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明朝覆灭前夜,他都做了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12 20:59: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帝国覆灭前的那段时间,他到底在干什么?1644年,大明王朝即将走到尽头。,自三月以来,李自成领导的义军象...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明朝覆灭前夜,他都做了些什么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帝国覆灭前的那段时间,他到底在干什么?

1644年,大明王朝即将走到尽头。

自三月以来,李自成领导的义军象疯了一样。从渡过黄河开始,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过象样的抵抗。三月十五日,大军抵达居庸关,十六日过昌平、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来到西直门下,不时用大炮轰城,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北京城破在即。

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1611年一1644年)坐在殿上,再次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贼军兵临城下,其实早在他预科之中。之前,主力尽失,连京畿三大营也倾巢出动,变成了义军的刀下亡魂。现在帝国已无险可守,手里也无大将可派,再没有一兵一卒了。

前两天,太监杜勋投降,连大学士李建泰也见风使舵,与贼军苟合,崇祯内心狂震一一一这是他最难接受的事情。多年来,他宵衣旰食,披荆斩棘,只为挽救身陷泥潭的国家。睡梦中,曾多次看见帝国起死回生,繁花似锦,祖先朝他微笑,给他赞许,那一刻,他多想做一回孩子,脱下厚重的龙袍,扑向母亲的怀抱,吸吮也好,大哭也罢,只要能释放就行。

他无数次自问,为什么会造成眼下悲凉的结局?

他勤奋了、努力了、祷告了、争取了,可现实却一次次与他规划的蓝图背道而驰。难道大明朝真的气数已尽,他注定会成为背负千古罪人的那个人?要真是这样,即使以身殉国,也无颜见泉下的列祖列宗。

他眉头深锁,不觉哀叹:“苦我民尔”。

崇祯看起来,并不象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相反,华发长满鬓角,鱼尾纹浮现,额头上的皱纹象一道道伤疤,凿迹深刻。

司礼太监王承恩站在他身边,一如既往,精忠无畏。在他胸中,崇祯皇帝既是尊贵的帝王,其实更象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对崇祯的感情挺复杂的,可是不管怎样,面前这个人终究是他一辈子的“主子”一一一他打小孤苦无依,一直以来,紫禁城就是可以为他遮风挡雨的家。

他太了解自己的主子了,山河破碎已无可逆转,但他知道,在这最后的时光,“主子”一定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去去万寿山吧!

他支着宫灯,为“主子”带路。当“主子”踏上山顶的那一刻,他甚至看到崇祯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轻轻叹息,一句话也没有讲。向下俯望。

好多地方宵禁了,北京城早已不是原来的万家灯火。贼军点燃的民房上的火焰还没熄灭,远远地能听见马蹄在午门前穿梭的声音,大火那一头人声鼎沸,彰义门、西直门的城墙还依稀可见。

微风吹来,崇祯的泪水打湿眼眶。不过,他不想让王承恩瞧见。

回到寝宫,周皇后凝视着崇祯,表情还和平常一样,象个饱经风雨的战士,坚定、沉着,在这国破家亡之际,依然保持着仪范天下的优雅。

不过,她已忙碌了一个白天。

听说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京,也许明天、或许后天就会破城,那么攻入紫禁城应该不废吹灰之力,只是时间罢了。

到今天为止,这片席幕还是朱家的天下,她也还是全体子民的皇后。她能做的事就是尽量减少伤亡,让后宫不受贼军的凌辱,让那些宫人和宦官逃脱战乱,劝他们躲过这场浩劫,给他们留下一些时间和财物。

所幸还有婉秋和祥子陪着她。她们一起围着紫禁城跑了好几圈,通知宫人尽快逃离,回去北方、或是南方,狗柱梁棚,三分薄田,保命才是要紧的事。

在宫里,她再也拿不出更多的积蓄了,她一点点地分发,直到发完为止。有的宫女老泪纵横,发誓与她同在,而有的接过碎银,伏地拜叩,感激她的再造之恩,与她依依惜别。

当周皇后取下头上的那根玉簪递给婉秋时,不觉泪如泉涌,婉秋从没握过他的玉手,情急之下,紧紧相握,拒绝了她,两个人在宫檐下掩面而泣。

周皇后来自苏州,老家也是贫苦出身。15岁那年嫁入信王府,至今已18年。

期间,周皇后为丈夫生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太子朱慈烺、怀王朱慈烜(早逝)、定王朱慈炯。一直以来,周皇后和崇祯皇帝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虽然后宫内争风吃醋,宫斗不绝,可她从不凤立鸡头,再掀内禁风波,她时时选择隐忍,只想一心辅佐丈夫,冀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永保帝国福绵。

