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社和民布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6-22 02:00: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民族工业有什么区别?还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有时三者通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殖民地、半殖民地...

请问国社和民布有什么区别

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民族工业有什么区别?还是一样

 没有什么区别,有时三者通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及民族工业企业。
  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但:现在我国已是完全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 并且已经加入了WTO,"民族工业"这一概念存在的历史条件已完全不同。联合利华对外事务董事曾锡文说,不能过于狭隘的理解"民族工业",在WTO背景下,"民族工业"不再是一个封闭概念,中国企业要以一个更广泛的视野和国际化规则来描摹它。"民族工业"的概念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我们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
  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总趋势 ,在这一趋势的驱动下 ,各国的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 ,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遇。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性产品 ,许多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性支柱产业 ,而不是某一国的产品或产业。
  民族工业的内涵不仅包括由本地人出资发展的工业,而且包括整个炎黄子孙,如港澳台、海外华人等出资兴办的工业,它不再是单单以本国人的资本创办的盲目排外的企业,它是整个民族的整体工业能力和整体工业水平。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生产能力及国际综合竞争能力的工业 ,都应该属民族工业"的范畴。
  民族工业的外延不仅包括在本国国内由本国居民经营 (国有、集体、私营或个体 )的工业 ,而且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工业。但外商独资 ,如果基本技术、品牌完全是外国公司的 ,资金的调用、调控都控制在外商手中 ,那么该工业不是"民族工业"。

  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史:
  1、产生原因:
  ① 外资侵略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客观条件;
  ② 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 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
  ①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 创办者: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地主;
  ③ 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 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
  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
  3、发展和条件:
  ①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 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③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除有政府为了扩大税务局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④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掀起了一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
  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步发展:
  ① 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
  ② 原因: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B、甲午战败,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③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进一步发展:
  ① 时间:“一战”期间
  ② 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市场)
  D、“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役资近代工业。
  ③ 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发展特点:一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年到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民族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表现在:
  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偏于东南沿海,布局不合理;
  二、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宰相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
  4、热潮:
  ① 第一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作兴起。
  原因:受外商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伴随着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有了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出现。
  ② 第二次热潮: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争相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基础。
  ③ 第三次热潮: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短暂的迅速的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极大鼓舞,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企业。
  5、萎缩:
  ①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②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A.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官僚资本有哪些特点?货币急剧贬值对民族工业有何影响?
  B.民族工业的萎缩状况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民族资本主义
  ① 产生:洋务运动中(19世纪60、70年代)
  ② 发展: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
  ③ 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20世纪初)——无产阶级壮大时期}
  ④ 衰弱:国民党统治时期
  ⑤ 微弱发展:建国初期
  ⑥ 消亡:1956年(原因:革命性妥协性、资金少技术弱、规模小;饱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制)
  ⑦ 黄金时代:
  外因:由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同时还需要中国的商品。
  内因: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策。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同样鼓励资本主义发展。
  C、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寄希望于“实业救国”
  ⑧重新焕发生机:
  改革开放后。
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比封建社会高一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财富积累过程,也就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民资资本主义一方面继承了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原则,也就是通过更新制度,改变经济模式为国家创收,另一方面,继承了从封建社会过渡时一定的民族性,也就是这种资本主义完全由本国自主产生,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民族资产阶级,这种阶级的特性不同于广意上的资产阶级,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带有很强的民族特性的资产阶级,在这种阶级身上民族烙印很强。
民资资本主义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企业,与民族工业大致相同,但是这里的企业更强调资本主义性质,而民族工业在封建社会鼎盛而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也曾诞生过。
民族工业除了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还要包括洋务运动企业。

国有企业我就知道是什么,但 民营企业 和私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不一样?~~!!

从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清晰和产权流动入手,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意义重大。笔者以为,首先要在澄清民企概念和在民法中强调民企产权保护两个方面实现突破。

正确理解民营企业的概念要走出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认为民营就是私有,这种说法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相当不利。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民营企业是指旧体制下的私人企业,是指私人独资和私人有限公司。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一个机构法人再投资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民营企业,即建立在法人基础上以民营法人投资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但他们还属于私营企业。

持这种观点意味着民营企业就是私人企业,民营化就是私有化。而在传统的按所有制划分的企业形态中,集体企业是公有性质的企业,因此,集体企业不在民营企业范畴内,这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把民营企业与私人企业等同起来,使民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从实践上看,如果把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等同起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至今中国的很多产业政策,包括资本市场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上,对私人企业仍具有歧视性对待,因此把民营等同于私有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事实上,民营企业只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包含公有性质和社会所有性质的各种类型企业,私营企业只是民营企业的一种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策略上把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开,在各种场合尽量多宣传民营和私有的区别,是会对中国民营企业(包括私人企业)的发展产生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另一个误区是认为民营企业不是公有企业。

民营与国营相对,而不与公有相斥,民营完全可以是公有,是社会所有。因此,现有的集体企业应被视为民营企业,尽管中国传统上的集体企业是被视为公有企业的。那么我们讨论的民营企业绝不仅限于私人企业。

