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是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诸侯国,国际史会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 2023-03-26 05:01: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0

德意志统一的统一的背景在神圣罗马帝国(Holy,Roman,Empire)时期,帝国版图由超过30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邦国组成,帝...

如果当年是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诸侯国,国际史会有什么不同

德意志统一的统一的背景

在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时期,帝国版图由超过30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邦国组成,帝国整体事务则由邦中最强大的奥地利掌控,奥地利大公弗朗茨兼任帝国皇帝,称弗朗茨二世。1805年8月9日,奥地利、英国、俄国、那不勒斯和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最后反法同盟大败收场。战败使奥地利在帝国中威望扫地,伴随着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退位,各邦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帝国覆灭之前,各邦国之间早就在法律、行政和政治外交方面摩擦不断了, 但之后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却刺激了原帝国中的德语民众,各邦对于同一语言、同一文化、同一法理根基的追求空前高涨。同时,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对欧洲社会政治生态中的王朝和专制体制发起了挑战,这一思想很好地为统一德意志提供了学术基础,统一的推动者借此着重强调了区域内统一传统、教育和语言的重要性。而在经贸方面,1818年普鲁士发起的德意志关税同盟(Zollverein),逐步扩展至德意志邦联中的其他各邦国,消除了邦间贸易的繁琐、矛盾和恶性竞争。再加上交通的不断改善,邦内和邦间的商贸和往来旅行变得愈加便捷,进一步加速了中欧说德语的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管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摩擦。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再次复位后,遂于11月20日与第六次反法同盟各方重订和平条约——1815年之巴黎和约,加上之前维也纳会议达成的结果,奥地利巩固了自己在中欧的势力范围,并确定成为德意志邦联的主席。然而,无论是和约缔结者还是会议多方都没能考虑到普鲁士势力的发展壮大,更没有预见到不久之后普鲁士会挑战奥地利的领导地位。普奥两强都有着统一德意志的雄心,但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普鲁士提出了小德意志方案,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奥地利提出了大德意志方案,一个包含奥地利的德意志。
谈到统一德意志,就不得不提及统一进程的推动者,时任普鲁士王国首相的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对于俾斯麦的真正动机,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认为,俾斯麦真的制定有一份宏伟计划,将1866年诞生的北德意志邦联扩张至吞并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以达成一统;而另一部分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俾斯麦原本并无统一计划,他纯粹只是寻求扩充普鲁士王国的势力范围。但不管怎么说,俾斯麦所引领的现实政治,即以国家利益作为内政外交的最高考量,以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实力作为国家强弱的评判尺度,再加上当时的客观环境(包括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风起云涌),彻底影响了19世纪的普鲁士和德意志走向,也恰好顺应了民众在长期遭受丹麦和法国等诸多国家欺凌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所抱有的期望。
在俾斯麦推动下的德意志统一,主要靠普鲁士的三场军事胜利——普丹战争(1864年)、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1871年间)。胜利带来了民众的拥戴和国际上的尊重,加上政治家的高超手法,使各邦国迈向统一变得水到渠成。最终,通过普奥战争这样的直接对话,普鲁士成功地排斥奥地利,于1871年建立起了没有奥地利的,政治行政均独立统一的德意志。自此,普奥两强的格局形成了,或者可以说是德奥两国这间的冲突暂且得到了缓解。
