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如果我有3000人的军队,能不能横行乡里

发布时间: 2022-11-04 09: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如果八国联军跟唐朝的军队打仗能不能赢?清朝换成了唐朝如果八国联军侵华是发生在唐朝,是否还是像清朝一样以失败告终?了解历史的人都知...

明末如果我有3000人的军队,能不能横行乡里

如果八国联军跟唐朝的军队打仗能不能赢?

清朝换成了唐朝
如果八国联军侵华是发生在唐朝,是否还是像清朝一样以失败告终?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曾经有着被八国联军侵华的惨痛历史教训。曾经的天朝上国在八国联军的联合下显得脆弱,不堪一击。封建王朝发展到晚期的弊端展露无遗,清朝在当时已经是溃不成军了。那么在这样软弱无能的王朝下,面对八国联军当然是无法抵御的了。于是有人脑洞大开,想象了一下如果八国联军侵华是发生在唐朝的话,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我大中华会成功的抵御外敌入侵,还是会像清朝一样以失败告终呢?

首先,如果是清朝时期的八国联军进攻唐朝的话,那么唐朝也一样会输。这是把两种不同时期的势力放在一起比较的结果。毕竟在满清时期,八国联军那些国家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了,在科技军事实力上都远远的超过了中国,更不要说是唐朝时期的中国了。

如果以清朝时期八国联军的实力去攻打唐朝的话,那么唐朝也是难以抵御的,不过不一定会落下皇帝逃跑的结局。因为唐朝的首都并不在北京,八国联军没法借助他们强大的海军实力,这样就算失败,但是也不会像满清那样惨。

其次,如果是同一时期的八国联军攻打唐朝的话,那么唐朝稳操胜券,必定是要赢的。如果在唐朝那个时期,唐朝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先不说那八个国家了,就算是唐朝周边的那些小国家,比如高句丽,东西突厥等等,这些国家就算超过八个联合起来攻打唐朝也是不可能胜利的。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胆子和实力。更不要说这个时期的八国联军了。强盛的唐朝,想要灭他们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最后,强盛的唐朝在当时也是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可能要全世界联合起来攻打躺着才能赢吧,这可不是小编吹牛哦。大国的地位可不是自己吹出来的,当时的唐朝真的是无人匹敌的存在。

总结起来,唐朝在他自己强盛的时期,如果遭受到八国联军攻打,那肯定不会输的,如但是要是把清朝时期的八国联军放在唐朝的话,唐朝也一样会输,只是输的不会像清朝一样的惨。

小编觉得,一个国家的强盛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国强了才能无惧于外敌的入侵,才能在被被侵犯时,保护好自己的领土和国民,大家说对吗?
八国联军跟唐朝的军拿这个肯定是八国联军生呀,因为八国联军的装备要比唐朝的军队的装备好很多
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只是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后才贫穷落后了。即使在乾隆年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朝仍然打不赢。就是往前追溯到康熙时代,对西方国家仍然难以取胜。这么说可能有点丧气,让那些以为“祖上曾经阔过”的国人失望,但这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较为客观的评价。
直接以清朝对外的战争为例来说明。一、雅克萨之战在康熙时期,清朝的武器就已经落后于西方。俄罗斯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就敢入侵黑龙江,并筑城设点,建立贸易,甚至收税,完全不把大清放在眼里。俄罗斯殖民者在当地横行数十年,清朝才调动大军围攻雅克萨城。俄国在雅克萨守军只有数百人,清朝调动大军2500人进攻。
由于武器落后,伤亡惨重,也无法继续强攻,只能挖壕沟长期围困对方,僵持两年才迫使俄罗斯退兵。最后双方签订了条约,清朝向俄罗斯割让大块土地,包括辛苦收复得到雅克萨城。清朝初年,其主要武器与西方对比,已经严重落后。而俄罗斯,在西方仍属于一个武器、战术、思想全面落后的国家,与西方主要强国交战时,鲜有胜绩,而对付清朝,仍显轻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时,也无法攻下荷兰守军把守的赤嵌城,也是靠围困战术才迫使敌军撤退。究其原因,还是武器存在巨大差距。
二、缅甸之战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有十大武功。其中就有清朝与缅甸的之战。缅甸之战,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大战四场,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
缅甸之战是清朝与缅甸互有攻伐的战争,能够客观反映出清朝的军事实力。缅甸经常数千人入侵云南,向当地土司收“花马礼”,劫掠民众,云南当地不能制止。云贵总督刘藻到任后,带领绿营兵与缅军作战,反而遭到埋伏,被击溃,刘藻被乾隆革职,心理压力大而自刎身亡。乾隆新任命杨应琚为云贵总督,调集约14000兵准备向缅甸进攻,反而被缅军击败,缅军反击攻入云南境内,杨应琚还在向乾隆皇帝报捷,称已杀敌万人,乾隆皇帝得知真相后,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
乾隆换地新任军机处明瑞为云贵总督,准备第三次进攻缅甸,这次共计征调25000人, 其中包含3000满洲兵,兵分两路进攻缅甸。缅甸在北路坚守要隘,在南路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最终将清兵击败、驱逐出境,主帅明瑞战死。
乾隆皇帝欲雪丧师辱国之耻,又任重臣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调集3万大军第四次进攻缅甸,结果双方打得精疲力竭,僵持不下,最后议和停战,清朝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实际上死伤众多,难以为继。
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员,耗费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但缅甸也被拖垮,无法再称霸东南亚。
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战争实力,与清朝开国之时已经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武器、组织、军事思想各方面已经落后与周边国家,火器甚至不如缅甸军队,也不如准噶尔,更落后与西方主要国家。这个时候,面对八国联军,自然难以取胜。

