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布时间: 2022-12-13 12:59: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第一,要明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是能够为人的感觉器...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第一,要明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是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是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理象是本质的表现。
第二,要明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
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第三,现象与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属于主观范畴,因此不能将现象等于感性认识,本质等于理性认识。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即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四,应该能够运用这些观点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能够联系自身的实际;联系所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

第44集 | 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致虚极,守静笃”

先归纳推理,这是理论的积累阶段。再演绎推理,这是理论的应用阶段。对一个现象进行推理,就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顺便指出,本质是相对的。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和本质有明显的差别。显现个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
(二)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1、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实际的存在总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2、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质寓于现象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象是整体,本质是现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过来,本质也包含现象,因为现象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本质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本质之中。
3、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本质变现象应理解为本质表现为现象。某一具体的人无疑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但其本质也在不断地表现出来,即不断转变为现象。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
(三)区别真象与假象、假象与错觉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家乡则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它也是本质的一种表现,但却是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反面表现。
错觉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作为思维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人们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达到科学的认识。如果二者只有对立而无统一,那么一切科学研究、科学认识就是徒劳无益、白费力气的了。
(二)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现象进入本质是认识的深化,却不是认识的终止。由现象进入到本质,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事物的规律性以后,还必须在这种认识的知道下,继续地研究尚未研究过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现象,以此补充、丰富和加深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一个有现象到本质又由本质到现象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
(三)注意防止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教条主义)的出现
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自觉的思想体系,以割裂现象与本质为其立论的依据。经验主义否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也就是否定现象到本质的转化;理性主义否定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转化,也就是否定本质到现象的转化。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并无自觉的思想体系,它们只是表现为实际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认识基础同样是割裂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

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掌握通过现象认清本质的方法。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表面特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一、范畴定义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及其外部联系。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二、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对立

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却相对稳定的。

③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2、统一

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

②本质不能脱离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三、通过现象认清本质的方法

第一,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哥白尼不但汲取别人的观测成果,而且自己长期坚持天文观测才提出日心说。

第二,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对现象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

行星运动三定律是谁发现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他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布拉赫坚持观测达20年之久,但不善于理论思维,只留下一堆资料,没有发现规律。

第44集 | 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致虚极,守静笃”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指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本质和现象相互区别,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矛盾。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局部的、个别的。因此,本质比现象深刻、单纯,现象则比本质丰富、生动。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有数百万种,各有其特殊的生命形态,表现为无限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本质,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存在方式。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事物的现象是易于变化的。客观事物在其过程结束之前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随着过程的展开不断地改变着具体形态。从人的认识方面看,事物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由于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只有借助于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本质和现象互为事物的里表,它们是互相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的根据,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现象是由本质产生的,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这样或那样地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从属于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现象,任何本质都是现象的本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客观辩证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认识的主观辩证法(见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一方面,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矛盾,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一个过程,它的本质的暴露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逐步深入的过程。客观事物不仅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而且本质自身具有层次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较深刻的本质的无限深化的过程。人们的认识过程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当人们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以后,通过抽象和概括可以由某些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把握,又会促进对事物特殊本质的再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本质到共同本质、由初级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这是人类认识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辩证过程。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或否认现象和本质的客观性,或否认其对立统一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本质只是一种"虚无",从根本上否定了现象和本质的客观性。I.康德承认事物本质的存在,但他把本质看作是处于"彼岸"的"自在之物",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他把现象和本质割裂开来,否认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可能性。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如实用主义、新实在论和存在主义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否认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联系。实用主义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归结为经验,否认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真理的存在,把真理仅仅看作是某种作业假设,用观念的价值性代替观念的真理性。新实在论把本质和共相看作同个别事物一样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他们把世界的本质主观化,认为宇宙的基本要素是最简单的逻辑项。存在主义者J.-P.萨特把存在分为两类,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虚无,只有人的主观意识才是真实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何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抓住这个事件背后的“根本性”运作逻辑,你能够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后果,而不是被这个事件的表象、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影响了判断。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拥有了这种思维方式,你才不会沦为浪费时间在网上和别人对喷,看问题做事情始终不在点子上,总是在做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的事情的那种人。


我想从两个维度上来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个是“本质方法论”。

这是从与大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相反的、更为实用的角度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


一个是“分清边界”。

这可以看做是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是什么的分析。


☪二、本质方法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种表述,暗示着我们通常以为是先看到现象,然后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但现实很可能是与此相反的:一个人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本质方法论”,他习惯的就是运用这套方法论来解释所有事物。


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他是先看到本质,再去分析表象。


那我所谓的“本质方法论”指的是什么呢?


