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2-13 08:33: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往事住的房间》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往事住的房间》精选点评:●读这本书想起了我和妹妹去西安陕博待了5个小时的美好时光。陈丹燕是我少女时代喜欢的作家,翻开这本书,仿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锦集

  《往事住的房间》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往事住的房间》精选点评:

  ●读这本书想起了我和妹妹去西安陕博待了5个小时的美好时光。陈丹燕是我少女时代喜欢的作家,翻开这本书,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她的字里行间感受人文熏陶。我有一个豆列叫《去欧洲之前的文化准备》,但说实话现在的人旅行,即便是去博物馆,也是去网红地打卡拍照的,文化真的没时间去了解。实在是可惜。

  ●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博物馆是永远向我们敞开大门的地方。走进去,穿越一个又一个房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爱、那些恨、那些剧烈的遗憾、那些不公平,所有的一切,都在默默述说着往事。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模糊的历史,渐渐清晰了起来。

  ●在陈丹燕的系列旅行文学里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从翡冷翠的乌菲齐博物馆,罗马的梵蒂冈,到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这些都是跟艺术有关的部分,比较文艺。到了德国部分就很揪心,从柏林墙的查理检查站博物馆、静静绞刑架下的普劳森监狱到奥斯维辛之夏,读来都是历史的沉重和悲痛,也最让人印象深刻。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习惯,到一个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听听那个城市属于他的沉淀了岁月的故事?我有。

  ●少女情怀总是诗。

  ●前1/3和后1/3没什么意思,小红书类的文艺旅行;中间1/3才真正值得一读,不浪费时间。

  ●跟随着陈丹燕的脚步,走过一个个博物馆。那些她笔下“往事住的房间”,装着秘密与故事。有对于信仰的认知:“原来一个人的信仰是这样的明丽甜美,而一颗有信仰的心是这样的沉静温柔”;有对于历史的思考:“巴尔干有它自己的宿命,那就是悲剧性的。但是终究,在这里,还是有人志愿将它这样扛在自己的肩上,向前走”……那些已经逝去的往事都在这些建筑、文物,肉眼可见的物体上得到铭记。旅行的脚步是轻快的,但目之所及全是过往。

  ●陈丹燕的第12部旅行记,一个序列,一个人的博物馆。

  ●【2020.01】从初中开始读陈丹燕,一路来都跟着她的文字逛咖啡馆,游历各国。这本博物馆感触最深的就是贝尔格莱德当代艺术馆的坎坷,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完的一阵阵冷寒……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一):用六年的时光等待“旅行汇”

  从2019年开始拿到“旅行汇”的第一本《我的旅行方式》开始,一直到去年底收到的这本《往事住的房间》,用六年时间等待陈丹燕全套“旅行汇”出版完成。出去旅行会随身携带两本书,其中一本就会有“旅行汇”里的某一本。

  去旅行,丈量世界版图之外,还有旅行中获得的精神世界的成长,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咖啡馆,比如历史、文化与地理。像作者一样,每到一座城市我也总会去博物馆,花一个白天的时间甚至更长,这是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以及文化的一种方式,这是作者说的往事住的房间,这些房间里不仅有历史的往事住着,也有那些可供回首的精神往事。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二):往事住的房间

  陈丹燕,上海女作家。她的书,市面上能买到的,我基本都读过。从她写给孩子看的童话,她写的少女系故事,到她写的上海,上海的女人,更多的是她自己的旅行故事,一次次的旅欧记录。那些博物馆、咖啡馆、那些书本中的名字一一鲜活起来,也成为我的心之向往。

  《往事住的房间》是她新近汇编的一本书,有些旧日读过的内容,也有新添加的部分,全是关于博物馆的。博物馆的一切都是木已成舟。“你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爱、那些恨、那些剧烈的遗憾、那些不公平,一切都已安静下来,固定下来。它们在那里,被陈列着,让来访者看到。”这是记录下来的一段话,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往事住的房间。

