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期镇墓兽的形象那么呆萌,或者说为什么到了晚期那么狰狞,当中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9-21 09:00: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不同朝代镇墓兽的特点(文末有彩蛋)镇墓兽,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镇守墓葬的神兽,那么需要镇守,就说明有外来入侵者,这个入侵者是谁呢?...

为什么早期镇墓兽的形象那么呆萌,或者说为什么到了晚期那么狰狞,当中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不同朝代镇墓兽的特点(文末有彩蛋)

镇墓兽,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镇守墓葬的神兽,那么需要镇守,就说明有外来入侵者,这个入侵者是谁呢?

古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重辟邪,以驱逐凶邢,以佑护亡魂之安宁,又有添禄的意思,所谓“天之禄籍,长终汝身”,希望来世继续享受富贵荣华。

一般,镇墓兽依照镇墓兽的造型、功用、于墓室中陈列的位置等,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式镇墓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汉式镇墓兽、隋唐的复合式镇墓兽。其中,楚式镇墓兽与复合式镇墓兽,为两个发展高峰,汉式镇墓兽为过渡期。

楚国漆木立角镇墓兽,伯明翰艺术博物馆藏

上图,就是非常著名的楚国漆木立角镇墓兽了,这个形制和我们印象中的镇墓兽差别还是蛮大的,因为这个已经非常久远,属于最早期的镇墓兽类型。

出土的楚式镇墓兽,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中晚期,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

早期的面目多不清楚,亦未加上鹿角。到了春秋中晚期,出现了兽面的刻画与鹿角。其中,兽面的使用在战国中期达到鼎盛。战国晚期,镇墓兽的数量下降,形制亦趋于简单,但出现了人面型的。随着楚国的灭亡,楚式镇墓兽的使用也逐渐减少、消失。

楚式镇墓兽的材质主要是木质和铜质,其中以木质漆器彩绘最为著名。由三部分组成:立(底)座、器身与鹿角。造型随时间有些许改变,但始终保持着三大特色。第一是在椁室内的放置位置主要在头、边箱,且总有青铜礼器、仿铜的陶器共出,缺少这些标示身份的礼器的墓葬中便无出土;一般一座墓,只出土一件。第二是镇墓兽头多插有鹿角,第三是镇墓兽底部的方座始终存在。

南朝石镇墓兽,南京市博物馆藏。

西汉早期的镇墓兽多为前肢趴伏,后肢欲蹬的翼兽造型。西汉晚期出现了四肢直立、头长一尖角的镇墓兽,姿态与先前的翼兽大不相同。

东汉早期中原陶制的镇墓兽造型较统一,有尖长独角和尾巴,浑圆矮胖,四蹄踏地,动作结实稳重,似马的身躯。东汉中晚期的镇墓兽造型比例更加低矮,不再强调独角的长度尖利,甚至弯曲了起来。

唐代镇墓兽,上海博物馆藏

北魏后期北方地区开创了一座墓葬中随葬两件镇墓兽的规制一,件为人面兽身一,件为狮形,蹲坐在墓门两侧。及至唐代,镇墓兽的形制急剧发展,高宗和武则天时期,镇墓兽的双肩开始塑出簇毛或双翼,顶角增高,装饰增多,人面逐渐趋于兽面化;玄宗天宝年间,镇墓兽呈现张牙舞爪、手中握蛇、脚踩怪兽、弓步站立的姿态,人面与兽面已难以分辨。宋元时期,镇墓神煞俑种类多样,流行地域广泛,而人面镇墓兽则随之少见或基本不见。

唐朝镇墓兽

这最后一类,不在严肃讨论范围之内,只是因为这一类镇墓兽的威严感不够,比如:

洛阳博物馆

北魏彩绘镇墓兽

镇墓兽是什么东西,有啥用?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了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古代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先是为避邪,以佑护死者亡魂的安宁。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则极为少见。

因为镇墓兽是出土文物,现实中比较少见,所以很多人觉得它狰狞、凶恶且很神秘,但在见过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看起来很狰狞的镇墓兽还挺萌的!

唐三彩镇墓兽


镇墓兽:不好意思,最近吃的多,运动少,脸上长了不少肉!

人首镇墓兽


镇墓兽:我最亲爱的老婆呀,你去哪里了啊,刚才我不该凶你,都是我不对,你快点回来吧!一个人的日子真不好过呀!

唐三彩镇墓兽


镇墓兽:半年多没有吃肉了,今晚涮火锅!

镇墓兽(西魏·彩绘人面镇墓兽)

高37厘米,1977年汉中市崔家营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人面兽身镇墓兽有着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造型上的独特表征与相隔甚远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此镇墓兽是人兽合体阶段的产物,它逐步由兽向人形演变,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镇墓兽与狮身人面像虽相隔万里,却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镇墓兽:晚饭的时候,女朋友给我讲了一条笑话,笑死我了,现在还有些肚子疼!

楚人面鹿角镇墓兽


东周,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0-前200年,出土于湖南长沙。
这件漆木雕镇墓兽由楚国工匠所制,结合了真实与想象,是一位强大的守护者。髹漆鹿角营造了一种震慑的氛围,人面口吐长舌,像领带一样拖曳而下。

红釉镇墓兽


镇墓兽:主人,我很忠诚的,守在墓前谁也不敢靠近,就是肚子有点饿了,主人给点吃的吧!

白釉镇墓兽

隋开皇十五年,白釉镇墓兽,1959年安阳张盛墓出土。


镇墓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谁也改变不了我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彩绘漆鹿角镇墓兽

此镇墓兽通高110厘米,兽头高69厘米,底座32-1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镇墓兽出土于荆州江陵藤店一号战国楚墓,斫木胎,座上插单面兽头,口吐朱漆长舌,双目外凸,兽头上插双鹿角。通体髹黑漆,方座上绘朱、白彩兽面纹,兽身绘朱彩S形卷云纹和菱形纹等。

镇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





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镇墓兽的基本形态由鹿角、兽形首、方形底座三部分拼合而成。鹿角插在兽首顶部孔内,兽身插在底座方孔内,多作长颈、鼓眼、口吐长舌状。其形制有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多种,多数单头,少数双头。

从出土镇墓兽的排比中可以看出其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演变规律,大致是兽面渐变为人面,无舌渐变为长舌,无颈渐变为长颈,兽面由彩绘发展为雕刻。

此种镇墓兽是除楚墓以外其它战国墓中不多见的特殊之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就算有,但数量也很少,楚漆器发达的战国中期,镇墓兽的数量最多,到战国晚期又很少见。这种数量上的消长变化应与当时漆器的发展趋势及楚国兴衰的历史是一致的。秦汉以后,这类器物逐渐消失。

唐代古墓镇墓兽

这叫一个狰狞可怕——不仅能够吓跑盗墓之人,估计连鬼都能吓跑!


唐代镇墓兽,魂灵世界的守护者。永不为人见的东西还能做得如此精彩,唐人的造型艺术,真是到了信手拈来的化境。

镇墓兽(北魏)


镇墓兽:前面的这位小姐姐好漂亮啊,能不能加一下微信啊?

唐代镇墓兽


镇墓兽:晚上闲着没事儿,抓了个妖怪玩玩!

