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燧发枪等旧式步枪每次装弹后都要把通条插回原位

发布时间: 2022-10-13 20:01:5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0

后膛枪是什么定义是??rnrn谢谢!~~后膛枪是指子弹从枪械后面装进去的枪,该火枪的发明人是德莱赛,后膛枪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

为什么燧发枪等旧式步枪每次装弹后都要把通条插回原位

后膛枪是什么

定义是??rnrn谢谢!~~

后膛枪是指子弹从枪械后面装进去的枪,该火枪的发明人是德莱赛,后膛枪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早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

早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后膛枪子弹从枪膛后面装进去的。

扩展资料:

发明过程:

1814年,回到故乡的德莱赛在他自己的工厂开始了后膛枪的设计。

1836年,德莱赛完成了整把从后面装弹药的针发枪的设计。在当时,步枪都是从枪口装弹药的,从后面装弹药无疑是十分“非主流”的做法。但是,普鲁士政府认识到了这种“非主流”步枪的优越性,于是政府马上就收购了这一发明,并把它作为最先进的秘密兵器,进行秘密研制。

1841年,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跨越性的关键技术后,德莱赛步枪立即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M1841的名称列装。

1848年,德莱赛针发枪的秘密被公开。但对于这种优秀的步枪,很多人都持反对态度。据说,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

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灌肠枪’(指后装枪)来射击。

由于1860年美国内战、普鲁士-丹麦战争中后膛枪的出色表现,1864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挑选一种新步枪,替换过时的恩菲尔德M1853。委员会首先决定采用美国人雅各布·斯奈得(Jacob Snider)的设计作为过渡方案,将前膛装填的恩菲尔德改装为后膛装填并改用金属弹壳弹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膛枪

以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后膛枪是子弹从枪口后面装进去的.
18世纪末,新的枪械革命时代到来了。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很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发明了火帽,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着就是后膛枪.
现代的所有枪支都可以称的上是后膛枪.

18世纪末,新的枪械革命时代到来了。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很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发明了火帽,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此外,虽然16世纪初线膛的来复枪(“膛线”英文为rifle,音译为“来复”,所以线膛枪也叫“来复枪”)就已出现,但正如前面所说,因为前膛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实在太慢,因此一直没有广泛使用。——弗格森少校逝世半个世纪之后,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人N-德雷泽发明了后膛击针枪,这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这种枪于1840年最早装备普鲁士军队,当时普鲁士人把它作为最先进的秘密兵器,直到1848年才公开;它使线膛枪的射速达到了每分1-2发,而且,后膛枪和前膛枪相比,它终于可以让士兵在卧倒、匍匐时装填弹药了,而前膛枪非站着装填不可,何况线膛枪在射程、精度上的优势早就超过了滑膛枪。

在几次使用前膛枪的部队被使用后膛枪的部队打得稀烂的战役之后,欧洲各国迅速换装了这种武器;从远古以来一直困扰着统帅们的问题——装备远程武器的部队不擅近战,近战兵种又无法远射——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此之前,只有极盛时期的拜占庭重骑兵作过这种尝试(他们被要求同时使用剑矛和弓箭两套武器),刺刀的发明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用击针的后装线膛枪总算是在良好的射程、威力、精度之外又解决了装填速度的问题,步兵的弹幕足以挡住一切向他们冲过来的近战兵种,包括骑兵。此后,滑膛枪的历史就结束了,骑兵也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从滑膛枪到线膛枪

早期的枪管,里面都是滑溜溜的,所以,这些枪也被称为“滑膛枪”。

当时使用的枪弹也多是一些大小不一的铁粒或铅丸,当弹丸和枪膛之间的空隙

过小时,装填弹丸很费力,且不易装填密实。若弹丸和枪膛之间的空隙过大,发射时密闭性不好,火药气体就会从这些空隙中泄漏出去,使枪的射击准确度降低或射程减少。而且,即使弹丸和枪膛之间间隙很小,子弹离开枪口后,在空中飞行时仍像一个醉汉,不是东摇西晃,就是头朝后翻跟头,既打不远,又打不准。

于是,滑膛枪就变成了线膛枪,也就是说,枪膛再也不是光光滑滑的了,而是

有了膛线,有了膛线,子弹就可以高速旋转,从而在空中稳定飞行,指到哪里打到哪里。这里需要作一点小小解释。膛线的英文单词是“rifling”,这个词源于古高地日耳曼语中的“riffilon”,原文为“波纹”、“细浪”。后来,又派生出“rifle”(线膛步枪)这个词。不过,我国早年将“膛线”翻译成了“来复线”,“线膛步枪”翻译成了“来复枪”。

