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痴人能至情,世间难得牡丹亭

发布时间: 2021-08-02 19:27: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1

(水墨画创作:夏云国文字创作:燚公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

最是痴人能至情,世间难得牡丹亭

(水墨画创作:夏云国 文字创作:燚公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自《牡丹亭》问世,这句话已不知被多少人传颂。汤显祖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这不过是一个痴情女子的故事。却叫无数女子读之,"为之叹,为之痴,直至为之死。"一个女子,长到16岁,却连自己家的后花园都未踏足过,只能整日在闺阁中"长向花阴课女工",好不容易读到一首描写自由爱情的"关雎",却也被教导为这是赞颂后妃贤德的诗篇。所以如果没有意外,也许她不久即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予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男子,嫁到另一个家庭中,奉行礼教所施加于她的义务——传宗接代,相夫教子,恪尽妇人之德。然后没有一丝波澜地度过一生,没有美丽的青春,没有炙烈的爱情。这似乎是当时"程朱理学"倡行的社会环境下所有女子的命运。可是意外就是发生了。这一天她妆扮地分外美丽,来到了家里的后花园。看到了"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于是她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她说"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爱美是人之天性,可纵然她的青春再美好,那又如何?"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啊!于是这忧愁便在她心中萦绕不去,以至使她在梦中遇见一书生柳梦梅。这书生与她一起游园,一起欣赏春日美景,一同燃烧青春应有的炙烈。梦醒后,杜丽娘便魂牵梦绕,寻梦也寻不得,竟一梦成痴,相思成疾。

这样的事,若"以理相格",则迹近荒诞,但在情的世界,却是必然。汤显祖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我们知梦是虚幻,情不可"以理相格",梦亦不可"以理相格",在全然的没有理的世界,由梦中生出的情,岂不是更加纯挚?不论如何,杜丽娘痴了,为了一个梦中邂逅的书生,她入园中寻梦。芍药栏,牡丹亭依旧,却已不是梦里情境,只剩得一株大梅树,令她怅然若失。于是发出了四百年来叫无数人喟叹的感伤,"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曾自称为"草木之人"。她与宝玉在漫天花雨下共读西厢,于是"情不知所起",勾住她心中怅怅然思绪。后又听见《牡丹亭》戏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便想起"水流花谢两无情",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最美的便是"不觉"二字。若有"所觉",则难抵"至情"。因此黛玉的情,杜丽娘的情, 皆是"不觉"而起,如一点温水淌进心里,再逐渐燃烧沸腾。生命如果没有经过燃烧,没有追寻过自己渴望着的理想,那岂不是如这花花草草一般,随人爱弃。柳梦梅是杜丽娘心中的理想,寻到了,那生命便可有另一种选择——为什么她的青春只能由"断井颓垣"来欣赏?为什么她不能让"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她寻不到,她怀着对理想的徒然渴望无法实现,而香消玉殒。

既然生的世界寻不得,那就去到另一个世界来寻。于是她让自己葬在梅树下, 即使是尸骨,也想守住心中的至情。后来有个女子演《牡丹亭》,演到此处,唱至"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哎呀,人儿呀,守得个梅根相见。"便随声倒地,竟是殒绝矣!

都是痴人啊!佛经言五毒,"贪、嗔、痴、慢、疑",唯有"痴"让我觉得这是生命中的另一重美。我们为什么非要悟?为什么非要让心清明?"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众生所生的病,是因我们有痴有爱,痴是没有办法看透彻,爱是有种种牵挂。佛经称众生为"有情众生",不就是这些痴、爱,让我们有情吗?若没有情,又有什么可以在漫长的岁月中打动枯燥的生命呢?没有情,如何动人?我翻阅了许多佛经,可是我越来越悟不透,我怕死,怕生,惧理,惧情。我从来都是羡慕他人,可我也怀着与杜丽娘一样的渴望,希望若有一日也能有个叫我穿越生生死死也不惜追寻的痴迷所在。可我到底只是个凡夫俗子啊。我参不透佛经,悟不了人生,我也不愿变成个装模作样的悟道者。既如此,那便专心地渴望做个痴人罢。

本文标题: 最是痴人能至情,世间难得牡丹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517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当代实力派女作家简媜情感观:“不快乐是天生的,孤独是最干净的”这本豆瓣8.4分蒋勋经典散文集让我明白,为什么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