  她书中的那些博物馆,有的仍在我的清单中,是我的心之所向。有些已是我亲身而历,也成为了我往事住的一个房间。一边读着她的故事,一边也走进了我自己的往事。我没有她那么深的文化底蕴,但不妨碍我对它们的欣赏,不防碍它们引起的共鸣,不防碍被某些作品的一击击中。你的感知,大过一切。有这样的连结,它才成了你的一部分。我仍记得那些闪亮的时刻,在往事住的房间里熠熠生辉。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三):2/3死了,1/3活了

  恶魔和真相,都住在细节里。

  年纪越大,看懂的书越多,就越来越体会到这个道理。

  逛博物馆的时候,一个被隔在玻璃这边的我,要怎么去理解玻璃那边的器物——它所代表的空间和时间,它所见证的某种生活,多年前曾使用过它的那个人?

  知识储备总是不够多。很多次我看着出土文物的解释名牌抓耳挠腮——那块心不在焉的文物说明书,总是言简意赅,也总是要凑近了才能看清。寥寥几句,时间、地点、长得难以断句的器物名字,倒有一半的字是不认识的。

  比如史前时代的渔网。多少次,我看着玻璃展柜里那块石头发呆,心想这怎么可能是一块渔网呢?网在哪里——烂掉了;石头又做什么用呢——名牌没有说。好多博物馆里的器物,就像那个知名笑话:

  美术老师让小明画草地上的牛,小明交上去一张白纸。老师问:“草在哪里?”小明说:“被牛吃了。”老师再问:“牛在哪里?”小明说:“吃完草走了。”

  这些心不在焉的博物馆,只是历史的水晶棺、无字碑。它不在乎你怎么看,也不在乎你看不懂。它只在乎,你离玻璃展柜远一点、再远一点,还要让一个保安一直跟着你,好像怕你偷东西似的。

  这种博物馆,是很讨厌的。就像炫耀自己有高级玩具的同学,偏不给你玩,只是在你鼻子前晃一晃,证明自己有,就收起来。要是想到自己还给这高级玩具付了钱,就更讨厌了。

  这本书的前1/3本,陈丹燕也在吐槽这样讨厌的博物馆——她在意大利寻找但丁,也碰了一鼻子灰。这本书,我看前1/3的时候,体会的是爱看博物馆的人常见的牢骚——要么是想看的东西,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那么真实(陈丹燕在意大利寻找但丁,就是这样);要么是好东西太多,时间却那么短,自己的功课又是那么差,走断了腿也只能走马观花(陈丹燕看卢浮宫和圣彼得堡冬宫,也有这样的慨叹),等到急匆匆离开了,多年后读到一本书,才后悔没好好多看一眼该细细看的好东西。

  这本书真正好的地方在中间1/3。

  前1/3和后1/3的陈丹燕,更像是个爱好文艺的一般旅游者,这里荡荡那里逛逛,去的地方也是寻常的,感慨是寻常的。她毕竟不是敦煌或中世纪艺术的研究者,作为一个爱好者,除了慨叹两下自己跟《神曲》的渊源、中世纪艺术对自己的震撼、弗洛伊德他家长什么样之外,并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

  这本书真正开始变得有趣,是从161页开始。

  看博物馆的人,都会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某个领域,第一次接触总是懵逼的,随着理解越来越深,知道的细节越来越多、细节与细节之间慢慢形成树形的框架、这棵知识树的叶子随着偶然的灵光一闪而相互碰撞,有趣的问题就开始迸发——

  在贝尔格莱德当代艺术馆,她发现了共和国上海小青年手做的土沙发和这个南斯拉夫当代艺术馆的古董家具之间的共同点,那种“现代主义简单而有力的气息”。在讲这个艺术馆的时候,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仰着头赞叹的小女孩了,她开始从艺术馆独特的历史、以及在这里工作着的小人物身上发掘人类共同的、闪闪发亮的东西。比如修复艺术品的人,是如何在修复过程中慢慢读懂艺术家的笔触:“像这个画家在手把手教我,通过他对颜色的感受,对颜料的使用,特别是堆砌变厚之处,我能触摸到他的感情。”

