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后,为什么德军再也打不过苏军

发布时间: 2023-10-31 20:00: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6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战损小于苏军为何还会失败说起库尔斯克会战,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机械化部队的...

库尔斯克会战后,为什么德军再也打不过苏军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战损小于苏军为何还会失败

说起库尔斯克会战,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机械化部队的对决,同时也是二战苏德战战争中能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大战。苏联红军在这场会战中打断了德军的脊梁(斯大林语),使纳粹德国无可挽回地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由此转入全线防御。

然而,德军在总体兵力、兵器都略少于苏军的情况下,却取得了更理想的战绩:杀伤苏军79.5万人,击毁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6129辆、大炮3000门、战机1600架;自身只伤亡、失踪50万人,损失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

所以,不少战史学家甚至是部分俄罗斯学者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库尔斯克之战,损失远超德军的苏军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场战役真的是德军失败了吗?

1、唯伤亡论不可取

首先,我们应当明白,评价一场战役谁胜谁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只有伤亡大小这一条。

古往今来,有太多在战役战术上占尽便宜却最终在整个战略上功亏一篑的战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日德兰海战,不论是在人员还是舰艇吨位上,德军都取得了击杀与自损比2:1的优势数据,但却没能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此后直到一战结束,德国海军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一样,再也没有主动出击过一次,可谓是战略上完败。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战史评论都一致认为,日德兰海战的最终胜利者是英国人。

我们再来看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不仅没能实现攻克库尔斯克、围歼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两大战略目标,反而还丢掉了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三座重要城市。

特别是苏联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它不仅是德军后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关键的补给基地和前进中转站,失去它给德军造成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

反观苏军,不仅坚决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还能在挫败两路德军的夹击后发起反击,一举拉平了库尔斯克突出部,肃清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

这不仅使苏军完全达成了战前制定的战略方针,更为日后进行全面反攻获得了极好的出发地和战术支撑点。

虽然苏联付出的代价很高,但获得的收益同样巨大——此次战役后,红军得以在整个苏德战场发动一连串攻势,而德军再也无法对苏军构成致命威胁,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落入苏军手中,这自然是不管花多达代价也必须要达成的。

2、战术优势难掩整体被动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无疑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能力,但这些不能掩盖他们在1943年整个战线上所呈现的、不可逆转的整体被动。

之前两年的战争进程,都是按照德军夏季进攻→秋季进攻受挫→冬季苏军反击→春季反击受阻,德军重夺优势这一套路来进行。

就在库尔斯克之战前,苏军携斯大林格勒得胜之余未发起大规模反攻,结果却在哈尔科夫遭曼施坦因元帅重创,52个师损兵达50%以上,说明德军仍然是强势的一方,苏军还远不能凭借一场局部胜利就打垮对手。

但到了1943年夏,之前的循环套路不再上演,因为苏军已经能够在夏季扛下德军装甲部队的强攻,这在之前的苏德战场上还是没有过的事。

可见,德军所谓的夏季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实在库尔斯克开战前,对德军来说,危机的苗头就已出现,只不过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城下的胜利暂时掩盖了这一点。

而也正是这场胜利,使德军不仅忽视了对手的日益强大,也对未来战事走向产生了严重误判。

针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呈现的战局,德军下一步行动本来有很多更为合理的选择:第一,就地防御,加强对已占领地区的巩固,凭借之前的机动防御经验不断迟滞、杀伤苏军;第二,趁苏军立足未稳先行进攻,力争在某一有把握的方向上取得突破,使苏军不得不投入预备队以稳定防线,消耗其后备力量;第三,在整个战线上选取敌薄弱环节实施纵深突击,多点开花,积小胜为大胜,使苏军无暇休整、补充。

上述打法,有利于使德军始终保持主动,并可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全面进攻态势,掌握战略优势,古德里安、莫德尔等将领就多次建议希特勒予以实施。

但1943年4月,希特勒却采纳了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制定的针对库尔斯克苏军突出部的作战计划,即堡垒计划,采取了向苏军设防严密的筑垒地带进行硬碰硬的攻击,不能不说很是失策。

因为德军仍认为对手的实力不足以承受德军强大装甲力量的倾力一击,结果其包括7个装甲师在内的宝贵战略机动力量一头撞在了苏军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既然选择硬碰硬,德军也不是毫无胜算可言。

