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是不是以夷变夏

发布时间: 2023-07-02 03:59: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却又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呢?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彼此攻伐,空前激烈。常年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基础,影响了...

秦灭六国是不是以夷变夏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却又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呢?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彼此攻伐,空前激烈。常年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基础,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秦国偏居西北一隅,以八百里秦川起家,重视耕战,励精图治,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然而在秦国发展的道路上,也曾遭遇三次危机,差点灭国。

第一次危机的起因与一块地有关。

河西之地位于洛河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势比关中平原略高,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以高原平原为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西之地和崤函之险相结合,构成了秦国东部重要的战略屏障,进可东出中原,逐鹿六国,退可居高临下,凭险据守。

黄河以东的魏国,受到政治和地理条件制约,亟需拓展生存空间,河西之地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魏国觊觎已久。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施行变法,除旧布新,国力大增,同时重用吴起,训练了当时最善战的魏武卒。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将,西渡黄河,进攻秦军。一年后,秦军力敌不支,退回洛河以西,魏国尽占河西之地。

战国七雄_图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发动50万秦军大举进攻河西之地。秦魏两国在阴晋城下爆发激战。50万秦军不敌5万魏武卒,大败而归,秦国因此元气大伤。魏军本来可以乘胜追击,进一步削弱甚至灭亡秦国,然而可怕的后果并没有发生。

魏国没有进攻关中平原,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政治因素,魏国当时具备进攻秦国的实力,但是过度扩张,势必引起其它国家的警觉,使秦国有机会形成合纵联盟,导致魏国成为众矢之的,这与魏文侯稳健发展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其次是军事因素,魏国被动应战,并没有做好与秦国决战的准备,而训练魏武卒要求高,强度大,兵源补充难,同时,阴晋之战后,武卒需要休整,诸多条件限制了下一步军事行动。最后是道义因素,魏武卒进攻关中平原,战争性质由争夺战变为生存战,秦人性格威武不屈,出于保家卫国的心理,必定死战到底,魏武卒也要蒙受巨大损失。总之,秦国逃过此劫,实属侥幸。

魏武卒_图

第二次危机的爆发,仍然与一块地有关。

战国初期,秦楚两国以秦岭东段为界,秦国占据蓝田关,楚国据守武关,双方处于战略均势。公元前342年,秦国趁楚国大举进攻淮泗地区之际,二十万秦军出蓝田关,攻取商洛、丹凤和武关,至此,六百里商於之地尽归秦国。秦楚两国均势被打破,秦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为了减轻秦国的战略压制,楚国选择与齐国结盟,达到削弱和牵制秦国的目的,而秦国联合韩、魏两国,结成同盟,由此,原本两国之间的对峙,发展为两个集团之间的互怼。

公元前313年,秦相张仪“卖拐”,诈称以商於之地为代价,引诱楚齐解盟。楚怀王轻信张仪的说词,成功“接拐”。与齐国断绝联盟关系后,却只得到了秦国六里土地。楚怀王恼羞成怒,派大将屈丐率军攻秦,秦国不甘示弱,派遣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等人,率军迎战。双方在丹阳(今河南西峡、淅川一带)展开激战,楚军大败,八万楚军被斩首,屈丐及裨将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军被俘虏,六百里汉中地区尽归秦国。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_图

秦楚两国在政治和军事上过招,楚国败得体无完肤。是可忍孰不可忍,楚怀王决心报复秦国。他举全国之力,调动五十万楚兵,再次攻秦。秦国还沉浸在丹阳之战的喜悦之中,没想到楚军卷土重来。在战争初期,楚军进展顺利,一举攻下武关,重新夺回了商於之地。秦惠文王一方面调动所有的机动部队,甚至连王宫卫队都派上了前线,秦军在距离咸阳一百公里的蓝田,勉强挡住了楚军的攻势。另一方面展开外交活动,请韩魏两国能够尽快出兵,断楚军后路。韩魏两国趁楚军兵力空虚之际,两国联军夺取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和邓地(今河南南阳境内)。楚国见后院起火,又无法战胜蓝田的秦军,以割让汉中地区为代价,与秦国媾和。

