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1-26 17: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的优缺点我们都知道,中药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而且中药在调理身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近段时间,经常有网友咨询...

中成药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的优缺点

我们都知道,中药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而且中药在调理身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近段时间,经常有网友咨询养肝护肝的中药。对于一些乙肝患者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服用中药达到保肝护肝的目的,那么,哪些中药能养肝护肝?养肝护肝的中药有哪些?
  医院肝病专家王天民教授指出,养肝护肝的中草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肝护肝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对肝脏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肝脏的负担。因为“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药物,长期服和以后都会产生副作用。对于肝脏本身就不好的患者来说,更是要谨慎用药,能不用时且不用。
  生活中,有些朋友没有找对中药,因此导致了伤肝伤脏,乙肝患者养肝护肝可以适当用何首乌泡水及煮粥,但是何首乌如何过量,容易导致肝脏受伤。
何首乌虽然是一味养肝滋阴的中药,但分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生首乌润肠通便效佳,但有一定的肝毒性,制首乌虽然经过炮制,但也不要大剂量应用,医生在临床上一般都谨慎使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治疗效果。患者如果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使用养肝中药,很容易对肝脏造成损害。
那么,如何保肝护养肝呢?
保肝护肝就可以选择喝古方诺甘达,它内含葛根,枳椇子等,有清热、排毒诸功效。能有效的清除肝脏脂肪肝和毒素,能肠道排毒,减少脂类在肠道中的合成与吸收,阻隔病菌对肝脏的入侵,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从而达到保肝护肝的效果
中草药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现在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中草药的缺点就是应用范围狭窄、规范不完善、多为习用缺少现代理论数据的支持,疗效不明显或见效缓慢。当然,中草药也有优点如有一定的民间应用传统、价格便宜,取材广等。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科学的工艺经炮制加工后,制成一定剂型,标有功能主治,处方组成,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便于患者直接服用的中药制剂。可以看出,中成药是将中药材制成便于携带、服用、贮存、运输的剂型,使得其具有方便、疗效好、用量少】、副作用较小、便于管理、有科学的规范标准为依据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原理解释不清、部分剂型性质不稳定、见效慢、成本较高和操作复杂、生产流程繁琐等缺点。
西药即化学药品,由于有效成分多为单一的或者少量的单体物质组成,成分明显、疗效确切,见效快,但是生产工艺复杂、价格高、合成困难、副作用大
1.中草药其实是指中药因为我国的中药绝大部分以草药为主,所以又称中草药(注:所有讲中药学的书都会讲明这一点),而不是所谓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中草药的优点:因为取材于自然,而且,具有剧毒的草药不多,而且在临床上使用比较规范,因此中草药会比中成药和西药更安全;中草药的副作用在这三者比较起来时最小的,而且中草药的来源广泛,价格会比较低(除一些来源比较少或者国家有限制的药),至于疗效,只要药用对了,不论中草药、中成药还是西药,疗效是不会差太多的,这点我是比较肯定的;中草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绝大多数的中草药的加工炮制还是很规范的。因为副作用小,所以现在中草药在很多医院都有的,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中草药的缺点:在中草药使用时,基本上是需要将中草药煎成汤,而煎成汤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所以对于一些急性病可能会束手无策,而且,中草药的见效确实比西药慢,所以,中草药不适合治疗突发性的疾病
2.中成药是指将中草药制成一定的剂型,比如膏剂、丸剂、散剂等,所以中草药和中成药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是在于,一中草药没有制成剂型,买回来后要自己煎煮,而中成药则是已经制成相应的剂型,买回来后就可以服用,比中草药方便很多
中成药的优势:因为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已经制成剂型,所以,中成药的优势和中草药的优势一样,而且,中成药已经制成剂型,可以直接服用,所以,也可以治疗急性病。
中成药的缺点:因为中成药已经制成剂型,你不清楚中成药里的药是否是真药,或者是否是掺了假药进去,所以,中成药在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中草药那么确切的知道药是真还是假的,所以在使用中成药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虽然会掺假药,但都是一些吃了对病没有什么治疗作用的假药,一般对人体不会有太大的伤害。
3.西药是相对于中药而言的,而且西药一般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
西药的优点:西药体积比中草药和中成药都要小很多,所以携带的很方便;在治疗急性病的时候和中成药一样,见效比较快,因为西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单一,不像中草药和中成药那样成分复杂,所以对于一些情况不是很紧急的疾病见效也是比较快的,而且在研究西药的时候会比中草药和中成药方便很多
西药的缺点: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而且,西药在治疗时只对单一的病症或者一类病症有明显的疗效,对于一些病症较多的疾病,疗效可能就不太明显,常常需要开很多的西药,而且,西药是合成的,价格自然会比中草药和中成药要昂贵的很多