1806年以前,中欧散布着众多习德语的邦国,包括300多个政治实体,大多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或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袭领地。它们中,面积大小各异,最小的是荷亨洛赫家族分支领地,约776平方公里,最大则是巴伐利亚王国(75,865平方公里)和普鲁士王国(348,779.87平方公里)。各邦的统治形势也是多种多样:有些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帝国自由城市,不属于任何贵族,其中诸如有强大的奥格斯堡和非常弱小的Weil der Stadt;有些邦为教会领地,大小和影响力也各不相同,富有的诸如赖兴瑙岛,强大的有科隆大主教领地;还有就是王朝贵族领地,如符腾堡。所有这些邦国领土(或一部分——哈布斯堡王朝和霍亨索伦王朝时期的普鲁士都曾拥有帝国疆域以外的领土)构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整个疆域,甚至一度存在1000多个政治实体。
从15世纪开始,选皇帝时,基本都拥立哈布斯堡家族的头领兼任帝国皇帝,这一传统很少被打破。而帝国有一套行政和立法机制,负责调解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也会对各邦国之间可能的司法纠纷进行仲裁。帝国还通过设立郡制,允许数个邦协同管控资源,保障区域利益,包括经济合作和相互的军事保护。 1799年至1802年,奥地利、英国和俄国以干涉法国大革命为由,组建第二次反法同盟攻打法国,法军于1800年先后在马伦哥战役和霍亨林登战役中击溃奥军,迫使奥皇弗朗茨二世求和,奥地利遂于1801年2月在吕内维尔与法国单独议和,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反法同盟溃散。和约中规定,神圣罗马帝国必须割让莱茵河左岸予法国。而对帝国来说,割除莱茵河左岸意味着许多邦国就此失去领地,围绕着割让之后帝国内部如何补偿这些邦国,皇帝自然是无权决定,帝国议会的召集又太花时间,故召集各邦代表开会决议。1801年11月7日,各邦代表大会在雷根斯堡的帝国议会堂召开,除了帝国内的主要邦国之外,法国和俄国也派代表出席。
一番长期的争吵之后,1803年2月25日,代表大会方才作出决议,4月28日皇帝对决议予以承认。帝国本想通过这次会议讨论因割让莱茵河左岸导致的邦间领地变更,但实际事态的发展,却使帝国被基本架空。原先,帝国内拥有300多个邦、数百个骑士领地、数十个教会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决议等同于将300多个诸侯身份一下子缩至30多个邦,骑士完全没了领地,教会领地仅剩下美因茨一处,帝国自由城市也只剩下了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等区区几座。奥地利的领地基本没有什么扩张,而普鲁士,巴登和符腾堡等割让莱茵河左岸领地的邦国反而得到了面积大得多的领地,因此大批中等规模的邦国出现了。这么一来,原本由奥地利和普鲁士各自带领其他小邦构成的两大阵营,变成了中等规模邦国联合起来对奥普两国分庭抗礼的局面。最乐见这一局面的,无疑是奥普两国的仇敌——法国。拿破仑于1806年组建由16个原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加入的莱茵邦联。
1805年12月2日,奥地利再次联合俄国攻打法国,爆发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的法军大破奥俄联军。12月4日,弗朗茨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茨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之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重组之后的德意志各邦在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由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实际统治,然德意志国家主义却开始逐渐风行,社会上出现了将“德意志”看作独一国家的思潮。德意志哲学家与国家主义之父的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在他的著作《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这样说道:“相比国家内部的区域划分,国与国之间最初的,真正的天然边界更加毋庸置疑。人民共用的同一种语言,早过任何人类艺术,犹如一条与生俱来的无形纽带,自然而然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互理解,愈加的亲密无间。他们是一体,且本就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如费希特描述的那样,共同的语言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前提。但是,同处19世纪的德意志历史学家们也注意到了,让数百个邦国走到一起的不仅仅是同语这一个因素。中欧德意志各邦长期处于法国的统治下,各邦达成了共识,即共同赶走法国入侵者并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土地。1806年,普鲁士联合俄国、萨克森王国、英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王国发起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对法宣战。14日仅一天,拿破仑的法军闪电般地击溃普军,迅速占领普鲁士,于10月25日拿下了普鲁士首都柏林。法军趁胜追击俄军,迫使俄皇求和,于1807年7月签订《提尔希特和约》。至此,法兰西帝国达到了顶峰,加上之前已经臣服了的奥地利,整个中欧和东欧的反法势力尽除。随后,拿破仑针对反法同盟中剩下的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封锁欧陆和海外各处港口,严禁英国船只靠港通商,然而葡萄牙却坚持对英贸易,遂于1808爆发半岛战争,法军占领西班牙之后进抵葡萄牙,攻打驻守在那里的英葡联军。战争一直持续到1814年。签订了《提尔希特和约》的俄国一度支持法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但此后几年间,法俄两国在奥斯曼、波兰和中欧地区的争夺日趋激烈,再者俄国放弃“大陆封锁”的举动,激怒了拿破仑,遂在中欧拉拢普奥两国贡献兵力,于1812年6月24日进攻俄国,爆发法俄战争,法军最终战败,年底经中欧撤回法国。
