名士兵警卫,并由8名民工搬运木笼,他们是特意花巨资从意大利都灵雇来的,这些民工不懂法语,无法与囚犯对话。”

圣马格丽特岛有12间左右的牢房和容纳警卫队居住的大片营房,并且专为铁面人建造了单身牢房。

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留下的那间单身牢房,面积30多平方米,窗上装有纵横的窗棂,门由三层门组成。

最后在圣马格丽特岛单身牢房被囚禁11年的男子最终又被押解到了巴士底狱。

铁面人是1698年被押解到巴士底狱的。

据记载,铁面人乘坐的车子一到巴士底狱的大门,城堡周围的商店就被勒令关门停业,警卫们也脸朝着墙迎接,为的是不让看到囚犯的脸。

9月18日星期4下午3点,圣马尔从圣马格丽特岛转任巴士底狱的新司令官。

晚上9点,在副官的引领下把囚犯安置在韦尔特塔的第3单身牢房。

并且规定副官照料囚犯的日常生活,但膳食由司令负责。

各种流言

首先,据在狱中工作的马尔索朗医生说,初到巴士底狱查牢房时,听到铁面人说,自己大约60岁左右,如果这是真话,那他是1638年出生。

这意味着与路易十四是同一年出生。

此外,关于铁面人流传着各种传说,国王的私生子说,国王的孪生子说,王后的私生子说等等。

但是各传说中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路易十四让囚犯戴面具的理由是,囚犯的脸与路易十四的脸一模一样。

显然,仅仅脸庞与国王相似还不足以投入监狱。

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

囚犯出生关系到王宫的秘密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波代尔发表了如下的假说:“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母亲安娜王后与当朝宰相马扎朗的私生子”。

路易十四知道还有一个与自己长相一样的兄长,害怕他争夺王位,于是把兄长抓起来,戴上面具,幽禁在牢里。”

1847年,作家大仲马发表了小说《三剑客》。

在那本小说中写到了铁面人。

“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孪生兄弟,在狱长圣马尔写的某机密文书上有记录”,大仲马说他的假说来自这一依据。

下面我们将评述这两个假说的可靠性。

首先波代尔的“王后的私生子说”,在现代认为其可靠性很低,理由是铁面人的死亡年代或圣马尔去巴士底赴任的年代记述有错误。

另外,当时王后的生育是在众大臣的眼皮下进行的,无法隐瞒。

如果是王家的私生子岂能下狱,还要封赏领地和支付定额的养老金呢。

那么,大仲马的孪生兄弟说又如何呢。

大仲马的这个说法是从内务部的档案室发现的文书作为推理。

但是这个文件是伪造的说法很强,其理由是如果圣马尔知道这个事实,按其职责是严禁记录的,他也知道一旦被路易十四察觉有处死罪的风险。

据以上的理由,波代尔说和大仲马说都不是真实的。

铁面人秘密新的假说

说来有趣,新假说出自“铁面人”被埋葬时的名字。

一直被视为假名的“厄斯塔什·杜齐埃”作为线索。

一位历史学家循着古文献,最终查清在路易十四的卫队军官中有厄斯塔什·杜齐埃的名字。

他有出生记录,但是不知何故没有死亡记录。

而且他的情况从1668年起就不清楚了。

所谓1668年,不就是铁面人被投入监狱的一年吗?

