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如果多活十年,会对整个明末清初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2-27 19:00: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皇太极如何初展治国大略?皇太极即位伊始,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就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不断地对之完善,逐步将后金国...

皇太极如果多活十年,会对整个明末清初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皇太极如何初展治国大略?

皇太极即位伊始,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就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不断地对之完善,逐步将后金国带入了一个兴盛的时代。

沈阳故宫大清门外广场

登上大汗的宝座,皇太极才深刻体会到其所面临之局势的复杂性与严峻性。父汗生前缔造国家时,赋予了后金国鲜明的血缘色彩,这种政权形态不仅原始,而且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只因努尔哈赤作为父,是统治家族一言九鼎的大家长;作为汗,他是国家最高掌权人,所以这种不稳定性还不明显。当皇太极入承汗位后,面对实权在握的三位兄长,这种不稳定性首先表现为三大贝勒之权与汗权相抗衡的态势。皇太极虽有汗王之名,但实际上无异于正黄旗的一个贝勒。因而,在政治上,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汗位,皇太极首先要做的就是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

从场面上看,皇太极作为新汗一直事兄以重礼,但其成为天聪汗后立即采取之果断且有效的措施却与其“事兄之重礼”形成巨大的反差。首先,皇太极在八旗中设了八大臣。八大臣即八固山额真,原为努尔哈赤所设,此时则享有新汗赋予的更大的权力范围,即总理一切事务,在议论国家大政时与诸贝勒共议;出猎行军时各领本旗兵行进,凡事皆听从稽察。同时,皇太极又设不出兵驻防的十六大臣和出兵驻防的十六大臣,目的在于佐理国政、审断讼案。皇太极设这四十名新任的八旗高官,分散和削弱了以三大贝勒为首的诸贝勒特权,强化了汗权。因为作为沿袭天命年间旧制的议政会议,凡涉及后金国的军国大政者,均要经过这一政治枢要的集体议政,决断后方可实施。

皇太极用增设八大臣等异姓贵族的做法,抵制了三大贝勒在议政会议上的影响。

天聪三年正月,皇太极又以怕劳烦诸位兄长多有不便为理由,不再让三大贝勒按月轮流处理国家大政。至此,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二月确立的四大贝勒按月分值、执掌国中一切机务的惯例被废除,三大贝勒的权力再次被削弱。

针对三大贝勒,皇太极根据其各自表现,采取了分别对待的策略。资历最高的代善因“拥戴”之功,弥合了与皇太极争位期间的情感裂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赢得了皇太极的好感,每至年节,皇太极都亲率诸贝勒等上门祝贺以示尊重。加上代善在皇太极与阿敏、莽古尔泰斗争的关键时刻总能站在皇太极一边,因此两人之间一直相安无大事。但天聪九年九月,皇太极却因代善而怒闭大清门,称将杜门而居,让诸贝勒另举他人为汗。原来代善因欲娶察哈尔汗妻苏泰太后遭拒后对皇太极耿耿于怀,很快与怨恨皇太极的莽古济公主打得火热,引起皇太极的强烈不满。最后,由诸贝勒大臣议定代善罪状,拟革大贝勒名号并削和硕贝勒职,夺十牛录属人,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仍罚九马与九贝勒,并跪请皇太极“亲决万机”。皇太极见达到目的,遂临朝听政,命从宽免革代善贝勒之职,并归还十牛录属人。从此,代善唯皇太极马首是瞻。

沈阳故宫崇政殿门额

在处理与二贝勒阿敏之间的关系时,皇太极则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强硬态度。阿敏作为堂兄兼四大贝勒之一,其在推举皇太极继位之时即提出“我与诸贝勒议立尔为主,尔即位后,使我出居外藩可也”的拥立条件。阿敏敢于公然提出分立的主张作为拥戴条件,自恃手中的权势而藐视汗权,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皇太极即位后,阿敏一直在寻找实现这种主张的机会。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为主帅领兵征朝鲜,令其使朝鲜求和盟誓即可班师。但在朝鲜国王已遣使求和的情况下,阿敏却称想在朝鲜屯种以居,不回去了,最后是被迫不得不班师还朝。此后,阿敏与皇太极之间摩擦不断,怨恨日深,如与皇太极争一朝鲜美妇、私交蒙古科尔沁奥巴、违背上旨私自与蒙古结亲、擅越驻防旗地分界、口出狂言,等等。最后,阿敏于天聪四年(1630年) 六月因失永平屠城败绩而归,众贝勒大臣等议其大罪共十六条请诛,皇太极将其从宽免死,幽禁起来,以其弟济尔哈朗继为镶蓝旗贝勒。崇德五年(1640年) 十一月,阿敏病死,卒年五十五岁。