战术鬼才曼施坦因元帅就建议耐心等待苏军先发动进攻,这样他们就会脱离坚固的工事与德军进行野战,德军强大的坦克及摩托化部队便可以大显身手。

但希特勒拒绝了,他认为让苏军抢先进攻过于冒险。

可是,既然要先动手,那就必须兵贵神速,可小胡子却又一再推迟进攻,以尽可能多的为前线部队补充新式装甲战车。

很显然,希特勒忽视了红军的力量增长得更快,它早就不是1941年时德军面对的敌人了。所以,德军在库尔斯克是未战先败。

纵然他们表现更加出色,纵然他们爆表的战斗力让苏军吃尽了苦头,但他们仍然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3、苏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库尔斯克之战,德军尽管在战术层面表现出色,但却没能阻止苏军攻城略地,反倒使自己的战略预备队受到重创,让古德里安大将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溃败后,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装甲部队受到严重削弱,这令德军再也无法发起重大战略攻势。

之后不管是阿登森林还是巴拉顿湖,都只不过是德军为延缓失败的到来,孤注一掷进行的战术性反扑而已。

库尔斯克会战结束时,德军高级将领们就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曼施坦因元帅后来回忆道:

当作战叫停之时,东线战场的主动权也就终于转移到俄国人的手中。

此后,由于苏军总是处于进攻态势,能够控制绝大多数交战场地,对战损的武器装备可进行有效的回收、修理,其实际损失要比战斗损失小得多。

可德军因为需要不断地后撤,无法及时对装备进行维修保养,甚至是出现小故障或轻微受损的重装备也只能丢弃或自毁,以至于每打一仗都要伤筋动骨,再难恢复元气。

经过库尔斯克大战血的洗礼,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各方面军之间的战略协同和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

战术方面,步坦协同与步炮协同水平得到提高,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在实战中接受锻炼,证明了大规模使用坦克装甲力量进行关键性突破作战是可行与必要的。

苏联空军也迅速成长为一支令人生畏的作战力量,主宰了苏德战场的天空。

因此,说这场大战是苏德战争乃至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毫不过分。

历史已经给出评价,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巨大牺牲是值得的:它不仅消耗了德军极为宝贵的战争资源,还圆满完成了苏军在战前的全盘战略规划。

尽管德军的损失远小于苏军,但他们已经看到自己是不可能打赢苏军了。

冷战时期,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西方国家一方面不断丑化苏军,贬低苏军在二战中的战绩,一方面则不断宣传盟军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作用。

而苏联由于受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的去斯大林化的影响,加之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推波助澜,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红军的历史贡献也鲜有正确的评价。

这导致在今天很多人,包括部分历史学者也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的战损比,片面认为损失更大的苏军实际上是打了败仗。

试想一下,连盟军丢盔弃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都被称为战争奇迹而广泛宣传,还被拍成电影全球公映,真正使德军丧失战略主动权的库尔斯克会战,怎么就成了苏军失败呢?

德国最终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二战中,德国败给苏联主要是实力不足。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国力已整体跃居世界第二,人力较德国丰富,国土面积广阔,战略纵深宽广,其武器制造体系适合于大规模战争,有美国等国物质援助,意识形态的团结和激发俄罗斯民族的内在向心力使比沙皇俄国更加团结。

  德国是多线同时作战,兵家大忌,几乎是与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同时为敌,武器先进但制造复杂,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在开始阶段全面动员工业体系,占领区经济整合不力,战争指挥上犯错多余苏联,特别是没有完全抓住战争开始阶段的良机,拖入持久战,逐步丧失政略主动权。

  

  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联红军指战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则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进攻受挫。随后双方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稳住战局,1943年八月末,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的攻势,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4月30日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根据多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的参考和多个军事爱好者的朋友的讨论,总结出纳粹德国十个方面的错误抉择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和本人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转自铁血社区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1.首要原因是天气。苏联天气转冷,在极寒的天气下作战,使德军士兵无法接受,许多士兵更是被冻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连枪栓也被冻住,根本就拉不动。
2.德国资源和工业基础不如苏联,虽然德国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苏联好,可德国的生产速度远比苏联慢,最后拼的根本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论是人口,还是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德国都不能支持他长期作战,特别是同时两面作战。
3.苏联自身的兵力动员能力。“看不见的师”这一体制于三十年代初在红军中实行。它在二战中成功地挽救了苏联。直到今天这一体制仍然被采用。这一能使苏联迅速扩大其兵力的体制,其过程非常简单可靠,并且不消耗任何物资资源。在晋中之窗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职。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师参谋长(军衔为上校)也有两名副职,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参谋长。每个团的情况也一样。每个营有一个营长(中校)和一个副营长。副营长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的营长。 很快就组建一个新的部队。

