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东方从欧洲都进口过什么原材料商品

发布时间: 2023-10-22 15:00: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面包和蛋糕的历史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最初的是怎么来的?又经过什么历史传来中国的呢?只听别人说在国内面包和蛋糕有前途。自己却不知道...

历史上东方从欧洲都进口过什么原材料商品

面包和蛋糕的历史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最初的是怎么来的?又经过什么历史传来中国的呢?

只听别人说在国内面包和蛋糕有前途。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回事。

是从埃及和罗马最先开始的,传入中国是在清末民初时期,70年代后期得到升华。

据食品历史学家们的记录,第一个熟练的面包师(蛋糕师)应该是早期的埃及人,也是最先把烘烤作为一种艺术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是早期的埃及人还是中世纪的欧洲人,他们所谓的“蛋糕”不是今天的样子。

我国的面包制作技术是由国外传入的。

一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马窦和明末清初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将面包制作法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继而传入内地;

二是1867年帝俄修建东清铁路时,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入我国东北。


扩展资料:

18世纪末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大批家庭主妇离开家庭纷纷走进工厂,从此面包工业兴起。同时,制作面包的机械开始出现。1870年发明了调粉机,1880年发明了整形机,1890年出现了面团分块机,1888年出现了烤炉。

机械化的出现使面包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产生了一些大面包厂和公司。面包生产技术传入各国以后,各个国家都依据本国的条件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面包类型。欧洲的面包大部分为硬式面包,亚洲的面包大部分为软式面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包

  面包已经「诞生」3000多年了。 人类的第一个面包是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流域一带制作出来的。

  据传说,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往加工粗糙的麦子裏加水,搅拌成糊状,再将它摊在烧红的石头上,不一会儿,一个没有发酵的面包就烤好了。

  即使在今天,近东、中东一些国家仍然流行这种不经发酵的面包。那麼,面包从未经发酵到发酵、并进而扩展到整个世界,这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过程呢?

  制作技术的发展

  「诞生」於古埃及的发酵面包不久就流传到了希腊。随著希腊帝国的繁荣,希腊人对面包的制作工艺及烤箱进行了多种技术革新。

  发酵面包不可缺少的「酵母」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当时,教会的僧侣掌握著国家政权,他们对面包业进行整顿,将面包匠们组织起来,进行严格的培训,加强了面包质量管理,因此,与古埃及相比,希腊的面包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

  随著岁月的流逝,面包流传至欧洲历史的又一个鼎盛期『古罗马帝国时代』。与以前相比,这一时期面包的制作明显带有工艺化、规模化的特点。

  罗马政府专门成立了培养面包的职业培训所,更有趣的是政府还在广场中央设置了国营公用烤箱,人们可以自带面包坯来这裏烘烤面包,大部分的市民还可以得到政府免费分配的面包。

  在『罗马帝国时代』,举行任何仪式都离不开面包,就如同结婚仪式上不能没有婚戒一样。从罗马帝国时代结束直至中世纪,欧洲一直处於混乱状态。

  因此,我们不太清楚这一阶段面包的发展变化。但罗马帝国时代所形成的面包制作技术则由罗马教会继承下来并流传至今。现在,欧洲各国都可见到这类用於宗教仪式的面包。

  14~16世纪由意大利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 使死气沉沉的欧洲逐渐出现生机。各国独具特色的面包文化也从此开始形成。

  如古罗马在面包原料的选择上,就充分考虑了欧洲各国气候、水土及在这一环境中所出产小麦的特点,并将这些小麦按一定比例混和制成了面包。

  这可以说是古罗马面包的一大特点。在面包的推广普及上,有时,则得益於某些政治因素。

  例如,公元1600年,意大利的玛丽,多梅蒂琪嫁与法国的亨利四世,跟随她一同前往的面包匠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到了法国、因而法国面包就由此诞生了。羊角面包流传至法国,其过程也大致如此。

  随著贸易的发展,英国摸索出一套储存小麦的方法,提高了面包的品质,他们为了将面包输入北美大陆,在面包中加入很多黄油、白糖,以迎合美国人的口味。 关于面包最富有灵感的创新,大概出现于十八世纪时的英国,那时有个放荡不羁名叫约翰·蒙塔古的贵族,三明治四世伯爵,叫人在两片面包之间夹点肉,使他能一面吃一面赌博。那种粗制的三明治就此改变了世人的饮食习惯。