镇墓兽(北魏)

唐朝到宋朝时期太后死后的丧事礼仪

嗯皇帝的丧葬找过了,但是太后的葬仪是怎样的?和皇帝差不多么?也需要丧葬官么,但是皇帝作为亲子或者继子的话要干嘛,遵循什么礼节?妃嫔们要干嘛,要夕哭守夜么?妃嫔是都得参加么》谁给太后穿寿衣啊?大臣皇亲们吊唁时要说什么么还是直接叩头烧纸上香?rn求准确的从咽气(!!!)到下葬移棺的步骤,以及参与的人员种类,比如皇帝、后宫、皇亲、大臣需要参加否……谢谢谢谢~rn唐宋的哦唐宋的哦~
丧葬礼仪
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身”、“过背”、“老掉”。入殓,俗说“入棺”、“收殓”。安葬,俗说“过山”、“出葬”。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先生”)择“吉日、吉时”和安葬的“风水宝地”。
  入殓: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祭奠后,儿孙及儿媳孙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出殡时,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出殡的当天晚上请道士念经一至七天,超度亡灵,俗说“做归山灯”。第二天,孝女、孝妇等穿孝服,首次上坟,俗说“拦山神”、“扌罗两朝”。
  办丧事:对内亲要派专人报丧。亲朋好友要先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丧饭两餐(正餐),一荤一素,入殓时食素,俗说“归棺饭”、“斋饭”;出殡时食荤,俗说“出葬饭”。旧时安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说“守孝”。
秦汉时期
秦国经过苦心经营,终于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秦国的空前强大,使得秦王朝的皇陵也表现出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雄伟的布局,高大的墙垣,华丽的寝殿,坚固的坟丘,丰富的陪葬,成为后来王者陵墓的样板。上有所爱,下必甚之。由于秦王朝崇尚厚葬,作为一种风俗,它并不因秦之灭亡而销声匿迹。它对于两汉的丧葬习俗,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然,由秦至两汉的厚葬风,表面上看是统治阶级身体力行倡导的结果,其实这中间包含了丰富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在经济上,由秦而汉,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经济上的殷实,使得生活上的奢华成为可能。“事死如生”,因而导致厚葬之风在社会中迅速蔓延。“方今之世,奢侈罔极,靡有厌足……车服、嫁娶、葬埋过制,吏民慕效,寝以成俗。”(《前汉书·成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后汉书·明帝纪》。)“或至金镂玉匣,(木需)楩(木丹),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成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奢。”(《潜夫论·浮侈》篇。)时人在事死上极尽财力,不惜倾家荡产,墓葬中埋藏之丰富,做工之豪华,令今人叹为观止。概括而言,汉代墓葬具有如下特色: 石刻技艺至汉代已有很大发展。汉代富贵之家,在葬埋尸体之后,不仅要垒一大坟丘,而且还要在其前置上墓碑,碑上刻上墓主的身份、官职及生平经历等。富豪大家在人死后,不仅要立碑以识,而且要设立墓园,内中立墓阙,立石人和动物石像,以此象征主人的富有和排场。除此之外,还普遍在墓地建筑坟丘祠堂,供活人奠祭。地面上如此,地下墓中更是极其奢华。人死之后,活着的人深为死者不能再继续享用人间幸福而悲伤,为了让死者能继享幸福生活,就在墓中摹仿人间生活,修建陶质或石质院落,并置备以成群的鸡、鸭、猪、狗等动物,呈现出一种人间气象。院落大小、陪葬物多寡,依据个人财力而定。雕刻技艺不仅表现于地面碑阙上面,而且还将大量石雕画埋于墓中,而今出土的大量汉画石刻成为研究汉代墓葬文化的珍贵资料。汉代的陪葬品除了传统的实物外,还开始把金银及艺术品埋入墓中。随着民间用粘土烧制砖瓦的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砖瓦不仅能让人们用以修盖房屋,而且开始用砖石砌作墓室,以保护棺木。富有之家,把砖墓仅作外椁,仍用木椁套棺,使得棺木更加牢固持久。史载西汉中期以前,夫妻合葬,因二人死的日期不相同,所以多采用异穴合葬的新礼俗。为了解决二人死期不同的矛盾,礼俗中出现了“厝”的概念。厝者,置也,停柩待葬之义。即将先死者停柩一侧,再待后死者一同安葬。此俗历经数千年的沿袭,至今民间仍有厝的葬义。厝的实质乃为长丧久葬,是厚葬之风的重要表现。
在墓室装饰方面具有这样特点:南阳汉代墓室大多由石、砖、砖石混合三种建筑材料建成,而在石、砖上都刻绘有画,根据时代的不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汉画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在汉代贵族官僚的住宅、神庙和陵墓里的壁上都出现了绘画。南阳早期的汉墓多以建筑物为题材,画像多刻绘在墓门、主室门的主柱和门扉上,将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刻划入画面,以象征阳间住宅,南阳赵寨汉墓就只在墓门的主体和门扉上刻绘双阙和厅堂。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也影响了南阳汉画的内容。汉墓出现诸如“伯乐相马”、“狗咬赵盾”、“二桃杀三士”等歌颂智勇忠义的画像。例如,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中出土的历史故事画像约占人物画像总数的20%。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也影响到汉画的内容。在杨官寺画像石墓中开始出现白虎、双龙交蟠和执钺神人等画像,其意在辟邪、升仙。还有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况的画面,如将骑射田猎、车骑出行、杂技舞蹈、舞乐宴飨等内容刻画在墓中,这些画常安排在墓的前室周围和主室二侧。在墓门上刻铺首衔环,凶悍的猛虎形象,用意在镇墓。在门上也有吉祥的朱鸟,象征死后吉祥如意。在墓葬盖顶上刻日轮和满月,日内刻三足乌,月中刻蟾蜍,日月周围繁星密布,还刻有长虹之类的天象图和二十八宿的星相图,这些都有占卜的意思,每一星相和天象都象征一种社会上的人事。同时也出现了伏羲、女娲画像,雕刻在主室两侧的主柱,这是人们对生殖的崇拜,希望在阴间也繁衍不断。
就随葬物品而言,已经体现出社会的富有和奢侈。南阳汉代墓葬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很多,主要是吃和用的东西。随着时代的不同,随葬的物品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材料上看有金属类和陶器。金属器有:驽机、剑柄、铃、带钩、铺首衔环、五铢钱、大布黄千、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车辖、当卢、镳、盖弓帽、鎏金铜钉帽、兽面形饰、铁凿等。陶器主要有:鼎、壶、敦、瓮、奁、仓、仓房、臼盘、灶、甑、炙炉、案、杯、磨、井、罐、盆、博山炉、牛、猪、鸡、鸭、乌、俑、盘、豆、狗等。从用途上讲有生活用品和钱粮武器等。
现在透视一下汉代的殡葬习俗。唐河县电厂汉墓出土的《丧葬出行图》反映了汉代南阳的送丧习俗。图左为一列送葬队伍,一人骑马肩扛铭旌作前导,其后有六辆轺车正在行进。图右一人双手执锸,旁有一株柏树。执锸掘土和柏树象征着墓地。墓前植柏是秦汉以来的风俗。《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云:“墓上树柏,路头石虎。”“铭旌”也叫“柩”,稍晚则称作“幡”,是招魂的标志。《礼记·檀弓》云:“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也,故以其旗识之。”郑玄注:“明旌”为“神明之旌”,此处的“神明”指死者的灵魂。经济的繁荣昌盛为厚葬之风提供了物质条件。作为一种风俗或者一种人文景观,仅有物质前提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思想根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秦汉时期的认识论作一番透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厚葬之风长盛不衰的本质。
汉武帝以前,承接秦统,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于芸芸众生中极为盛行。敬鬼事神,建功修德,以求神鬼的点化而获长生不死,因此高祖建国伊始,便“甚重祠而敬祭”(《史记·封禅书》。),任巫行为国事,执掌祭祀,重大国事决策,常问巫占卜,故而在西汉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生活中,鬼神气息甚浓,敬神而重巫,巫者成了联络人神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民众生活中,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出现了两大奇观:一是巫众,“范氏世于晋,故祠祀有晋巫。范会支庶留秦为刘氏,故有秦巫。刘氏随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徒丰,丰居荆,故有荆巫。”(《史记·封禅书》。)二是庙宇繁盛。文帝时,赵人新垣平“言乞神事”,作渭阳五帝庙;武帝时,征服南越后,“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天坛,并祠天神上帝百鬼”(《史记·封禅书·集解》。),致使“街巷有巫,闾里有祝”(《盐铁论·散不足》。),鬼神观念,深入人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于其各自的内心深处,将宗祖崇拜与鬼神崇拜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事死如生,甘愿竭尽财力去营造地下的生活环境。 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谏为武帝采纳后,它的核心内容诸如“天人合一”,“天者百神之大君”,“天子受命于天”等被视为正统,极大地神化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万民思想的合法工具,三纲五常成为人们行为道德的规范。君权、夫权因儒教解释的微言大义而与以前的神权并驾齐驱,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给丧葬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丧葬礼仪的繁琐性。
