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名物图解》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21 09:46: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考工记名物图解》是一本由李亚明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一):国际博物馆日推荐《考工记名物图解》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

《考工记名物图解》的读后感大全

  《考工记名物图解》是一本由李亚明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一):国际博物馆日推荐《考工记名物图解》

国际博物馆日海报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20年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中国主会场隆重举办 “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真诚奉献《考工记名物图解》。

  《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二):读者反馈

  【《考工记名物图解》自2019年10月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出版界和广大读者的厚爱。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李守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希峰,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刘伯根,浙江省文联主席曹启文等先生对《考工记名物图解》作出了评价,提出了新的期待。让我们一起携手登高眺望中国古代工业文明的晨曦,回溯先秦手工业的青铜时代,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守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张希峰教授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刘伯根浙江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曹启文

  《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三):《考工记名物图解》媒体报道

  为了回溯世界工业文明的真正起源,回溯中国先秦手工业的青铜时代,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考工记名物图解》秉承“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宗旨,汲取最新的文物考古成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文物考古成果,用系统把看起来像散珠似的各类名物串联起来,便于读者更加清晰地阅读和理解《考工记》这本难懂的古书,是对《考工记》原典的图文解读。本书配有1000多张高清图片,与原典、注释、译文同步对应的方式对考工记进行图证,类聚名物,图文并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解读,便于读者理解和鉴赏。

2019年9月出版预告2019年工匠日报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报道《新民晚报》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本书作者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访谈《学习强国》报道扫码购书

  https://m.ximalaya.com/renwen/33870435/

  喜马拉雅听书

  《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四):《考工记名物图解》后记

  《周礼·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守章句之徒不知引伸,胶执旧闻。”“儒者结发从事,今或皓首未之闻。” 许多读者认识原典文本的字形,也知道读音,却不知道意思,如堕云雾,不知所云。

  太炎先生将“审名实”列为“治经”的第一条原则; 王宁先生也认为:“解读名物词是‘小学’通经史的一个真功夫。” 确实,人们刚开始读《考工记》的时候,所见所闻,无非是整体原典的文本,难免望而生畏;读的遍数多了,就会发现这块硬骨头的肯綮,在于书里一串串的名物。

  陆宗达先生和王宁先生总结,段玉裁、王念孙的文字训诂学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其中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他们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理论,探索新的方法”。 乾嘉学派训诂的重要方法是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结合古今历时状态,则可“六者互相求”。 鉴于名物的具象性特征,名物训诂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语言要素之内,而必须把视线拓展到所指的实物。这样,就自然带出了图解的方法。

  戴震在《考工记图》序跋里,阐述了图解方法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及其与随文释义的训诂之间的关系:“立度辨方之文,图与传注相表里者也。”“执吾图以考之群经暨古人遗器,其必有合焉尔。”无独有偶,“诸工之事非图不显”“中国自汉以后,偏重文学,工艺不复注意,详绎是尽,可知三代考工之重;今太西制作营造,未事之先,皆必成图,而所以考工者,洪纤曲折,回转繁重,无所不备,可见古法实与暗合。” 以跨越东西方古今文化的图解视角阐释《考工记》,有利于更好地传承这份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顺着戴震和段玉裁的思路,自然延展出了形音图义四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如果结合古今历时状态,则可古形、今形、古音、今音、古图、今图、古义、今义八者互相求。这八个方面互证,必然产生一系列“化学”效应。

  然而,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用。以《考工记》兵器名物为例,“唯是后人论器,仅能通其文字,苦鲜实物为证,揣想所及,往往对一器而解释异趣,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又或昨是而今非,理想乃与事实相异。即博学深思之士,如清大儒程瑶田氏者亦在所难免,如论周戟是,则物征(证)不足之过也。” 这就迫使我们像王国维那样,继续拓展视野:“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例如,陆宗达先生考证湅丝工序,孙常叙先生考证耒耜的起源和发展,沈文倬先生考证周代宫室,均在这方面树立了样板。20世纪80年代,王宁先生提出,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二者必须互相参照、彼此印证,方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这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脉相承,也符合太炎先生“治经”的第二条原则——“重左(佐)证”, 更是本书所秉承的重要理念之一。