  不管大小、形状和质地怎样,刚刚出炉烘得焦黄香气扑鼻的面包,说不定最能刺激人的食欲。面包成了营养的象征,在引起敬意、怀旧、甚至爱好方面!
面包开始的国家:埃及
起源:
“埃及奴隶睡着了发明了”——面包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

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
  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
。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
  面包烤好了,奴隶和主人都发现那东西比他们过去常吃的扁薄煎饼好多了,它又松又软。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
  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传入中国是在清末民初时期,随,鸦片战争以来的洋人,国内民族资产阶级留学西方回国后兴起

蛋糕起源西方
最早的蛋糕是用几样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
    蛋糕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话与奇迹式迷信的象征。早期的经贸路线使异国香料由远东向北输入,坚果、花露水、柑橘类水果、枣子与无花果从中东引进,甘蔗则从东方国家与南方国家进口。
  在欧洲黑暗时代,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侣与贵族才能拥有,而他们的糕点创作则是蜂蜜姜饼以及扁平硬饼干之类的东西。慢慢地,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也跟着彻底地改变。
  从十字军东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运用和中东的食谱散播开来。在中欧几个主要的商业重镇,烘焙师傅的同业公会也组织了起来。而在中世纪末,香料已被欧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广为使用,更增进了想象力丰富的糕点烘焙技术。等到坚果和糖大肆流行时,杏仁糖泥也跟着大众化起来,这种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来的,而模子上的图案则与宗教训诫多有关联。
  蛋糕最早起源于西方,后来才慢慢的传入中国。

简述几百年来国际贸易政策发展史

1. 古代的世界贸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就开始在中东产生。

当时,世界其它地方还比较落后,处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中东就已经比较发达。

除了基督教、犹太教和 *** 教三大宗教发源于中东以外,农业、城市、贸易也最早从中东开始。

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

最初的“国际贸易”,更确切地说是“地区间贸易”也由此产生。

当时各地区之间交换的物品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

其中主要的产品是丝绸,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路”。

然而,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世界各文明古国均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动荡。

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相继灭亡,东西方的贸易也随之断断续续,时盛时衰。

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大推动是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势力扩张。

在中世纪以前,西欧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他们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不象中东地区那样有机会与其它民族接近,经济上也比较落后。

然而,欧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使得他们有比别的民族更强烈的扩张性与好战性。

为了使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他们会不惜使用武力。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十字军多次东征从 *** 手中夺得了地中海,从而使地中海象古代一样再一次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

十字军东征对世界贸易的推动不仅仅是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更主要的是将西欧融入了世界。

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以至回国后仍垂涎于看到的和享受到的奢侈品。

此时,西欧人的扩张除了为上帝服务征服异教徒之外,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也成为非常强烈的动机。

由于地理和资源的限制,西欧做不到自给自足,他们急迫地需要寻找新的资源和产品,从而大大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的贸易发展。

到了14世纪,整个欧洲已形成了几个主要的贸易区,包括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地海贸易区,包括基辅、诺甫哥罗得、车尔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尔等城市的东欧罗斯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

这些贸易区不仅有大量的区内交易,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很密切。

与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区,包括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

在13-14世纪,东西方之间通过陆路和海路也进一步发展了贸易。

陆上通道主要是原来的“丝绸之路”。

此时正值中国元朝时期,元帝国三次西征,疆界扩至黑海南北两岸和波斯湾地区,打通了从中国直至欧洲的通道。

海上通道则主要从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从波斯湾经 *** 海到印度。

欧洲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药材、地毯,以及东南亚的香料。

这些商品在欧洲人的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欧洲能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却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黄金与白银。

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

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

因此,当时各国之间各洲之间的贸易还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

2.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如果说,15世纪前的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的话,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则大大发展了各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地理大发现”产生于15世纪末。

在此之前,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然而,14世纪末到15世纪这段时间里,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西亚、巴尔干半岛和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了。

面对这一局面,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它航海设备方面。

在13世纪到16世纪之间,欧洲已能生产600至800吨的圆体帆船。

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技术也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已能在舰船上载有火炮,还能生产罗盘仪和象限仪,绘制航海图。

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欧洲人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成为自然的结果。

欧洲人最早的远洋探险大约是在1431年。

当时有一个名叫维尔和(Velho)的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地到达了大西洋东北部的亚速尔群岛并返回了葡萄牙。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远洋探险,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达∙ 迦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随后,欧洲国家又陆续开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发现了大片前所未有的新土地。