三国至明清
东汉中期以后,封建王朝即将走完一个王朝由创建、鼎盛、衰退、灭亡这一周期,政治上的倒行逆施使得战乱频仍,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外来佛教乘虚而入,迅速占领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它宣扬的精神灵魂永生、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观念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加上东汉中期道教开始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的道士,他们积极参与民间祭祀活动,宣扬通过咒、符等手段加强对往来自由的鬼神进行管理。儒、释、道三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经过长期的斗争浸染,互取所长,渐渐走向吻合。从三教对人们丧葬意识的影响来看,儒教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对人的行为意识起主导作用,道、释二教仅仅是强化了人们的丧葬意识而已。儒教统治人的意识形态两千余年,厚葬之风和繁文缛节在汉以后各代均有表现,并屡禁不止,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限制了人们薄葬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故而在两汉时期,宛人不论家财雄厚与否,都甘心情愿将财富埋藏于地下。在葬仪方面,只因财力所限,仅有陪葬数量的差异,而没有厚葬观念的差异。上至贵胄富商,下至平民百姓,在对待厚葬这个问题上,观点出奇地一致。厚葬在封建社会一定意义上成了人们立身处事的标尺,如果敢于标新立异实施薄葬,那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南阳丧葬文化承继的连续性,使得厚葬之风形成一股巨大的惯性,在穿越各个朝代的历史过程中,对其内涵中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及时地予以吐故纳新,以致于恒生恒新,万世不绝,成为人们丧葬活动的鲜明主题。
从汉末到三国,又到南北朝这三四百年的时间内,是南阳历史上比较动荡的年代,战火连绵,经济萧条,官匪一家,民不聊生,盗墓贼人群生,统治阶级的地位亦不稳固,这样,人们在葬埋故去的亲人时,自然对两汉的厚葬之风有所收敛。统治者身先士卒,在薄葬方面迈出了一步,史书对此曾有较多述评。现摘录曹操《遗令》如下: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戌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武帝纪》。)
晋宣帝司马懿,也深感身后厚葬不妥,于是事先作了详细的交待和安排,“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晋书·宣帝纪》。),要求其后人按照他的遗愿从事。南阳民间崇尚厚葬之风稍有收敛。魏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阻止了厚葬之风的蔓延,金玉珠宝和石雕工艺品也不再被埋入地下。同时,东汉时期产生的在墓前立碑的习俗,也由于战乱易遭毁坏之故,魏晋时期南阳民间崇尚这样一种新葬俗:在墓前立碑的同时再于墓内放置一块墓志铭,作为更加保险的标记。为威慑恐吓盗贼掘墓,还常常在墓门处放陶质兽,俗称镇墓兽。该兽或踞或卧,面目狰狞,张牙舞爪,使人恐怖,墓主希望借助镇墓兽吓退侵犯坟墓之人,用心可谓良苦。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人对于盗墓的恐惧。
隋唐期间南阳民间的丧葬,较之以往,最大的改观就是墓中置放彩绘陶俑,墓壁彩绘青龙白虎,墓顶绘日月星辰。宋元墓葬,使用仿木建筑结构的砖墓,并盛行焚烧火纸的葬俗。用纸扎制偶人、明器,在送葬的路上焚烧或堆放于坟丘之上。此俗与以往将大量财物埋于地下相比,实乃节俭之举。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结束了元末动荡不安的政治生活,社会经济在以后2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中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催生了南阳人们的享乐意识,加之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大大开阔了明人的眼界,出现了反理学、重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人们对于金钱和享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社会各界为追求金钱而极富冒险精神。浮躁的社会心态,汇成这一时期振振不宁的社会情绪,对情欲、肉欲和物欲的贪婪追求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僭越之风,都猛烈地冲击着传统丧葬礼俗中的封建教条。世风轻浮侈靡,活人只图今日快活,哪管身后的一切,因此大多数人不愿将大量的金银财宝埋入地下,导致墓葬内容日益简单,随葬物品多由象征性物品取代。虽然如此,贵族富户之墓,因受地位、身份和礼制的限制和影响,相对而言,墓葬仍相当豪华。当然,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明朝薄葬问题,此时的薄葬与魏晋薄葬之风甚为不同,明之薄葬只是不愿把钱财埋入地下,不等于在丧葬方面不愿多花钱。事实是,僭越尚奢之风对丧事亦有很大的浸染。每遇丧葬,丧主总是竭尽全力大摆筵席,酒肉酬宾,大行斋醮,设台演戏,全不以死者为戚,邓州府“丧则棺椁衣食,哭诵讣告吊奠,咸尊家礼。若夫客至张筵,伎乐杂,延僧供奉,讽经破狱,以及引发之日,冥器刍灵,充塞道路,务以华观为悦”(《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420。)。明清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和演变,葬俗改除了传统丧葬上的弊端,具有一定的移风易俗意义,体现了时代进步和民众思想认识的提高。但是,由于丧礼不是简单的礼仪制度,其深层所包含信仰和观念的变化比礼节仪式的变改更难更慢,所以丧葬风习的传承性使自周秦以来沿袭已久的传统丧葬礼仪很难被全新的丧仪所取代。更何况,在南阳民间同姓相居,宗庙森严,即使有心变改旧礼之人,也会在强大习惯势力围歼责难下违心相从,以免落不孝不义之罪名。故而,在广袤的民间大地上,丧葬礼仪仍依旧礼而行,世人对传统丧礼中某些恶风陋俗的危害性未必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这就是传统丧葬礼俗仍然大行其道的原因。
居丧制度-主要礼法
表情: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称之为居丧。《礼记·杂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jī)悲哀,三年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丧而不哀,在感而有嘉容,是谓不度。”居丧之俗规定的礼节很多,《礼记》中《杂记》《檀弓》《曲礼》《丧大记》《闲传》《丧服旧制》《问丧》等篇都有记载。
居住:居父母之丧,其居处,起初“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行卒哭祭之后,“拄楣翦屏,苄翦不纳”,过了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大祥后“居复寝”,待举行过禫祭礼,才可以回到床上睡觉。
饮食:其饮食“三日不食”,“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卒哭后“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醯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平时“丧不贰事”,“父母之丧不避泣涕而见人”,见人“非丧事不言”,“言而不语,对而不问”,“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丧者不遣人,人遗之,虽酒肉,受也。”“有服,人召之食,不往。”“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葬礼。
