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职场遭遇:朱元璋为什么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

发布时间: 2023-06-14 13:02: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刘伯温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封王封侯,却只封个诚意伯?朱元璋在世时,文官地位大大低于武将,左右都督的武将官职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的...

刘伯温的职场遭遇:朱元璋为什么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

刘伯温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封王封侯,却只封个诚意伯?

朱元璋在世时,文官地位大大低于武将,左右都督的武将官职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的官职只有正二品,武将可以封侯称公,文官功劳最大只能封个“伯”,“伯”在侯与公之下。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重用的,很多大事都问计于他。开国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安抚的是武将,历代均如此。所以封赏时武将的爵位普遍高于文官,毕竟还是主要靠武将打的天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刘伯温是一位被民间神话了的人物,历史上的他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看看明史丽的《刘基传》就知道了。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是伯爵中食禄最少呀!

1,如楼上所言,朱元璋瞧不起文人。
2,刘伯温不是淮右人,不是嫡系。

3,刘伯温不是从起兵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是朱元璋打下南京后胡大海推举的。资历浅些。比如我军,才能再高,没参加过红军,就没资格评元帅大将。
怕功高盖主,朱元璋后来把当年跟他打天下的人都收拾了,刘伯温也在一局定江山的棋局后归隐,楼上的回答有道理,我补充,朱元璋在封王一事上为日后过桥抽板赶尽杀绝埋下伏笔
朱元璋只封了六个公爵,没有封王
六个人当中,只有李善长是个文化人,朱元璋看来很瞧不起文人.
封了二十四个王子

为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最后才封个诚意伯?

同样都是谋士出身,都以精通百家、智谋出众闻名,又都受到主公的赞赏,因而刘伯温和诸葛亮常被后人相提并论,被视为“智囊”的象征。

但两人在主公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完全不同。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执掌朝中大权,真正的国之重臣。

刘伯温却只有个诚意伯的爵位,大明刚建立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时的实职是弘文馆学士,身份是有,可要说实权就没有多少了。

别说与诸葛亮相比,就是与同一时期的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人比起来,刘伯温的地位也寒酸得很。

明朝给功勋大臣的正式封爵只有公、侯、伯三等,伯在最后。

为什么朱元璋对刘伯温会这么吝啬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一统江山刘伯温”是种夸张的说法;二是因为刘伯温是浙江人,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三是因为刘伯温早已看出朱元璋的性情,有意避祸,多次推拒朱元璋的封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的确很厉害,但他投奔朱元璋的时间太晚了,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距离朱元璋加入义军已经过了8年,朱元璋已成气候,班子都组建好了,并且已经打下南京,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成为一方霸主。

换言之,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虽然后来刘伯温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参与北伐中原、灭元兴明等军事大计,但始终是差着那么点意思。

何况,那时朱元璋文有李善长、胡惟庸等,武有徐达、常遇春等,人才济济,许多策略也不是刘伯温一人定下来的,而是经过整个集团的商讨,刘伯温在其中并不是那么明显。

尽管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其实这不过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客套话。张良(字子房)遇上刘邦时,刘邦只是刚起义的小首领,大汉基业是他们一起创建的。刘伯温半路才加入,在朱元璋心里只能算第二梯队的元老。

所以,并不是刘伯温没有本事,纯粹是他来得太晚了,没有赶上黄金期。

诸葛亮与一穷二白的刘备相遇,这时候他有机会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定下蜀汉发展的路线,而朱元璋基业的框架都打好了,刘伯温只能在这个框架之内发展,作为执行者,他的表现有限。

并且他还不是朱元璋的老乡。

朱元璋手下有两大集团: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

淮西集团是他的老乡,为他的事业打下最初的基础,推着他走上更高的位置,“淮西二十四将”更是立下战功无数,徐达、汤和、常遇春都是其中之一。

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投桃报李,对出身淮西的臣子们十分优待,可以说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他对李善长、胡惟庸如此信任,和他们都是淮西老乡有很大关系。

刘伯温则出身浙东,是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个集团里大部分人是中、后期才投来的,两者当然不可能是一样的待遇。

