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什么来头 为什么很多文人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总去找胡适 比如沈从文,徐志摩。

发布时间: 2023-03-11 12:01: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请问: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呀?总是听说胡适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谢谢帮忙说道一下吧!不是的,此观点有些偏激。,胡...

胡适是什么来头  为什么很多文人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总去找胡适 比如沈从文,徐志摩。

请问: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呀?总是听说胡适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谢谢帮忙说道一下吧!

不是的,此观点有些偏激。
胡适是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虽然他后来在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岁 九月二十六日,以所谓“中国代表团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反动演说。

其实他主要是一名学者,其次才涉及政治,试问在那个年代,只要是有些报复的人士,谁不想位祖国做点事情啊!

他和章士钊都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两人都以文章立世,以文名而涉政,各领风骚几十年。两人从政,可说是吃错了饭,不过不影响二位仍然是伟大的人,伟大不在地位,名声,而是人品人格所系。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外交家,在抗战时期为争取外国援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胡适的历史地位怎么样?

你好!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胡适确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的历史人物。但其历史贡献不可抹杀。其历史贡献如下:
胡适最伟大的贡献当推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也有人说,因经济的发展变化,时代造就出不同的时代文学,汉文章、六朝骈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到了民国,识字的人的比例上升,有产生白话文学的需求,胡适只是站在风口上了。但是就像没有牛顿,经典力学最终肯定会被人类发现出来一样,没有胡适,白话文肯定会成为文学的主流,但什么时候发现或者什么时候成为文学的主流却很难说。胡适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是发动者,其次是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是实践者和发展者。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指出:文言是半死的语言,时代发展中,口头交流的语言在发展变化,而文言变化较小,导致文言和口语、日常社交语言脱节,所以不能发展出新的文学来。这是从理论上来说明文学改良的必要性。在和上文发表之后引起争议者交流的时候,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观点,指出国语不应该是几个语言专家开个会或者修订词典确定的,而是要发动文人全面的根据已有的白话经典,如《红楼》、《儒林外史》等,结合俗话,用白话去创作,用新创作的文学作品去规范国语的标准。同时胡适发文指出白话文写小说已经证明了是行得通的,但是写韵文比如诗歌行不行还有待研究,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去创作白话诗,比如很多知乎网友嘲笑的两只蝴蝶飞啊飞,实际上这种嘲笑很没道理,胡适能写古体诗也写得还可以,如果怕写得不好让人嘲笑,就完全可以不写白话诗,胡适不仅写而且还公开发表,正是对新文化运动推动的表率。后来胡适又发表了《文学革命》如程序、建设、历史观等系列文章,首先对新文学的内容作出伟大的引导,指出当代白话文学的内容集中于三个方面:官、妓、社会龌龊。新文学的内容应该排除这三个方面,应该和社会改革联系起来,集中到解放妇女和争取个人权利上去,集中到平民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工厂工人、人力车夫、农民、商贩,一切痛苦之情形和一切家庭之惨变、婚姻痛苦、女子的地位、教育等种种问题才是新文学的材料。其次对材料的研究梳理做出明确的要求:注重实际考察和个人的经验,忌闭门造车编造材料。最后对新文学的写作技法指出现存的白话小说的问题,比如《儒林外史》人物刻画强而整篇结构松散等,普遍存在心理刻画缺失的问题,建议向西方文学学习。没有读过胡适的知乎网友往往只是知道《文学改良刍议》,后面的一系列工作都不是很了解,胡适是完整的参与了新文化运动的整个过程,他不仅开始是旗手,他一直是旗手。
胡适的第二个主要的贡献在于《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本未写完的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首先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的地位不断被抬高,其他诸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胡适可以说是自汉以来第一人,他不分经学、子学,将孔子、墨子等并列讨论。在王朝时期,由于孔子地位超然,把其他诸子和孔子并列可能会吃官司,长期以往,人们就形成了习惯,要突然改变这种习惯既要有魄力还要有能力,让人要觉得你讲的对。比如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父亲对子女的大情小事拥有几乎绝对的发言权,突然改变,谁能接受得了?就胡适本人也在母亲的决定下娶了包办的妻子,所以孙中山慨叹“破坏难于建设!”其次这本书是使用西方的方法去研究中国的历史,这也是开先河的。原来的国故研究是不断研读古籍,超不出先贤的范畴,事实上人类的不同文明的历史还是大有相似之处的,应用西方研究历史的一些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应该是有效的,后来出现的历史大家大都要受到胡适的这方面的影响。
第三个贡献是对历史进行考据,主要有禅宗神会和尚的考证和红楼梦的考证,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常识就是胡适考据的结果。
谢谢!
民国前后至少有38年,胡适的地位也在变化,1911-1917年基本没什么影响,1917年以后依靠新文化运动等,地位急剧上升,大概在40年代达到顶峰。1917年前,基本没有影响力。1917-1927年,属于青年阶段,既有通俗文化知名度,又成为有轰动性的青年学者,相当于[本世纪初的韩寒]+[10年前的颜宁]。1927-1930s,逐渐步入中年,一边批判时政,一边做学问,两方面继续积累,相当于[10年前的著名公知]+[现在的潘建伟]。1940s,偏向中老年,政治和文化地位都达到顶峰,相当于[现在的意识形态常委+杨振宁]。1949年以后,在海外得到无限推崇,相当于[与他同时期的爱因斯坦]。同时期,在大陆遭到国家和民众的集体批判,相当于[现在的流亡海外+蔡徐坤]。