  贯串本书的理念之二是自觉运用系统的方法。回顾前辈学术历程,陆宗达先生“对先秦文献的词义掌握得精而博,特别善于在广阔深密的词义网络之中,去确证一个词的某一义项是如何产生的,怎样使用的,其中蕴藏着哪些文化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王宁先生沿着陆宗达先生关于词义系统的思路,提出了“类聚”的概念,总结出了“同类类聚”“同义类聚”和“同源类聚”三种类聚模式,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论,这是中西方成功的研究中的共识。” 2003年起,笔者在王宁先生的指导下,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以《考工记》词语为试点,在一系列论文中概括先秦手工业专科词语系统的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三大特征,提出春秋末期书面汉语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本书所建《考工记》的原材料、车辆、旗帜、兵器、容器、乐器及其悬架、丝织品(帛)、色彩、玉器、都城规划与建设、沟洫、农具、度量衡、六齐等名物板块的框架结构,就是秉承系统方法的理念,建立在《考工记》名物词语系统基础之上的。

  陆宗达先生和王宁先生总结,以段王为代表的乾嘉学派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二个方面,是“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时,都能做到不盲目迷信古人”。 这同样体现在《考工记》的名物训诂领域。例如,戴震的《考工记图》不盲目迷信郑玄注和贾公彦疏,列图考证宫室、车舆、兵器、礼乐等名物及其制度,被清代学林称为“奇书”。纪昀(晓岚)的序如此评价:“戴君深明古人小学,故其考证制度字义,为汉已降儒者所不能及,以是求之圣人遗经,发明独多。”“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礼乐之器昭然复见于今,兹是书之为治经所取益固巨。”

  同样,以阮元和孙诒让为代表的后继学者也不盲目迷信戴震,在继承的同时,有所匡正,有所创新。

  太炎先生“治经”的第三条原则是“戒妄牵”。 陆宗达先生和王宁先生总结,以段王为代表的乾嘉学派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三个方面,是“熟知古代典籍,精通各朝文献,尊重实际的语言材料,善于系联,更善于比较,在词义的探求与整理上极好地继承了汉代学者的‘为实’精神,尽力做到不妄言,不臆测”。 这同样体现在《考工记》的名物训诂领域。例如,纪昀(晓岚)曾经问起戴震,为何《考工记图》没有《辀人》里面提到的龙旂、鸟旟之类的图片?也没有《梓人》里面提到的筍虡,《车人》里面提到的大车、羊车之类的图片?戴震回答说:“思而可得者微见其端,要留以待成学治古文者之致思可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也是这样:“于所不知盖阙如也,后有好学深思之士,匡所不及,企而望之。”2019年1月30日,笔者向王宁先生请教,为何戴震《考工记图》在甗图的左下角标注“庾则无考”?王宁先生面提耳命:“在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中,可考实的名物只是二者相互叠加互相证实的一小部分,而尚未能考实甚至根本不可考的占大部分。因此,名物考据要实事求是,在掌握充分证据之后才能考实,切忌急于求成,妄加猜测,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在新的足以证实的文物尚未出土之前,只能老老实实地说无考或未考实,这恰恰体现了乾嘉学派凡立一义必凭证据的朴实学风。”可谓合乎圣人“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之义,也合乎《考工记》所崇尚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本书成书的全过程,始终得到王宁先生的关心和帮助:2004年,确定《考工记》为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方向;2006年,亲自坐镇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2019年9月,在北京远望楼指导笔者采用图解方法整理《考工记》的普及读物。2019年12月27日,王宁先生微信谆谆教导:“境界上不要放低,资源要用好,有利社会,做出真品、精品是第一要义。在这点上,要入学术之流!”笔者回复:“选目受到肯定,是一种收获。《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特别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是我们做这套选题的初衷。幸蒙指点迷津,将编写方式调整为以图为主,降低了出错风险。接下来,就是如何定位普及,如何根据各书特点,推广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如何精准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内容走出去,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不做下里巴人,是摈弃三俗的坚持;阳春白雪的普及,是我们向普罗大众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方式;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活态利用的目标。”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谨向王宁先生表达真挚的谢意!