朱元璋对浙东集团始终报有警惕,可他没想到,最终给他带来麻烦的不是他有意疏远的外乡人,而是他的淮西集团。

这真是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没有太过忽视,李善长告老还乡后,朱元璋曾对刘伯温提过想让他当丞相,刘伯温以自己过于嫉恶如仇、不耐烦处理杂事为由婉拒了,朱元璋也没有坚持。

由此可见,他虽然认可刘伯温的才能,却有所顾忌,不愿真的重用刘伯温。

刘伯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才会推拒丞相之位,后来还用辞官向朱元璋证明自己没有异心。

为了更保险,他以修道为名远离朝堂,在民间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慢慢地,人们就将他神化了,还有了“烧饼歌”的传闻,说他有预知的能力。

尽管刘伯温如此谨慎小心,但外界依然猜测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清算,而且是很高明的借刀杀人,装糊涂由着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只是不知真假。

总之,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刘伯温的贡献并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大,二是刘伯温并非出身淮西,三是刘伯温本人有意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刘伯温的功劳有多大,朱元璋为什么只封伯呢?

公元1368年,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朱元璋终于扫除了各方割据势力,在应天府(现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三年大封有功之臣,总共封了六个公,二十八个侯,两个伯,徐达位于公爵之首,俸禄高达五千石,然而为大明江山做出卓越贡献的刘伯温却只得到了伯的封号,俸禄只有区区两百四十石,在所有被封赏的功臣中排名末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刘伯温这样一位对大明王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为什么得不到高规格的封赏的深层次原因。

刘伯温,现浙江温州人氏,天资聪明,从小饱读诗书,12岁时就考得秀才,被父老乡亲们称之为“神童”。

成年后的刘伯温开始步入仕途,入朝为官,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因此备受老百姓赞誉。但是元朝末期政治腐败,刚正不阿的刘伯温在朝堂上处处树敌,一怒之下,愤而辞官。

辞官之后的刘伯温回到了家乡,因为元朝末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刘伯温就在家乡组织民兵自保。

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之时,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请下,决定出山,和他的好友宋濂,叶琛等人一起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得到这批浙东名儒非常高兴,特地建造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朱元璋为宋濂,叶琛等人都安排了官职,唯独没有给刘伯温一官半职,而是把刘伯温留在身边,让他做自己的军师。

朱元璋画像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身边之时,在朱元璋的东面有盘踞在苏州的张士诚,在西面则是陈友谅的陈汉政权,刘伯温分析当前形势,为朱元璋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刘伯温认为张士诚贪图享乐,性格保守,是个“自守虏”,而陈友谅则是一个野性极大之人,对朱元璋的威胁最大。

刘伯温建议想要一统天下,则要先除掉陈友谅,如果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不一定敢轻举妄动,但是如果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来犯。刘伯温的判断完全正确,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两场大战,龙江战役和鄱阳湖战役之中,张士诚都未敢动分毫。

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朱元璋,轻松拿下太平之后,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应天进发。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大军,有人提议逃跑,有人提议投降。

刘伯温认为建议投降或逃跑的人该杀,面对陈友谅,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设伏龙江,击溃陈友谅。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让陈友谅的旧识康茂才写诈降书给陈友谅,陈友谅果然中计,在龙江大败,刘伯温在此战中功不可没。

刘伯温的功劳非常大,如果没有他明朝都不一定能建立;但是朱元璋担心他功高震主,所以给他封的爵位并不高。
刘伯温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他非常的聪明,为了防止他有异动,所以朱元璋只封了伯。
刘伯温的功劳并不算大,他在朱元璋手下三年,表现一般,并未有太突出的谋略,因此被封伯也是情理之中!

