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村上春树「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战的受害者」的言论

发布时间: 2022-07-26 17:01: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如何评价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

如何看待村上春树「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战的受害者」的言论

如何评价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21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新作首次披露父亲身份震惊日本,再次呼吁:不要忘历史,你怎么看?

作为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带给我们太多感动,我想看过他作品的读者都会被他笔下的无数人物感动。近日,村上春树在《文学春秋》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的新作,在这篇长达二十八页的随笔中。村上春树首次披露了自己父亲曾是“侵华日军”的身份,在这篇随笔中,村上春树详细地描述了日军残忍的杀害中国俘虏的往事。

村上春树回忆起他在念小学的时候,父亲所在的部队参与了中国俘虏的处决,并且在父亲回到家后,跟村上春树叙述了这件事。在文章中,他还写道:“用军刀砍头颅的残忍情景,深深地烙在了自己幼小的心灵上了,无论多么不愉快,多么想转移视线,人们都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承受。必须接受。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历史的意义在哪呢?”他也为这篇随笔附上了一张自己小时候和父亲打棒球的合照。

村上春树的父亲名叫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日本京都,是当地寺庙住持的第二个儿子。20岁的村上千秋被征兵到了侵华日军第16师团第16连队当辎重队。期间参与了多场侵华战争,虽然父亲没有提及自己在部队的种种,但是村上春树隐约觉得父亲有意在逃避什么。村上春树说,父亲每天早上都会跪在佛坛前诵经,似乎在为自己的心灵涤洗。当问起父亲因何祈祷时,父亲回答说,为了在战场上死去的人,不论是敌方还是友方。当村上春树在查清楚自己父亲并没有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他如释重负,因为他深知南京大屠杀的罪孽深重。

其实,这并不是村上春树第一次呼吁不要忘记历史。在几年前接受采访时他就明确表示:“道歉并不是件耻辱的事,日本侵略其他国家是事实,历史认识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认真道歉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在他早期创作的《刺杀骑士团长》中,对于侵华日军的暴行有过非常深刻的描写,每个登场的人物仿佛就如同父亲口中所说的那般,充斥着无比真实的战争体验。那个时候,村上春树就已经有了这种认知,只有真正的道歉,才能不让历史被遗忘,才能真正的对得起那些因为侵华战争而牺牲死去的人们。

作为“二战后期作家”的村上春树,他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长篇小说《挪威森林》,让他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可以说,很多人都是通过他的挪威森林认识了他。因为笔风基调轻盈的文字气息而深受读者喜爱。我觉得,正视历史,是对过往的尊重,这并不是我们要带有仇恨的去看待哪个国家,只是我们需要正视历史。村上春树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作家,他深知爱国并不是说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触让世人遗忘这段历史,而是他想借由自己的文字力量,让自己国人清楚地认识到道歉的重要性,我觉得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历史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它见证了国家的发展,所以任何人都是不能跟着遗忘的。
我觉得是正确的,不管世界怎么发展,中国和日本怎么友好,可是依然不能原谅,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事实,而且当时有很多中国人牺牲,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都是不可能原谅的。
我特别的支持。因为毕竟我们都不要忘记自己国家的历史,这样才能够让国家更加的发展长久,更好的让国家长治久安。
答:我支持他的呼吁,因为这样的呼吁可以让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进而减少所犯的错误。

村上春树新作揭南京大屠杀40万死难者,这会影响日本正视历史吗?

村上春树新作《骑士团长杀人事件》中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然而却遭到日本右翼的批判。

关于二战的日本军人的罪行,其实世界早就已经有公论了,这点在世界各个地区大家都是承认的,包括日本的老百姓也有很多人知道日本侵略的事实。日本在二战中最恶劣的,对平民犯下的罪行是南京大屠杀,这点日本国内有良知的人,都会为此悔过。这些年来到中国南京承认罪行的日本人也越来越多。

村上春树是一个日本的著名作家,有一篇新作揭露出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内容描述了南京40万死难者的情况,这部作品是一个正义的作品,也是一部正面反应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作品,这部作品的历史意义是积极的,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也是一个有极大触动意义的作品,对于日本人民来说有很积极的影响。

