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那么多牛逼的人物都满门抄斩,那么他们还有存活的后代吗

发布时间: 2023-10-28 15:01: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诸葛亮有没有后代?,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

史书上那么多牛逼的人物都满门抄斩,那么他们还有存活的后代吗

诸葛亮有没有后代?

  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学者: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
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学者: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
  诸葛亮有后代。
  子女:
  诸葛乔,本兄长诸葛瑾的次子,后成为诸葛亮养子。
  诸葛瞻,诸葛亮长子。
  孙辈: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恪被杀,无嗣,便回作诸葛瑾之后。
  诸葛尚,诸葛瞻长子。
  诸葛京,诸葛瞻次子。
  其他:
  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第三子诸葛怀、诸葛瞻第三子诸葛质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但史学研究者张崇琛认为这些人物均是虚构出来的,并不存在。
  后人:
  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诸葛亮有后代他名义上有三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是他大哥过继给他的之外,后面两个儿子都是他亲生的。后来他大哥这一支被东吴斩尽杀绝,为了不让亲爸宗脉断绝, 长子又回去继承他大哥血脉。他的二儿子就是诸葛瞻,和她的亲儿子诸葛尚,在大战中战死这支绝后了。现在诸葛亮与遗传的后代都是最小的孩子诸葛京的后代
没有,根据三国演绎,里面的诸葛亮木有后代