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晋中之窗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
德国在二战被苏联拖入泥淖,原因如下:1、补给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周期慢;2、德国人习惯的快攻节奏没打起来,士气严重受创;3、德国人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和韧性,犯下了轻敌的大忌;4、对于斯大林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的苏联士兵来说,这不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卫国战争,如果被德国人突破了防线,那么带给苏联的将是无尽的屈辱和灾难,所以苏联军队爆发出顽强的斗志和拼死的精神,用德国人的话说就是:苏联红军根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造成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对手,试问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的;5、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功的被苏联红军拖到冬天,苏联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此点深合孙子兵法中的“古之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一兵法要旨,大家都知道,圣彼得堡那地方冬天有多么冷,土生土长的苏联人不怕,但是德国人受不了啊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萨计划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其后勤补给。苏联广袤的土地意味著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补给将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尽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已遥遥在望,苏联政府和外国使馆已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今萨马拉),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样在红场进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部队刚刚接受完检阅即被投入战场,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人的攻势被遏止时,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战线后方苏联游击队的不断破坏,前线部队的进攻已经难以维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粉碎。巴巴罗萨计划最初制订时认为苏联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另外,苏联人在撤退时采取了焦土政策,他们坚壁清野,令德国人的后勤问题更为突出。当冬天来临时,大量德国士兵因苏联严寒的冬天和苏联的反攻而死亡。

当德军占领了大部分苏联东欧部分的土地后,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悲剧开始了:围攻列宁格勒。当德意志帝国与芬兰的部队分别从南方和北方抵达列宁格勒外围后,希特勒下令必须“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清除”,命令消灭城内的所有人口。德军开始包围列宁格勒以切断来自外部的援救物资,同时用炮击和空军轰炸。包围持续了900天,在饥饿、严寒和恐惧的氛围中,大约100万平民死亡--其中80万死于饥饿;但列宁格勒始终没有向纳粹屈服。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为此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七交响曲》(又称《列宁格勒交响曲》)去表现苏联军民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当中的英勇抗争及为此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后,德军开始准备进一步的进攻行动。进攻高加索地区、伏尔加河地区的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并在进攻过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希特勒的犹豫不决、高级将领们对改变计划的不满以及过长的补给线,以及苏军的顽强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成为德国士兵的恶梦。当苏联红军发动反攻时,20个师的德军(还有2个罗马尼亚师)被切断了退路,德第六集团军被完全围困。随著食品、燃料和弹药的消耗,德军的阵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一部分德军在1943年初投降。为了确保前线军官不会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团军司令弗雷德里希·保卢斯为陆军元帅(历史上的德国陆军元帅没有一个投降过。保罗斯没有投降,但也没有“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被苏军俘虏)。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而加载史册,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大约有200万人死亡,其中50万是平民。该战役与中途岛海战同时成为二战最重大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渐渐丧失战场的主动权,但苏联人也因为战争损耗太大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力量。1943年开始,苏军在战场上逐渐转入反攻。1943年夏天,苏德双方的军队集结于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由曼施坦因将军领导下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役。由于苏联方面事先获得了情报,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制订了一个大规模计划。在他们的抵抗之下,德军装甲部队最多只前进了17英里。在该场战役以苏军的胜利结束后,红军就始终控制著战争的主导权,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势(苏联历史上称为十次突击),直到1945年5月2日占领柏林。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国为什么无法进攻了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国为什么无法进攻了

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国人为什么没有打不赢苏联人?为何无法在发起进攻?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是人力、物力和国力。总的来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国的国力已经不如苏联了。德国已经无法承受巨大的战争消耗,而苏联战争机器正在拼命启动。

最经典的就是库尔斯克会战,这是一场典型的坦克战,双方都有上千辆坦克。从结果来看,其实是德国的胜利,苏联的损失大于德国。而之所以德国会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已经消耗不起了,没有更多的战争资源。

