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时如果日本人企图以日代汉 当有何罪

发布时间: 2022-07-03 15:00: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面对日本人企图否认战争罪行我们应该怎么做!!!那是国家的事,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只要国家在教育宣传上加强,至至少让我们中国人一辈子...

大唐朝时如果日本人企图以日代汉 当有何罪

面对日本人企图否认战争罪行我们应该怎么做!!!

那是国家的事,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只要国家在教育宣传上加强,至至少让我们中国人一辈子记住日本鬼子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就足够了,给人们仪的思想就是随时防备着小日本。
至于小日本怎么考虑是他们的事,就算他们不承认也推翻不了这个事实。
从1972年到现在,日本历任首相和高官至少对中国进行了50次正式的道歉,超过了对所有其他国家道歉的总和,可惜的是,我们的报纸上从来没有报道

2001年10月8日:首相小泉纯一郎。
“今天我有机会参观了这个纪念馆,再一次痛感到战争之悲惨。我对遭受侵略而牺牲的中
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歉意和哀悼,怀着这种心情观看了这里的许多展览。我感到,决不允许
再次发动战争,些许这是对因战争惨剧而倒下的人们的一种告慰吧。我们都会在这样的心
情下认识到,日中关系是不仅仅有益于日中两国的友好和平,同时也有益于亚洲和平及世
界和平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

2005年8月15日:首相小泉纯一郎。
“我国由于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
。我谦虚地对待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那场
大战中遇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决心不淡忘这一悲惨的战争的教训,
决不会再次使兵戎相见,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我国战后的历史正是以实际
行动体现对战争反省的60年。”

2007年3月11日:首相安倍晋三。
「向当时心灵受到创伤、饱受艰辛的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日本政府将继承1993
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的谈话,这是一贯的立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桥本龙太郎都
给前慰安妇寄出表示道歉的信函,那样的心情完全没有变化。」

日本教科书是自行出版发行,只有3%否认侵略,而实际只有0.5%的学生在用这种教科书。
找机会谴责他们
否认它的否认

唐朝有没有和日本打仗?

打过

一、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征百济,新罗以5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在位的齐明女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却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搁浅。

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渡海赶赴白江口。同时,唐、新罗联军决定进攻百济丰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将刘仁愿、刘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进击,由唐将刘仁轨、杜爽、百济降将扶馀隆等率水军,从熊津江前往锦江下游的白江口,与陆军配合,夹击周留城。

13日,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率水军候于白江口,17日时唐、新罗的水军和日本船师同时抵达,两军交战。当时日本战船有400余艘,唐、新罗联军只有170艘,兵力也处在劣势,在三回合较量中,双方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到18日,两军第四次合战,由于日、百济方高估了已方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400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唐朝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因此未能惩罚倭国与百济联合与唐朝发生战争的行为,唐朝始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而日本方面由于始终担心唐朝对日用兵,同样未能主动发起更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而这一切,由于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后完全改变。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单独结束派遣遣唐使,才结束了这一中日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时期。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有加的双重原因。

二、 第二次中日战争:元朝及高丽入侵日本之战(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绝无的两个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以华夏农耕中国为核心区域、但同时跨越游牧区域和渔猎区域的、完全不同于传统农耕中国的中国正统朝代之一。元朝是由发源于中国西北方的中欧草原地带的蒙古人建立,而蒙古人是世界性的游牧民族向定居民族和农耕区域发动全面扩张历史中最成功的民族,在其兴旺的顶峰,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分裂后,其分裂的碎块构成了今天世界体系中一些最重要的国家,而蒙古人在东亚的经营,事实上为在疆域扩张问题从本质里保守的华夏中国,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扩张和融合的时期。

今天的中国大地域版图,首先是在元代中国初步成形的,所以元代中国同样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正统地位、而且为后世中国留下重大遗产的朝代。元代同样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绝无的主动向周边区域扩张全面发动战争、以期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安全秩序的时期,仅这一点,就足以使元代与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有重大区别。而从现代国家和国际体系的眼光来观察,元代的周边扩张其实同样代表着一种经济和安全的理性,既尽可能地扩大核心统治体系的范围,消除任何潜在的破坏秩序的可能,同时创造大地域的贸易交换。