村上春树新的作,目前收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抵制,他们甚至批判这部作品是弄虚作假。右翼势力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抵制和批判,来掩饰这部作品的正义性和客观性,右翼势力的通过打压村上春树的名誉,以及对作品进行污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希望自己的做法可以扰乱日本民众的关注。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并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因为村上春树的名气本身很大,他的作品一直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对于村上春树的新作,自然有不少的粉丝会去选择观看,这不是日本右翼势力能够用简单的抵制和污蔑可以消除的影响,也不是日本右翼势力可以掩盖事情。

村上春树本人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广大的日本人读着,详细的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实施,知道中国人民有40万的死难者,是被日本军国主义杀害。村上春树的作品在日本已经引起巨大的轰动,很多人开始购买村上春树的新作品,虽然有日本右翼势力的破坏,但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已经开始热销,所以村上春树的作品,会影响日本很多的人去正视历史,认识日本二战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这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如果是针对普通的日本民众,会起到比较大的影响作用,因为普通民众希望的是了解历史真相,毕竟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相反,如果是针对日本政府,不但不会影响其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反而会给村上春树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是日本民众和其政府截然不同的地方,民众永远是渴望和平的,而日本政府则是追求政治利益,其实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可以从其历史博物馆了解这些事实的真相,只不过当局为了隐瞒事实,恶意篡改了历史书籍和相关资料,这才会在日本的年轻一代形成了历史认知的盲区。

村上春树作为享誉全球的知名作家,能够在其新作中揭示历史真相和客观事实,说明其内心还是正直的,虽然作为日本人会在某些特定时期引起中华儿女的抵制和误解,但是从这件事情来看,无论他是什么国籍,都已经通过书中的内容展现出了其对良知和人性的看重。在日本,军国主义毒瘤依然存在,他们并不是不了解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只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故意掩盖真相,这也是文学作品无法纠正其观点的原因所在。

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两国民众都是希望更加理性的发展,毕竟民众之间都是渴望和平和经贸往来的,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体制,日本自二战战败以后,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战争罪行,反而变本加厉的挑起国际争端,对这样的国家和政府,根本无法抱有正视历史的幻想,过去没有选择正式,现在也不会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有所改变,甚至是未来的日本依然会坚持错误的反响,并且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重蹈覆辙。

无论日本政府是否会转变对历史的观点和态度,都是无法掩盖历史真相的,无论是华夏儿女还是世界人民,都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即使是日本各界人士也通过相关的渠道做出了榜样,只不过日本政府总是在装聋作哑,通过篡改教科书等形式虚构历史事实,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只会让其在没有归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名有良心的作家永远不会为政治因素左右,更不可能为了获奖而昧着良心写作。

村上一向是我崇敬的日本作家,事实上很多日本作家我都是崇敬的,虽然日本军方极度让人感到恶心,但日本作家是更超脱于政治的存在。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等人,他们的作品更多只是涉及美,涉及生活,而不刻意去涉及政治,更不会为了政治而去涉及政治。

村上的作品其实很少涉及历史,他写的小说更多的是在生活层面,所以往往也无关于政治。像《挪威的森林》就不说了,《1Q84》算是涉及比较多个人对于上层建筑的理解的了,但也极少有直接对于政治的描写。

所以这本新作竟会直言不讳地谈及南京大屠杀,我首先是感到惊讶的。毕竟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对于日本作家来说。说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的。但同时我一点也不意外,就像我说的,一个真正的作家,他一定是诚实的。只有他想说与不想说的话,没有他敢说与不敢说的话。

让我不意外的同样还有日本的左翼势力,这是一股简直不要脸的势力,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用谎言自我欺骗,直至把自己都骗得团团转。我只能说为日本那些无知的民众感到可怜吧,这也是正常的,很少有国家能像德国那样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罪行。日本就不敢,他们做的,就只是蒙蔽,欺骗,欺骗了自己,再欺骗下一代。希望抹去记忆,塑造一群对于历史完全无知,或者说是误解的民众,强化他们的统治,以及控制。

我相信除非日本出现真正有良知同时又胆识的领导人,否则日本永远不敢正视历史,他们对于历史也永远只会欺骗,他们的民众,也将永远地陷入被欺骗。

你如何评价村上春树这位作家?

