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考古文博学院成立,这对文博事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发布时间: 2023-09-27 23:01: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1952年哪个大学率先设立考古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重庆首个考古文博学院成立,这对文博事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1952年哪个大学率先设立考古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1952年,北京大学率先设立了考古学专业。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

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重大贡献。

考古学

考古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历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方法以及相关的文博、历史及人类学知识,掌握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杂项等各类文物最基本的鉴定和保护技能,能在考古及历史研究机构、博物馆、各级学校、文物经营机构、公安、海关等部门,从事文博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发展

民国之前,已有人提议在学堂开设考古学科目。

民国初建,1912年9月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第五条“本科各部习之科目”,历史地理部下出现考古学课程名称。

1913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规程》第七条大学文科科目历史学门下出现考古学课程。同年3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在本科历史地理部下再次出现考古学科目。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正式设立考古学专业,成为中国国内第一所招收考古专业本科生的高校。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考古学专业代码由060104变更为060103。

2001年,安徽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考古学专业。

200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考古学专业。

考古有什么专业机构?能研究古代物品的是考古那个机构呢?中国的和上海的都说一下吧,谢谢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加快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探讨 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事业水平

  摘 要:文章提出要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广西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遗产事业产业体系。具体思路有:发挥文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文博产业发展空间;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办馆;重点构建“两区一带”博物馆群,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加快宁明花山和兴安灵渠申遗工作,创建广西文化旅游精品;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品展销中心。
  关键词:文化遗产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4-0111-05
  一、“十一五”期间广西文化遗产亊业的飞跃发展
  (一)文化遗产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推进
  “十一五”期间,广西进入了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新时期,文化遗产事业飞跃发展。自治区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投入约4.75亿元用于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等,稳步有力地推进了广西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广西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管理机构收藏文物308370件/套,其中一级品332件/套,二级品4379件/套,三级品24029件/套。目前广西境内在册登记的文物点有1万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6处[1]。2006年5月,柳州市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等20家单位成为我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包括田阳县那赖遗址、桂林市象山区南门桥阳江南岸等79处遗址、遗迹成为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1年来,广西共有3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仅2021年就有包括京族独弦琴艺术、都安瑶族自治县密洛陀、壮医药、玉林吹打(广西八音)、侗戏等在内的多个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及有关要求,自治区文化部门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目前评选出19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16项。全自治区已有多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名录,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自治区)、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各地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创建活动。
  配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2007年5月30日广西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广西文物普查机构成立率100%,各级普查办人员共722人,市、县普查队员共1062人,发放国家文物局统一编制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手册》。至2021年2月,广西已经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验收,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553处,其中新发现6147处,复查5406处①,并对所采集文物点进行了认真、细致、严谨的采集、录入、摄影、测量、GPS卫星定位工作。按国家制定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广西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档案、电子地图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广西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状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广西“三普”工作成绩显著,新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重要文物、遗迹,包括隆安鲤鱼坡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贵港市贵城古建筑遗址、浦北县江边坡遗址、上思县三合土棺墓、横县六景沉船、柳州电报局旧址、桂林象鼻山三花酒窖、北海冠头岭抗战时期碉堡和壕沟遗址、广西人民革命大学旧址、越南中央学社区(南宁育才学校)总部旧址、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老挝“六七”学校旧址等等,这些重要文物、遗迹的发现,丰富了广西地区历史文化的内涵。
  (二)考古发掘成绩喜人,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2006年3月,为适应广西的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更名为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执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全面承担全区文物调查、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资料(信息)管理、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广西目前唯一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团体考古发掘资格、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和施工二级资质的单位。至2008年,广西有21人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考古个人领队资格,56人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职业资格。
  “十一五”期间,广西实施了宁明花山岩画等近80处重点文物维修保护,抢救发掘了桂平市寻旺乡大塘城遗址、石咀镇长冲根遗址、合浦县廉州镇草鞋村汉代窑址等约30处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上万件新石器时代、汉代及明清时期的大量文物,保护了一大批文物。仅在2008年,广西就组织考古发掘项目22项,其中基本建设中考古发掘项目8项,抢救性发掘项目10项,主动性发掘项目4项;考古钻探面积达26.1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达1.3万平方米;发掘墓葬数为62个。2021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3个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中,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
  “十一五”期间,广西文化遗产事业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21年11月公开发表论文达313篇,其中包括《中国历史文物》、《文艺研究》、《广西民族研究》、《考古》等国内民族学、考古学等权威核心刊物的论文达52篇。另外,广西公开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著,包括: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博物馆编著的《广西先秦岩洞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吴伟峰等主编的《河池铜鼓》(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编写的《越南铜鼓》(科学出版社,2021年)等。
  (三)博物馆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广西模式”
  “十一五”期间,广西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已建成综合类、民族类、民族生态类、自然科技类、遗址类、纪念类博物馆64个。其中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桂林甑皮岩遗址陈列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遗址类博物馆;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田东右江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东兰县革命纪念馆等纪念类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靖西县壮族博物馆、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博物馆、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等民族博物馆;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地质博物馆等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广西还建立了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所(站)58个、文物科研机构3个、文物商店4个,文博工作人员1100多人,拥有业务用房18.5万平方米,文物库房1.8万平方米。
本文标题: 重庆首个考古文博学院成立,这对文博事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42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李白是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的跷二郎腿二郎腿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