莽古尔泰从各方面都无法与皇太极相提并论,不仅努尔哈赤从来没有把莽古尔泰纳入汗位继承人的考虑范围内,皇太极也未把他列为竞争对手。皇太极即位后,莽古尔泰作为三贝勒,也是皇太极事以重礼的兄长之一,阿敏获罪不久,莽古尔泰就以清史上有名的“御前露刃”大不敬之罪失去了大贝勒的地位。天聪五年(1631年) 八月间,后金在进攻明大凌河城战役中受挫,皇太极登城西之山冈观察形势,此时莽古尔泰上前启奏,说昨日之战,他属下的将领受伤的人最多,所以想把他手下护军中随其他旗出战者,全部要回,引起皇太极的反感。面对莽古尔泰言辞激烈的辩白,皇太极欲骑马离去,莽古尔泰却不依不饶,举佩刀向前,频频摩挲刀把,有拔刀相向威胁之意。其同母弟贝勒德格类劝说并用拳殴之,莽古尔泰拔出佩刀五寸,德格类奋力推之出帐。皇太极此时气极,回营后数次申斥身边侍卫不能挺身护主,恨恨不已。天聪五年(1631年) 十月二十三日,在驻扎大凌河的御营里,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等以大贝勒莽古尔泰在御前露刃,议革去大贝勒名号,降居诸贝勒之列。

天聪六年(1632年) 十二月的一天,莽古尔泰因“偶得微疾”,突然病逝,时年四十六岁。天聪九年(1635年) 十一月,莽古尔泰生前与胞妹莽古济、胞弟德格类、妹夫琐诺木杜棱、家奴冷僧机等对佛跪焚誓词、欲谋逆之案被揭发,并于莽古尔泰家中查出其谋逆的实物罪证——所造木牌印十六枚,皆金国皇帝之印。因此时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已亡,故莽古尔泰之子额必伦被诛杀,其余六子及德格类之子俱降为庶人,其他参与者及知情人等除首告者幸免外,一律诛杀。这件事处理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归皇太极,皇太极原自将正白旗(即位后改正黄旗),令其子豪格为镶黄旗和硕贝勒,至此皇太极独掌三旗,其强大的实力在后金国已无人与之同日而语,三大贝勒与之抗衡的局面遂土崩瓦解。

随着三大贝勒势力的逐渐削弱,皇太极在不断强化手中汗权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顿国家的措施。

仿明制,设书房文馆(即内三院之前身) 天聪三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命将儒臣分为两班,一班负责翻译汉字书籍;一班负责记注本朝政事。同时,皇太极一改努尔哈赤时对明朝儒生滥杀的态度,于天聪三年九月允许诸贝勒以下及普通人家为奴的生员赴试,共取中二百人,许多人包括以宁完我、鲍承先、范文程等为代表的汉人文士即于书房就职。他们纷纷呈上章奏,积极倡议金国改制,诸如设六部、辨服制、开科举等。天聪五年(1631年),书房文馆逐步向正式的国家机构转变。

崇政殿前石雕御路

天聪十年(1636年) 三月,在原文馆的基础上,皇太极正式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职掌:记注汗诏旨,收贮御制文字,撰拟汗起居、用兵、行政史书档册,祭天与登极宣读庆贺表文;凡告庙祭文、历代祖宗史书、墓志碑文、机密文移、黜陟官员册档、众人章奏,汇集修订以为史册;追封诸贝勒册文,六部办理事宜,可入史籍者选择记录;功臣母妻封赠文书、印文、与异国邻邦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内秘书院职掌:与外国往来文书、国人奏章、辩冤词状、汗敕谕、文武官员敕书、致祭孔夫子庙、吊唁死者文书。内弘文院职掌:注释历代善恶之例进讲汗前,劝进太子,教亲王书,颁行定例。此时的内三院已成为辅佐汗(皇帝) 处理国家中枢政务的机构,诸臣大部分为汉族,不设贝勒掌院,甚而内秘书院由汉官领衔,大大推动了后金国制封建化、正规化的进程。

仿明制,设六部天聪五年(1631年) 七月,皇太极采纳宁完我等汉族文士的建议,设立六部。命贝勒多尔衮管吏部事,贝勒德格类管户部事,贝勒萨哈廉管礼部事,贝勒岳托管兵部事,贝勒济尔哈朗管刑部事,贝勒阿巴泰管工部事。皇太极设立六部,命庶兄、弟、侄执掌,意在军国大政在其主持的议政大臣会议的同时,设置一直接听命于汗的中央行政机构,虽军政不分但各有专司,官员升迁调补归吏部,财政收支编审丁口归户部,典章制度与外交往来归礼部,出兵征战归兵部,审理诉讼归刑部,工程建筑归工部。国家制度因六部设立而更趋完备,汗权因六部设立而更加集中。

设立都察院和理藩院崇德元年(1636年) 五月,皇太极又依明制设都察院,职责是向皇帝谏诤,纠举诸王大臣不法之事,稽察六部,参加议奏,会审案件。以明朝降官张存仁、国舅阿什达尔汉为承政,规定都察院各官“据实奏闻”,“所言是,朕即从之,所言非,亦不加罪”,给予很大的权限。都察院的设立,对于约束满族贵族,监控国家各部门职官,独尊皇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天聪八年以前,后金国根据国情的需要,设立了专门管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清崇德三年(1638年) 六月,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以贝子博洛为承政。