数年间法国的穷兵黩武搅得中欧各邦永无宁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几乎毁掉了整个中欧的经济;仅法俄战争就致12.5万德意志士兵丧生。这一切,使许多德意志人,对法国统治者的幻想彻底破灭。许多德意志民众纷纷展望一片不受法国影响的中欧,学生自发组建起的国民军或自卫队开始加速脱离法国的进程。
法俄战争中受挫的法国放松了对德意志各邦王室的控制。1813年拿破仑采取军事行动,试图重新拉回各邦。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瑞典、萨克森及莱茵邦联的某些邦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对抗法军。拿破仑率军40万与反法同盟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趁机起来反抗法国,拿破仑陷入困境。1813年10月拿破仑的20万法军在萨克森遇上了30万反法同盟军,激战超过三昼夜,史称莱比锡会战,成为19世纪欧洲最大规模的陆战。会战以反法同盟军的决定性胜利结束,自此法国失去了对莱茵河以东领土的控制。反法同盟军趁胜越过莱茵河继续追击法军,拿破仑的法军和政府土崩瓦解。1814年3月反法同盟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并于1814年5月3日下午6时半乘坐英国船只被押送至意大利的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返回巴黎,于3月2日经政变夺权成功,重新上台,史称“百日王朝”。这个消息传到维也纳后,引起维也纳会议与会国家的震惊和不安。由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撒丁及被英俄普奥四国所控制的荷兰、比利时、德意志一些小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和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普军于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重创法军。 其中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月16日,布吕歇尔的部队在比利时的里格尼与法军交战,普军大败,损失超过2万。危急关头,副将格奈瑟瑙暂时代理负伤送去救治的布吕歇尔指挥全军,不和法军在此耗下去,赶紧向瓦弗(比利时城市,在滑铁卢附近)撤退,保存力量,然后再重新集结。两天后,拿破仑与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场对决。就在双方杀得昏天黑地之时,休整完毕的布吕歇尔的普军及时赶到,与英荷联军一同大破法国近卫军,接着普军在追击中一连七次击败法军,法军彻底被摧毁。拿破仑迫于国内压力,再次退位,宣告拿破仑时代结束。 尽管邦联议会在名义上被称为议会,与会者仅限于主要邦的领导人,并非投票选出,故代表的利益集团十分有限。许多邦都没有宪法,即便是在有宪法的邦国,如巴登公国,只有男性人口中的很小一部分拥有参选权。此外,权力划分中没有照顾到普鲁士。虽然普鲁士军队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遭到法军全歼,但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普军的大胜,证明了普鲁士已迅速恢复了军事实力。很明显,普鲁士领导人非常期望能够在邦联中扮演重要角色。
经历了拿破仑时代,以及德意志各邦的松散无力之后,国家主义开始兴起。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在对抗拿破仑时期得到的经验中探寻国家和民族的根源。1815年诞生了学生组织Burschenschaft,主张自由主义改革和德意志统一,示威游行不断出现,包括1817年10月在瓦尔特堡举行的示威活动。德意志的演说家们也纷纷发表演说,宣扬德意志统一的重要性。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作战期间,德意志各邦曾经有过承诺,希望能一同以人民主权思想代替君主和议会制,建立新型国家。然而,一旦重获和平,曾经作出的承诺全被忘却,没有一项得到落实。
而学生组织的举动日益激进。1819年3月,一名持极端统一思想的学生暗杀了德意志剧作家奥古斯特·冯·科策布。这些引起了保守派领袖,如克莱门斯·梅特涅的极大关注,保守派势力开始担心国家主义的抬头。同年9月20日,保守派领袖们召开决议并颁布了卡尔斯巴德法令,维也纳体系的核心人物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巧妙地利用了保守派对暗杀事件的愤怒情绪,使保守势力一致同意进一步控制报刊,并对包括学生组织Burschenschaft在内的自由派和国家主义运动严格限制。结果,法令迫使Burschenschaft结社走入地下,有关国家主义的书籍和刊物的出版遭到限制,同时限制大学教授有关鼓励学生讨论国家主义的学术演说。但事后证明,这些反动措施都是徒劳的,奥地利被彻底的排除在德意志的统一之外。