同为开国军师,为何诸葛亮是丞相,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丞相是官职名,属于宰相,类似于总理、首相;诚意伯是爵位,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爵位不是官职。
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在明朝初期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这个职位并不低,但比不上宰相。
他们两人的际遇不同,诸葛亮受刘备托孤,将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他;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时,得罪过很多重臣,为了自己得到善终,并认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大愿”,早早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因此,没有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
终刘备一生,诸葛亮都没当过军师,没参与过军事。诸葛亮一直都作为丞相的储备人才培养的。
跟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等的。而军师参谋级别是相对很底的。
那是因为刘伯温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希望刘伯温成为权臣,最后架空他的权利,所以朱元璋自然不会封刘伯温为丞相。
并不是朱元璋封的官位太低,而是刘伯温和张良属于一个类型,都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刘伯温已经帮助朱元璋夺得了天下,他知道自己也该功成身退了,所以不应该再身居高位。所以太高的封赏,他不会接受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为人民作出的贡献不同,还有就是他们的才能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才能堪比诸葛亮的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诚意伯?

刘基,一个被野史小说严重夸大了的历史人物。不可否认,他的确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远没有到“一人定乾坤”的地步。而且,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可能容忍有这样的人存在!说白了,刘基仅仅是朱元璋手下的谋士而已,仅限于“谋”,他根本没有诸葛亮那样独当一面的行政才能,这方面刘基甚至连同在朱元璋麾下效力的李善长都不如。这也是为什么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朱元璋把李善长安排到了中书左丞相的位置上、却把刘基打发去了御史台(都察院)的原因所在。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元璋只给刘基一个诚意伯了,他只值这个“价钱”!


明太祖大封功臣的目的

提起开国皇帝大封功臣,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相比都是“论功行赏”。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又有多少是真正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的?如果真的如此,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人也就不会不得善终了……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大封功臣,“论功行赏”只是一个幌子,安抚人心才是目的。明王朝建立了,朱元璋成了皇帝,他对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刀头舔血的老部下总得有个交代,不是吗?加之与北元政权的战争还在继续,朱元璋还必须依靠这些人为自己开疆拓土。“都是一起造反的老战友,凭什么你老朱高高在上成了皇帝,我们却什么也没捞着!”试问,还有谁会为朱元璋卖命?那些手握重兵的淮西悍将还不反了天?他们可没有什么理想、抱负,说白了就是快饿死了,所以才造的反,他们玩的就是富贵险中求。没有富贵,这帮人恐怕也不会在乎再冒一次险!


为了安抚这帮淮西悍将,洪武初年朱元璋开启了大封功臣的进程,一气儿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细心的人想必都会发现,三十四位公侯中,除了李善长之外,几乎一水儿都是武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跟着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另立门户的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当然,也包括常茂、耿炳文等“接老爹班”的所谓“勋二代”。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大封功臣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安抚麾下那些手握重兵的淮西悍将,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之所以捎上李善长,首先因为他是“文臣之首”,朱元璋总归要给文臣们一个交代,不是吗?其次,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实际上也是在昭示天下,新朝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未来还是要以文安天下。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推崇一个李善长足矣,朱元璋没有必要为了一群翻不起浪花的文臣浪费更多地公侯爵位……


武臣显爵、文臣重权的传统

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重文抑武”成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显然也没有打算打破这样的传统。在“重文抑武”的大框架下,文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文官集团做大,也为了安抚武臣,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给文臣权力却不给他们世袭的爵位、或者给得很少,如此一来文臣永远是“流官”,人走茶凉、很难形成气候。给武臣显爵却不给重权,如此一来武臣嘴里有了甜头,即便手里的权力少了也不会闹腾得太厉害……一举两得,而皇帝正好可以利用二者的相互牵制“稳坐钓鱼台”。


有了这个大前提,别说是给刘基一个诚意伯爵位,就算不给他任何爵位,刘基也挑不出什么刺儿来。毕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文臣拥有爵位的本来就非常少,朱元璋不给文臣显爵合理合法、顺理成章。更何况,刘基之上还有李善长压着,李善长已经是公爵了,朱元璋的目的也已经达到,总不能再给刘基一个公爵吧?刘基是在元王朝的官场上混过的,这些“潜规则”他心知肚明。如果再闹腾,那就是他自己不识时务了……