长孙无忌当时是满门抄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子孙留下

一、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因为被流放,所以也会存活。

据《永寿县志》记载,永寿坊村的长孙姓氏相传是唐相长孙无忌后裔,祖籍河南洛阳,唐初来永寿坊。初来者长孙步云,自称是长孙仁的二十四代孙,定居永寿坊村。今长孙姓聚族永寿坊村,分支龙头沟村。
二、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
贞观年间,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年间平反。
高宗李治不忍心,毕竟大家都是亲戚,而且后来还帮长孙无忌给平反了。武则天也没有说什么!
你可以买本《武则天传》来看看哈!
16岁以下的不杀,发配充军等等
长孙无忌被杀之前,他的大部分直系亲属都被贬到外地为官了。有些是死在了路上,有些是病死的。
到后来显庆四年的时候,太子洗马韦季方和李巢朋党一案案发,武后密令许敬宗将长孙无忌牵扯进去,因为韦季方和李巢都是长孙无忌的旧部。
后来两个人扛不住严刑,只有认。
长孙无忌就被罢官了,当世高宗念在他帮自己登位也不忍心杀他,后来是武则天下令在黔州让他自缢的。
他的儿孙全部被贬,后来过了不久,高宗又恢复了他的爵位,武则天也没说什么!
你如果想了解详细一点,就去买一本《武则天传》来看好一点。
我也对那个时代感兴趣!
距永寿县城40公里处的槐山脚下,有一个名为永寿坊的村子,境内原面开阔,耕地充裕,群众富足,历史悠久,自古闻名。
据《永寿县志》记载,从西魏大统十四年(548-558年)永寿境内建广寿县,县治就在永寿坊村,先属泾州,后属豳州;北周明帝二年(558年)迁永寿县治至今永寿村,改县名为永寿县,属新平郡。唐武德二至四年(619-621年)复置永寿县,居豳州,县治在麻亭(今永平乡),唐贞观二至三年(628-629年),又迁县治至永寿坊村。唐兴元二年(785年)德宗李适复迁县治于永寿村。前后算来,永寿坊村作为永寿县的军、政、文化要地时间长达167年之久。加之该村长孙氏家族唐时出了一个名相长孙无忌,所以自古以来,永寿坊村就是一个历史上很有名的村落,该村的长孙氏家族为永寿县的名门望族。
2003年,永寿坊村长孙氏族面对和谐盛世,遂起修谱之心。于是由该族长孙振文、长孙振敏、长孙书亭、长孙仲泰、长孙学亭、长孙博等人组成了一个修谱小组。由长孙氏的八十世孙长孙振文、长孙振敏和董沐谨执笔撰写。历时一年,于2003年12月15日修撰完成了《永寿坊村家谱》。
家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信史,是家庭演变的记录,是以严整的单位、明确的分类,用以记叙人、事、物的录籍,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一部完善的族谱记录着每个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的过程。《永寿坊村家谱》,就是永寿坊村长孙氏家族的一部鲜活的生命史。
据《永寿县志》记载,永寿坊村的长孙姓氏相传是唐相长孙无忌后裔,祖籍河南洛阳,唐初来永寿坊。初来者长孙步云,自称是长孙仁的二十四代孙,定居永寿坊村。今长孙姓聚族永寿坊村,分支龙头沟村。
同《永寿县志》记载相似,在永寿坊村的村民中流传着另一种关于长孙家族的传说。说是长孙无忌在唐时的朋党之争中被许敬宗、武后一派陷害失宠后,被唐高宗贬到了黔州(今四川彭水县)。朝廷随即派杀手一路到黔州刺杀了他,并祸及家族。长孙无忌的儿子为了使父亲落叶归根,于是准备将父亲的尸体运回洛阳老家安葬,半路打听到洛阳老家的族人也已遭通缉杀戮,便改道长安方向,当时京城长安城内凡和长孙无忌来往甚密的官员也同遭祸患。无奈之下,长孙无忌的儿子便载着父亲的尸体一路北上来到了永寿坊村,以金头玉身安葬父亲于此。自己从此也隐居于此。半道途经五峰山(永寿、乾县、礼泉三县交界处)的时候,为了惑众遮目,他曾将父亲的头埋在了永寿境内的上邑乡南顺什村。至今南顺什村埋有长孙无忌头的一个小山包,人们还叫它无忌头。长孙无忌密葬于永寿坊村的事后来被官方知晓后,直到民国时,凡来永寿做官的官员,上任前都要先去永寿坊村拜祭长孙无忌,村民为了接待这些一拨一拨的客人,就在长孙无忌墓旁建了一个占地四十亩之大的拴马桩场,供来客歇息,安置车马,并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戏楼,供来客休闲娱乐。后来,村民实在无力应付这些络绎不绝的来客,就对外宣称,该村的长孙无忌墓为假墓,是衣冠冢。慢慢的,永寿坊村便无人问津,安寂了下来。如今四十亩大的拴马桩场已没有了踪迹,戏楼虽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毁坏,但经过修复仍在。从长孙无忌后裔繁衍至今,永寿坊村的长孙氏子民已达1339口。
该族唐初至今千余年,没有流传谱牒,仅存各支系清末民初一些支离破碎的篇章。民国时期长孙邦俊,长孙有章曾修家谱一册,也未能留存,仅找到了初修谱。这次修谱,摈弃旧规,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入赘男之子与兄弟同列,抚养不作区别,独女入谱。行辈字从北魏时的世祖长孙仁起至24世祖长孙步云,记叙清楚;从25世祖至64世无考;从65世至今83代记载完整。
该《家谱》共分为序言、凡例、姓氏溯源、姓氏考证、行辈字、世祖谱、长孙氏名流、重修长孙无忌墓草图、长孙氏家规、长孙氏世祖谱、东分谱、西分谱、南分谱、北分谱、中分谱共14个部分。《家谱》收录了自十六国时代至民国时期的长孙氏名流60余人,其中就有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父亲长孙晟等人。《家谱》不仅翔实地记叙了永寿坊村长孙氏家族的繁衍变迁,同时也为研究永寿县的历史变迁、古时民居分布、社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咸阳日报 2007-10-25 史小平 陈文明)

关羽有后人吗

有。
关羽有后代,关羽育有一女二子。大儿子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二儿子关兴,关羽之子,字安国。年少成名,深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即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小女儿关氏,关羽之女,传说名为关银屏,又称关三小姐,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后嫁李恢之子李遗。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
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被俘,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后随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入荆州,刘备率众南逃,关羽与之共至夏口。及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操将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时值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没,又斩将军庞德,自许以南往往遥应,威震华夏。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往救,而吴乘机袭取江陵,关羽遂败走麦城,与儿子关平同为吴军俘杀。追谥壮缪侯。好《左传》,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有的。关羽育有一女二子。

大儿子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

二儿子关兴,关羽之子,字安国。年少成名,深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即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小女儿关氏,关羽之女,传说名为关银屏,又称关三小姐,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后嫁李恢之子李遗。

关羽的两个孙子:

关统,关兴之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关彝,关兴的庶子,关统死后承袭其位。

扩展资料: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有。

子女

1、关平,关羽之子(演义里为义子),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

2、关兴,关羽之子,字安国。年少成名,深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即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3、关氏,关羽之女,传说名为关银屏,又称关三小姐,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后嫁李恢之子李遗。

孙子

1、关统,关兴之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2、关彝,关兴的庶子,关统死后承袭其位。

扩展资料

关兴,字安国,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弱冠时就官至侍中、中监军,随后英年早逝。演义中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多次参加诸葛亮北伐,后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前去世。

关兴从小就有好名声,诸葛亮十分器重他。官至侍中、中监军,220年关羽死后继承了汉寿亭侯爵位。关兴二十一岁当上了侍中、中监军,几年后病逝。儿子关统袭爵。关统无后,改由庶子关彝袭爵。

若以关羽死后,关兴继承家业的时间点作为反推生卒年的依据,则关兴大约生于199年后,卒于220年以后的数年之间。他的记述仅见于《三国志·关羽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羽

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时,刘备还没做皇帝,刘备对他确实是兄弟情深、恩宠有加的,为了替他复仇,同时重夺荆州,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师动众讨伐东吴。 刘备后来还追谥关羽 “壮缪候” ,子孙可以世袭其爵。那么,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他的后代下落与结局如何?

从《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记载可以得知,关羽至少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关平,随父亲一同被害。史载:关平的结局是“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意思是关羽失荆州后,关平随其父逃奔临沮(今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时遇吴军袭击,父子一同战死。关平遇害时还很年轻,大概还没有后代。

承袭老爹“壮缪候”爵位的是次子关兴,当年吴将吕蒙“白衣渡江” 偷袭荆州得手后,他和家眷一起都作了吴军的俘虏,很可能是之后吴、蜀重修旧好、再次结盟时被遣送还成都的。关兴比关平命好,他托关羽的福荫,20岁时就被提拔当上了侍中监军,可惜他身体不好,没干几年就病死了。关兴嫡子关统袭了职,后来他又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和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成了连襟。关统后来官拜虎贲中郎将,深得诸葛亮的器重与栽培,可没多久,他又死了,因为无子嗣,就由他的兄弟关彝接了班。

从关兴到关彝,关家父子兄弟绵延了40年,靠关羽创出的赫赫威名,以及他留下的福荫,关氏后裔在蜀国如鱼得水,安居乐业。然而,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发起灭蜀之战后,这一家子全都灭绝了。《蜀记》载:“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就是说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时擒杀了魏将庞德,他的儿子庞会随魏军伐蜀,后公报私仇将汉寿亭侯关彝一家全部杀光。如此看来,纵横三国的战神关羽从此便没了后人。

史载,公元264年春,钟会、姜维之乱平息后,魏国的实际当权者、大将军司马昭下令,将蜀汉后主刘禅父子、文武大臣及其子弟全部迁往魏都洛阳。

在这支被迫迁徙的队伍里,有57岁的蜀后主刘阿斗和皇后张氏(张飞幼女)以及他们的5个儿子(原有7子,太子刘璿被乱兵所杀,北地王刘湛不愿降魏愤而自尽 ),文武百官中较出名的有董厥、廖化、樊建、宗预等。此外就是一群功臣勋戚的子孙,比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张飞次子张绍等等。然而,在这帮亡国君臣中,独独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之后裔 ——关羽的子孙。看来,威震八方的骁将关羽,真的被为父报仇的庞会给绝了后。

关羽有后人。

关羽有6个儿子,其中有一个义子。分别是:

关平,关羽之子(演义里为义子),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

关兴,关羽之子,字安国。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氏,关羽之女,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民间传说其名为关银屏,在三国群英传系列等游戏中取名关凤;一说关凤亦出自民间传说,但不见出处)。

关索,关羽三子,演义虚构,关羽失荆州后在鲍家庄养伤,诸葛亮南伐孟获时才归军,作先锋。

关统,关兴之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关彝,关兴之子,关统死后承袭其位。

简介: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秦始皇后代今何在?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裔去了哪里?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残忍的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记载,秦始皇共有三十三个子女,其中儿子有二十多个。比较遗憾的是,除了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以及华阳公主有名可考外,其余则史籍缺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最终去向的探寻。