本质方法论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通过对世界的不断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而总结出的一套个人哲学体系。


他的这套哲学体系,在他的生活中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和不断地改进,直至这套体系成为了一种可以完美的解释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的理论模型。


那么他的这套理论,也就是他的本质方法论。


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再加上自己的反复实践和复盘优化,最终形成了震烁千古的《毛泽东思想》。


正是在这套思维体系的指导下,毛主席抓住了革命和战争的本质规律,并因此用兵如神,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多么的伟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毛泽东思想》面前,什么管理学,创业学,人生哲学等都是渣渣。


毛主席在革命上的“本质方法论”,很多时候的著脚点都是在于“阶级”这个关键要素上。


所以当他在分析国内形势时,各个阶级的动向,矛盾,应对方式等他都能够看透的一览无余。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团结了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性力量阶级——农民。


在心理咨询中其实也是这样。


每个流派都有它自己的“本质方法论”。


比如精神分析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就是移情,力比多,攻击驱力,自我超我本我等等。


认知疗法看到的就是认知模型,自动想法,不合理信念等。


人本主义看到的就是潜能,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协调等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本质。而是先有了“本质方法论”,再用来分析现象。


如果你去分析现象的话,你会发现这个现象有无穷无尽个分析角度,而且每一种角度你好像都能总结出它的本质。


但问题是:我们有必要把现象的所有本质都分析出来吗?


答案当然是:没必要。


有人接着会问:那这样的话,你看到的所谓“本质”不就是有局限性的了吗?那这还能称之为本质了吗?


正是因为有局限性,所以这样的本质才更为「实用」。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都是为了“实用”才会去看的。


和我们“核心目的”无关的所谓“本质”,对「我们」而言,就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在分析现象上耗费太多精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毛主席分析国内形势的时候,难道他还要考虑基因学,认知方式,心理结构,人权等这些和革命无关紧要的角度吗?


他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他的“核心目的”是取得革命胜利。

他要做的就是从最宏观的“阶级”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才能够帮助他尽快的做出革命与军事层面的最优策略。


所以“心理结构”“认知方式”这些本质对他而言就无意义。


那我是一个心理学研究者,“阶级”的宏观分析角度对我而言就是无意义的,如果要我去看那段历史的话,我当然更关注的是当时国人的心理状态。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再次确认这条原则:一个人的“本质方法论”,通常是为了他生活中的实用而逐渐形成的。


那么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所关注的点、关注的领域是不同的。


商人关注的当然是商业的运作规律,政客关注的是权力的运作规律,心理咨询师关注的当然是心理的运作规律。


在这里不同的人所关注的运作规律并非就是截然不相干的了,而只是他们所持的立场与角度,和洞悉了某一本质之后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


比如“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是一条本质规律,那么商人就会利用这条规律在文案、商品摆放、销售话术等地方上激发消费者的攀比心理,令他们更愿意掏钱。

所以这条规律对于商人来说,就是“赚钱的策略”。


那心理学研究者可能就会把这条本质规律告诫给身边人,提醒他们不要因攀比而冲动消费。

这条规律对于心理学研究者来说,那就只是人本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有时候即便看透了本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重点在于,“你要怎么去用这些本质规律”。


支撑你能够把你所看到的本质规律利用好的前提,还是你要能够有自己最基础的“本质方法论”。


比方说你想从商,那你就要先懂了赚钱的基本原理,然后你才能知道“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条本质规律,你要怎样去利用,怎样设计,怎样引导。



那怎样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呢?