如果给蓝玉20万兵马,并和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他们能成功吗?

他们能成功吗?

如果给蓝玉20万兵马,并和胡惟庸一起谋反,他们也不可能会成功。

对于当时的明朝和朱元璋来说,20万兵马能够横行霸道了?不能,20万兵马虽说不少,但是朱元璋手上握有百万军队,如果蓝玉真的反了,朱元璋或许会有一点忌惮,但绝不会害怕。

蓝玉是徐达、汤和等老一辈将领逐渐退场之后方才崛起的一代大将,是一个难得的帅才。

但是有一点却必须得明确,那就是胡惟庸事败被诛是在1379年和1380年之间,这时候徐达仍然在世,并且仍然手掌兵权,傅友德、沐英等一干老将也都还在。

可是,这时候的蓝玉却还处于一个成长阶段。

1371年,蓝玉随傅友德出征巴蜀之地。

1372年,蓝玉随徐达北征。

1378年,蓝玉随沐英征讨西蕃。

即便到了1387年,蓝玉也还是副将,随冯胜北征,一直到冯胜获罪之后,蓝玉才幸运地成为了一军之主将,官拜大将军,从此独当一面。

1379年的蓝玉能不能独当一面呢?或许可以,但是绝对还不是徐达的对手,因为他的经验不如徐达,因为他的格局还比不上徐达,因为他之前没有站到过那个高度去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

这时候即便是给蓝玉20万兵马,又怎么样?面对徐达这样经验老道又极具指挥艺术的老将,1379年的蓝玉就绝对不可能是徐达的对手,可能徐达只用他一半的兵力,也就是10万兵力就能打得蓝玉溃败而逃。

哪怕是让胡惟庸拖到了1387年,再给蓝玉20万兵马,也还是没用,他们也不可能成功,到最后也会毫无疑问地被朱元璋镇压。

为什么?

因为民心就不在胡惟庸这边,因为军心就不在蓝玉这边。

民心和军心,都属于朱元璋。

别看胡惟庸当了宰相,打压了异己,扶持起了自己的人,建立了一个以他自己为首的利益集团,可说到底他只是一个臣子,别人可以围着他转,跟着他捞权捞钱,但是跟着他谋反的绝对没有几个。

天下初定,正是百姓迫切想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正是勋贵迫切想要捞权捞钱的时候,谁还愿意陪着胡惟庸一块冒险?

有资格陪胡惟庸冒险的人,不会陪他冒险。

没资格陪胡惟庸冒险的人,胡惟庸看不上。

御史中丞涂节本来已经投靠了胡惟庸,为什么临时却举报了胡惟庸?就是因为他知道胡惟庸不可能成功,所以想要反咬胡惟庸一口,希望能够立功保命。

胡惟庸集团里,涂节这样的人不是少数,是绝大多数。

更何况,蓝玉既然选择了谋反,又手握重兵,他还会屈居于胡惟庸之下?不会。

不是一条心,还怎么成事?