“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原来各自发展的各国联系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也由此发展起来了。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从而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所谓的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方面的巨大变化。

地理大发现后,各国地理与资源上的差距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商品如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并且立即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

与此同时,欧洲的产品也有了更大的市场去推销。

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为交换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各国不同的产品价格所造成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为牟利而进行的国际贸易。

为了适应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欧洲建立起专门在全世界从事贸易活动的新型合股公司。

这种合股公司将投资与经营的职责分开,从而有利于动员大量的甚至闲散的资本从事种种商业投机。

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有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

至此,国际贸易不再是少数商人单枪匹马的行为,而成为一个以牟利为目的的巨大产业。

第二,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从15世纪中期开始,葡萄牙就由南向西非沿海扩张。

到15世纪末,葡萄牙已占领了非洲西海岸的大批土地,大肆抢夺黄金、象牙和黑人奴隶。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葡萄牙又占领了巴西,随后由迦马于1498年绕过好望角,占领了非洲的南端和整个东海岸。

然后,葡萄牙人又东进印度、锡兰、马六甲海峡,甚至占领了中国澳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葡萄牙通过它的殖民统治,垄断了东方贸易。

他们将一些小日用品如小镜子、小刀、帽子、葡萄酒、腌鱼、乳酪等运到殖民地,然后将殖民地的产品运往欧洲,牟取暴利。

这些商品包括非洲的黄金、象牙、钻石、丁香、樟木,印度锡兰的珠宝、胡椒、肉桂、大米和印尼的胡椒、丁香、豆蔻、白擅木等。

在葡萄牙之后的另一个殖民大国是西班牙。

从15世纪开始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先后用武力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中南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掠夺美洲现有的金银财富,另一方面使用奴隶进一步开采金银。

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居民的杀戳,造成美洲种植园劳动力短缺,于是西班牙又大量从事奴隶贸易,将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从事劳动。

在葡萄牙占领非洲,西班牙占领美洲后,荷兰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也加入了殖民扩张。

荷兰主要从葡萄牙人手中争夺殖民地。

到16世纪中期,荷兰基本上占领了原来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西、葡两国。

为了垄断殖民地贸易,荷兰成立了规模巨大的“商业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这些公司依仗着 *** 授予的特权,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珍贵物产,然后运到欧洲以高价出售,获得暴利。

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在支付庞大的军事行政开支之后仍能分给股东20%到160%的红利。

继葡、西、荷之后成为殖民大国的是英国和法国。

英国人从16世纪末开始远征印度,贸易中的惊人利润强烈地 *** 了英国 *** 与商人,从而也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

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占领了从北美、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从事在亚洲的殖民贸易。

法国还同时建立了“西印度公司”从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夺。

英国从印度大量收购香料、棉织品、丝织品以及其它贵重物产和农副产品运回欧洲高价出售,同时在北美建立奴隶制种植园专门生产烟草、大米、蓝靛和棉花,为英国提供粮食和原料。

北美的奴隶大量来自于非洲。

英国从1562年就开始贩卖奴隶。

1588年,英国又成立了“皇家非洲开发者贸易公司”,专门经营大量猎捕黑人运往美洲作为奴隶的贸易。

仅在1680年后的100年里,英国运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隶就超过200万。

这种殖民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据统计,在17世纪末,英国贸易所得利润年平均为200万英镑,其中种植园贸易60万,与非洲、远东、欧洲的贸易60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于殖民贸易。

地理大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欧殖民扩张,虽然残酷,但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当时的贸易流向基本是:(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费品。

(2)从非洲输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隶。

奴隶贸易不仅为欧洲人获得巨额利润用以购买美洲和亚洲的商品,也为在美洲生产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从美洲流向欧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和白银,生产的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和糖等。

(4)欧洲从亚洲及东方各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仍然是香料、丝织品、茶、咖啡等。

17世纪后,远东的纺织品成为欧洲大量进口的商品之一。

尽管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贸易已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但决定贸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

各国主要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不生产的东西。

这段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世界上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是什么?

  1、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3、丝绸之路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

  1、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3、丝绸之路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本文标题: 历史上东方从欧洲都进口过什么原材料商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92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朱允炆、朱祁镇和朱由检三人对比如何为什么美国建国的时候就没有发生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这种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