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90后历史学者、史学青椒都有谁

发布时间: 2022-12-26 17:00: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中国汉代历史学家都有谁?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请问下谁知道rn1.中国著名的汉代历史文化专家学者都有谁?(我说汉代历史噢)rn2....

国内90后历史学者、史学青椒都有谁

中国汉代历史学家都有谁?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

请问下谁知道rn1.中国著名的汉代历史文化专家学者都有谁?(我说汉代历史噢)rn2.中国著名的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研究专家学者都有谁?rn3.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都有谁?rnps:我要现在在世的,不要已经逝世的。。rn谢谢
  哥们你可以去百度百科全书看看

  何兹全
  (1911~ )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李学勤
  (1933~ )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北京市人。1933年 3月28日生。1952年肄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该所副所长。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1985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李学勤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牍帛书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50年代,他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并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继而又就历组卜辞等问题提出两系九组的新分期法。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分国别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系统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础上,他对商周时期的礼制、职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50年代后期,他综合研究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从而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形成。他从1975年起先后参加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湖北江陵张家山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并利用这些新材料,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进行探索,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李学勤曾多次前往欧美澳、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研究当地公私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与外国学者合作进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国所藏甲骨集》,同时准备出版有关欧洲所藏青铜器的专著。已出版的专著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中国青铜器的奥秘(1980)《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 《古文字学初阶》(1985)、《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主编,1985~1986)等,论文迄今已发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论殷代亲族制度(1957)《战国题铭概述》(1959)、《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1977)、《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1981)、《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对古书的反思》(1986)等。
1 汉代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班昭。
2 研究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专家学者有:王立群、许结、邓郁章等。
3.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在世的有:周有光、欧阳中石、钱文忠等。
1;司马迁

3;国学大师有翟洪森、曾仕强
你去联系一下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人家专门研究秦汉的……现在反响蛮大的……

历史学中被称为“史学之父”的学者是谁?

近代史学之父——
兰克
兰克(1795年12月21日~1886年5月23日),德国19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
奠基者
之一。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士’都有谁?

 周.姜子牙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先后辅佐了六位周天子,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代表作《六韬》。
  伊尹
 伊尹,名挚,(前1649年-前1549年?),出生于有莘国空桑涧,因为其母亲为侁民,在伊水住居,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华厨祖,尹是右相之意。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他陪嫁到商汤那里,为商汤厨师。伊尹有远大抱负,不甘作奴隶,于是利用向商汤进食机会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隶身份,并提拔他为宰相。前1600年,他辅助商汤灭夏朝,商朝建立。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

  太甲即位时昏庸无能,伊尹软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地(今河北临漳),建宫居住,达三年之久。伊尹自行摄政管治国家。直到太甲后悔了,才迎回太甲,复辟执政,使太甲变成了一位圣君。
  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乐毅
  乐毅(yuèyì),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古代名士还有: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丘;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轲;
汉代:医学家淳于意;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孙炎;
晋代: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画家展子虔;
唐朝: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锡;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桓;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学者孔继涵;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独步政坛,享誉文史的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扼腕殉国的晚唐诗人——司空图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嫉恶如仇的唐末诗人——罗隐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晚唐宰相词人——韦庄

  乱世得福的诗人,唐朝最后的隐士——陆龟蒙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文无行的盛唐诗人——崔颢

  南朝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沈约

  《聊斋志异》的作者,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隋代杰出的建筑学家——宇文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南宋文学家,辛派代表人物——刘克庄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唐两大杰出诗人之一——杜牧

  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志士——陈亮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洒脱豪放的晚唐奇才——温庭筠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怀才不遇的布衣诗人——张祜

  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唐代诗僧——贾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英年早逝的诗鬼——李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有道者风——张继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唐朝诗豪——刘禹锡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朝诗魔——白居易

  入木三分,一代书圣——王羲之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文多应酬的中唐才子——钱起

  人生但如此,朱紫安足僭。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诗囚”——孟郊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先武后文,出身豪门的种瓜太守——韦应物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才优匡国,忠至灭身的“颜筋”——颜真卿