关于膛线,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者,众说纷坛。据记载,奥地利维也纳人凯尔奈曾发明了直膛线,不过,这种直膛线是为了加速从膛口装弹,而不是为了使弹旋转。英国伍尔威奇兵工厂的陈列室内保留有一些17世纪制造的线膛步枪,枪管里有明显的旋转膛线。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抗英部队由于使用了线膛枪将装备滑膛枪的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15世纪末期,德国人研制出一种线膛枪。说得最为圆满的可能是下列一则故事,我们不妨展开介绍。

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奉命改进枪的性能,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联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越小,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于是,他很快在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研制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枪也无人问津。直到若干年后的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使膛线在枪上获得泛的应用。隐藏在枪膛内的膛线,凹下去的小槽被称为阴线,凸起来的则叫阳线,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口径,子弹头的直径比口径稍大一些,这叫过盈,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弹头嵌入膛线而旋转。

作为一名曾发明过爆炸弹头的发明家,梅特福发明浅阴线和稍带圆角的阳线,这种膛线结构保证了膛线内不因使用黑火药而堆积过多的火药残渣。应该说,梅特福膛线是一种黑火药时代较为成功的膛线。

线膛枪的原理并不复杂。当子弹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嵌人膛线时,便沿着膛线向前运动,同时开始旋转,旋转的弹头与陀螺相似,子弹轴相当于陀螺轴,弹道的切线,即弹头离开枪口后的飞行方向相当于垂直轴。弹头的转速达每秒3000转,它不但绕着弹头做圆圈运动,且弹头的轴线始终围绕着弹道切线做锥形运动,从而能克服空气阻气,不断向前飞去,保证弹头稳定地向前飞行。因此,一颗小小的子弹竟能飞几千米的距离,其道理就不难理解了。

膛线的条数多少常与枪的口径大小有关,一般在3~12条之间,手枪、冲锋枪、步枪等常为4条,口径大一些的机枪是8条。膛线的方向有右旋和左旋两类,现在一般均采用右旋,究其原因,不过是习惯而已。有了膛线,子弹头离开枪口时的旋转速度就可高达每分钟旋转20万转了,这样就保证了弹头足够的飞行稳定性,保证了子弹的飞行距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枪均改成了线膛枪,滑膛枪也还在使用,如霰弹枪就采用滑膛,打猎用的猎枪由于要求的射击距离不远,又使用霰弹,故也采用滑膛枪。此外,箭形弹等一些特种枪弹也采用滑膛,因为它主要靠尾翼稳定,不需要线膛来帮助了。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

1866年7月3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萨多瓦地区展开了一场欧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会战,普鲁士军和奥地利军以50万的兵力进行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在总参谋长毛奇的指挥下,普鲁士军以巧妙的战术、猛烈的火力打败了一直称雄欧洲的奥地利军。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奥军伤亡被俘4.5万人,普军仅损失约1万人。普鲁士战胜了奥地利,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尽管决定这次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这一条因素不可小视:普军大量装备了以后装击针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而奥军使用的仍是前装燧发枪。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前装枪从一些西方电影上还能常常见到:以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中曾有一个场面将前装枪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描写了一场街头巷战,射手每打完一枪,都要迅速把枪递给身后的人,换取一支装好子弹的枪,而那个接过空枪的人又迅速将弹药捅人枪膛,以供射手使用。

前装枪有几个特点:

(1)弹头和火药分别从枪口用通条或其他工具捅人枪膛

内,所以枪弹是分装的;

(2)口径一般比较大,在20毫米左右;

(3)枪尾端是封闭的,枪管内膛没有刻制膛线;

(4)由于枪弹要从枪口装人,装填路线长,速度慢,装填时,人体动作幅度大,枪管需在地上竖起来,操作强度大,容易暴露目标。

而后装枪只需操作枪柄,使枪机前后滑动,即可装弹与退膛,每分钟能发射6~7发子弹,而且能以卧、跪。立或行进中多种姿势重新装弹和射击。相比较,奥军士兵的前装枪,装填弹药时必须将枪管竖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动作大,很容易暴露目标,每分钟只能发射互~2发子弹。这就是说,一万普军枪手的火力相当于4~5万奥军枪手的火力,难怪奥军战败呢?