其实,不论哪类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一味的最求一类药,而放弃其他的药,只是在治疗的时候,使用哪类药的疗效好,见效快就使用哪类药,这三类药是相辅相成,不能缺少任何一类药

终于把这三个药的情况给说完了,希望对楼主能有帮助
西药的疗效快,但治标不治本,毒副作用也比中药大,中药的药性慢,但治根,不过也要看是什么病,如果是急性病的话还是西药好,慢性病,调理身体可以吃中药。毒副作用小。
各有所长,具体的太多

中药的优势在哪?

 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药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1、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而健康则是人体阴阳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状态。中医学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健康观念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3、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用内治和外治法进行整体综合调节与治疗。中医方剂是中医最常用的药物疗法之一,方剂的多种有效组分,针对人体的多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应于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非药物疗法以针灸、推拿为主,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和创举,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目前,针灸已经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使用。中医药的“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体的养生保健理论和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提高人们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示了良好前景。

  4、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现存古典医籍8000余种,记载着数千年来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是绝无仅有的,尚未被充分开采的人类生物信息的宝库。

  5、中医药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高度融合和统一。中医学这种以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并在宏观上借助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来分析、把握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跨越,为人类认识自己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二、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防病治病的能力于现代医学互相补充,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1、医医疗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长期以来,城镇居民中70%的患者愿意接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全国各省、市行政区域,基本都设立了设施挑拣较为完善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医药医疗服务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中医药服务已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服务特色的服务方法。

  2、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适应症广、医疗成本低、易推广应用的突出优势,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县级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形成的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初级卫生服务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中医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门诊服务量和近四分之一的住院服务量。在113万乡村医生中有50%以上的医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和药物防治疾病。藏、蒙、维、傣等各民族医药也在农村为生服务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3、中医药在某些治疗领域发挥优势。中医药学在中医骨科、肛肠科、皮肤科、妇科等学科,在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难治疾病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深受群众的欢迎。中医医药包括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接受。

  4、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多种有效的方法,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药资源,是我国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优势和发展战略产业的物资基础。中药材既是中医治病的药物资源,也是化学药品、国际植物药、食品工业等的重要原料。通过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以带动药材加工业运输业、储藏业、饮食业等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中药的优势在于对症下药根据自身体质用药,对身体肝肾部分伤害小,西药长时间用药容易产生依赖性,抗药性和耐药性,有时需要终生用药,一停药会反弹的更严重,同时长期用药对身体 内脏特别肾脏有极大的损伤。
药性温和,主要是以调和补为主,没有化学成分对肠胃刺激小,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副作用小,对症治疗

中医药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1、中医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

2、中医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3、中医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 、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中成药发展势头不足,各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业内竞争激烈。

4、中医药产业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设备陈旧

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粉剂等,其生产工艺基本达到化学药物生产技术水平,可以较大程度实现自动化、工业化。但是,中药饮片、颗粒剂、丸剂、膏剂的生产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响,物料流动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药材加工技术。