其实我在一开始就已经说过了,包含四个步骤:


学习→实践→复盘→优化


你要先学习前人的经验,不管有没有真正理解,但先搭起你对这个领域认识的一个基本框架;


然后再拿你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去实践应用,在实际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取更深的体验和更透彻的理解;


不管成功还失败,只有自己主动复盘,才能彻底的将你的实践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也只有复盘,才是你从一件事情中获得经验和新知的最佳途径;


那有了新经验、新知识之后,你就要将他们与你的旧理论进行整合优化。


然后再不断的学习,不短的实践,重复的进行这些步骤,直至你的个人哲学体系越来越趋于成熟。


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的人已经早就憋不住了:你这不说的都是废话吗?谁不知道要学习,要应用,要反思,再优化啊?能不能说点儿新鲜的?


但问题是,你这样做了吗?


我建议你看一看毛主席的一篇文章《寻乌调查》。这篇调查使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非常详尽的调查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和商业状况,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才能明白,“认真”这两个字怎么写。


多少年来一直有人持续不断的想寻找什么成功学,我觉得他们其实真正想找的是一种“不用努力就能够成功”的成功学。


一个人能够不断成长,本质上依靠的就是这四个步骤而已。

而很多的人却选择对这些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措施视而不见。转而掏钱去买所谓的“快速成功的捷径”课程,一下班就听某些“二手知识讲座”而不愿意自己看书。


我今天把这四个步骤再说一遍的原因,就是为了告诉你这句、你一直知道但是选择假装不知道的话:


成长的根本在于且只在于这四个步骤的反复应用。


一个人不想努力并不可耻,你完全可以向我一样承认并且接受自己是个懒惰的废物,然后开开心心每一天,想写东西的时候再随便写写,哎没想到还真能写出点儿什么。


但你一边明明不想努力,又非要逼自己努力,但你有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于是不停地谴责自己,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不开心,或是购买缓解焦虑的“二手知识”安慰剂,那这的确真的没什么必要。


☪三、分清边界


我们前面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指的是一个人用他的本质方法论来分析现象”,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是什么。


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清边界”,毛主席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实事求是”,我的前总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类”。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命名,想要表达的涵义其实都是一样的:将现象各种要素分拆归类,剔除掉无关的因素,那么剩下的那些因素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


举一个例子:


“我和孙雷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了,我俩的感情非常好,好到那种一起上了战场我们原以为相互挡子弹的关系。

去年我俩去月球旅游,碰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邀请我们成为基督教徒,我俩拒绝了。爱因斯坦就变成了一只电热水壶,扬言要弄死我俩。

我俩就赶紧跑,我跑的比较慢,电热水壶快追上我了,眼看着我就要被电热水壶给烫死了,孙雷为了救我转身和电热水壶搏斗起来,不幸丧失了一条腿。

回来后我和孙雷关系更好,他为我丢了一条腿我更觉得亏欠于他。

赶上了美国大选,我支持特朗普,他支持希拉里,我俩谁都说不过谁,我就把他打死了。但我心里对他很愧疚。

昨天我收到一条短信:你好我是希拉里,我现在逃到了加拿大,我在美国的13000亿美元的资产都被冻结,现在需要你给我打5000元人民币作为解冻资金,如果你帮了我,我就带你一起回来造反推翻川普,并封你为美国军事主席,卡号:XXXXX


请问,我应该相信这条短信吗?”


很多人看这个例子都会觉得这个例子太弱智了,这都是哪跟哪儿啊。


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是像我们所举的这个幼稚的例子一样,充满了很多无关联、无意义的元素。

想提出一个问题,却说了很多没必要的前提介绍;想论证一个命题,却提到了很多和命题没有逻辑关联的内容。


我们在看待上面这个例子的时候,应该都能知道:是否要相信这条短信只取决于短信内容的真实性,而和“我”与孙雷的关系,什么爱因斯坦,什么我们各自支持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是,有些人在评价演员时看的不是演技而是吹捧“人品”,评价电影时不评价电影本身非要扯什么男权女权,考虑要不要和老公离婚时不看自己是否忍受不了他的家暴、而是顾忌老公曾借给自己父母一些钱。