她依稀记得,1627年,丈夫冒着凶险去宫里继大位。那时的朝局很不平静,客魏当政,把持着朝政。

她害怕宦党将夫君毒害,亲自烙了些葱饼,把葱饼缝在崇祯皇帝的衣袖间;她还绣了只白鹤,藏于丈夫的腰带里,目的很简单,祈望丈夫 健康 ,国祚若松鹤延年。

关于战事的消息,她知道得很晚,因为崇祯有道“后宫不得干政”的严旨。但是,近段她所得到的每一个消息都如惊天巨雷,在紫禁城回响,昭示着山河一点点破碎。

其间,朝中大臣建议南迁,或与关外的金军议和,都遭至崇祯严辞拒绝,还引来杀身之祸。

她知道丈夫刚愎自用,自尊心极强,一次,她试图作点劝慰,说:“我在南方还有一个家”,意即穷途末路之时,可以乔装出城,暂避风雨。

可崇祯暴跳如雷,大声呵斥,一直追问她什么意思,眼睛里似要喷出火来。

周皇后吓坏了,用袖角挡着眼眶,泪如雨下。

夜,并不深,初春的空气裹着风寒,和紫禁城的萧杀一样凝重。

接内侍通知,三个儿子来了(包括田贵妃的儿子朱慈照)。孩子们也听到了些风声,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无从了解,只知道战火纷飞,烧到了跟前,但他们相信父亲总有办法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所以他们还是象往常一样,着蟒袍玉带,衣着光鲜。

今天,崇祯让他们取消了繁缛的礼节,轻轻拂过三个孩子的肩膀,象一个慈祥的父亲。孩子们心中升腾起从未有过的温暖,原来他们的父亲还可以这样!

崇祯开口说:“都这个时候了,谁让你们穿成这样?马上换成百姓的衣服吧!”

崇祯和周皇后为孩子们换下了装束,崇祯还特意为朱慈烺紧了紧腰带。他深知,作为父亲,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示爱了。

他接着说:“儿啊!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明天到底是什么就说不上了……贼人要掀掉我们朱家江山,朕已无能为力。出宫后,你们要保住自己的命,延续朱家的血脉。还有,之后隐姓埋名,见了老人要叫老翁,年轻一点的,记得要叫叔叔和伯伯,啊?……”。

随即,崇祯和密信一起,把三个孩子连夜送去了宫外周奎、田弘遇家。接下来,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辅佐太子朱慈烺。

安排好这些事,崇祯皇帝狂饮了两壶酒,提着剑,便大开杀戒了。

第一个当然是周皇后,崇祯对她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你要做给天下人看,不需要朕动手吧!”

周皇后淡定自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临前有几句话不吐不快,她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从没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敢不死?”。说完,解下早就准备好的腰带,悬于梁上,自缢而死。

周皇后所指,崇祯幡然醒悟,但悔之晚矣!

第二个轮到袁贵妃。崇祯说:“朕送你上路,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打算悬梁自尽,不过绫带断裂,从凳子上掉了下来,抬起头,哀怨地看着崇祯,崇祯不由分说向袁贵妃身上猛刺,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

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也被召来,眼前这一幕让她浑身发抖。崇祯杀红了眼,一剑向她刺去,长平公主左袖一挡,剑宇砍中了她的左肩,接着又砍伤了她的右肩,一时间,长平公主昏了过去。崇祯泪流满面,对着地下的公主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