  李亚明

  2019年2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南门

  《考工记名物图解》读后感(五):书中有香,让我们一起品味《考工记名物图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访谈录

《考工记名物图解》立体书影《考工记名物图解》:一本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的宝书_哔哩哔哩 (゜-゜)つ

  主持人:李老师,您先给大家讲讲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解读古典文献《考工记》的书,这和您的学科背景有关系么?

  李亚明:2003年,我39岁,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念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是同学里年龄最大的,可以说是老博士生了。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章黄学派的重镇。从学术渊源来看,章黄学派继承了汉代古文经学和清代乾嘉学派朴实严谨的学风,进行字词、名物、制度等考据。《考工记》这个领域,是我导师王宁先生带着走进去的,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考工记》里先秦手工业专科词语词汇系统。《考工记名物图解》这本书的选题策划始于2019年,背景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内中提到,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主题,创新表达方式,集中打造亮点闪光点,让广大读者观众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价值和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就这样,我在做了27年为人作嫁的“裁缝”后,这回自己也穿上了嫁衣。

  主持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工记》,最多就是知道它是咱们国家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最多就知道这样一个词条;但是《考工记》具体讲什么?它又有什么意义?大家不清楚,请您给大家讲一讲。

  李亚明:《考工记》是《周礼》最后一部分《冬官考工记》的简称,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全书记述了6大类工种,也就是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和搏埴之工,其中分为30个具体工种,比如攻木之工里有制造车轮的轮人,制造车厢的舆人,制造长兵器柄部的庐人,负责都城和沟洫规划和建设的匠人,制造乐器悬架、饮酒之器和箭靶的梓人等等;攻金之工里有铸造乐钟的凫氏、铸造量器的栗氏、锻造宝剑的桃氏等等;攻皮之工里有制造皮甲的函人、制造乐鼓和军鼓的韗人等等;设色之工里有负责色彩和绘画的畫繢、负责染色的鍾氏、负责湅絲的㡃氏等等;刮摩之工里有制造玉器的玉人、制造乐磬的磬氏等等;搏埴之工里有制造各类陶器的陶人和瓬人。这些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练染、建筑和水利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以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

  《考工记》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和工艺美术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英国现代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经说过:“在近数十年中,人们对欧洲以外的伟大文明古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科学和技术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里边儿屡屡引用并解释《考工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考工记》还形成了联合国通用六国文字,也就是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版本。

  有人说,世界工业文明的源头在英国。但纵观历史,无论是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古代中国,工业文明的真正原始形态都是手工业。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最早完整地记述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就是咱中国的《考工记》。所以啊,阅读《考工记》,可以登高眺望中国古代工业文明的晨曦,可以回溯先秦手工业的青铜时代,可以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考工记》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后来的历史上有哪些人对这本书做过研究,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李亚明:《考工记》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载,当时有一些盗墓贼在襄阳盗发了一座相传是楚王的古墓,挖出了许多宝贝,里面有用玉做的鞋子、屏风,还有成捆的竹简书。竹简长二尺,捆绑的皮带像新的一样。这些盗墓贼把竹简点燃着当作火把来照亮古墓。过后,这古墓里还残存了一些竹简,上面都腻腻歪歪地写着谁都不认识的字,大家伙都说那是神仙写的。再后来,有人拿着残存的十几条竹简给当时的抚军(也就是将军)王僧虔看,这位王僧虔将军还是南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一看就明白了,这些竹简上的文字叫“蝌蚪书”,也就是形体长得像蝌蚪,内容恰恰就是《周礼》里边缺少的《冬官考工记》这部分。《南齐书》这个记载,说明《考工记》在战国时期确实有个楚本。西汉的时候,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也就是《周礼》)缺了《冬官》这篇,就把《考工记》的内容补了进去。

