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战神间的直接对决

发布时间: 2023-09-28 10:00: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6

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场战役,是哪两个将军之间展开的?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有很多十分惨烈的战役,这些战役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战神间的直接对决

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场战役,是哪两个将军之间展开的?

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有很多十分惨烈的战役,这些战役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并且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战国晚期的时候,楚国和齐国都先后衰落,只有赵国具备阻挡秦国统一的实力。公元前262年,韩国想要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上党的百姓不愿意投降秦国,私下里面投降了赵国。赵国决定派遣军队争夺上党,秦王听说消息后勃然大怒,派遣大军讨伐赵国,双方在长平一带展开激战。

秦国一交手就击败赵国的大将廉颇,廉颇在战败后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秦国军队攻破了廉颇的几座营寨,赵王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派遣赵括替换掉了廉颇,并且将赵国的全部军队调到了长平前线。秦国征发了全部男性作战,并且派遣悍将白起担任统帅。经过秦国和赵国的紧急动员,60多万秦国军队和45万赵国军队全都聚集在了长平,因为古代的人口数量比较稀少,长平之战在当时的规模,丝毫不亚于近代上千万人参与的大战。

长平之战的结果也十分惨烈,秦国和赵国军队进行了长期的厮杀,最终秦国军队切断了赵国军队的粮道。赵国军队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背水一战,赵括亲自带领敢死队冲杀,死于了乱军之中,剩余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秦军将被俘虏的赵国军队全部坑杀,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人,秦国的参战兵马也损失过半,这场战役的死亡人数,比后世的一些绞肉机战役还要多。

除了长平之战外,近代战争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也都是非常惨烈的战役。这两场战役均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其惨烈程度远超一战时期的大战役。除了这两场战役外,太平洋岛屿上的大部分作战也都十分惨烈,虽然太平洋岛屿作战双方的死伤人数不如欧洲战场,但是由于日军不投降,太平洋岛屿作战的过程都十分惨烈。

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战役是围绕项羽和刘邦这两位将军来展开的,两位将军投入了当时所有的兵力来争夺天下,并且在最后的战役中双方都没有使用什么技巧,完全是不计死伤,以谁的兵力多来决胜负。

刘邦背信弃义偷袭项羽,导致垓下之战的爆发,本来刘邦与项羽签订了划分天下的合约,双方划分天下,互不干扰,但是刘邦听信了手下的话,集结兵力偷袭项羽。而项羽是非常正直的人,对于背信弃义的做法嗤之以鼻,因此刘邦违背了合约,项羽是不可能再与他合解,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霸主。本来项羽是碾压刘邦的势力,毕竟西楚霸皇的名号不是白讲的,项羽曾经以少胜多打败了著名大将章邯,但是在后期太多奇人异士加入到了刘邦的势力当中去,把胜率给提了上去,因此刘邦和项羽的争战有非常大的悬念。

张良使出一计让落入下风的汉军能够与楚军抗衡,并且开始占据优势,因为刘邦搞得是突然袭击,汉军很多士兵都还没做好准备,并且汉军的大将韩信和彭越都没有赶来,因为他们对刘邦背信弃义的做法有点反感,所以汉军被楚军打的节节败退,甚至还被包围起来。这时候张良让刘邦用加封和土地来诱惑韩信和彭越来帮忙,而在有大量奖赏的情况下,韩信和彭越都赶来了战场,局势又发生了逆转。

项羽无力回天,最后这场史上最硬的战役以刘邦一统天下而收尾,韩信和彭越的兵力加入到汉军的阵营当中,楚军对抗起来开始出现乏力的状况。在几次小规模的争斗中,楚军的兵力严重受损,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楚军不得不向大本营撤退,但楚军早已被汉军给包围住。汉军以楚军三倍的兵力包围住项羽,就算项羽个人实力再强,在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中还是显得很渺小,最后项羽的十万大军仅剩下他和二十八骑,项羽觉得他已无颜回去面对江东父老,便在乌江自刎了,这场战役以刘邦胜利而结束。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是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感慨,抛头颅、洒热血的军魂和保家卫国的决心随着诗歌界的萎靡不振而消亡了,看来当提到激动人心的战争时,不由得会想起那些硬碰硬、猜不到结果的战争,而不会想到战士们萎靡不振,将军毫无威风可言的战役,在这种战争中总会有代表的名将军各占双方队伍,这些将军可能在跟弱的敌人对战时尽显威风,把对方打得片甲不留,可是在遇到同等厉害的对手时结局就不一定了,失败也是会发生的。

虽说战争会给百姓带来困苦,但是谁会在自己国家战争胜利后不欢呼雀跃呢,尤其是强对强的战争,双方都会做出最厉害的战术、派出最厉害的将军,这种战争让当时的人们激动、紧张,而对于我们来说,则会让我们印象深刻,那我觉得最硬碰硬的战争是哪一个呢?那就是——垓下之战,下面我来讲一下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最硬碰硬的战争。