据说,后来长平公主逃出宫外,就成了金庸先生笔下背负血海深仇,武功盖世的独臂神尼。当然,这不过是一个都市传说。

与长平公主一同前来的昭仁公主也被崇祯一剑刺向心脏,当场身亡,时年6岁。

崇祯再次挥剑,刺中多位嫔妃,临了,又命左右去催懿安皇后张嫣自尽,而这个张嫣正是天启皇帝的正宫皇后,气节与周皇后相仿。接到指令后,她向门外拜了三拜,当即自缢。张嫣皇后一生极富传奇,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清理完内禁后,崇祯皇帝盟发了逃生的欲望。

他再次饮了壶酒,命人将自己换上太监的衣服,带着一些宦官想从朝阳门出去,并假称是大内王太监要出城。

守城的兵士看见大队人拥来,在喝止无效的情况下,用大炮招呼,一行人只好后撤。

最讽刺的是,崇祯遗命诏书里提到的那个成国公朱纯臣,守卫着一片防区,不仅没给崇祯一行开门,相反不知道跑到哪里“赴宴”去了。

崇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黄了,他心心念念、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早已变节投降,成了起义军的坐上宾。慧眼识英的崇祯皇帝真是瞎了狗眼。

整整一夜,明朝当局者自己建造的宫墙把崇祯锁在了北京城内,他木然地望着天际,感受到了什么叫“插翅难飞”一一一自己构建的藩离岂容自己打破。

三月十九日凌晨,大明朝的最后一天。

试一下吧!崇祯坐在金銮殿上,命令内官敲钟,通知百官上朝,内官敲了数遍,钟声在紫禁城回旋,久久不绝于耳。但面前大理石的台级上却空无一人。

这最后的钟声,仿佛变成了农民军冲锋的号角,北京一一一城破了。二百七十年的明帝国终于化了句号。

去万寿山(煤山)吧!那里才是他最后的归宿。

大太监王承恩依然象每日例行早朝一样,亦步亦趋、紧紧跟着他的“主子”,一路上去万寿山。

不知道是过于急促,还是其它原因,崇祯掉了一只鞋子。

来到山间的寿皇亭,崇祯皇帝再瞥了北京一眼:只见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入,战马呼啸,人流如织,这如织的人流分明如白驹过隙,象一道道过往的烟云。

他去了那颗歪脖子槐树边,上吊而死。

等一切收拾停当,王承恩也吊死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那棵海棠树上,追随“主子”而去。

三天后,义军掘地三尺,终于在煤山上找到了主仆二人,掀开崇祯的衣服,发现遗书一封。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至死,崇祯还在埋怨臣下误国,他曾说过:“亡国之臣,文臣个个可杀。”但他心系百姓,怀揣黎民生死,又不免让苍天落泪,心生犹怜。

今天,我们不去过多讨论明朝如何亡国、文臣个个可杀那些陈年往事。但个人以为:明亡,既非亡于万历,也非亡于天启。只因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生性好杀,责任自然也就无可推卸。

历史 象面镜子,照耀着每一片天空。而崇祯逝去了几百年,其实早已归于尘土。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明史.列传.周皇后》等

崇祯皇帝亡国前经历了什么?那些一毛不拔的官员结局如何?

崇祯亡国前经历的是绝望,是无力回天的心塞,是孤立无援的感觉。那些一毛不拔的官员最后都被李自成杀死了。

崇祯试图力挽狂澜,但是发现自己所做的都是徒劳

崇祯登基之时明朝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会覆灭,他励精图治,每天都在疯狂地工作,但是他的先祖们给他留下的烂摊子实在是太大了,这根本就是无法解决的。崇祯仿佛就是一个人在战斗,朝中的大臣都各怀鬼胎,而那些地方的军队也不听从崇祯的号召。到最后他自杀的时候,他说明朝不是亡在他手上的,明朝是亡在那些大臣手上的,可见崇祯有多憋屈了。


王公大臣不愿意捐款

当时国库空虚,崇祯希望王公大臣可以捐点钱,以作为朝廷的军饷。崇祯如此低三下四,那些大臣们却不买账,他们才不相信崇祯会没有钱。整个国家都是崇祯的,崇祯怎么可能会没钱?然而事实却是崇祯确实没有钱,不然也不会向这些大臣开口。有一位六十岁的老百姓,知道国家有难,将自己全部的家当都捐了出来,大概是四百两银子。