最早尝试枪械弹药后装的是法国人包利,他试用的子弹本身带有点火装置,但由于枪管尾端不密封,火药气体从后面跑了出来,因而失败了。19世纪30年代,有人发明了一种纸壳定装式枪弹,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从而为后装枪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35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在军方的支持下发明成功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就是纸壳定装枪弹。使用时,射手用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人枪膛,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即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所以叫针刺发火枪。同时,由于这种后装枪的子弹需要一发一发地装人枪膛,所以也叫“后装单发枪”。后装单发枪比前装枪装填子弹方便,发射过程也大大简化,它的射击速度也比前装枪提高了四五倍,同时还能在跑动或卧、跪射击中重新装填子弹,所以,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对德莱赛枪很重视,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秘密生产这种枪。

后装单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的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都和现代枪很相似,这说明这种枪对后世枪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然而,从前装改为后装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实现后装枪必须解决几个问题,首先要采用定装式金属弹壳枪弹,只有定装枪弹才可以从枪尾装填,早期的枪弹是

分装的,德莱赛针刺发火枪采用的是纸壳定装式枪弹,以后才过渡到金属弹壳定装式枪弹,采用金属弹壳枪弹,弹壳可以膨胀,紧贴弹膛壁,解决了后装枪的闭气问题,而且在火药气体压力下降后,弹壳又能自动收缩,弹壳收缩后与弹膛壁有一空隙,便于抽壳。其次,后装枪上要有切实可靠的闭锁装置,防止武器射击时,燃烧的火药气体从枪管尾端跑出来,若气体跑了出来,没有压力也就无法推动弹头向前运动。

从前装枪转变成后装枪是一大进步,但是,早期的枪械是前装枪,所以,习惯势力总是百般挑剔和阻挠后装枪的使用和装备。据说,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灌肠枪’(指后装枪)来射击。”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发生在1866年的奥普大会战终于给前装枪的维护者以致命的打击,战后,法国、俄国和奥地利均争先恐后地淘汰了前装枪。在瑞士,当有人再次问那位把后装枪叫做“灌肠枪”的将军对后装枪怎么看时,这位将军不得不说:“枪是前装还是后装都是一个样,但吃东西是万万少不了嘴巴的。”不久,瑞士

军队决定换装后装枪,他再也没有敢反对。

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部队,这之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从而造出了许多种类繁多的枪。我国于1867年研制成功了美式后装单发枪,其子弹为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到19世纪70年代,我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后来,我国又仿制了多种后装连发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没有储存子弹的弹仓,也即时下所说的弹巢。根据弹仓在

枪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弹仓使用较广,常能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做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人弹仓。使用弹仓可大大地缩短装弹时间,提高枪的发射速度,使射速达每分钟10~12发。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是枪技术的一大进步,也表明枪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所有这些,都为近代枪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面装子弹的,就叫后堂枪。后面装炮弹的,就是后堂泡

相对

前面装子弹的,就叫前堂枪,前面装炮弹的,就是前堂炮

---------------------------------------------------------
另外,后堂装弹的应用,缩短了枪炮的再装填时间,增加了火力发射的效率,是枪械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后堂装弹技术得以应用,主要的技术基础是

一、枪堂闭锁技术的发明。
二、包装发射药技术的发明。一些早期的后堂步枪,弹丸和发射药是分开的,发射药被装在一个一个小布袋或纸袋里,装上弹丸后,再装发射药袋,然后再装雷汞底火。
unexit 老兄!你在这啊!变5了啊!我的19822891的号不好用了,密码错误。以后就是用这个名跟你逗了!哈哈

为什么火枪经过很长时间才取代弓箭?

首先,新技术本身有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往往一开始还比不上旧技术。其次,旧技术为人所熟悉,而陌生的东西人们开始总是感到不习惯,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

火绳枪上经过特殊处理的火绳能长期燃而不灭,通过转动扳机让绳头引燃火门中的发射药击发弹药

如果要评价火枪和弓箭的性能,可以从杀伤力、射程、射速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应该说火枪弹丸比箭头有更好的杀伤效果,至少伤口更不易愈合。但从射程上来说,由于黑火药的威力有限,火枪与弓箭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明清时期的鸟铳射程也就是两三百米,而弓箭达到这个射程也不是什么难事,有的力气大的弓箭手,使用强弓,射出的箭飞得比火枪弹丸还要远。有一种“床弩”,射程甚至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要比射速的话,火枪就更没有优势了。