  藏文创造者——吞弥·桑布扎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文无行的盛唐诗人——崔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慷慨大略的盛唐诗人——王之涣

  负剑出北门。郁郁而终的唐朝的边塞诗人——岑参

  明清之际的布衣奇士,明朝遗民——傅山

  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清初才子——金圣叹

  黄花白发相牵挽。北宋四大家之一——黄庭坚

  红杏枝头春意闹。北宋风流才子——宋祁

  问世间,情是何物。金国第一才子——元好问

  梦回几度与君同,志存高洁的北宋词人——晏几道

  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两宋之际的江西派词人——吕本中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大器晚成的戎帅诗人——高适

  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杜甫的良师益友——郑虔

  文采裴然,一心向仙的道士——吴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三度入朝的诗人宰相——张九龄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户。淡泊清远的盛唐诗人——孟浩然

  人品盈如月,有诗佛之誉的盛唐诗人——王维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个性张扬的老顽童——贺知章

  一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横绝全唐的诗人——张若虚

  诗人中的顽童,学者中的狂儒——杜审言

  才华盖世,无耻之尤。为人所不耻的唐代才子——宋之问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开启盛唐一代诗风——陈子昂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弃官归隐的初唐隐士——王绩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投水自尽的初唐诗人——卢照邻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讨伐武周的初唐才子——骆宾王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孤幽自赏的初唐诗人——杨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英年早逝的初唐诗人——王勃

  《三国志》的作者,有良史之才的西晋史学家——陈寿

  蔡侯之纸天下扬,身居列候,位尊九卿的东汉权宦——蔡伦

  枫桥不眠夜,成就千古一诗——张继

  千古文人侠客梦——陈子昂

  攻灭北匈奴,勒石塞北,改变世界历史的东汉专权外戚——窦宪

  平生未作风流事,枉博如许风流名的明代落魄才子——唐伯虎

  悬壶济世佑苍生,中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隋唐时期的一代药王——孙思邈

  清代杰出的文字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著作家——黄宗羲

  《天工开物》的作者,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
先秦篇
姜尚——在人生终点奋起直追
周公旦——道德与政治双冠王
晏婴——才华横溢却无所作为
范蠡——自由浪漫的政治家和千古富翁
管仲——品德贪婪却誉满天下
蔺相如——英雄不问出身
苏秦——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
张仪——以舌头为武器的人
商鞅——变法成功自身殒命
吕不韦——成功转型的大商人
吴起——最卓越的战争大师
战国四公子——声名显赫命运无奈
孔子——政治失败成就文化巨人
秦汉篇
李斯——以老鼠为师的丞相
赵高——害惨秦朝的法律大师
张良——侠客胸怀的谋略大师
萧何——有本事又识时务的管理大师
陈平——依靠老婆养活的大丈夫
周勃——农民本性的大将军
袁盎——品德高尚的权力斗争高手
晁错——书生意气的政治家
贾谊——失败的文学、政治大家
张汤——审老鼠出身的大法官
霍光私——生子兄长带来好运
董仲舒——影响深远的文化无赖
王莽——依靠虚伪登上皇帝宝座
梁统——一个大世家的崛起与灭亡
魏晋南北朝篇
诸葛亮——文人当官的完美理想
张昭——有限忠诚的顽固派
周瑜——打败曹操的真正人物
司马懿——抢曹操家底的人
贾充——司马家族篡位的智囊
王导——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
谢安——比明星更擅作秀的政治家
陶侃——小人物奋斗的奇迹
王猛——捉虱作秀,择明而辅
朱异——才华横溢的千古奸臣
隋唐宋篇
高颎——被砍头的忠臣
李绩——最会作秀的大将军
张九龄——校对出身的宰相
房玄龄——玄武门事变的策划者
杜如晦——十八学士首席代表
魏征——给皇帝挑毛病的人
狄仁杰——神探法的官的原型
姚崇——女皇提拔的年轻人
宋璟——以道义服人的宰相
李林甫——搞衰盛唐气运的宰相
李泌——从神童到四朝元老
李德裕——绝对君子的党争头目
来俊臣——史上第一大特务头子
高力士——武艺高强的一级太监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寇准——越坶越倔强的宰相
王安石——理想主义改革家
司马光——皇帝教科书的作者
苏轼——合格才子、不称职的政治家
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
文天祥——懦弱宋朝的血性英雄
秦桧——从有志青年到千古汉奸
元明清篇
耶律楚材——以占卜闻名的政治家
刘秉忠——蒙古人的大管家
伯颜——灭掉南宋的蒙古人
刘基——独缺官场智慧的神童半仙
胡惟庸——一代权臣的冤枉史
方孝儒——硬骨头的儒学家
于谦——不得不死的国家英雄
刘瑾——具有改革精神的太监
王守仁——三不朽的哲学家、政治家
严嵩——一手青词换大权
张居正——完美的改革家
温体仁——奸臣也是道德完人
袁崇焕——军事爱好者的梦
魏忠贤——靠女人出头的太监
范文程——满清政治架构的设计师
洪承畴——毁誉参半的打仗高手
鳌拜——清朝第一勇士
和珅——贫贱中发家的美男子
林则徐——真性格的禁烟大臣
曾国藩——不善领兵的杰出军事家
左宗棠——以诸葛亮自居的举人
李鸿章——洋务运动第一人
康有为——被政治耽搁的学者
源于百度