都察院、理藩院与六部合称“八衙门”,八衙门的承政为“昂邦章京”品级,地位高于内三院大学士。上述三院八衙门中,除理藩院为满族独创外,余者基本是仿明朝制度建立起来的,是独立于八旗制度之外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机构体系,分别履行行政、监察、民族管理以及辅政等职能,削弱了后金国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限,树立起汗或皇帝的权威。

在经济上,皇太极采取的第一条措施就是针对汉人大批逃亡,以“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为宗旨,宣布既往不咎。同时因大兴土木,有误农时,表示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劳民伤财的工筑劳役。并规定今后将视满汉之人为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都同等对待。并禁止自贝勒大臣以下官员人等勒索汉官汉人财物,对稳定人心、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项重要经济措施就是缩小编庄,分屯别居。努尔哈赤实行庄园(拖克索) 制度时,规定每十三丁为一庄,给牛七头,耕田百垧,每备御各赐一庄,按满族官员品级,分赐奴仆。此时,改为每备御只给壮丁八人,牛二头,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择汉官之清正者辖之,使部分汉民重又变为自由民。天聪年间,在处理征明、征察哈尔蒙古等俘获人口时,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掳人口变为奴婢,但也有一部分人被编为民户,较努尔哈赤时代有较大进步。另还颁布禁止杀食马、牛、驴、骡等大牲畜,其结果是为农业生产输送了大批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商业方面,皇太极下令“通商为市,国家经费所出,应任其交易,漏税者罪之”。放宽了努尔哈赤时期对商业活动的苛刻限制,在沈阳城内根据八旗制度设立八处贸易处所,由八旗分管,并收取税银。

与此同时,后金与朝鲜、蒙古等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贸易关系。商业的繁荣,刺激国内农业、手工业的长足发展。总之,皇太极针对时弊在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使国内经济由努尔哈赤末期的衰退转向复苏。

在法律上,皇太极在位期间颁布了为数可观的一系列法令法规,这些法令法规虽然承载的内容多为具体的、单一的,无一定的条理分类,但内容已涉及军事、狩猎、八旗、民事等诸多方面,并初步建立起有关朝贺、服色、婚丧嫁娶等一系列礼仪制度。皇太极又于崇德年间进行了纂集法典的初步尝试,产生了有名的《崇德会典》,虽称不上是完备,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太极采取这种种措施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树立起汗的权威。特别是天聪六年立六部后,皇太极提出“国家立法,不遗贵戚”的观点,不久,即颁布了著名的《离主条例》。

《离主条例》规定了以诸贝勒为首的满洲贵族,在经济上不得越分多取,不可擅杀人命和奸淫属下妇女,禁止隐匿属下将士战功、禁止压制属下申诉,否则允许社会下层的诸申、阿哈(奴隶) 讦告离主。皇太极通过法律形式对贝勒的特权加以限制,缓和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军事上,天聪初年,皇太极即对朝鲜用兵,以武力胁迫与朝鲜定下了以后金为兄、朝鲜为弟的“兄弟之盟”。对明朝则是谈谈打打,如需要稳定国内政局、恢复经济时,就与明朝进行和谈,而一旦时机成熟,即挥师进攻,或绕道入关纵师劫掠。如天聪三年即奔袭京师,施反间计杀袁崇焕,天聪八年又远袭宣府、大同等地大获全胜而归;或集结八旗重兵围困军事重镇以攻取之,如天聪五年取得大凌河战役胜利。对蒙古则采取根据其表现赏罚分明的办法,或联姻厚赏,如与蒙古科尔沁部等,或征伐不止,如对蒙古喀尔喀扎鲁特部、察哈尔部,使蒙古诸部出兵助后金国一臂之力,更加紧密地依附于后金国的周围。

皇太极继位,既非受父亲遗命,亦非因为年龄居长而当立,他是接受以代善为首的诸兄弟子侄的拥戴才登上汗位的。作为既成事实和回报以及遵守努尔哈赤时期所创立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之制,皇太极对负有拥戴之功的三大贝勒即他的三位兄长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极为优礼,皇太极把三个哥哥摆在与自己的同等地位——居南面并列而坐,俨然如四汗。但他们为了本旗和自身的利益,自行其事,甚至以拥戴之功要挟新汗,谋逆和藐视汗王的意图时而显露端倪。皇太极处处受到三大贝勒“掣肘”,“虽有一汗之虚名,实为正黄旗一贝勒也”,形成了王权自主、皇权分散的局面。为改变这种君臣不分的现状,皇太极逐步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向封建制的过渡,抑制八旗诸王权力,不断削弱直至消除各种对立的势力。