到目前为止,一共就看过村上春树的两本书,一本是短篇小说《萤》,这本也算是后来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开始。另一本就是《挪威的森林》了。所以,总的来说不算特别了解他的作品,我所有的表述也只基于这两本小说。先说《挪威的森林》,这应该算是村上春树比较出名的小说,而他本人也可以说是比较悲情的作家了,毕竟陪跑诺贝尔文学奖十多年,却从未获得该项奖。其实,究其原因,我们也还是可以在《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找到答案了。小说的故事仅仅围绕几个年轻人的故事展开,故事娓娓道来,节奏很轻也很慢,像故人再跟你诉说他过去的事情。而这样的题材很明显达不到文学奖的要求,书中没有关于人性的思考,没有沉重的话题,通俗,大众,易懂是他全部的特色。当然,《挪威》在中国能够如此受大众的好评,跟他的翻译也不无关系。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林少华版跟赖明珠版,我只看过林少华版的,但我觉得应该是比赖明珠的好的。文中很多词语用的使文章更有韵味。值得一提的是林少华翻译过很多村上春树的作品,《萤》《且听风吟》《海上的卡夫卡》等等。再说《萤》,《萤》应该算他比较小众的小说了。里面有五个小的故事,分别是《萤》《跳舞的小人》《烧仓房》《盲柳与睡女》《三个德国幻想》。《萤》是《挪威的森林》的前奏曲,四年后村上春树以此为基础写出了《挪》。另外四篇,如:《跳舞的小人》是有趣的求爱故事。《烧仓房》、《盲柳与睡女》描写人生的和无奈,表现了村上春树深沉的另一面,《三个德国幻想》描写了东西德统一前的柏林。《萤》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短篇小说集。至于其他就不多赘述了,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的来说,村上春树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也非常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应当给予尊重及肯定的作家。
其实如果让我来评价村上春树的话,我觉得他的所有的小说和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那些经典之作,确实都非常的有可读性和可看性,不过我始终认为,我们确实过高的,估计了也是过高的评价了,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其实我觉得他对日本文坛的贡献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高。
我认为村上春树这位作家的作品其实是很难搞懂的,我之前读过他的一本作品,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完全没有读懂,甚至会觉得他的文字很生涩,没有一种让人读下去的兴趣,但是有一次在无聊的时候静下心来仔细读,却发现有另一种韵味。
村上像他的小说世界一样丰富多彩,身上总有种迷人感。
总是寻找大于自身价值的责任:采访东京毒气受害者;耶路撒冷的发言(“在一座巨大坚实的墙和与之撞击的鸡蛋之间,我永远都站在鸡蛋这一边”)——这些都已超越一个“小清新”小说家的范畴。
我觉得村上春树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家。他写的非常多经典的作品,当然我也非常的喜欢他。我从小就看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作家,希望他以后也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如何评价村上春树

长处:惊人的气氛渲染能力和想象力,不错的冷幽默,细节铺陈和状态勾勒笔法出色,敏锐,恐怖的坚持。
不足:在驾驭大长篇时不如小短篇出色,实际上许多长篇都由短篇补缀而成。

太过流行对他不是阻碍。金庸、大仲马、《红楼梦》、莎士比亚流行成那样,对他们的伟大有阻碍吗?
2

村上春树不算很日本。论到“和风”,谷绮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们都比他风味浓郁。村上春树是个很美式的小说家,公认的翻译腔重。生活方式上,他读大学期间搞爵士乐酒吧,29岁才出道写小说,又搞翻译,著名的跑步狂人。很美式。他大学毕业很晚,26岁了吧。在《出租车上的吸血鬼》里,他曾自嘲过“大学上了七年之久”。大学期间他一直在混爵士酒吧,后来和太太结婚了就贷款500万日元开酒吧,直到30岁关张。那段时间,他各类通宵生活极多。这段生活,在《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里都有描写。《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男主角干脆就是开爵士酒吧的。

作者:张佳玮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29718/answer/153962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村上春树很欣赏美国作家,屡次提到菲茨杰拉德、雷蒙德·钱德勒和雷蒙德·卡佛。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也是他致敬的三大对象,早年风格的影响人。

村上春树在他作品里,不只一次提到菲茨杰拉德。《且听风吟》里,谈及他虚构的“哈特费尔德”,说其战斗姿态时,就列了菲茨杰拉德做比照。《挪威的森林》里,渡边和永泽已经把菲茨杰拉德列到经典地位了。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许多部分都可以看作对菲茨杰拉德的致敬,尤其末尾离开爵士酒吧,上长途车看海岸灯灭,“一切一去杳然,无人可捕获”那一段,风味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经典的海滩独白绝似。在《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前半段,村上春树一直在半重复菲茨杰拉德的一个主题。菲茨杰拉德在告别他的南方,村上春树在告别他的海边故乡(《寻羊》里被填埋了的海、“宇宙飞船”号弹子球机)、“20年代”和过往记忆。
村上春树1979年写完《且听风吟》,1980年《1973年的弹子球》。如上所述,都还偏小清新的年代,但已经开始出现“被过去时光吸噬进黑暗之中”的警觉感。同时期的短篇,1981年《意大利面之年》、《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这种“个人情怀+回忆”的路数,非常老练了。