5、中医药新产品发展迟缓,产业延伸动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保健品广告市场的规范与整顿,中药保健品行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关国家职能部门加强了对中药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大了对违法广告的审查和打击力度,舆论声讨违法广告的声音不断,给本来就危机四伏的中药保健品市场带来了强烈地冲击。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设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统筹规划、加强源头和过程监管,提出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和采取监管措施,分阶段实现产业升级,最终达到中医药产业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

中药材的种植产地非常重要。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道地化区域,利用“互联网+中药材基地”形成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差异化种植,保证药材道地化,避免品种变异,实现药材种植、田间作业可追溯,保证原料药的质量,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经营指标分析

从2021-2021年中国中药行业营业收入整体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2021年中药行业的营收由于医保整改的影响出现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下降,下降幅度达到了24.80%;但在随后2021-2021年中,中药行业营业收入重新呈现连续增长,2021年行业营业收入达到近五年最大值3178.51亿元,同比增长4.80%。

2021年疫情期间受疫情时期医院治疗限流及治疗感冒退烧药限购等影响,化药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下降,2021年中药行业的营业收入相应地下降了3.80%到3056.33亿元。

从中药行业的归母净利润情况来看,2021-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归母净利润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归母净利润在2021年达到极大值313.16亿元,随后在2021-2021年开始下降,2021年行业归母净利润变负,为-4.74亿元。

主要原因同样在于医保支出结构中加强控制辅助用药以及限制西医开中成药的政策逐步落地以及2021年疫情期间的用药控制。但在2021年随着我国中医药扶持政策的发布落地,行业第一季度净利润重新增长,达到85.36亿元。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用途构成了我国中药的资源优势,中药行业也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并且,例如片仔癀等企业,内部的中药秘方形成品牌,品牌形成竞争壁垒,可以保持产品的高附加值。

从毛利率也可看出,2021-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的销售毛利率整体呈现波动式上涨趋势,并且2021-2021年行业的毛利率都高于40%,说明行业的盈利性非常高,其盈利能力要远高于我国大部分行业。

从中药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变化情况来看,在行业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受到净利润、净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影响,2021-2021年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7%,说明中药行业的公司所有者投资获利水平出现连续下降。但在2021年第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重新增长到11.52%,提高了行业企业整体的投资获利水平。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2021-2021年中国中药行业的存货周转率一直处于震荡形态,区间在2.4次-4.4次,说明行业整体的存货变现能力较为良好。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2021-2021年中药行业的应收账款呈现连续降低趋势,2021年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降到了4.89次,说明行业整体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降低,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的应收账款额的快速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了首次增长,为5.57次。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从中药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来看,2021-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2021年行业资产负债率是近年最小值,为34.1%;随后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缓慢上涨,2021年行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2.2%。

2021年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略微下降,为41.4%。从负债比例大小来看,中药行业的负债水平良好,没有形成极高杠杆或低杠杆的局面。

从中药行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看,2021-2021年中药行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先增长后震荡的变化趋势,2021年行业的流动比率为1.898,速动比率为1.427;2021年第一季度行业的流动比率为1.961,速动比率为1.497,说明行业整体的短期偿债能力处于正常水平。

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从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2021-2021年间,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自2021年后半年的84.80%回落后,在2021-2021年间维持10%-20%间的增长,随后在2021-2021年间出现了明显下降,并在2021年变负,但在2021年后半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指标的变化说明了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重新出现了增长趋势。并且根据2021-2021年我国出台的众多中医药行业政策来看,行业的发展能力仍然被看好。

EPS(扣非摊薄)增长率,即扣除不是经常主营业务的每股收益增长率,是指反映了每一份公司股权可以分得的扣非利润的增长程度。2021-2021年中国中药行业的EPS(扣非摊薄)同比增长率自2021年后长期处于负值或者低位正值,2021年全年行业的EPS(扣非摊薄)同比下降了约145%,达到了近五年最低值,形成该走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行业营业利润率的下降。

但在2021年行业的EPS(扣非摊薄)同比增长率重新回正,达到25.6%,为近些年最大增长幅度,也侧面说明了行业的成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浅谈中药学发展略论

浅谈中药学发展略论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中医药学发展加大扶持,但是中药学的发展不尽人意,那么,对中药学发展略论是?

