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刀的大护手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 2023-07-09 01:00: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请问侵华日军佩刀的级别是如何排序的?我妈同事家里有一把从战场上捡到的铜色侵华日军指挥刀我玩着感觉蛮重的也有些氧化了我想知道那是侵...

军刀的大护手有何意义

请问侵华日军佩刀的级别是如何排序的?

我妈同事家里有一把从战场上捡到的铜色侵华日军指挥刀我玩着感觉蛮重的也有些氧化了我想知道那是侵华日军的什么级别的军官所使用的指挥刀

  一、二战日军佩刀级别排序,及区分

    日本军官军刀则饰以樱花,刀柄、护格、闭锁按钮、刀穗环、刀路铜饰。手柄用的鲛鱼皮包上,用卷柄缠绕.花纹是卷柄缠出来的刀穗是日本军刀重要的饰物,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校)、尉军阶的标志。

    平时佩带,亦有将佐把刀穗用两道皮扣扣在军刀长柄之上。刀鞘为金属制,棕色烤漆。军刀刀鞘有与刀带挂钩连接的环,陆军为单环,海、空军为双环。陆军九四式军刀为双挂环,九八式军刀为单环,二战后期,还有“三式”军刀,刀柄、刀鞘的金属装饰大都简化。海军于1937年将军官原佩的西洋式短剑外装、日本传统短刀换为与陆军类同的日本式军刀,刀装不同而已。

       军刀不论刀装或刀肉均仿传统古刀,而指挥刀刀装多仿自西洋,但刀肉仍为东洋式,鲜有日本传统炼刀工艺里的淬火纹(水波纹)一般日本刀刀柄与刀刃比例是1:4,军刀刀柄与刀刃比例亦如是,装配制式的刀柄与刀刃比例为1:2.36。

陆军将校用新军刀制定:

海军士官用新军刀制定

二、扩展介绍:

     日军军刀:日军军刀,主要是指1934年至1945年间旧日本“皇军”陆、海、空军官和士官佩带的颇具日本传统的指挥刀。

     日本自明治维新後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刀剑锐减,由於倡导军国主义急於对外扩充,为了配合军队的需要乃以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量产,打造速度较以往快了许多,品质虽不如古刀,但也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军、警、宪、政、教分别又按不同阶级制作不同佩饰以振其身份阶级为主,实用者少,有实用机会者以陆军居多。

     军官刀与传统的日本刀相同之处是:刀柄以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长26厘米,并用丝带编花缠绕。刀柄近护手处用“竹钉”贯通固定刀身。护格(称“锷”或“镡”)为铜镀金,有镂空和不镂空两种。

一、二战日军佩刀级别排序,及区分

日本军官军刀则饰以樱花,刀柄、护格、闭锁按钮、刀穗环、刀路铜饰。手柄用的鲛鱼皮包上,用卷柄缠绕.花纹是卷柄缠出来的刀穗是日本军刀重要的饰物,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校)、尉军阶的标志。

平时佩带,亦有将佐把刀穗用两道皮扣扣在军刀长柄之上。刀鞘为金属制,棕色烤漆。军刀刀鞘有与刀带挂钩连接的环,陆军为单环,海、空军为双环。陆军九四式军刀为双挂环,九八式军刀为单环,二战后期,还有“三式”军刀,刀柄、刀鞘的金属装饰大都简化。海军于1937年将军官原佩的西洋式短剑外装、日本传统短刀换为与陆军类同的日本式军刀,刀装不同而已。

军刀不论刀装或刀肉均仿传统古刀,而指挥刀刀装多仿自西洋,但刀肉仍为东洋式,鲜有日本传统炼刀工艺里的淬火纹(水波纹)一般日本刀刀柄与刀刃比例是1:4,军刀刀柄与刀刃比例亦如是,装配制式的刀柄与刀刃比例为1:2.36。

陆军将校用新军刀制定:

海军士官用新军刀制定

  二战中的日本指挥刀并无严格的等级划分,凡“曹长”(班长)以上都是人手一把。明治维新以后,日军装备了大量欧洲的西式指挥刀,但很快发现该刀在白刃战中一碰即断,根本不实用。于是参照古代武士刀的样式设计出了这种指挥刀,用于装备部队。 当时日军只规定了刀鞘和刀柄的统一制式,而刀身的选择则是相对自由的,军官可以采用兵工厂用机器制造的刀身,也可以另外购买由铸剑师手工打造的精品,所以一些贵族出身的军官就把祖传的名刀装上了制式刀鞘和刀柄,带到战场上使用,而家境贫寒者就只能使用便宜的机制刀身了。 因此在二战中,日军并无“ 什么级别佩什么刀”的硬性规定,虽然将官的佩刀大多是精品(将官当然大多比较富裕),有的甚至是天皇御赐的镶金嵌玉的古代宝刀,但也有的贵族出身的军官虽然军衔不高,但佩刀却也是祖传的名刀。
二战中的日本指挥刀并无严格的等级划分,凡“曹长”(班长)以上都是人手一把。明治维新以后,日军装备了大量欧洲的西式指挥刀,但很快发现该刀在白刃战中一碰即断,根本不实用。于是参照古代武士刀的样式设计出了这种指挥刀,用于装备部队。 当时日军只规定了刀鞘和刀柄的统一制式,而刀身的选择则是相对自由的,军官可以采用兵工厂用机器制造的刀身,也可以另外购买由铸剑师手工打造的精品,所以一些贵族出身的军官就把祖传的名刀装上了制式刀鞘和刀柄,带到战场上使用,而家境贫寒者就只能使用便宜的机制刀身了。 因此在二战中,日军并无“ 什么级别佩什么刀”的硬性规定,虽然将官的佩刀大多是精品(将官当然大多比较富裕),有的甚至是天皇御赐的镶金嵌玉的古代宝刀,但也有的贵族出身的军官虽然军衔不高,但佩刀却也是祖传的名刀。
  日本军人佩刀是讲究地位和家族声望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军曹级军官或以上都有佩刀,而且佐级军官佩刀是天皇御赐的,象征荣誉,勇武,各级军官的刀柄花纹又有不同,到将级好像是日本的国花樱花饰纹,级别越高的军官佩带的军刀越漂亮,军刀最初的作用是象征荣誉和近战防身用,到二战的时候就变成压阵用的屠杀利器<比如说督战队,后退的士兵都会被督战队就地砍杀>,军官的指挥完全靠佩刀完成,可以说刀在人在,刀亡人亡.这是日本军队不变的定律.至于说剖腹用的刀是日本武士的传统刀,最长30CM,最初是当刺杀利刃用,后来才演变成专用剖腹刀.日本武士道精神崇尚的是失败既耻辱,既然遭受耻辱活下去只能遭人唾弃,所以一般日本军人或武士门阀出身的都不能接受失败的现实,只有剖腹自杀,那样才有尊严和被人尊敬。

怎么辨别大刀的好坏?

越详细越好
近代中国军队实际使用的大刀型制主要有砍刀型和马刀型两类。

砍刀型是以清代的“短柄刀”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刀身长短不一,护手和刀柄型式各异。抗战早期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即是典型的砍刀型。特别是“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29军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厂中加工的,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质量较好,也最具代表性。这种刀由刀身、刀柄、护手3大部分组成,全刀长一般在900mm左右,质量约为1.6kg。其中刀身分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刀刃长595mm,刀身前面最宽处达57mm,后半部宽度明显减小,最窄处38mm,刀背部分长540mm,最厚处5~6mm,刀身前端比较尖锐,上方斜边长76mm。护手为常见的元宝形,分铜制、铁制两种,护手高为90mm、厚为12mm、宽为25mm。刀柄长为215mm,后面的刀环直径约 76mm。至于其他军队所用的大刀以及民间自制的产品,尺寸和型制就多种多样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另外,虽然不同型制的大刀刀头部分的尖锐程度和翘起角度大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砍刀型大刀的刀尖部分都不太锐利,因此不能刺杀,而只能捅、戳敌人。刀身靠近刀背处多数有1~2条血槽,一般比较浅,只起到加强刀身强度的作用。少数砍刀型大刀在刀背设有锯齿或穿有若干铜、铁环,其目的是防止刀背处被对方兵刃劈坏。刀柄大多与刀身是一体的,刀柄末端的延伸部分锻成圆环状,即为刀环(或称后圈),但也有很多刀环是后焊接上的,其作用除防止刀柄脱手外,还可以悬挂红绸布,以壮气势。大部分刀柄和刀环上缠裹有棉布条,其缠法比较特殊,不熟悉者很难缠紧。还有一些刀柄上则由铜、铁铆钉固定有两片护木,再在上面用棉绳逐圈缠绞牢固,一直缠满刀环部分。无论是布条或棉线,其目的都是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沾染鲜血而打滑。刀柄的长短和宽窄因刀而异,刀环也有正圆、椭圆以及弯钩形等不同形状。至于护手,变化就更多了。除极少数是与明清腰刀一样的可分离的圆盘形护手外,大多数大刀的护手都是固定在刀身上的,最常见的是元宝形护手,其形状变化也很多,后期的铁制护手往往直接和刀身锻成一体。还有一类反“S”形护手,上方向前弯曲,可以格挡顺刀背削下的对方兵刃,下方向后弯曲以保护持刀者的手指。少数大刀的刀柄为传统腰刀式样,刀身末端穿过刀柄,后部以铆接固定,不可拆卸。极少数大刀护手采用了西洋刀剑常用的全包式样,但刀柄的固定方法仍与传统腰刀相似。清末用于行刑的大刀在刀头、护手处多有鬼首形象,故称为“鬼头刀”,后来不再有这种纹饰,但此名称仍留存后世,经常以“鬼头刀”代指大刀。民国大刀上很少有专门的装饰,也很少有制造者的印记。从现存实物来看,只有极少数刀身表面经过处理,耐蚀性较好。

砍刀型大刀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那就是双手刀,相传是由清代著名武学者吴殳(shu)汲取日本刀法精粹而创。其特点是刀柄由传统的单手握持改为双手,因此刀柄长至720mm,与刃长相近。1921年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在保定练兵时,为推行所谓的“尚武精神”,特在军中设武术营传授双手刀法,把这种双手使用的大刀称为“苗刀”,并流传至今。之所以改称“苗刀”,可能是出于对日本刀及其刀法的忌讳。而此前明清史籍上的“苗刀”仅指西南地区苗族所用之刀。类似关公“春秋大刀”形状的“青龙偃月刀”也是双手刀中的一类,除刀柄更长外,其余与普通大刀无异。不过,日军所说的“青龙刀”则是对中国大刀的泛称,并非仅指长柄大刀一种。