奥地利的大德意志和普鲁士的小德意志的区别在哪?大德意志如果实现的话,领土会包括现在哪些地方?

大德意志(Grobdeutschland):是指一个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意思

相对的另一个概念Kleindeutschland(即小德意志)


19世纪,大德意志是指统一的包括奥地利的德国,作为反对普鲁士推进的Kleindeutschland(小德意志)的替代.小德意志不包括奥地利在内

随着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帝国并未包含奥地利在内,Kleindeutschland的方案成立。

——上图中,红线范围内是“大德意志”;黄色是哈布斯堡控制的奥地利帝国;蓝色是普鲁士;灰色是普鲁士为主的“小德意志”



其它的一些统一的大德意志我想法包括奥匈帝国的所有领土,不过这个思想最大的障碍是大量的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居住在奥匈帝国境内(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俄国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他们并并不想与通用德语的地区合并为一个国家.正因此,1848年的自由派提出一个替代的想法即大德意志理想,这将包括整个奥地利,还有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Austria
proper,
Bohemia-Moravia-Silesia)及奥匈帝国的斯洛文尼亚地区,但不包括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匈牙利和克罗地亚,或总称为加里西亚,GALICIA)。然而这要将奥匈帝国分解开,且捷克是肯定会拒绝的.


一战后,奥地利国民大会(the Austrian National Assembly)和德意志国民大会(the German National
Assembly)都支持这两个帝国的合并,但这为盟国所不允许(the
Allies).在一个指更早一些的大德意志理念中,随着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帝国,大德意志国家第一次非正式称为Grobdeutsches
Reich(即大德意志帝国),并于1943年正式更名.

小德意志所指的是北德意志联邦+南德四邦,与后来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洛林一起组成德意志第二帝国。大德意志指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奥地利和苏台德区(其实这样的话来说包括了波兰捷克等地)。关键是奥匈不想放弃东部的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地区,于是两国最终在统一德意志问题上决裂并爆发战争。
另外还有“泛德意志”,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最高目标,包括所有说广义上的“德语”人口的地区,这样的话尼德兰,弗兰德斯,卢森堡和英格兰都包含在里面。
大德意志(Grobdeutschland):是指一个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意思
相对的另一个概念Kleindeutschland(即小德意志)
19世纪,大德意志是指统一的包括奥地利的德国,作为反对普鲁士推进的Kleindeutschland(小德意志)的替代.小德意志不包括奥地利在内
大德意志包含奥地利,小德意志不包含奥地利。
德意志第二帝国,加奥地利加苏台德地区,差不多了。