作者:炒鸡可爱的陈宝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994693/answer/6519602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胡适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架槃槃大材;是一位九项全能的专家学者。我为什么不干脆用通俗的体育名词“十项全能”,而减掉一项呢?因为十项全能和“万能”一样,除在体育场之外,只是个抽象的形容词,言其百能百巧而已。而我这“九项全能”,则是经过适之先生生前自己认可的具体项目。他自己承认他在这九个项目里,都“做了一些工作”。这九个项目是:
一、哲学思想,二、政治思想,三、历史观点,四、文学思想,五、哲学史观点,六、文学史观点,七、考据学,八、红学的艺术性,九、红学的人民性。
  事实上,这九项都是1954年大陆上的“中国科学院”和“全国作家协会”,替胡氏联合拟定的。他认为胡适这个“资产阶级的学者”,在这九项科目里都有“流毒”,所以列举出来作为全国工农兵大众和知识分子一致“批判胡适”的项目。 我记得当我把这张“菜单”式批判项目送请胡公过目时,他看了又看,不禁笑逐颜开,大为高兴。我因而问他:有没有一两件“该批判而没批判”的项目,可以加上去?“凑满”十项,岂不更好?如此,则郭沫若不就可以再写一部“十批判书”了吗? (详见“胡适口述自传”第十章)胡先生大笑说,“九项九项,九项九项!”其实那时要由我来加,我可加上第十项:批判胡适对佛教禅宗的偏见。 胡适是韩愈以后,打和尚打得最起劲的学者。他说, “个个和尚都说谎。”和尚们听了也只能大念其阿弥陀佛。所以胡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表现,实在是一位(他自己笑纳的)“九项全能”(其实是十项)的大专家、大学者。
胡适,一生跑来跑去,窜来窜去,很多学科都有他的影子。胡适在很多领域都有开创之功,但真要说多大的...新文化运动有胡适的份儿
胡适,才子,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外交部长。辛亥革命三杰之一的章太炎,隐退政坛,从事文学,鲁迅在他学识渊博之后是他的学生。

作家胡适的详细资料',越多越好

胡适于1891年十二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5岁启蒙,

胡适像(胡适公园)
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5]。
1905年,14岁的胡适到上海梅溪学堂求学。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发表了自己编写的白话小说《真如岛》。之后考入中国公学,两年后又转入中国新公学,并兼任英文教师。[6]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七月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26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先骕(左)与胡适(右)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从1920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其间,与《新青年》脱离关系。和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
1937年七月八日,胡适离北平。十一日,到庐山,得到蒋介石的接见,随后参加庐山谈话会。八月十三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政府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十月 三日,由欧返抵纽约。五日,赴华盛顿就任。1939年四十九岁,胡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这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1945年四月二十五日,胡适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十一月 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

胡适(3张)
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1946年6月1日,五十六岁的胡适由美国动身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1947年4月,王耀武托季羡林给胡适捎去信,致以敬意与问候,并邀请胡适在方便的时候莅临济南作学术演讲[7]。旋即得到回信,胡适答应相机来济南与教育界同行们共同研究山东的教育[7]。
1949年一月十四日,胡适赴上海。三月下旬 在台湾住了七天,参与政治活动和讲学,又回上海。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来旅美时,与张爱玲相识,结下友谊;《自由中国》创刊,胡适任名义上的“发行人”。
1950年三月初,胡适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九月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1954年二月至三月,六十四岁的胡适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递送“总统”当选证书。1961年二月,胡适应邀参加朋友宴会,刚抵达就感到身体不适,立即送至医院,诊断结果为冠状动脉栓塞症加狭心症。住院2月后回家自养,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1962年二月二十四日,胡适在台北参与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于会议中突发心脏病去世[8]。享年72岁。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9]
感情经历
在胡适的一生中,除了结发妻江冬秀之外,还有好几个传闻女友。但胡适最终没有和这些人的某一人走在一起,而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在这些“绯闻女友”当中,和胡适关系最密切的是韦莲司和曹佩声(又名曹诚英)。