蓝田之战是秦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蓝田是进入咸阳的门户,战争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秦国的存亡。秦国以政治欺诈为诱饵,成功拆散了楚齐联盟,秦惠文王随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扩大地盘,化解危机,应该奖励一个鸡腿。反观楚怀王,缺乏政治头脑和全局意识,图样图森破,被秦国牵着鼻子走。遭到秦国政治忽悠后,楚怀王在没有对各国形势做深入谋划的情况下,期望于通过军事赌博挽回颜面,过早地与秦国决战,而事实无情地打了他的脸。

蓝田之战_图

第三次危机,与一个人有关。

齐国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在当时久负盛名。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仰慕孟尝君的名声,力邀其入秦,并拜为相国。有人妒忌孟尝君的才学和声望,给秦昭襄王上眼药,秦昭襄王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并打算处死他。孟尝君依靠讨好秦王宠妾,吹了枕边风,才得以脱险,重返齐国。

孟尝君回国后,担任齐相。对于在秦国受到的屈辱,孟尝君心中忿恨不已。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来了。公元前308年以来,秦国进入了高速扩张期。秦军先后与魏、韩两国激战,占据了大片城邑和土地。公元前298年,秦军在析地(今河南西峡)与楚军激战,楚军大败,斩首5万,秦军占领了十余座城邑。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尝君_图

孟尝君决心为魏、韩、楚三国出头,在他的斡旋下,齐、魏、韩三国形成合纵联盟。同年,在齐将匡章的率领下,三国联军反击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二年后,联军攻至函谷关下,驻屯兵马,等待时机。而赵、宋两国加入联军,为合纵注入了新鲜血液。五国联军合力攻破函谷关,兵抵盐氏(今山西运城),秦国见形势危急,被迫将原先占领的城邑归还魏、韩两国,换取联军撤退,以求摆脱危机。

齐军替魏、韩两国火中取栗,除了得到丰厚的政治声望,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孟尝君慧眼识将,任用匡章为联军统帅,创造了战国历史上唯一攻破函谷关的经典战例。秦军虽骁勇顽强,连战连捷,但连年征战,师老兵疲,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遭到五国联军的当头棒喝。引发危机的是齐国,化解危机同样需要齐国,秦、齐两国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即使齐国得到一块土地,也是飞地,没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秦齐两国的冲突犹如两位绝世高手的比武,双方见好就收,点到既止。

秦灭六国_图

秦国面对三次灭国危机,能够顺利转危为安,归根结底,与其强健的国家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政治、军事、外交、人才等方面,比其他国家棋高一招,天下大势向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最终问鼎中原,统一天下。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1、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

2、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3、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魏,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4、前224年,楚军多次挑战,秦军亦不与交战,项燕只好带兵东归,秦军趁楚国撤退之时迅速出击,并在蕲大败楚军,又强渡淮水,直抵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城下。前223年,秦军乘胜追击,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楚国灭亡。

5、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时,燕太子曾派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未成,秦乘机于前226年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前222年,秦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6、前221年,秦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 

扩展资料:

秦国能统一的原因:

1、商鞅变法的基础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在秦国内统一度量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秦国的经济有了极大地发展。

2、拥有先进的意识

秦族很早就与夏、商、周的各个中原族群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自身也成为了中原族群的一部分。而中原的思想、技术等方面,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先进的。秦族充分的掌握了中原族群的技术和意识,对中原族群的思想和意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没有后顾之忧

秦国立国之初,东边有晋国屏障,可以专心对付戎族(当时是春秋初期,如果是战国时期,也许秦国还未发展强大起来就已经被晋国灭亡了)。戎族仍然是游牧民族,各部落之间也不团结。秦国毕竟是从中原过去的族群,技战术和思想上有一定的优势,这使他们能够首先战胜了环顾周边的戎族诸部落。