德国统一的影响

高二历史,德国统一的影响
德国已重新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必然性背后还潜伏着许多关于国内和国外经济后果的问题。为了对这些后果有较清晰的了解,在一个具体数量分析的框架内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将是有益的。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进行了一项研究(见关于,出版物的专栏),研究成果在本文中予以简述,其结论是:东德走的道路对统一后德国的经济有重大影响,但是统一对国际上的影响可能较缓和。
改变东德的经济
  在今后10年中,东德经济的演变将会展现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还是会在欧洲共同体内出现另一个地区性问题?从多方面看,预后诊断结果是良好的。例如,西德的储蓄余额是筹集东德投资需求的现成来源。再则,尽管这个国家的东部地区长期为中央计划体制所抑制,但它有可能很快恢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企业水平。然而,东德的资本贫乏,而且支助东德实现西德的工资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显然这会造成压力:消除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缓慢过程会造成大多数技术工人向西德移居,但过早地缩小差距将对鼓励投资不利;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危及东德的经济恢复进程。   为了分析这些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编制了一个详细的东德宏观经济模型(见有关模型的专栏)。一些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掩盖了东德的原始条件、外国投资者可能的反应、预期的移民模式、东德吸收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尤其是在统一后的最初几年)以及政策和机构框架。因此,用该模型构成的前景方案并不是肯定会发生的事,而是说明在谨慎选择的假设前提下可能出现的发展情况。它们以1990年下半年东德经济的轮廓作为起点,假设在临近统一之前东德的劳动生产率为西德水平的30%左右。今后10年中东德缩小生产率差距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率水平不仅取决于最初差距的大小,而且也取决于西德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前景方案假定西德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2.5%左右,或者说,从1990年到2001年累计缩小1/3。   假定东德的劳动力减少10%(由于移居和较低的劳动参加率),要使东德的生产率到2001年提高到西德的水平,东德的产出每年要增长13%。在资本和劳动力使用中,消除无效能现象对提高增长率有重大作用。然而,即使东德新近发行的股票收益可能使增长率得到一些弥补,但在1991—2000年期间的累计净投资仍然需要约1.8万亿西德马克(按1990年价格),几乎等于西德1990年的国民生产净值。一个不那么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是,到2001年生产率水平达到西德的80%。这可能使生产率差距接近西德最贫困的3个州与8个较繁荣的州之间目前存在的差距。这样也需要1.1万亿西德马克的累计净投资,平均生产增长率达到10.5%,这仍然是一个颇为令人生畏的目标。   方案A是这里讨论的两种方案中比较乐观的一种,它符合后一个目标(见图)。虽然失业率在开始时很高——1991年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1/4 —但下降的速度也很快,到本方案终了时与假设的西德水平(6%)相同。1991—1992年的平均总投资额很大,占东德GDP的43%。这全部需要由外资提供资金(包括西德的财政拨款); 由于西德的消费额远超过净产值,因而实际上需要的外资总额约为净投资的150%。整个1991—2001年期间的净投资,3/4来自东德以外地区(包括西德的财政拨款)。然而,对外资需求作这样的估计,在财政拨款与其他方式的外部筹资的平衡上是微妙的。这里所作的计算是假定东德政府经常帐户,的赤字完全由西德的拨款弥补。

