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电影中日本为什么没有火炮 火铳实际威力有多大呢 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7-04 14:00: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9

鸣梁海战中为什么日军没有大炮火炮的后坐力极大,必须是结构坚固的船只才能承受。否则后坐力会把船震散。日本那时造船技术不行,造不出能...

鸣梁海战电影中日本为什么没有火炮 火铳实际威力有多大呢 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鸣梁海战中为什么日军没有大炮

火炮的后坐力极大,必须是结构坚固的船只才能承受。否则后坐力会把船震散。
日本那时造船技术不行,造不出能出远海的炮船

鸣梁海战的日本船没有大炮吗?

日本船没有大炮吗?日本船没有大炮吗?日本船没有大炮吗?日本船没有大炮吗?日本船没有大炮吗?rn为啥只看到他们用枪没用大炮!
肯定有,日本早在1551年就引进过大炮,但是数量很少,在织田信长打造的铁甲舰上装配过,只不过这类战船无法适应远洋征讨,加之大炮造价非常昂贵,故而基本上没有文献记载过侵朝战争中日本海军有使用大炮的记录,如电影上反映,日本海军主要靠大铁炮(大型火枪)和弓作战,因而吃了大亏
但是朝鲜军也绝不可能像电影反映的那样有这么多炮,并且伤害如此之惊人,这部片子是以韩国史观拍的,按照日方观点,鸣梁海战日军只是被伏击搁浅了几艘而已,真正有战略意义的恐怕是随后要拍摄的闲山岛海战和露梁海战。
电影而已。呀
电影不必在意这么多,毕竟导演的想法我们猜不透~!~
没炮弹了

看了鸣梁海战,最近看什么哭什么。话说大家有没有看这个有疑问的。 从电影里面看到,朝鲜的海上军事实力

看了鸣梁海战,最近看什么哭什么。话说大家有没有看这个有疑问的。n从电影里面看到,朝鲜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远超于日本,朝鲜有火炮火铳等,日本只有火铳和火绳枪。军服上看,日本和朝鲜比,也差的得十万八千里,如果说日本刀的质量比朝鲜高我就无话可说了。n这场战争,从电影交代来看,先交手的是海贼,不是正规军。结果可说是日本不败中的惨(因为正规军没有参战,海贼的实力都是窃取与国家投资没有直接关系)。后来电影结局,我感觉夸张,以船撞船印证了韩国国产质量就是高。n综上所述,这场战争可看出,韩国军事力量远胜日本,所以对于这场战争胜败无所谓╮(╯_╰)╭。就出现了不增援。那么问题来了!n1.这场战争之后,日本攻陷朝鲜的平壤与汉城。 朝鲜宣宗李昖仓皇逃亡大明宽甸堡(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避难, 这是是神马情况?!n2.日本,此时日本刚完成又一次的大统一,怎么这么急不可耐的要侵略他国?n3.从侵略角度来讲,中国几次侵略朝鲜,几乎失败,最严重的是隋朝,攻打朝失败之后直接改朝换代了。但被日本侵略,打着打着怎么王就稀里糊涂的逃了?
1.此时朝鲜已立国200多年,武备废驰,日本陆军在朝鲜所向披靡,海军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2.日本官白(官名,相当于大将军了)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结束了日本长时间的分裂战乱局面。刚统一的国家嘛,武力肯定要强一些(可参加我朝),再加上秀吉本人自信心膨胀,目光短浅,认为大明不堪一击(戚继光未出山之前,当年的东南沿海倭寇确实经常杀得明朝地方军落花流水),便妄想着收服朝鲜,进而占领中国,与后世日军侵华如出一辙。
3.此问题可参加第一条,立国久了,武备废驰政治腐败,朝廷内部争权夺利,国力衰微,自然没战斗力了。再加上有大明这个靠山,也就不想着什么独立自强了。。。
以上均为个人了解,望采纳。

电影鸣梁海战里日军为什么没有大炮

因为在128分钟的剧场版中这个片断被删剪了, 建议你看一下158分钟版本, 是在剧场版加了30分钟的制作花絮, 在这个版本的最后部分, 导演对几个被删剪的片段做了一些说明, 其中之一就是介绍日本战船内部构造和日本战船为什麼没能使用火炮的原因...^_^

这个要问导演了,导演想让它没有,它就不会有。

历史上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

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

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但是凭借着地利天时撞破了倭寇31艘军舰。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扩展资料:

战役背景: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实行防御的政策,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后于1593年开始议和。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但好景不长,日本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

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丰臣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爱国将领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

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7200名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经过: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 ,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

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凭借着地利天时击沉了倭寇31艘军舰,另有大约92艘日舰被损毁到丧失战斗力。汹涌的海水也使得跳下船的日军因无法游到岸上而被淹死。此次海战朝鲜宣称日军有8000多人阵亡,而朝鲜阵亡人数只有34人。 但是参战的藤堂高虎(2,800)、加藤嘉明(2,400)、胁坂安治(1,200)、来岛通総(600)、菅平右卫门达长(200)加起来总数还没有到八千。战果应是被朝鲜夸大的。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拓展资料: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