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几秒钟发射一支箭是没有问题的,而火绳枪从装药、装弹、点火,非常费时,加上常有故障,射速非常低,有时一支枪平均1小时才能打一枪。后来即使更新换代成燧发枪、击发枪,其射速也比不上弓箭。因为当时的枪使用的都是散装弹药,即发射药、底火和弹丸是分开的。发射前,需要按严格的顺序先往枪管内倒入火药,再用鹿皮或厚棉纸包着弹丸塞进枪管,用通条夯实,然后在枪管后部击发装置的地方装上底火,这样才能击发。

燧发枪利用燧石击打铁砧产生的火星引燃发射药

在战斗紧张的时候,士兵往往把装弹顺序搞错,或者忘了取出通条,导致无法发射。这个问题直到定装弹发明后才解决。定装弹是把发射药、底火和弹丸事先装在一起的子弹。一开始的定装弹是用纸包起来的,后来换成了金属的弹壳,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子弹。定装弹装上就能击发,打完后只要退出弹壳,装上下一发,马上就可以开第二枪。直到这个时候,火枪才能够和弓箭在射速上一较高下。

首先,新技术本身有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往往一开始还比不上旧技术。

求燧发枪时代的问题

谁能给我介绍下17~18世纪西方国家打仗的规矩和那时的军服,有重谢
17—18世纪欧洲军队的战略战术 军乐队
凡是看过有关那个时代战争电影的想来都会发现两军交战,总有军乐队相伴左右。作为现代人似乎很难理解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怎么还要找一帮人来吹拉弹唱?在那个时候,几乎各个欧洲国家的部队几乎全部配备军乐队,基本上的编制是每个连队配属3名鼓手或是笛手。实际上,作为军乐队的首要任务是替指挥官传递作战信号和指示。当时作战,可没有什么“无线电”之类的好东西,对士兵在战场进行大范围的命令十分困难。相较而言,依靠鼓手们来敲出作战信号就变得十分方便可行了。换言之,不同的军乐也就象征着不同作战命令。再者,18世纪的战斗所采取的最常见队型既所谓“线形战术”,这有利于发挥大规模排枪齐射的威力,但同时也要求是并行军时的步调一致划一,如此乐手就可以让士兵们根据他们乐曲的节奏来掌握自己的步伐,维持战线的队形。在战场,有着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作战双方都应不主动地向对方的军乐手攻击,凡是主动对军乐手袭击的一方往往会被舆论斥为“卑鄙的小人”。

军官
至于军官在那时也就像类似的“优惠”政策,既射击一方不应把对方指挥官作为瞄准目标。一个标准18世纪的欧洲步兵连的编制为,一名上尉,一或两名中尉,一或两名少尉,5名下士和3名乐手及140名列兵。准尉以上均被视为军官。最明显的识别就是,军官一般手里都会拿着一把长矛,以作为指挥之用。
当然这种规矩并不是人人都会遵守的。在美国独立战争时,被英国视为乡巴佬的美国军队几乎每次都在战场上首先射击军官。英军司令考瓦立不止一次地对此大加抱怨。有一次他对一位前来与他谈判战俘交换的美国军官如此说到:“如您所知,在文明战斗中,我们不应该显示出不合时宜的敌意。我的上校先生,想象一下,双方群龙无首地混战一气,是多遭的事啊。这应该有军官,真正的绅士来指挥与控制。在适当的时候,控制士兵们的行动。”
类似的趣事还有很多,最出奇的一次是在七年战争的一次。法军在路易十五的指挥下,迎战在荷兰登陆的英军。战役开始后,双方以标准的线形队形对进,在进到 30码时,英军停止了步伐。英军指挥官突然对法军喊话道:“法国的绅士们,请你们先开枪!”指挥法军的是拉巴杜耶男爵,他马上回应到“英国的绅士们,请你们先开枪,我们法国人将会屹立在这里。”随后,双方又是一阵礼让,大约就这样耗了半个小时。最后,英国人实在退让不过,终于是发射了第一次排枪。而法国人为自己的绅士风度付出的代价是,在英国人的头次排枪后,倒下了500多人。