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只要他们是民法意义上具有独立法人所有权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任何非国有独资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或换一个角度说,结合中国的现状,民营企业将包含三种类型:第一是被自然人股东所有的企业;第二是出资人主体模糊的集体企业;第三是非国家独资所有的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及国有参股和控股的企业。

现实中,中国民有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所有,而民营化的表现形式是股份化,它应被划为公有和社会所有的概念,这在中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是被接受的,也是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

而在西方民营化则等于私有化。

事实上,我们过去和西方现在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的理解是错误的。民营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所带来的是按份共有、产权清晰的现代法人所有的企业制度,这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形态。

只有这样界定民营的概念,才能把股份公司、三资企业和其他各种非国有独资企业都纳入民营企业的概念之中,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再谈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和民法的调整。

目前从修宪的角度,建立“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法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从民法入手,民法是我国民事行为的根本大法,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民法中明确“私人产权与公有财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是非常必要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谈民营企业的产权清晰化和制度创新总给人不踏实的感觉,就不敢对民营企业正视历史,不敢提今天的产权清晰和担心未来的变化,而现实中实名制不能落到实处、资本外逃和在证券公司虚开账户的现象也就难以杜绝。
参考资料:中国普法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企业的资本来源和构成定义。企业的资本以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投资主体,即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民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词汇,从狭义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国外资产(境外所有者所拥有的资产)。因此,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看,含义小部分国有资产和(或)外商投资资产、但不具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称之为“民营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界定从广义上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而本文也认同这种说法。本文的民营企业的界定主要是在于它的狭义的含义。
  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上面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民营不等于私营,民营化也不能等于私有化。现在国外有部分学者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认为是同一概念,是不对的。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其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而把二者区分清楚。
  私营经济是专指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企业。从法律上说,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而私有经济,则是非公有制经济,现实中它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三部分。
  民营或民营经济,则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它是从经营层次上说的,指的是以民为经营主体的经济。与民营或民营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只能是国营或官营。因此,只要不是国有国营或官办的经济,全都是民营或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中,既包括全部私有制经济,也包括除了国有国营以外的其它公有制经济,例如乡镇企业,合作社经济,以及社区所有制经济,社团所有制经济,基金会所有制经济,等等。
  所以,两者完全不一样,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工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而已。国家近期才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和规范文件。从历史上说,民营这个概念以后会消失,不具有法律地位,除非以后约定俗成,给它更严格的法律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现在在这个问题上才显得混乱和模糊。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而本文也认同这种说法。本文的民营企业的界定主要是在于它的狭义的含义。
  “民营”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它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并且曾经非常流行。而现实却很有讽刺意味,概念流行的民营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这些法律对相应的企业在各方面都做了具体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但没有“民营企业”。什么是民营企业呢?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上面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与民间企业区别
  民营企业是从经营权方面而言的,是将民间的个人、私营和合作企业的经营机制引入国有或民有企业;而民间企业则是指散布于城镇、乡村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由民间人士投资经营的企业,一般多是个体、私营、合伙或合作性企业,也有认为民间企业即非国有企业的。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民营企业只强调经营机制,不管所有权属公还是属私;而民间企业既强调所有权属私,又强调经营机制的私营特点。

  [编辑本段]私营企业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998年8月28日,国统字〔1998〕200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第4号令发布)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即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另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自然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问题的通知》(1994年11月18日,工商个字〔1994〕第325号)第六条规定:“凡由自然人为主申请,自然人出资额占注册资本51%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适用上述规定(按照私营企业管理)。”

民族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无区别

1.从存在时间上讲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仅存在于中国近代史的特定时期。它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到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后公私合营,从此结束了它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而民族工业从中国开始接触工业开始,到今天依然存在。

2.从概念上讲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民间资产阶级资本家维持的产业,所有制是剥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比如历史课本里面提到的民族实业家张謇,他的实业就是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可以是私有制,也可以是公有制,甚至是国有制,一般指的是中国自己创造生产的品牌。比如小天鹅,波斯登之类的。

3.从从属关系上讲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般属于民族工业。


扩展资料:

中国民族工业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2.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主要企业:方举赞创办的上海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的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没有什么区别,有时两者通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及民族工业企业。
  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但:现在我国已是完全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 并且已经加入了WTO,"民族工业"这一概念存在的历史条件已完全不同。联合利华对外事务董事曾锡文说,不能过于狭隘的理解"民族工业",在WTO背景下,"民族工业"不再是一个封闭概念,中国企业要以一个更广泛的视野和国际化规则来描摹它。"民族工业"的概念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我们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
  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总趋势 ,在这一趋势的驱动下 ,各国的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 ,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遇。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性产品 ,许多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性支柱产业 ,而不是某一国的产品或产业。
  民族工业的内涵不仅包括由本地人出资发展的工业,而且包括整个炎黄子孙,如港澳台、海外华人等出资兴办的工业,它不再是单单以本国人的资本创办的盲目排外的企业,它是整个民族的整体工业能力和整体工业水平。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生产能力及国际综合竞争能力的工业 ,都应该属民族工业"的范畴。
  民族工业的外延不仅包括在本国国内由本国居民经营 (国有、集体、私营或个体 )的工业 ,而且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工业。但外商独资 ,如果基本技术、品牌完全是外国公司的 ,资金的调用、调控都控制在外商手中 ,那么该工业不是"民族工业"。