皇太极不死历史会怎么样,清朝会更强大吗

历史没有如果。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或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清昭陵。
皇太极不死历史,清朝会更强大。事实就是如此。我要充分吸取皇太极的经验教训,尤其是遗憾。因为我和皇太极本人,无论在个人谋略还是脾气性格,都极其相似。
皇太极的战略眼光恐怕稍逊于多尔衮。假如1644年皇太极还在世,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怕是不会那么迅速果断地招降吴三桂,率领绝大部分八旗入关。
很遗憾告诉你,很有可能不会,鞑子们的政策太封闭
综合皇太极一生来看,个人觉得如果皇太极不死清朝将会更加强大,而且清朝不会有满汉隔阂,会更加团结。皇太极的满汉一体在早期就为清朝能够入关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不会有因剃发易服的各种暴行和屠杀。多尔衮强推剃发易服一定程度上受小人孙之獬鼓动。但本质来说多尔衮比皇太极残忍而且没有远见。因为清前期暴行导致清朝一朝始终不能完全满汉一体,相互制约。直到后面面临外寇的时候才逐渐形成满汉一体。多尔衮比起皇太极在位做法逊色很多。

明末清初、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明末清初的事情太复杂了,谁能给我讲解一下?
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当时十四岁,虽然子因母贵,位居天命年间的八大贝勒,但毕竟是个少年,而当时八大贝勒中的四大贝勒都已是身经百战位高权重在后金政权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政坛和军界巨人。 在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一直有着许多传闻,如多尔衮生母即努尔哈赤的大妃是被皇太极假传遗嘱害死的,皇太极的爱妃庄妃与多尔衮有染啊等等等等。所以一些人便认为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不可调和的。有关遗嘱一事,本书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至于多尔衮和庄妃有染,纯粹是空穴来风,无史实为凭,无需论述。我们在这里仅就多尔衮与皇太极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8�5 皇太极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 皇太极是在众贝勒的拥戴下登上汗位的,在大金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上演了一幕幕十分精彩的历史大戏。继位之初,果断发兵攻打朝鲜,解除了后顾之忧,并靠着从朝鲜夺得的战利品,缓解了国内经济危机。天聪三年第一次出奇兵千里征明的巨大成功,令皇太极在国中威望飙升。而后一系列的安民政策,将大金国从四面危机彻底解脱出来,并逐渐实现了南面独尊。皇太极在当时已经是一位一言九鼎至高无尚的君王。 我们看到,皇太极对待侵犯自己尊严的人从不手软,他圈禁了阿敏,削了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称号,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豪格处治起来也是十分严厉,革去了对他有拥戴之功战功赫赫的岳讬的亲王爵位。就连代善有错时,他也毫不客气,严厉批评。别说是个小小的多尔衮了。在皇太极眼中,多尔衮不过是个颇为可爱的小弟弟而已,他哪里敢在皇上哥哥皇太极的面前胡来。 �8�5 多尔衮是在皇太极一手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也许是因为多尔衮的确聪明,也许是多尔衮长得可人,皇太极对这个同父异母弟格外关爱。在执政的十七年中,皇太极对多尔衮十分信赖,并委以重任。天聪二年,多尔衮十六岁,他随皇太极征蒙古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表现十分英勇,皇太极在庆功宴会上特意表奖之,赐号墨尔根代青。 天聪五年,大金国始设六部,皇太极任命他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 天聪九年,他奉命率岳讬、萨哈廉、豪格等人赴蒙古找寻林丹汗之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携玉玺归金,立下大功。再次受到皇太极的嘉奖; 天聪十年改元称帝,他被封为睿亲王; 崇德三年,他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率军征明,比他大十二岁的阿巴泰为副将。大军深入明朝中原腹地,纵横于河北、山西、山东,攻克城池四十余座,俘获户口二十五万,拿下了号称中原第一大镇的济南,活捉了明朝的一个亲王。清军第一次深入明朝腹地,便取得了重大胜利,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意义十分重大。多尔衮再次受到嘉奖。 皇太极对多尔衮的错误毫不留情。崇德五年,皇太极在关外战场拉开了与明军决战的序幕,将攻克锦州作为整个战略的重点。多尔衮奉命围困锦州,因围困时间太久,将士皆有思家情绪,他竟私自将大军后撤三十里,下令让各旗牛录回沈阳轮流休息。结果,锦州城中的祖大寿垂死中得以喘息,至使清军延误了破城时间。皇太极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他撤回,责其在盛京外的喇嘛寺反省,不许进城。多尔衮认识到了错误的严重,认罪道:“臣以敌兵在锦州,松山,杏山,三城皆就他处牧马。若来犯,可列番抵御。是以遣人归牧,治甲械。旧驻地草尽,臣倡议移营就牧,罪实在臣。” 皇太极痛斥道:“朕爱尔过于群子弟,赐予独厚。今违命如此,其自议之。” 多尔衮自己提出按军法当死,皇太极免其死罪,罚银一万两,夺其二牛录,革去亲王爵位,降为郡王。 皇太极见多尔衮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方允许他进城。但进城后不让他去衙门办公,想当面谢罪皇,皇太极也不给机会。在范文程的说情下,皇太极才勉强原谅了他。后来,多尔衮在松山大战中立了功,皇太极才又恢复了其亲王称号。 说到多尔衮,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庄妃,《孝庄秘史》上说他和庄妃青梅竹马。青梅竹马,应是幼年生活在一起耳鬓丝磨的光屁股娃,而事实上,他和庄妃一个在今天辽宁的抚顺新宾,一个在今天的内蒙古科尔沁,两地相距好几百里,根本搭不上边。那么庄妃和多尔衮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到底如没有非正常关系,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如果真有的话,皇太极眼线众多,众目睽睽之下,还能不被发现吗?