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 2022-03-05 18:59: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明朝有多少个省啊???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来改答案-,-++searover0724这位同学你说的是元朝的行政区划明朝行政区划明初...

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哪些地方

明朝有多少个省啊???

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来改答案- -++searover0724这位同学你说的是元朝的行政区划

明朝行政区划

明初曾沿袭蒙元的行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8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明代一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实际控制为当地宗教首领八大法王分辖各政教中心的寺院,还有各诸侯家属封地),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以上均属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成为各省常制。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抚辖两布政使地,如正统年间和山西河南巡抚。有的一省一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楚州)。有的在几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如南赣韶汀巡抚就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分离。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道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明代并改元的路为府,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两京十三省

明初曾沿袭蒙元的行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8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明代一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实际控制为当地宗教首领八大法王分辖各政教中心的寺院,还有各诸侯家属封地),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以上均属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来自 百度百科
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明代一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实际控制为当地宗教首领八大法王分辖各政教中心的寺院,还有各诸侯家属封地),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以上均属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两京十三省,两就是指南京与北京.十三省则是指两湖,两广等
12个...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中书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宣政院辖地..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

明朝的版图是不是仅有两京十三省?长城是不是明朝北方边界线?

明朝的版图是仅有两京十三省。

两京一十三省指明朝政府除京师、南京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省)。即北直隶(京师、北京、顺天府)、南直隶(南京、应天府)、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明朝行政区划为“承宣布政使司”,等同于今日省、直辖市一级行政区划,“布政使司衙门”即为“省厅”。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京师(北直隶),治所北京,今北京。下辖府: 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

南京(南直隶),治所南京,今江苏南京。下辖府: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

长城是明朝北方边界线。

明代长城是从明太祖洪武年间至明神宗万历年间,经过先后20次修建起来的,动用约200万—300万人在累计200年时间内修筑的,最后形成了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千米的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是明朝与蒙古的分界线。

明代还在重点防御蒙古骑兵的河北和山西等地修建了内长城和外长城,相当于两重保护,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与历史上的所谓漠南蒙古的界限相吻合。

明成祖时期明朝最大疆域(1424年) 明朝疆域在嘉靖以前大体上是“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1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

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什么

经常看电视上说具体指什么偶怎么不晓D??rn有知道的没~~~~~~~~~~`

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明朝行政区划,把全国分为两个京都,13个布政使司。

大明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

具体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克什米尔和新疆西部。

扩展资料:

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南直隶。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

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四川、湖广、福建、山西。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 

此外,在政教合一的青藏地区设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东北女真部落设奴儿干都司,下辖131卫,至万历年间增至384卫;另有置于嘉峪关以西地区的西北八卫,以上均属羁縻卫所,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明朝最后有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行政区划

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明朝行政区划,把全国分为两个京都,13个布政使司。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西部和拉达克。

划分: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分离。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

明朝大致上继承元朝行政区划,其一级地方行政区分置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与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别掌管行政、司法与军事等三种治权,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布政司通称省,底下依序有道、府与县。道是明朝特别设置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行政单位,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府原为元朝的路,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两京:京师、南京

  http://post.baidu.com/f?kz=164352897

  明朝政府除京师、南京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省):

  京师(北直隶),治所北京,今北京。
  下辖府: 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

  南京(南直隶),治所南京,今江苏南京。
  下辖府: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

  山东,治所济南,今山东济南。
  下辖: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

  山西,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
  下辖: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

  河南,治所开封,今河南开封。
  下辖:开封、河南、归德、汝宁、南阳、怀庆、卫辉、彰德

  陕西,治所西安,今陕西西安。
  下辖:西安、凤翔、汉中、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

  四川,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
  下辖:成都、保宁、顺庆、夔州、重庆、遵义、叙州、龙安、马湖、镇雄、乌蒙、乌撒、东川

  江西,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
  下辖: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建昌、抚州、吉安、临江、袁州、赣州、南安

  湖广:治所武昌,今湖北武昌。
  下辖:武昌、汉阳、黄州、承天、辰州、德安、岳州、荆州、襄阳、宝庆、郧阳、长沙、常德、衡州、永州、宝庆

  浙江,治所杭州,今浙江杭州。
  下辖: 杭州、严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台州、金华、衢州、处州、温州

  福建:治所福州,今福建福州
  下辖: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

  广东,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
  下辖:广州、肇庆、韶州、惠州、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

  广西,治所桂林,今广西桂林。
  下辖: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广远、南宁、思恩、太平、思明、镇安