  《考工记》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清代的纪晓岚就说过这样的话:“守章句之徒不知引伸,胶执旧闻。”意思是说,墨守成规的读书人不知道融会贯通,只死板地执着于过去的老旧的传闻。清代的戴震也说:“儒者结发从事,今或皓首未之闻。”意思是说,有的读书人读了一辈子,头发白了也没读懂《考工记》。确实,许多读者认识《考工记》文本的字形,也知道读音,却不知道是啥意思,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前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整理文献主要有:汉代郑玄的《周礼注》,唐代贾公彦的《周礼疏》,宋代林希逸的《鬳斋考工记解》,明代徐光启的《考工记解》,清代江永的《周礼疑义举要》,程瑶田的《考工创物小记》,戴震的《考工记图》,阮元的《考工记车制图解》,还有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等。这些书的内容提要和评价,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全有,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前清学者第一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的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的《考工记图》。

  话说260多年前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戴震33岁,是他一生的转折点,“避仇入都”(《清史稿·戴震传》语),穷愁潦倒,寄宿在北京的安徽歙县会馆。然而,否极泰来,戴震随即凭着出色的才华结识了时任散馆编修的纪晓岚,投名状就是自己24岁那年写成的《考工记图》。纪晓岚一翻《考工记图》,就赞不绝口,连称“奇书”,安排刻印,并亲自为它作序。序里边儿这么评价(原文就不读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戴震透彻地了解古代的语言文字学,他考证的制度和字义,是汉代以来的读书人所比不上的,因此,他能够在探究古代文献的时候,有特别多的独到的发现。

  主持人:您给大家讲讲您的这本《考工记名物图解》都写了些什么?历时多久写成?写作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李亚明:这本《考工记名物图解》,是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秉承的宗旨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建构《考工记》名物词语系统的基础之上,按照名物板块的框架结构,比如原材料、车辆、旗帜、兵器、容器、乐器、 丝织品、色彩、玉器、都城规划与建设、沟洫、农具、度量衡、六齐等等,跟《考工记》原典同步对应,类聚名物,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这本《考工记名物图解》的思路与特色,跟戴震的《考工记图》相似,但有一样不同,就是汲取了最新的文物考古成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文物考古成果,用系统把看起来像散珠似的各类名物串联起来,便于读者更加清晰地阅读和理解《考工记》这本难懂的古书。

  我刚才介绍了写这本书的背景。从头来说,16年前的2003年,我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博士生。导师王宁先生反复告戒我要虚心接受严格而系统的学术素养的训练,端正学风和文风,摈弃“野路子”,继承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精华。2004年,确定了把《考工记》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方向,按照王宁先生的严格要求,每天从头到尾逐字朗读并圈点清代孙诒让《周礼正义》涉及《冬官考工记》这部分,每周写出一篇读书报告。从开题到每一章内容的撰写,在向导师请教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否定、再否定。每次被否定,感觉都像是被淬火、锻打一回,别提有多难受了,但又像是蜕皮似的,老旧的皮蜕掉了,新的皮又长了出来,这就是成长,最后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2006年,按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周礼·考工记>先秦手工业专科词语词汇系统研究》并通过了答辩。

  小马老师刚才问我这本书历时多久写成?要从头来说有15年了,可以说15年磨一剑;可是真正动手写,也就是两年。我几乎每天晚上倒腾一堆古墓里的原始文物资料,乐在其中。有时候半夜不经意间看见图片里一堆古尸的骷髅,也不觉得恐怖,好想让他们复活,陪我说说几千年前的前世今缘和各种各样的古董玩意儿。最难忘的是无数个清晨,隔着窗玻璃看着东边儿红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日复一日,一眨么眼儿就升一回。旭日见证了我的写作过程。

  主持人:可能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这样大家还是会觉得有些难,您给大家讲几个其中涉及的故事吧。