事实上,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作战能力,德军都要优于红军和盟军。可惜自身基础太薄弱。它面对的是两个巨人,一个是苏联,另一个是美国。这两个战争巨人真的不可轻视。苏联和美国联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对手。

德军精锐在重大战役中损失惨重,不得不补充大量新兵。这些新兵没有作战经验,导致与预期目标相差很大,战斗力严重削弱。另一方面,在苏联,苏联红军在训练和战斗技巧上不如德国,但其英勇抵抗和死亡精神却远强于欧洲和盟军。

在明斯克、基辅、莫斯科等地,苏联红军明知没有生路,仍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拼死一搏,这种抵抗也给德军造成了重大损失。随着战争的推进,盟军对苏联的大规模援助和德国军队的双线作战,加上德国资源的匮乏,使得人员素质不尽如人意。曾经引以为傲的第三帝国也面临着崩溃和解体,导致日益衰落,直到战争失败,柏林被红军占领。

库尔斯克会战,为什么德军不是苏军的对手?

托普勒的《库尔斯克》证明了北线莫德尔第九集团军在库尔斯克北线的作战风格:

莫德尔不想自己的师过于前突,而是注重保护侧翼和保持防守的能力。

莫德尔下达了让师长把控自己的节奏,不要让重炮过于跟进的“让几个师长注意更直接控制自己的师”的命令,得到苏军逃兵的供词确认北线苏军实力雄厚之后,莫德尔于7月5日0点5分再次发电强调各师必须严格控线。

但在7月5-6日德进攻中,德方装甲前锋(第47装甲军)同时遭到了苏军的凶猛集中的装甲部队的反攻。不幸的是德军装甲车辆无序的在对方阵地前,受到数小时的(苏军)炮击,这毋庸置疑是前线指挥官的失误。

德方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个别装甲单位甚至由于苏军的反冲击,阵型变得杂乱无章,不再位于其师长的掌握之中。经过了3天3夜无休止的战斗,第47装甲军遭受了较大的损失,需要短暂的休息来整编部队以及恢复部队,随着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7月8日结束时,莫德尔重新与他的军,师长商讨作战方案。

关于反对Panzer Raid,莫德尔在7月9日的会议中说明:苏军的火力配置和阵地雄厚,这样的防御阵地阻碍了我军装甲进攻,我方不得不进行更详细具体的进攻准备。而不是莫德尔明确反对Panzer Raid。

不赞成装甲营搞穿插,而是把若干装甲营和其它重兵器堆在一起。这一点,同样是7月9日日志中当天会议上的内容,莫德尔基于昨天(7月8日)的经验,认为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战术:由于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大编制单位中,指挥设备的不足以及未完成训练的装甲部队,以及相对较少的坦克数量,可以预见今后需要将多个装甲营集中使用…… 师内的装甲单位执行任务要紧密配合装甲掷弹兵。


莫德尔基于装甲矛头磨损较大,且考虑到下级的消极情绪(当然他自己也比较消极),于是一拍即合,在7月10日开始选择了以步兵,炮兵撕破苏军防线,再使用装甲单位突破的战术,且莫德尔一反常态,没有如以往一般强烈地干涉下属作战,可谓令人摸不找头脑。

虽然这样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北线德军的装甲实力,但莫德尔这种行为直接使得堡垒行动没有任何胜算——北线按照他这种搞法,兵力装备翻一倍也难搞,这是只有美帝才能玩的打法,而南线霍特再怎么把瓦图京和科涅夫挫骨扬灰也很难独自吃掉突出部。但是从后面防御战效果看,莫德尔达到了他的目的,参加堡垒行动的北线德军机动预备队保存完善,回防非常迅速,没有给苏军突破的机会。

可以说莫德尔自身也不是很热衷堡垒的进攻,那么问题就是,如果莫德尔放弃他的谨慎考虑,遵照传统德军战法能不能跟霍特会师?

