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素材的新颖

发布时间: 2021-04-07 10:47: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作文 点击: 104

我认为屡试不爽的小众人物素材莫过于:熟悉的陌生人,熟悉人的陌生事熟悉的陌生人,就是大家都认识这个人,但是有对这个人不是那么熟悉,...

2021高考作文——素材的新颖

我认为屡试不爽的小众人物素材莫过于:熟悉的陌生人,熟悉人的陌生事

熟悉的陌生人,就是大家都认识这个人,但是有对这个人不是那么熟悉,比如在课本里惊鸿一现,众所周知却对他不熟悉或者及时大家对这个人熟悉,但是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

这两种素材可以成为优秀的素材,一是因为这种素材脱离了那种烂大街一看让人审美疲劳的那种素材,更重要的是这种素材是阅卷老师所熟知的,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能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又感觉真实可靠,不像自己随便编个外国名字扯一堆事迹那样不靠谱。而且是能提现作者的雄厚的积累。

熟悉的陌生人,比如:

滕王阁序里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大家都知道滕王阁序里的“屈贾谊于长沙”,但是这个人具体经历如何呢?不去拓展肯定都不知道,这就属于熟悉的陌生人规则。

至于贾谊的相关素材,大家直接下载上面链接即可,不在这里占用空间了。

类似的还有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

等等

熟悉人的陌生事,比如

李清照的活泼

李清照的活泼,除了《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之外,还有一首: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又如周瑜除了“心胸狭窄”外,还有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除此之外,找到经历相似的历史人物,进行替换大家都熟知的人物,以增加作文的新鲜度,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1.屈原的替代——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3.司马迁的替代——谈迁

谈迁(1593~1657)。祖籍汴梁(今开封),一说是浙江海宁枣林人。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4.越王勾践——西岐姬昌——淮阴侯韩信;

(1)姬昌即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纣王将姬昌之子杀而烹之,假以兔肉送给姬昌吃,姬昌明知是自己儿子,却假装不知,兴食之,并赞言:美食也!由此纣王放松了警惕,将姬昌放回西岐,才有了三把神煞倒反西岐,一举推翻商纣统治的历史结局。

(2)韩信胯下之辱。

(3)苏秦刺股,最终佩戴六国相印。

(4)车胤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利用地上的雪的反光读书、孙敬为了防止瞌睡把头发悬到房梁上读书,最终都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5.与苏武相似的历史人物替代——郝经

郝经(1223~1275年),字伯常,元代陵川(今晋城市陵川县鲁川)人。元好问称之为“挺然正气,立于天地之间盖亦鲜矣”的济世之才。1260年,忽必烈为争取一个巩固政权的外部条件,派郝经到南宋议和,同时要南宋履行每年向蒙古献银20万两、绢20万匹的密约。对于交战国双方来说,充当国使相当危险。有人劝郝经称病,不要去。郝经却正色说道:“我学道三十年,一直没有用处。现在天下困弊到了极点,幸亏主上有意歇兵停战,两国不再争斗,使亿万生灵得以存活。我的所学有用了。”就这样,他以“道济天下为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受命为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大使,率数十人,肩负着“通好,弭兵,息民”的使命,毅然踏上了赴南宋的征程。

而宋奸臣贾似道正在大吹大擂他如何使蒙古退兵的功劳,害怕郝经入朝后,他投降卖国的真相败露,竟把郝经一行无理拘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军馆。在此期间,郝经曾上书宋朝十万言,贾似道都不呈报,不但不放他,也不杀他,使他隔绝于世长达十六年之久。在这十六年中,郝经抱着“大一统而安天下,利国,利君,利民”的信念,大义凛然,宠辱不惊。虽然长期囚禁但意志更加坚定,虽遭世人非议但学问却更加精进。囚禁当中,他镇定自若,依旧坚持讲学、著书、吟咏。后来,他的随从中很多人也因此成为学有专长的人。郝经在狱中著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周易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真观》等专著,还有数十万字的文集。这些著述,今天大多已经佚失,只有《续后汉书》90卷和《陵川集》39卷尚存,是研究宋元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郝经在被囚禁时,曾于1274年把帛书系在大雁腿上,给忽必烈“鸿雁传书”,有人在汴京获得这只雁,得到帛书,上面有诗:

霜落风高恣新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

诗后落款是“至元五年(1274年)9月1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帛书长二尺,宽五寸,背后有陵川郝氏印。充分表现了郝经举大事而忠义,临大辱而守节的高尚情操。

1274年,元大举攻宋。贾似道迫于形势,才派人送郝经使团北还。但在回归途中,他目睹荒凉凋敝的生活状况,不顾风烛残年,敢冒“铁铽之险”,上表请求元世祖下诏轻敛薄赋,勤政安民。

郝经说他“旅食他乡二十余年,……愿治之心比他人尤急”。但长期的囚禁生活,使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北归之后第二年,即1275年7月便病逝了。临终前写下了“天风海涛”四个大字,表达了他奔走南北、回天转地的一生,时年52岁。元朝政府以隆重丧仪,封他为冀国公,谥文忠。1318年,元仁宗下诏,将郝经的雁传帛书装潢成卷,藏之东观,翰林学士题词赞颂,朝野传为美谈。

有些人物,自带BUG,比如庄子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引用庄子,能让文章仙袂飘飘的感觉。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6.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译】德会长存,形体会丧失。品德是根本的,而形体是次要的,忽略品德才是真正的错误。

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译】道与言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任何道都是客观存在的,道往往被小的成就所遮蔽,言论常常被浮华的词语所隐没。如果以小小的成功遮蔽“道”,如果以虚荣之心隐没“言”,那么人们就会远离正直和道义,并最终远离成功。

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译】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德充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既处处充满机遇,又处处充满诱惑和陷阱。因此,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淡泊,才能不受贪欲的驱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适意而怡然。

9.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译】出自《庄子·在宥》。有这样一种人,可以随意来往于天地四方,游乐于九州,独自来往,毫无拘束,这样的人就可以超脱于万物了。

1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译】精诚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是一种开放的心灵,他们对自己时时自省,对他人极其尊重。所谓真,就是精诚到了极致,如果不精不诚,就不能打动人心。

11.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

【释义】不贪世俗的快乐,乃有真正的快乐 。不享世俗的荣誉,乃有真正的荣誉。

12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

【释义】一个人诞生,他的烦恼跟着一起诞生。

13.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释义】卑,低。丘陵山峰都是由低到高逐渐积累起来的,江河浩荡无涯都是汇合了众多细流而形成的。此以积土成山、积流成河为喻,说明凡事需要从基础做起、从点滴积累的道理。

14.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释义】出自《庄子·让王》学了知识而不能去实践,这叫做“弊病”。

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释义】出自《庄子·外物》。荃,捕鱼的竹器。张开鱼笼是为了捕到鱼,捕到鱼就忘了鱼笼。此语本意是比喻悟道者专注于道而忘其形骸。后也比喻一个人达到目的或成功后背恩忘本。

本文标题: 2021高考作文——素材的新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zuowen/1345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语作文真题|英语作文汇总大全(附点评)英语老师如何批改学生作文?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纠错技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