特别是消灭了大渠戎国之后,秦国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有广袤的土地和人口来支撑他的统一六国的战争。而且秦国处于中国西北部,与六国有层层关隘阻隔,易守难攻,使得秦国腹地免受战乱之苦,极大的保障了生产。

而六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与齐国与秦国距离相对较远,直接的战略威胁不大。实力最弱的韩国离秦国最近,这就使得秦国具备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可能。

4、善用人才

战国后期,秦国人才辈出,如范锥,白起,李斯,商鞅,王翦等,尽管有过商鞅被车裂的惨剧,但总体而言秦国对于人才还是能用其才,尽其忠的,反观六国如商鞅般惨剧的不胜枚举,这就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

5、顺应历史潮流

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广泛吸引各国人才,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略。秦始皇统一天下,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集权制替代农奴制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希望题主自己去找相关的史书去查询,或者观看一些央视的节目,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强大的,虽然他们也都只是诸侯国,但这是历史,而不是小说,咋可能凭借一己之力统一六国?

起初秦人是东夷人,后来因为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这才被封为诸侯,而秦国就是这么诞生的。当时的秦国非常的弱小,除了当时的几个大国之外,随便一个小的诸侯国可能都要比秦国厉害。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十年里灭掉六国,虽然与六国不团结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是他之前的几位秦王都是贤君,在加上用对了一些人才、贤士,给秦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和机遇,像商鞅、范睢、张译、白起等人,都为秦国的崛起贡献了很多力量。尤其是商鞅,他颠覆了当时的官阶制度,可以说是他奠定了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基础。

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与历代秦王积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从秦孝公到到秦惠文王这几百年里,秦国一直偏居一隅,围绕关中地区、汉中地区、巴蜀地区发展,后来随着国力日渐强盛,这才逐渐与其他六国征战,其中秦武王的作用最大,他消弱了其他六国的主力部队,这位秦始皇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秦始皇的爹秦异人又在胜利的天枰上加了一些砝码,先是重用了商人吕不韦,然后又对赵国发动了战争,进一步消弱了赵国的实力。

等秦始皇继位以后,虽然六国依然存在,但无论是从经济上、国力上、军队实力上,其他六国都没有秦国厉害,而且其余六国也不团结,最终被秦国逐个击破,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谬击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一时无力灭亡赵国。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出井陉(今河北井陉县),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赵国派大将李牧迎战,双方屡有胜负,陷入僵局,相持一年之久。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撤换李牧,由于临阵易将,赵军士气受挫,失去了相持能力。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赵国发起总攻,秦军很快攻占了邯郸,俘虏赵王迁,残部败逃,赵国灭亡。
秦国在攻赵的同时,兵临燕境。燕国无力抵抗,太子丹企图以刺杀秦王的办法挽回败局。公元前227年,燕丹派荆轲以进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政,结果阴谋暴露,被秦国处死。秦王政以此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今河北易县境内)大败燕军。次年10月,王翦攻陷燕国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到辽东(今辽宁辽阳市),苟延残喘,燕国名存实亡。
秦国灭掉韩赵、重创燕国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秦有,只有地处中原的魏国,孤立无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出关中,东进攻魏,迅速包围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秦军引黄河水灌城,攻陷大梁,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早在秦军攻取燕都时,秦国已把进攻目标转向楚国。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问诸将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将王翦认为楚国地广兵强,必须有60万军队才能伐楚,而李信则说只用20万军队就能攻下楚国。秦王以为王翦因年老怯战,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而派李信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军南下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开始进军顺利,在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击败楚军,进兵到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项燕率军反击,在城父大败秦军,李信败逃回国。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亲自向王翦赔礼,命他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双方在陈(今河南淮阳县)相遇,王翦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与交战,项燕只好率兵东归。王翦乘楚军退兵之机,挥师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市)大败楚军,杀楚将项燕。次年,秦军乘胜进兵,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设置郢郡,楚国灭亡。
五国灭亡后,只剩下东方的齐国和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歼灭了辽东燕军,俘虏燕王喜,回师途中又在代北(今山西代县)俘获赵国余部代王嘉,然后由燕地乘虚直逼齐国。齐王建慌忙在西线集结军队,准备抵抗。公元前221年,秦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在秦国大兵压境的形势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三年后,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然后秦国攻打赵国,俘虏了赵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县),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赵最后灭亡。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同时,魏国也被秦军灭掉。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至此,秦灭六国,十年统一了中国。