提起项羽大家会想到的战争里一定会有垓下之战,因为这是项羽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这场战争由汉军韩信、楚军项羽作为代表,双方旗鼓相当,通过巨鹿之战就能看出项羽的实力,以少胜多,大胜章邯,并以此名声大震,因为这章邯也不是省油的灯,在遇到项羽之前也是一路顺利过关斩将,但遇到项羽后还是被项羽以少胜多打得章邯缴械投降,所以说,强者遇到更强者也会变成弱者。

那么项羽和韩信两位强者谁能赢也是悬念,不过这场战争可不是这两个人的事,这场战争的开始主要是刘邦的原因。起初是汉军对楚军是处于弱势,眼看弹尽粮绝,而彭越、韩信带领的军队还没到来,刘邦没有办法只好签订了一条合约,划分了天下,意思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管理各自的国土。可刚签订没有多久,就有人向刘邦提议违背条约发动偷袭,刘邦听信了这番话,背信弃义,发动了偷袭但没有得逞,韩信和彭越等人没有赶来,刘邦带领的军队还是被包围,这是张良进言,将大片领土分给韩信、彭越,在“加封土地”的诱惑下,韩信、彭越等人奋力赶到,要包围项羽,垓下之战就这样开始了。

本来处于优势的楚军,因为汉军的“救兵”们的大力进攻而不得不向东南方向撤退,后来退到了垓下,驻扎在垓下重整旗鼓,不过这时候楚军已经所剩不多,只有十万人左右,而以韩信、彭越、刘邦等人率领的汉军大概有三十万人一同包围了楚军,这种情况下项羽很难胜利,韩信带队把项羽逼得无路可走,这战争的结局已定,那就是项羽战败,最后只剩二十八骑,“四面楚歌”这个词就是由此产生,可项羽并没有缴械投降,而是带着仅剩的二十八骑杀出重围。

只是在杀出重围之后,一路骑马南走,但在乌江边上时项羽深觉自己的失败没有颜面回去,所以下马搏斗,这场搏斗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人数上根本不占优势,但是项羽以一敌百,没有逃走,最后只剩他一人,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自刎而死,刘邦提着项羽的头颅使鲁人投降,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不仅在历史上是一重大转折点,而且这是一场精彩的王者对决,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也会令后人钻研、探索,这场战争虽以韩信胜利告终,但不能说明项羽是弱者,而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面处于劣势。

是刘伯承和黄维之间展开的。这场战役就是淮海战役中的双堆集战役,史上最硬碰硬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保卢斯和苏军朱可夫。双方战斗199天,死亡一百多万人,双方就着一间房屋都争夺,阵亡率高达70%,一天损失一个师。

战神白起人生中的四场经典战役分别是哪些?

战神白起人生中的四场经典战役为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鄢郢之战和长平之战。

伊阙之战,可以称为白起的成名之战了。在伊阙之战前,白起只是在秦国崭露头角,但是,在伊阙之战后,白起无疑成为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代的一员名将。此战,白起仅仅率领了10多万的秦军,却击败了韩国、魏国、东周三国的24万大军。在秦军数量不占优势的背景下,秦国大将白起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方法,先击败了魏国大军,后趁势击溃了韩国大军,不仅歼灭了韩国和魏国的精锐力量,更为秦国打下大片的疆域。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俘获赵、魏两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华阳之战。

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都城郢,重创楚军主力。秦军不仅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鄢城、郢城,还获得了楚国的大片土地。此战,无疑是楚国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使得楚国几乎一蹶不振。白起于公元前260年指挥了长平之战。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就长平之战来说,歼灭了40多万的赵国大军,导致赵国元气大伤,促使山东六国再也无法单独抗衡秦国。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总的来说,纵观白起一生,他在军事作战方面的天赋,在大小七十余战中和斩敌之数,在整个春秋战国都算首屈一指。

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大名将无疑是当时武将中的佼佼者。对于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战国四大名将,一般以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白起的一生中,有四场比较知名的战役,也即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鄢郢之战。其中,就鄢郢之战来说,是白起针对楚国的战役。在鄢郢之战后,秦昭襄王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之所以封白起为武安君,显然是因为鄢郢之战达到了重创楚国的目的。
分别是长平之战,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鄢郢之战 。这4场战争都可以证明白起的实力,而且这4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长平之战,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鄢郢之战,这些是白起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战役。

中美之间直接对抗的战争有几次?

历史上,中美之间直接对抗的战争有三次,即: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和1955年—1975年的越南战争。
第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中旬,侵华帝国主义海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指挥下,联合进攻大沽口炮台,守将罗荣光不幸中弹牺牲,清军失去指挥,大沽炮台失守。6月21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14日,列强联军付出伤亡900余人的代价,攻陷天津。8月中旬,八国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次日,八国联军付出死伤635人的代价,攻下北仓。8月13日,八国联军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出逃。西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1901年9月7日,和硕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组织等。《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权位,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由此成为帝国主义的傀儡。本次战争美国参与了作战,也算是中美之间的第一次战争,很明显包括美国在内的八国联军很轻松就拿下了北京,中国战败。
第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率领下,跨过 鸭绿江,赶赴朝鲜 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经过本阶段的激烈战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 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为促进停战实现,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发起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这次中美对抗,我志愿军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同时有力的保卫了我们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次战争我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我们取胜了。
第三,越南战争。1955年越南出现两个政府,一个胡志明政府,一个吴庭艳政府,1959年双方内战开始。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进入南越,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国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越南战争结束。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和冷战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收缩,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只有更积极地同中国等其他国家合作。中国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最主要的支持国和援助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再加上社会制度的因素,中国援助越南800亿元人民币。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中国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的损害,越南倒向了苏联。本次中美对抗,明显中国所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胜利了,中国没有直接参战,但有力的支持了越南的民族独立。

