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发布时间: 2022-09-10 00:01: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当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我们还能做什么01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谣言可以有多逼真”,里面排行第一的回答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当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我们还能做什么

01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谣言可以有多逼真”,里面排行第一的回答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年轻女孩跟她的男朋友分手了,分手之后被情绪激动的前男友杀了,随后,更令人心寒的事情发生了,开始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出来发声,说这个女生天天花凶手的钱,还拿凶手的钱买了房子,然后分手,死了活该。谣言甚嚣尘上的时候,当地媒体进行了调查,证实上面所说的都是谣言,不了了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事后,这帮造谣者该干嘛继续干嘛,等待下一次的造谣机会。”

02

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我宁愿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光明多过黑暗,温暖多过寒冷的,但是在很多这样的事件中,我看到的,大多是开始时候纷繁的谣言,冷言的嘲讽,接下来就是剧情突然的反转,众口一词的恍然大悟和正义的谴责接踵而来。

可能我们本来也是相信、同情受害者的,但是突然间谣言就占了上风,然后,我们就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就像现在流行的说法,吃瓜群众,等着剧情发展。

只配吃瓜。

我试着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沉默的大多数”的合理性,因为不假思索跳出来发言的人,大多数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人,而往往这样的人才是在网络上、社会中经常发言的人,因为不必为自己的言语负责,因此,我们看到的,反而大多数都是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让真相淹没在了谣言中。

所以设想,如果善良的人学会了怎么发言,是不是就能让很多人不再受伤了呢

03

于是有一段时间,我很认真的开始研究说话的技巧,辩论的逻辑,并买了一堆类似《好好说话》此类的书回家研究,确实有些收获,甚至靠着这些收获顺利的通过了我的毕业论文答辩,看着那个提出刁钻问题的老师被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之后频频点头,那一刻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说话技巧并没有什么用,首先,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跟我吵架,其次,当我想为不平事发声、吵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语言还是淹没在网络的大海中。

遗憾的同时,也慢慢理解了“话语权”的意思,话语背后其实是权力,“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弱势的大多数,有时候善良的人说不了话,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们看到网络上有人散播谣言,可以去指责他,但是如果看到现实中有不平事,又怎么维护正义呢,就好像之前一些大企业在校园招聘时发表了不当言论,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事后还是一样不了了之,旁观者无能为力。

可是,“沉默的大多数”真的只能无能为力吗?

04

柏林墙拆除之后,对一些曾经枪击翻墙逃跑者的东德士兵进行了审判。法官在审判时,当庭指出,当法律和良知发生冲突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东德的命令是杀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士兵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选择,这是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摸摸心窝,抬抬枪口。

从某种角度说,东德士兵对权力无可奈何,甚至成为了权力的帮凶,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也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抱着“独善其身”的心态,平庸且普通,让生活抹去我们的棱角,但是,我想,生活,不能过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怎么看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是古今中外少有争议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军人圈子里。因为战场局面千变万化,上一级更能掌控全局、着眼未来,下级坚定的执行全局任务是没有商量的。尤其是“兵者,诡道也”,即使是上级下令投降,下级也需要服从,因为上级很有可能是在策划计谋。
其实,“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存在例外情况的,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例子。首先《孙子兵法》里就讲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在外作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受上级命令约束。
古往今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非常多,但所有前提都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受君命”而且没有取得胜利,那违令者一定会很惨。宋代岳飞曾经被赵构12道金牌召回,前11道金牌岳飞都拒绝了,如果岳王爷最后能够赢回二帝或许还能挽回一切,而最后如果完成不了这个目标,结局是注定的。
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上级命令必然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军人首先也是一个人。
1992年两德统一后,几位曾经射杀过越境柏林墙市民的士兵接受审判,辩护的理由是自己执行的是上级命令。但是法庭认为,执行命令可以,可是否进行准确射击的权力仍然在士兵手中。柏林法庭最终判决:开枪射杀人的士兵判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
主审法官发表了一段经典名言:“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你应该早在决定做围墙卫兵之前就知道,即使东德国家法也不能抵触那最高的良知原则。”
西点军校将“拒绝执行不合理命令”写入了道德课程。
不过尽管如此,各国在执行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标准的不统一。毕竟有时候立场不同,良知和善恶的判定是会出现差异的。
理想状态下是这样的
不过这个世界总会有意外

关键时刻,你听谁的?