从安全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元代中国的对外扩张其实有很多资本主义和大工业生产兴起后的现代性,而元代对日本的二次战争和战争失败,同样是影响了随后中日各自历史的重大战争事件。自从唐代后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长达4个世纪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后,企图改变这种情况,使日本与其他政权和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忽必烈数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为日本政府拒绝。

公元1270年,蒙古使节第五次到达日本,传达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贡,蒙古人即将出兵,当时18岁的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1251~1284)坚决拒绝这一要求,并压制了其他人的妥协态度,下令西国的守护和地头准备防御。忽必烈闻此讯后,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绝的愤怒与耻辱,他不顾蒙古与南宋激战正酣,下令准备军队、船只、粮饷,向日本发起战争攻势。日本军队也在北条时宗的命令下严阵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为此高丽人、汉人被迫造船、运粮饷,充当士兵,他们深受其害。但忽必烈执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国,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虏惊四境而归”。其实元朝军队仅仅在战争开始阶段取得了一些战果。以后则屡战屡败。

尽管日本人的武器无法与蒙古人的长距离武器相匹敌,他们的指挥官也不如久经战场考验的蒙古军队领袖那样有经验,但他们擅长于面对面的搏斗,而战斗过程中突然降临的暴风雨使蒙古军队和船舰在退往旷海中时损害惨重,他们不得不无功撤退。蒙古人第一次东征日本以失败告终。这在蒙古兴起后的战争史中极其罕见的。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海战中破灭。

忽必烈听到征服日本失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携书前往日本,并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日本纳贡,否则将诉诸于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要求并处死了使节。忽必烈与他的祖父一样,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惩罚日本国,他一方面招募军队、筹集资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贡,否则元军将至。北条时宗再次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并积极策划远征高丽。忽必烈别无选择,他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杀使臣为由,结集南宋新投降的十万人组成一支大军远征日本。兵分两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四万,从高丽渡海;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新附军乘海船九千艘,从庆元、定海启航。

元朝的二路大军约定六月以前会于壹岐岛及平壹岛。高丽国王也为元朝提供了1万军队,1500水手,900只船和大批粮食。然而,人数多、辎重多的元南方军队行动迟缓,没有按预定时间与东路军会合,东路军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从合浦出发,侵袭日本对马、一岐两岛后,进抵筑前志贺岛登陆。日本守军已有前次抗击蒙古的经验,他们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构筑防御工事,并以精锐部队开进志贺岛(志贺岛与九州之间有陆路可通),与东征元军进行了激烈战斗。”元军战败,退至鹰岛、对马、一岐、长门等地,与姗姗来迟的江南军会合。

然而会合后的元军不但不积极进攻,反而因高丽、汉、蒙古统率之间的矛盾而不能协调作战。这样,蒙古军在毫无荫蔽的前提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两方对峙达两个月之久,蒙古军队无法取得胜利。两个月之后,既8月15~16日,一场巨大的台风袭击了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风袭击下,蒙古东路军损失1/3,江南军损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杀或溺死。汉文史料也记载到,由于元军战船“缚舰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风袭击下“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海中如麻。”统率范文虎临阵脱逃,“独帆走高丽”。蒙古人第二次东征日本又以惨败而告终。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总结教训,反而于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东北女真人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只、高丽人为他提供粮食。但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忽必烈终于在公元1286年屈服于客观力量短缺的压力,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至此,元朝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以元朝的失败而结束。

忽必烈侵日失败代表着当时具有最高军事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蒙古军事力量、完全不适应与大陆作战不同的海上登陆作战,而事实上,在与蒙古军队对阵过程中,日本武士力量也同样没有真正的军事优势,其胜利是由于入侵蒙古所进行的跨海登陆作战,本身其为复杂,要依靠大量的当时尚未被人类掌握的技术、诸如对台风天气的预报和多波次连续登陆进攻。事实上蒙古军队在所有无法展开其骑兵优势的战场、如安南、爪哇、和高丽都遭遇了失败,这也是蒙古扩张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过程。