  云南,治所云南,今云南昆明。
  下辖:云南、曲靖、临安、激江、广西、广南、元江、楚雄、鹤庆、姚安、武定、景东、镇沅、大理、丽江、永宁、永昌、蒙化、顺宁

  贵州,治所贵阳,今贵州贵阳。
  下辖:贵阳、安顺、都匀、平越、黎平、思南、思州、镇远、铜仁、石阡

  在黑龙江流域,明朝政府在西起阿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建立了都指挥使司、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几百个。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口附近特林地方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这些行政机构。
两京是天津、北京
  两京一十三省指明朝政府除京师、南京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省)。即北直隶(京师、北京、顺天府)、南直隶(南京、应天府)、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明朝行政区划为“承宣布政使司”,等同于今日省、直辖市一级行政区划,“布政使司衙门”即为“省厅”。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京师(北直隶),治所北京,今北京。下辖府: 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
    南京(南直隶),治所南京,今江苏南京。下辖府: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
  山东,治所济南,今山东济南。下辖: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
  山西,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下辖: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
  河南,治所开封,今河南开封。下辖:开封、河南、归德、汝宁、南阳、怀庆、卫辉、彰德。
  陕西,治所西安,今陕西西安。下辖:西安、凤翔、汉中、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
  四川,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下辖:成都、保宁、顺庆、夔州、重庆、遵义、叙州、龙安、马湖、镇雄、乌蒙、乌撒、东川。
  江西,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下辖: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建昌、抚州、吉安、临江、袁州、赣州、南安。
  湖广:治所武昌,今湖北武昌。下辖:武昌、汉阳、黄州、承天、辰州、德安、岳州、荆州、襄阳、宝庆、郧阳、长沙、常德、衡州、永州、宝庆。
    浙江,治所杭州,今浙江杭州。下辖: 杭州、严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台州、金华、衢州、处州、温州。
  福建:治所福州,今福建福州下辖: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
  广东,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下辖:广州、肇庆、韶州、惠州、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
  广西,治所桂林,今广西桂林。下辖: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广远、南宁、思恩、太平、思明、镇安。
  云南,治所云南,今云南昆明。下辖:云南、曲靖、临安、激江、广西、广南、元江、楚雄、鹤庆、姚安、武定、景东、镇沅、大理、丽江、永宁、永昌、蒙化、顺宁。
贵州,治所贵阳,今贵州贵阳。下辖:贵阳、安顺、都匀、平越、黎平、思南、思州、镇远、铜仁、石阡。
  在黑龙江流域,明朝政府在西起阿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建立了都指挥使司、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几百个。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口附近特林地方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这些行政机构。

明朝的“两京十三省”中的“两京”是个什么建制?

看过明朝题材的历史电视剧,大家都会发现里面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叫做两京一十三省。所谓的两京一十三省,是指对当时明朝,全国的政治区域划分,而其中的两京,指的自然就是北京和南京。但是在明朝的时候,特别是朱元璋时期,明朝的北京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北京,反而是河南的开封。

后来朱棣夺取了朱允文的同志,自己做的皇帝,他就把都城迁移到了北京,可能是为了加强对于北方地区的管理,因为中国的将军实在是太过于广大了,把都城向北边迁移对于有效加强,北方地区的管理是很有作用的,而且朱棣做王爷的时候,它的主要统治区域也是在北方。

而南京是孝陵所在地如果南京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的话,对于明朝的统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南京也是作为两京中的一京,是在明朝的政治管辖中十分独特的一个。可以这么说,在明朝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南京则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两个地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性。

南京是朱元璋陵墓孝陵的所在地,所以对于明朝来说,提升南京的政治地位,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南京能够跟北京相提并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北京自然不用说是朱棣定都的地方,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地位自然遥遥领先,其他的省份,特别是对于朱棣刚刚统治的初期,稳固他的统治地位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近几年中国电视剧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电视剧却是比较伤的,我们在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时候,甚至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否则很多的情节都完全看不懂。

明朝行政区划为“承宣布政使司”,等同于今日省、直辖市一级行政区划,“布政使司衙门”即为“省厅”。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两京应该就是直隶吧!
因为明朝刚开始的,都城是在南京,后来搬迁到了北京。
俩京并不是指两个“京城”,而是两个直隶。
是采用了直隶建制,分为南京和北京。

明朝的“两京十三省”,都是指哪些地方?

两京指明朝的南直隶和北直隶,即今天的南京和北京。
而明朝的十三省,也即十三布政使司。沿海岸线由北向南有:山东(含辽东)、浙江、福建、广东,然后还有山西、河南、湖广、江西、广西(省会桂林)、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包括甘肃东部)。
两京:南京(朱元璋)、北京(朱棣-崇祯)

十三省:
1、山东,治所济南,今山东济南。
2、山西,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
3、河南,治所开封,今河南开封。
4、陕西,治所西安,今陕西西安。
5、四川,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
6、江西,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
7、湖广,治所武昌,今湖北武昌。
8、浙江,治所杭州,今浙江杭州。
9、福建,治所福州,今福建福州。
10、广东,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
11、广西,治所桂林,今广西桂林。
12、云南,治所云南,今云南昆明。
13、贵州,治所贵阳,今贵州贵阳。

如图所示,前期版图为巅峰期!
明朝中后期边境缩水。
塞王分布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靖难之役时期):







大明前期:







山  东  等  处  承  宣  布  政  使  司:






大明十五省(核心):




其他版本:





明成祖朱棣时期形势图:




辽东都司:








本文标题: 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哪些地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81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想问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该参考系下已经死了但是在另一参考系下发现他还活着,并对他施加影响,这样可能吗为什么明朝梃击案最后不了了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