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让县自明本志令》很虚伪

发布时间: 2023-11-07 05:01: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9

让县自明本志令,文言文翻译《让县自明本志令》我刚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

为什么我觉得《让县自明本志令》很虚伪

让县自明本志令 文言文翻译

《让县自明本志令》

我刚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

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

所以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

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

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

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象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_》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

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

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干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

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原文: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_》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此文出自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

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

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_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

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文章特点:

为魏、蜀、吴三国各自修史,合成一书,充分显示了陈寿的史才。史料取舍非常用心,再三审慎。记载史事,据实直书,评价人物,较客观公正。清代学者赵翼在批评陈寿的同时,也不得不赞赏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

叙事生动,语言洗练干净,评论中肯得当。书中塑造的谋臣武将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谋臣既足智多谋又人格完美,如荀_、程昱、郭嘉;武将虽勇冠三军,却有明显的缺点,如狂傲的关羽,暴躁的张飞等。

文章简介: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

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

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让县自明本自令》可视为曹操50岁前的自传,结合原文论述

曹操五十岁前就是赤壁前夕,而赤壁之前老曹未称丞相,基本上属于摄政,孔融之类的重量级反对派也活得很滋润。那时擅权也有限,与后来称王称公不同。《让县自明本自令》写于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年底,当时南郡以为周瑜所破,并且发生著名的“借荆州”事件。老曹到那个时候已经感觉天下不是短期能平定的了,但他也不再有什么压力。于是开始转而巩固自己的政权

下面一段段来:

1. 孤始举孝廉②,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③,恐为海9内人之所见凡愚④,欲为一郡守⑤,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⑥,使世士明知之⑦。故在济南⑧,始除残去秽⑨,平心选举⑩,违忤诸常侍(11),以为强豪所忿(12)。恐致家祸,故以病还(13)。

讲的是曹操二十岁那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这个官相当于北京公安厅副厅长)。然后他干了棒杀蹇硕叔的英雄之举,于是被赶出京城,左迁为顿丘县令。

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曹操调任济南国相,扫除了一些邪教与名人祠堂,也就是他说的“除残去秽”。总之当时老曹少年气盛,把人都得罪遍了,好在他老爸是三公之一的太尉,罩得住他,但最后他还是怕连累到家人,辞官回家。这就是第一阶段。

2.去官之后(14),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15),年有五十,未名为老(16)。内自图之(17),从此却去二十年(18),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19)。故以四时归乡里(20),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21),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低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22),绝宾客往来之望(23),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24),迁典军校尉(25),意遂更(26)。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27),然后题墓道言(28):"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老曹从赋闲到复出的心绪,典型的自传文字。

3.而遭值董卓之难(29),兴举义兵(30)。是时合兵能多得耳(31),然常自损(32),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33),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34)。故汴水之战数千(35),后还到扬州更募(36),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这一段写的是老曹参加关东讨伐董卓军,孤军追击汴水一役被徐荣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到扬州募兵又遭遇兵变。搞得只剩三千人这么惨,不得不去河内投奔盟主袁绍。不过老曹讲的很冠冕堂皇,把大败仗导致的寄人篱下称为“此其本志有限”。到此是第二阶段。

4.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37)。又袁术僭号于九江(38),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39),衣被皆为天子之制(40),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41)。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42),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43),发病而已(44)。及至袁绍据河北(45),兵势强盛。孤自度势(46),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47),以义灭身,足垂于后(48)。幸而破绍,枭其二子(49)。又刘表自以为宗室(50),包藏奸心,乍前乍却(51),以观世事,据有当州(52)。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位已极,意望已过矣(53)。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54)。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一段写的是老曹讨灭袁术、袁绍、刘表这些对手的过程。但是却没有提劲敌吕布,为啥呢?因为这三个人都想称王称帝,不臣之心已久,袁术更是等不及直接称帝。只有吕布压根没这想法,所以尽管打吕布打得很辛苦,几次搞得生死一线,比官渡危险多了,但是老曹却直接跳过。到此是第三阶段,写《让县自明本自令》时老曹直辖的地盘基本上就这些了。

5.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55),言10有不逊之志(56),妄相忖度(57),每用耿耿(58)。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59),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60)!"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61),赵王欲与之图燕(62),乐毅伏而垂泣(63),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64),放在他国(65),没世然后已(66),不忍谋赵之徒隶(67),况燕后嗣乎(68)?"胡亥之杀蒙恬也(69),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70)。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71)。