而从亚洲体系的角度来看,蒙古侵日的失败,使日本始终游离于东亚大陆体系之外,并保持着相应的入侵大陆的力量,蒙古入侵失败后,很快发生的日本对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入侵,都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忽必烈有必要全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对蒙古元帝国秩序的威胁。而元朝的快速衰落,使其试图建立大陆主导的东亚统一帝国秩序未能完成,而在中华帝国秩序外的日本、最终证明了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三、 明朝出兵援助朝鲜对丰臣秀吉之战(公元1592年、1597年,明万历十九年,万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禄元年,庆长三年)

在日本的对外扩张历程中,为日本的大陆野心定下所有的基调,以至于影响了日本以后的历史,直至今天仍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实质上是日本历史上最富有侵略野心的人物,莫过于丰臣秀吉。要理解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疯狂和其基本理念,只要研究丰臣秀吉的行径就已经一目了然。

丰臣秀吉(1536~1598年),原在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势力强大的封建领主)部下为将,因屡建战功,渐受重用,1573年被擢升为大名。初名木下藤吉郎,1558年改姓羽柴氏,1582年织田信长被家臣袭击,被逼自杀身亡,丰臣秀吉代之而起。1586年拥立“后阳成天皇”,自己测冠以“丰臣”。1585年任关白(相当于“御前第一大臣”),1586年任太政大臣(相当于“太摄政”王),1590年完成日本统一。1591年将职位让给其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相当于“国老”),改而专事“海事征讨”谋略及计划实施。

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战国时代大名纷争的日本后,自感实力强大,迫不及待地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早在战国纷争阶段,他奉命征伐时,就说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1585年时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唯望自己的名声和权势遗留后世。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1587年他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1590年他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中国,遭拒绝后,他于1591年把关白职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在松浦郡建造名护屋城,作为作战大本营。1592年4月,出兵朝鲜,丰臣秀吉宣称官次战争不是对朝鲜而是对明朝,朝鲜只是路过,这从5月18日发布的迁都北京准备令里也有体现,该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国和日本的官职,对朝鲜未做安排。丰臣秀吉认为两年内就可以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

出兵朝鲜后,丰臣秀吉坐镇名护屋为统帅,宇喜多秀家担任前线总指挥,黑田长政、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进击,并迅速攻占朝鲜京城和大片国土,但由于其海战能力弱,被朝鲜将领李舜臣通过两次海战,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致使日本陆军的北进受到牵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军李如松部近5万人与朝鲜军队配合,相继收复失地,日军退缩,丰臣秀吉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

由于丰臣秀吉无法满足于当时明朝中国在华夷体系内预留给日本的地位,此后两年多的明日和谈最终失败。1597年1月,日军再次进攻,黑田长政在稷山被明朝军队击败,海军也被李舜臣在鸣梁海面重创,明朝援军继续入朝,进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部队。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到12月全部撤出朝鲜,第二次侵朝彻底失败。另一位日本封建领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丰臣秀吉的势力,建立统一的日本户幕府。这次侵略战争的失败,使日本又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江户幕府马上又采取对中国表面上睦邻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中日间又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第四次中日战争。
在古代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双方曾发生过几次直接军事对抗。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今韩国西南部的锦江)海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正是这次战争,影响了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当时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

战火缘起朝鲜半岛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4世纪60年代,日本大和(奈良)朝廷出兵侵略新罗,征服弁韩之地(今韩国庆尚南道),设“日本府”进行统治。百济由此成为日本的朝贡国。4世纪末,随着日本国土统一、国力增强,大和朝廷又多次入侵朝鲜半岛。

公元594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向隋朝朝贡。日本也于600年向隋朝派遣使节。622年,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建立册封关系。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同年九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转化。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中日激战白村江

