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什么 学校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4-10 18:01: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1

学校可以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接受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知识、考取功名,也包含着思想的培养,所以“教书”和“育人”是连接在一起的...

传统文化是什么 学校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接受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知识、考取功名,也包含着思想的培养,所以“教书”和“育人”是连接在一起的。
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形态,将在无形中发挥着影响力。现代教育越发重视用新颖的方式,替代填鸭式的学习。
包括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素质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就连中医、国学等课程,也搬上了一些地区的课堂。有所小学更是独特。
某小学设“自愿穿汉服日”,学生兴致勃勃,新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经常上网的家长可能都听说过“文化自信”这个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我们的传统,汉服作为很有代表性的元素,获得不少学生和年轻人的青睐。
有些大学生甚至在毕业时不穿学士服,反而改成穿这样的衣服来庆祝顺利毕业。想不到这样的“风”还吹到了小学。
某个小学为了让同学们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调节刻板的校园气氛,决定将每个周四设为“自愿穿汉服日”。这一天同学们可以自愿选择不穿校服。
听到这样的规定,小学生们高兴坏了。尤其是女同学,本来这个时期就特别喜欢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既然学校允许每周有一次“自由发挥”的机会,还不好好把握?
学生们兴致勃勃,女生的衣服可谓多种多样,不管粉色、橘色还是蓝色,都显得十分漂亮。大家还普遍扎起了相衬的发型,可见家长们也很重视啊。
男生也不甘落后,虽然颜色和宽松更简单些,但也是一身的书生气。想象一下这样一群小学生带着“新形象”上课,还真是叫人眼前一亮。不过家长的评价却有不同的声音。
家长担心变了味,成为学生们“新型攀比”的秀场
小学设立这样的日子,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培养方式,目前并不多见。想起笔者读小学的时候,哪怕头上戴了稍微精致点的发夹,都会很开心。
能够在上学时“正大光明”地穿这么漂亮的衣服,这些小学生一定非常愿意。但是也有家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担心这会成为同学之间“新型攀比”的秀场。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同样是衣服,品质和精美程度要相差很大。网上这类衣服“差不多”的要百元以上,如果想要稍微好些的就要几百元了。
想达到精致的程度,那就多少钱的都有了。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学生不想自己成为班里被羡慕的对象呢?所以条件比较优越的家长,就能给学生购置比较好的。
而家庭情况差的同学,可能就有些为难了。要是家长比较理解的话,还能买件便宜的。但有时候未必所有家长都明白子女在学校面对的问题,觉得这是“没必要”的投入。
学生来到校园,

幼儿园传统文化包括哪些

幼儿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大街上还是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一年所代表的动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吉祥物说几句吉祥话,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这些动物他们都不会陌生。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过节”

根据教学目标,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绝大多数与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其他教学活动中很少出现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一些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就更少了。

于是,不少幼儿园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过传统节日”,幼儿们享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却对节日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图片源自网络

幼儿园庆端午包粽子的场景

2.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你是否见过幼儿园的孩子奶声奶气地诵读这些经典,你又是否觉得这是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呢?

不少幼儿园将传统文化教育着眼于知识的传递,幼儿们对这些内容一知半解,知识学习的效果尚且不提,对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可就无从谈起了。

图片源自网络

某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场

可以看到展板上写有大量的文字

3.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庆祝传统节日、讲述传说故事、弘扬先进事迹,几乎成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标配”,一套活动方案可以用上一年又一年。这样的教育固然稳妥,但忽略了现代文化对幼儿的影响之后,教育的效果可也要打上折扣了。

对于现在10后的孩子们来说,有些“老掉牙”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真要想办法改进了。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那么,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1.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美好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懂得欣赏,喜欢参与相关活动。所以老师应该精选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经典文化故事、古诗词,让幼儿感受其中的美感。

2.教道德规范与优良传统

传统文化也并非皆为精华,幼儿园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提炼传统文化中值得幼儿学习的道德规范与优良传统。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让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都是值得幼儿去学习的。

小班集体教学《幼儿园里玩具多》

发布者:小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要互相谦让。

2.幼儿园里的玩具很多,小朋友在玩完玩具以后要放回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小朋友要懂得谦让,会整理物品,不乱放东西

活动准备

幼儿喜爱的各种玩具(芭比娃娃、小火车、小熊等)

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

2.你们都有什么样的玩具呢?

3.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玩具呢?