马刀型大刀则是由清代“雁翎刀”、“佩刀”发展而来,并继承明代“长刀”的特点,刀型较为细长,且有弧度,刀前部比较尖锐,并明显向上弯曲,与日本刀较为相似,但刀柄与砍刀型大刀无异,多配用反“S”形铜制护手。其特点是可砍可刺、灵活轻便。 1933年的热河抗战中中国军队就使用过这种马刀型大刀。

此外,大刀中还有少数型制比较特殊的,如无极刀等。这种刀外形与汉代“环首刀”有些相似,全刀长约1m,刀面不像砍刀型大刀那样宽,只略宽于刀柄,刀尖处像宝剑一样为两面开刃,而且刀尖较为圆钝,直到靠近刀柄处才像传统大刀那样是单面开刃,刀柄长达264~333mm,也是双手同时握刀。

大刀在制法上也各不相同。大多数民间大刀都是按照菜刀的制法,以熟铁打造,在刃口处镶嵌钢条,称为“包钢”。使用日久钢口磨损后,熟铁刀身就难以保持锋利和坚固。当然也有全部用钢或熟铁打制而成的大刀,而钢刀在当时就算是比较难得的好刀了。

国内大刀材料来源不一,工艺上也无统一规范,质量高低全凭刀匠经验。这与当时国内基础工业落后,民间没有现代化的钢铁和机械工业有关,加上战争时期条件有限,大刀的制造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和成本,造出的刀只要能砍杀敌人就行了,谈不上什么工艺。相当数量的大刀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都是粗制滥造,往往砍不了几个敌人,刀口就会卷刃或崩口,需要重新磨砺。日军所用的批量生产的由高碳钢制造的机制军刀,与中国土造大刀相比,虽然锋利轻便,但质硬且脆,加上刀身较窄,对砍时如果刃口直接相碰,往往可能被大刀直接磕断。除此之外,国产大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质量,与日本刀相比都要差一大截。

大刀因为体型较大,长途携行时一般要背在身上。少数大刀配有皮制刀鞘,鞘身后部上方敞开,以方便抽刀。刀鞘本身配有皮带,使用者可以将套在鞘内的大刀像步枪一样斜挎在身上。但是皮鞘易霉烂,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多数大刀是没有鞘的。为了便于携带,很多大刀在刀尖上方、刀背最高处留有小孔,用绳子一头系在孔上,一头系在刀环或护手处,然后再挂在身上。大刀的刃口一般不很锋利,即使露在外面也不会有多大妨碍。此外,还有将大刀竖着卷在背包中,或是插在腰后方的腰带内等携行方法。

喜峰口一战成名

国民党第29军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起兵于贫瘠的西北地区,装备相对较差,因此强调肉搏训练,加之民风剽悍,士兵尤其善使大刀,在军阀混战时期西北军的大刀队就颇有名气。中原大战后,西北军被南京政府收编,缩编为第29军,但在待遇补给方面受到歧视,因此大刀作为补充武器也一直保留下来。

1933年3月9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长城抗战爆发。驻遵化的 29军宋哲元部急往救援,与友军各部联合抗击敌寇。当时29军武器装备低劣,可谓“有兵无枪,有枪缺弹”,每人只有“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3月10日至11日,29军在喜峰口等地与优势日军展开拉锯战,多次肉搏,伤亡惨重。于是29军采用迂回夜袭战术,109旅旅长赵登禹挑选出500余人组成大刀队,亲自率领,乘夜从两侧插入敌后,直扑日军宿营地。虽然事后报道“夜杀敌千余”有所高估,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第27、28联队各一部及骑兵第4旅团第 2联队猝不及防,的确在夜袭中遭受重创,很多敌人在梦中便做了刀下之鬼。随后日军援军到来,双方短兵相接,杀声震地,大刀队边战边撒,战至12日下午2时方才撤回,我军只有30余人生还。此役即为著名的“喜峰口大捷”。

虽然总体来看,29军在长城抗战中的战绩并不尽如人意,但29军的大刀队奋勇杀敌、重创敌寇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自此打破,一扫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接连丧权失地、“战必亡国”论调盛行的阴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正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年仅23岁的孙默心(麦新)闻讯后热血沸腾,当即作成《大刀进行曲》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9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29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当时歌词上还附有“献给29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他的作品随即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抗战时期最鼓舞人心的一首战歌。自此29 军大刀队和大刀一并成为全国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抵御外侮的象征。何香凝曾赋诗一首赞曰:“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喜峰口大捷为大刀树立了威名,甚至奇迹般地“逼退”了盘踞青岛的日寇。1937年3月,日本海军陆战队1500人以保护日侨为名登陆青岛,胶东局势紧张。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方面直接出兵可能会引起更大纷扰,因此经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同意,国民政府军委会抽调税警总团第3、5分团以缉私为由增兵青岛。4月初税警团进驻市郊,虽然他们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军队之一,但考虑到日军对中国军队的大刀印象深刻,特地在公开操练中有意加上了大刀操,以加深日人的畏惧心理。“七·七事变”爆发后,税警团立即开入青岛市区,迅速占领全市战略要点,士兵们背着大刀沿街巡逻,见日人后故意解下大刀,申明“一旦开战,先拿尔等祭刀”,并宣称“华北、上海既已开战,税警总团决意死守此地,誓与青岛共存亡”,驻青岛日军考虑到数万侨民及产业的安全,不久被迫将侨民撤离青岛。

