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三品官员就可以称为宰相

发布时间: 2022-07-04 03:00: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唐代的宰相只是个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首先中国汉人政权中确实是没有宰相这个官职的,相这个官职是有的,宰相就是宰执之相的意...

为什么唐朝三品官员就可以称为宰相

唐代的宰相只是个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首先中国汉人政权中确实是没有“宰相”这个官职的,“相”这个官职是有的,宰相就是宰执之相的意思,大家口语上叫宰相,意思表达到就行了。

虽然没有宰相这个官职,当时对于当了哪些官能被称为宰相,历朝历代是有约定俗成的规定的,这一点就连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宋仁宗时期,通过科举发掘出苏轼兄弟后,回到后宫就曾高兴地说:“我为子孙寻觅到了两位宰相之才。”说明即使是皇帝,也是承认宰相这个不成文的官职存在的。

各个朝代被称为宰相的官职是不一样的。

先看唐朝,唐朝是群相制,就是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起担任。唐朝朝廷主要的架构是三省六部,担任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这三省的长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那么担任尚书仆射、门下侍中、中书令这三个官职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宰相,后来几经改革,唐朝又加设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这也可以被称为宰相,唐朝晚期,又加设了参知机务、参掌机密、参知政事、参谋政事等职务,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到了宋朝后,宰相权力经过改革后,起初担任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得都可称为宰相、宋神宗改革后,左、右仆射为宰相,同时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宋神宗为了绕开老的体系,可以方便推行自己的新政,到了南宋,左仆射加同平章事和右仆射加同平章事分担相权,可称为宰相。

明朝时候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撤了丞相制度,可是后来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已经承担了宰相的职务,因此明朝后期凡是入了内阁的大学士都可以被称为宰相,内阁首辅为宰相之首。

清朝时,中期的宰相就是入了军机处的大臣,晚期则以内阁总理大臣为首。

而唐朝的官职,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这些都是正一品,一般是荣誉加衔。尚书令一人,正二品,这是李世民干过的,后来只有作死的军阀们当过;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侍中二人,正二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

左右卫上将军,从二品。特进也是正二品,这是退休宰相担任的散官,李靖就当过,是国策重要顾问。各卫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秦琼等军界元老干过。大都督府都督从二品。

所以总结一下,古代官员的品级和他实际的权力并不一定是对等的,品级只是确定了你的荣誉和待遇,并不是说你是正一品你的权力就是最大的,关键还是要看你担任的实际职务。

唐朝实施的是群相制,宰相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很多官职都可以被称之为宰相。

唐朝初年实施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的长官分别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正儿八经的宰相。这里中书令和侍中都属于三品官,但是尚书令是比较特殊的,下面单独说一下。

整个唐朝时期,尚书令是二品官,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当过,李世民当皇帝后,再无人担任过。因此尚书省的副长官就成为尚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尚书省的副长官为尚书左右仆射,三品官,也是宰相(唐朝中后期被边缘化)。

除了三省的长官是宰相,唐太宗时期为了分化相权,又指定一批高官为宰相,额外附加一个差遣官职叫做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三品官。武则天时期,因为中书省和门下省被改为女性化的名字凤阁和鸾台,因此同中书门下三品也被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年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就担任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在唐朝,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们权势滔天,但只是三品官,那么一品二品又是什么样的官职呢?

一品官,主要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

这些官职,基本都是荣誉官衔,都是虚衔,给有功之臣和皇亲国戚的。这里稍微讲一下开府仪同三司。

太师、太傅、太保,被称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被称为三公。三师和三公,合成成为三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司是实权官,可以开府办公,比如说太师府之类的。有些官员虽然没有没有三司之名,却有三司之实,叫做“开府仪同三司”。到了隋唐时期三司都是虚衔,不能开府,“开府仪同三司”也只剩下个名称。

另外,唐朝的骠骑大将军是武职之首,但并意味着就有兵权。

还值得一说的是,李世民当秦王,曾被李渊授予天策上将,那也是一品官,李世民专属的。

二品官,前面说了李世民曾担任过的尚书令,这里不再多说。另外还有一个跟李世民相关的二品官,叫做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在唐朝时期也是李世民专属的。