秦国通过改革变法国力日益强大,统一天下的野心越来越明显。

统一步骤如下:

1、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於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5、大举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历史上有哪些顽固守旧的人、

急需!! 最好加些事例!!
  1、商鞅变法时的守旧派与变法派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车裂。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清朝维新变法的顽固派
  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人为代表,是清朝廷中与洋务派对立的势力。他们对于学习西方和引进西学深恶痛绝,认为是“用夷变夏”。他们鼓吹唯祖宗之法是尊,唯古圣贤是尚。顽固派在慈禧的支持下,有相当大的势力。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日趋激化。洋务派每项重要主张,都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
  3、清末预备立宪时:
  在清廷与统治集团内部立宪派相对立的是守旧派,这是一个思想保守、反对立宪的政治派别,其成员包括三种人:一是排汉思想颇强烈的满族亲贵,如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铁良、军机大臣兼学部大臣荣庆、醇亲王载沣、陕甘总督升允、贝勒毓朗、旗人良弼等。他们认为“立宪政体利于汉人,而满人历朝所得之权利皆将因此尽失,故竭力反对之(《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册,第473页。)”;二是既善于揣摸亲贵心理,又与袁世凯等人矛盾较深的汉族大臣,如大学士王文韶、孙家鼎,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瞿鸿机,吏部尚书鹿传霖,都御史陆宝忠等。这些人都是“久处要津广蜚令誉者”,担心“立宪利新进不利耆旧,”(《时报》丙午年八月二十九日、三月十九日。),一旦变更政治体制,自己的权势地位将为袁世凯所取代,故附合亲贵反对立宪;三是闭目塞听、恪守祖宗成宪不能变的顽固官吏,如内阁学士文海,京师大学堂总监刘廷琛以及大批号称“清流的御史胡思敬、赵炳麟、刘如冀等。在他们看来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乃历代圣神文武垂创后世,我朝列祖列宗损益至三”(《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139),是“至善至美”的,立宪是“窃外国之皮毛,纷更制度,惑乱天下人心”(《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32),是“速贫、速乱、速亡”之道。这三种人中前两种身居高位,深得慈禧宠信,后者人数众多,且善于摇唇鼓舌。他们的结合就不能不形成一股强大的反立宪势力,影响和阻碍着预备立宪的进行,同时它又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混杂在一起,更使清末政潮迭起,新与旧、新与新、旧与旧、汉与汉之间的倾扎十分激烈。
  4、宋仁宗时的变法派与守旧派:
  按照司马光的观点,任何革新都是错误的,历史永远是倒退的,只能守,不能变。同样是强调三代之治、先王之道,司马光与王安石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司马光将三代作为最完美的时代,将历史的演进(应当说是倒退)的原因归结为变法,既然变法只能越变越坏,那就只能不变。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明显的矛盾,既然司马光认为三代最好,那么他对本朝如何看待呢?司马光也不是糊涂虫,他肯定发现了当时存在的弊端,既然他也认为本朝不如三代,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使本朝达到三代的水平呢?要达到三代之治,不就需要以先王之道变今日之俗吗?大概他的历史观是极为悲观的,根本不相信还有改好的可能,以至于他坚持认为,如今不如三代是变革造成的。因此,现在尽管很不理想,也只能保守这个烂摊子,否则不管怎么改,都会使现状更糟。