禁娱乐:丧(毕)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头有钊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葬,乃比于不兹不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等等
服饰:《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埋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葬法、葬式与墓向
1、葬法:葬法指埋葬死者的方法。采用形式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都有关系,其具体形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野葬、瓮棺葬、悬棺葬、衣冠葬等。衣冠葬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其特点是墓内无死者的尸体,仅埋葬死者生前穿戴的衣冠。这种葬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在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掠夺财富的战争,一些氏族首领、军事将领或勇士,或为保卫氏族生存而献身,或在掠夺财富的战争中战死,其尸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收回。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要为他们举行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对他们实行厚葬,为他们建造衣冠冢,祈求他们的亡灵为本氏族带来更多的福气。2、葬式:葬式即安葬死者的姿态。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身体姿势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仰身葬、侧身葬、俯身葬三种;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肢体置放状况来看,则可分为直肢葬、蹲肢葬、断肢葬、折肢葬等;从墓葬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堆放状况来看,又可分为叠骨葬、骨架扰乱葬等;从死者入埋的次数来看,又可分为一次葬、二次葬或一、二次混合葬等;从墓坑中入埋的死者人数来看,又可分为单人葬、多人葬。3、墓葬方向,简称墓向,一般是指死者埋葬时的头向,有时也指面向、足向等。它是我国人类社会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的定向原则:1、向日出方向2、向日落方向3、向高山方向4、向流水方向5、同本族文化同一方向等。墓葬定向的意义是原始人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其意义有三:一是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那一方向。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便源于这种观念;二是认为世界有一个特殊的地域,人死后,就应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就朝着这另一世界的方向——日落方向,是亡灵的集中之所,是区别与人间的阴间世界;三是认为人的生死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因而埋葬时应背东向西。
二、葬具、随葬品与墓志
1、葬具:是指装殓死者尸体或遗骨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椁。但棺椁在古代又有内外之分。棺为直接装殓尸体的葬具,为区别棺或椁,又有人称其为“内棺”,因其与死者尸体最为接近,故又称“榇”,又因其一般以木材制成,故也称“棺材”。椁,因其在内棺之外,故又称外棺;又因其大于内棺,故又称大棺。棺椁的使用方法,《礼记》有载:“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2、随葬品:从山顶洞人把石制工具和石珠、穿孔兽牙等饰品一同随死者埋葬的事实可知,随葬习俗几乎与丧葬习俗同步,而最初的随葬物品均为死者生前用过的武器、工具、生活用品以及简陋的装饰品,以寄托人们对死者的淳朴祝愿。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帝王贵族不仅生前酒池肉林,骄奢淫逸,并幻想死后到另一个世界里仍能享受富贵,往往用大量的能显示其生前地位及财富的专用品和大量的金银玉瓷、珍奇玩好之物随葬,逐渐形成了厚葬的风气。于是一种专用的随葬品——明器就产生了。明器又称为“冥器”、“盟器”、“鬼器”、“息器”,是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模型的统称,一般用陶土、竹木和石头制成,也有一些是用玉石或金属以及纸等材料制成的,用以安慰死者之灵。这些明器大多依照日常用具制作,还有一些依据家畜、房屋等动产或不动产所模仿。做成人或家畜、鸟兽模型的明器即所谓“俑”。不过一般情况下,明器很少单独随葬,大多是和部分实物一起下葬。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纸扎明器并不随葬,而是在下葬时或下葬之后焚烧,这种纯粹象征性的明器可能是最经济的寄托哀思和希望的器物了,所以直至今日仍在普遍使用。3、墓志:墓志的性质与作用和墓碑相似,是记载死者姓名和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章末尾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词。不同的是墓碑立于墓前而墓志则埋于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形似碑而较小。南北朝后,墓志一般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成。志盖多作橥顶形,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上则刻有志文、志铭,唐代以后还有撰文者及书写者的姓名。历代墓志,其志文、书法不少出自名人之手,且大多有当时的史实记载并录有确切纪年,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坟丘、墓穴
1、坟丘: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实行土葬。实行土葬,要把死者安置在棺中,然后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周围以内叫做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做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所以古人讲“土之高者曰坟”,又说“葬而无坟者谓之墓”。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直到西周初年,地表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到了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坟丘式墓葬。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迅速流行,墓葬由“不封不树”一变而为“大封大树”,至战国时已巍然成风并且制度化。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无墓不“坟”。秦汉时的坟丘以方锥形为贵,一直延续到唐代。但规定只有皇族可以使用方丘,一般贵族和平民均为圆锥形。至明初改方形陵为圆形宝顶起,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之墓,都带有圆锥形坟丘,所不同的只是占地大小和坟丘的高低。2、墓穴:墓穴即墓室,也称墓圹,由竖穴、横穴之分。竖穴是从地面一直往下挖掘而成的土坑,横穴则是先掘到地下一定深度,再横向挖掘而成的洞室。墓室是坟墓的地下部分,随着时代和墓主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殷商时期墓穴的主要形制为竖穴土坑。从战国时期出现的用大块空心砖砌筑而成的墓室,到西汉时期广为流行。东汉时期最为常见的是用小型砖块砌筑的券顶砖室墓。王莽前后开始出现了在墓中祭奠死者的风气。为了便于在墓内进行活动,竖穴的墓道普遍转变为阶梯式或斜坡式。两汉时期的砖室墓中,有些还在墓砖上雕刻、描绘各种图案,这就是所谓的画像砖墓。隋唐时盛行壁画墓,即在墓穴内彩绘各种宴饮、出行、狩猎等图案,宋元时期则盛行仿木结构墓,即按照死者生前所居来构筑和描绘墓穴。当然,不同形制的砖室墓只有各级官员和王公贵族可以享用,隋唐时的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各朝所沿用。而对于普通百姓,能以土坑竖穴葬其遗体已是相当不易了。
《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日:“古者天子诸侯葬礼粗备,汉世又多变革。魏晋以下世有改变,大体同汉之制。”
  这一时期的丧葬礼仪,依然分成葬前之礼、葬礼、服丧之礼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的具体程序如沐浴、饭含、停尸、小敛大敛、下棺等亦与汉代基本相同。妇女的丧葬礼仪与男子大体相似,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妇女丧葬亦依附于丈夫,丈夫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妻子的丧葬规格。若为正妻,可柑葬配食。
  