1982年《下午最后的草坪》已经露出一些阴暗,对那个阿姨不存在的女儿房间的打量,渗透着阴森味道。1983年《烧仓房》,对“黑暗暴力吞噬掉世上不被注意的人”这点,他开始点到了。也就是这年,《寻羊冒险记》出版。而且细想的话,《烧仓房》还可以提示到《舞舞舞》里面“被消失”的女孩们。

然后,他开始从静观派往行动派变化——在我看来,《舞舞舞》里雪的父亲,那个先写青春小说,然后变成行动派的牧村拓,有一点他自嘲的意思。
村上春树说他喜欢雷蒙德·钱德勒。他说他读了十几遍《漫长的告别》。2006年亲自把这书译成日文了。
实际上,对照《舞舞舞》和《漫长的告别》,有个显而易见的细节。《舞舞舞》里主角被“渔夫”和“文学”俩警察带去讯问的经典黑色幽默段落,可以类比《漫长的告别》里,特里·伦诺克斯刚失踪时,俩警察闯到马洛家来敲门的情节——根本就是致敬段落。
《舞舞舞》和《漫长的告别》里,同样富贵,但同样对之厌倦不堪,喜欢没事来找主角喝酒发牢骚的五反田和特里·伦诺克斯,嗅来也有几分像的。
村上春树自己也说过,《1973年的弹子球》写完后,他有过选择。然后就是《寻羊冒险记》里。在我看来,这多少有点,从菲茨杰拉德转向钱德勒。《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风格类似,清新、悒郁,略微有他后来招牌的“彼侧之空虚”的意境了,但大多还是在和流逝的时间对抗。清澈秀雅派。《寻羊》和《舞舞舞》,主角行动起来,开始有类侦探小说的意思,各类村上春树式的想像力、黑色幽默和比喻也出来了。《寻羊》和《舞舞舞》里的主角,不是个省油的灯,冷幽默,到处溜达,有对抗,有碰撞,有钱德勒的马洛味。如果读村上春树小说的英译本,再对照钱德勒,感觉尤其明显。
其实林少华老师真译得不着力处,就是这里。这个阶段开始,村上春树短段落减少,大篇幅陈述独白或描写周遭的长段落增多,所以显得林少华老师的译笔虽然文章锦绣,但略粘,灵活干练的劲和那股冷笑话吐槽劲,就少了。

村上春树喜欢卡佛的事尽人皆知。“极简主义”也被说成烂话题了。想一点其他的。
卡佛很有趣的一点。《大教堂》和《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这两篇,都有一个极有趣的倾向。从现实,逐渐过渡到一个近虚空的情境。《大教堂》结尾尤其如此,盲人慢慢把现实感抽离掉,反客为主,一切进入了他的虚空领域。实际上,卡佛悼念他父亲的那篇文,结尾大家都开始念“雷蒙德”也有类似观感。
(科塔萨尔的短篇也类似,但他更喜欢从一个极端过渡到另一个极端,而非停在虚空)
村上春树喜欢描写一个玄空的彼侧世界,这一点,是他和卡佛最像的。

村上春树的小说里,常有两个女性。一个温柔年长性格偏内向,一个活泼年少而且常神神叨叨。比如:
《挪威的森林》:抑郁的直子,春鹿般的绿子。
《舞舞舞》:娴静的由美吉,通灵到神异的雪。
《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29岁的图书馆大胃姑娘,一身粉红17岁的胖女郎。
《奇鸟行状录》:失踪的太太,神神叨叨的笠原MAY。
诸如此类。
前者基本代表过去的年代、已故的人,而且连接着黑暗(比如,由美吉连接着羊男,失踪的太太连接着她可怕的哥哥,直子和木月),是暗之彼侧。而后者相对代表着阳光烂漫的生之世界。