  按照方案A,东德进口的货物和非生产要素劳务,开始时每年大约是1200—1300亿西德马克,相当于西德GNP的5%。随时间的推移,这些进口净额下降,到2001年接近于零。这种情况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与产出有关的投资需求的下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储蓄率上升。虽然私人储蓄有所增加,但是对外经济较强的地位主要是由于政府帐户的情况有了改善。东德总的政府赤字情况是,早期非常高(几乎是东德1991年GDP的一半),但以后稳定下降,到2000年出现最初的预算结余。   方案B(图上也已标绘)不很乐观,到2001年东德的生产率只有西德的60%,大量人口从东德移居西德。投资水平比方案A低,减少无效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的进展较慢,这使经济实绩不那么强健。1991—1992年的净投资只有方案A的60%,而这种比较软弱的状态在本方案中将持续始终。这是由于过高的工资需求和经济结构上的弱点,加重了投资者在初期已有的犹豫心理。财政失衡问题从一开始就比方案A严重,低增长率一方面限制了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社会支出对GDP的比例,使财政失衡顽固地居高不下到2001年,东德的基本财政赤字为GDP的9%左右。累计的赤字较大,这又增加了利息支出,但是,由于假设有西德的拨款,这些利息费用记在西德的政府账户上。这种财政执行状况反映在对外帐户上,赤字远比方案A大。
世界储蓄
  在一个资本流动性很大的世界中,投资可以敲开国际储蓄总库的门,而不必局限于当地资本市场。衡量统一对东德的影响的有益起点是,考虑能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全球的储蓄来增加东德的投资和提高社会开支。方案A和方案B对东德1990—1994年的平均进口净需求得出的数字(年均600亿美元)大体相似——方案B的产出数字较低,但与同期较低的需求数互相抵消。东德这些进口净需求所需外资同全世界4万亿美元的储蓄额相比,显然是比较小的——不到全世界总储蓄额的2%。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西德较高的储蓄,尤其是其较高的产出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东德的需求。这将取决于西德的供应能力,转过来又受其劳动力增长的影响。   德国的统一重新开创了东、西德之间的自由流动。由此出现的东德向西德移民,预期将提高西德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方案A中,从东德到西德的净移民假定在1990年为32万人,1992年减至7万人,1993年以后每年2万人。移民的结果是,到2001年预计西德潜在产出比没有移民情况下高出1.25%,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投资以保持一定的资本-劳动力比率。在方案B中,1990—1991年的净移民数字假定与方案A相同,但从1992年起要高出许多:那年为27万人,到2001年下降至9万人。这促使西德在2001年潜在产出提高3.5%。但是,在最初几年中,增加的潜在产出在减去移民增加的消费和上面提到的较大的投资之后,与东德的外资需求相比是比较小的,在这一点上,两个方案相同。
对德国和国外的影响
  为了用数量表示统一对东德以外地区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宏观经济模型,即“多国模型”(见解释模型的专栏)用有关东德的进口净需求、财政失衡和移民等各种不同数据作为投入,计算各种方案,并与不包括国家统一的效果的基线作比较。传播这些影响的一些主渠道可以由此勾画出来。在提高全球投资对储蓄的比率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实际利率都将上升,尽管各国的上升幅度不同。东德增加的需求一部分是对准西德的货物,这促使西德产量的增加,与外国货相比,德国货价格上涨(通过德国较高的价格和较硬的货币,使西德马克的实际汇率升值),降低统一后德国的净出口。   这些影响的大小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统一将如何影响德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为?这里假定德国中央银行将同过去一样继续抵制超量需求的压力;税率保持不变;以政府公债弥补增大的预算赤字。   生产能力的利用水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在“多国模型”中,生产能力对产出不是一个绝对的制约因素。相反,生产能力利用率越高,由于需求增大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越大。在下面提出的模拟模型中,生产能力利用率的起点很高,但仍然低于1972—1973年和1979—1980年曾达到的历史高峰。再则,正如前面所讨论的,从东德来的移民进一步增加有提高产出能力的趋势。最初加于西德生产能力的压力也将取决于东德进口需求的地理分布。这里假定在需求增长中有2/3首先在西德增加的出口中出现,其余在其他国家的出口中显示出来(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历史上的进口份额为基础进行分配)。   假设的东德进口净额已在图中表明。在方案A中,这项对需求的模拟导致西德的增长率在1990年提高0.6个百分点,1991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以后几年的产出增长速度比原来可能达到的速度慢,因为从东德净进口的变动率是负数,同时也是山十利率上升和货币升值的时滞影响。不过,由于有利的供应效果,西德产出水平仍然较高,德国作为一个整体,产出的增长始终是紧挺的(见表)。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较大:1990—1992年产出价格的上涨,平均比基线快0.5个百分点。