2004一部灾难大片风靡全球: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文名曰后天。

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洪水袭来,人们迅速地逃进曼哈顿公共图书馆。随着天气迅速的恶化,外面即刻变得冰天雪地。逃进曼哈顿公共图书馆的人们暂时躲过了一劫。

随着眼前的危急生命的状况暂时平息了下来,人们慢慢的摆脱混乱,在图书馆里,暂时与自主的形成了一个临时的群体组织或是小社会。虽然没有正式的形式或者通知与选举,此时,在这种无序中, 唯一的身穿制服的警察就成了人们心中默认的权威和领袖 。

当图书馆里的人们发现外面出现了人群,延至冰冻的城市向南而去。经过警察地分析和判断,待在图书馆中相当于等死,出发一路向南才是唯一可以活下来的出路。于是,他号召大家和他一起离开图书馆,加入外面的向南而去的人群以获得生的希望。

此时,我们的男主山姆跳了出来,大声疾呼:别走!出去就会冻死,现在往南走已经来不及了!我爸说了,要找地方躲藏,取暖,也许还都能挺过去! 我爸很牛,是个气象学家 !

警察告诉大家:在这里没有补给,等下去只会等死,没有机会;走出去,虽然是冒险,但是很值得一试。人们看看警察,看看脸上稚气未脱的男主,看看周围的人群,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男主背向图书馆的大门,面朝向他而来的人群,任凭他的劝导与阻拦而不顾,投身于那个冰雪世界。这一刻,不同人的命运就此截然不同。 离开的,逐步冻死在了路上;留下的,最终迎来了阳光。

电影是虚构的,这个不用说。为什么这一段情节会被如此的设计?警察与孩子,科学与盲目,留下与离开,生与死,这些对比强烈的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如何选择。就像影片海报上的那句话: where will you be?

嘿!这么幼稚的选择谁不会啊!真的吗?如果真的置身与那个环境之下,你会做出最佳的选择吗?看看那些走出图书馆大门的人们,他们都是在纽约曼哈顿上班的白领精英们,他们真的那么愚蠢吗?

选择,是关于性命攸关的事情。 而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无理性和愚昧!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智商税,指的是那些因为无知或者愚昧而付出的金钱。

但是,和生命相比,这些钱又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一念生,一念死。

可这执念从哪里来,又有多少人能洞穿其中的奥秘?

暂先按下不表,我们先说点别的。

斯坦利 · 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一位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由于其所做的“ 人类的从众行为 ”的研究而著名于世。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听起来很陌生,但是提到 六度分离理论 ,你一定不会陌生吧。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需要通过6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 。如今的领英(Linkedin)就是这个理论的完美体现。而这个理论就是这个斯坦利 · 米尔格兰姆呈现给我们的。

The  small-world experiment  comprised several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Stanley Milgram and otherresearchers examining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for social networks of people inthe United States.The researchwas groundbreaking in that it suggested that human society is a small-world-type network characterized by shortpath-lengths. The experiment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phrase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althoughMilgram did not use this term himself. “小世界实验”包括由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和其他研究人员进行的几项实验组成,主要研究美国人群的社交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研究是开创性的,它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以短路径长度为特征的小世界型网络。此实验经常被人们与“六度分离理论”相提并论,尽管米尔格拉姆自己并没有使用这个术语。

今天要说的和六度分离理论无关。今天我们要说的斯坦利 · 米尔格兰姆在心理学领域,之所以被人们誉为大牛的一个实验,人称 服从实验 或者 米尔格兰姆实验 。

实验在耶鲁大学进行。

在一组实验中,一共有3个人。两名研究人员,和一名被试。被试首先被告知,该项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惩罚对记忆的效果,而实际上测试的目标是探究被试对于权威的服从程度究竟有多高。一名研究人员充当“权威”,控制整个实验过程。被试扮演老师的角色,另一面研究人员扮演学生——就是被试以为的被研究对象。