小结:玩具可以陪我们做游戏,还可以和我们过家家。

二、教师教授儿歌

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陪我做游戏;

玩具玩具真听话,爱和我玩过家家;

做完游戏摆放好,妈妈拇指竖得高。

三、自由活动

请小朋友到玩具柜里取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个别幼儿)

四、故事判断

1.明明和东东正在玩小火车,他们玩的可开心了。这时候强强跑过来,一把抢下小火车,重重的摔在地上。

提问:强强做了什么?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2.晗晗最喜欢玩芭比娃娃了,可是她知道妞妞也很喜欢玩,于是她把芭比娃娃让给了妞妞。

提问:晗晗做了什么?她做的对吗?为什么/

3.奇奇家里有很多的玩具,可是他玩完玩具从不收拾,说自己还小让妈妈收拾。

提问:奇奇做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了它我们就不再孤单了。可是幼儿园里玩具很多,如果玩完玩具以后不放回原来的位置,就会很乱。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得玩完以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能很快的找到它。

五、活动延伸

1.向小朋友介绍你所喜欢的几种玩具。(如名称、颜色、功能等)

2.引导小朋友自己整理物品,不乱放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说明你的玩具背景、来历。(是过生日妈妈送的,或是学校奖励的)

3.教生活习惯与传统礼仪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十分复杂,将其引申到现代,可以变成那些值得幼儿学习的良好生活习惯。如古人“鸡鸣而起”则对应了早睡早起;古人定时“洒扫”,则告诉幼儿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教传统文化知识

当然,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并非应该被忽略。蕴藏在各类传统节日和乡土习俗中的知识,等待着各位有智慧的幼师去发掘、去改良,变成能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
1.文化节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着;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还是最喜爱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过春节能够收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的压岁钱;过清明节能够祭拜去世的亲人;过端午节能够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悲哀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样也打捞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啊!

  2.茶的文化

  正因我们中国最著名的经典之一——茶,因此中国有很浓厚的茶文化。中国地广物博,因此我们的茶的种类也是必须很多的,下方就让我来为大家说几种名茶吧!

  第一种名茶:西湖龙井。这种茶居中国茶之冠,生产在杭州西湖畔的高山之中。在杭州,不仅仅西湖美,这种茶更美。西湖龙井有四百年的历史了。龙井茶外形扁平俊秀,泡后香气清高持久,喝后令人回味无穷。第二种名茶: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是我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它产于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的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条条纤细,卷曲成螺,穿着一层茸毛,泡后清香芬芳。第三种名茶:安溪铁观音。它是茶中之王,出生在雍正年间。如果想得一壶好的铁观音,就务必经过晒青、凉青、做青(摇青一摊置)、炒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这些名茶让茶文化诞生,茶文化是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完美环境、领略等多种品茶过程。茶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经典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影响也很大,每年都有超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品茶。你想呀,全世界的人一齐来品茶,大家会彼此更了解并且成为好朋友。

  我们有那么好的茶文化是正因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机智的人。因此我们中国也是四大礼貌古国之一。正正因这样,因此我们更加要好好学习,继续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的价值体系制约, 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 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 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社会习俗等深层文化方面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习惯。
二、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是整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个人生教育的基础,幼儿身心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和经验性,因地制宜,使幼儿能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氛围。文化来自民间,从民间去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幼儿感受优美的民间文学,各具特色的音乐、舞蹈和戏曲, 风格多样的民间美术, 从而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 例如民间游戏、传统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它们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大有裨益。有利于实现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全面性、启蒙性的发展;能使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情境性,深入浅出,各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相互迁移、互为补充。
三、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应用的现状
(1)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幼儿由文化知识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比如幼儿园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稚气的声音清脆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人觉得让孩子们从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在“不求甚解”地朗读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哪里?他们记住了内容,就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热爱吗?是不是也该深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呢?
(2)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以节日活动、传统美德故事、杰出人物的介绍等历史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体现,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与现代生活脱离太多,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四、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
1.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德
(1)尊老爱幼、孝顺双亲