大刀 VS 刺刀

大刀在抗战中的主要对手是日军的刺刀。在观看了各种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因为影视剧中很难再现比较真实的大刀与刺刀对拼的场面。例如电影《七七事变》中,有一段赵登禹师长与部下对练,最后用大刀将部下的步枪一劈两半的情节,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那支步枪根本没有刺刀,持枪者也没有任何拼刺的动作,只是将步枪当作棍棒来抵挡大刀的进攻,迅速落败自然在所难免。真正的白刃战中,枪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为主,目标在

对方胸腹,而大刀限于其型制,以对敌上半身的劈砍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大刀防御敌方的直刺,只有将对方的枪身或刺刀格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办到的。大刀的优势在于刀重势猛,砍上非死即伤,但其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尽量贴近敌人身体,因此最适合在工事、房屋、树林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而在开阔地形或冲锋时,除非敌人在气势上被己方完全压倒,否则持大刀者难以占到便宜。同时,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较好的武术功底和身体素质,并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训练则相对比较简单。此外,大刀对使用者的脚法要求也很高,因为大刀相对带刺刀的步枪来说比较短,短兵破长器,要点在于脚下疾速灵活,因此武术家常有“短见长,脚下忙”的说法。吴殳说:“大刀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转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但是如果敌方步伐也非常快捷(抗战初期日军的体力和训练水平普遍在中国军队之上),“击实”之法将可能沦入最危险的“拙力”境地,持刀者必败。而且在除肉搏外的其他形式战斗中,大刀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作为辅助兵器也非常勉强。

由于大刀对抗刺刀时固有的弊端,当时国内有识之士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试图从改进刀法上来加以克服。这里有几个人不能不提。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从天津纪氏处习得双手刀法,后传于弟子马凤图等。1925年前后,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将部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曾在西北军中进行推广。民国初年,天津人韩慕侠(1877~1954年)创办武馆, 1927年任天津市武术团教官。张学良对韩慕侠“尚武救国”的建议很感兴趣,专门调拨1000名士兵组成武术团,任命韩为总教官。韩慕侠将“八卦形意”变通应用在大刀上,扇、砍、劈、剁、托、错,动作简单实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沦陷后,韩慕侠自断左腕,拒为汉奸所用,其民族气节令人钦佩。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清末镖师。1931年,29军副军长佟麟阁聘请他为武术总教官,在山西阳泉练兵。李针对原有刀法比较复杂、未经良好训练则

很难发挥作用的弊端,结合传统的“六合刀”法,改进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连劈带刺,动作简单有效。以大刀对付敌刺刀时,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时,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当对方刺刀直刺时,大刀斜向左上方抡动,以刀背磕开敌枪,同时刀锋立即向前劈下,劈、砍连为一体,对手来不及回防,已经身首分离。李尧臣在29军中抽调骨干,由其直接教授,再由他们传给全军。29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所使用的正是这一套刀法。

但是,实战毕竟不是武术对练,特别在对付以现代化装备的敌寇时,这些刀法对于提高大刀这种原始兵器战斗力的有效性显然很微弱。即使是“喜峰口大捷”也不能证明大刀的有效性,尽管是突然发起的夜袭,而且进攻前还向敌军营帐投掷了大量手榴弹,歼敌总数也不过800余,29军自身阵亡却有近600人,王长海团副团长胡重鲁,营长王凤芝、苏东元均在夜袭蔡家峪之战中牺牲。虽然大部分伤亡是在撤退过程中发生的,但若换用其他任何一种兵器,取得的战果恐怕也不会在大刀之下。

同样是29军,同样是大刀,4年后的“七·七事变”中再未能取得类似喜峰口的战绩。长城抗战结束后,29军得以占据富庶的平津地区,斥巨资购入捷克等国制造的步、机枪等先进武器,装备得以明显改善,但练习大刀作为部队传统仍得以保留。“七·七事变”爆发后,军长宋哲元组织抵抗,下达了“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的命令。7月11日夜,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再一次以大刀近战肉搏,其中一名19岁陈姓战士连砍日军13名并生擒一名,终以两个营伤亡近3/4的代价,夺回铁路桥。但最终宋哲元存有媾和之心,并未主动积极地继续进攻,虽然29军取得些许战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失利的命运。28日,驻平津的日军增兵至3个师团,并进袭南苑、沙河。29军官兵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飞机、坦克相搏,一天即伤亡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双双阵亡。当夜宋哲元率部向保定方向撤退,古都随之陷落。30日,驻天津的29军亦撤出天津南下。29军丢失平津后士气低落,不能再战,只能转至后方休整,大刀队自此成为绝唱。

可惜的是,大刀作为抗战精神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曾被过分滥用,后方媒体动辄出现“大刀报国”或“斩首××余”的字眼,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以夷制夷》中曾以“我斩敌二百、敌斩我二百”讽刺过这种现象。这种宣传的后果是,普通民众和士兵对大刀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抗战之初,曾多次出现过中国军队手执大刀在日军机枪和炮火扫射之下集体冲锋的例子,结果自然是白白地无谓牺牲。甚至有后方民众将募集来的款项全部用来购置大刀,历经艰辛送至前线,而部队却置之无用。