661年正月(农历,下同),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于当年七月病死,出征计划被迫推迟。八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九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同年五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五六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八月十三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一战决定东亚格局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白村江战败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然而,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白村江的战败,也加深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群众对沉重的战争负担深为不满,守旧势力趁机向革新派施加压力。在守旧势力的攻势下,天智天皇一方面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另一方面颁布法典,编制户籍,积极致力于内治,为奈良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于是,日本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过4次遣唐使。但史实证明,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最具典型意义的第7次至第10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团规模较大,一般为4条船,五六百人,约是战前的两三倍。这一时期中日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也最为兴盛,彪炳史册者很多。遣唐使作为日本朝廷派遣的国使,政治上发展与唐朝的睦邻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吸取唐代丰富的典章制度,他们推动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日本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失败———积极向对手学习———实现自身的重大飞跃。白村江战役后的古代日本,在吸收唐朝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很快发展成为东亚强国。近代日本同样是在欧美列强的炮舰下开放国门,不断西化,在极短时间内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掀起了学习美国的热潮,不到25年便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国。这种现象正是日本民族双重性格的体现。岛国的闭塞性、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其落后、自卑,而靠近大陆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开放性、吸收性又使其能适应潮流、赶超先进、产生优越感。双重的性格、气质是力量的源泉,有时也会成为与其他民族对抗的根源。日本民族只有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才能保持发展活力,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白村江战役后,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防范唐朝和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图为日本人绘制的“水城”布防图。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征百济,新罗以5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在位的齐明女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却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搁浅。

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渡海赶赴白江口。同时,唐、新罗联军决定进攻百济丰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将刘仁愿、刘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进击,由唐将刘仁轨、杜爽、百济降将扶馀隆等率水军,从熊津江前往锦江下游的白江口,与陆军配合,夹击周留城。

13日,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率水军候于白江口,17日时唐、新罗的水军和日本船师同时抵达,两军交战。当时日本战船有400余艘,唐、新罗联军只有170艘,兵力也处在劣势,在三回合较量中,双方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到18日,两军第四次合战,由于日、百济方高估了已方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400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唐朝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因此未能惩罚倭国与百济联合与唐朝发生战争的行为,唐朝始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而日本方面由于始终担心唐朝对日用兵,同样未能主动发起更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而这一切,由于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后完全改变。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单独结束派遣遣唐使,才结束了这一中日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时期。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有加的双重原因。
好像打过仗的,唐朝后来打赢了
打过的
白江川之战 唐朝将领 刘仁轨 指挥的 发生地点在 朝鲜半岛

你说唐朝皇帝是不是罪人啊?当年如果唐朝皇帝不教日本人任何知识任何技术的话日本人是不是就不会变的强大

也就不会侵略中国,不会杀我们的族人,如果当年唐朝皇帝拒绝回绝遣唐使,或者干脆杀掉,那日本到现在就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始人,是吗?如果我有时间机器回到唐朝我一定会阻止皇帝教日本人知识和航海技术,警告皇帝日本人将会在千年后危害我中原,并给他们看视频和照片资料,他们会相信我吗?如果相信的话,那现在的中国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如果在唐朝时灭掉日本以绝后患会怎么样呢?
列宁说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看他没做过什么,而是看他做过了什么。

唐朝几位皇帝,将国家经济、文化、军事、政治发展到了极致,让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这就是他们的功绩。他们不可能将子孙后代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这些皇帝如果活着的话,他们一定会问一句:我们在的时候,灭国无数,日本这样的国家跟个小爬虫没啥区别,怎么到了你们的时代,日本竟然给你们造成那么大伤害?你们是不是太无能了?!