胡适的美国女友
胡适与他的结发妻子江冬秀的婚姻是他的母亲一手包办的。在胡适13岁时,随同父异母哥哥到上海读书。临行前他的母亲为他订了婚。未婚妻是邻县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脚千金江冬秀。胡适本来对这门婚事不感兴趣,可是他对母亲非常孝敬,不敢违背母命,就默认了。1917年秋天,胡适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同年12月,胡适尊奉母命,在老家与比他大一岁的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
胡适在1914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缘,他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并且成为与他交往48年的红颜知己。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个新女性的理想典范。认为她“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10]
胡适与曹诚英第一次见面则是在他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被请来为江冬秀做伴娘的。胡适对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伴娘很有好感,曹诚英也很景仰胡适。此后,他们开始通信。1923年4月,胡适到上海参加研究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的会议。休会期间胡适到杭州游玩,顺便看望已经离婚的小表妹曹诚英。在会议结束后,便利用北大教授五年一次的休假,再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住下。曹诚英以陪伴胡适养病为名,到烟霞洞与胡适同居一室。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平,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以杀死两个儿子相威胁,胡适便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只好将她与胡适的爱情结晶堕胎。
家庭成员

胡适与家人合影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
母亲: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1917年成婚。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胡适并未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而是继续维持,对此,胡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长子:胡祖望,旅居美国(1919-2005)。
女儿:胡素斐,早夭(1920.8.16—1925.5)。
次子:胡思杜,留在中国大陆,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遗体不予保留。胡适墓旁有其衣冠冢(1921-1957)。[11]
主要著作有:《
大纲》(1919)、《尝试集》(1920)、《胡适文存》(1921)、《胡适文存二集》(1924)、《胡适文存三集》(1930)、《戴东赢的哲学》(1927)、《
学史》(1928)、《胡适文选》(1930)、《胡适论学近著》(1935)、《四十自述》(1933)、《藏晖室札记》(1939)、《胡适日记》(1933)、《齐白石年谱》(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编,1949),以及《先秦名学史》(1922)等英文论著等。此外,从1919年起,还陆续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1966)、《胡适手稿》(10卷,1966-1970)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1979)、《胡适书评序跋集》(1987)、《胡适文集》(12册,1998)等。

胡适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很多文人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总去找胡适?

胡适(1891年—1962年),笔名胡适,字适之。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主要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当北大校长闻名于世。胡适小时候读私塾,后来去美国留学,师从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不得不说,他这位老师还是很牛的)。

回国后,他便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他在《新青年》中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一起领导新文化运动。1938~1942年他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还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了美国。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白话文学史》(上)等。“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著名的历史治学方法便是他提倡的。

不可否认,他是近代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者、政治家,又是北大校长,所以相对还是比较有威望的。此外,其与沈从文、徐志摩关系密切还有一些具体原因。

沈从文在中国公学讲学时,喜欢上了其学生张兆和,并大肆写情书给她。张兆和找到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来告状,结果胡适建议张兆和答应沈从文,说他认为沈从文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可能在这方面帮过沈从文的大忙。

至于徐志摩,也是因为胡适促成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反对其子娶陆小曼,徐父赏识胡适。于是,胡适帮徐志摩去求徐父同意,他还去求梁启超作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礼的证婚人。所以从这件事上讲,也是帮了徐志摩大忙。

胡适是什么派别的?

胡适是新月派。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中国十大诗人之一,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又称文学革命,曾与当时众多学者提议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在诗歌方面,从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开始,胡适在诗歌的语言、形式、诗体、风格等方面展开了自己的白话诗尝试。

胡适墓地位于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面积达两公顷,由台北南港当地士绅李福人捐献,墓志铭由学者毛子水撰文,金石家王壮为书写。

“民国第一红娘”之誉

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这150多次证婚,从已知的记载来看,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婚礼地点也大多为中国国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胡适

本文标题: 胡适是什么来头 为什么很多文人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总去找胡适 比如沈从文,徐志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20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凤仙花、鲁冰花、蝴蝶花、番茄哪个容易活为什么野蛮的蒙古帝国能灭掉西夏、金国、大理国还有南宋那么多国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