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有的称「公」,有的称「侯」

发布时间: 2023-03-20 12: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为什么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王一般都称XX公或XX侯,而战国时期都称XX王呢?因为七个诸侯都是受封于周王室的公侯,共封五等爵位:公、...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有的称「公」,有的称「侯」

为什么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王一般都称XX公或XX侯,而战国时期都称XX王呢?

因为七个诸侯都是受封于周王室的公侯,共封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例如齐桓公、赵骧子等)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尚有号召力,各个诸侯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包括秦楚),因此,“周德虽衰,其命未改”。但在春秋后期,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所以楚在春秋时期就一直称王。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已开始诸侯称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诸侯称王事实上已不承认周为宗主国或者共主了。
战国时期也属东周时期,东周时期(自公元前770——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攻灭,周朝灭亡。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

是的
春秋时代列国国君一般都被称为公或者候,也有部分是君,比如秦国和楚国,他们的爵位比较低
确实是这样,齐桓公,晋文公等等,因为当时周天子
当时的一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还有一些是伯爵子爵,历史上最有所谓的齐桓公的说法,他就是公爵,但是当时也有一些国君的话,使用的称谓超过了他本来的爵位,历史上的楚庄王,他们应该是子爵,但是最后他们却称为王,所以的话,这个就是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 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
那春秋时期的过去一般正宫口或者朱口的这个是可以。

春秋战国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国君称“公”

春秋有影响的诸侯只有宋为真正的公爵,但我们在史书里可以见到太多的“公”,如齐桓公、晋文公;又如《左传》里会用“公”来称呼鲁国国君,尽管鲁为侯爵。此外,若是查了诸侯国的历史,更会发现他们在最初分封时往往是“公”,如鲁国始祖伯禽是鲁公,齐国始祖可能称“文祖齐公”,晋国始祖燮父也可能称过晋公。
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先说明“公”这种爵位。“公”是周代地位最高的爵位,“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也是最特殊的,其称号并不世袭,公的后代可能只是候、伯,侯、伯的后代也可能变成公。活着称“公”者几乎都是地位很高的内服王臣,西周早期诸侯称“公”的现象之所以多见,正是因为此时很多诸侯国君仍在王朝中央兼职。到周王朝后期,这种情况便不再多见,春秋时期入周王室任执政“卿士”而称为“公”的诸侯,似乎只有郑国的武公、庄公。
至于其他称“公”的诸侯,用的就不是爵称了。有的“公”是诸侯国内对他的尊称,春秋经传中鲁国十二君都可称为“公”便是此类,滑稽的是,这种“公”有时会与别国国君的爵称混用,像“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我们更为熟悉的“公”则是谥号,晋文公重耳逝世时,《春秋》记述为“晋侯重耳卒”,下葬时,则说“葬晋文公”。值得说明的是,诸侯谥号并非一开始就可以称“公”,春秋早期制作的晋姜鼎上用的就仍是“文侯”(与晋文公并非同一人)。
公就是西周五等爵位里的第一等公爵的简称。
西周最早封邦建国(封建)的公爵国是:州国,虞国,宋国,虢国四个公国。
而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和齐国最早都只是侯爵国。
公是国君的爵位,比王低一级
应该是指爵位吧
本文标题: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有的称「公」,有的称「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45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国禁酒令时期,开宴会喝什么一般古代多数会选择土葬,累计数字应该很可怕,但为什么现实却没有看到遍地白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