秦始皇病死沙丘后,胡亥协同赵高和李斯等人阴谋篡改遗诏,立自己为太子,做了秦二世。胡亥先是让扶苏自杀,后又逼死了公子高和公子将闾。根据史书"十公主戮死于杜"等记载,华阳公主嬴元曼同其他九个妹妹一并被赵高残忍的杀害了,其他没有记载的也一并被胡亥“戳死”。由此可见,胡亥上位后,他的兄弟姐妹在他的导演下,全都死于非命。当然,胡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在赵高的逼迫下,难以脱身,最终拔剑自杀。

秦始皇孙子子婴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便被项羽杀害了。在此之中,秦王族成员的多数也被杀害。侥幸逃脱的,只能四散逃亡,为了躲避追杀,秦始皇后人易姓改名,以“银”、“寅”为姓散落在各地。

由此可见,在胡亥的大肆杀戮之下,秦始皇的至亲子孙已所剩无几,后又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洗礼”,秦始皇的后裔已散居各地,甚至逃亡海外。

近来,有一种是说法很有市场。话说,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

日本留传至今的正史《日本书纪》记载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弓月君。这弓月君原秦始皇之孙考武王的后裔。秦朝末年,考武王先是逃到朝鲜,繁衍生息,至弓月君已历十多代。后来,弓月君带着百济国120县之众到日本生活。在日本,弓月君受到天皇的热情款待,并被封王赐地。弓月君入乡随俗,后来又改姓为秦,成为部分日本人的祖先。至今弓月君的后代在日本已经分化出秦、秦冠、羽田、波多等44个姓。

这种说法只见于日本的史料典籍,在我国有关的记载并不可寻。日本人素有认我国 历史 名人为祖先的习惯,至于弓月君及其族人是否为秦始皇后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种绝后,另一种是在日本。

一种说法

秦始皇的后代都被秦二世胡亥和项羽杀光。已经绝后。中国的史书对秦始皇的后代是没有记载了。

二种说法

秦朝未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

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

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

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

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 历史 文献遭到破坏。

这种观点来源于日本的如下一些书籍《三代代实录》《史料集览》中的《长宗我部谱》《武将列传》中《长宗我部元亲》。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秦始皇直系后人留下的可能性很小。但赢姓后人并不少,只是他们没有继承赢姓而已。秦惠王的庶弟赢疾赢姓樗里氏,庶弟赢华的后人都是赢姓华氏。武安君白起赢姓白氏……

中国以前是封建 社会 ,而封建 社会 其实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皇帝。中国上下五千年的 历史 是诞生了很多位皇帝,有一些皇帝是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想必大家心目中也都有自己认为的最伟大的皇帝。不过不管大家怎么评选,有一位皇帝肯定是要在列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的伟大自然不用多说,秦始皇是中国 历史 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而秦始皇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这有着绝对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秦朝的诞生相当于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其实皇帝这个名号就来自于秦始皇,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是超过了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各取了一个字。

秦始皇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家,可以说开创了很多制度,并且一些制度是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秦始皇当时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而这也是有力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位期间也是统一了度量衡。秦始皇之所以伟大还有一点是体现在对外上,当时的秦始皇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且还修建了长城和灵渠这种伟大的工程。

不过秦始皇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秦始皇晚年是犯了糊涂,渴望长生不老,并且苛政虐民,焚书坑儒,残害了不少的知识分子。秦始皇后来在有一次东巡的时候是驾崩,享年51岁。不过尽管秦始皇后期是做了不少坏事,秦朝也是存在的时间很多,但是秦始皇的功绩是不能被抹杀的。不过秦始皇这么伟大的人物,后代却十分的少。

秦始皇的姓名其实是嬴政,但是姓嬴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历史 上一些伟大的帝王他们的后代都是很多的,比如说唐朝的李姓,明朝的朱姓,但是为什么嬴姓的人那么少呢?有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叫嬴政就是不科学,因为秦始皇是出生在赵国,按理说应该是赵政。其实说到这个问题,还要说道姓氏的由来,古时候是母系 社会 ,所以最开始出现的姓氏基本上都有个女子旁,比如说姬姓和姜姓,而嬴其实也带有一个女,所以嬴这个姓氏在 历史 上的确是存在的。