一旦露馅,多尔衮的下场肯定不会比阿敏和莽古尔泰好。庄妃也许就是第二个阿巴亥。至于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庄妃的关系有哪些变化,且存而不论,那是一段真正的历史疑案,想说也说不清楚。 应当说,多尔衮的每一步成长都是皇太极影响、培养、教育的结果,没有皇太极的真情呵护,多尔衮不可能成为大清国的栋梁。如果他敢像电视中所演的和皇太极公开对抗的话,等着他的将是高墙圈禁或更加严厉的处罚。 也许是因为多年的征战和过度的劳累,多尔衮常常患病,豪格在争位中失败后,曾私下对亲信何洛会和议政大臣扬善说:“睿亲王不是有福之人,而且一向有病,能摄政多久?你们受我之恩应为我效力,替我观察多尔衮的动静。”他还曾背地大骂多尔衮是个病夫。 多尔衮摄政其间,继承了皇太极的内外政策,在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等几位汉臣的辅佐下,推出了一系列安民举措,很快稳定了局势,在北京开创出了崭新的局面。然而,在皇室内部,他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难以称道,他过分专权和打击异己,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有两件事,他做得实在是太过份了。 一是排挤打击济尔哈朗。在皇太极活着时,济尔哈朗是清王朝的第二号人物,顺治元年十月,他因护驾福临进京有获罪,被赐封为信义辅政叔王。然而,多尔衮很快就对他下了黑手,说他在营建府邸面积越制,擅立铜狮、龟、鹤等,竟然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辅政王交刑部议处,罚银两千两。不久,又免去了济尔哈朗辅政王职务,不许干预朝政,辅政王的位置转到了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头上。顺治五年,多尔衮再次对济尔哈朗进行打击,他暗中操纵,济尔哈朗的几个侄子状告济尔哈朗。多尔衮借机再兴大狱,罢免了济尔哈朗亲王之职,降为一般郡王,济尔哈朗被彻底排挤出政权核心。 再一个件事情是他丧失理智地打击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在皇太极驾崩后,有资格问鼎帝位,多尔衮如果是位成熟的政治家的话,就不应在执掌大权后,公开而近乎丧失理智地迫害豪格。有一次,他利用有人告发豪格的机会要处死豪格。皇帝弟弟福临急了,以绝食相威胁,豪格这才捡了一条命。后来豪格在平定张献忠战役立下大功,将横行近二十年的义军首领张献忠射杀,但班师后,多尔衮却找了个借口将豪格逮捕入狱。豪格气死在狱中后,他又将豪格的福晋霸为己有。济尔哈朗和豪格都是皇太极时期的重臣,都是旗主亲王,在朝中都相当有势力,虽然多尔衮凭借一时的权力将两个打压了下去,但是这二位和他的部众们不会甘心失败的,其他一些老臣对多尔衮的倒行逆施也都是看在眼里,怨在心中,一旦时机来了,便会联起手来将其搬倒,这一机会终于来了。 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在围猎中因病发作,从马上摔下来,膝盖受伤,由于用药不当,导致病情恶化,一个月后死于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顺治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丧礼,追封他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可两个月后,济尔哈朗出手了,他以谋篡大位罪告发多尔衮,顺治派人审断核实,定多尔衮谋逆罪,平坟扬灰,将其兄阿济格囚禁,其亲信大多受到牵连。 多尔衮没有后人,传说他有一子一女,但都没有明确记载。他的弟弟多铎将一个男孩过继给了他,多尔衮的后人都是这个过继来的儿子留下的。多尔衮一案一直到了乾隆时才得以平反昭雪,乾隆评价他秉公持正,深明君臣大义,为史册所罕见。并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多尔衮想谋逆的话,当时他兵权在握,什么事做不成?所谓谋逆,是小人陷害。多尔衮这才得以恢复亲王称号,王位世袭,成为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多尔衮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死后受到了严惩,开棺鞭尸,据说还将脑袋割了下来示众。但是到了乾隆这却给平了反。乾隆的平反不会毫无根据,起码向世人们传递了个信息:顺治对多尔衮的惩处过份了。那些横加在多尔衮身上的诸多罪状大都是站不住脚的。如罪状之一:多尔衮说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这一条罪状份量很重。如果多尔衮真的这么说了,乾隆是绝对不会为其平反的。因为倘若皇太极是夺位,那么作为皇太极玄孙的乾隆,其帝位便失去了的合法性。以此推论,这一罪状大概是多尔衮的政敌们强加给他的。 如何评价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史上非常重要要的人物,谈到他不得不多几句。清王朝进军中原定鼎北京,发生在多尔衮执政时期,于是,许多人认为多尔衮在统一中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功不可没,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风云人物。然而仔细看这段历史会现,多尔衮的历史作用被夸大了。他的这些历史功绩际上是皇太极留下的清王朝的原班人马集体书写的,用现在的话说,叫集体智慧的结晶。多尔衮则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皇太极驾崩后的第九个月,明王朝土崩瓦解,多尔衮恰好处在这个历史转变的重大关头,用老百姓的话说,他捡了一个便宜,用现在话说,他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进军中原平定中原这一历史巨变中,看不到他有什么雄韬伟略,相反,两位汉臣却堪称中流砥柱,一个是范文程,一个是洪承畴。二者相比,范文程的作用更为明显。 范文程最先提出进军中原,夺取天下。崇祯上吊,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的消息于四月初传到关外,当时范文程正因病在外地疗养,闻听巨变立即上书多尔衮:“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多尔衮采纳了他的意见。并立即召范文程回盛京,商议军机。 范文程带病出征,途中,以汉官的身份向中原百姓发出布告:“:“义师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汝害。” 这实际上是一篇政治宣言,它向中官民表示,官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我们不是来杀害百姓来了,是替你们报君父之仇来了。 