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Ⅰ理解“四个自信”,精读四篇时评

发布时间: 2021-06-21 09:28: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作文 点击: 100

导读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高...

作文素材Ⅰ理解“四个自信”,精读四篇时评

导 读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高考命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四个自信”无疑成为参照的主旋律坐标。

今天推送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有关“四个自信”的四篇时评,并且用红字标出了金句。值得高三生好好学习、积累。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道路自信

来源:金羊网 作者:詹佳鑫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格局深度融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道路自信,笃定信心、加压奋进、冲出重围,是眼下的中国应有的姿态。  

要变“逆境”为“顺境”,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无论世界格局如何改变,中国的国情已经注定,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万众期盼中横空出世,为新时期的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构建了美好愿景、擘画了宏伟蓝图,中国正越来越清晰和坚定地朝着发展目标昂首阔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鞋子”合不合脚,走过的高速发展之路已证明了一切,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十四亿中国人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便能变“逆境”为“顺境”,创造引领世界的奇迹。

要变“危机”为“契机”,走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之路。面对国际社会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发展模式遭遇挑战,世界经济进入萎缩期。然而,越是环境复杂,越是要坚定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充分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气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并且保持长久的中高速发展态势,只有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互助共赢,才能不断变“危机”为“契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  

要变“僵局”为“新局”,走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突围之路。当前,全球经济已经深陷“长期性停滞”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等进一步加重了这一趋势,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与严峻。加之全球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要保证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就要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内需,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提高生产力、加大自主创新,以此突破逆全球化发展的重重包围,变“僵局”为“新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逆风前行,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中国的发展之所以一路飞驰,除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外,还因为我们始终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忘初心、不骄不躁。无论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变局中,都要坚定信心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最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之治”展现制度自信

——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

(节选)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为世界经济点亮明灯”,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次参加的国别、地区、国际组织和参展商均超过首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250家,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境外采购商由去年3600人左右增至7000多人……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热度更高,这一国际性盛会不仅展示出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更从一个侧面生动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实力和旺盛活力。  

中国经济绩效优、发展潜力大,背后是制度优势强、治理效能高。从更大视野看,新中国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我们的制度自信,奠基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来源于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传承,根植于近14亿人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正是将坚守道路与自我完善并举、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制度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我们有这样的自信,把邓小平同志的预言变为现实:“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有理论自信才会有底气生定力 (节选)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国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否则,社会就会迷失方向,人民就会无所依归。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就不能担负起引领人民前进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96年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总结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不管面对外在压力还是面对内部困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信共产主义必然取得最后胜利,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烙印在每一个党员的行动上。正是这种坚守和执着,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例子是苏联。为什么苏联发生了颠覆性蜕变直至亡党亡国?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在激烈的意识形态竞争中丧失了理论自信,丢掉了战略定力。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苏联丧失了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更为重要的在于,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正是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底气所在与力量来源。

毋庸置疑,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必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越到决胜阶段、关键时刻,就越需要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求。

从辩证关系上讲,理论自信是战略定力的前提,战略定力可以增进理论自信,二者共同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上。实践有成就,理论才自信。有自信才会有底气,有底气就会生定力。战略定力又可以保障实践不走样、理论不偏向。

“文化自信”三喻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金苍

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攒动,一年440亿元票房堪称奇迹……

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公众拓展了心灵空间、构筑起精神家园。“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印证着重要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对于我们,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文标题: 作文素材Ⅰ理解“四个自信”,精读四篇时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zuowen/1446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黎老师教小学作文: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任务驱动型中考作文范文两篇:2021年杭州中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