古代教育注重“孝悌”的培养,作为传统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阶段,孝悌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内容。
(2)提倡节俭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自尊心、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3)培养幼儿诚实讲信用的良好品格。
“诚信”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十分注重的优良品德之一。最典型有《论语》里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 幼儿天性纯洁,认知有限,难辨是非,长辈应以良好的行为加以引导。
2.生活常规的习惯养成
(1)礼仪、礼貌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一方面包括姿态的训练。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关于姿态的描述,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启示很大。另一方面,要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礼仪。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从古至今都是教育中必要的一环。幼儿起床后,应自己洗脸、漱口、梳头,自己穿衣服和鞋子。另外,古代对幼儿饮食卫生也很讲究,幼儿饭前饭后都要洗手。幼儿还应该有打扫自己的生活环境意识,这些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对于养成幼儿勤劳的习惯也大有益处。
五、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1.重视传统节日等的庆祝活动。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幼儿对于节日的了解,寓教于乐。
2.加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当中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其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粗浅的生活常识。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以传统文化读本的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既能培养幼儿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也能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重视对幼儿的乡土文化教育。
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流传至今既保持了传统的风格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认识家乡或者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周边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幼儿的视野。
六、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在室内、外装饰的颜色、选材等方面,应突出传统文化特征,将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环境渗透给幼儿,为幼儿活动空间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气息。
2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蕴含在一日生活之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将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文化因素入手,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展。
七、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共同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使教育幼儿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达到一致,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缺陷也日益显露。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幼儿教育的需要和未来出发,对于实际教学情况,也要注意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标签:学前儿童用品、课程、点读机、智力开发、玩具、教材教具、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学会、关心下一代、民办教育协会、广州幼教展、幼教展、华南国际幼教展、华南幼教、全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

幼儿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也是生命奠基性教育,这要求成人在甄选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以敬畏之心仔细考量幼儿的童年幸福和一生发展,谨言慎行“以幼儿幸福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教育应是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现有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适宜性教育,具有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的适宜性。

其教育目标不应以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根本取向,而应重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体验其情感内涵,分享乐趣,以培育初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了解粗浅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简单的传统文化技能与方法。

其教育内容应是幼儿所喜闻乐见、能够理解、与之能够对话和经过精心甄选的传统文化活动: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其方法和途径应是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基础上的因人施教,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应是“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不应是重知识轻体验的强化训练,不应是死记硬背式的“读经”,不应以牺牲童年幸福为代价,而应“以幼儿为本”。