  一、招魂复魄、沐浴饭含及小敛大敛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死之后,依然先要举行招魂仪式,即所谓“招魂复魄”。具体做法是,由死者亲族持死者的上衣,登其屋顶,左执领,右执腰,向北呼死者的名字,而后将衣抛下。覆于死者身上。“招魂复魄”是丧礼制度中一项基本内容。
  “沐浴”即洗尸。“沐”是洗头,“浴”是洗身。给死者沐浴,在“招魂复魄”之后进行。女性死者,用女侍沐浴。除死后沐浴外,还流行死前沐浴。例如,十六国时期,段丰妻慕容氏因不愿改嫁,“三日还第,沐浴置酒,言笑自若,至夕,密书其帬带云:‘死后当埋我于段氏墓侧,若魂魄有知,当归彼矣。’遂于浴室自缢而死”。
  饭含仪式在沐浴仪式之后进行。汉代厚葬,多口含珠玉。魏晋时期,薄葬思想流行,统治阶级中反对饭含以珠玉者大有人在。北朝厚葬之风抬头,饭含以珠玉的习俗有所回复,如北魏李预死,其妻常氏“以玉珠二枚晗之,口闭。常谓之曰:‘君自云餐玉有神验,何故不受晗也?’言讫齿启,纳珠,因嘘属其口,都无秽气”。这是妻子为已故丈夫施行饭含仪式。反之,丈夫为巳故妻子施行饭含仪式,也大体如此。
  刘熙《释名·释丧制》云:“衣尸棺日敛,敛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敛,有小敛、大敛之分。为死者易衣日小敛,人棺日大敛。《礼记·丧大记》曰,“君夫人卒于路寝”,小敛,“妇人胵带麻于房中”。据礼,敛衣须新造,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较多。人们往往来不及为死者缝制新衣;与此同时,在社会上薄葬风气的影响下,死者也往往遗令“敛以时服”,或“敛以旧衣”。隋文帝开皇初,对贵族妇女的敛衣及随葬品规格作出规定:“妇人有官品者,亦以其服敛。棺内不得置金银珠玉。”这种规定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贵族妇女丧葬规格的制度化。
  大敛用棺有木棺、石棺两类,而以木棺为常,石棺为罕。例如,北齐颜玉光墓出土的木棺,就是用油松木材制作。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就是用的石棺椁。《宋书》卷五一《宗室传》载:刘遐“与嫡母殷养女云敷私通……殷暴病卒,未大殓,口鼻流血,疑遐潜加毒害,为有司所纠”。大殓,即大敛。刘遐嫡母殷氏尸体尚未装入棺材而口鼻流血,刘遐的罪行也因此而败露。
  