进入北京后,他建言多尔衮,为崇祯发丧,并废除明朝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亲自拟文严禁抢掠和滥杀。正是这些政策,渐渐得到了明朝官员和百姓的认可,十几万清军才得以在偌大的中原安定下来。 洪承畴则利用他在明军中的影响,大肆招降纳叛,分化瓦解,将大批明朝将领和士兵拉到了清政权中。 范文程和洪承畴在重大历史关头杰出表现的确可圈或点,没有这些正确的决策,清军不可在北京城扎下根,因为明朝人毕竟将他们看成是夷狄,反抗他们的态度要比反抗李自成坚定得多。 当多尔衮能够理智地接受皇极老臣们的建议时,以他为代表的清王朝统治者们则表现得相当出色。当他拒绝老臣们的建议一意孤行时,便成为一个豪无理性的民贼、屠夫。如在薙发一事上,多尔衮是个十足的混蛋。他不顾中华亿万同胞的民族情感,悍然下了剃发令。 “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听其自便者,欲俟城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凡为异国之人乎?此事无俟言,想天下臣民亦必自知也。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令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辨,决不轻贷。该地方文武各官,皆当严行查验,若有复为此事渎进奏章,欲将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该部行传谕京城内外,并直隶各省州县卫所城堡等处,俾文武衙门官吏师生一应军民等,一体遵行。” 这篇剃发令措词十分严厉: 1、全国各地方,一律限定一旬,即十天完成剃发; 2、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3、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4、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辨,决不轻贷。 多尔衮刚刚进入北京时,面对诺大的中华,难免有畏惧之心。在关外,只要是清军占领区,百姓必须剃发,进入北京之后,照理说应按过去的规矩办,但是他还不敢过于放肆。范文程等汉臣们看到了这一点,便上言请求剃发缓行,这正好给了多尔衮一个行善政的机会。5月24日,他摆出一副开明的架式,说:“今闻甚拂民愿”“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明令废除剃发成命。这一决定,曾令归顺的汉人们感激不已。 多铎率军平定了弘光政权,进入南京,立即宣布:“不杀人,不剃头,照常乐业”。城中百姓各自在家门上大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清国皇帝万万岁”。 五月二十八,豫王多铎到南京报恩寺拈香,南京人民“观者如堵”,为了一睹清军统帅的风采甚至挤死了人。江南的汉族民众苦明久矣,他们对这次的异族占领并没有持排斥态度,当然也谈不上仇恨,相反却寄于无限希望。他们盼望着废掉三饷和多如牛毛的加派,渴望着安居乐业的祥和。 南京迎降,各地闻风响应。六月初清军入苏州,城内外民众推举代表执黄旗、线香到清军大营纳款,表示归顺。 嘉定民众对清庭委派来的接收官员“结彩于路,出城迎之”。 太仓民月亦“香花迎之”。 薙发令一下,形势立刻发生了逆转。一石击水,在江南各地掀起轩然大波,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一场留发还是留头的血淋淋的较量在江南各地悲壮地上演。社会经济、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倒在了血泊中,多尔衮是是酿成这些惨祸的罪魁祸首。 其实,他完全可以采取温和一些的手段达到剃发目的,根本不用杀人。手握生杀大权 的朝廷对百姓来说永远是强势,可通过政策上的高压、诱导、倾斜等方法缓缓行之,如政治上优待:不剃发便不许参加科举,不许当官;经济上奖励:凡剃发者可在税赋上予以优待;舆论上褒奖:对在剃发中表现积极者可适当旌表,或立牌坊,或钦赐匾额等。对极个别带头反对剃发的人施之以威,或杀或关,惩一儆百.在强大的政治势力的影响和威压下,绝大多数人们最终会选择服从,这一过程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但肯定不会持续太久。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异族统治过中原,但他们都没有像清王朝这样强令汉人改变风俗。相反,为了更好地实行对汉人的统治,他们学汉话,穿汉装,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最终融入了汉民族中。比较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就是残暴的元政权也没有强迫汉人穿蒙古衣裳。而多尔衮竟这样干了,而且是在疯狂屠杀的情况下干的。现在有些满族同胞对此讳莫如深,千方百计为多尔衮辨解,其实这大可不必。多尔衮在统一中原,结束战乱,建立大一统的大清帝国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不论是对李自成,还是对南明的征讨,尽管这个过程中充满血腥,但都具备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剃发则不然了,它毫无进步意义可言,这是由于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对文化发达的汉民族的歧视和妒嫉而导至的一次野蛮行为的喧泄,是无视生命的暴君屠夫行径。它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破坏,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遭到了残酷的屠杀,激化了本不应激化的矛盾,社会经济再次受到了一次无端的摧残。这是多尔衮欠下历史和人民的一笔血债。不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其滔天罪行都不可饶恕。他的这一罪行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不能解脱,千秋万代受人唾骂。 结论: 多尔衮与皇太极之间的关系在当时还是非常融洽的,在他当摄政其间,对皇太极也是十分尊重的,根不存在一些电视剧和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箭拔弩张。而在平定天下方面,多尔衮只是在军事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政治上他却是个蠢伯,险些将时局弄得不可收拾,若不是皇太极时期的政治班底及时推出了一些正确的决策,清王朝极有可能成为李自成,被明朝遗民们赶出北京,在处理内部矛盾方面,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他大权独揽,任人惟亲,排斥打击异己,搞得天怒人怨,身后遭到严惩是报应。