线性战术
当时欧洲军队作战方式,即排成所谓直线队形,而向对方释放排抢。这种队形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大规模发挥步枪的火力。在那个年代,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做到连续地发射火器。当时在欧洲步枪发射频率最快的部队是普鲁士的陆军,可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普军士兵仍需要长达20秒的装弹时间。基于这种理由,个人的火力是极为有限的,而只有发挥集体齐射的效力才可能大规模地消灭对手。线形战术也就孕育而生了。
所谓的线形战术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上万人毫无间隔地排出个一字长蛇阵。而是由各个小的线形横队而组成的。这种组织利于进行有效的指挥与调度。基本上为十人组成一个横队进行活动。而后世所谓“班”这个编制也是由此而来的。骑马的人为指挥官,而且是较为高级的校级以上指挥官。原则上尉级军官是和士兵一起在战场上步行来进行指挥的。
交战双方开火时的距离极近。一般而言,都在15米至30米之间,最远不会超过40米。武器的火力射程决定了这一点,当时的前发式步枪的最大射程不超过70公尺,处于射击准确的考虑这一距离就更加近了。所以,双方实际交火距离及其接近,几乎是“可以瞅见对方脸上的雀斑”。
一般而言总是较弱的一方先开火。首先是因为较强的一方总是想显现出自己的绅士风度作出礼让。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军队素质较高的一方,往往可以维持较好军纪从而在敌方的火力下保持住队形推进至更好的射击距离再释放排抢。随后在敌人第一次排抢后装弹时刻,再释放火力。这种的打击往往会更有效率。
在第一列人开火后,其后第二列的人马上就会跟上继续发射,形成较为连续的火力。但是,这必须是在有着较多兵力的前提下。因为发射纵深的加强将会以战线缩短作为代价,战线缩短的最大弱点就是在于容易受到骑兵的侧翼袭击。

刺刀
在头几回的排抢后,对指挥官来说就有了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与敌军对射直到一方战线崩溃,二则是发动冲锋以刺刀进行白刃战。在18世纪,各国对此的看法都不太统一。俄国人深信刺刀的威力,著名的俄国将领苏沃洛夫就不止一次地说过,“刺刀远胜过子弹”。大凡有俄国人的战役总是会见到黑压压的俄军们端着刺刀向敌人冲锋,即所谓的“典型俄国式的300码刺刀冲锋”。如果他们能够挺过敌军火力阻击,俄国人的刺刀战术的的确确是够对方受的。俄罗斯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
而普鲁士的想法则与之截然不同。菲特烈二世在年轻的时候一度也很迷信于刺刀,但在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后,他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转而全力发挥枪炮的威力。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我不生活在中世纪,为什么还要再耍刀弄剑的呢?”之后的战役中,普军就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发动过刺刀冲锋。普军也就因此练就了一副过硬的射击本事。当时一个普军营的开火效率几乎比任何其他欧洲部队高过三倍,如同一个活动的炮兵连。

最后想提一下的是关于当时的火炮,当时的火炮发射的弹丸有三种。一是实心弹,等于就是一颗大铁球。记得在明朝袁崇焕守宁远城时每次发射实心弹,对于排成纵队攻城的清兵,都是“血渠一片”。二是榴弹,就是可以炸裂的炮弹。内部中空,有装药,利用爆炸后的破片杀伤对方。同样是在宁远战役,明军利用欧洲先进的长管加农炮(在英国叫“长炮Long Cannon”,在明朝叫“红夷大炮”)装配榴弹(明朝叫“开花弹”)发射,在努尔哈赤的营地附近爆炸从而击伤他。由于当时没有外科手术,在他体内的弹片无法清理干净,于是不久后努尔哈赤就由于伤口感染生出浓疮而亡。第三种是所谓的跳弹,即可以射在地上后,再利用装药爆破释放出小弹丸反弹攻击的炮弹。最后就是被叫做“葡萄弹”的散弹,顾名思义,其弹丸象一串葡萄一样有很多颗,是一大堆小铁球。在明朝时的自制火炮——虎蹲炮就是使用葡萄弹的。
炮兵总体而言,在19世纪以前,所占的军队比例并不高,属于火力支援部队,其重要性远不及拿破仑时代。在多数国家为2%到4%左右,只有当时的普鲁士比例达到了8%,还率先创建了骑炮兵。

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区别?注意是自动和全自动?

