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谥号都是单字,为何到战国开始有君主谥号变成两个字

发布时间: 2023-01-12 21:01: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很多朝代都会使用谥号,为何秦始皇废除了谥号制度?春秋战国之际,在儒家的推动下,谥法具有了评价逝者生前品行功绩的作用,谥号才有了美...

春秋诸侯谥号都是单字,为何到战国开始有君主谥号变成两个字

很多朝代都会使用谥号,为何秦始皇废除了谥号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在儒家的推动下,谥法具有了评价逝者生前品行功绩的作用,谥号才有了美恶褒贬之分。“一字褒而华衮,一字贬而斧钺”,谥号成为子孙百世不能够更改的定论。战国中后期,还出现了《谥法》,其以“╳╳╳╳曰╳”的形式对百余谥字进行了解释,如“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等,并作出“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的规定。

谥法到秦朝曾一度遭到废止。秦始皇翦灭六国后,下令废除谥法。他认为这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朕称“始皇帝”,后代君王的称号只用数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废除谥号,是为了突出帝王尊严,不许群臣和后人对他随便加以评议,更不容指摘自己的过失。学者认为,这也与秦始皇信奉法家有关,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摒弃儒家仁义礼治的治国思想,进而“矜其所习,自任私知,讪笑三代,荡灭古法”。秦朝的暴虐统治,最终引发社会不满,继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发动农民起义后,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贵族也相继割据称王,尤其是一些儒生,纷纷“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公元前207年,陈胜被车夫杀死,后被儒生们谥为“隐王”。由此打破了秦始皇有关谥号的禁令。


《孔子圣迹图》之《汉高祀鲁》,明,曲阜文官会藏

西汉初年,刘邦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受儒生们的影响较大,他意识到谥法对他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就下令叔孙通制定关于谥法的礼仪制度。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后,很快谥其生母为昭灵夫人,追尊其兄刘伯为武哀侯,接着又给一些异姓诸侯王赐予谥号,把谥法作为他巩固新生政权的法宝,并在朝廷中正式设立管理王公列侯谥法的职官,即大鸿胪。谥号成为神化皇帝的工具。除了皇帝,后妃也可以加给谥号。后妃的谥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帝谥,后部分为后谥。比如刘邦的谥号是“高”,吕后的谥号就是高皇后。

从历史文献来看,先秦时期对谥号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仪式。西汉时期开始,皇帝之谥需请谥于南郊,祭天而得。群臣到南郊去祷告上天,为崩殂的皇帝制定谥号,有不敢欺骗上天的意思。当天,文武百官齐集南郊,分立于圜丘午阶之下。太尉登坛向昊天上帝神位进献奠祭,太祝跪读祝文,太尉退下,捧尊谥议置于昊天上帝神位前,跪奠退立,读谥议官跪读谥议,百官再拜,就算已向昊天请得谥号。当然,给前代帝王之谥虽由礼官商议而成,最终的审核权还在继任皇帝。为什么要在南郊祭天呢?依照阴阳五行学说,天为乾,地为坤,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天在阳位,故圜丘必筑于都城南郊。不过天到底是一个不能言语的东西,真正给皇帝谥号的还是大臣们。

因为谥号是对帝王生平的评判,秦始皇认为这种评价是不尊重帝王的表现
这是因为秦始皇觉得这些谥号都非常的不吉利,而且也觉得这是后人一个议论的话题。

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的谥号的问题???

比如说齐景公,晋景公,都是景字。郑文公,晋文公,都是文,还有后来的战国,像赵文王,秦惠文王,等等!!是怎么回事呢,到了汉代的时候汉文帝和汉武帝的时候还在用是么???请懂人讲讲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来的。谢谢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 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所谓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大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庙号的选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这个问题貌似很复杂,看了楼上的,越看越糊涂了...
1,什么是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这个是《谥法解·序》的话,意思是说,谥号是一个人一生的轨迹,人死之后,就会有人根据他的一生做总结,一生做过什么样的事,就得什么样的谥。像曹操生前,一直想得个“文”谥,但死后却让人给了个“武”,这是很无可奈何的.
2,谥号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可见,谥号是从牧野之战后,周王赢得天下开始的。至于之前的周文王谥号“文”,商纣王谥号“纣”都属于谥号,一直到宣统帝(文德皇帝)死了,都能获得谥号,所以,谥号是一直存在的。
3,什么样的人能得谥号?
古时的帝王,诸侯将相,甚至是稍有名望的人都可以得。比如孔子之前就由个“孔文子”,这个孔文子的谥号就是“文”,隋朝有个大儒王通,后人也称之为“文中子”。
4,景,文,之类的字眼,根据谥法:“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显然,这两个都是好字眼,但像“哀”“献”啊这样的就不是好字眼了...
5,秦惠文王,——谥号“惠文”,显然没有单字“文”好,——咱们的汉字是有限的,所以后来的人开始出现两个字或是更多字的谥号。汉朝以孝治天下,他们的谥号里都带“孝”字,比如我们熟知的汉武帝,谥号就是“孝武”;再比如司马光死后,有很多人建议给叫他“司马文公”但王安石反对了,司马光只得了个“文正”,而王安石得了个“文”,于是王安石一直受人非议。——可见,单字的谥号更好。
6,谥号和庙号。在唐朝以前,谥号还是很公正的,干这个工作的人一般都是太史,太史都很有骨气的,谥号也就公正。其实从汉朝开始,还出现了庙号,就是那个什么什么祖,什么什么宗的,这个和谥号是没关系的,纯粹是皇族子孙自己评的,——开国皇帝称“祖”,有作为叫“什么什么宗”,没作为的不让进宗庙!!——唐以后,所有皇帝都能进宗庙,都有庙号和谥号了,而且庙号和谥号都是好的。比如,唐太宗谥号“文”,唐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来为避康熙帝名玄烨,称为唐明皇......这些谥号,都是按后来皇帝的意愿起的,就不大正规了...
在古代,一个君王去世以后,会给他的一生做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就称作谥号。在唐朝之前,君王的谥号通常一个字,而不一定都有庙号。所以唐朝前的皇帝一般称谥号,例如汉文帝,魏武帝等等。唐朝开始谥号不止一个字了,念起来比较长,而都有庙号,所以唐朝开始皇帝都称庙号,就是什么祖什么宗。谥号有好的,有坏的,有中性的。谥号是文,表明这个君王的主要功绩是文治;谥号是武,主要功绩是武功(就是打仗);谥号是哀,这个君王下场比较惨,对他一种同情;谥号是惠,这个君王比较软弱等等。具体的每个谥号的含义楼主可以去查,在这里就不多列举了。谥号这个制度从周朝就有了,只是到秦始皇的时候中断了一段时间。因为秦始皇讨厌别人对死人评价,所以称自己是始皇帝,后面的叫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不准上谥号。但是到了汉朝又恢复了。