被试,也就是“老师”,会看到学生被固定在一个椅子上,有电极连在“学生”的手上,同时,老师将被告知,电击只会造成学生短暂的痛苦,而不会带来永久性的损伤。

测试的内容是一系列的与记忆相关的题目。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继续下一题目;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被要求按下电极的开关,对学生进行电击。每错一次,电击的电压就需要升高,升高的电压对应着不同按钮。电压从15V开始,逐步升高,30,45,60,直到450V。

在实验的过程中,假冒成学生的研究人员不断回答错误,而被试——老师则被另一名研究人员——“权威”不断的要求提升电压。当然,电击是假的,对面的学生只是在表演。学生此时的外在表现也由开始时的呻吟,痛苦,逐渐变为嚎叫,挣扎,咒骂,求饶。在此过程中,一般而言,老师会向研究人员问询该如何是好。而研究人员则会严厉的督促要求其继续,并告知被试,一切后果由研究者承担。

揭晓谜底的时候到了,在一共进行的40组测试中,26名被试,占65%,选择了服从,一路将电压提高了标着“致命”提示的450V。

由此,米尔格兰姆得出结论:

部分个体会服从权威人士的命令,做出违背自己良知的行为。 ——《巴普洛夫的狗:改变心理学的50个实验》亚当 · 哈特 · 戴维斯,英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行为认知领域,有个术语: appeal to authority ,中文翻译为 诉诸权威 。它源于一种认知偏差,认为专家(权威)会懂得更多,而且人们应该服从专家的意见。

有研究表明,当权威与个体意见不同时,人们倾向于选择符合权威的意见,虽然此时人们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压力。

回到电影《后天》的场景中,在那个复杂、紧迫和无望的场景下,身穿制服的警察很容易在人们不自觉中被当作权威对待。于是,在这种诉诸权威的心理偏差的影响下,人们放弃了更为理性的思考,跟着权威走出了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图书馆,来到了蛮荒之地,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了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二十七岁的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克里斯 · 格夫洛伊(上图),二十岁。几十年间,在这堵‘隔离人民的墙’下面,先后有三百位东德逃亡者被射杀……亨里奇的律师辩称这些卫兵仅仅是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

然而法官西奥多 · 赛德尔却不这么认为:

‘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 你有把枪口拾高一厘米的主权 ,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格夫洛伊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2021,P191。

对于警察或者士兵而言,命令更是一种无形的权威压力。在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指引下,亨里奇做出击毙克里斯 · 格夫洛伊的选择。我们无从得知在那一刻亨里奇的心路历程,他是否经历了内心的挣扎还是下意识的完成他的“任务”。也许,在紧急之中的那一瞬间,符合权威的要求所带来的直接的情绪波动和压力通过化学物质的分泌作用于他的大脑,他并没有继续思考,而直接选择了瞄准开枪。

一个声音说,相信警察的,他是真正的权威;另一个声音说,相信气象学家的,我们遇到的是气象问题而非治安问题。

一个声音说,听研究者的,他说没事就没事,我只要执行就好了;另一个声音说,相信自己,那么高的电压怎么会不给学生带来损害?就算是在实验,我也无权给他人带来如此大的痛苦。

一个声音说,瞄准,开枪,必须击毙他,这是我的职责和接受到的命令;另一个声音说,生命不可随意被夺去,打偏一点,让这个年轻人活下来更重要。

对大多数人而言,第一个声音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跑到你的脑海中,通过各种情绪和压力给你最直接的感受;而第二种声音, 需要你仔细的体会,通过你的批判性思维和良知,给你另一种选择 。

听谁的,你自己说了算!
本文标题: 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45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中国一直在反对洋节,但是好像又搞不好传统节日如何评价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