这个厄斯塔什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经常吵架并惹起决斗。

由于在宫廷饮酒引起斗殴流血事件,结果从卫队的军官中被除名,并禁止出入宫廷,其后他更加放荡,渐渐落入举债的深渊。

接着历史学家发现,被家族抛弃,身无分文的他因想敲诈路易十四而被捕。

原来厄斯塔什是路易十四同父异母的兄弟!的确,现今留下的厄斯塔什肖像与路易十四一模一样。

据此,历史学家们推测路易十四意识到厄斯塔什对他王位的威胁,于是把他抓起来,让他戴上面具,藏起他的脸来。

事情的发生还得从路易十三不能生育谈起。

宰相里什图考虑到国家不能没有继承人,于是向国王提出找个代理父亲,让王后生子,而且选择配种的角色是路易十三的副官弗朗索瓦·杜齐埃。

于是王后与杜齐埃之间生下的孩子平安地接位成为路易十四。

令人难堪的是,路易十四与杜齐埃家的孩子厄斯塔什长得一模一样。

成年后的厄斯塔什很快掌握了这个秘密,因此1669年举债度日的厄斯塔什以这个秘密为证据要挟异母兄弟的国王。

感到威胁的路易十四为了平息事态,只得将他抓捕入狱,并且戴上面具,一直幽禁到他死,长达34年。

以上是近代史学家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有关铁面人的推理。

但是这个假说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围绕着铁面人的事实,今后还将被发现,说不定这个假说还会被改写。

也许有关铁面人隐藏的谜永远也解不完。

这是一件奇怪的,史无前例的事。

而和这同样奇怪的是这件事在当时竟然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知道,自然也就没能留下关于此事的只言片语,于是几百年来人们枉自猜度,历史学家空自白首穷经,而文学家们则驰骋想象,以此为题材创造了大量作品。

然而终究是没人能揭示事情的真相,因为真相早已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了。

这个身材高于常人,年轻,漂亮,高雅的不知名的囚犯被极端秘密地押送到普罗旺斯海外的圣马格丽特岛上的伊夫堡,他一路上戴着面罩(用黑天鹅绒和鲸骨制成)面罩的护颏装有钢制弹簧使他能在戴面具吃饭时绝不觉着丝毫不便。

面具?没错,面具。

他就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面人”,而关于他的传说,二百多年来亦一直没有中断。

我们早就在大仲马那本著名《布拉热洛纳子爵》(达尔大尼央三步曲《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的第三部)中认识了他。

铁面人的故事在小说和电影中是很不相同的。

在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之一的阿拉宓斯秘密地从巴士底狱救出了被其母囚禁的路易十四的孪兄菲力普,并设计让他代替路易十四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关入巴士底狱。

但一昼夜后这一计谋被火枪手队长达尔大尼央识破,他帮助路易十四重登王位,而菲力普则再入囹圄,并且脸上永远蒙上了一层面罩。

而在《铁面人》影片中,菲力普刚出生就被送出王宫。

后来当路易十四知道他还活着时,就派财政大臣富凯将他囚禁在圣马格丽特岛上。

后来内政大臣科尔伯和达尔大尼央对路易十四荒淫无度的生活极为不满,便设计救出菲力普。

经过化妆的菲力普在宫廷舞会上被错认为路易十四,而真正的路易十四却被戴上了铁面罩,囚禁终生。

(阿兰德隆版)

但再版的《铁面人》里剧情又有了可笑的改变两个路易又成了我们可怜的达尔大尼央队官的私生子,而最后这位可敬的队官为了他的菲利普牺牲了,而那位真正的路易十四又如上一部般被戴上了铁面罩,囚禁终生。

尽管电影和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在这位大名鼎鼎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有过一个戴面罩的犯人,已是确凿无疑的。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这个囚居在伊夫岛上的铁面人他无疑是有着高贵身份的,然而看押人员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必须毫不迟疑马上杀死他。

后来一个深受当局信任的军官,此人时为军区司令,后来又被任的典狱长,到岛上将他领出,然后把他带到巴士底狱。

人们在这个城堡里尽可能把他的住宿安排得非常舒适妥贴,为他做的是头等饭菜。

他要什么从未遭到拒绝他最喜欢异常精美的衬衣和花边的时尚之物。

甚至典狱长和他说话总是毕恭毕敬的而且很少在他面前坐下。

而监狱的一位老医生后来描述说,他虽然常检查这位这位奇怪的人的舌头和身体其他部位,却从未见过他的脸。

他身材优美,令人赞赏。

皮肤略带棕色。

唯有他的声调使人感到有趣。

他对自己的处境从无怨言。

至于他可能是什么人,他自己一点也不让人知道。

这个人于1703年死去,当晚就被埋在圣保罗教区。

至于他究竟是谁,则无人知晓。

第一种说法 十九世纪末,安娜·维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大胆假设囚犯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作者主张查理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死在断头台上,一个忠于王室的人代他受了刑。

后来查理来到法国变成了路易十四的阶下囚。

但不解的是,路易十四为什么要把死里逃生的查理关起来呢?戴面罩的犯人既于1703年死去,如果是查理的话,他应该是103岁了。

他能这样长寿吗?