  从这里开始,这本书终于把重点转移到了有趣的细节,比如德国的普劳森监狱”纪念地门口那条单车道的小马路的路牌,就是死在行刑室断头台上那个修女的名字“。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那句马丁尼莫拉的诗了:”起初,纳粹抓共产党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抓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如果不去博物馆看看政治犯被纳粹关押和处决的“死亡之屋”,不去看看那些绞刑架和断头台,看看修女的发梳和束身衣,这些诗句就仅仅是轻飘飘的句子而已。人通过细节感知另一个灵魂,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与之产生共振。诗句激起的是模糊的想象、可供自由诠释的空间,而博物馆里历史留存的细节才是锚定一切的关键。它们在我们轻飘的时候抓住我们,在我们高傲的时候锚定我们。如果你信神的存在,它们是神留在我们内心的光。如果你不信神,它们是敲动我们灵魂、让我们后脊梁抖动的寒战。

  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不仅看到伟人和杰作,更看到穿行在博物馆的现代人,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死掉的器物,变成了死掉的器物和活生生的人互动——一个去看普劳森监狱的德国青年会在“死亡之屋”里想些什么?一个从美国回到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又感到了什么?在哪个瞬间,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日常生活和普劳森监狱的囚徒并无本质不同、都深陷人类的内部斗争和政治?在哪个瞬间,你会担忧自己正作为弱势群体,重复历史惊人相似的道路?

  博物馆里的器物是死的,是来看它们,跟它们说话的人让它们活了回来。关于普劳森和奥斯维辛的旅游攻略有那么多,我为什么要看陈丹燕呢?为的不是前1/3和后1/3本书里陈丹燕描写得很文艺的那些器物。描金再多的碗,也还是个碗,碎了也就碎了。我为的是中间1/3本书里这些活回来的灵魂。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四):陈丹燕的博物馆旅行:站在记忆之场

  博物馆是舶来词,原意“缪斯的圣殿”。缪斯是希腊神话司掌文艺的女神。昔年亚历山大大帝一路征伐,将征服之地先后带入希腊化时期。大帝逝后,帝国分崩离析,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兴起,亚历山大港继雅典之后成为希腊文化新的中心,兴建于公元前280年左右托勒密二世时代的缪斯学院成为古典知识中心,被后世认作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诞生,就是为了保存、展示和研究具有文化意味的事物。作为回忆的承载物和历史实质的化身,博物馆的展品凝聚着人类的共同记忆,博物馆就是文化记忆的贮存器。站在寂静的博物馆里,凝视物品与时间的留痕,观看者的心里,将会兴起怎样的感动?

  物是沉默的,要抵达文化的源头,观看者必须有解读的能力。如陈丹燕。

  《往事住的房间》是陈丹燕的博物馆旅行记。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是写出好游记的前提。很多年来,她一直在行走。很多年来,她一直在准备着,要写这样一部作品。穿行欧洲的大小国度,踏访花木掩映的老城旧巷,日渐积累的笔记和沉淀的感想,促成了这部文化随笔集的出版。文章流露私人化的思绪,也召唤着个人记忆与公共记忆的联结。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之地。乌菲齐博物馆、圣马可修道院、圣母百花大教堂……这里有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有波提切利和《维纳斯的诞生》,也有但丁和《神曲》。陈丹燕说,在托斯卡纳的老桥上,全世界的人都会放慢脚步,东张西望,希望遇见自己的贝雅特里齐。阿特米西亚取自《圣经》犹太女英雄刺杀敌人的画作,黑色的底幕流淌猩红的鲜血,陈丹燕说,也许这也是十六世纪一个意大利女人心中认识的莎乐美。