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区别?注意是自动和全自动?
对军事知识有点兴趣的人来说,光是步枪这一大类来说,分类就非常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这些名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图1:步枪的分类复杂纷繁

步枪,从字面上说就是步兵使用的枪支,专业一点说就是指使用步枪弹,抵肩射击的单兵火器。步枪是沿着火绳枪-燧发枪-线膛枪-后膛枪-金属壳子弹+旋转后拉枪机的近代步枪的脉络一路发展而来。出现步枪这个名称,是从19世纪线膛枪问世开始,步枪的英文名称Rifle,中文音译为来复枪,指的就是线膛枪。
步枪的种类繁多,首先要看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按射击方式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全自动;
按功能可分为: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反器材枪、反坦克步枪;
按口径可分为:12毫米以上为大口径步枪、6至12毫米为普通口径步枪、5.8毫米以下为小口径步枪;
按弹药可分为:常规步枪、无壳弹步枪、霰弹枪;
按照枪的使用人群可分为:军用步枪、警用步枪、民用步枪;
按照枪的线膛种类可分为:滑膛枪和来复枪;
……

图2:步枪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很多种分类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最常见的分类: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步枪具体是怎么区分的。
早期的手动步枪有泵动式和杠杆式,泵动式就是通过用人力滑动护木来驱动枪机,打一发,拉动一次护木,接着装填第二发,再打,再拉。今天的霰弹枪还是基本沿用了泵动式的射击方式。杠杆式通常在扳机护环下有一处金属的镂空握柄,击发后可以直接下拉握柄推动退壳,同时装填下一发子弹。

图3:霰弹枪就是采用泵动式射击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发展出了栓式手动步枪,也叫栓动式或拉栓式,就是以手动方式完成将子弹送入枪膛(上膛)与将使用过的弹壳退膛动作。一开始一次只能装填一发子弹,要把弹壳退膛后才能装填下一发。后来逐渐出现了多发弹仓,也就是将多发子弹一次性装入弹仓,枪手射击时只需要进行上弹和退膛,而不用每次都装填子弹。
随着弹仓的出现弹夹也就应运而生,弹夹又叫桥夹,是为了适应多发弹仓加快装填速度而出现的辅助用具,一般弹夹是5-8发子弹,最多不会超过10发。例如日本的三八大盖就是5发弹夹。弹夹和弹匣不同之处是,弹夹是装入枪械的弹仓内,而弹匣则是以插入方式外挂在枪械上。还有弹夹上的子弹都是裸露的,只有子弹底部连在一起,而弹匣顾名思义,子弹都装在金属匣子里。而且弹匣的子弹容量要比弹夹多得多,至少都要在10发以上,常见的都是20发或30发,多的还有70发甚至100发的,大容量的圆形弹匣也叫弹鼓。不过弹夹并不是只有手动步枪所独有的,例如美国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就采用8发弹夹,所以俗称大八粒。虽然手动步枪基本上都是采用弹夹,但也有特例,例如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就采用10发弹匣。

图4:三八大盖使用的5发弹夹

图5: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8发弹夹

图6:弹匣特写

图7:波波沙冲锋枪使用的弹鼓

图8:李·恩菲尔德步枪的10发弹匣

再回到步枪上,由于多弹仓栓式手动步枪的射击速度大为提高,所以很快就成了手动步枪的主流,二战时期号称步枪五朵金花的五种最著名的手动步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苏联的莫辛纳甘、德国的毛瑟98k、日本的三八式和美国的M1903斯普林菲尔德(春田)都是多弹仓栓式手动步枪。在现在的语境里,步枪如果不加特别说明,基本上就是指这种手动步枪。

图9:德国毛瑟98k

图10:美国的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

附带说一下,手动拉栓的上弹方式能够使用大威力的弹药,而且较长的枪身也赋予子弹较快的初速和较大的射程,更重要的是,自动步枪的导气系统容易对枪管和枪支的稳定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射击精度。鉴于这些原因,强调射击精度和射程的狙击步枪很自然地选择了栓式手动步枪,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一些狙击步枪采用半自动方式。
多弹仓栓式手动步枪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半自动步枪了。所谓半自动步枪就是指可以自动完成装弹、退壳、再装填,但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击一发的步枪。相比手动步枪,射速有所提高,但射击精度则会有所降低。
30年代研制成功的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最早出现的半自动步枪,堪称半自动步枪的鼻祖,而中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则在半自动步枪大家族里以性能出色而著称。大多数半自动步枪采用弹匣,少数使用弹夹
图11:56式半自动步枪和所使用的10发弹夹