第二种说法 1934年,维乐那多在《王后的医生》一书中断定犯人是法官兼警察头子拉雷尼。

他的叔叔名叫帕·科齐涅,是著名外科医生,在宫廷中为路易十三的妻子安娜服务。

路易十三死后科齐涅解剖其尸体。

发现死者并不是路易十四的父亲。

科齐涅将这一秘密告诉了拉雷尼。

后来宫廷为了防止这一丑闻传开,拉雷尼就成了终身囚犯。

然而后据查明科齐涅任宫廷医生时(1644年)路易十三已死去一年了,故不可能有解剖尸体之说。

而拉雷尼是于1680年在故乡善终的。

第三种说法 从人们对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的怀疑中,有人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戴面罩的人正是路易十四的生父。

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婚后不和长期分居,后经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解,重归和好。

但此时安娜在与一贵族情人的交往中已身怀六甲,不久即生下了路易十四。

为了掩住马脚,安娜的情人、路易十四的生父只得流落他乡。

路易十四登基后,其生父偷偷返回向儿子乞求赏赐。

路易十四既怕丑闻暴露又不忍心加害生父,于是就有了一个戴面罩的终身囚徒。

这一说法显然无法解释下面一个事实:据监狱的犯人登记簿记载,戴面罩的人于1703年11月19日突然死去时,是一个45岁的左右的中年人。

而这一年路易十四已65岁,那末他的生父又该多大了呢?

第四种说法 1970年,法国记者波·让·阿列斯出版了《铁面罩—最后揭开的一个谜》一书。

他运用大量材料论证了上一世纪就出现的一个观点: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是戴面罩的囚犯。

富凯曾是路易十四的宠臣,1661年他以侵吞公款罪被捕入狱。

路易十四主张将他处死。

但法院却判他终身流放,被关进皮涅罗尔城堡。

路易十四曾坚决要求富凯必须死在狱中。

据当局宣布,富凯于1680年3月23日突然死去。

他的尸体未交其亲属而由当局秘密处理了。

阿列斯认为,死者并不是富凯,而是他的仆人爱斯塔斯·多热,而富凯则在面罩掩盖下活着。

关于铁面罩的传闻恰好是在富凯“死”时(1680年)开始的。

但是,1703那年富凯已是老态龙钟,而戴面罩的人却是个中年人。

其他猜想 “是多热”这一观点从法国大革命后就开始流传。

法国科学院院士莫·潘约里1965年出版《铁面罩》一书也如此认为。

多热的父亲是前首相黎塞留的侍从,知道许多王室丑闻。

多热的本人是近卫军中尉,他因在王宫的一个楼梯上杀死了一个15岁的听差而被捕。

但是,如果多热因此而下狱,对这样一个普通刑事犯有什么必要那样尊重和优待呢?如果是怕多热泄露王室秘闻扣压他,为什么不把他干脆杀掉呢?

也有人认为,蒙面囚犯是意大利曼图昂公国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他由于得罪了路易十四,于1679年5月被诱入法国关在皮涅罗尔城堡。

但这一猜想也被一些包括法国史学家在内的人所否定。

戴面罩的囚犯究竟是谁呢?这恐怕真的要成为千古之迷了。

然而更令人倍感惊奇的是,据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考证(在他的《路易十四时代》里有谈到),在这个无名氏被押送到伊夫堡时,欧洲并没有任何重要人物失踪。

而此人又无疑确是个地位崇高的人啊。

因为他到岛上的头几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典狱长亲自将饭菜摆在他桌上,然后把他关在里面,退了出来。