此外,如果时空穿越真的可行的话,唐朝人真的把日本人灭族,那又能怎么样呢,只要后来国家依然衰败,依然会有别的强盛民族入侵。在这个丛林一般的世界里,你自己弱就不要怪别人强。就是老邓说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我再加上一句,落后就意味着,不被这个人的打,也一定要被那个人打。
这种假设非常幼稚。不是日本也会有其他国家来侵略中国。日本变得强大是由于明治维新而不是因为中国文化。
假设性话题没有任何意义

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是因为他们崇拜强权。当时日本处于近乎愚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制造、冶金、建筑、美术、法度等等,就连日本当时的东京的建筑样式及规模都模仿大唐的长安,日本人仿照中文偏旁部首等而造成日文,完成文化革新。日本人向唐朝称臣是有目的,有欺骗性的,无非是要改善他们落后的状态,一旦羽翼丰满,就侍机欺师灭祖,当时日皇即告诫谴唐使者:“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激”,可在盛唐朝时期,便趁高丽内乱入侵高丽,与唐军决战,吃了败仗之后再不敢明目张胆地侵犯,但他们表面上还对中国非常恭敬,不时派人朝贡,领取赏赐。一旦中国势弱,就立刻变了态度。宋朝国力疲惫,于是日本转而向北方日盛的辽大称臣纳贡,只从中国引进历法、医药、印刷等技术。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2.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3.中央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
4.兵制方面,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土地、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天皇成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贵族从国家得到一部分土地,成为政府的官吏,职务不能世袭,他们的势力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旧奴隶主贵族顽固反抗。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斗争,大化改新才最后完成。同时由于农民可以有些园地、宅地,可以使用山林、池沼,在经济上获得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对生产的兴趣有所提高,这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就这方面来说,大化改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化改新以后,日本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日本还是非常佩服唐朝的,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是因为他们崇拜强权。当时日本处于近乎愚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

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制造、冶金、建筑、美术、法度等等,就连日本当时的东京的建筑样式及规模都模仿大唐的长安,日本人仿照中文偏旁部首等而造成日文,完成文化革新。

日本人向唐朝称臣是有目的,有欺骗性的,无非是要改善他们落后的状态,一旦羽翼丰满,就侍机欺师灭祖。

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是个珍贵的国家,应该常常去。也就是要以“大唐国为蓝本来建立‘法式备定’的天皇制国家
日本人对唐朝的情结是很深的,他们从唐代学到了先进的文化,尤其是文化人,对中国的好感保留最多的就是唐代了,2004年,一个关于遣唐使的墓碑在西安被发现,里面有一个叫井真成的日本人,日本全国轰动,并专门为之制作了纪录片。
对当时“日本”影响最大的四位。秦朝有徐福东渡“日本”,汉朝有刘阿知东渡“日本”,隋朝有玄奘东渡“日本”,唐朝有鉴真东渡“日本”……太多,“中日”在过去往来频繁。

袁术只是想当帝王,何罪之有,曹操为何要讨伐他?

在整个三国时期,自立为帝王的人不多。这是因为,第一个自立为帝的袁术给他们做出了榜样。袁术作为一个割据的势力,拥有比较强的实力。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袁术掌管整个联军的粮草,也是出了大力的。可是,当他一旦自立称帝,马上成为以曹操为首的联军的攻击,最后势力被消灭殆尽。袁术也在颠沛流离中病死。那么,袁术称帝,他的地盘与曹操又不接壤,为何曹操要如此积极的去攻打他呢?

袁术称帝,曹操的心里肯定不会高兴。本来曹操正在向四周蚕食,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样一来,他只得放下自己手头的目标,和他要吞并的对象一起去讨伐袁术。而这个时候北方的袁绍正在高歌猛进,统一四州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旦袁绍统一了四州,下一个目标就是曹操。曹操在此时心里,不知道骂了袁术多少声搅屎棍子。

袁术想要称帝无可厚非。此人出身四世三公,目中无人惯了。连他北方的兄弟袁绍,他都不放在眼里。再加上他盘踞的地区,是当时有名出精兵的地方,兵精粮足的袁术更是野心膨胀。其实,早在刘秀时期,就有很多人要代汉称帝。那个有名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已经深入人心。刘秀给公孙述写信的时候,就说你没有代汉的资格,因为你不符合涂高的预言。