  司马光是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和领袖,以他这种如此怕变、如此恨变的指导思想,指望由他主政局势会有所好转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司马光却并非真正的“保守”,也不是真的害怕任何变革,他在言行上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他一上台,就尽变新法,不但要变,而且是蛮横不讲理地硬变——在五日之内尽废新法,这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最极端的“变法派”了。既然“祖宗之法不可变”,他何以悍然尽变先帝之法,难道已驾崩的神宗皇帝不是祖宗吗?难道神宗所制之法在哲宗朝不是“祖宗之法”吗?司马光的道德学识古今称颂,人皆以之为纯臣,而他却在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之时,迫不及待地尽废“父之道”,此岂忠臣孝子所宜为?像他这般尽改初衷,急于“变祖宗之法”,于祖宗不可为孝,于先帝不可为忠,却又以“以母改子”为名,狐假虎威,假太后以欺先帝,司马光昭然之心,恐怕路人皆知,何以自欺欺人,愚弄天下后世!
  守旧派一边疾呼“祖宗之法不可改”,一边又对司马光尽废祖宗之法称颂不已,道是“大得人心”,不知其所得者,何人之心?看来他们对于变与不变,并非真的立场坚定,而只是希望满足他们的私利。对于损害他们利益的,不仅要变、要彻底清除,还要快变,恨不能一日尽变。
  守旧派鼓吹“利不百,不变法”,司马光言“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就是说只有纯利无害、万无一失之时才可变法,坏得不可收拾时才可改建。甚至居室大坏之时也不能随便改建,要看是否有良匠美材,如果没有,还是守着破屋子好,不然连旧屋都没有,就只能受风雨之苦了。司马光在《与王介甫第一书》中大引孔孟之言,力陈言利之病。攻击王安石“大讲财利之事”、“行均输夺商贾之利,散青苗收农民之息”的做法是背弃孔孟之道,罪名不可谓不大。
  范纯仁也一再上书,攻击王安石“任用小人,专兴财利”,称其“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指责王安石忘记了旧学的先王之道,舍弃王道讲霸道。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也对富国强兵大加攻击。他指出:“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
  苏轼的这一套歪理无非是孔子义利说的翻版,并无深义。贫富强弱都是利的范畴,因而无足轻重。而道德之浅深、风俗之厚薄则是义的范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义和利还是完全矛盾的。重义轻利,贫且弱,则道德深而风俗厚;重利轻义,富且强,则道德浅而风俗薄。国家的长短存亡不在有功,甚至越是富强就越容易灭亡,越是贫弱就越容易长存。商鞅富国强兵,社稷沦亡;仁宗十战九败,传国久远。
  5、民国时期文学革命:
  一些守旧派和封建文人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攻击。刘师培等于 1919 年 1 月组织 《国故》 月刊社,鼓吹以 “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3 月间,林纾 (琴南) 在 《新申报》发表影射小说 《荆生》、 《妖梦》,攻击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人,煽动军阀以强力压制新文化运动。同时又在 《公言报》发表 《致蔡鹤卿太史书》,攻击新文化运动是 “覆孔孟,铲伦常”, “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 字”,是 “叛亲蔑伦”, “人头畜鸣”。蔡元培公开发表 《致 〈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强调了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有力地维护了新文化运动。
晚年的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汉族,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
辜鸿铭 至死留前清的辫子
蔡京

秦国是怎样灭掉六国的?