孤祖、父以至孤身(72),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73);以及子桓兄弟(74),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75),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76),汝曹皆当出嫁(77),欲令传道吾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78)。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79),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使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80),以还执事(81),归就武平侯国(82),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83),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84),申胥之逃楚赏(85),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86),仗钺征伐(87),推弱以克强(88),处小而禽大(89),意之所图,动无违事(90),心之所虑,何向不济(91)?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92),食户三万(93),何德堪之(94)!江湖未静(95),不可让位;至于邑土(96),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97),少减孤之责也(98)。

这一段写的自书胸臆,貌似很真诚。但紧接下来让出去的二万户又分掉一万五千户给自己三个儿子,却让“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显得尤为耀眼:

魏书曰:庚辰,天子报: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文章确实写得很漂亮,但比照史实一看,艺术色彩立刻褪去不少。可以说从第二阶段开始,老曹每走一步都为形势所迫,不灭强敌就会为敌所灭,“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辅汉不辅汉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乱世求存,手中必须握有枪杆子。至于第三阶段为什么变本加厉,个人主要是因为老曹的地盘扩大太多,制度又无法做出合理的调整。

因此老曹三子受封,不管是他自己想要,还是朝中摇尾系统讨好他,本质上其实没啥区别。表面文章做完了,实际上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即:

  【杰出的政治家很少成为杰出的文人,杰出的文人也很少能成为杰出的政治家。盖因前一种角色需要理性,后一种角色需要感性,矛盾冲突也。司马相如写就一手好赋,但一生至大的政绩不过是出使西南。李白的诗狂放不羁,仙才横溢,为官却差劲地很,职业最高峰也只是充当御用文人。而曹操,他是不同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败董卓,平袁绍,一连串的政治军事行动漂亮利索,精彩纷呈。治理天下,何等繁忙,却还能吟诗作赋,可见不是凡人能比。纵观中国历史,再没有第二个这样游刃有余的男人。
  爱纳贤才的统治者有很多,用诗句来招揽人才的却独他一个。忍不住把这四十八字的短歌行抄录上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殷殷求才之心,跃然纸上。 这样的殷切,却又意态壮阔,语含悲凉,丝毫不见猥琐。脱自诗经,意境又远在原诗之上。读之就让人无比喜欢。
  {《让县自明本志令》更让人觉出了他的可爱。这是曹操很重要的一篇政治表白。他坦陈了自己并无心篡位,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绝不会放弃权力。文中提及了乐毅、蒙恬。的确,历史上数不尽的名将重臣死于功高震主。翻开史书,随处可见“屠三族”、“屠六族”,这一酷法直到清末才被废止。失去权力往往意味着个人的死亡、家族的覆灭。他并不掩饰自己,也不唱高调,因为直白而更加真实}。】

让县自明本志令阅读答案附翻译,让县自明本志令阅读答案附翻译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 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音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①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视同岁中 顾:照顾 B.兴举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与文中“夫能以大事小也”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

曹操名言,但这一句的出处是?要精确的文章!
  出自曹操的《十二月己亥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

  建安十八(公元213年5月曹操已被封为魏公。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魏武故事》,曹操以“令”的形式颁布了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所谓让县,即将所受封的四县交还三县,这三县是阳夏(河南省太康县)、柘(河南省柘城县)、苦(河南省鹿邑县)三县。自明本志,即是把原来的志向坦率地说出来。《让县自明本自令》是史家研究曹操思想很重要的历史资料。这里,就《资治通鉴•六十六卷•东汉年》上摘录的“令”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我最初被保荐当‘孝廉’(时二十岁),自己知道不是身藏深山的知名之士,恐怕世人把我当成凡夫俗子。为了推广教化,争取名声荣誉,所以在济南国(首府东平陵[山东省章丘市])时,铲除贪官,消灭污秽(曹操当济南国相,所属十余县,县长等官员多阿附权贵,贪赃枉法,曹操奏报朝廷,有八人免职,境内肃然),公平正直的选拔人才,因此受到豪门强族的愤恨,深恐招来杀身毁家之祸,所以声称有病,辞职回乡。那时年纪还轻,就在谯县(曹操故乡,安徽省亳州市)东五十里,兴筑书房别墅,打算秋夏两季读书,冬春两季打猎,预期二十年,等到天下太平,再出来做官。