所以,给蓝玉20万兵马,让他和胡惟庸一起谋反,最后他们也只会一败涂地。

正因为朱元璋想到了这一点,没有让他们一起反皇帝,所以,他们失败了。假如“胡李”文人武人集团与蓝玉外戚武人集团联手的话,朱元璋肯定失败。他们之中最危险、最核心的其实是李善长,他是“文臣之首”,又对武将集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但问题是,在朱元璋的操控下,他们三人不可能合作。正因为怕他们合作、抱团,朱元璋才会对功臣集团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屠戮。

朱元璋屠戮功臣的目标是:用完再杀、等孩子们长大,彻底掌控军队

朱元璋杀胡惟庸是在1380年,他杀的只是文臣而已,对大明天下没有危险。但朱元璋的主要对象是对付李善长,1387年才对他动手,由此拉开了诛杀武将集团的行动。

虽然杀胡惟庸,杀的是“文臣之首”。但问题是胡惟庸不是“开国功勋”集团成员,他的一切是靠朱元璋赏识、李善长支持。

李善长才是真正的“文臣之首”。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因为文臣可以培养而且有时间培养,武将则来不及培养而且培养武将的危险性很大。所以,在建国之初,武将比文臣要重要。

武将还要用来消灭北元、收复各地疆土、平灭反明势力。因此,先杀文臣,等自己的孩子们逐渐长大,儿子们可以监控武将们的时候,再杀武将也就不用担心天下了。

在朱元璋屠杀第一批武将的1387年到1390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有八个儿子就藩,这些儿子中特别重要的就是朱樉、朱㭎、朱棣,这三个儿子就藩之地都是明军精锐部队。看着的部分都是徐达、常遇春(蓝玉)的部队。

诛杀蓝玉武将集团的时候,其实就比较容易了,当时,剩下的能够威胁朱元璋天下的将帅就只剩下两位姻亲冯胜、傅友德。

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手段:扶一派、杀一派,先杀威胁大的、后杀功劳大的,最后杀姻亲

朱元璋为了防止功臣集团团结,往往采用“扶持打压”并重的手段。例如结亲功臣,让功臣集团降低联结的可能,这些被结亲的姻亲都是有威望的人。结亲他们,跟这些被结亲的武将们自然忠于朝廷。

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

邓愈的女儿嫁给了秦王朱樉;

谢成的女儿嫁给了晋王朱棡;

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

冯胜的女儿嫁给了周王朱橚;

王弼的女儿嫁给了楚王朱桢;

汤河的女儿嫁给了鲁王朱檀;

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朱椿,蓝玉被扒皮填草后,朱元璋将稻草人传看九边,朱椿将其下葬。

……

傅友德的女儿嫁给了晋王世子;

……

由此可以看出,名将、武将各个集团都和朱元璋成了亲家。不但如此,朱元璋还娶了一些功臣的女儿,例如胡美。由此,这么一大批姻亲功臣,他们杀别的武将的时候,绝对想不到会有自己被杀的一天。

因此,他们往往是开刀的。最典型的就是杀蓝玉集团的时候,冯胜、傅友德就是开刀的。蓝玉在别人被杀的时候,也同样是开刀的。当人们被捧的时候,往往忘记捧你的人其实是想杀你(记住这叫捧杀)!

等杀完别人,最后就是轮到自己了。正如傅友德把自己的儿子的人头扔给朱元璋的时候说的那句话: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说罢,自刎。

其实,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公开、毫无道理地侮辱开国功臣了。起因仅是傅让佩剑不符合规定,朱元璋就公开侮辱之。第二年,冯胜就被赐死了。

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朱元璋安心了。朱家的天下不会再有危险。

儿孙们会不会有矛盾,朱元璋估计也不想了,冯胜死后三年,朱元璋也死了。

儿孙们再有矛盾,他也是我们朱家的事儿,天下也是我们朱家的。也许,朱元璋就是这种想法儿吧。

如果给蓝玉20万兵马,并和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是有很大可能成功的。蓝玉是那个时代很好的将星了,以前的老将基本上老的老,病的病,在整个朝中几乎没有蓝玉的对手,包括朱元璋。蓝玉跟过很多的名将打仗,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在加上两个政治内线,有了很好的政治基础,还是很有可能打败朱元璋的。