自动步枪(Auto Rifle)就是可以自动发射的步枪,广义的自动步枪就包括了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但是现在习惯上说的自动步枪就是指全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进行连续射击,只要扣下扳机就能将弹匣里的子弹一口气全部打出去。当然,全自动步枪大多有射击方式的切换装置,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单发射击。

图12:最著名的自动步枪AK47和所使用的弹匣

用一句话来归纳,手动步枪拉一下栓扣扳机打一发,半自动步枪不用拉栓就能扣一下扳机打一发,而全自动步枪扣下扳机就能连续不间断射击。
同是自动步枪,由于设计理念不同,在结构上外形上口径上会存在差异。半自动步枪与自动步枪的主要区别是半自动步枪一次击发只能够射击一弹,连续击发才能连续射击;自动步枪一次击发手压扳机不松可以把弹匣里的子弹连续全部射出。
自动步枪和全市都不抢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联发机构是不同的,还有一个上弹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自动的步枪只要扣动扳机就可以连发,但全自动完全扣动一下扳机就可以一直连发,不用一直扣动
应该是根据枪械射击的推动原理分类的吧,全自动的步枪是通过连续推进

拿破仑夸赞的滑膛燧发枪为何让士兵叫苦连连?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步枪主力是已经沿用近百年的燧发枪,更准确地说则是滑膛燧发枪。拿破仑本人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兵器,在配上刺刀后尤其如此”。一般说来,这种燧发枪的总长(不含刺刀)约为1.5米,铁质枪管长约1.1米,口径16-20毫米,刺刀长度通常略大于0.4米,枪管下方附着有一根锥形推弹杆[普鲁士、奥地利等国为追求装填速度,采用重约700克、两头均可用于装填的桶形推弹杆,其重量为锥形推弹杆的2-3倍。]。

枪管后部是木质的枪托部分,点火设置位于枪管右后方。当步兵扣下扳机后,弹簧机构会使燧石与火镰撞击生火,点燃火镰下方药池内的火药。由于枪管底部已经钻出了一个小孔通往药池,这就会引燃枪膛内的主装药,将子弹射出。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步枪通常能够正常使用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奥地利军队在1805年仍然装备改装后的1754年式步枪便是明证。法军使用的1777年式(后改称共和九年式)步枪堪称结实耐用,更有以结实轻便、质量优良的美名。

1789年,时为炮兵二级上尉的蒙福尔曾使用四支1777年式步枪各自射击了一万次,发现它们依然可以正常射击,蒙福尔随即将它们编号存放在斯特拉斯堡军火库。十六年后,已经成为上校的他取出其中的第2、3号步枪再次测试,2号步枪在射击4443次后因为操作失误炸膛,3号步枪则在射击12281次后仍然状态良好。法国炮兵副总监伽桑狄的评价为,“法国步枪状况极好,除非出现清理失误或修理问题,不然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有位英国匿名军官也感慨:“比起我们可恶的笨重枪械,他们质地优良的、长管的、轻便的小口径枪支在散兵战中更有效[法军1777年式步枪口径约为17.5毫米,英军绰号“褐贝斯”的步枪口径约为19.3毫米。]。”

法军1777年式步枪共和九年改型

尽管比起火绳枪时代已经安全得多,但燧发枪时代的步兵装填任务依然是繁琐而危险的,滑膛燧发枪的基本装填步骤包括:从弹药盒中取出圆柱状纸弹壳(内含一定份量的黑火药和一颗球形铅弹);咬开弹壳末端,将铅弹含在嘴里(不要咽下);竖起击锤,向药池内倒少许火药;合上火镰,将弹壳内火药全部倒入枪膛;把铅弹吐进枪膛,将纸弹壳揉成一团塞入枪膛作为弹塞;用推弹杆将弹药一推到底,但又要留有适时抽出推弹杆的余地。俄军名将苏沃洛夫对此有过扼要总结,“装弹时枪托绝对不可置地(防止推得过紧)??弹头不要压太紧。”

自然,上述步骤在各国军队中有大体类似但细节各异的操作流程。以法军为例,仅装填就有十二个“步骤”、二十多个“动作”:

1.装填武器:左手旋转步枪,使右手拇指停留在燧石处

2.开药池:右手拇指用力拉开燧石所在击锤,使药池敞开,扳机处于安全位置

3.取弹壳:取出纸弹壳,将铅弹对面一侧含在嘴唇处。

4.开弹壳:牙齿咬开纸弹壳,倒出火药

5.倒火药:将火药倒入药池,需要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紧纸弹壳,以防火药过量

6.关药池:右手空闲手指压住燧石所在击锤,关闭药池

7.向左转枪:左手旋转步枪,使枪口对准下颚

8.弹药进膛:将剩余火药、铅弹、纸弹壳放进枪膛

9.取推弹杆:从步枪内侧取出推弹杆,将其放入枪膛

10.推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推弹杆,推到底

11.抽推弹杆:将推弹杆从枪膛中抽出,放回步枪内侧

12.持枪:左手托住枪托,枪身倚在左肩[ Pigeard, novembre 1987, p.10-14.]

装填结束后,士兵还需要三步才能最终完成射击:

1.预备:枪口平指前方,右手位于枪托颈部,右手拇指扣住扳机

2.瞄准:枪靠在肩上,贴面瞄准

3.开火:按下扳机,射击

《1791年条令》中的持枪行进、装填、射击动作示意组图

不过,老兵们却往往会把动作简化得面目全非。以第8-11个“大动作”为例,一位英国军官曾这样描写滑铁卢战场的两军散兵战:法国士兵迅速地装填着子弹,将枪托朝地上猛捶一两下——以此取代推弹杆的作用,这样,在我军射击一次的时间里,他们就能射击两次。我还偶尔看到我军有些“老手”同样在这么做。当然,用枪托捶地装填无疑会导致步枪故障率骤增,射击精度大打折扣。比如布瓦松指出,“军官正式禁止我们用枪托装填子弹,这种做法可能会损害武器”。

另外,考虑到当时步兵的文化程度和武器制造水准,射击中必定会频繁发生事故。比如药池火药无法引燃枪膛内主装药、火药残渣堵塞枪膛、混乱中未及击发就再次装填弹药、枪膛过热炸裂[老兵夸涅(Coignet)曾回忆说,在马伦戈(Marengo)会战中,当他的枪膛由于过热而难以装填后,他直接尿进枪膛使其冷却,而后撒进火药粉末,慢慢燃烧使其干燥,这是战场上的常见小技巧。]、忘记取走推弹杆都是司空见惯。

不过,经验丰富的射手按照标准流程,在一分钟内还是能够正常装填并发射4-5次。极为强调射速的普鲁士军队,在1779年颁布的步兵条令中规定,“新兵需日日练习,直至能够在一分钟内射击四次为止”——但过快的速度将导致射击精度骤降。在实际战斗中,多数士兵也能做到每分钟射击2-2.5次,不过这样的速度一般而言只会出现在紧急关头。如果考虑整个交火过程中的平均射速,它往往会降至每分钟不到一次。

当时限制射击杀伤效能的主要问题有三点:黑火药在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和残渣、燧石打火时常失败、球形子弹与枪膛游隙过大。一旦部队展开第一轮齐射,战场便立刻笼罩在黄黑色的诡异烟雾之中,它往往会在步兵阵列上空停留不去,造成能见度大为下降。至于残渣,它迫使步兵在战斗中要定期用别在纽扣或子弹盒上的通针情理枪膛和通火孔。一枚燧石一般可以打火30次左右,能够成功50次就被视为保养良好。因此,通常情况下实战中每六到十二次射击里就有一次因为通火孔堵塞或燧石打火失败而无法击发。

伽桑狄的著作《炮兵纪要》,堪称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枪炮百科全书。他的书中指出:滑膛枪每射击60-65次,就需要对枪膛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擦拭,否则便会导致弹药难以装填。这一操作只能在完全拆卸枪支的前提下进行,因而操作场所应当设在战场以外。换而言之,即便弹药补充充分的大会战中,步兵也很少手持一支步枪在作战中射击60次以上。不过凡事并无绝对,英军第71步兵团的一位匿名士兵曾在1813年维多利亚会战当天打出了108发子弹,付出的代价则是次日上午“右手几乎没法摸到头,胳膊黑得跟煤一样”。鉴于射击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污染枪膛问题,杂乱的射击更会导致军官控制力下降,所以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老手也不会冒着炸膛或堵塞的危险进行长期高速射击。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欢小编的文章就关注我吧,欢迎评论或者吐槽!谢谢!

本文标题: 为什么燧发枪等旧式步枪每次装弹后都要把通条插回原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28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功成以后就杀功臣,这似乎是一个规律酒量大小和什么有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