  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史:
  1、产生原因:
  ① 外资侵略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客观条件;
  ② 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 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
  ①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 创办者: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地主;
  ③ 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 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
  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
  3、发展和条件:
  ①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 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③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除有政府为了扩大税务局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④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掀起了一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
  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步发展:
  ① 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
  ② 原因: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B、甲午战败,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③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进一步发展:
  ① 时间:“一战”期间
  ② 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市场)
  D、“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役资近代工业。
  ③ 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发展特点:一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年到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民族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表现在:
  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偏于东南沿海,布局不合理;
  二、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宰相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
  4、热潮:
  ① 第一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作兴起。
  原因:受外商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伴随着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有了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出现。
  ② 第二次热潮: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争相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基础。
  ③ 第三次热潮: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短暂的迅速的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极大鼓舞,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企业。
  5、萎缩:
  ①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②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A.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官僚资本有哪些特点?货币急剧贬值对民族工业有何影响?
  B.民族工业的萎缩状况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民族资本主义
  ① 产生:洋务运动中(19世纪60、70年代)
  ② 发展: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
  ③ 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20世纪初)——无产阶级壮大时期}
  ④ 衰弱:国民党统治时期
  ⑤ 微弱发展:建国初期
  ⑥ 消亡:1956年(原因:革命性妥协性、资金少技术弱、规模小;饱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制)
  ⑦ 黄金时代:
  外因:由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同时还需要中国的商品。
  内因: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策。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同样鼓励资本主义发展。
  C、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寄希望于“实业救国”
  ⑧重新焕发生机:
  改革开放后。
两个概念,别混淆了,在我国没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大哥

刚果共和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有什么区别?

刚果共和国http://baike.baidu.com/view/100499.htm
刚果民主共和国http://baike.baidu.com/view/50512.htm

区别:刚果共和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都属于刚果河流域的非洲国家,刚果共和国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前是比利时的殖民地。
刚果(金)原为比利时殖民地,当时称比属刚果。1960年2月独立,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恢复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金是指首都金沙萨。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为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区别,又称刚果(布))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安哥拉接壤。毗邻几内亚湾。
刚果曾经是法国殖民地,通用法语。1960年获得独立。
布是指布拉柴维尔

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民主刚果,也曾称“扎伊尔”;刚果(布)即刚果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法语名称均为“CONGO”,因此加缀各自首都简称来区别两国国名———“金”即“金沙萨”,“布”即“布拉柴维尔”。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荷、英、法、比相继侵入。1884年—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把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天的刚果(金),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布)。1960年8月15日,刚果(布)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刚果(金)则独立于1960年6月30日。
刚果(金)和刚果(布)都位于非洲中西部,前者的国土面积要大很多。两国的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刚果(金)被称为世界地质博物馆,各种珍稀矿产特别是钻石蕴藏量丰富。两国国民多信仰天主教,官方语言都为法语。

刚果(金)

简史:约从公元10世纪起,刚果河流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至16世纪卢巴、隆达、姆西里帝国在东南部地区先后建立。15世纪至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78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诱迫扎伊尔流域的部落首领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条约。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国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扎划为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国”。1908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改称“比属刚果”。1958年10月卢蒙巴建立刚果民族运动党,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1960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卢蒙巴为总理的第一届政府,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时出兵入侵,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进入扎。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全部权力,1961年1月17日美国假手冲伯集团将卢蒙巴杀害。1964年7月冲伯任总理,8月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推翻卡萨武布总统,行使总统权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总统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取消人民革命运动的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金沙萨,蒙博托宣布放弃权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98年8月,刚果政府在遣返卢旺达军队一事上引发了一场武装冲突,并迅速演化为区域性战争,刚果再次陷入政治混乱、经济恶化和社会动荡之中。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各方代表签定了卢萨卡和平协议和停火协议。2001年1月,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承总统职位。约瑟夫·卡比拉上任后,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内矛盾,刚果(金)局势趋于稳定。2006年1月,刚果(金)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

刚果(布)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国有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二者的主体不同,简单的说国有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生产利润归国家,国民经济生产资料不一定归国家所有,利润按劳分配。但是国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量反应这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低,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整体调整,保持它的一定数量,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和实力上质的提高。
拓展资料
1.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国有经济应当保持必要的数量,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三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不只是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的,更要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使国有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由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形式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2. 全民所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自然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和银行等。可见,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从而成为国家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条件。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3.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简称集体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简称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经济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这种所有制形式是与较低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两者的区别:两者的主体不同。总之,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国家,生产利润属于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不一定属于国家,利润是按劳分配的。
本文标题: 请问国社和民布有什么区别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69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以 在你面前,我藏起了积木 为主旨写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汉族牧民是否曾大量存在,他们的社会位置是什么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