  二、奔丧吊哭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里凡遭遇丧事,须发丧受吊。子女在外地者,闻丧后皆须奔丧,如北魏赵郡太守李淑胤女,范阳卢元礼之妻。神龟元年(518),闻嫡母崔氏卒,举声恸绝,姑虑其不济,乃“亲送奔丧……自范阳向洛,八旬方达”。
  亲戚同宗闻丧后,也常奔丧。江南风俗,凡遭大丧,相近相知的人。三天之内要去吊丧。如果过了三天而不去吊丧,便被认为是不怜悯丧者的失礼行为,以后即使在路上相遇也互不理睬了。如果因相隔较远或有其它原因,则应用书信表示吊唁。
  吊丧行哭礼是最常见的。一般是主人哭,客人以哭还礼。哭也有不同的哭法,边哭边讲称之为号,表示特别伤痛。江南吊丧时常常一边哭一边倾诉衷肠,以示对死者的怀念。北方则呼天抢地,大声哀嚎,反映出南北风俗的不同。正如《颜氏家训·风操》所云:“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山东重丧,则唯呼苍天,期功以下,则唯呼痛深,便是号而不哭。”
  南北风俗,逢丧废乐,以示哀悼。丧期举乐、饮酒、嬉戏都是有违常礼的。吊丧时,还行执手礼。然而,曹魏倡导薄葬,逢丧是不废礼乐的。阮籍遭母丧,裴楷前去吊丧。阮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裴楷下席于地,哭吊而去。有人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还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楷回答:“阮籍既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阮籍为竹林名士,遭母丧而不遵丧礼行事,而为人们所原谅。其实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f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至灭性”。在常人看来。阮籍遭母丧,竞与人决赌围棋而不顾,既而又饮酒食肉,违背礼仪习俗,简直不可思议。然而阮籍是把哀痛隐在心里,以至于“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至灭性”,这是真情的流露,远胜于那些迂腐地遵从礼教、不哀而故哀的礼教名流。
  办丧事时,要穿丧服。汉族中有各种礼仪规定,要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穿着不同的丧服。《仪礼·丧服》载: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越重,与死者的关系就越亲近,丧服就越粗糙,以此来表示程度不等的哀痛之情。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等,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斩断处外露。齐衰亦用粗麻,但缝边整齐。大功,用熟麻布制成,经过加工,故称功服。小功,用更细的熟麻布制成。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用精细的熟麻布制成。东北少数民族夫余族,“其居丧,男女皆纯白,妇人著布面衣,去环佩,大体与中国相彷佛也”。
你说那种特别具体的,唐宋时期的还真不好找。要是明清时期的比较好找特别是现成的慈禧太后的资料比较多。唐宋时期的资料遗失太多,我估计比明清差不了多少,。唐朝估计更开放一点,没那么多的限制。
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制度没变科技没变思想没变,丧葬制度变不了多少,变的只是小部分吧。下面我找个普通的古代社会的希望对你有些参考,如果需要慈禧太后或者明清时期的可以追问。