另外,文散官中的特进,武散官中的辅国大将军也是二品官。

上面这些官职,有些是职事官,有些是散官,情况比较复杂,有空再给大家细说吧。

首先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宰相只是三品官。像太师、太傅则是一品官员。辅国大将军、尚书令、这些都是二品官员。不过唐代的一品官员基本上都是属于位高权不重, 一般给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但还没有退下来的大臣的 。
正一品是:1.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2.爵:亲王。正二品是:1.职官: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二年擢升正二品)。2.文散官:特进。3.武散官:辅国大将军。4.爵:开国郡公。5.勋:上柱国。
唐朝一品官,甚至部分二品官都是虚衔,不掌实职,比如一品官有太师,太傅,还有皇室宗亲的亲王,公主等。二品官有特进官职,辅国大将军等。三品宰相以下才会掌实职官职,比如说六部尚书等,有部分特例会进二品官职。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宰相之职在我们心中大概是一个很高的官职,反正小时候我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幻想自己可以做宰相或者丞相,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今天,我碰到这个问题之后才发现原来宰相只是区区三品官,在它的上面还有两品,顿时梦就醒了。既然唐代权重的宰相只是三品官,那么一品,二品到底是什么官呢?下面具体说明:

唐代的一品官职多位虚职,位高权不重,比如三公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天策上将等官职,这些职位多是用来赏赐给一些德高望重的宿老,或者一些上了年纪,但还没有退下来的大臣。唐朝一品职务的产生,本质上就是因为皇帝安抚群臣的需要。相比较于一品官职,唐朝的二品官职往往才是当朝人臣追求的目标。尚书令,辅国大将军,大行台尚书令,上柱国,太子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等官职皆是二品。

隋唐英雄传中的程咬金就是从二品,不过是在他死了以后,朝廷表彰他的功劳,追封骠骑大将军。由此我们看到唐代的一品二品官员实在难得,相比较于“镜中花,水中月”的一品二品职位,士子们更想追求实际一点的宰相之位,虽然品级只有三品,但是权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唐朝之所以宰相只是三品官和它的政治体制有很大关系。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即宰相,所以宰相往往掌握了整个政治结构中的第二高的权力。在《新唐书》中曾有一段话记载:宰相之职,佐卫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可见宰相之重要,皇帝为了节制宰相之权,就用了很常见的一招“权重位不高”。

一品、二品都是一些给皇亲国戚的官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比如太傅、少保等。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一品大官自然是公爵。而二品大官就是中书令,统领中书省的各大官员。
一品二品就是太傅、少保这样的官,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主要是给皇亲国戚或特别有功的大臣养老用的。

唐朝三品官就能当宰相,县令仅是八九品的官职吗?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唐朝官员品级极低:三品官就能当宰相,八九品就能当县令。这可能是受了“开府仪同三司”和“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两个词的影响,并进而推算出唐朝三品官可以当宰相,县令也就是个八九品官。

我们看唐朝正史和相关墓志铭就会发现史料跟民间传说正相反:事实上唐朝县令最低为七品,甚至正五品乃至从二品的县令也有,这一点新旧两唐书、《唐会要》和秦琼的孙子秦佾都可以作证:唐朝官员品级之高超乎人们想象,一品宰相很常见,二品县令也真的可以有。

为了让读者诸君印象深刻,咱们先按照《唐会要·卷一·帝号上》的记载,看看唐高祖李渊执政期间的宰相都有谁:“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年号一,尽武德九年。宰相十六人:秦王(李世民)、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玄)龄。”

《唐会要》记载的李渊朝十六位宰相,名字并不叫宰相,而是职权相当于宰相。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主官,都有资格被称为宰相。比如裴寂的正式官职是尚书左仆射(自李世民之后,唐朝不设尚书令和天策上将),刘文静有资格被称为宰相时候的官职是“纳言”,也就是门下省的主官“侍中(隋曰纳言,又名侍内。武德为纳言,又改为侍中)”。

这些人爵位最低的也是国公,国公几品呢?《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有记载:“从第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嗣王、郡王、国公。”

那么三品的宰相有没有呢,这个还真有,但那是权宜之计:有些人被提拔到宰相岗位上,但品级不够高,于是就给他们加了个“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国公出任宰相,根本就不用什么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令也不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自从有这个官职,就是正二品,李世民称帝后不设尚书令,用尚书左右仆射代行尚书令职权,官职为从二品。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而不是“同尚书中书门下三品”。

同时我们还发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不是真正“同三品”,有这个称号的人的品级可能远远高于三品:“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自高宗已(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

《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尚书令一员,正二品。武德中,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左右仆射各一员,从二品;门下省,侍中二员,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二年十一月九日,升为正二品;中书省,中书令二员,武德曰内史令,寻改为中书令,本正三品,与侍中同升正二品,自后不改也。”

《新唐书》的记载比较简单,可能是按照三省主官最高级别记载的:“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侍中之职,大祭祀则从,盥则奉巾,奉匏爵(类似酒杯)赞献(也就是给侍中打杂的);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