大刀的精神价值大于实战价值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待抗战全面爆发后,除了极少数例外(如由军法处或督战队使用),国民党正规军中已不再装备这种武器。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尽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都严重缺乏步枪,但1939年以后正面战场上的肉搏战中,国民党军队几乎全部改为使用刺刀。

“红色”大刀

人民军队同样使用大刀。自从诞生之日起,鉴于敌强我弱的客观环境,加之几乎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我军的武器多数依靠战场缴获,由于来源不稳定和数量不足,不得不大量使用大刀、梭镖等原始冷兵器作为补充。如今湖北省洪湖市的标志性雕塑仍由三把大刀组成,刀尖直指蓝天,象征着当年红军以大刀创建洪湖根据地的历史。红军中涌现出过许多与大刀有关的英雄群体和经典战例,如强取白战关等,徐海东、许世友、秦基伟等诸多开国功臣在红军时期也都曾有过靠大刀杀出血路或赢得胜利的经历。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同样大量装备和使用大刀,这里虽然有继承红军传统的因素,但抗战初期部队的迅速扩充导致武器匮乏则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从1938年秋到1940年7月,八路军120师总人数扩张了10余倍,进入晋南的4个连(老红军家底),数月内就发展成两万人的部队,而且还有各种游击队、先遣队等名目繁多的地方和半地方武装。这些新部队都需要武装起来,而同期的作战缴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只能大量使用大刀、梭镖这样的原始兵器。虽然其效力远比不上枪械,但毕竟使得战士们不至于赤手空拳,敢于并且能够与日寇作面对面的斗争,并通过战斗不断夺取敌人装备来武装自己。大刀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使得广泛发动和武装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成为可能。因为它简单而且廉价,被击毁的敌人汽车、铁路道轨都是大刀的好原料,即使在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中也能大量制造,同时使用简单,儿童和妇女也能使用,在素来有习武传统的中国农村地区很容易推广,比起枪支来更容易普及。

抗战初期,我军对大刀这种落后兵器的认识上也有过一些曲折。如1939年前后,因为部队发展很快,新四军军部修械所奉命停止仿造步枪、刺刀,专门生产大刀和长矛。不久叶挺军长发现这种情况后,下令恢复步枪和刺刀的生产,他说:“敌人使用飞机大炮,我们却用大刀长矛,这不是白白送死,让敌人取笑我们?”不过,大刀的生产后来并没有停止,因为只有它的产量和成本才足以迅速武装新编的部队,而对于严重缺乏枪械和弹药补给的老部队来说,它也是战时的重要补充。新四军各师始终都把大刀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从师首长到普通战士,人人都熟习大刀,这在后来的多次战斗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八路军、新四军在大刀的使用战术上相比国民党军队更加灵活。他们常用的一种战法就是一把大刀加上一支驳壳枪,远者枪打、近者刀砍,日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近距离混战中因不能随便开枪,而对刀枪俱下的局面,反而居于下风。这种战法比单独拼刺刀或劈大刀要上算得多,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有一定效果,但应用不很普遍,因为有条件用驳壳枪的只有指挥员和警卫员等少数人。普通战士常用的则是大刀加手榴弹的组合。阵地打阻击时先将敌人逼进30m左右的近距离内,然后集中投掷一两排手榴弹,待敌人遭到一定程度的杀伤后,再打上一两个排子枪,当敌人的进攻被彻底打乱甚至开始败逃时,战士们再跃出战壕,用大刀和刺刀来收拾残敌。当和敌人近距离拉锯战时,常采用3人战斗小组的形式,3人分执步枪、手榴弹和大刀,相互配合,远了开枪打,稍近时投手榴弹,再近就用刀砍。进攻时也是先集中投掷手榴弹,将敌人逼出据守的工事或院落,然后迅速接敌并将敌分割,使敌人的重火力不能发挥,再以大刀与其肉搏。

大刀对日军之所以有威慑作用,主要是因为日本人信奉神道教和佛教,相信生死轮回,虽然武士道 “教义”让他们并不畏惧战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希望保留全尸。而且日本人相信灵魂存于头部,一旦丢失了头颅,灵魂便不能归国,永远只能做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因此大刀在战场上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1942年12月在朱家岗战斗中,新四军四师26团某部一排长王康率部坚守一段交通沟,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后,部队伤亡殆尽,王康将自己拴有红绸的大刀插在沟沿上,准备与敌最后一搏,没想到早已精疲力竭的日军竟被吓住,直至战斗结束再也未敢发起进攻,最后奇迹般地保住了阵地。

当敌后根据地渡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开始局部反攻之后,随着缴获日益增多,正规部队装备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大刀很快被淘汰下来,即使是民兵等地方武装,在有了足够的枪械后,也将包括大刀在内的各种原始冷兵器逐步替换,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很少使用。不过大刀并未完全消失,解放初期直至1960年代初,大刀在一些地方仍作为民兵护秋、抵御野兽的工具在使用。随后大刀逐渐转换角色,由武器变为舞台道具,其“亮相”频率在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当时的电影戏剧中甚至成为中国革命和红色武装的一种象征。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男人保卫他们的家园和女人的故事。