历史上的哪一位战神用五千人战胜了五十万人?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阴晋之战魏军五万大败五十万秦军,官渡之战曹操以二万破袁绍十一万,淝水之战东晋八万兵力击败前秦八十万大军,都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兵力比大致都在一比十或更低。



然而今天我要讲的这场战役,兵力比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比一百,五千对五十万,并且,人少的一方获得了完胜,这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抗击契丹南侵的定州之战。



关于李存勖其人,名气很大,说他是五代时期的战神级人物,应该是没有多少人有意见的。五代时期遍地烽火,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在刀口上讨生活,李存勖从十一岁就跟着他老爹李克用随军砍人,二十四岁继任河东节度使,并袭封晋王。

李存勖的战功很多,故事很长,其他方面在此就不作赘述,今天主要讲一下921年李存勖亲率五千精骑大败契丹五十万大军的战役。

天祐十八年,也就是921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契丹所有军队南下,空国入寇,号称五十万,这个数字可能有水份,不过三四十万的兵力应该是有的。契丹军队也就是后来的辽军,战斗力是很强的,辽国也是东亚大陆的霸主。契丹军长驱直入,连克十余城,一直打到定州,就是如今的河北定州市。



而当时李存勖的主力,正在围攻镇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石家庄附近一带。得到消息,李存勖立即亲率五千精骑救援定州。922年正月十三日,晋军与契丹前锋已经十分接近。

其实这时,晋军内部也是有不同意见的,毕竟契丹人拥有压倒性的兵力,并且战斗力很强。哪怕李存勖是是战神复生,如此的兵力对比,也很难不让人恐惧。一部分晋军开了小差,将领们也建议避其锋芒。但是他们的主帅是李存勖,他说道:我率数万兵马平定山东,如今遇到小小契丹便要逃避,y有何面目君临四海。



当时契丹已经建国,国土广阔,兵强马壮,实力远超李存勖,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更是一位雄主,历史成就超过李存勖太多,然而在李存勖口中,却被称为小小契丹。可见李存勖雄心有多大,对自己有多自信。

然而李存勖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之所以敢以五千人出击,一方面是对自己战力的自信,另外一方面,契丹军虽众,但行动迟缓,与晋军相遇的只是其前锋部队,大部队还在后面未到达战场,这也是李存勖敢于出击的原因。



于是李存勖亲率精骑五千主动出战,契丹前锋也以骑兵为主,但可能是李存勖威名太响,或者是之前被打怕了,见到李存勖亲自冲锋,契丹人竟连接战的勇气都没有,超过一万名骑兵转身就逃。李存勖兵分两路,追杀不止,契丹人损失惨重,第一阵就大折锐气。

《新五代史-李存勖传》契丹万余骑,遽见帝军,惶骇而退。帝分军为二广,追蹑数十里,获安巴坚之子。



退到望都,耶律阿保机收住兵马,试图与李存勖决战,虽然先输了一阵,折了些人马,但想想几十万人马对五千,送上去让人砍,也得把晋军累死,但是耶律阿保机没有料到的是,军心一旦涣散了,败退的军队将如同波浪一般,一波波把自己人拍死在沙滩上。

正月十七日,两军开始了战斗,开始果然像耶律阿保机预料的那样,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契丹军队中,李存勖的五千人马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被包围了,虽然晋军战斗力惊人,也架不住人海战术,从中午杀到傍晚,左冲右突,也没能冲出包围。

关键时刻,大将李嗣昭带领三百骑兵,注意人数,是三百,没错,就是这么横。三百人视数十万人于无物,击破重围,救出李存勖,随即合兵一处,发起冲击。契丹人怕是吓破了胆,见过能打的,没见过这么能打的,简直不是人,只恨爹娘少给两条腿,几十万人的溃败,场面可想而知有多混乱,多数人不是被晋军砍死的,是自相拥挤踩踏而死的。



李存勖一直追击到易州,当时正是正月间,地面积雪深达五尺,这么大的部队溃退,又冻又饿,又死了一大批,被李存勖一直追到幽州,契丹人才算能喘口气。

《契丹国志》:晋王趋望都,为契丹所围,力战,出入数四,不解。李嗣昭引三百骑横击之,晋王始得出,因纵兵奋击,太祖兵败,遂北至易州。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人马死者相属,太祖乃归。

这一仗,打得契丹人闻风丧胆,从此再也没敢去惹李存勖,也是李存勖逆天战力最好的注解。

本文标题: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战神间的直接对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43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朱棣偏爱皇太孙朱瞻基如果一颗星星突然消失,我们会立即看不到,还是要等一个光传到地球的时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