  一、中药学发展概述

  中药学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述:

  (一)中药学的历史贡献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药学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药理学专著,如明朝李时珍总结我国千余年来中药学的经验,于公元一五九六年刊行了《本草纲目》。此书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余条、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在当时可说是集我国中药的大成,不仅汇集了以往各药学著作的精华,也对过去某些药书记述错误及不真实的数据和结论作了一些纠正和批判。据知,十六世纪的欧洲,尚无能名之为植物学的著作,直至一六五七年波兰用拉丁文译出本书后,才推动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在《本草纲目》成书后近两百年,林纳才达到相同的水平。由于《本草纲目》的辉煌成就,该书被称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先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是研究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的重要参考数据。除此之外,中药学这一理论体系为中国文化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框架。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中药学理论中的阴阳、五行、道、气等,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创建了道学等先进思想;而且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等古代的一些科技知识也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可以体现出来。

  (二)中药学的优越性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看西医,吃西药,但是却忽视了中药独特的优越性。西药的优点是对症治疗见效快,但是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中药讲究“追根溯源”,不能孤立的看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必须要结合所有的.原因,这种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非常适用。

  (三)中药学的发展状况

  中药学从古至今都在不停地发展进步,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中药学著作,如魏晋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等,此处不一一赘述。建国以后,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扶持,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中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这些学术著作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提高到崭新的水平。

  二、中药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中医药学发展加大扶持,但是中药学的发展不尽人意,据统计,近年来中医院的药品收入持续低迷,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

  (二)中药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药发展缓慢

  中药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笔者认为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理论本身的欠缺与封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药理论的基层框架,而这一框架不但需要经验的积累,还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表现;(2)中药品种的复杂性:中药品种常常会呈现"一药多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等情况,一旦用错一点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加大了人们对于中药的恐惧,认为它不安全;(3)社会因素: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追求高效率,西医的出现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中药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人们逐渐的更加喜欢西医,而不太愿意去看中医。

  2.中药事业后继乏人

  中医院集中了大部分中医人才,基本都是中医药大学毕业,但在临床中真正按中医思想来指导诊疗活动的中医师,少之又少,特别是年轻中医师,连常用方剂的组成都不了解。

  3.中药人才大部分有西药化趋势

  詹秀琴曾经说过:"中药与西药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多成分、多靶点,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论特色是一脉相承的"的确,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像西药,成分单一,看到一颗西药,了解了它的成分,你就能很快的知道里面的化学反应,明白它为什么能够治疗这种病,可是很明显,中药并不能,就算已知道一种药里面所包含的成分,可是你仍然无法很清楚明白的解释这一机理。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中药的理论体系不行,这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在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中,绝不能丢弃这一优势,去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就像西药一样进行实验室的合成,那么,这样就将中药进行了西化,根据如今的实验,我们就很轻松的知道了这一路子走不通。

  三、措施与建议

  相对来说,中药的优势还是有很多:中药方剂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所以大多数中药还是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小,而且还可以通过配伍等来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独特的养生保健体系: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而中药的养生理论又为中药的发展添上了更大的优势。笔者认为,要解决中药学医疗发展前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健全中药标准化系统

  标准化系统是由问题、活动、标准、机构、法规与制度等这些因素所构成。如今每一个因素都在不断的完善,力求完美。例如:建立了中医标准化专门管理机构来使中医标准制定工作可持续发展;再如:每五年一次的全国中药材普查,每五年更新一次《中国药典》也是为了能够建立一个标准化系统,使中药更加让人信服。

  (二)完善法制与政策

  积极推进中医和中药的法制建设,让中药能够在法律这个地方也能够有一席之地,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法律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完善:对某些中药实行国家控制,实现中药的国家管理,让每一步都具有规范性,以确保不会有原则性的错误;加强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一些中药研发者提供专利保护,能够让他们更加有信心的为中医药事业做贡献。