  走过梵蒂冈,走过卢浮宫,走过慕尼黑,走过维也纳……陈丹燕以感性的文笔,诉说大师和作品的故事。她是敏感的,有自我的多情所系。比如,说到蒙马特高地,这块波西米亚生活的圣地,我们会想起谁?凡·高、毕加索、雷诺阿、达利,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可是,陈丹燕说,“那个属于蒙马特的人,”叫郁特里洛。那是这么多人里最不入流的,却是与蒙马特血肉不分,画出蒙马特让人痛惜的诗意的画家。在从前,我从未注意到郁特里洛,而现在,我记住了他,在陈丹燕用心感受的点化之后。

  汉娜·阿伦特曾经写道,回忆要求“实在物品的可触及性”。“没有源自回忆本身的物体化”,回忆将悄无声息地消失。博物馆是艺术的殿堂,另外还有一大类,是“被物体化”的历史场所。历史学里有种讲法,叫物件的“记忆诱发能力”。就是将博物馆作为一个象征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所陈列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成为过去历史的符号。

  多瑙河和萨瓦河汇流的河畔,坐落着贝尔格莱德的博物馆群,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有自然和民族博物馆,还有革命博物馆等。在这里,南斯拉夫曾经的封闭、隔离与后来的开放交错在一起。一个博物馆的遭遇,与公众对待它的态度,体现的是历史观的变化。柏林墙界的警告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宿舍,普劳森监狱静静的绞刑架……它们在展现什么呢?有时候,博物馆里存放的未必就是伟大的遗存,或许只是一双磨破了洞的烂鞋,或被悄悄藏起来的某个小玩偶,附着在这些物件上的主人的记忆已经消亡,而作为参观者的后来的人们则在想象的激发下切身体验身历其境的具象化的场景,有它们,历史得以烙痕而避免被遗忘。

  有时候,陈丹燕的视线会从博物馆移开,投射在现时的人与风景。这种回环赋予了叙述以流动性,在当下的观望与过去的时光之间,建立起相互呼应的状态。全书经常穿插陈丹燕旅行时留下的手记的影印,蓝色墨水的书写体在渲染当时的心境,是直观的,不是日后借助回忆的落笔,在感染力上更加动人。还有些卡片索引,从一部作品引向其他,引向更多的旅途见闻。说起来,陈丹燕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我的旅行哲学》,到这部《往事住的房间》,完成了十二本旅行文学书。于她,这也是一项类似于建造博物馆的事业啊。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五):旅行就是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01

  旅行文学是我所偏爱的文学类型,这不仅因为我自己就是喜欢旅行的人,还因为关于旅行的书写本身也是通往世界的港口。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观看世界:电视、杂志、互联网。为什么还需要用文字的方式来呈现世界?原因就在于,世界不只是风景,她还由人的想象构成。影像让我们对某地产生印象,而文字则激发幻想。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会出门旅行 ,是因为人是拥有想象力的生物。

  我心目中好的旅行文学,通常都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对世界的探寻。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正如普鲁斯特所言,一个人只能看到他心里已经存在的风景。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出门旅行,即便到了同一个目的地,看到的风景却是不一样的。我们受限于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另一条线索是对自我的剖析。旅行书写跟旅游攻略之类的文字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有一个讲述者的存在,这个讲述者,是一个从远方归来的人,带着他风尘仆仆的冒险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外部世界增长见识,获得心灵的滋养,只有那些真正把自己抛到旅途中的人,那些常常自我怀疑的旅行者,才会在回来的时候变得不一样。

  好的旅行文学既是向外的探索,也是一趟内在的旅程。就像一部精彩的冒险小说那样,既在陌生的地方升级打怪,又在内心得到成长。以此为标准,陈丹燕的旅行书写系列,就属于好看的旅行文学。

02

  我是陈丹燕的老读者了,这是我读过的她关于旅行书写的第四本。通过之前的阅读,我已经很熟悉她的写作方式,以及她的文字对旅途所营造的氛围。陈丹燕的文字有种令人沉静下来的力量,她对外部世界细腻精确地描摹,她对内心感受敏锐而温柔地捕捉,都可以立刻把读者带走,去往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