日本军刀钢质好,硬度高,韧口薄,杀徒手之人好用,忌讳刃口相格;中国大刀厚重,须腰部有力,重在反手刀,在战场上砍人亦砍刀……

历史上真正的瑞士军刀

历史上真正的瑞士军刀

这里面包含了一段“老瓶装新酒”的故事。瑞士军刀和瑞士钟表一样, 也是一个有着500 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不过我要告诉大家500年前的瑞士军刀可不是今天大家熟悉的成功商业集团开发的商品小刀。而是货真价实的用来冲锋陷阵、杀人夺命的战刀!也就是说,瑞士军刀不是今天出名的,500年前就是享誉整个欧洲的名刀,那时起就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只不过冷兵器时代的战刀很快湮没于岁月变迁,新的商品小刀就成功的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

瑞士今天是一个不涉世事的和平主义国家,是许多世人眼中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然而谁曾想它这一切也是建立在无数瑞士先辈斩头沥血、舍生忘死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结果!中世纪的瑞士是一个典型的“穷山恶水”的内陆山地小国,寒冷贫瘠,瑞士先民为有口饭吃,男人纷纷外出为各国诸侯国王当兵打仗,由于瑞士人秉承日耳曼祖先英勇善战、忠诚团结的品质,所以中世纪“瑞士雇佣军”就是最好的瑞士“名片”。

这一光荣传统一直被瑞士人世代相传几百年,直到今天梵蒂冈教皇国还保留一支“瑞士禁卫军”。“瑞士人不可欺”成为欧洲人自古形成的牢固意识。 所以,瑞士人才能作为一个永久中立国,而无人敢侵犯。须知,中立可不是嘴皮上说说就行的,而是需要用实力做后盾,直到今天,和平的瑞士却人人参军(现役或民兵),家家有枪,时不时就会集合军演。

瑞士军刀其实就是一种瑞士款的变种剑。其特征是剑柄大多采用“一手半”长度,又有着造型很多样化的护手。其锋部以下三分之一为双锋,其于部分则为单刃,此一类锋部称为假刃,类似中国的雁翎刀的两锋刃造型,这样是让刀类武器也能行突刺战法之设计。 瑞士刀经由具有“精工传统”的瑞士工匠打制,不仅设计上科学独到,而且品质卓佳,所以,一经问世就成为抢手货,从此奠定了“瑞士军刀”的累世大名,真到今天。

被蒙古铁骑传遍世界的十字护手刀,在古代中国却成万历皇帝专属?

编者按:提起明代帝王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明定陵出土的十字护手刀,很多痴迷于刀剑的朋友都是看这个复原图片长大的。而这把刀上的十字护手,其实在国内刀剑不多见,却在世界很流行。本文就通过这把刀的复原,来说一下十字护手刀剑的故事。

该刀出土简报如下:(一)铁刀:长条形,鱼腹刃,刀把两侧有木夹柄,柄首包镶金片。上饰流云纹。柄中部靠下有金十字护手。刀外有鞘,出土时刀与鞘锈蚀一起,无法剥离。刀已断为三段。鞘,木质,外包一层沙鱼皮。髹红漆。脊部镶长条形金饰,上刻两组云龙纹。末端包有金鞞,上饰流云纹。鞘口及上半部共饰镶金箍四道。中间两道较窄,素面。鞘口及下部两道较宽,上刻流云纹,每一箍的脊部有柿蒂形饰及一扁鼻,上套一圆环并系有丝带。丝带断残,宽1厘米。另有扁方形金箍六个,带扣眼两个,金环一个,金钩一个,当为丝带的附件,用以系挂。铁刀通长(带鞘)95,宽4.2厘米,护手长9,宽7厘米。从出土物来看这刀的刃身和简报描述是一致的:略有弧度的微弯刀:


定陵为此做了复原,为这把刀复原了一个直柄。

然而这么复原对吗?这把刀的柄究竟是直柄还是弯柄?我们注意到出土文物的木柄已经残缺,如图。那么这个刀柄的形状是直是弯还是有商榷的余地,让我们参考一下其他铁刀的情况来分析吧。

看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了梁山地区出土的明代早期沉船遗留铁刀(上)对比下定陵出土铁刀(下),笔者个人认为是一类东西,这也许能给对复原工作做个参考吧?

请注意山东博物馆明早期铁刀微弯的手柄:

十字护手刀在中国发现得较少,在西域则是普遍现象。我们看下十字护手刀的演变简史:早期的一字护手刀,护手和鞘口十字仅仅是装饰纹样,柄型为平横形。图例为美国华盛顿博物馆藏公元4世纪萨珊王朝刀:


6世纪的隋代刀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1929年传洛阳北邙山隋皇室墓出土。双摩羯环首,护手为一字与十字格过度。

潼关隋皇室成员墓石棺档板线刻刀亦是如此:

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免胄图》是11世纪的宋李公麟(1049年-1106年)所绘,描绘唐代名将郭子仪泾阳免胄(不穿甲胄),只身单骑与回纥可汗相见的场面。为了和回纥团结,郭子仪单身便服,沉着大方,图中回纥将领腰中的弯刀也是十字护手。

7世纪至11世纪的突厥式一字护手刀的护手有的会在左右两侧稍稍翘起,呈现出“V”型结构,有的则会在上下方向略有凸起,呈现出菱形结构。

13世纪前后,十字护手开始彻底取代一字型护手,一度成为泛亚世界刀剑的标准形制。标准的十字护手相当于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有延伸。左右方向用于格挡时保护手指。上方用于挤压刀鞘,防止意外出鞘。而下方则是用于卡住刀柄,以防护手受到剧烈冲击后松动或脱落。