我的看法是比较困难,但不是没有可能,在8日的战斗中,莫德尔已经见识到了苏军凶悍的反击和自己手下装甲师师长反应的迟钝(7月9日日志中提到,昨天第47装甲军及下辖师中出现指挥错误…… 当考虑解除个别指挥官的指挥权,特别是第2装甲师师长和部分装甲战斗群指挥官 ),莫德尔如果亲自操刀或者临阵换将,投入实力最为强劲的第12装甲师,有几率突破罗科索夫斯基的防线,让第二装甲集团军仅仅依靠第5装甲师(当时东线四号改进型号最多的装甲师)和第8装甲师顶住苏军反击部队,直到莫德尔的前锋跟霍特会师,堡垒就会以德军的胜利告终。

这样又带来另一个问题——堡垒行动该不该提前,因为库图佐夫行动方案是7月初才做好的,德军5月打那会儿库图佐夫行动方案还没做好,苏军反手一击的力度会大打折扣。

这里谈谈堡垒作战对德军后续防守带来的影响:从苏军反攻战役布局看,北线的库图佐夫行动,堡垒行动的6个装甲师中的5个按时北上投入了防御战,第4装甲师留守,北上单位在苏军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到位以前卡好了位子。可以说堡垒行动没有打乱影响北线德军布防。

反观苏军,能力最强,实力最雄厚的罗科索夫斯基方面军反而因为与莫德尔打的过于起劲,反攻准备不足,进展异常缓慢,莫德尔最后只留了一个第4装甲师和重装营来对付罗司机,剩下8个装甲师(南线挖来的大德意志师)对付索科洛夫斯基和波波夫。库图佐夫行动开打时因为准备仓促,苏军两个坦克集团军与一个合成集团军没有到位,导致虽然打开了一个口子却无法突破,被莫德尔迅速堵上,这次进攻被拉奇耶夫斯基在《突破》一书中视为苏军进攻战役的反面教材,怎么看都是苏军吃瘪。相同条件德军用一个装甲师牵制三驾马车之一的罗司机,而用8个装甲师对付索司机和波波夫那两个日后被降职的菜鸟是难以想象的。

而在南线,影响了德军后续防御的可以说是爆发在米乌斯河和北顿涅次的战斗,米乌斯河反击战中德军数个装甲师从库尔斯克南下,对苏军取得巨大杀伤,但托尔布欣用自己方面军的自爆很大程度上损耗了德军大量机动兵力,导致曼施坦因在第聂伯河不得不拿着个位数坦克的装甲师和瓦图京和科涅夫拼刺刀。

数据上看“堡垒给德军带来巨大消耗”的调调也不对,德军官宣数据为南北两线合计损失252辆坦克、突击炮、坦歼,但是这没有计算灰熊的损失,时间也没有计算全,依据相同档案(BA-MA RH 10/65和BA-MA RH 10/64)的其它著作给出的数据损失:

北线22201人,南线33708人,坦克、突击炮全损:北线87辆南线190辆(北线第二十装甲师的三号坦克的损失有不同描述,故泽特林版为北线损失88辆),坦克损失占开战总数11.3%,人数损失占7.2%。而官史数据其中死亡失踪人数占三个集团军前线力量(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兵力”,“实际力量”减去8周内可归队人员和暂离休假人员)的1.67%。

苏军按克氏官方数据损失为177847人,坦克、自行火炮不可恢复损失1614辆,坦克、自行火炮损失占31.4%,人数损失占9.3%。

以上数据不是没有争议,双方数据均有更高版本(比如苏军坦克、自行火炮损失有好几个损失1900+的版本,料也比较硬),这些数据基本按官宣对官宣。

怎么看,都不是德军在堡垒流血过多,耗亏了。

数据来源:

KARL-HEINZ FRIESER:Germany and theSecond World War VOLUME VIIIThe Eastern Front 1943–1944: The Warin the East and onthe Neighbouring Fronts(德方官宣)

Niklas Zetterling and Anders Frankson:Kursk 1943: a statistical analysis

Roman Toeppel:Kursk 1943: The Greatest Battl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Krivosheev: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20th Century(苏方官宣)

无论是数据上还是在影响后续防御战上,要说堡垒行动给德军造成的损失极大,是难以站住脚的,堡垒行动并非埋葬德军装甲精锐的地狱,真正埋葬东线德军胜利的是苏军在南线较为成功的反击和消耗战。

九十万对一百三十万?
其实就是因为德国当时的军队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然后军队力量实力其实是不足的,所以才会有战败的可能,根本不是对手。
因为苏军当时团结一心,而且作战小心,指挥得当。而德军有些得意,轻敌了
实力不足。苏联是当时世界强国,德军的装备要落后。
本文标题: 库尔斯克会战后,为什么德军再也打不过苏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13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用一句话证明你认识照片中的两人肺癌的诱发因素有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