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质很复杂,我们需要花费时间整理才能看到本质。


而是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非常清晰的摆在了你面前的,而很多人却似乎根本看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反而是在那些根本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纠结。


看不到本质所在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


没有边界意识的人,无法分清楚两个事物之间的“有效逻辑关联”和“泛逻辑关联”的区别。


比如在“要不要和老公离婚”的这个问题上,“你的老公在家暴你”这一点就和问题有着直接的“有效逻辑关联”;

“你老公曾借钱给你父母”“你老公是抗日英雄”“你老公拯救了人类”等等这些就是和问题有着“泛逻辑关联”的要素了。


“泛逻辑关联”指的是:某一因素和主题有着宽泛的、不重要的、逻辑关系。但因为有这种关系存在,会令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从而形成思维干扰。


但在具体问题上,泛逻辑关联的因素本质上等同于没有任何关联的因素。


比如我们设置一个主题为:“演员靳东”。

我们再设置与此相关的两个因素:“靳东很帅”,和“靳东是个装逼犯”。


那么当我们在讨论“靳东的颜值”这个话题时,“靳东很帅”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靳东是个装逼犯”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


你不能因为你个人不喜欢靳东,就在我们讨论靳东颜值时拿他的人品来说事。


当我们在讨论“靳东的人品”这个话题时,“靳东是个装逼犯”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靳东很帅”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


你不能因为喜欢靳东,就在我们讨论他的人品时,拿他的演技和颜值来洗地。


当然现实情况往往是人们根本不顾前提条件和问题的出发点,他们只是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因素就马上凑上来各说各话。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人:在讨论演技的问题下评论人品,在讨论中国强大表现的问题下讽刺中国的软弱,职业选择时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而只想着怎么讨父母欢心。


所以到这里我可以解释清楚我所表达的“分清边界”的含义了:


分清边界就是确定清楚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中,哪些是和主题相关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泛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无逻辑关联”因素。

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和吴逻辑关联”因素,那么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要探求的「本质」。


所以在这里,要探求本质,那么「确立主题」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个主题通常指的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或是我们要论述的一个「命题」。


确立主题就是确定观察本质的“角度”,有了角度,才有了出发点,否则你会陷入无意义的混乱分析,看似得到了很多结论,但这些结论并没有什么价值。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先确定了是要讨论“颜值”还是“人品”,才能决定“靳东好帅”和“靳东是个装逼犯”哪一个才是本质要素。



☪四、总结


1.“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一个人先有了他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再用这套方法论去分析现象。


2.一个人的“本质方法论”是为了他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而服务的,所以个人哲学体系必然有其局限性。

但正因为这种局限性,所以他在看问题时才能够更加聚焦,更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形成个人“本质方法论”的方式在于「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这四个步骤的反复运用。


4.探求本质的前提是「确立主题」。有了主题才有了可入手的分析角度,得出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结论。


5.确定主题之后,对问题的分析就是:将这一问题的各个元素进行归类,包括:「有效逻辑关联因素」,「泛逻辑关联因素」,「无逻辑关联因素」。

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因素」和「无逻辑关联因素」,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在探寻的「本质」。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领域里要求要善于或精于管理。然而要想在实践领域里真正地做到善于或精于管理,其前提首先要在认识领域里做到善于或精于哲学,也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这些,笔者已在前面的拙作中作了1定阐述和论证。本稿着重探讨如何“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呢?笔者认为,所谓“透过现象抓本质”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或者说思考问题时必须要客观、全面、深刻和系统。何谓客观?何谓全面?何谓深刻?又何谓系统呢?这4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其依据是什么?等等。

