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先生坚信是德国人民选择了纳粹,这种“群众史观”是正确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6-15 17:05: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德国人民为什么愿意选择希特勒?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德国人的反思是深刻的,但这反思却与民族性无关,而是因为有了公民政治意识。在战后...

小黄先生坚信是德国人民选择了纳粹,这种“群众史观”是正确的吗

德国人民为什么愿意选择希特勒?

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德国人的反思是深刻的,但这反思却与民族性无关,而是因为有了公民政治意识。在战后一段时间,许多德国人对历史的看法其实充满谬误,尤其在涉及到纳粹的国内政策和犹太人问题上。历史是大人物创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后却站着千千万万小人物,他们是纳粹统治的民众基础,没有他们历史就没有体积。
正是由于这一点,二战刚结束,美国记者迈耶就重返德国,在十年居住期间,他跟踪采访了十位普通德国人,了解到为什么大多数普通德国人会拥护纳粹,其答案正如他为自己的书所取的书名: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一战后,德国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新建的魏玛共和体制一直处于混乱之中,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使德国雪上加霜:马克大幅贬值,失业率高达30%,而各派政治力量却整天互相攻讦、无计可施。希特勒上台前,这十位普通德国人都处于失业状态,生活无着。在他们的回忆中,1933年纳粹上台至1939年战争爆发前是德国历史上最好的时光。纳粹靠着使德国强大和富裕的承诺赢得选举,上台后即大搞基础建设,整顿社会秩序,迅速振兴了经济,恢复了公共服务。仅仅三年间,德国的高失业率即下降为零,成为当时的经济强国,并且实现了共同富裕,连工薪阶层也能和管理阶层一样去国外度假。
纳粹所以能迅速壮大,全靠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支持。在那段时间,这十位德国人的家庭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受穷挨饿。一位裁缝告诉记者,1918年的共和使他父亲变穷,是纳粹给了他父亲工作。他想要的就是安全保障、国家提供的工作,而且有保险和养老金;1935年他成为纳粹成员后,这些梦想全都实现了。一位木工则说,纳粹缩小了贫富差距,每个人都有了工作机会,而战后虽然有了自由,但自由却不能作为生活的替代品。