  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中产出对其他国家的效应为负值,但数值不大,而非汇率机制国家的产出效应略有正值。这两组国家都在某种程度受较高利率的影响。汇率机制国家由于其假设的中心汇率平价的稳定性,也有实际的有效升值(如同它们的货币与西德马克一起对美元和日元的比值上升),这与利率的上升相结合,抵消了对德国较强的出口地位的刺激,总的说来,方案A指出,德国统一的国际影响并不很大,需求的扩大不会使德国的生产能力承受无法控制的压力。但是,德国较高的政府开支,到1999年将使合并的政府债务对GDP的比率提高16个百分点。在这以后趋于下降,回到基线水平上。   方案B为整个德国勾画出一幅不太有利的前景,但不是单单指西德,因西德有来自东德的更多移民推动其产量的增长。由于失业救济福利提高、收入增长缓慢、东德的产量增长不快、需要支付积累起来的较多债务的利息,所以合并后的财政平衡以其对GNP的比率来衡量,情况更为恶化。其结果是,到1995年政府债务超过基线,达到合并后GNP的19%,2001年达到30%。尽管如此,对金融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影响与方案A差别不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相近似。
政策上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
  德国统一对德国政府赤字和债务的影响是当前政策争论中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政府赤字长期居高不下的可能性(例如,从上述不很乐观的方案看)引起许多方面的关注。大家都认为减少西德的支出,尤其是减少补贴支出是限制这些赤字的可取办法。但是,如果压缩支出的措施不能使预算实现足够的节余,可能需要考虑增加税收。由于所得税最近已作改革,提高直接税可能会引起消极作用。提高增值税税率看来是比较可取的替代办法,这样做与政府改进税收制度的效率这一目的相一致,也有助于使德国的增值税税率更接近欧洲共同体的平均税率。   因此,方案A按1991年提高间接税收入200亿西德马克在“多国模式”中进行模拟 。这相当于西德增值税税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东德也作相似的增值税增税,可再增加收入30亿西德马克)。假设德国中央银行考虑到提高间接税以后对价格产生的初期影响而提高其货币流通量指标,由此增加的收入有助于限制国家统一对预算的中期冲击:在这项模拟中,方案A的合并后政府债务比率与基线比较,到1991年不是提高到占GNP的16%,而是只增长10%。模拟的增税会造成短时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GNP减缩指数的上升比1991年快1.7个百分点(比方案A高一个百分点)。既然价格上涨会激起对通货膨胀继续上升的担心,所以对提高间接税一举应加谨慎斟酌。   方案A假定汇率机制国家的中心汇率平价不变。这个方案会使其他汇率机制国家的产量略微下降。通过重整它们的货币对西德马克的比价,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但是,对汇率机制国家“硬通货”政策可靠性的消极影响——即货币政策对稳定价格所作的承诺——也要予以考虑。尤其是,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和避免重新调整它们对西德马克的汇率,汇率机制中其他国家近些年来已多次成功地降低它们的通货膨胀率,使之接近于德国的水平。它们的货币对西德马克贬值可能引起对它们的反通货膨胀承诺的疑虑。   所列表表示1991年其他汇率机制国家货币对西德马克贬值(贬值4%)这一方案的结果,使人们臆想汇率将进一步调整(设想每年等于调1.5%),从而在今后几年中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其他汇率机制国家曾经历高于方案A的通货膨胀,但产出也较高。对德国的影响只是略有不同。
结论
  山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上述模型所作模拟的只能看作是德国的统一对其他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粗略数量分析。统一后的德国除了其经济政策和私人及企业行为上的不确定因素外,还有其他正在进行的结构变化可以减轻这些结果,包括与欧洲共同体单一市场计划相结合的各国经济走向更大程度的一体化。   各种方案呈现的总的景像是德国统一在国际上的影响比较缓和。而且,这些影响对东德经济改变过程能否取得成功不特别敏感。由于东德所需要的资金同全球储蓄相比较小,这种情况并不怎么令人惊异。但是,东德经济在未来几年中所走的道路对现已统一的德国有重大影响,对其他东欧国家也能提供一些重要的教益。 【专栏】
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模型
  本文所描述的模型实验是根据1990年10月获得的情况进行的,它没有结合以后的经济发展和政策预告。将东德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看待,例如,东德有一个完全独立的财政部门。虽然这一方法与统一的德国的机构特征不相符,但它可以在不造成任何根本扭曲的情况下有助于对统一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东德的两个方案是根据一个详细的模型作出的,该模型将东德的需求、供给和收入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在第75期不定期报告中对该模型作了描述。   为了对统一对东德以外的地区的影响进行评估,东德方案的各项结果被作为外部影响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多国模型中。多国模型是由若干个分支模型组成的,这些分支模型将7个最大的工业国分成7个组别(其中,德国模型依据的是联邦共和国统一之前的数据),其他工业国作为1个组别,发展中国家按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分为两个组别。多国模型标准Ⅱ对此作了介绍;PaulMasson,stevensymansky和Guy Meredith撰写的“一个经济修正和扩展的模型”,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报告第71期,1990年7月出版。
关于德国的新出版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了第75号“不定期报告”《德国统一的经济问题》,定价10美元(有关订阅通知见封底)。本文概述的东德几种发展方案是根据该书第四章“东德的投资需求”和第五章“东德:新的经济奇迹?”写的。这两章的作者均为DonoghMcDonald和GuntherThumann。对西德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所作评估系根据第六章“德国统一的国内和国际宏观经济后果”撰写,这章作者为PauMasson和Guy Meradth。该报告其他九章涉及许多主题,其中有财政和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储蓄者和投资者的行为,以及东德制度改革的挑战。
促进了德国的经济,走向一体化。团结了民族
(1)它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解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3)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本文标题: 如果当年是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诸侯国,国际史会有什么不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62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外国人喜欢吃罐头,是因为穷和懒吗宋慈如果在朱元璋或者李世民手下做事,会得到重用和善终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