所以我有个推论。《1973年的弹子球》,双胞胎女郎基本代表了那个活泼年少神神叨叨的搭花茬姑娘,而那个温柔年长性格内向的姑娘则是——弹子球机。在那段故事里,弹子球机基本起着联系70年代初少年时光的作用。最后,当主角见到弹子球机并与之对话时,小说真正的核心话题才出现。

在面对这两个姑娘时,主角一般会睡那个温柔年长性格内向的,而不睡后一个——虽然和绿子也有几次箭在弦上。大体上,村上春树似乎想用“与过去的女人睡觉”来完成“与过去的连接”。
所以,《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主角最后还是和岛本睡了。《海边的卡夫卡》里,田村卡夫卡基本是做了半乱伦式的思想冲激。

他小说里,女性和男主角的关系分两类。在成熟性女主角面前,男主角显得呆萌不靠谱(《困》、《舞舞舞》里面对由美吉的时刻);在活泼小女生面前,男主角显得应变不足(《舞舞舞》里面对雪的时候)。这是他造包袱的好手段:两人关系里,总有一个特别胸有成竹,一往无前;另一个犹豫顾忌,迟迟疑疑。最典型的,就是《再袭面包店》了。

另一个倾向:
他小说里,真正参与到剧情中的人,基本都比他聪明。接话茬神神叨叨的姑娘个个都比他伶俐,不必再提。而他擅长描写“现实得令人恐惧的反派”,而且描写出他们的黑暗魅力。比如《寻羊冒险记》里的秘书,比如《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里的小个子,比如《舞舞舞》里的牧村拓,比如《奇鸟行状录》里的牛河。他们的作派,普遍有这种潜台词:
“喂喂,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都是成年人了,何必拐弯抹角呢。我也不想刻意伪善,但就这样直接把事情说清楚比较好吧!”

他的大多数小说,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不合时宜”的,守旧的,怀念着早年故乡海滩风景和故友的,不喜欢大城市现实主义冷酷面貌的,性格独立的,爱耍冷幽默的主角
VS
一个黑暗的、现实的、狡猾的、庞大的、吞噬时光的、带有死亡阴影的、填海造陆把一切美好旧时代事物吃掉的、资本式的、暴力的,大家伙的捉迷藏游戏。

(《且听风吟》里的流逝时光和战争阴影,《弹子球》里的虚空时光和新别墅区,《寻羊》里的羊,《舞舞舞》里贯彻始终的死亡阴影,《鸟》里的绵谷升及他身后剥皮鲍里斯的阴影,《海边的卡夫卡》里把中田强行变笨而且始终侵袭他身体的黑暗,都是那样一个"大家伙”)

更进一步的猜想:
村上春树和他父亲的关系,众所周知,不是太好。而他小说里的父亲形象,经常显得功利、世俗、庞大、黑暗、和战争相关。村上春树对女性尤其是年长女性的态度,比对男性态度好得多。《海边的卡夫卡》里,田村卡夫卡间接弑父。我觉得,这可以当做他的另一个隐喻:他很抵制约定俗成的、专制的父权——那个“大家伙”。

在我看来,村上春树的最聪明处:
他擅长一两人之间的对话,很擅长气氛的描摹,所以他描写“正常世界过渡到彼侧世界的幽暗”时非常随心所欲。所以无论他的篇幅多么长,三人以上的对话其实很少。这也是后期他主角必须到处活动的原因:主角是书胆,得串起一切来。而且,他非常擅用比喻。他的比喻需要的不是精准,而是极强的画面感。所以他的小说有非常细碎亮丽的镜头感,“如空中所见西奈半岛般横无际涯的饥饿”,“静得像沉在湖底”,之类。加上他一边不断说自己很寻常,一边恶意卖萌的猛加吐槽(这也是林少华老师译得不算好的一点),很容易让人觉得:

这个独善其身的、偶尔有小伤感但大体冷幽默的、怀旧美好抵制按部就班社会的、对政治和战争及庞大机器抱着反感的、偶尔卖萌玩象征的、想象力泛滥的家伙,在跟一个庞大呆滞黑暗的对手捉迷藏。在偏长的小说里,他经常被对手搞得很压抑;但若干极短篇小说里,对手既不够可怕,互相折腾起来也无伤大雅——所以,他的极短篇小说,比如《夜半蜘蛛猴》里那些,格外欢乐。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21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村上春树「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战的受害者」的言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351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约翰牛和汉斯猫等会如此积极对抗毛子 吃力不讨好炎炎夏日有什么有效的防晒霜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