  然而,却不能如愿以偿,又受到朝廷征召,(于188年)担任典军指挥官(典军校尉),一心一意为国家讨伐盗贼(黄巾军),建立功勋,只盼望死后墓碑上,题字:‘汉王朝故征西将军曹操之墓’,生平大志,不过如此。想不到不久就发生董卓之难,我遂兴起义军。后来,兼任兖州(山东省西部)刺史,击破黄巾变民集团三十万人;接着讨伐袁术,逼使袁术穷途末路而亡;讨伐袁绍,砍下他两个儿子的首级;再平定刘表,全国统一。(208年曹操平定荆州时,益州服从朝廷,孙权在200年就表面上服从了朝廷,曹操上表朝廷奏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

  我身为宰相,对一个做臣属的人来说,尊贵已到顶点,远超过昔日的愿望。假设国家没有我,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许有些人看见我的力量日渐强盛,而我素来又不相信天命,因之随意猜测,认为我可能有篡夺(东汉)王朝政权之意;每一想到这些,耿耿于怀。所以,特别向各位说明本末,全是肺腑之言。然而,如果打算要求我放弃军队,交还给有关机关,回到我的采邑武平侯国(河南省鹿邑县西北武平城村),则决不可能。为什么?诚恐一旦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一方面为子孙打算,一方面也考虑到,我如果失败,国家会立刻陷于险境。所以,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而去接受灾祸。

  不过,我的侯爵采邑面积有四县之多,民众有三万户,我岂有品德消受!社会仍然混乱,国家还没有统一,官位不可辞让;至于采邑封土,却可以拒绝。现在,向朝廷缴回阳夏、柘县、苦县三县,以及二万户人家,只保留武平一万户人家。姑且减轻诽谤议论,减轻我承受的压力。”

  (孤始举孝廉,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世人所凡愚。欲好作政教以立名誉,故在济南,除残去秽,平心选举,以是为强豪所忿,恐至家祸,故以病还乡里。时年纪尚少,乃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为二十年规,待天下清乃出仕耳。然不能得如意,征为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矣。而遭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后领衮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讨击袁术,使穷沮而死;摧破袁绍,枭其二子;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恐妄相忖度,言有不逊之志;每用耿耿。故为诸君陈道此言,皆肝鬲之要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然兼封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这道令在叙述了曹操从被举为“孝廉”开始的一系统思想活动和行为后着重指出:“如果国家没有我,不知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史家公认曹操讲的这话与实情相合。令中又说:“也许有些人看见我的力量日渐强盛,而我素来又不相信‘天命’,因之随意猜测,认为我可能有代替东汉王朝政权之意;每想到这些,耿耿于怀。”曹操所讲的和所做的也完全一致,终身没有夺取东汉王朝帝位。令文中还讲到“然而,如果打算要求我放弃军队,交还给有关机关,回到我的采邑武平侯国,则决不可能。为什么,诚恐一旦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一方面为子孙打算,一方面也考虑到,我如果失败,国家会立即陷于险境。所以,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而去接受灾祸。”这段话道出了朝廷中央政权已由曹操重新建立起来了的真实情况。汉朝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各自为阵,就是因为189年董卓进京后皇纲失常造成的。现在曹操这个经过20年战争所产生的新的中央政权的首脑一旦出了问题,他担心天下又将面临大乱的情形出现,于国于民于己都交权不得,也完全说的是实话。“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而去接受灾祸”这一句很重要,说明了曹操此时的思想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在“江湖未静”,即全国尚未统一的时候,在还权于献帝以表现出忠君的考虑和这样做是否有益于国家大局的考虑上,是把大局置于忠君之上的。还权的后果,历史上可能会有千古美誉,虽得到了一个“虚名”,可于国于民于己,都会立刻陷于险境。后面要讲到,189年董卓立9岁的刘协为帝后,至196年,献帝都控制在军阀手中当玩物的。196年曹操奉天子都许后,平定天下大乱的重担是扛在曹操肩上的。以曹操之能力,尚未能完成天下统一的大业,还权于献帝,献帝能挑得起使得“江湖安静”的这副担子么?柏杨评论《让县自明本志令》说:“这项《自明本志令》,光明磊落,字字真挚。他坦率地承认:并不是从小就胸怀大志,而是时势推演,才把他推上高位。而既被推上高位之后,他就等于骑到猛虎背上,到死才能下来。他坦白地说明他面对的困局,这是专制政体特有的困局,任何人都无法突破,那就是他不能放弃军权。”“大多数政治性文告,都是虚情假意,说些谎话、大话、空话。《自明本志令》之可贵,曹操之可爱,就在于有异于此。”
失火文章🌝🌝🌝🌝🌝🌜🌜🌜🌜🌜

让县自明本令有什么写作特写?