  1、客观性要求

所谓客观,通俗地说,就是看问题或事物不能想当然,不能意气用事,也就是不能自己认为或者觉得怎样怎样,而是要与问题或事物的事实相验证。对了,继续发扬;错了,必须要立即改正,并要汲取教训,举1反3,防止再犯同类错误。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早晚都要栽跟头的。因为任何人都要向客观规律低头的,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人们只能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而不能创造或改变客观规律。所谓“借风吹火,用力不多”顺势而为而已。不然,就要受到客观规律无情的惩罚。“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看问题或事物的客观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基本、最初级的要求。

  2、全面性要求

所谓全面,就是要1分为2地看问题或事物,也就是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1切问题或事物,在统1中把握和掌控对立,在对立中寻找和体现统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孙子》的“经5事”和“校7计”也包含这个意思。与全面相反的就是片面。对此,毛泽东在其《矛盾论》中早有精彩的论述,不妨直接照抄下来:“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1方、不了解日本1方,只了解共产当1方、不了解国民当1方,只了解无产阶级1方、不了解资产阶级1方,只了解农民1方、不了解地主1方,只了解顺利情形1方、不了解困难情形1方,只了解过去1方、不了解将来1方,只了解个体1方、不了解总体1方,只了解缺点1方、不了解成绩1方,只了解原告1方、不了解被告1方,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1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1方,如此等。1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1切方面、1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1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住他的话。”毛泽东先生的论述出自于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针对当时战争情况下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需要而作的,距今已有近710年的时间了,但无疑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生活仍有巨大的现实价值。我们居家过日子、为人处世、做买卖、干工作,合作还是竞争,管理还是经营,认识还是实践,等等,都需要讲究个全面性。否则,难免就会过多地碰钉子、栽跟头。

全面性也是1种客观性,而且还是更为可靠的客观性,也可以说是客观性的升华和提高,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具体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不要讲1面子道理”,“将心比心”,“逆向思维”等等,其实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

  3、深刻性要求

而所谓深刻,就是不能表面地看问题或事物,而是深入问题或事物的内部,去看问题或事物里面的问题或事物,问题或事物背后隐藏着的问题或事物,不能被其表面上的1些特点、现象所迷惑。粗枝大叶,蜻蜓点水都是不行的。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这种说法非常值得商榷。因为这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粗放的,也就是比较感性的1种认识,仅仅如此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上当受骗的事例屡见不鲜,想当年伪科学也几成气候。究其原因,不能不承认这都与轻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关。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唐高宗时期,武则天还不是皇后时生下1个女孩,王皇后因为怜爱并经常逗弄孩子玩。有1次皇后刚走,武则天趁没人将孩子掐死,又盖上被子。不多久高宗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与高宗1起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就又大声哭闹起来。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高宗勃然大怒,认为就是皇后害死的。皇后刚走孩子就死了这是许多人都看见的,事实上并不是皇后害死的。因此,“眼见”未必就是“实”,“耳听”未必就是“虚”。当然,笔者说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最基本的要求,但并不是全部的要求。因此,“透过现象抓本质”仅有客观性的要求是不够的。因为客观有外在、内在之分。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本质的必然是客观的,客观的未必就是本质的。我们常说“实事求是”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实事”是事实,“实事”中包含的“是”更是事实。“实事”是现象,而“是”才是本质。“是”是更深刻的事实。然而,深刻的东西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凑热闹。”这个“看”,不是用眼睛直接看,而是用脑子去想。

“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深刻性要求,是其客观性要求、全面性要求的继续、丰富和发展。

  4、系统性要求

所谓系统,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要求的继续和进1步具体,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这源于物质世界的联系性、物质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问题或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又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联系又是有规律的。《老子》的“道生1,1生2,2生3,3生万物”也是在强调这个意思。“系统科学表明,任何事物(问题)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人们“透过现象抓本质”是1个由浅及深、由粗及细、由外及内、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由个体及整体、由小的整体到大的整体……的缓慢发展的过程,而且是1个非常复杂曲折的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才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由天真幼稚不断成熟起来。因此,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世界第7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在发言中把物理学家逐层研究物质结构的历程形象地比作剥洋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事物的本质有相对、绝对之分。相对本质较之绝对本质而言是现象,而绝对本质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本质。绝对本质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和最终目的。人们正是通过1层层地对相对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来认识和把握绝对本质,并把人们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引向深入。这正如毛泽东先生在其《矛盾论》1文中所说:“就人的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1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1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的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过程:1个是由特殊到1般,1个是由1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1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1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段话里面的“特殊的本质”就指的是相对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就指的是绝对本质。而所谓绝对本质,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就是关于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的问题。