我国历史上有“史学八大家”是哪八位?都是哪朝人

  史学八大家:

  左丘明:
  春秋时鲁国人,著有《左传》,编年体史书创始人。

  司马迁:
  西汉人,作《史记》,首创正史纪传体。

  班固:
  东汉人,著《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刘知几:
  唐代人,编著《史通》,我国第一个史学批评家。

  杜佑:
  唐代人,著有《通典》,为我国第一个记叙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马光:
  北宋人,编成《资治通鉴》,为编年史第一部巨著。

  袁枢:
  宋代人,著《通鉴纪事本未》,创立了纪事本未的体裁。

  顾炎武:
  明清学者,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今属山东省)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 ,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
  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历任济南参军、剡县县丞、润州司法参军、主客员外郎、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
  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进拜司徒、度支盐铁使,封岐国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职致仕,不久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安简。
  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袁枢(517—567 ),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陈郡阳夏人也。美容仪,性沈静,好读书,手不释卷。家世显贵,赀产充积,而枢独居处率素,傍无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尝出游,荣利之怀淡如也。起家梁秘书郎,历太子舍人,轻车河东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军宣城王二府功曹史。侯景之乱,枢往吴郡省父,因丁父忧。时四方扰乱,人求苟免,枢居丧以至孝闻。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居,不求闻达。绍泰元年,征为给事黄门侍郎。未拜,除员外散骑常侍,兼侍中。二年,兼吏部尚书。其年出为吴兴太守。永定二年,征为左民尚书。未至,改侍中,掌大选事。三年,迁都官尚书,掌选如故。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左丘明,春秋鲁国人,著<<左传>>,编年体创始人.司马迁,西汉人,著<<史记>>,首创正史记传体.班固,东汉人,著<<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刘知己,唐代人,著<<史通>>,第一个史学批评家.杜佑,唐代人,所著<<通典>>,为我国第一个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司马光,北宋人,所著<<资治通鉴>>为编年史第一巨著.袁枢,南宋人,所著<<通鉴记事本末>>,创立了记事本末体裁.顾炎武,明清之际学者,著有<<天地郡国利病书>>等著.

古代著名历史学家都有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4、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5、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6、刘知几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7、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历任济南参军、剡县县丞、润州司法参军、主客员外郎、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进拜司徒、度支盐铁使,封岐国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职致仕,不久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安简。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

8、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9、章学诚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著,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10、马端临

马端临(1254年—1323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右丞相马廷鸾之子,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11、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等。

12、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本文标题: 国内90后历史学者、史学青椒都有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02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互联网广告怎么做古代庶子和嫡子有什么区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