  (三)保障条件

  中药发展的经费投入的增加,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研究团队能够无后顾之忧去探讨、研究中药;基地与平台建设的增加,例如全国的GAP生产基地,那里全面的、规范的中药材加工值得很多研究团队甚至是医疗团队的参观。

  (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无论是什么行业,它都需要创新,而如今最显著的一个方法就是"中西医结合",也可以说"中西药结合",因为医药不分家嘛!而在中西药方面,我们就要深刻贯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一思想。无论什么理论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当然,也有不足,因此,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例如在理论体系方面:中药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只需要不断的去修葺即可,不要认为因为很多解释不通就去放弃,当今阶段,我们所要做的一个最大的事情就是让中药更具科学性,严谨性,以便于走出国门,走向全球。

  (五)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对我国中药学的医疗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一些高等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可以加大中药学的启蒙教育以及课外实践以及开展相应的学术讲座等。

  四、总结

  对于目前而言,中药已经逐步走向现代化,无论这个效果是否显著,也无论这条道路是否畅通无阻,可是这至少说明了中药在不断的创新。而中药是药品无疑,同时,中药也是商品,随着全球化各方面的要求,中药也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外国市场,也许,中药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时日,可是,就像古语所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中药也同样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骄不躁,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效果。同时,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中药的现代化;坚持中药特色;坚持进行中药的创新性研究与发展。

;