其实在古时候,名字的第一个字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姓氏,其实就是为了把人按照血缘关系而分开来,而且一般只有女子才直接用姓,而男子都会用氏,因为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较低下,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都看过芈月传,其实当时楚国的国姓就是芈,所以女子都是的名字都是芈开头,比如说芈月。而男子就可以不用芈开头,熊恽。这个熊姓其实就是芈姓的分支。

所以嬴政的嬴姓其实就是赵姓的一个分支。秦始皇死后,基本上后代是被杀的差不多,而且一些人是为了活命而改了姓氏,所以嬴这个姓氏的人是少之又少。

今天有没有秦始皇的后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来看看。

所以,秦始皇的子嗣大多都被胡亥杀害了,而胡亥的后人也没有继承下去。所以我们推测,有秦始皇血脉的可能就是公子高一脉,不过这一说法非常不可靠。

到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个官封的嬴姓。武举嬴启高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安孝良之乱,功成,嘉封骠骑将军,诏命复嬴姓。之后,嬴启高的儿子嬴洲锦衣千户,世袭龙营守备。等到清朝顺治年间,嬴洲告老还乡,回到四川地区。后来,这支嬴氏族人就定居在四川贵州交界的地区。

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昭赐死,胡亥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的杀戮他们。据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戳死于杜”,“十二公子戳死于咸阳”。公子高准备逃跑,又害怕家属被杀,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刎”。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兄弟,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戳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位,残酷的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弟姐妹

秦始皇的后代现在还有么?据说秦始皇的后代现在都在日本是真的吗

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在暴政的统治下,各个地区都纷纷揭竿起义,群起而攻之。在当时,秦氏的主要成员都被项羽杀了。剩下的只能隐姓埋名,据说,他们迁居到了朝鲜。

也有些史料记载说,这部分人东渡日本。但是按照当时的航海条件来讲,希望很渺茫。甚至到了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也没有一次性成功,在唐朝他们一共走了十次才到达目的地,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东渡日本成功。而且当时日本诸岛还处于荒蛮之地,路途遥远不说,危险性还高,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葬送与鱼腹之中。日本在当时应该不是一个隐姓埋名的首选之地。朝鲜和匈奴地区倒是十分有可能。

按照传统的 历史 记载,在秦朝末年胡亥和扶苏的一部分子孙迁居都朝鲜后,因为某些原因又迁移到了日本。据说,在一行人到达日本的初期,他们大部分人员当时是为日本的天皇养蚕。估计秦始皇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二世就灭亡了。子孙后代居然还要隐姓埋名迁移到异国他乡,为其他的统治者养蚕支部,所谓的千千万万的传承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日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的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人口就总有18670人,到了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的时候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据说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在到了九世纪的时 ,当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二七王直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

在明治维新前,很多日本的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姓氏也没有大名。那个时候的他们一辈子都只有一个小名而已,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统治者为了方便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要求每一个日本人都必须有名有姓。当时秦始皇的一部分后代要求改姓氏,于是一部分人改姓为羽田、波多等。

秦始皇后代今何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纷争不断的战国时代。如今秦朝灭亡已经2000多年的时间了,那么当今世界上还有秦始皇的后代存在吗?

关于秦始皇的姓氏,历来就有纷争。有的人说他姓赵,有的人说他姓嬴。其实,在赵国的时候,他的名字是赵政。回到秦国之后,才改回了嬴政。

秦始皇去世后,本来他的继承人应该是公子扶苏。由于年代太久远,史书上关于扶苏的记载已经不多。我们只知道,扶苏并没有顺利继承皇位,而是被一道假遗诏给害得自杀了。并且扶苏死前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他这一支到此就断了。

继承皇位的实际上是胡亥。而胡亥也并不是秦始皇的第2个儿子,而是第18子。胡亥的皇位来的并非名正言顺,总感觉别人对他的皇位有威胁。

在咸阳,胡亥杀死了自己的12位兄弟,到了高邮,他又接着把自己的6位兄弟和10位姐妹残忍碾死。到这里,秦始皇的20多个孩子被胡亥杀个干干净净。那么胡亥自己又如何呢?公元前207年,残暴不仁的胡亥被逼死了,而此处正是当年指鹿为马的地方,那时候,胡亥才24岁。胡亥也没有留下后人,接替他的是子婴。