灭韩
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灭赵
前229年,秦灭韩后第二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
前228年,破赵军,攻占邯郸,俘赵王,赵国灭亡。赵国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收拾好残部自立为代王。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俘代王嘉。
灭燕
前228年,秦军破赵以后,王翦屯军中山故地,准备下一步攻打燕国。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赴秦,准备以献督亢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于期的首级之名刺杀秦王,幻想造成秦国混乱,以解被灭亡的危险,结果阴谋败露,荆轲被杀。
前226年,秦王以此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大败燕军和前来支援的代军,攻陷蓟,燕王喜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往辽东。后燕王喜杀太子丹,将其头献秦。
前222年,秦将王贲进军辽东,歼灭燕军,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灭魏
前225年,秦国将领王贲率兵出关中,攻占了楚国北部的十几座城,保障了攻魏秦军侧翼安全后,旋即回军北上突袭并围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于是引黄河水灌入城内。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坏,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秦在魏国地区设立砀郡。

灭楚
前226年,秦王派李信和蒙恬率20万秦军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攻下平兴(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进兵到城你(今河南宝丰县东),项燕反击,大败秦军,李信败逃。
前225年,秦王命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两军在陈相遇,王翦以逸待劳,按兵不动。
前224年,楚军多次挑战,秦军亦不与交战,项燕只好带兵东归,秦军趁楚国撤退之时迅速出击,并在蕲大败楚军,又强渡淮水,直抵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城下。
前223年,秦军乘胜追击,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楚国灭亡。秦在楚地设九江郡。项燕败退至长江以南,立昌平君为楚王。
灭掉楚国的王翦大军继续南下,造战船渡长江,消灭项燕余部和昌平君,并于前222年攻陷楚国南部的会稽,俘虏分散于江南的原越国王族后裔。秦在越地设会稽郡。

灭齐
秦国重金收买了齐丞相后胜,使齐国即不合纵抗秦,也不加强战备。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秦国灭五国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秦灭六国顺序大致是按照先易后难和先北后南的顺序开始的。

  一、韩国

  战国末期,韩国是六国势力中实力最弱小的,所以韩国就成为了秦国扫平六国的首要目标。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攻灭韩国。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而后秦国派兵平定。叛乱平定之后,为了以除祸患,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处死。

  二、赵国

  在山东六国中,赵国曾经是匹敌秦国的强国。不过,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急剧下滑。对此,秦国在消灭韩国后,自然将注意力放在了旁边的赵国上。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获了赵王迁,占领赵国全境,赵国灭亡。对于赵国的末代君主,秦国选择将其流放到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不久,赵王迁饿死在茅屋里。

  三、燕国

  和韩国一样,在东方六国中,燕国的实力也相对弱小。在灭亡赵国后,秦国大军投入到消灭燕国的战役中。公元前226年,秦兵夺取了燕地,燕王东迁到了辽东。公元前222年,燕王被俘虏。对于燕王喜的结局,正史上说秦始皇没有为难他,放了他一马。不过在野史上,有说法认为燕王喜后来上吊自杀而死。

  四、魏国

  在春秋战国历史上,魏国和赵国、韩国一样,都出自晋国这个大国。在韩国、赵国相继被灭亡的背景下,魏国显然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这次王贲采用的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城墙被泡崩塌,秦军攻入大梁后。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

  五、楚国

  对于楚国来说,地方辽阔,兵力雄厚。所以,在秦始皇消灭六国的战争中,楚国被放到了靠后的位置上。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自请老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伐楚。王翦战败冰杀害了楚国大将项燕,占领大片楚国领土。公元前223年,秦军占领江南,俘获楚王熊负刍 。楚王熊负刍以弑君(哀王)之罪,废为庶人,不知所踪。六、齐国

  最后,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齐国是传统强国。早在春秋初期,齐桓公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姜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不过在齐威王、齐宣王等君主的努力下,齐国一度让秦国都感到畏惧。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齐国,齐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从上面我们可以总结出,六国被灭后,六国君王的下场是:2个被杀、2个被饿死、2个不知所终。
本文标题: 秦灭六国是不是以夷变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88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自古中国无哲学,老子庄子孔子的思想算是哲学吗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是什么水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