  5、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

为什么说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和目的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探讨事物的绝对本质呢?或者说,为什么说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的学说?或者说,为什么几千年来哲学总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如何这个基本问题而争论不休呢?或者说,为什么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呢?等等。这些看似是好多问题的问题,其实只是1个问题。正确解答这个问题,是探寻哲学奥秘至关重要的1个环节,这也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哲学在现实生存生活中的客观地位和作用的关键,之所以呼吁人们积极学习、探讨和掌握好哲学的全部意义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才算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呢?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联想到中国有1句非常有哲理的老话,叫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1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1域”。实质上这句话典型地道破了系统性在实践上,尤其是在认识上的决定性作用,即点出了人们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

  6、部分离不开整体

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整体,在问题与事物的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否则,人们对部分的认识和掌握就不会是真正的彻底的认识和掌握。为什么?因为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隶属于整体,受整体所决定。比如,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我们要想真正认识和掌握其中1个句子或段落,就必须把整本书或者整个文章通篇读完,否则这个句子或段落的真正含义就不可能弄明白。再比如下棋,没有全局在胸,是下不出1盘好起来的。牵1而动百。每走1步,整个棋局就会有1百个变化,假如不能把这1百个变化都计算清楚的话,需要走的这1步是不可能真正走到好处的。下棋,同样多的棋子,同样多的棋力,为什么会有赢家、输家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赢家的每走1步相对于输家的每走1步更有效率而已,也就是说赢家比输家更会认识和把握棋盘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我们还要讲1个在“项目管理学”讲演中人们常常举证的富有深刻经济学意义的经典案例。宋朝祥符年间,京都汴梁(今开封)有1座宫殿被焚,皇帝派大臣丁渭主持修复,他制订了1个施工组织方案。考虑到工程需要大量的土,而土源过远,于是就近挖开大路取土,变成1条大沟。又命令挖开汴河与大构相通形成水道,解决了木材等物资运输问题。工程完工后,将残砖断瓦等建筑垃圾填入大沟,恢复大道。1举解决了取土、运输和垃圾处理3个问题,节约银两以亿万计。这个案例也说明了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对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从军事上、政治上也讲得非常到位:“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什么叫“1时”?什么叫“1域”呢?“1时”是“万世”中的“1时”,“1域”是“全局”中的“1域”。所以,《韩非子》“小忠不可主法,小知不可谋事”与《管子》“大德不至贤,不可授于国柄”,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思想。

7、整体也离不开部分

我们说,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整体,在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部分。然而,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整体的话,又必须先要从认识和掌握部分开始。因为“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全局是由它的1切局部构成的”。因此,人们常说:“饭要1口1口地吃,事要1点1点地做”,说得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矛盾的?这也是容易引起人们困惑的地方。事实上本质上,我们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因为它是辩证矛盾,但绝对不是形式上的逻辑矛盾,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不是。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既对立又统1。这个对立统1包含了两个道理:1个是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中“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拉车”与“看路”两者要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方能把问题或事情解决处理到好处。否则就很容易“前功尽弃”,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另1个则说明了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任何问题与事物的过程中都会有反复,不是1次性就可以解决的,不是1蹴而就的。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读1遍,读两遍,读3遍……每读1遍的体会都是不1样的。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会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呢?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人们会相信甚至迷信经验主义呢?也是这个原因。这也是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的客观根据或理论根据所在。当然,我们承认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并不反对内容上认识决定实践,而且还认为两者是相反相成、对立统1的关系,形式上的实践决定认识要由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来决定,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要通过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出来。此外,这个反复也说明了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和繁琐性,其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1点也不亚于体力劳动,但体力劳动是显劳动,而脑力劳动为暗劳动,体力劳动看得见、摸得着,而脑力劳动看不见、摸不着,因为体力劳动是外部劳动,而脑力劳动是内部劳动。同时,这个反复也将脑力劳动同1般的“图省事”、偷懒耍滑、投机取巧严格地区分开来,两者之间有着相对质的差别,使两者不能简单地混淆起来。

