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突厥的登利可汗和李世民的天可汗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6-21 20:01: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天可汗”有什么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可汗,是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代...

后突厥的登利可汗和李世民的天可汗有什么区别

“天可汗”有什么含义?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可汗,是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代表性的是蒙古族,不过契丹好象还有藏族也接受可汗这个称谓。在中原强悍的时期,尤其是唐代李世民时期等中原在军事力量占有一定优势的时期,对于关外的游牧民族可谓是四夷来朝,八方纳贡。那时这些游牧民族称呼中原的统治者就叫做天可汗。由于太宗相信“中国既安,四夷皆服”,所以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自东突厥灭亡以后,西北各部首领都来长安朝见,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是任命各民族上层首领担任地方长官,不改变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他们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到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为了方便来长安朝拜唐朝皇帝,他们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驿站68处,备有马匹与食物供应往来使者。太宗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各少数民族也把太宗当成了自己爱戴的可汗。
天可汗是唐代少数民族首领对唐太宗的尊称,太宗皇帝成为了当时天下的共主。唐太宗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出生于武功别馆,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长孙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为皇后,即长孙皇后。 公元649年,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除唐太宗外,唐高宗、唐肃宗也曾被称为天可汗。
天可汗是唐代少数民族首领对唐太宗的尊称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个称号是靠他的威望换来的吗?

谈到伟大的皇帝,李世民是我们想到的其中一位,他的一生非常的奋斗努力,南征北战,《秦王破阵曲》就是根据他在攻打虎牢关与王世充作战时所创作的乐曲,他也因此自身的功绩获得了很多的称号,其中一个称号就是”天可汗“。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可汗?那这个称号是李世民的什么事迹有关?凭借什么功绩而获得的称号?

我们首先要知道,可汗是游牧民族对首领的称呼。突厥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与中原地区交战,在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的军事力量很强大有十足的优势,多次与突厥进行战争,最终攻克了突厥。然而作为胜利者的唐朝,并没有对这个曾经的敌人,现在的俘虏,采取高压残酷的民族政策。相反,李世民以极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敞开包容的心,积极接纳周围各民族,包括突厥。真的做到了天下一家,突厥人不仅能在唐朝担任官职,还颇受大唐皇帝重用。

唐太宗的这一举措开辟了唐朝开放包容、自信的时代风气,盛唐气象从此开始形成。对于当时周围崇尚强者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不仅害怕唐朝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而且内心佩服唐代的气魄。因此在唐太宗时期草原各部相继臣服,少数民族的地区,尤其是突厥啊,表示来长安境界拥戴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君主,故称其为”天可汗“。

李世民真可谓是一位好皇帝。他总结前朝的教训吸收本朝经验,从他一走上帝位就拉开了他勤政爱民的序幕。他知人善用,广纳贤言,他很聪明,知道要听取谏言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他明白治国就像栽树,只有根基稳定,才能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供人乘凉。这也是为之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这个称号确实是靠他的威望换来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军事力量非常的厉害。民族政策也特别的开明,当时也实现了民族大一统。
是的,唐太宗在位期间平突厥、平吐蕃,打回鹘,四夷平定对得起天可汗这个称呼。
是的,李世民没有尊重其他的民族,而且对其他的民族进行了无情的践踏,那么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称号,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天威的皇帝,并且也促进了唐朝的鼎盛发展。
李世民确实对得起天可汗这个称号,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使得中国边境各个国家都信服,每年向中国进贡,让中国成为天朝上国☺

唐太宗为什么叫天可汗

因为在李世民即位后,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又设都督府,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实行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公元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劝课农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天可汗,是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太宗皇帝成为了当时天下的共主。此外除唐太宗外,往后唐高宗、唐肃宗也曾被称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 

扩展资料

唐太宗(599-649年),名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李渊次子,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他在我国古代的帝王里,称得上是杰出的一个。他的杰出表现之一就是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于隋开皇十八年(599年)出生于武功别馆,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长孙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为皇后,即长孙皇后。公元649年,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除唐太宗外,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也曾被称为天可汗。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世明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关系和谐和发展,被称为“天可汗”。天可汗,其实就是柔然、突厥、回鹘时期比较常见的一个“汗号”罢了,很普通,没啥特殊之处。当然了,李世民的霸业,可不是“天可汗”这个普通的汗号吹出来的。

在东突厥和薛延陀相继被唐朝消灭之后,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就是回鹘了,于是草原各部便打算推举回鹘的首领吐迷度为可汗,但人家没答应,而是联络了草原各部一起投靠了唐朝。可草原上怎能没有可汗呢?于是吐迷度便提议,既然是推选,大家就一致推选唐朝的李世民当可汗不就完事了嘛,所以,吐迷度等人就给李世民拟定了汗号“登利可汗”。

登利可汗,也是很常见的一个汗号。“登利”就是“腾格里”,也就是天的意思。

拓展资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唐太宗

①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②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答案补充
自太宗至代宗,唐朝皇帝均有被上称为“天可汗”的纪录,绝非只有太宗一人所独有之,而其中尤以玄宗一朝为最,高达七次之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大食入侵西域地区有关,西域各城邦诸国纷纷要求唐廷出兵,保护其国防安全;再者,尊称唐帝为“天可汗”的种族中,有北方的突厥、回纥(鹘)以及西域诸国,从未有东方(如日本、朝鲜三国)与南方(如南诏、天竺)或西南方(如吐蕃)民族称唐帝为“天可汗”。   推究其原因可能是东方及南方诸国,对其君长并非称作“可汗”(或称王、天皇、赞普),是故其上书称唐帝时,也就不用“天可汗”此一称号,而采用皇帝、天子、陛下等尊称。盖贞观四年,上尊太宗为“天可汗”者,为当时西域、北方诸君长,而非《通典》及《资治通鉴》所谓的“四夷”君长。以往学者多认为“天可汗”系游牧民族专对唐朝皇帝之特称,然而考游牧民族历史可以发现,“天可汗”一名并非是唐朝皇帝所独有,在汉文史料中,即可找到游牧民族君长有类似称号:   
答案补充
其一,突厥登利可汗。据《旧唐书》〈突厥传上〉载:伊燃病卒,又立其弟为登利可汗。《新唐书》〈突厥传下〉载:其弟嗣立,是苾伽咄禄可汗,使右金吾卫将军李质持用为登利可汗。明年(开元二十九年)遣使伊难如朝,正月献方物,曰:“礼天可汗如礼天,今新岁献月,愿以万寿献天子”云。   其二,回纥登里可汗。据《旧唐书》〈回纥传〉载:干元二年夏四月,回纥毘伽阙可汗死,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其妻为可敦。《册府元龟》〈外臣部〉载:干元三年,葛勒卒,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移地健,是为登里可汗。  考“天可汗”,乃“Tangri Qaghan”一词之音译。游牧民族称“天”为“Tangri”,唐人译作“登里(利)”,或“腾里”。由此以观,则在同一时期,突、回民族既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Tangri Qaghan),游牧君长亦自称为“Tangri Qaghan”,显示其伟大、神圣。惟在汉文史料中,将前者译作“天”可汗,而后者则译为“登利”可汗或“登里”可汗。
可汗,是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唐太宗统治时期,军事力量占有一定优势,另外其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是任命各民族上层首领担任地方长官,不改变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他们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到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西北各部首领都来长安朝见,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称其为“天可汗”。
本文标题: 后突厥的登利可汗和李世民的天可汗有什么区别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69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文笔诙谐有趣的历史穿越小说日耳曼人有没有那么不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