可是历史就是在科蓝玉开玩笑,前半生明朝的将星太多,蓝玉一直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后半生终于给了大成为一代名将的机会,但是名将的名号没有在自己身上多久,就被朱元璋杀死了。一个这样年纪轻轻的军事天才就这样提前夭折了,没有在历史上在多写上一笔。

他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对明朝的建立没出多大力,但是这恰恰救了他,后面蓝雨的表现太出色,反而害了他自己,毕竟朱元璋晚年就是在为自己的子孙扫清障碍。蓝玉一案涉及的人非常的多,朱元璋在这个案子中就杀了近万人,基本上把以前的老兵老将都屠戮殆尽。

在蓝玉打败元朝的残余势力之后,国内基本上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出于和平发展的时期,蓝玉等一干的骄兵悍将没有了利用价值,在加上蓝玉的骄傲自大,皇帝开始看不惯他了。朱元璋就一直想找机会除掉蓝玉,等到太子朱标病死之后,朱元璋直接把他杀

朱元璋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民,即使与刘邦、刘备相比,都差了800条大街,能够登基为帝,成为一代君主,以他自身的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即使给蓝玉20万兵马,就算是给50万的兵马,蓝玉和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的。

首先,就胡惟庸来说,他在谋略和武功方面,其实都不是很优秀,所以,在他身上的责任大概就是战前动员,“出师有名”打口号,朱元璋在取得胜利后,来了场“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功臣基本上都杀得七七八八。以胡惟庸的能力,想出个大家都心服口服的口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说不定还能动摇一些老臣子,跟他们一起干。

其次,李善长方面,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李善长可以充分发挥才能,在粮草和行军战略方面可以准备。最后,蓝玉方面,打仗蓝玉是从徐达,而且在北伐过程中也是一名猛将,成长不少。以这样的阵容出发,一起反朱元璋,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要知道,朱元璋为了稳固朱家的天下,防止内部出现逆臣贼子,建立了“拱卫司”,也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锦衣卫,监视各大臣的一切举动,所以,胡惟庸和李善长的一番谋略,在他眼里早早就得知了,不等出发就被拿下,就地正法了。而且,朱元璋对百姓还是不错的,能够体察民情,所以还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民心所向。

兵力方面,明朝实行卫所制,可以养百万军队,而且都掌握在朱元璋一个人的手里,随便搞个几十万的精兵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在大将方面,虽然朱元璋以各种借口处死了很多大将,但是想要打仗,朱元璋本人的战斗力就不容小觑,虽然大儿子朱标打仗有些欠缺,但是他的两个弟弟,朱棣、朱权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一点都不比蓝玉差。

在我看来,就算给蓝玉五十万军队,他们也很难扳倒朱元璋。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朱元璋的经历,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八,所以也叫朱重八,朱家人丁虽然兴旺,却是一穷二白,几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元朝朝廷又摊派了各种苛捐杂税,这更是让老朱家雪上加霜,朱元璋的兄弟姐妹先后饿死,后来朱元璋的父母也饿死了,朱元璋没有办法,为了活命只能出家当了和尚,再后来庙里也养不起和尚了,朱元璋便只能离开寺庙,到外面去乞讨。

不过。“天降幅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这之后,朱元璋和汤和一起参加了起义军,后来又娶了义军首领郭子兴的养女为妻,从此之后,他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先后击败张士诚、陈友谅等人,最终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后。朱元璋能够在众多的草莽中脱颖而出,可见其军事能力是非常强的,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仍然杀伐果断,将一大批有功之臣诛杀。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建立了锦衣卫,秘密监视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

我们再回到问题上来,给蓝玉二十万人,他能否颠覆明朝政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且不说朱元璋的厉害程度,单把蓝玉与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放在一起,蓝玉就根本排不上号,比起徐达等人,蓝玉不管是战功还是能力都差上不少。

当然,有人会说除了蓝玉还有胡惟庸、李善长,事实上,在文臣方面,虽然胡惟庸、李善长都历任宰相,可是与刘伯温相比,胡惟庸和李善长就不值一提了。再说了,胡惟庸、李善长根本控制不了文官集团,更不用说颠覆政权了。再者,蓝玉只能算是一个悍将,而不是一个智将,就算是给他五十万人,恐怕也对付不了朱元璋。

在不限弹药的情况下,一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能打败明朝吗?