  8、整体与部分都具有无限性

人们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然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可是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又怎么能够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呢?的确,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为什么“人算不如天算”呢?就是因为这个无限性,因为世界其外无大,其内无小。比如,部分是整体的部分,1个小整体又是1个大整体的部分,1个大整体又是1个更大整体的部分,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相反也是如此,1个整体可以分为若干的部分,1个大的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部分,1个小的部分还可以分为若干更小的部分,依此类推也是以至于无穷。因此,按照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的说法,由于整体和部分的无限性,人们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这也就是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客观根据。我们知道,马列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那么,世界到底是不是可知的?我们的观点是,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但这个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因为虽然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但人们可以通过对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性(相对本质)认识和把握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绝对性(绝对本质)。这1点,在实践领域里最为明显,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所谓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总是通过具体的部分但是在整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的认识和把握来实现的,比如前面已举例过的“善张网者引其咎”的“咎”,再比如“擒贼先擒王”的“王”,“牵1而动百”的“1”,等等。这与战略中的“略”相1致。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试想,假如不这样,1个具体人的生命顶多能活百来岁,何来“谋万世”呢?物质世界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规定了人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问题的开放性、曲折性和前进性。所以说,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是永无止境的。

  9、人们的认识(把握)运动规律

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总是从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开始,在认识和把握了1定量的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部分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这些部分之间相同的或者说是共性的东西,然后又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把握这些已经认识和把握过的部分,并对过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1方面。

另1方面,人们还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用来演绎和推断尚未认识和把握但需要继续认识和把握的其它部分,从而尽可能地增强后续认识和把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个过程,就是从个别到1般,再从1般到个别;这个过程包含了人们认识和把握问题与事物的两个特点:深入性和扩张性。其动力就是人的需求,人的内在需求。在人的需求,尤其是人的内在需求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引导下,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的“从个别到1般,再从1般到个别”会螺旋式的循环往复地分别向外和向内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
先归纳推理,这是理论的积累阶段。再演绎推理,这是理论的应用阶段。对一个现象进行推理,就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顺便指出,本质是相对的。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和本质有明显的差别。显现个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 (二)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1、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实际的存在总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2、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本质寓于现象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象是整体,本质是现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过来,本质也包含现象,因为现象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本质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本质之中。 3、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本质变现象应理解为本质表现为现象。某一具体的人无疑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但其本质也在不断地表现出来,即不断转变为现象。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 (三)区别真象与假象、假象与错觉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家乡则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它也是本质的一种表现,但却是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反面表现。 错觉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作为思维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人们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达到科学的认识。如果二者只有对立而无统一,那么一切科学研究、科学认识就是徒劳无益、白费力气的了。 (二)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现象进入本质是认识的深化,却不是认识的终止。由现象进入到本质,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事物的规律性以后,还必须在这种认识的知道下,继续地研究尚未研究过或尚未深入研究的现象,以此补充、丰富和加深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一个有现象到本质又由本质到现象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 (三)注意防止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教条主义)的出现 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自觉的思想体系,以割裂现象与本质为其立论的依据。经验主义否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也就是否定现象到本质的转化;理性主义否定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转化,也就是否定本质到现象的转化。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并无自觉的思想体系,它们只是表现为实际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但其认识基础同样是割裂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
第一,要明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是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是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理象是本质的表现。
第二,要明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
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第三,现象与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属于主观范畴,因此不能将现象等于感性认识,本质等于理性认识。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即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四,应该能够运用这些观点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能够联系自身的实际;联系所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辛劳动,不断创造条件的过程。实现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只有具备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就是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加工制作。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关键,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凡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人,都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典范。
本文标题: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42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压力大会导致脱发有没有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比较难看的书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