那些大臣们总比老百姓有钱吧,但是很多人只捐了几十两、几百两。崇祯无奈,只好找到自己的老丈人,老丈人却开始哭穷,最后只捐了一万两。皇后见状便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了五千两出来,让老丈人捐给朝廷,老丈人却私吞了两千两银子,只捐了三千两。

崇祯最后只筹集到了二十万银子,以那些大臣们的财力,如果他们有心帮助国家的话,肯定不止这个数。明朝灭亡之后,这些一毛不拔的官员终于意识到钱乃身外之物,纷纷拿出家产献给李自成,企图买条生路。李自成可不是善茬,不但将钱收了,也将他们的命给收了。

崇祯皇帝的最后24小时,明朝灭亡前夜,他做出了让人可悲的事情吗?

明朝从朱元璋创立开始,经历了16代帝王,存在了276年,直到最后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宣告明朝灭亡。但是很多人也会好奇,在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夜晚,这是大明王朝灭亡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时的崇祯皇帝面对自己最后一个夜晚,他做了什么呢?

当晚上九点钟左右,在位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将自己三个孩子叫到了自己的身边,三个孩子包括16岁的太子朱慈娘、13岁的永王朱慈照、9岁的鼎旺朱慈炯,因为此时的崇祯皇帝知道明朝过了今晚就灭亡了,也是想看一看孩子,或许这是崇祯皇帝跟孩子最后一次见面了。

但是当崇祯皇帝看到孩子的穿着之,大为吃惊,因为孩子们依旧还穿着彰显身份的服饰,如果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之后,看到自己这三个孩子,从服饰上就能够判断跟自己的关系,那么自己的三个孩子肯定会遭到李自成的杀害,于是崇祯皇帝抓紧时间给三个孩子换衣服,并嘱咐孩子以后应该怎么生活。

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崇祯皇帝的周皇后在一旁也忍不住地开始落下了泪水。但是尽管明朝过了今晚就要灭亡了,崇祯皇帝跟周皇后也要担起自己的责任,坚守自己岗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皇帝跟皇后的职责,因为也只有这最后一个晚上,崇祯皇帝跟周皇后才是名义上的皇帝跟皇后。此时的周皇后已经33岁了,面对李自成已经攻入北京城,于是周皇后开始围绕着紫禁城,挨个宫殿,开始劝说每一个人,并对他们说“天灾将至,大祸临头,你们有门路的,快点逃生去吧!”此时的皇宫内的宫女跟太监都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也是开始迷茫起来。  

崇祯身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都做过什么错事?

急于求成,心急没能吃上热豆腐古语说得好“心急吃不上热豆腐。”心急之所以吃不上热的豆腐,就是因为豆腐太热,容易烫嘴。崇祯就犯了这个错误,想吃下“大治”这块热豆腐,结果心里一急,就把自己给烫了。比如,一开始崇祯励精图治,他自认为干了很多事,政局应该立竿见影才对,可结果却是一点起色也没有。当时的崇祯内心是失落的,他没有考虑到古人给出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告诫,而是把责任全归咎于大臣们的无能。于是他就走马灯似地撤换大臣。
他只干了一件事,干活的统统做掉。
做过以下错事,第一是急于求成,崇祯其实是想做出一番改革来复兴大明的,只是太过于急切,频繁的更换官员,朝令夕改,在自我的不断否定中,不仅改革没有取得成效,还弄的人心惶惶;第二是复用宦官,虽然当政之初铲除了魏忠贤,但是后来改革无成的崇祯,又任用起了宦官,并恢复了废除的太监监军制度,让军队的指挥官大为不满,同时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第三是加征赋税,为了对北方的战事和他推行的改革,崇祯不断加增税赋,使得民怨沸腾,人心尽失。
他太着急了,他一直励精图治,但是收效不是特别的明显,然后就把错归结到了大臣的身上。