丧礼制度
[1)死者弥留之际的礼俗:易簧:旧时北京叫换床,即将临终的病人从自己睡觉的炕上、床上移到正屋的“吉祥床”上。“吉祥床”用临时床板,或出钱租用,也有用门板、木板的。古代称之为“正寝”。如果是年龄50岁以上的人在正屋“寿终”了,就叫“寿终正寝”。临终时为什么要换床?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为了冲喜,使病人转危为安,目的是为了挽救病人;也有人说是担心病人将床背走,怕死后一路劳累,这是为死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也有人认为是怕死者的灵魂留在床上,让人害怕。死人停放的方向是头朝西肢向东,脸向上,其含义是今死者奔向西方极乐世界。
更衣:古代称更衣为小硷,本应在病人确实死亡之后才能举行。按古礼,三日小殆,五日大殆。以后多为次日小殆,三日大殖。但后来的更衣,都提前在死亡时的弥留之际。民间的说法是,只有在死者咽气之前换上衣服,死者在阴间才能得到这身衣服;如果在咽气之后再更衣,死者就得不到这身衣服,相当于是赤身露体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人死之后,身体变凉僵硬,更衣困难。更衣这一礼制,大体是商周时代定型的。《礼记·土丧记》对死者脸上盖的、手中握的、脚上穿的、身上裹的、盖的、系的都有讳细记述
属纱:根据古代丧俗,半病人濒临死亡之时,将一块新棉置于其口鼻之上,观察其是否还有呼吸,称之为“属纱”,又称“届纤”。病人通过属纱检验,如果确实已经断气,丧事方能正式开始。
(2)从死亡至小殆的礼俗:病人从死亡到小殆,主要仪式有招魂、休浴、饭含、陈小殆衣及奠小硷撰等。
招魂:古代称为“复魂”,又称“复”礼。古人认为,人死不过是灵魂离肉体而去。通过招魂,有可能使死者复生。这是生者对死者的挽留,实际上是表达亲属愿望的一种仪式。具体做法是,由招魂操办者(复者)拿着死者的寿衣,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幽界”三呼死者的名字:“某某,你回来吧!”反复三遍,然后将寿衣扔到屋下,由另一人接过寿衣替死者穿上。
休浴:洗头为休,洗身为浴。这里所说的“休浴”指的是给刚刚咽气的死者洗头与洗身,包括榨发、剪指等
饭含: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上珠玉米饭,称之为饭含。这种礼俗究竟是起于夏代、还是起于商朝,古代学者已经有了分歧,但二代之时饭含用贝、用珠玉还是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到了清代,随着身份地位的不同,饭含之物的质量与数量都有了更明确的区别:三品以上饭含用小珠玉五,七品以上用金玉屑五,士用金银屑子,庶人用银屑三。实际上,穷人百姓根本含不起珠玉,有的以铜钱、有的以红纸包生米,或用红纸包茶叶,填人死者口中,这是平民百姓的饭含。
设供桌:人死之后,需立即设供桌于床前,并要点上长明灯,摆上“倒头饭”,还要烧“倒头纸”。古人相传,幽具地府芒芒如夜,必须点灯给亡人照明,人称“长明灯”。同时做一碗米饭放在供桌上,人称“倒头饭”,插上三根棍,人称“打狗棒”,饭上再放三个饼,称为“打狗饼”。传说明曹地府有饿狗村,亡人是新鬼,路过之时,群狗拦路,有了打狗棒与打狗饼,他们就可以来去自由、顺利通过了,汉以后纸做的冥钱开始流行,亡人刚死则要烧钱相送,民间称为倒头纸
陈小硷衣及奠小硷撰:小硷即正式为死者穿上入棺的寿衣,这是第二天的主要仪式。主持人将死者的各种衣服共19称陈列于房中(不必尽用),将酒菜陈于堂下。然后举行着装仪式。死者的亲人则要顿足号哭,称为“哭踊”。随后以酒食为死者祭奠,此即小殆奠。与此同时,还要在死者身上盖上贪,头下垫上枕,脸上盖上覆面纸。覆面纸一盖,小殆即告结束。
(3)报丧、奔丧与吊唁的礼俗:报丧:小殆后,即派人将死者去世的消息通报其亲友,此即“报丧”。这种报丧的礼俗,白周代起一直延续下来。报丧者不能直接推门而入,要喊亲友出门来迎,叩头后再说明来意,之后方可进屋谈话。报丧者除给亲友叩头跪拜外,凡是遇到认识的人都要给对方叩头,故而人们常说:“报丧头满街流。”对于住在其他村庄或距离较远的亲戚,则派人口头报丧或书面通知,称为“报丧贴”或“口报条”;书面报丧发展为以后的“讣文”,近世即写信寄发或在报刊上刊登讣告。
吊唁:接到亲属、尊长去世的消息后,应火速赶去表示哀悼,主持或协助料理丧事,或派人前去致意,俗称奔丧,此即今人所说的吊唁。死者的家属则要在灵前“哭踊”,即在吊唁者面前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并表示对吊唁者的感激之情。吊唁者则向死者赠送衣被或其他财物,称为“致遂”或“付赠”。
(4)大殆、出摈与卒哭的札俗:大硷:即将死者的尸体放入棺材的人棺仪式。这是第三天的主要仪式。清晨后,把大硷所用衣服共30套(不必尽用)置于房中,将酒菜等莫馁及棺材陈列于堂上。按礼仪规定将死者的尸体装裹好,再用布条扎紧尸体,其扎法操作也有具体规定。人硷之时,孝子等一边哭踊,一边抬尸进棺:由孝子抬死者的头部,其他亲人帮他一起“奉尸入棺”。盖棺时,亲属们哭喊死者的称谓;盖棺后在灵前举行祭奠礼,即大捡馈。宾客离开时,主人主妇再次哭踊。大硷结束。
出摈:民间称为出葬或送葬,即将灵枢送至安葬之地或停放处的礼仪。送葬的过程中也有一系列仪式,如棺材起动之时有“摔盆“之仪:出摈前,灵前放置一个瓦盆,作为给亡人烧纸钱之用;棺材起动时则由孝子摔族(民间又称摔瓦),摔时必使粉碎。相传只有这样才能继承死者的遗产。然后送葬的队伍才开始前进,亲友之送摈者,男子步行在孝子之前,女子乘车跟在灵枢之后。所用仪仗各族有所不同,大家一起将棺木送到坟地或停放棺木之处。
下葬:主人、宾客共送灵枢至墓地埋葬。灵枢下穴时,主人面向西,主妇面向东,皆不哭,穿土下葬后,孝子与亲属再次哭踊。
卒哭:又称“止哭”或“断哭”,即“止元时之哭”。原来此礼在死者死后loo天举行。随着佛教传人中国,形成了“做七”的习俗:即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馁,共7次。北方农村称为“一七”、“三七”、“五七”、“断七”等,其中第五次最隆重,在棺木下葬后的第35天,由死者之女负责购买和焚烧纸伞。相传阎王爷受女,由受女烧纸伞可以得到阎王爷的欢心,减轻死者的罪过。
服丧:丧礼结束后,死者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遵守特定礼仪,以示哀悼,称为“丁忧”或守孝,此即“服丧期”。孝子需服丧三年,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因自己小时候三年才能脱离父母之怀。其间满一年有小祥之祭,满二年有大样之祭,直至27个月,三年之丧方算结束。当然对于病残弱小者,或重臣急赴国难之时,也可以不受此规定的约束。大臣不按规定守孝,称为“夺情”,即所谓“忠孝不能两全”。
2.丧服制度
丧服即死者亲属在服丧期间所穿的服饰,又称“成服”。一般在大硷的次日开始穿着,丧礼结束后,在为死者举行的诸多祭招活动中也必须穿着,直到礼制规定允许解除的期限为止。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丧服的衣料和制法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其具体规定如下:
(1)斩衰(cui):衰即粗麻布。以衰为衣,麻布不缝边,斩断处外露,表示悲痛过度,穿着不予修饰,故而称之为斩衰。这是最重的一种丧服,民间称为穿重孝。只有孝子孝孙才穿这种丧服,服期三年。主要是子女为父母、继父母服,庶子除为生父母服外还要为嫡父母服,妻为夫服,承孙为祖父母服。在斩衰之时,还要配以粗麻腰带、粗竹手杖(哭丧棒)和草鞋等。
[2)齐衰:也是由粗麻做成,因把边缝齐,故称为齐衰。其中又分为四等:一种是齐衰三年;一种是齐衰杖期(正),即服齐衰外还要执杖,服期一年;第三类是齐衰不杖期,服期限一年;第四类是齐衰三个月。
(3)大功:用细麻布制成,白色,称为“功服”。服期九个月。凡堂兄弟、未婚堂姐妹,已婚姑姐妹、侄女及众孙,从子妇、侄妇以及已婚之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等,均服大功。
[4)小功:以更细的麻布为料制成,服期五个月。祖之兄弟、父之从父兄弟,记之再从兄弟等均服小功。
[5)缌麻:用精细的熟麻布为料制成,服期三个月。凡疏远之亲属、亲戚等均可服,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由于这种丧服制度十分清楚地区分了人们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于是民间又称五代之外的同姓之人为“出了五服”。也就是说,凡是“五服”之外的同姓者,已经没有义务为死者穿着丧服了。这种礼俗原先起源于原始先民对鬼魂的恐惧心理,后来逐步演变为表达对死者的悼念,或表达居丧者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