  她这样描写翡冷翠老城的小巷子,说托斯卡纳的蓝天像一块布一样,盖在石头老房子的上方,再剧烈的地中海阳光,也晒不到街巷里的石头。这是那种“要是有人走过,整条巷子都响彻了他的脚步声的,窄窄长长的巷子”,而陌生人的脚步声“在两边的墙上,弹过来,弹过去,又小,又硬,又清脆”。

  在阅读这样的段落时,我沉睡的感官也被打开了,好像我也正走在一条幽深的小巷,好像我也听到陌生人的脚步声在墙上弹过来,弹过去,那么清脆悦耳。

03

  陈丹燕在这本书里谈的是博物馆。正如她在序言里说的那样,去一座陌生的城市,要去博物馆,这好像是个过时了的旅行习惯。但看过这本书后,我发现博物馆实际上比想象的更有魅力。

  比如她提到的那个加州小博物馆。那是个早已人去楼空的淘金小镇,是一间小小的历史博物馆,记录着当年淘金热时代的故事,其中有许多华人劳工的旧照片。有一位老人,花了不少力气寻找这些照片上的华工的名字,每当他确定一个照片上人的姓名后,就标注在照片下方。他说,那时候大多数华工都没留下名字,人们就叫他们:中国人。但是他们的名字应该被记着,就像一个人那样。

  书中有两个博物馆令我印象深刻,它们都在德国。一个是慕尼黑的伦巴赫美术馆。伦巴赫美术馆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美术馆,里面展示的是蓝骑士社的画作。蓝骑士社,这是一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慕尼黑聚集的画家们组成的社团,其中心人物是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在他们色彩浓烈的略带抽象的画作里,你可以看到昔日老欧洲的日常生活,海边,公园,绿色洋葱顶教堂,小镇落满了宁静阳光的街角,土耳其咖啡馆里沉思的客人,还有房间里被风吹起来的窗帘下的摇椅。这是一个安静的小美术馆。和它所展示的画作一样,有一点浪漫和感伤,有一点神秘气息,也有它悠然自在的亲切和随意。

  另一个是柏林的普劳森监狱博物馆。与奥斯维辛死亡营相比,这里显然寂静多了——但这是一种“酷烈”的静。在纳粹德国时代,这里关押反对希特勒的德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在那时,这里处决了2891个犯人,用绞刑架和断头台,其中包括策划谋杀希特勒的陆军将领,包括帮助青年逃避当兵的修女,包括刚满十八岁的法国少年。马丁·尼莫拉在这里留下一段著名的语录:

“当纳粹带走共产党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带走社会民主党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党人。当他们带走犹太人的时候,我还是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现在,当他们带走我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对此提出抗议的人来了。”

04

  所以,为什么去一个城市,要去它的博物馆?因为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个“往事住的房间”。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是由历史构成的,旅行就是去触碰真实的历史。但我更愿意用故事来指代历史。所谓历史,就是关于人类的故事,旅行就是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那些发生在遥远异乡的人类故事,会在旅途中感染你,震撼你,最终重新塑造你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一个旅人才能真正的做到“身临其境”。现实世界并不只由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构成,它还包括那个空间所发生过的故事,后世人们不断赋予的意义,以及身处其中的人所拥有的回忆和感受。

  这本《往事住的房间》是陈丹燕旅行书系的第十二本,据说也是最后一本。从九十年代开始,陈丹燕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路上,又用差不多同样长的时间,把她所看到的世界,以及她身处其中时自我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她所描绘的那个旅行中的世界,我不仅看到更多的风景,听到更多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看到一个人的心灵在广阔的世界里不断丰富自己的旅程。

  我希望这并不是陈丹燕最后的关于旅行的书写。在一个过于喧哗的时代,有人的文字可以让你从身边嘈杂的世界短暂地抽身离开,去往一个由语言和记忆编织的异国他乡,这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END—

  公众号:杨摩的书房

本文标题: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2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模型思维读后感摘抄《想爱就爱》影评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