至于子婴是谁?我们也无法知道了,不过他后来被项羽逼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所以也不重要了。

但如今是没有秦始皇的直系后代存在的。当然了,秦始皇后宫嫔妃众多,还是有一些和秦始皇有着间接血缘关系的后代流传到如今。是“秦”姓,“嬴”姓,“赵”姓,“银”姓这几个姓氏,可能是秦始皇的后裔。在秦国灭亡之后,秦始皇后代的分支也成为了各个势力追杀他的对象,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隐姓埋名。这和后来明朝灭亡以后,朱姓皇室为了保存后代也只能隐姓埋名。

  秦始皇的血脉都去了哪里?按理来说,过了秦汉时代,对秦始皇后代人的迫害已经消失,而嬴姓人也开始正常的繁衍生息,人口也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北京,河北等19个省份。但是奇怪的的是,到目前为止,嬴姓人口也不过一万人而已。究竟是什么原因?

image.png

  首先,让我们来聊一聊秦始皇死后的继承人秦二世。由于他性格比较懦弱,在他继位后不久,秦朝的军政大权很快就落到了宦官赵高的手中。更让人惊叹的是,赵高竟然逼迫秦二世杀了太子扶苏,并将他满门抄斩,甚至还将秦始皇的其他子嗣统统杀死,无论男女。就这样,已经繁衍并留存了几百年的皇族嬴姓的人口一霎那少了很多。

image.png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秦灭亡后,六国遗民都非常痛恨秦国当时的残暴统治,所以嬴姓后人在四散逃亡的时候都会选择隐姓埋名。还有就是中国的“姓"和,“氏”在西汉以前是分开的,有些嬴姓后人就放弃了自己的姓,转而以氏为姓,就这样逐渐发展。嬴姓十四氏(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翟)。就是这样,本来不多的嬴姓人就似乎更少了。

image.png

  很多人都想提出疑问,秦始皇还有后代存在吗?根据 历史 所说,秦始皇的后人都被胡亥杀光了,难道他真的把嬴氏后人都全部给杀光了吗?万事皆有可能,还有史料说不是这样。秦始皇的后代并没有被全部杀死,任然有活下来的人。这部分人他们逃到了日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改了自己的姓氏。

image.png

  专家指出,如果你身边有姓秦,寅,嬴,银这四个姓的人,那他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后代。这些人为了逃避灾祸,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发音相似的姓,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

  但这也都是大家的猜测,秦始皇的后代到底有没有留在世上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下落如何?是生是死?几千年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专家翻遍史书,也很难找到线索。


诸葛亮有没有后代

诸葛亮有没有后代

诸葛亮有后代。

诸葛亮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分别是:

1.诸葛乔:原本是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次子,后成为诸葛亮养子。

2.诸葛瞻:是诸葛亮长子。

孙子分别是:

1.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恪被杀,无嗣,便回作诸葛瑾之后。

2.诸葛尚,诸葛瞻长子。

3.诸葛京,诸葛瞻次子。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扩展资料:

诸葛瞻,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

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因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而坐失良机,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随后失守。

建兴五年,诸葛瞻出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

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

延熙六年诸葛瞻十七岁,娶蜀汉的公主为妻,被授为骑都尉。

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瞻

诸葛亮是有后代的,例如:

1、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2、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3、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4、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5、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1、诸葛乔,本兄长诸葛瑾的次子,后成为诸葛亮养子。

2、诸葛瞻,诸葛亮长子。

孙辈

1、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恪被杀,无嗣,便回作诸葛瑾之后。

2、诸葛尚,诸葛瞻长子。

3、诸葛京,诸葛瞻次子。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因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而坐失良机,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随后失守。

延熙七年(244年),诸葛瞻担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因为蜀汉人士都怀念诸葛亮,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诸葛亮有后代

诸葛亮死后30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扩展资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学者: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
本文标题: 史书上那么多牛逼的人物都满门抄斩,那么他们还有存活的后代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06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代的那些有名的少数民族去哪儿了乃木希典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