葬具的等级森严。如用棺,“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I,。用停,“天子之棺停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⑦。不仅棺停的层次数目有别,其用料、厚薄、装饰、花样也都有等级规定·:
墓中的随葬品更是富贵贫贱,相差云泥了。发掘出土的帝王陵寝,奇珍异品,成千上万、价值连城;平民百姓只能如生前衣不蔽体状,死后尸骨草草掩埋,有
  1、太后的详细葬仪找不到,你写小说的话不用严谨到那个程度,建议你按照皇帝的丧仪略微减等就好了。
  -----------------------------------------
  2、丧葬官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有的,而且我倾向于皇室主要成员的丧仪上都有丧葬官,只不过品级有差,但是太后的丧仪应当级别不会低,似乎是宗室中地位尊贵亲近者。(昭宪杜太后二十七日,灵驾发引,命摄太尉、开封尹光义遣奠,读哀册)
  -------------------------------------------
  3、皇帝干什么,我查了下宋史:
  ①太祖皇后宋氏,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崩。帝出次,素服举哀,辍朝五日。
  ②太宗明德皇后李氏,真宗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崩。十七日,群臣上表请听政,凡五上始允。帝去杖、绖,服衰,即御坐,哀动左右。太常礼院言:“皇后宜准昭宪皇太后礼例,合随皇帝以日易月之制。
  ③真宗章穆皇后郭氏,景德四年四月十五日崩。皇帝七日释服,后改用十三日。
  ④真宗章惠皇后杨氏。景祐三年十一月五日,保庆皇太后崩。太常礼院言:“皇帝本服缌麻三月,皇帝、皇后服皆用细布,宗室皆素服、吉带,大长公主以下亦素服,并常服入内,就次易服,三日而除。”诏以“保祐冲人,加服为小功,五日而除。”
  大致看来,皇帝要做的主要就是辍朝,素服(比照一般家庭减等,而且以日易月),按时举哀。总之就是一般儿子应当做的他也要做,只不过为了不耽误处理朝政,所以时间要减短,但该办的事不能不办,你大致遵循这个思路来推断好了。
  --------------------------------------------
  4、妃嫔属于皇帝的妾,应该不参加外朝的祭奠活动,但应当集中在内宫与外男相隔的地方守灵。
  5、大臣皇亲,除了安排好致祭词的,应该不需要说什么了,否则丧礼会显得乱糟糟的。比如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氏,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宝慈殿,迁坐于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诰,群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宗室削杖不散发。中书、枢密、使相比宗室,去斜巾、垂帽、首绖及杖。翰林学士至龙图阁直学士已上、并节度使、文武二品已上,又去中单及裤。两省、御史台中丞文武百官以下,四脚幅巾、连裳、腰绖。馆阁读书、翰林待诏、伎术官并给孝服。宰相、百官朝晡临三日,内外命妇朝临三日。
  ===================
  另,唐宋的丧仪不好找,其实你可以参考下明朝的,尤其是明初那会儿的,一个新朝建立的时候肯定会标榜他继承汉家正统地位。而且宋礼仿唐礼,唐礼和明礼都是仿汉礼,所以还是源出一脉嘛,人家礼部那么多人力物力还考证不出来以前是怎么弄得?
丧礼制度
[1)死者弥留之际的礼俗:易簧:旧时北京叫换床,即将临终的病人从自己睡觉的炕上、床上移到正屋的“吉祥床”上。“吉祥床”用临时床板,或出钱租用,也有用门板、木板的。古代称之为“正寝”。如果是年龄50岁以上的人在正屋“寿终”了,就叫“寿终正寝”。临终时为什么要换床?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为了冲喜,使病人转危为安,目的是为了挽救病人;也有人说是担心病人将床背走,怕死后一路劳累,这是为死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也有人认为是怕死者的灵魂留在床上,让人害怕。死人停放的方向是头朝西肢向东,脸向上,其含义是今死者奔向西方极乐世界。
更衣:古代称更衣为小硷,本应在病人确实死亡之后才能举行。按古礼,三日小殆,五日大殆。以后多为次日小殆,三日大殖。但后来的更衣,都提前在死亡时的弥留之际。民间的说法是,只有在死者咽气之前换上衣服,死者在阴间才能得到这身衣服;如果在咽气之后再更衣,死者就得不到这身衣服,相当于是赤身露体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人死之后,身体变凉僵硬,更衣困难。更衣这一礼制,大体是商周时代定型的。《礼记·土丧记》对死者脸上盖的、手中握的、脚上穿的、身上裹的、盖的、系的都有讳细记述
属纱:根据古代丧俗,半病人濒临死亡之时,将一块新棉置于其口鼻之上,观察其是否还有呼吸,称之为“属纱”,又称“届纤”。病人通过属纱检验,如果确实已经断气,丧事方能正式开始。
(2)从死亡至小殆的礼俗:病人从死亡到小殆,主要仪式有招魂、休浴、饭含、陈小殆衣及奠小硷撰等。
招魂:古代称为“复魂”,又称“复”礼。古人认为,人死不过是灵魂离肉体而去。通过招魂,有可能使死者复生。这是生者对死者的挽留,实际上是表达亲属愿望的一种仪式。具体做法是,由招魂操办者(复者)拿着死者的寿衣,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幽界”三呼死者的名字:“某某,你回来吧!”反复三遍,然后将寿衣扔到屋下,由另一人接过寿衣替死者穿上。
休浴:洗头为休,洗身为浴。这里所说的“休浴”指的是给刚刚咽气的死者洗头与洗身,包括榨发、剪指等
饭含: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上珠玉米饭,称之为饭含。这种礼俗究竟是起于夏代、还是起于商朝,古代学者已经有了分歧,但二代之时饭含用贝、用珠玉还是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到了清代,随着身份地位的不同,饭含之物的质量与数量都有了更明确的区别:三品以上饭含用小珠玉五,七品以上用金玉屑五,士用金银屑子,庶人用银屑三。实际上,穷人百姓根本含不起珠玉,有的以铜钱、有的以红纸包生米,或用红纸包茶叶,填人死者口中,这是平民百姓的饭含。
设供桌:人死之后,需立即设供桌于床前,并要点上长明灯,摆上“倒头饭”,还要烧“倒头纸”。古人相传,幽具地府芒芒如夜,必须点灯给亡人照明,人称“长明灯”。同时做一碗米饭放在供桌上,人称“倒头饭”,插上三根棍,人称“打狗棒”,饭上再放三个饼,称为“打狗饼”。传说明曹地府有饿狗村,亡人是新鬼,路过之时,群狗拦路,有了打狗棒与打狗饼,他们就可以来去自由、顺利通过了,汉以后纸做的冥钱开始流行,亡人刚死则要烧钱相送,民间称为倒头纸
陈小硷衣及奠小硷撰:小硷即正式为死者穿上入棺的寿衣,这是第二天的主要仪式。主持人将死者的各种衣服共19称陈列于房中(不必尽用),将酒菜陈于堂下。然后举行着装仪式。死者的亲人则要顿足号哭,称为“哭踊”。随后以酒食为死者祭奠,此即小殆奠。与此同时,还要在死者身上盖上贪,头下垫上枕,脸上盖上覆面纸。覆面纸一盖,小殆即告结束。
(3)报丧、奔丧与吊唁的礼俗:报丧:小殆后,即派人将死者去世的消息通报其亲友,此即“报丧”。这种报丧的礼俗,白周代起一直延续下来。报丧者不能直接推门而入,要喊亲友出门来迎,叩头后再说明来意,之后方可进屋谈话。报丧者除给亲友叩头跪拜外,凡是遇到认识的人都要给对方叩头,故而人们常说:“报丧头满街流。”对于住在其他村庄或距离较远的亲戚,则派人口头报丧或书面通知,称为“报丧贴”或“口报条”;书面报丧发展为以后的“讣文”,近世即写信寄发或在报刊上刊登讣告。
吊唁:接到亲属、尊长去世的消息后,应火速赶去表示哀悼,主持或协助料理丧事,或派人前去致意,俗称奔丧,此即今人所说的吊唁。死者的家属则要在灵前“哭踊”,即在吊唁者面前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并表示对吊唁者的感激之情。吊唁者则向死者赠送衣被或其他财物,称为“致遂”或“付赠”。
(4)大殆、出摈与卒哭的札俗:大硷:即将死者的尸体放入棺材的人棺仪式。这是第三天的主要仪式。清晨后,把大硷所用衣服共30套(不必尽用)置于房中,将酒菜等莫馁及棺材陈列于堂上。按礼仪规定将死者的尸体装裹好,再用布条扎紧尸体,其扎法操作也有具体规定。人硷之时,孝子等一边哭踊,一边抬尸进棺:由孝子抬死者的头部,其他亲人帮他一起“奉尸入棺”。盖棺时,亲属们哭喊死者的称谓;盖棺后在灵前举行祭奠礼,即大捡馈。宾客离开时,主人主妇再次哭踊。大硷结束。
出摈:民间称为出葬或送葬,即将灵枢送至安葬之地或停放处的礼仪。送葬的过程中也有一系列仪式,如棺材起动之时有“摔盆“之仪:出摈前,灵前放置一个瓦盆,作为给亡人烧纸钱之用;棺材起动时则由孝子摔族(民间又称摔瓦),摔时必使粉碎。相传只有这样才能继承死者的遗产。然后送葬的队伍才开始前进,亲友之送摈者,男子步行在孝子之前,女子乘车跟在灵枢之后。所用仪仗各族有所不同,大家一起将棺木送到坟地或停放棺木之处。
下葬:主人、宾客共送灵枢至墓地埋葬。灵枢下穴时,主人面向西,主妇面向东,皆不哭,穿土下葬后,孝子与亲属再次哭踊。
卒哭:又称“止哭”或“断哭”,即“止元时之哭”。原来此礼在死者死后loo天举行。随着佛教传人中国,形成了“做七”的习俗:即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馁,共7次。北方农村称为“一七”、“三七”、“五七”、“断七”等,其中第五次最隆重,在棺木下葬后的第35天,由死者之女负责购买和焚烧纸伞。相传阎王爷受女,由受女烧纸伞可以得到阎王爷的欢心,减轻死者的罪过。
服丧:丧礼结束后,死者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遵守特定礼仪,以示哀悼,称为“丁忧”或守孝,此即“服丧期”。孝子需服丧三年,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因自己小时候三年才能脱离父母之怀。其间满一年有小祥之祭,满二年有大样之祭,直至27个月,三年之丧方算结束。当然对于病残弱小者,或重臣急赴国难之时,也可以不受此规定的约束。大臣不按规定守孝,称为“夺情”,即所谓“忠孝不能两全”。
2.丧服制度
丧服即死者亲属在服丧期间所穿的服饰,又称“成服”。一般在大硷的次日开始穿着,丧礼结束后,在为死者举行的诸多祭招活动中也必须穿着,直到礼制规定允许解除的期限为止。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丧服的衣料和制法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其具体规定如下:
(1)斩衰(cui):衰即粗麻布。以衰为衣,麻布不缝边,斩断处外露,表示悲痛过度,穿着不予修饰,故而称之为斩衰。这是最重的一种丧服,民间称为穿重孝。只有孝子孝孙才穿这种丧服,服期三年。主要是子女为父母、继父母服,庶子除为生父母服外还要为嫡父母服,妻为夫服,承孙为祖父母服。在斩衰之时,还要配以粗麻腰带、粗竹手杖(哭丧棒)和草鞋等。
[2)齐衰:也是由粗麻做成,因把边缝齐,故称为齐衰。其中又分为四等:一种是齐衰三年;一种是齐衰杖期(正),即服齐衰外还要执杖,服期一年;第三类是齐衰不杖期,服期限一年;第四类是齐衰三个月。
(3)大功:用细麻布制成,白色,称为“功服”。服期九个月。凡堂兄弟、未婚堂姐妹,已婚姑姐妹、侄女及众孙,从子妇、侄妇以及已婚之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等,均服大功。
[4)小功:以更细的麻布为料制成,服期五个月。祖之兄弟、父之从父兄弟,记之再从兄弟等均服小功。
[5)缌麻:用精细的熟麻布为料制成,服期三个月。凡疏远之亲属、亲戚等均可服,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由于这种丧服制度十分清楚地区分了人们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于是民间又称五代之外的同姓之人为“出了五服”。也就是说,凡是“五服”之外的同姓者,已经没有义务为死者穿着丧服了。这种礼俗原先起源于原始先民对鬼魂的恐惧心理,后来逐步演变为表达对死者的悼念,或表达居丧者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

葬具的等级森严。如用棺,“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I,。用停,“天子之棺停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⑦。不仅棺停的层次数目有别,其用料、厚薄、装饰、花样也都有等级规定·:
墓中的随葬品更是富贵贫贱,相差云泥了。发掘出土的帝王陵寝,奇珍异品,成千上万、价值连城;平民百姓只能如生前衣不蔽体状,死后尸骨草草掩埋,有
本文标题: 为什么早期镇墓兽的形象那么呆萌,或者说为什么到了晚期那么狰狞,当中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11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包产到户之前,是执行的什么制度赫梯文明是如何被断定是最早使用铁器的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