大明王朝覆灭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因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的好名声逃脱亡国之君的骂名,世人们用末代帝王替代了。这似乎是无可非议,但明朝终究是在崇祯皇帝手上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也太过于牵强附会了。即使没有让后人诟病的历史性错误,但他肯定也做过一些不利于明朝发展的错事,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崇祯皇帝生性多疑,葬送孙传庭的性命。明朝末期,赋税繁重,民不聊生,李自成带领农民发起起义,所向披靡,一路杀到陕西西安。明朝官员孙传庭当时驻守潼关,由于长期镇压陕西一带农民起义,孙传庭的兵力也不宽裕,粮草紧缺。他决定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死守,消耗李自成的粮草,并杀一杀农民起义军的锐气。但是崇祯皇帝好大喜功,命令孙传庭出兵迎战,孙传庭多次上书说明情况,他始终听不进去,并怀疑孙传庭私通李自成,才迟迟不肯出兵,无奈,孙传庭出兵,壮士一去不复还,李自成拿下西安,一路向北。

崇祯皇帝贪功冒进,一心想把明朝推上历史的巅峰时期。自接手之后,他求贤若渴,频繁更换重要部门的重要人员,朝令夕改。朝廷的官员纷纷为了保命,无心于明朝的政治发展,让原本积贫积弱的明朝更加雪上加霜,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何谈发展?

他看到官员对朝廷的发展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他开始走回头路,重新启用宦官把持朝政,并恢复了废除的太监监军制度,后宫的太监对军权失而复得,如获至宝,更加胡作非为,让军队的指挥官大为不满,致使明朝的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他还给农民增加沉重的赋税,也许是祖宗没有留给他一个富强的朝廷,好歹也是有家底可以度日,最终还是自己葬送自己的一生。

崇祯在明朝覆灭前,一共杀了多少官员?

崇祯在明朝覆灭前,一共杀了18个官员,分别是7个总督和11个巡抚。在崇祯帝统治初期,他确实做得还不错。他勤政,每天都是兢兢业业的。他以极快的速度肃清了阉党,并彻底铲除了魏忠贤。他为人还十分节俭,为了给皇宫里省钱,他下令解雇了一些宫女和太监。他还为很多冤案平了反,重新启用了袁崇焕等一批之前已经被废黜的官员。他还总是发人深省地自我批评,这样一听他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帝王,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崇祯帝这一生杀了很多忠臣将领,兵部尚书王洽就是其中之一。王洽是个清廉正直的官员,在朝廷享有很高的威望。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清军大举进攻,崇祯帝为此感到十分不安。这时,侍郎周延儒替崇祯帝想了一个主意,让他模仿嘉靖帝,通过斩杀兵部尚书,好让士兵们的士气大增。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想法,崇祯帝居然答应了。就这样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兵部尚书王洽给下了大狱,之后王洽便在狱中因病去世了。


第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袁崇焕是晚明时期为数不多的能与清军抗衡的将领之一,他长期镇守山海关和辽东,并在宁远、宁锦和北京都取得过胜利。他所创建的“关宁锦防线”强大到使清军不敢轻易跨越。令人惋惜的是,崇祯帝听信小人的谗言,误以为袁崇焕勾结金军,将他处死了。据史料记载,崇祯帝在明朝覆灭前,前后一共杀了7个总督和11个巡抚。

崇祯帝在位期间不仅杀了大臣,还杀了自己的家人。就在他上吊自杀之前,他强迫自己的妃子同他一起去死,还亲手杀死了他年仅6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实在是令人惋惜。

崇祯在明朝覆灭前,一共杀掉7个总督,11个巡抚。崇祯帝自缢之前,在皇宫中大开杀戒。他逼死了周皇后、张皇后、袁贵妃,亲手杀掉了6岁的幼女昭仁公主,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
崇祯一共杀了11个巡抚,7个总督,频繁撤换大臣,短短17年间,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多个内阁大学士。
崇祯皇帝在明朝覆灭之前,大肆屠戮地方官员,据统计有掉7个总督,11个巡抚,其中就包括大将军袁崇焕!
崇祯在明朝覆灭前,其实没有杀太多的文官,主要杀的都是武将,都是因为战事不利,杀的最大的官就是袁崇焕,直接被推出凌迟处死的。
本文标题: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明朝覆灭前夜,他都做了些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841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个治疗鼻炎的方子可能有用吗为何明清电视剧中奴才化很严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