  李亚明:古代许多故事里边儿涉及名物,而《考工记》里边儿提到的每一件名物背后,也都有一段好听的故事。

  咱们说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话说鲁隐公十一年,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的时候,先在太祖庙前分发兵器。两位将军,公孙子都同颍考叔争夺兵车,颍考叔“挟輈以走”,也就是用胳膊夹着兵车的车辕就跑。子都拔出戟追上去,一直追到大路上,也没有追上,把子都给气坏了。后来,攻打许国都城的时候,颍考叔手持郑庄公的旗帜争先登上城墙,子都嫉恨颍考叔抢了头功,就从下面用箭射他,颍考叔中箭,从城墙上边儿摔了下来。故事里的“輈”是啥玩意儿呀?为啥两位将军为了这个“輈”玩出人命来?原来,“輈”是马车的车辕,是关键部件,没有“輈”,马车就没法跑;而春秋时期,车兵是中原地区军队里的主力兵种,重大战争一般都是以兵车来决定最终的胜负。公孙子都同颍考叔抢輈,实际上就是抢兵器,抢指挥权,抢头功。既然輈这么重要,那咱《考工记》里边儿有没有提到呢?有啊,《考工记·輈人》记载:“輈人为輈。輈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輈深四尺,驽马之輈深三尺有三寸。”您瞧,连各种马车的輈的尺寸都提到了。那么咱这本《考工记名物图解》里边儿呢,就收录了西周车輈的形制图、考古出土东周楚国车马坑里车輈的侧面图,考证了先秦车輈的5个部件。

  听众朋友,您可能听过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复制品演奏的古乐。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质纯正,音色优美,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说起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也有一段故事呢。1978年2月底,湖北省随州市郊区擂鼓墩东边团坡的一个工地开山炸石的时候,红砂岩下面炸出一大片褐色的土层。经有关方面批准并发掘,从这座曾侯乙墓出土了以编钟为代表的上万件文物,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这65枚编钟共有八组,分为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同时出土的还有32块编磬和青铜错金磬架。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划分编钟和编磬的各个部位,它们都有哪些功能?经过与《考工记》这本古书里的“凫氏为钟”、“磬氏为磬”和“梓人为笋虡”等段落对照,人们才有了答案。

  主持人:除了文字的内容以外,图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部分,给大家讲讲书里的这些图片吧。

  李亚明:图书图书,顾名思义,就是图与书密不可分。戴震在《考工记图》序跋里,阐述了图解方法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及其与随文释义的训诂之间的关系:“立度辨方之文,图与传注相表里者也。”《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鬳斋考工记解》这本书时也说:“诸工之事非图不显。”意思是说,涉及各类工匠的事情,没有图就没法呈现清楚。2019年9月,王宁先生指导我采用图解方法整理《考工记》。我在两年时间里,收集了1千多幅图片,所以《考工记名物图解》这本书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这里边儿的图有几种情况。一是宋明清三代学者对名物的构拟图,比如宋代聂崇义的《新定三礼图》,清代戴震的《考工记图》、黄以周《礼书通故》、阮元的《考工记车制图解》等等;二是名物之间的关系图,比如在《度量衡》这卷里的夫、井、成、同的各种面积单位关系图,是我自己画的,曾经分别发表在有关学术期刊上;另外就是各种名物的实物图、平面图、剖面图、侧面图、投影图、结构图、复原图、示意图等等。

  主持人:李老师本身就是出版社的编审,以前都是为别的作者做嫁衣,这次自己出书,有什么感受?

  李亚明:出版界有一句口头禅,叫做:“作者和读者都是出版社的上帝。”其实,无论是作者、读者还是编校人员,心灵都是相通的。我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已经有27个年头了。前面15年是做每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作者的作品当裁缝;后面的12年从事图书编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就是给裁缝当裁缝。这回是裁缝自己穿上了嫁衣。我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神升华的过程。换了角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图书编辑和校对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知道有多少为了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做出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也许此时此刻,你们正在收音机前默默地听着《品味书香》的节目,我要借此机会,向你们道一声辛苦啦!同时向培养我的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表示真挚的谢意!

  主持人:在您看来,通过这样一本书,大家能获得什么呢?

  李亚明:八个字——知古鉴今,鉴古知今。今天,我们用跨越东西方古今文化的图解视角来阐释《考工记》,有利于更好地传承这份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广大听众、观众、读者都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价值和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期待我们的读者在读了这本小书之后,也能够更加增强文化自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更多像珠港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这样的大国工匠精品。

《考工记名物图解》封面、封底展开面

  (《考工记名物图解》,李亚明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043-8287-0;定价76元)

本文标题: 《考工记名物图解》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21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星空的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你的人品,就是你的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