纵观全文,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历叙平生,反复明志。题目是《让县自明本志令》。文章紧扣“明志”二字,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从少到老,由远及近,历叙平生行事,反复申明本志。文章一言 “此其志也” ,再言“此其本志有限也”,三言“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四言“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反复申明平生志向,只在为国建功,辅佐汉室,并无图谋不轨之意。言辞质朴,而又委曲尽情,读来令人信服。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看似一般,实有深意。“明本志”可以说是本文题目的题眼。何谓“本志”呢? “本志”者,初衷也,亦即平生志向。现在作者由少而壮而老,将一生行事,一一道出,足见得建功立业,辅国安邦之志,并非一时的念头,而是萌于年少,成于年壮,是早已有之,一以贯之的。由此看来,这样组织材料,是有助于突出“明本志”的立意的。
二是借典抒怀,含蓄有致。作者申明自己的志向,采用了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直接叙述,二是借典抒怀。所谓用典,包括使用古人譬喻、成语、史事,引古人作比,引古人言语等。本文用典,既引史事,又引古人言语,还用古人作比; 既有对典故的正用,又有对典故的反用。作者一引齐桓、晋文之事,意在表明自己虽位极人臣,权重势大,但绝无代汉自立之意。二引文王之事,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心迹。三是引乐毅、蒙恬之事,意在说明自己祖父、父亲和自己本人,于汉室 “皆当亲重之臣,可谓见信者矣” ,因而决不忘恩负德,背弃汉室。四是引周公事,意在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绝无二心。五是引介推 申胥之事,意在表明自己受封有愧,含有自责之意。全文共用典故八个,而读来不嫌其烦,但觉其妙。这是因为作者对这些典故的使用是各不相同的。文王、周公、齐桓、晋文、乐毅、蒙恬之典是正面使用,而介推、申胥之典是反面使用。用齐桓、晋文之典,概述其事,显得明快;用文王之典,转引《论语》对文王的赞颂之辞,显得庄重; 用乐毅、蒙恬之典,着重引述人物的语言,显得情深;用周公之典,只将周公与记载周公藏祷辞于金縢之事的《尚书·周书》的篇名《金縢》点出,显得含蓄; 用介推、申胥之典,各用一语提明,显得简洁。如此用典,显得活泼。对于这八个典故,作者并非一口气将它们全部说了出来,一、二、三、四地罗列在一处; 而是根据文意的发展,按照典故内容的不同,穿插在文章的不同地方。将齐桓、晋文、文王、乐毅、蒙恬五个典故放在“或者人见孤强盛”数语之后,一口气将它们说出,笔酣墨饱,气足势雄,这就能有力地驳倒他人的“私心相评”,充分表白自己的本志。将周公之典放在告诉妻妾的言语之后,从写法上看,是对前文的收束,从内容上看,是点明对妻妾所说话语的用意,进一步申明自己的本志。介推、申胥之典放在“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之后,既含有对受封的 “自省”之意,又起到引出后文“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的作用。由此看来,曹公对典故的使用是深有讲究的,并非信手拈来,随意安放。由于选用贴切,穿插得宜,作者忠心辅汉的志向得到了充分的表露。由于使用了典故,文章也就显得精练,显得含蓄有致,耐人寻绎。同时,从行文上看,避免了整篇文章全是白描式的叙议,因而不致单调乏味。
三是清峻通脱,挥洒自如。鲁迅曾经指出曹文的特点是“清峻”“通脱”。所谓“清峻” ,就是简约严明;所谓 “通脱”,就是不拘俗套。本文完全体现了这个特点。它,不虚伪,不矫饰,把作者在不同形势下的不同愿望和盘托出。举例说吧,写年少时期,说是“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
1、曹操发布了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文中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2、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本文标题: 为什么我觉得《让县自明本志令》很虚伪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264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有中西方年代对比表格明朝为何要跟满清死磕到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