这样看来,唐朝最有权力的部门,是尚书省,真宰相是尚书左右仆射。侍中纳言也好中书令内史令也罢,跟尚书仆射可能同级,但职权远不如尚书仆射——人家尚书仆射管着六部呢。

大家都知道,“神探狄仁杰”被称为一代名相(不能叫大唐名相,因为他拜相的时候国号为周),就是因为他当过“纳言兼右肃政御史大夫”和“内史令”,也就是管过门下中书两省。

狄仁杰拜相之前,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还当过“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鸾台侍郎,就是门下省侍中的副手(垂拱元年曰鸾台侍郎, 天宝元年曰门下侍郎),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宰相的。狄仁杰的加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武则天改的,原先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比“同中书门下三品”还低一级。

狄仁杰没当过尚书仆射,但是并不影响他官居一品,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后来的品级那么高。狄仁杰被称为“狄梁公”,这个称号在他生前是没有人这么叫的:“中宗(李显)即位,追赠司空,睿宗(李旦)又封梁国公。《旧唐书·列传第四十》”

说完宰相级别,咱们再来看看县令。事实上唐朝的县令也是分五等的,但就是最低等的小县县令,也没有低于七品的:“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谓之京县,令各一人,正五品上;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令各一人,正六品下;诸州上县,令一人,从六品上;诸州中县,令一人,正七品上;诸州中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下;诸州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下。”

白纸黑字的唐史摆在那里,这些史料可以证明:称县令为七品芝麻官,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最低级的县令也是七品官。

唐朝的县令品级可以达到五品之高,这级别在明朝可以当知州,在清朝可以当同知(知府的副职)。这样看来,唐朝的知县品级不仅不低,而且可能是历朝历代最高的。

唐朝县令品级高,秦琼之孙、秦怀道之子秦佾可以作证,因为他给父亲做的墓志铭中明确写着:“祖叔宝,佐命功臣、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翼国公。父怀道,太宗文皇帝左千牛。秩满,迁绵州司士参军。又迁常州义兴县令,袭爵历城县开国公。”

不知道为什么,秦怀道承袭的不是秦琼的胡国公,而是秦琼之父的历城县开国公,这也许是因为秦怀道还有一个嫡长子哥哥吧。秦怀道的哥哥叫秦什么道,因为碑文缺字,正史中有没有记载,我们就不去管他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这位常州义兴县令秦怀道,可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县公,是从二品官:“从第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开国县公、柱国。《旧唐书·职官二》”

秦琼的儿子以世袭开国县公的从二品级别出任外县县令,可能跟秦琼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心中产生了隔阂有关——其子孙后代被赶出了权利中心,这纯属降级外放,比贬官流放好听一点而已。

这篇文章比较枯燥,引用了大量史料原文,只是为了证明一点:唐朝的县令品级,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三品官当宰相不是没有,但那只是“享受宰相待遇”,真正掌握宰相实权(管六部)的尚书省主官,级别从来就没有低于二品……

为什么唐朝宰相品位那么低?只是三品而已!

唐代的品位和职位是分开的。品,只是看年资和决定一部分待遇的,而职位才是决定具体干啥的……所以低品高职的人很多。
另外,唐代的一二品官,特别是一品官一般都是荣誉,也就是得到的那个人一般都是已经死了,没死也退休了,是不干事的。真正掌权的人三品已经算是很高了 。

另一方面,相权从汉代开始都是一直下降的,皇帝为了巩固权利,会更倾向于用年轻人和权势不足的官员来承担宰相的权利,并给他们一个比较小的官职,而将现有的宰相职位变成虚衔,这样多次发展之后,宰相的官职就越来越低了……
唐朝的制度里宰相不是后期我们提到的宰相那么大的职能以及权力,而且唐朝时期每一个皇帝的宰相都有多个,著名的唐太宗时期有二十多个宰相,其他皇帝的宰相也很多,多的可能达到七八十个吧,所以这个职位不可能太高。
因为唐朝三品以上就几乎是荣誉官衔了。举个例子,唐开国县公、柱国位同从二品,而明清所有爵位都是超一品的。唐朝正四品就可以任参议,也就是变相的宰相了。
一品是荣誉,一般死人封的。二品是外戚皇族之类的。三品才是最大的官
唐朝时期宰相基本上就是一个品衔了,严格来讲与隋朝之前的宰相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唐朝三品官员就可以称为宰相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344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同一个品种的猫脾气不一样高考想考重点大学,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