在河北省沽源县坝上地区,有个古建筑。传说这是辽代萧太后梳妆打扮的绣楼,所以称为梳妆楼。梳妆楼附近考古队发现,在石堆旁边一个用户青砖铺设的人体造型。考古队于是决定在梳妆楼的正中间挖一个1.5米见方的探坑,彻底揭示梳妆楼隐藏的秘密,最后得出结论,梳妆楼既不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也不是通往察罕脑儿行宫的秘道,而是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中期的元代墓葬。墓葬出土的元代刀。其式样就类似于山东明早期沉船遗址中的铁刀。

13世纪堪称“蒙古世纪”,是蒙古帝国几十年来不断征服欧亚的历史时期。文化落后的蒙古征服者虽然征服了无数文明古国,但却也同时接受吸纳(某种程度上说被征服)许多先进文化。既有汉文化、也有大量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武器上更是如此,大量中亚武器被蒙古军队采纳继承,这种西域流行的十字护手,也成为蒙古战刀的一个主要类型。奥斯曼帝国(穆斯林纪元957年)公元1550-1551年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藏刀:

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明会典》中就有清晰的“十字隔手事件腰刀”记载。事件在清代写作“饰件”应是同义词。“十字隔手事件腰刀”的形制就应该和山东出土及定陵明代铁刀的式样是一致的吧,刀柄下弯,而非早期剑柄样式的纺锤形。图例为军博藏镂空铁鋄金十字护手刀:

以下图片来自《清宫武备》中刀土尔扈特腰刀,从刀的形制来看颇具元明弯刀风范:

直至19世纪,十字护手仍是中西亚世界最为常见的护手形制,其柄形呈下弯状。在欧洲也是一样,1801—1802年,英国在埃及发动了针对法国的战争,打败了当时担任法军指挥官的拿破仑。在这次战争中,英国军队得到了一些埃及马穆鲁克骑兵的舍施尔形弯刀,他们发现伊斯兰的刀剑远胜过自己的军刀,纷纷带回国内交给工匠加以仿制。在这种风尚的带领下,英军于1831年正式推出1831式马穆鲁克剑为将官佩剑,装备少将及以上军衔的英军高级军官。

马穆鲁克剑虽然名声在外,但真正在欧洲战场上流行时间却十分短暂。主要使用在拿破仑战争后不久,19世纪中期便已基本退出战场。短短几十年,可谓是“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在于,马穆鲁克剑自身形制设计不适用战场需求。十字护手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设计,无法为持刀手提供足够的保护,原本16世纪后欧洲刀剑就已经放弃了这一设计。传统的突厥骑兵大多会携带多种武器进入战场,作战时需要迅速的在马刀、火枪、弓箭、锤、斧之间切换,因此使用简单的十字护手、通过牺牲一定的防护性能换取灵活性是合理且有效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日不落帝国的利刃:英国近代军刀漫谈

在18世纪及以前,英国并不注重对骑兵装备的标准化配置,一般都是由各个军团的军官负责为骑兵们购买、配置装备刀剑。但这种过于随意的方法有很大的缺点,军官们对刀剑的功用有着自己的偏好,同时在购买刀剑时又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所以使得骑兵的军刀无法得到统一,这就导致了英国骑兵装备的军刀质量参差不齐,功用五花八门。

而且当时,英国军刀的制造技术在欧洲都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大多是依靠着国内一些手工作坊提供刀剑。但这些手工作坊规模小、产量低,并不能满足于英军的需求,于是英国就从德国大规模购买军刀以满足军队的需求。但俗话说得好,租不如买、买不如造,英国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英国人开始采用各种措施吸引当时欧洲刀剑制造业的佼佼者——技艺精湛的德国工匠来为英国服务。通过招揽技术人才、吸取先进工艺,到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的军刀制造水平终于跟了上来,并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以伦敦的威尔克森兵工厂最为著名。

为了保证军刀制造的质量水平,英国在18世纪末还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规定每一把军刀都要经过统一检验。检验合格的军刀就在刀身根部打上一个认证标记,一般是“PROVED”或“PROOF”的字样。这些标记后来也成为了英国军刀的显著特征。

▲1788式重骑兵军刀


到1788年,英国制造出了自己第一把制式军刀,并命名为1788式骑兵军刀。但实际上1788式骑兵军刀并非一种,而是根据兵种的不同,以及士兵用刀与军官佩刀的差别分别设计了4种,分别是1788式轻骑兵士兵军刀、1788式轻骑兵军官军刀、1788式重骑兵骑兵军刀以及1788式重骑兵军官军刀。虽然该刀是英军的第一把制式军刀,但作为先驱者它必然是有所不足的,比如说刀身过长、刀体较为笨重、平衡性不佳,加上当时英国还没有质量认证标准,所以军刀的质量难以保证。由于这些缺点,与后来的军刀相比,1788式骑兵军刀的装备并不算广泛。