等到东汉末年,这个预言又被提了出来。在当时,每个有野心的人都拿这个似是而非的预言往自己身上套。袁术认为自己字公路,符合这个预言。同时他又得到了孙策抵押给他的传国玉玺,更是认为自己已经是天命所归,因此他就赶快称帝了。

其实,在当时,有点势力的人,都怀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比如袁绍在统一四州后,就用手下的劝进信试探群臣,想要代汉。刘备从小就说自己长大后是贵人,当乘坐羽葆盖车。孙权则是和鲁肃讨论,得出汉室不可复兴的结论,准备割据江南称帝。至于曹操,更是早就有人向他宣扬天命,在称公的时候死死咬住一个魏字。就是因为这个魏字可以用魏阙的含义解释涂高两字。

可是,其他人想要代汉称帝,都懂得一个审时度势,不敢贸然行事。袁绍在群臣异议的时候,就杀了劝进的人灭口,以示自己对汉室没有二心。曹操一生也没有称帝,孙权劝他称帝的时候,曹操一边看信,一边笑着说,孙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刘备和孙权是一直等到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后才称帝。没有人像袁术那样,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的。这样,袁术就把自己树立成了众矢之的。

不管其他势力的态度,曹操是必须要讨伐袁术的。这是因为曹操奉迎汉献帝,在许都重建了汉室朝廷。曹操以汉献帝为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了大义的名分。而袁术公然称帝,就是对曹操的挑战。如果曹操不对此进行讨伐,甚至是不消灭袁术,曹操和汉献帝都会威风扫地,成为天下的笑柄。所以说,曹操是否能够消灭袁术,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

当然,袁术称帝,虽然打乱了曹操的战略计划,也同时给曹操带来了相应的好处。在当时,各个势力之间都是尔虞我诈,互相兼并。袁术称帝,就为他周围对他觊觎的势力制造了借口。曹操利用这些矛盾,成功的联合了他们,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名义,讨伐了袁术。

这种局面是袁术万万没有想到的。在联军中,有的和袁术关系不错的势力,比如说吕布都加入了进来。在群雄的围攻下,袁术的势力很快被打得土崩瓦解,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曹操,则利用对袁术的战争,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在消灭袁术的势力后,很多有志于匡扶汉室的势力归顺了曹操。很多独立的割据势力,也看到了曹操的实力,向曹操投靠。而在对袁术的战争中,曹操也巧妙的通过外交手段,在这些势力中做好了工作。

在下一步的行动中,曹操借着讨伐袁术的余威,顺利的削平了周边的势力,为下一步迎战袁绍做好了准备。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专心抵抗袁绍,不必顾虑后方的安危,这也与讨伐袁术的影响有关。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最大的政治底牌的曹操,公然称帝就是对曹操最大的挑战。这是曹操的最大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假如没有自己,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在后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闻知后勃然大怒,他虽然身染重病,但也要亲自率兵讨伐刘备。那就是曹操不允许藐视他的权威的原因。

所以说,曹操讨伐称帝的袁术是必然的。否则曹操的汉献帝朝廷将会威风扫地,成为天下人的笑话。曹操的最大的政治底牌也将被废除,接下来很可能会成为那些有野心的人物联合攻击的目标。

同样的,曹操联合群雄讨伐袁术,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大家得到了袁术的地盘和财富,曹操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曹操何乐不为呢。

因为曹操想要打败袁术自己当皇帝。所以曹操只能拿袁术开刀,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为当时汉献帝还是天子,汉朝还未亡,袁术称帝就意味着光明正大的谋反,曹操作为丞相讨伐他很正常。
曹操要讨伐他,是因为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袁术想当帝王,阻碍了曹操统一天下的脚步,所以曹操要讨伐他。
当时东汉政权虽然已经濒临崩溃,但是还存在着,而且还有皇帝,袁术想要称帝的做法就等于是谋反。而且汉献帝是曹操的一个棋子,只要还有一定作用,曹操就绝对不会让袁术称帝。
本文标题: 大唐朝时如果日本人企图以日代汉 当有何罪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32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请问,中国近代有战胜西方俄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吗汽水、饮料真的不能多喝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