资历浅、底子不干净

刘基与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和李善长不同,他并不是朱元璋的旧班底。当年朱元璋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另立门户之时,刘基还在元王朝的官员花名册里!虽赋闲,但编制还在。直到朱元璋攻下金陵之后,刘基才投入了朱元璋的怀抱。这差距可就大了!所谓“淮西二十四将”和李善长就好比是“朱记集团”创业时的原始股东,而刘基只是后来加盟的职业经理人,能比吗?没法比!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只要给足薪酬就够了,他没有理所当然“要股份、要分红”的权利,朱元璋可以给、但他不能要;而原始股东则不同,他们本就是“朱记集团”的老股东,参与分红理所当然。朱元璋不给,他们必然会闹!因此,朱元璋为了安抚这班人,大封功臣是必须的,但刘基不在此列,朱元璋给刘基点儿诚意伯的“股份”已经算相当厚道了。


再就是刘基及其所属的浙东士子集团底子不干净。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元王朝的官员、进士,而且来自朱元璋的敌对方张士诚的属地。朱元璋从骨子里对这些人就是不放心的,甚至还有些“仇视”。毕竟朱元璋的父母、兄长就是让元王朝的暴政给逼死的,而这些人中有很多恰恰就是元王朝的曾经的官员!在打天下时,朱元璋急需用人、急需收买人心,不得不重用这些在江南文人圈子里影响力颇深的人物。可天下平定了、朱元璋成了皇帝,他还能给这帮人多少“好脸色”,可想而知……因此,朱元璋能给刘基一个诚意伯已经算是相当厚道了。


贡献无法量化

刘基是谋士,不是李善长那样独当一面的行政人才,更加不是徐达、常遇春、汤和那样征战沙场的将领!将领可以以攻城掠地、杀戮敌军的数量来量化贡献,李善长那样的行政首脑可以以行政指标来量化贡献。但刘基不行,他提出了建议、设想,选择采纳的是朱元璋、执行的是其他人。这个功劳到底算谁的?本来就有待商榷,根本无法量化。朱元璋说他的决策是刘基的功劳,那他就是功比天高;朱元璋说刘基只是提供了参考,那他就什么功劳也没有……一切都是朱元璋说了算。可“论功行赏”靠的就是看得见的贡献,这一点刘基其实是非常吃亏的。再者,刘基只是谋,采纳不采纳主要还是看朱元璋。因此,他的功劳、贡献的确也十分有限,并没有野史小说里说得那么夸张。朱元璋给他一个诚意伯,虽说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毕竟像胡惟庸那样出身淮西的文臣,不也连个爵位都没有捞着嘛!


现实作用降低

在创业阶段,谋士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谋士的一个计策甚至可抵十万雄兵。但谋士的谋说到底还是“阴谋诡计”的成分居多,在天下鼎定、君临海内之后,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要行的是帝王之道、是“阳谋”,对于这些“阴谋诡计”已经没有那么需要了。换言之,明王朝建立之后,刘基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了!因此,朱元璋索性将刘基打发去了御史台,让他搞监察。一来是发挥余热,二来刘基不属于淮西集团,用他来监察那帮淮西悍将,朱元璋也更加放心,至少他不可能像李善长那样与淮西勋贵“称兄道弟”、拉帮结派!


再者,鼎定天下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开科取士,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朝堂、投入朱元璋的怀抱。朱元璋已经不需要再倚重刘基这些谢浙东士子了,因为他拥有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储备”!刘基的作用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了,朱元璋又何必给他那么高的封赏呢?一个诚意伯足以向方方面面交代了。


综上所述,真实历史上的刘基(字伯温)不是野史小说里的那位“神机妙算刘伯温”,他与近乎架空皇帝的诸葛亮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还不如同时期的“文臣之首”李善长!说白了,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谋士而已,远没有到“一人定乾坤”的地步。朱元璋给他一个诚意伯,说实话不算高,但也不低了,他只值这个“价钱”!


因为他的功劳太大,朱元璋担心给他的权力太大,他会起兵造反。
因为他不会说话,而且做事也非常的低调,知道他的人非常少,知道他干事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刘伯温的才华一直不被人信任,不受人赏识
本文标题: 刘伯温的职场遭遇:朱元璋为什么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54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代的田庄是如何规划庄园布局的端午节挂艾草菖蒲到底是驱蚊虫还是和黄巢的那个故事有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