中医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拜托各位了 3Q

长期以来,中医学界都把整体观作为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之一。但是,作为特色和优势,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应该是指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这才能真正称得上特色和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呢?今以第六版中基教材上关于中医整体现的阐述为基础,对中西医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些新的认识。 1整体观念并非中医独有 1.1首先是就中医整体现的医学内涵来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医其实也有着同样的思想。西医《生理学》在绪论中指出:“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使人们认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生理学研究就是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样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1.2就人体的整体性,中基教材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但如果与西医对比,我们会发现,在这几个方面,西医都具有同样意义上的整体现。 1.3就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而言,教材论述了时间、地域及社会条件对人的影响。而西医则是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来形成相关内容。比如西医所论的地方病、职业病、冠心病高危人群等。在具体内容上与中医存在差别,但就指导思想而言却完全一样。如果有不同,则是西医注重由对现实情况的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而中医较为注重从古人经典中的论述寻找依据。 也许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这个简单的比较:“中医界普遍认为中医学在思维方法上具有整体系统性,这优越于以还原论为特征的西医学分析方法。这种静态的认识无视了西医学在方法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二次大的变革,即由科学的以理性认识为特征的还原论代替原始朴素的直观方法和由科学的以辨证认识为特征的构成论的建立,正在克服还原论的机械唯物论缺陷。” 2中医整体观并非独具优势 2.1从方法论上讲,中医的整体观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整体)思想。现代意义上的系统思想,其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强调整体与局部之和之间的非线性(非加和)关系。也就是常说的整体可大于、等于或小于局部之和,而整体中的局部与单独的局部之间属性上存在差异。这种思想是对机械还原论的纠正,也是用于对复杂研究对象分析的重要原则。但中医的整体现并不具备这两方面的内涵。 2.1.1中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呈加和关系。如心的功能加气的功能就是心气的功能,心病的症状加上气虚的症状就是心气虚的症状,治疗上也如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指的是中医的理论认识。比如当归配黄芪的实际药理作用肯定不等于两味药物药理作用的简单相加,但在中医的理论认识上却恰恰就是一个简单的相加:一个益气一个养血,配起来就是益气养血了。 2.1.2局部属性问题。由于中医对局部的认识不足,局部的性质都是由整体所衍生的,所以,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认识中,局部没有自己独立的属性。比如:虽然耳是听觉器官,但实际却是肾或说是肾系统在“听”。 2.2中医整体观的哲学属性。中医整体现之所以不具优势,还在于它主要是一种哲学思辨产物,而不是科学知识产物。尽管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理,但仍然无法改变它自然哲学的本来面目。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认识。 2.2.1模式化的理论表述。中医理论的表述形式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往往显得非常整齐。如论及五脏系统构成,每一系统都必有一脏、一腑、一体、一窍。五脏系统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更是非常的机械。陈小野研究后认为,这种表述方式“符合人的记忆心理,……所以在人的印象中,中医理论的相互联系观念就很强了。”也就是说,中医的整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理论的内涵而是由于理论的表述方式给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而从另一角度讲,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是丰富多彩的,之所以会在中医理论中表述得如此整齐划一,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哲学理论进行逻辑演绎的结果。这样的表述必然是对客观事实进行了相当的主观取舍,因而不可能是对事物本身的真实整体再现。对比西医,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西医的整体现的形成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医的整体观是由哲学而医学,更多的来自于语言上的逻辑推演;西医的整体观是由医学而哲学,依赖于对事实的分析综合。中医的哲学意味浓而科学意味淡;西医的哲学意味淡而科学意味浓。 2.2.2医学内容上的真实性问题。尽管中医的整体观有其合理性,但由于它更多的是哲学层面上的认识,因而,它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并不等于作为具体学科知识的真实性和先进性。中医学中与整体观相关的许多知识,其中一些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是牵强附会臆造的,有一些是甚至是唯心的。这也正是自然哲学的特点。恩格斯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自然哲学只能这样来描绘: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发表了十分荒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 2.3整体调节问题。医学理论最终是靠治疗来实现目标。其实我们所谈论的整体优势更主要的是指中医在治疗上的整体性,即所谓的整体调节作用。它强调中医的治疗作用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致病因素(如细菌)或病理环节而是通过对全身的影响实现的,所以它有时有着比西医更好的疗效和更小的副作用。但这里有几点要注意:(1)不论有没有整体观的指导,中药的作用一般都主要是通过对全身的影响来实现,这是中药本身的固有特性。(2)中药的非针对性作用并不能说明它比西药的针对性作用更有优势。在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更需要针对性作用。(3)中药的副作用的确比西药的小,但西药的副作用是明确的并且具有最终可控性,中药的副作用则是不明确和难以控制的。(4)在西药能确切治疗的病症范围内,西药有着比中药明显的优势;在西药不能有确定疗效的病症范围内,中药比西药可能有优势。这并不由是否有整体现的指导来决定。 3难以向现代整体思想发展 许多学者都提出如何将传统中医的整体思想发展为先进的现代整体(系统)思想。这是非常困难的。(1)从哲学上讲,现代整体(系统)思想是古代整体观螺旋式发展的结果,有形的相似却有质的不同;(2)从实际操作上看,现代整体(系统)思想是建立在严密的数学方法基础之上的,而中医的概念大多模糊、抽象、思辨,致使中医的数学化进程举步维艰;(3)中医理论对具体细节缺乏把握。其整体观下的中医理论实际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单向性认识,与现代整体思想所表现出的对整体与局部的辩证认识有着巨大的差别;(4)中医试图通过整体观的发展来改变其模糊、抽象、思辨,但中医整体观要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整体现又必须要先实现确定、具体。这是一个更难解的结。可以说,相比于西医,中医的整体观要具备现代的意义,有着漫长的路要走。 本文试图说明的是,有了整体观并不等于一定就可称此为特色,而更不等于这就是优势。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它使中医可以在无法了解机体内部的和细节的情况时依然可以进行分析。尽管这种分析带有很大的主观猜测成分,较之于不讲求任何理由的试错法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并且也确实为许多新现象的发现,为许多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它与西医相比较,并非独有,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笔者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那些以整体观作为中医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前提的议论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医的特色与优势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中医的整体观与现代西医学的相比“特”在哪里,“优”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对中医特色、优势的正确定位和评价,并赋之以新的含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标题: 中成药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54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北魏穆泰谋反为何不奉元恂,而欲奉元颐天空中同时出现三个太阳是什么征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