这表明,尽管纳粹上台后就开始镇压反对派,迫害犹太人,但只要让民众得到他们想要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支持纳粹。在他们看来,如果希特勒不发动战争,他就仍将作为历史上振兴德国的伟人而载入史册。
那位木工就发现,纳粹制度“有许多好处”:纳粹打破了阶级区分,使他与上层人之间有了同等地位,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在群众组织“劳工战线”中,他与一位教师也成了战友,大家完全平起平坐。那位裁缝曾给大学教授做衣服,他对此既自豪又忌恨,成为纳粹成员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对教授们指手划脚了,这使他感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希特勒非常懂大众心理,他争取他们支持的办法不是提高福利,而是增强他们的翻身解放意识。社会福利的增加毕竟是有限度的,而平等甚至在政治上比他人优越却能使普通人获得幸福感,哪怕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太好。
实际上,这些普通人都是很正派勤劳的人,他们在纳粹统治下没有受过迫害,也不认识任何高层人士,甚至不知道大屠杀。即使他们知道一点也不相信,认为是犹太人的谣言。由于缺乏公民权利意识,他们总觉得犹太人经商太有钱,感到很不公平,认为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是应该的。那位裁缝就告诉记者,正是犹太人偷走了自己祖先的所有东西。一位银行职员则认为,应当让犹太人的经济下降到与他们的人数成比例。他们渴望社会公平,但却缺乏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的能力,把宣传和事实分开来的能力,因而看不到纳粹的“公平”是在攻击人的基本价值和所含的权利。
导致纳粹上台的不是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当时的德国人的政治观点多是从个人处境出发,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他们没有社会公民意识。
所以与许多普通德国人一样,纳粹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他们就相信了。报纸上整天告诉他们,“犹太人是世界资本家”,“犹太人统治着英国”,“犹太人控制着俄国”。那位裁缝曾与记者谈到毒气室,说:“如果发生了那种事,那它是不对的,但我相信它没发生过。”偏见使他只相信官方媒体的宣传,而不是相信事实。即使发生了屠杀事件,他也认为领袖是好的,坏事都是周围人干的,是地方上的纳粹滥用了党的原则,领袖只是受骗了。但他自己每天看到犹太人佩带耻辱的袖章,却视为理所当然。1938年11月10日,发生了犹太会堂纵火案,一群孩子从被砸的犹太人糖果店搬运糖果,警察和成人在旁边看着。此事他们也都知道,但并不觉得这是在犯罪,因为他们从没有听说过穆勒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也没有听说过汉密尔顿的名言:“先生,你们的‘人民’是一只巨兽。”
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统治,纳粹强调的都是一些非智性的品格,诸如忠诚、纯洁、劳动、简朴和爱国主义等,并把喜欢思考的知识分子看成是不可靠的、有危害性的阶层,这给那些不愿思考的人提供了一个不思考的借口。对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多数普通人只有二选一的简单思路,一位收账员曾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希特勒的名言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这给大多数德国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解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完全可以放弃维护个人权利。在这位美国记者看来,这些普通德国人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缺少政治权力意识,不懂得自己拥有最高权力的公民的责任,总认为国家是崇高的,而个人无足轻重,因而对他人的苦难漠然置之,甚至参与迫害。
战后德国人开始了新生活,这十位普通人的生活又一度变得艰难,他们需要承担比从前更多的个人选择和责任,对此他们总是抱怨和不满,觉得纳粹曾经把一切都管理起来,统治得很好。这表明,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受骗,他们以为他们在纳粹统治下是自由的。事实上,他们渴望的从来不是自我实现的自由,而是想要摆脱“自由选择的可怕负担”(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这位美国记者由此得出结论,这是自由制度与不自由制度造成的价值观之别。从一个习惯于凡事自主的美国人的角度看,这些普通德国人缺少的其实是公民意识和勇气:“一种能够使人既不被统治也不统治别人而是能够自我统治的勇气。”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价值观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现代世界分裂的主要原因。对于从前的许多德国人来说,纳粹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邪恶,只有当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价值观,具备了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明白对他人权利的剥夺即意味着对自己权利的剥夺,才会真正认识到纳粹的实质与危害。
事实上,是希特勒鼓吹极端民族主义蒙骗了德国人民,而不是德国人民愿意选择希特勒。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谁能让我们吃上饭 我就选谁 当时德国德共不能 中央党不能 社民党也不能

现今的德国人民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是纳粹的后代?(确实是这样的吧?以前基本所有人民都加入了纳粹党)

不一定,当年不强迫加入纳粹党,只要拥护就行。而且很多人不是真心入党。纳粹并不能代表德国。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为人民服务,即为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的绝大多数人服务。
推动出力的始终是人民群众,被推动的始终是统治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尊重人民群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个严肃的问题:选择了纳粹的德国人民是否有罪

那么,选择了小布什当总统的美国人民是佛有罪,他说伊拉克有大规模 武器,但是其实什么也没有!
按照国际法,应该把小布什和英国布莱尔全部送上 法 庭。但是其实什么也没有。
现在伊拉克一天死一堆人,10几年是了数百万,那么怎么惩罚他们,没有。

在世界上,拳头就是真理,德国失败了就有 罪。仅此而已!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须是( ) 问题 21

A、为人民服务。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不懈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它为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实践意义:

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对成就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至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每个部分都非常突出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期盼。

时至今日,一个政党或者一个基层党组织,又或者一个基层的党的干部,如果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群众观念、群众意识,没有为群众服务的意愿,就真的是脱离了现实,还远远脱离了党的要求。

本文标题: 小黄先生坚信是德国人民选择了纳粹,这种“群众史观”是正确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57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汉的所有诸侯王列表 还有长子袭王位后,其他儿子怎么安排呢 官职如何麦哲伦的船队如何保证环游地球一圈后回到出发地,而不是错过出发地而开始下一圈环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