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很早就有了,但为什么中国古代教育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

发布时间: 2023-04-18 20:02: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7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背诵、默写就是强调死记硬背,为什么一提到背诵,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这个词,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三昧书屋里...

启发式教学法很早就有了,但为什么中国古代教育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背诵、默写就是强调死记硬背,为什么

一提到背诵,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这个词,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三昧书屋"里的私塾学童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觉得这是一种极初级甚至是低等的学习方法,对它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高中以上的语文教师。几乎要把背诵这一基本功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糟粕予以"摒弃"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背诵则是这一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一些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中对背诵缺少应有的热情。常常是一不强调、二不检查,致使多数学生不能完成背诵任务。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从中国古代教育词源解释你能看出什么问题

从中国古代教育词源能看到的问题如下:

教的甲骨文它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表示鞭打的痕迹;整个字形“教”是会意一个人手持教鞭在教育小孩。《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育”是会意字。甲骨文上部是一个女子,下部是一个倒着的子,会妇女生子之意。金文从母。小篆承接甲骨文、金文。隶变后楷书写 作“育”。《说文·部》:“育,养子使作善也。从,肉声。《虞书》曰:‘教育子’。”

Educate一词来自希腊语educat,它的词根是educe(希腊语是educere)本义是引出。e指的是出来,ducere是引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以希腊语为语源的欧洲和北美洲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启发。

从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对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因为相信外力的作用,于是就有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说法。所以,中国的家长就相信教师的巨大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说法,说明了在中国也有引导、引发的教育理念,只是没有被大面积接受或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

如果教师上课没有启发、引导,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于是,就会出现学生从小学开始,误以为只要记住了就学会了。因此,你会在校园里发现,小学生大声背诵《道德与法治》、《科学》课程,中学生大声背诵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现象。

这样来看,我们的孩子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需要反思的。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重视启发式教学

那又如何改进教学呢?
孔子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 含义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愤”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
“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班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等,这种启发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启发是属于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比如教师让学生用“上”字组词。第一个学生会回答:“上汽车”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会回答:“上大车”、“上飞机”、“上轮船”等,这时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组了这么多词。其实,这些用“上”字组的词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师提出谁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来组词,学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级”、“上午”等,这种启发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而不能简单地灌输,不能采取逼迫的办法。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师所讲解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应当再重复去教他了。在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理解不了的时候,还要再讲,势必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运用了启发诱导的原则,所以他的学生往往能够“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并赞扬他的教学能“循循然善诱人”。
(二)启发的方式
1、讨论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2、诘问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3、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在世界教学发展史上,启发式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师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循序渐进原则

老子说:"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教学"为道"和知识的学习,既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细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他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因材施教原则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4)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学记》写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量力性原则

孔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据传,墨子教弟子各视其程度的深浅、能力的强弱而有所不同。《学记》提出:"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即学生不能理解所教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暂时停下来。明代王守仁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要"量其资禀","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6).知行合一原则

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
本文标题: 启发式教学法很早就有了,但为什么中国古代教育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31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夏天金龟子,苍蝇这样的昆虫会在地上打滚脸红和血液循环有什么联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