一天,这个囚犯用餐刀在一只银盘上刻了几个字,然后把盘子从窗口扔出。

盘子正好落在城楼脚下河边的一只船上。

船主是个渔夫。

他把碟子捡起来,拿去还给典狱长。

典狱长十分惊奇,问渔夫”你看过碟子上的字了?还有别人看到过没有?“这个农民被关押了起来,直到后来查清他确实不识字,碟子也确实没有别人看到过才放了他。

典狱长对他说”走吧,不识字是你的运气。”另外,据说最后一个知道这个奇怪秘密的大臣夏米亚尔在临死前,其婿拉费德元帅曾跪在岳父面前恳求他告诉自己,那个仅以“铁面人”的名字为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夏米亚尔回答说:这是国家机密,他曾经宣誓永远不泄露。

这就可以算是事情的最后答案吧……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铁面人》,小说讲述了一个带着铁面罩的囚犯,被国王流放到一个孤岛上,“铁面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逃出了孤岛,重获自由。

有意思的是法国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马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布拉热洛公爵》,后来被英国人改编成电影《铁面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影片中神秘的“铁面人”居然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己。

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他被权臣用一个长相酷似的人给“掉包”了,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铁面生涯”。

这些有趣的故事并非全部是作家们的虚构,而是根据法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悬案改编成的,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铁面人”被关押至死,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巴士底狱的“铁面人”为何会引起后人的注意,始作俑者是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他在其名著《路易十四时代》中提出“这个囚犯无疑是个重要人物”,但接着却说“他被押送到圣玛格丽特岛时,欧洲并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失踪”,让世人觉得匪夷所思。

伏尔泰是这样记述的:

1661年,圣玛格丽特岛上的一座城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那是一个身材修长、举止高雅的年轻人,他的头上不知被谁罩上了一个特制的铁皮面罩,无论是在他被秘密押送途中,还是在囚禁期间都被严令禁止摘下来。

这个面罩在下颌部装有钢制弹簧,即使是吃饭或喝水也没有妨碍,不用摘下来。

因此,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在圣玛格丽特岛上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铁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狱,那里是当时法国最令人害怕的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在巴士底狱中,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优待:住处弄得很舒适,饭菜按他的口味专门做,衣着精美,他有时还可以弹奏吉他,除此还有专门的医生定期为他检查身体。

狱卒们很喜欢和他聊天,他举止高雅,谈吐也很风趣,但对自己的身份却一直守口如瓶。

1703年,这个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囚犯结束了他神秘的一生,当晚便被葬在了圣保罗教区。

随着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伏尔泰的记载到此为止,留给后人更大的猜测空间。

据说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调查过“铁面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传闻中路易十六曾明确表示:要确保“铁面人”的秘密,从而使这个“铁面人”更加引起了后人们的好奇。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囚犯到底是谁?其真实姓名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关进巴士底狱?又为什么会被路易十四特别关照要优待?这些问题成了近3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欧洲历史学家的一个难解之谜。

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个戴面罩的囚犯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长兄,他为人忠厚老实,凶险狡诈的弟弟以阴谋的手段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法国国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为了不让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对亲哥哥判处了终身监禁,用铁面罩掩盖他的真实面目,让他一辈子待在监狱里。

反驳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皇室的权势之争向来万分残酷,以凶残著称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夺取王位,为什么不用毒药和秘密处死的方式来彻底解决问题,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反而大发善心地让“祸根”活在世上,还给予种种优待,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国大革命后流传很广而且后来影响深远的一种看法是:这个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热。

根据史料记载,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不合,并长期分居,是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和,才重归于好。

但有人猜测当时王后已经与贵族多热有了孩子,才会离开情夫多热而重新投入路易十三的怀抱。

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后和好后不久,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所以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

据说多热为掩人耳目被迫远走他乡,路易十四登基后,多热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说出了事情真相。

但路易十四害怕丑闻暴露,又不好对生身父亲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铁面罩,送到监狱度过余生,给予最好的照顾,算是对生父的孝顺。