一万人的现代化军队在不限弹药供给的情况下能不能打败明朝军队,这个问题显然是有些儿戏了,但还是值得说几句的。一万多人的军队在人数上差不多就是现代一个师的兵力,相比于明朝数以百万计的兵力来说不值一提,但是现代化军队的武器装备比起封建时代军队的装备是有本质性差别的,用悬殊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差距也一点都不为过。以现代化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别说是打败明朝军队,就算是打败封建时代任何一个朝代的军队也不是难事啊。

我们当然也知道明朝时期的军队实力其实是挺强的,尤其是明朝后期的军队都配备上了火铳、火炮等制式火器,这比起纯冷兵器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显然是有质的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肯定也是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明朝时期这类火器的杀伤力、射程以及操作便捷性都远远不如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这点是明朝军队的不足,同时也是现代化军队的极大优势。

古代再厉害的军队要打败敌军也是需要近距离作战的,毕竟受限于弓箭、火器等武器的射程限制,这点对于明军也不例外。但是对于现代化军队来说,武器射程和杀伤力都远远大于明朝军队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朝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能靠近现代化军队附近,因为一旦明军出现在现代化武器的打击范围内就会遭到重创。

所以明朝军队要想打败现代化军队是不可能的,人数上的优势在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前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言。这绝对不是贬低明军的实力,实在是现代化军队的作战能力比起明朝军队乃至封建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强多了。

能打败。现代化部队打明朝军队实力是碾压的,人海战术无法奏效,可以很快打败明朝军队。
不说1万人的现代化军队就一个团,其实都可以,对于这一个团来说,明朝的所有兵力其实都是活靶子而已。都不用步兵冲锋,光是团直属炮连,都已经可以轰光明朝的所有城墙了。明朝的火炮射程和精度是完全比不上现在的大炮的,
我觉得是肯定可以的,就比如我们的弹药发出去明朝就可以会损失很多兵力,就算明朝再强,军士在厉害,也比不过一颗弹药吧
如果是现代穿越到明代可不一定,明代无公路网络无现代意义的后勤保障系统,现代美国人可能被消耗殆尽。

假如古代5000人守城,十万大军一天能不能破城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影响战争进程的因素很多,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同,结果可能也不一样。

具体到这个题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城市的条件。首先是城市的大小。如果是小城市,所谓三里城,七里郭,小城市。

5000人的部队,各方面都能搞定。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坚持防守一天以上。

例如,在昆阳战争期间,汉军只有8000人,王莽新军有42万人。实力悬殊。

然而,新军的42万部队已经进攻了半个多月,打不过洛阳城。

如果是古代洛阳, 长安开封这样的超级大城市,5000人肯定不够防守。从东到西。

以北宋都城开封,为例,号称人口百万,强市总长百余里!想想看,要保卫这么长的墙,需要多少兵力。

二是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如果驻军勇敢,五千人可以打十万人!

公元214年,孙权率领10万大军,带着7000守军进攻合肥,合肥张辽先带着800敢死队主动出击。

把孙权打得屁滚尿流然后还有十几天就要守城了。孙权别无选择,只能撤军。张辽夺取了胜利,并在逍遥津攻打孙权。

东吴全军覆没,孙权失去了生命!安史之乱时,对杨没有好感,兵力最多不到七千人。

18万叛军!张巡坚持了10个月,前后打了400多次仗,先后消灭了12万叛军,为世界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十万大军,一名士兵用衣服兜一包土,十万士兵就是十万包土,这十万包土就能在城墙外堆起一座高出城墙的土山。

攻城方的弓箭手布置在土山上,居高临下用弓箭覆盖城墙,掩护步兵搭云梯攻城。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屡屡试不爽,攻无不克。

所以历史上五千人守城,成功挡住十万大军攻城的战例,屈指可数,更多的战例是城破人亡。

可以。十万大军是守城军队的二十倍,在连续猛烈等进攻下十万大军很可能会一天破城。
能,攻防比已经达到了20比1,完全超出了常规的3:1的攻防比,一天能破城。
能。攻防比已经达到了20:1,完全超出了常规的攻防比,一天可以攻破城防。
孙十万:你直接打我名字得了
本文标题: 明末如果我有3000人的军队,能不能横行乡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42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从国人现在对国外文化的学习程度上看,我们还是我们吗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为什么 Python 的速度更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