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战役背景  
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屡战屡败,主力丧失殆尽。特别是丢掉制海权后,日军的陆上攻势因为缺乏补给而被迫减弱,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后于1593年开始议和。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
  
但好景不长,日本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丰臣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爱国将领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2万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1597年3月,日本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领14万陆军、万余海军以及战船数百艘,再次大举侵朝。
此次丰臣秀吉的日军是从水陆两路进犯朝鲜,7月7日,日本水军统帅九鬼嘉隆决定一雪前耻,他率领庞大的日本舰队,偷袭了停泊在漆川岛(世济岛北端西)的朝鲜海军。他考虑到日本安宅船不是朝鲜龟船的对手,所以此次日本海军专门针对朝鲜海军的龟甲船做了改进,把原有的安宅船及大关船都临时包上铁壳,变成了巨型铁甲船。开战时,朝鲜海军以为日本的舰队是路过的运输舰队,没有料到日本舰队突然发起进攻,由于当时还在谈判期间,所以朝鲜海军没有丝毫戒备,在战役中朝鲜战船全被日本海军击沉击毁,海军指挥官三道水军都统制元均被火炮击中身亡,朝鲜水军被重创。
战后日本水军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没,日海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日本陆军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登陆后采取的是钳形攻势,两路军分别向南原和全州前进,根据计划,这两路军应在朝鲜王京汉城会师。8月1日,14000余日本左路军进攻全罗道,正赶上明军进驻全罗、忠清两道。明军杨元率3000人守卫南原,经奋勇战斗后因寡不敌众,明军两千七百余人战死,南原失守。驻守全州的明将陈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这样日本右路军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
攻下两地后,日军又分别攻陷黄石山、金州、公州等地,王京汉城已经无险可守。8 月19日,明军除守卫稷山外全线退至汉城,日军已经占领了全罗道全部地区。大敌当前,朝鲜举国上下一致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朝鲜王迫于形势,不得不顺应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现在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  
鸣梁海战,战争成果
1597年,鸣梁海峡之战中,朝鲜名将李舜臣以十二艘“龟船”攻击倭舰一百三十余并歼灭一半,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
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
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
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凭借着地利天时击沉了倭寇31艘军舰另有大约92日舰被损毁到丧失战斗力。汹涌的海水也使得跳下船的日军因无法游到岸上而被淹死。此次海战朝鲜宣称日军有8000多人阵亡,而朝鲜阵亡人数只有34人。但是参战的藤堂高虎(2,800)、加藤嘉明(2,400)、胁坂安治(1,200)、来岛通総(600)、菅平右卫门达长(200)加起来总数还没有到八千。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鸣梁海战》讲的是朝鲜倭乱时,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以少胜多,以十二艘板屋船对抗日军一百三十艘战船的故事。诚然李舜臣了不起,韩国推出这部电影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纪念这场海战也无可厚非。但是鸣梁海战不过是七年平倭之乱中的一场战役,就像是大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韩国人将自己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碰上了天,而无视在朝鲜浴血奋战的大明将士。若无大明的援助,当年的朝鲜早已被日本吞并,朝鲜也只有一个名将李舜臣而已,他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还有,我们对这场四百年前的战争也知之甚少,对祖先的征战荣光熟视无睹。这场平倭之乱可说是大明朝最后的荣光,我们应该铭记,铭记那些血染疆场的明朝将士、铭记战死的明朝老将邓子龙、铭记东征提督李如松……
这场发生在1592—1598年的战争,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万历三大征之一),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这场战争是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挑起,他妄图侵略朝鲜,并以此为跳板征服大明。(三百年后日本也是这么做的)当时的李氏朝鲜王朝政治腐败,党争不断,已经两百年不知兵,故而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一个月“三都守失,八道瓦解”。当时的朝鲜的国王宣祖仓皇逃到位于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明朝求援。当时的明朝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他认为倭寇之所图不在朝鲜实在中国,故而决定出兵援助朝鲜。
这场平倭之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592年日军侵略朝鲜起到1593年明将李如松率军击败日军收复三都、日军退守釜山一代为止。第二个阶段是在三方停战和谈四年后,谈判破裂,日军又于1597年发动战争。最终,丰臣秀吉病逝,明朝联军胜利,日军败北,狼狈撤退。
朝鲜肃宗曾说:”神宗皇帝于我国,有万世不忘之功矣。当壬辰板荡之日,苟非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则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我看现在的韩国怕是忘了这些吧?(或者是选择性遗忘?)
1599年,万历皇帝颁布平倭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首功,封为京观,仍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
这场万历朝鲜战争成功遏制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奠定了此后三百年的东亚格局,直到三百年后……
  最近看了《鸣梁海战》这部电影,来谈谈我的看法,写了一篇文章在http://www.xueshiboke.com/post/154.html,大家多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嘛,感觉有点像中国的抗日神剧咯,不过还是有很多知识比较到位的。
本文标题: 鸣梁海战电影中日本为什么没有火炮 火铳实际威力有多大呢 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36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考古学学生的喃喃自语王财贵从小纯读经,文礼学院的出来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