▲装备1796式骑兵军刀的英国士兵


之后英国在1788式骑兵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造出了英国近代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制式军刀,这就是1796式骑兵军刀。1796式军刀与1788式军刀相比刀身的基本造型差别不大,但从这把刀开始英国人对军刀有了质量检查标准,所以1796式军刀在刀身质量以及平衡性上都强过1788式军刀。1796式军刀同样有轻骑兵军刀、重骑兵士兵军刀、重骑兵军官军刀的不同样式。轻骑兵根据其战术需要,所配备的1796式军刀刀身是弯曲的,主要用于劈砍,其刀柄为直形,护手呈“D”形。而重骑兵因为作战对象大多时候同为重装兵种,身上穿着厚厚的盔甲,因此劈砍不如穿刺,因此重骑兵使用的1796式军刀刀身是直形的,刀柄和护手到没有什么差别。

▲1796式轻骑兵军刀

到了20世纪初,关于骑兵刀是劈砍好还是穿刺好的经典争论话题,英国人选择了后者,并制造出了新的以穿刺为主要攻击方式的骑兵军刀,这就是1908式军刀。1908式军刀的刀柄向下略微弯曲,这样在握持的时候更有利于刀尖指向前方,此刀的护手也与中世纪欧洲骑士长矛中段的护手相似。此刀刀身窄刀体厚,整把刀又细又长且厚,保证了冲刺时候刀体的强度。骑兵们在使用1908式军刀进行冲锋时,将军刀平握,刀尖直指向前,就好像在使用一柄长矛一样。1908式军刀后来也被很多国家仿制装备,比如美国巴顿将军亲自设计的1913式军刀其实就是仿制的英国1908式军刀。

▲1908式骑兵军刀


之后英国人对1908式军刀在外观上做了一些改进,这些改进的军刀刀柄改为鱼皮缠金属丝,在护手上也刻上了金银花的图案,与朴素无华的1908式军刀相比是华丽了不少,被另称为1912式军刀。1908式军刀除了轻、重骑兵有差别外,英国王室近卫骑兵所装备的1908式军刀与普通士兵装备的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第一王室近卫骑兵团、第二王室近卫骑兵团( 1st and 2nd Regiments of Life Guards )和王室骑兵卫队(the Royal Horse Guards ,又称蓝色骑兵团The Blues))。这些部队装备的1908式军刀相比而言做工更加精美,护手上有皇冠的标志以及所在部队名称的英文花体缩写,十分华丽。

除了上面这些骑兵军刀之外,英军还有一种不在装备体制之内的军刀,就是马穆鲁克式骑兵军刀。此刀的来历是1801年~1802年之间英国在埃及对法国的军事行动。在这次战争中,英国军队缴获了一些埃及马穆鲁克骑兵使用的舍施尔弯刀。英国人发现这种弯刀造型华丽、制作精良,便纷纷带回国内仿造。但这种军刀只限于少数人使用以及军官佩戴,并未在士兵中流行装备。

说完了骑兵军刀也该说说步兵军刀了。实际上早期的英国步兵军刀很多都是骑兵军刀的翻版,比如早期的1796式步兵军官军刀就是根据1796式重骑兵军官军刀改造而来的。这两把刀的刀柄形状基本相同,但步兵军官军刀的刀身增加了烤蓝并在上面镶金,镶金的图案主要是代表着王室的皇冠、“GR”标记以及树叶图案等。1796式步兵军刀之后英国人又给步兵装备了1803式步兵军刀。1803式步兵军官军刀刀身弯曲、开单刃刀锋,也是主要用于劈砍的军刀。此刀的柄首是一个狮子头的形状,护手采用镀金黄铜,在护手上了一个“GR”的王室标记和皇冠。根据使用者兵种军阶的不同,有的在皇冠之上的位置刻一个号角,表示步兵尉官;有的则在上面刻一个燃烧的手榴弹,表示使用者是掷弹兵尉官。跟1796式步兵军官军刀相同,1803式步兵军官军刀在刀面上也普遍采用了烤蓝和镶金。

▲1796式步兵军官军刀


1796式步兵军刀和1803式步兵军刀在英军中流行了很长时间,但在1822年还是被新军刀所取代。1822式步兵军刀在设计上和前两款军刀相比截然不同,它主要以哥特式镀金黄铜半篮状刀柄为特色。所谓的哥特式说的是刀柄护手的镂空图案与哥特式建筑上的窗户形状极为相似。另一个与前两款军刀不同的是,这款军刀把皇冠图案和国王标志刻在了刀柄上的椭圆装饰内。而刀鞘除了皮制和镀金黄铜之外也有用铁制的,并且加上了防脱鞘装置。但1803式步兵军刀的刀身质量较差,在强力碰撞下可能会折断,因此后来英国采用了威尔克森公司制造的优质刀身,并命名为1845式军刀。

▲1803式步兵军刀


到了1857年,王室工程兵装备了一种新的军刀,这种军刀的护手是钢制镀镍的,防锈性很好。除此之外这把刀的护手在镂空之后雕上莨苕叶的形状,十分华丽。这种刀一直使用到1895年才被1895式步兵军刀取代。

▲1895式步兵军刀


1895式步兵军刀的外形设计较为凶猛,与1857式军刀相比护手虽然依然是钢制的但镂空部分少了很多,依然采用半篮状的护手设计,并在上面镶嵌皇冠以及国王标记。到1897年英国人对1895式军刀略微做了些改进,把其佩戴时靠近身体的一侧向下翻转,一面钩挂上军官的衣服,更适合军官作为佩剑使用,并改名为1897式步兵军刀。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龙润。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本文标题: 军刀的大护手有何意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98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清朝为什么不禁枪历史上能称为枭雄的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