崇祯与皇太极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下场一点都不一样?

首先两人性格不同、处事方式不同;其次大明气数将尽,崇祯无力回天;崇祯身边无人可用,而皇太极身边不缺人才。崇祯其实就是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和平的年代,也应该会是一位勤勉的好帝王吧。

出身环境导致两人性格方面有所差别

崇祯虽然很有才华,但却没有得到过实战,因为他一直生活在深宫,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这直接导致了他性格孤僻,不愿意相信别人,思想会比较极端,往往就无法正确地处理事情。而皇太极却是在战场上拼搏了多年,心智会相对成熟,这种条件是崇祯比不上的,这也间接导致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明朝末年朝廷无人可用

崇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其实是不可能的,他为了收拾各种烂摊子,经常吃不上饭,全年都在工作,没有一天假期。这就说明了朝廷几乎没有什么人帮他分担朝政,他一个人累死累活效率也不高,到后来他只能启用宦官。他知道宦官掌权的危害,但却无可奈何,因为那些大臣里面,愿意做事的真的很少。而皇太极有八旗辅佐,还有不少汉人归降,优势真的比崇祯大很多。

大明气数将尽,这是无法改变的

当时除了皇太极,还有李自成等多方势力对明朝出击,明朝摇摇欲坠,皇太极只需要稍微发一下力,就可以坐收大好江山,而崇祯拼了老命也无法收拾前人留下来的烂摊子。在最后的时候,李自成想要跟崇祯议和,而崇祯想要跟大臣魏藻德商量,都没能得到一个回应。因为魏藻德不想自己为这件事情背锅,也许是大明真的该亡了吧。崇祯悲愤交加之余,只能自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局势也不一样,结局肯定不一样,时代是不断进步更新的,稍微发生点意外情况就会结局不同。
因为崇祯帝面对的是衰败的大明,而皇太极面对的是刚刚兴起的大清。
他们虽然有很多相似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他们的朝代,地位,面对的朝堂局势不一样。
首先他们所处的朝代不一样,社会背景自然就不一样,崇祯所处的朝代,自然灾害多,皇太极的朝代战争多,全族人民意识统一。其次,朝廷官员不一样,对待政策的态度也不同。所以下场大不相同。

皇太极不是开国皇帝,顺治才是吗?可以简单介绍下顺治以前明末清初的政治格局吗?