为什么谥号越来越长?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来刷《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的课程。

今天我们说说谥号这件事。

从周朝开始,谥号就能看到了,如周文王、周武王,分别以“文”“武”为谥号,以后还有周成王、周穆王、周厉王、周幽王等等。

不仅帝王有谥号,诸侯、大夫,后世的大臣都可以有谥号。比如曾国藩谥号“文正”,李鸿章谥号“文忠”。

这些谥号,有褒有贬,是对这个人一生的评价。有部《谥法》,就是对每个谥号评定的法则。

在西周以及春秋时期,谥号基本是一个字。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两个字的谥号。这个时候谥号的公正性就比较差。

在此之前,中国是封建制度,每个诸侯、大夫都是有自己的地盘,与国君的关系虽然是上下级,但更像合伙人,国君活着的时候相互交流也比较平等,死后更可以公正的进行评价,继任的国君基本都认可。

进入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开始中央集权,分封制越来越弱化,国君和大臣之间形成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所以评价的公正性就差了一些。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自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功劳,不甘心让后面的人评价,就废掉了谥号。

汉代恢复了谥号制度,但这是皇帝的权力已经大得很,继任的皇帝如果是先帝的儿子,基本都不会同意给老爹恶谥。

汉代皇帝基本是两个字的时候,除了高祖、光武帝、昭烈帝等几个皇帝以外,其他基本都有“孝”字,再加另外一个。

汉代之后,慢慢地大家感觉一两个字已经无法显示出先皇的丰功伟绩,开始罗列谥号。

比如唐肃宗的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个“圣”字,在周朝八百年的历史里,好像都没出现过,但后来已经成为皇帝谥号中的标配。

宋神宗谥号,英文烈武圣孝皇帝,都要文武兼备,都要孝,都要圣。

在清朝的时候,各位皇帝的谥号比一首诗都长,乾隆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就问你一个问题,给你多长时间能背下来。

历史上最长的谥号,是努尔哈赤的,一口气可能读不下来,准备好,他来了: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光打字用了我好几分钟。

谥号本来是用来为逝者讳的。人去世后,给他个谥号,以后就以谥号来称呼他。但后来皇帝的谥号通货膨胀之后,就没法用谥号称呼他们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见。

在史记中,为什么有些君主谥号重复(如齐庄公有两位),是司马迁写错别字吗?

不是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应该是司马迁写错别字了,历史上齐庄公只有一位。
齐庄公吕购,姜姓,吕氏,名购,齐国第十二代国君,在位六十四年,齐文公之孙,齐成公之子。
吕购在位64年,在位期间齐国渐强,为其孙齐桓公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国君,由于他在位时间很长,使得刚刚经历了长达70年内乱的齐国,得以在长时间稳定的情况下恢复元气。
吕购晚年基本使齐国处于小霸的地位,为齐僖公主盟诸侯、齐襄公灭纪国报哀公被烹之仇、齐桓公九合诸侯,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吕购算得上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位中兴之主。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什么是庙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什么谥号?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如何区分庙号和谥号?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两个齐庄公并不是同氏诸侯,前者是吕氏齐国,后者是田氏齐国。谥号一般在同一宗内都不会重复吧,史记上说到燕国,注解说燕国本国史失传,后代人不知前代事,造成了谥号重复现象,由此看来,谥号重复应该是于礼不合的。
谥号是皇帝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是后人为皇帝编的。而在史记中有君主谥号重复可能是因为君主生前都是以相似的方式来治国的、不是司马迁写错字。
想知道关于谥号的具体: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htm
本文标题: 春秋诸侯谥号都是单字,为何到战国开始有君主谥号变成两个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55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像甄嬛这样懂谋略的大家闺秀真实存在吗《圣学根之根》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