法国社科院院士潘约里在其1965年出版的《铁面罩》一书中就支持这种说法。

19世纪末一位叫安娜?维格曼的人提出了一种看法,这位戴铁面罩的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当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前,他的忠实追随者买通了刽子手,顶替国王死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这个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终身隐居在巴士底狱中。

安娜的观点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查理一世和这名囚犯都很喜欢头披薄被头。

路易十四时代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也被列入怀疑对象之中,在割让意大利领土卡扎里给法国的秘密活动中,马基欧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路易十四那儿得到应得的奖赏之后,马基欧里却又把这个秘密出卖给了西班牙。

恼怒的路易十四对他的背叛大为光火,将他关进了监狱,并给他戴上了铁面罩。

在人们费尽心机地猜测这位“铁面人”的身份而毫无进展的时候,有的人干脆认为:这个人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喜欢愚弄人、制造“悬念”的路易十四根本是要故意弄出这种效应,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去猜测。

这种说法一出,立刻被很多学者驳为无稽之谈。

但不可否认的是,“铁面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之谜,关键是因为路易十四答应为“铁面人”保密,因此,所有关于“铁面人”的资料,在17世纪就被有意识地进行毁坏和掩盖,留下来的材料不仅零乱不堪,还互相矛盾,漏洞百出。