学校具有什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具有集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 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 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 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一、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累文化底蕴,熏陶人格情操。
二、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领导小组成员(略)三、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不割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能以“独尊儒家、罢黜百家”的观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实用性原则,不形式化。
为今用之,扎实进行文化传承,不搞花坛形式化。
3、明确性别原则,不随意。
以有关专家理论为指导,以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学校统一明确的思路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尽如人意。
4、时代性原则,永不复古。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考虑时代性,不等于复古,凡事以古为法,不能盲目模仿。
四、传统文化教育目标1、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道德修养,熏陶高尚的人格情操。
2、初步认识、理解、吸收、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累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和自豪感。
3、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技能,培养古典诗文朗诵、书法、国画、武术、围棋、民族乐器、剪纸、刺绣等高雅爱好。
五、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1、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2、传统经典诗文诵读3、传统艺术(书法、国画、篆刻、民族器乐、戏曲、剪纸、刺绣等) 4、传统武术与跳绳、飞羽、围棋、将棋5、茶文化、石文化6
1、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结合学宫、椁星门等,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震撼力,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2、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以“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为研究课题,加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整合,精心打造精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师资队伍。
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成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整合。
3、与特长兴趣小组相结合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活动,培养自己的钢琴、诗歌、书画等传统文化特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发展。
4、与课程相结合
各学科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广泛深入挖掘与自身学科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运用科学手段渗透课堂教学,积极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整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发挥优秀
5、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的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行为习惯。
六、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家乡历史名人和古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步骤1、探索准备阶段: **年*月至**年*月,全校教代会进行讨论,确定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宣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结合本学科教学
2、研究实施阶段: **年*月至**年*月,学校各学科根据学校开展并深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课题研究,边实施边研究,在研究中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研究
3、申报检查阶段。 **年*月至**年*月,总结经验,申报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检验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4、全面普及阶段: **年后根据课题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七、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措施1、构建古朴典雅、特色的校园文化(1)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及装修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保留原有遗址大成殿的基础上,保护性修复椁星门。
对学校内几幢教学楼和新建的两个小亭、三条长廊,分别命名赋予丰富的内涵,然后以中国书法的形式题字。
多面墙加以利用和命名,制作古诗、国画墙等。
边缘采用适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小型装饰。
在园林中或引人注目的地方适当增添奇石、古朴、奇特,为校园增添地方文化色彩和灵气。
学校的玄关做成仿古的玄关,以古色古香为特征。 节日里用红灯笼等吊起来装饰。
制作巨大的宣传广告时,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在玄关上方,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宣传广告学校面积小,庭院面积不多,可以适当增加钂种植物和盆栽。
学校室外装饰应以中国传统木石砖为材料,细部也应体现传统元素。
制作古代中国贤人志士的雕刻和浮雕等。
)校园广播学校的广播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 一是增加儿童声音经典释文朗诵,二是增加古筝、竹笛等清新典雅的古典民族乐器乐曲,让校园空气弥漫传统民族音乐的韵味。
(3)学校节日与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和学校节日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相结合,可以与中国传统节日同步进行,相互结合和渗透。
)4)校园刊物和网站学校出版《**报》,成立文学社,定期出版《**文集》,设立学校网站和论坛,可以以此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
)5)校园日常常规上课前学生朗读《三字经》、《弟子规》、诗词等,边朗读边备课。
也可在课余时间以踢毽子、跳绳为主要活动项目,与其他游戏活动和经典朗诵相结合,组织成有效、可行、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
学校把学生的武术体操编成广播体操,作为每天早晨的晨练项目。
教师可以练习太极拳。
(6)挖掘和整理本校传统历史文化底蕴7 )办公日常用品等细节也注重传统元素的渗透与结合。
比如办公室里的布置,就涉及到中国画书法作品、桌面上的小摆设、校簿书笺等设计、办公用品的购买等细节问题。
2、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第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第二是自强不息精神,第三是道德修养。 围绕这三点,以“作为人、作为中国人、作为现代中国人”为指导,紧密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在升旗仪式、班队会、大型小型集体活动、传统节日和校园节日及日常行为的管理中,走向
3、结合新课程改革,开设传统文化课,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新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各学科教学可以根据自身本学科特点,适当渗透。
在思想道德课中必须渗透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中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从中汲取精华,在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要学习中国古代数学家、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感受数学、科学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数学哲理和科学思想,把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渗透到音乐、美术学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在区域课程和活动课程上下功夫,整合开设古典朗诵课、书法课、校史和地方历史课、围棋课、武术课、剪纸课、传统文化知识课等传统文化课,明确区域课程和活动课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利用区域课程和活动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精心选择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要素,突出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元素一、朗诵经典诗文。
制定诵读篇目,实行诵读考级制度,建设书香校园。
元素二、大型武术体操。
人人都会武术体操。 每天一定要练习武术体操。
元素三、书法。
开设书法课,让全体学生都能写毛笔字。
元素四、跳绳、踢花。
跳绳、踢毽子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也是一项优美的艺术表演,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应该挖掘整理后继承发扬。
五.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校园建筑。
六、中国画、剪纸、民族器乐、围棋、象棋等多种传统文化特长兴趣群体及其成果。
元素七、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 茶道是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表现了茶给人的生活方向和方式。 饮茶可以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仪式,在饮茶的过程中使人们懂得道理。
它能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修德、学礼法、饮茶能静心安神,有利于陶冶情操、消除杂念。
茶文化内涵丰富,应该大力发扬,并可以作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元素八、石文化。
石头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石头文化特色。
八、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总课题:新课程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分课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
现代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现状调查分析;
挖掘和弘扬新教材中的本民族传统文化;
品味、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积累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家乡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
新课标下弘扬民族文化策略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九、各学科各部门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主要有书法、篆刻、京剧、皮影戏、国学、雕刻、漆器、纸艺、茶道、中医药学、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染织、刺绣、瓷器 、国画、对联、年画等

尨华实验学校
吉林尨华实验学校始建于2008年。是经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封闭寄宿式学校,涵盖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具有面向全国招生的资质。学校以兴学、立德、育人为本。
目录
1基本内容
2学校概况
3办学特色
目录
1基本内容
2学校概况
3办学特色
收起
基本内容
学校概况
尨华实验学校占地10万平方米。一期现有教学实验楼、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操场、素质力行基地等,能够容纳数千名学生就读。校园设计规范,布局合理,教学、生活、后勤设施先进实用。
学校以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秉承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教育理念,融合古今中外教育优势于一体,将“德能学”三大方面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办学特色
尨华实验学校开设国家正常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教学本着专精深入的原则,以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形式,通过规律以点带面,把文科等学科知识融入经典里,采用文言文、现代文、英语“三语”密文教学模式。重点开发学生快速阅读、记忆等潜能,培养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布置零书写作业或极少作业。教学安排上环环相继,层层递进。
学校在兼顾文化课的同时,精心打造“素质德行”和“才艺技能”两个实践互动平台,紧紧围绕“德、能、学”三方面的培养,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棵树苗来培育,使孩子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1]
参考资料:1.
尨华文化教育
http://longhwa2008.blog.163.com/
望采纳!
问的太广了,不知该答啥,可以具体一些吗?
本文标题: 传统文化是什么 学校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08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宋朝没考上进士,可以做官吗植物达人请看,我的流泉枫怎么回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