完全正确!清朝的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不是最初这个政权的奠基人而是统一国家后的第一任帝王。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是清政权的奠基人,但他只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虽然有自己的政权但统治的地方有限,算不得全国政权,所以不是开国帝王;皇太极虽然统一了长城以外的满蒙区域,但全国大部分地域他没有统治,虽然它改国号为‘清’,但依旧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当时的正统帝王是明朝皇帝不是他,那段历史也是明朝史而不是清朝历史。顺治时期,满清灭亡了明朝残余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军割据政权同意了国家大部分地区,满清政权成为国家政权,顺治成为全国的帝王,所以,顺治才有资格称为开国之君。
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左卫奴隶主之家。祖先有多人受明廷册封,其本人历任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职,深得明廷信任。青年时,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成梁厚待之。”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受汉文化一定影响。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他采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历时10年,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20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诸部女真。在统一战争中,将女真各部迁至浑河流域。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形成政治、军事的中枢决策机构。命人以蒙古文字与女真语音结合,创制满文。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另立国号的时机成熟。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建立“大金”国(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设官建署。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次年,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时宁远明守军仅一万余人。守将袁崇焕激励将士,誓守孤城。努尔哈赤劝降不果,命奋力攻城。激战中,努尔哈赤被明军炮火击伤。在撤围败退沈阳途中,患痛疽病死。
卒后初谥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葬沈阳福陵

追问:
努尔哈赤还没有改国号为清朝呢,怎么可能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呢?
我要的是明末清初的政治格局,就是那时努尔哈赤是打败了那几个,皇太极什么时候当上皇帝的,顺治时的疆域是什么
追答:
首先是,努尔哈赤临终前没有明确选出汗位继承人。后金建国前,他曾想让长子褚英接班,后来又有意使次子代善嗣位,均半途而废。天命六年正月十二日,努尔哈赤与代善、皇太极等对天焚香发誓,让子孙互相辅佐,勿开杀戒,二月又令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按月分直”。终未指定继承人。 代善其次是,努尔哈赤诸子欲为汗位继承者不止一、二人,他们早已展开明争暗斗。其中皇太极与代善争夺最烈。萨尔浒大战、辽沈大战,他都与代善争过功。那时朝鲜人估计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必代其父”,而皇太极“潜怀弑兄之计”。此外,还有乌拉纳喇氏所生的多尔衮。努尔哈赤死时,乌拉氏只有三十七岁,她为大妃,年富力强,“有机变”,她很想立其子为汗。努尔哈赤一合上双眼,她就被逼殉夫,理由是“心怀嫉妒”。到了顺治初年,多尔衮还说皇太极的为汗,“原系夺立”,也透露了争权的内幕。 第三是,努尔哈赤已经说让代善继嗣之后,又想用皇太极取而代之。努尔哈赤一位从弟叫阿斗,“勇而多智”,努尔哈赤曾询问他:“诸子中谁可以代替我者?”答:“智勇俱全,人皆称道的人就是了!”努尔哈赤立刻明白了,他所指的就是皇太极。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代善知道后深为不安。阿斗又暗中告诉代善,皇太极准备对他下手,代善向努尔哈赤哭诉了事实真相,努尔哈赤追查到了阿斗那里,处罚了他。 努尔哈赤葬于东陵但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终于登位为汗。与其争夺汗位者,只牺牲了一位乌拉纳喇氏。皇太极能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原因在于,一是他本人当时的势力比较强大,有战功,有政治斗争3经验,年仅十五岁的多尔衮不能与他相比。二是努尔哈赤死时,后金国家已经是稳定的政权,继他为汗者,必须有治国才能。这一点皇太极最合适。他在努尔哈赤诸将中是“仅识字”的一个,又对努尔哈赤的统治,“多所赞画”。夺取辽沈时,他首先注意收养辽人,表现出远见卓识,所以选汗位继承人时,代善之子岳讬萨哈廉最先提出皇太极“才德冠世”,拥护他。三是皇太极的母亲曾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他自己处事又比较稳健,不走极端,深得人心,当时就是个“人皆称道的人”。而更重要的因素是,势力最大、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大贝勒代善,十分明智,以巩固后金的大局为重,甘愿让贤,倡议推立皇太极。基于这些原因,皇太极终于继努尔哈赤为汗。< 皇太极登汗位的仪式于九月一日举行。届时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众贝勒、文武大臣聚会于朝,由皇太极领他们焚香告天,行九拜礼毕,皇太极即汗位,转过身来,诸贝勒大臣向皇太极行朝贺礼。当年这位后金国汗三十五岁,改第二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由此也被称为天聪汗。九月二日,皇太极又率诸贝勒大臣对天地祝誓,祈求皇天后土“垂佑”,国祚炽昌。皇太极自己发誓,其中说:“今我诸兄弟子侄,以家国人民之重,推我为君,敬绍皇考之业,钦承皇考之心,我若不敬兄长,不爱子弟,不行正道,明知非义之事而故为之,兄弟子侄,徵有过愆,遂削夺皇考所予户口,或贬或诛,天地鉴谴,夺其寿算。”三大贝勒与众贝勒接着发誓,除了表示拥戴皇太极之外,三大贝勒还单独表示要守盟誓、尽忠良。
顺治是开国皇帝。皇太极是清国亡国皇帝。
本文标题: 皇太极如果多活十年,会对整个明末清初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882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狐狸晨曦对令狐冲的评价以多尔衮的能力废帝自立完全可行,他为什么没这么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