1970年,法国有个记者阿列兹就这一谜案出版了一部《铁面罩》,在大量的旁征博引之后,他也不禁感叹:“这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明朝末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到底是怎么死的?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上明朝历史上的末位皇帝明思宗,据说当时的明思宗皇帝在位期间,明朝当时的社会已经支离破碎了。战火连连使得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明思宗也算的上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了,在位期间17年,35岁便驾崩了,小编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明思宗是怎么死的?有的人说明思宗是被谋杀,为的是加快明朝的灭亡,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
熹宗的皇帝名号可以说子承父业,顺其自然的得到了,但真的要座上干清宫的皇帝宝座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却留下了一个祸害李选侍,这个女人跟郑贵妃如出一辙,整天捉摸着怎么将皇后位子弄到手,此时的郑贵妃也对皇太后的位子垂涎已久,就这样,两个臭味相投的女人凑在了一起,互相配合,在皇帝面前软磨硬泡,非要将封号讨下来不可,即使在光宗病危的几天,他们也没有停止过。
光宗突然驾崩,使郑李二人失去了保护伞,群臣对他们并没有好感,两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很不稳固,于是李选侍想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由于熹宗生母早逝,李选侍成了熹宗的实际看护人,此刻正好利用这层关系,将熹宗扣留。先皇已经驾崩,熹宗已经被宣布即皇帝位,但小皇帝迟迟没有从后宫走出来,群臣非常着急,纷纷上书请李选侍放还熹宗。但是李选侍根本不听,仍旧将新皇扣留,幸亏太监王安,从大局出发,将皇子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
李选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赖在干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他皇太后的封号。按古制皇帝即位后,应该立即迁入干清宫居住,但是无人奈何的了李选侍,群臣非常着急。劝李移宫的奏章如雪片飞来,李选侍根本不理,群臣终于被激怒了,杨涟代表众大臣向李选侍下达最后通牒,让他即日离宫,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让李移宫,加上大太监王安对李选侍百般威吓,李选侍终于带着宫女灰溜溜的迁出了干清宫。史称此事件为移宫案,明宫三大案之一。熹宗即位之初,东林党势力较大,公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熹宗即位时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熹宗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群臣能治外,但是管不了皇帝家里的事,此时后宫有两颗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长,一旦他们成了气候,大明王朝这个弥留之际的病人,就将被掏空最后一滴精血。这两个毒瘤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与容氏。魏忠贤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地位直线上升,容氏熹宗皇帝的乳母,其奸诈并不亚于郑、李,客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客魏首战告捷,权利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要向他的先辈王振,刘瑾那样,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
一方面,魏忠贤引诱熹宗玩乐,使熹宗整日沈浸在木工活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的,从不过问朝政;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败类(崔呈秀之流)结成联盟,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六部。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他们为了能够扳倒魏党,作了很多努力,也是魏忠贤最痛恨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告老,有的还在任上,均被魏忠贤先后投入监狱,尝尽了人间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却始终没有向阉党曲膝,不仅为一代文人的表率,也被百姓传为佳话。
魏忠贤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就在整个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熹宗皇帝还在后宫玩乐,做木工活之余他也临幸嫔妃,游山玩水,想尽了人间富贵。天启五年,皇帝外乘舟游玩的时候不慎落水,虽被人救起,但落下了病根,到了天启七年,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终年二十三岁。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两位少年天子武宗、熹宗,一个喜欢打仗,一个喜欢木工,均不问朝政,都是落水得病而死,都没有子嗣,都培养出了明朝最坏的太监——刘瑾、魏忠贤。历史竟惊人的相似,试想如果没有这两个皇帝,大明江山应能再多坚持几年。
朱由校的母亲
生母:王才人,初为东宫选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被西李选侍(李康妃)殴打凌辱而死。熹宗继位,追上尊号曰孝和皇后,迁葬庆陵。
养母:西李选侍,光宗宠妃。曾劫持朱由校、霸占乾清宫引发移宫案。天启年间,投靠魏忠贤而被封为康妃。寿命很长,活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死去。
乳母:客氏,本为保定府定兴县民侯二之妻,万历中,入宫哺育皇长孙。天启初封为奉圣夫人。每在宫中肆淫横行,后妃多遭其毒手。魏忠贤得势,实因客氏,二人狼狈为奸,贻害无穷。崇祯继位,令出宫。三月而论罪,下浣衣局,笞死。
朱由校的后妃
1。张皇后(约公元1606年—1644年),既是懿安皇后。1621年册为皇后。1644年自缢殉国。清兵入关,合葬于熹宗德陵。事迹详见张皇后词条。
2。任皇贵妃,即任容妃。魏忠贤的侄外孙女,一说为义女。为人丽而狡。天启五年因生献怀太子朱慈炅,被封皇贵妃。国亡后冒充已殉节的懿安张皇后,招摇诓骗,颇惑人视听,以至明末笔记所载张皇后下落事多失实,《甲申纪事》甚至谓张后迎降李自成,贺宿著《懿安后事略》为之力辩。清朝入关,她结局额不错,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3。范皇贵妃:即范慧妃,因生悼怀太子朱慈焴,晋封皇贵妃;还生一女,都夭折。明朝灭亡,范妃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4。张裕妃:裕妃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闭于冷宫中断绝饮食,至活活饿死,死时身怀有孕。崇祯初,恢复位号。
5。段纯妃:天启元年时(1621年)明熹宗当日在元辉殿选定三位淑女之一。以无子,得以逃过客魏毒手。
6。李成妃:生一女,早逝。成妃曾利用侍寝之机替范妃向皇帝求情,招来客魏忌恨,被幽闭在长春宫中断绝饮食,幸好成妃早有预料,先在檐瓦中藏有食物,方才免过一死。仍获严谴。崇祯初,恢复位号。
7。王良妃:天启元年时(1621年)明熹宗当日在元辉殿选定三位淑女之一,同年册封为良妃。无宠无出,明朝灭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宫,不知所终。事迹见《明熹宗实录》、《国榷》。
8。冯贵人:因谏罢内操为客魏所忌,矫旨赐死。
9。胡贵人:事迹不详,名号出自《国榷》。
10.定嫔、恪嫔、襄嫔,生卒年不详。
朱由校的子女
长子朱慈燃,怀冲太子,生母张皇后,生下就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悼怀太子,母皇贵妃范氏,早夭
三子朱慈炅,献怀太子,母皇贵妃任氏,王恭厂大爆炸时被吓死。
长女朱淑娥,永宁公主,母皇贵妃范氏,两岁早夭
次女朱淑嫫,怀宁公主,母成妃李氏,一岁早夭
本文标题: 如果让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明思宗朱由检交换身体,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身死国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61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眼前有一张无限大的白纸在移动,眼睛会感觉到它在移动吗中国建国这七十多年的成就有多辉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