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1)——引言:无处不在的谬论

发布时间: 2022-01-12 17:30: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酸碱体质”理论本是个老掉牙的伪科学学说,对于许多上知乎上其他科普网站的人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根本没有重复阅读相关辟谣文的必要...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1)——引言:无处不在的谬论

“酸碱体质”理论本是个老掉牙的伪科学学说,对于许多上知乎上其他科普网站的人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根本没有重复阅读相关辟谣文的必要了。比如,这里放几个经典的辟谣文链接,想直接知道参考答案和正确意见的,看这里列出的的几篇辟谣文就可以,并不需要花时间阅读我之后的系列长文,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骗人的“酸性体质学说”——方舟子_Newton-科学世界

酸性体质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丁香医生 - 知乎专栏

人的体质真存在酸碱性吗?

酸碱性食品理论有多不靠谱?

酸碱食物的传说与真相

人人都有pH值

(我的文章确实是非常严肃地花了大量时间写出来的,但是不一定适合一般读者,而是给感兴趣希望深挖这个现象背后原理的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看的。本文最干货的部分,就是上面这几个链接。)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直到近几年,对这个已经被批得体无完肤的伪科学理论,迄今为止仍然在民间流行,甚至依然有一些生物医学界人士对这个理论态度暧昧,或者被其蒙蔽。这套学说不仅活在各种各样的出版物中,还更像一个幽灵,活在人们的脑海里,时不时地从人们的口中蹦出来。

多年以来,酸碱体质的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这一理论指导下,人们制造了大量的文化产品,乃至垃圾出版物。虽然许多专业人士平日可能对这类宣传品不屑一顾,但它们依然摆在我们书店畅销书的柜台上,摆在百度百科的词条里。许多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这些文化产品,受到不必要的误导。

虽然谬论的市场非常广阔,根本消灭不完,我也不相信这些文字能对现实有多大改变。而那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可能大多都早已知道酸碱体质理论作为一个理论架构的荒谬之处,并不需要什么进一步的交流。但是,我依然乐意花时间介绍我了解的信息。有以下一些原因:

  • 每一次重复劳动和大众传播都可以影响一些人,说不定有一些旁观者能更新观念。
  • 通过观察知识和观念的大众传播的过程,我们能进一步认识许多社会现象。
  • 在整理和交流资料的时候,我们说不定也能温故知新,对自己有所帮助。

    基于上述理由,我自己再重复劳动一次,花时间梳理一下酸碱体质的民科理论有多少种批驳的方法,记录一些有趣的资料,依然很有价值。

    在之后的文章中,为了避免自说自话,我会把一些食物酸碱性和酸碱体质的原文引出来,让我们一起领教一下,市场上的合法的健康知识方面的出版物的质量究竟如何。通过综合前人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一下谬论之所以为谬论的荒谬之处。与此同时,说不定也能揭示人们乐意相信这套理论的原因。

    首先,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什么是酸碱体质,或者酸碱食物理论?要找一个精确的定义并不容易。为了避免堂吉诃德斗风车式的困境,我得找一些例子,确定一下论敌是什么。

    下面先列一些反面教材,请注意,后文【引用】的所有信息,没有一个是靠谱或者可以直接采信的。

    绿藻的功能大概有下列各项:①促进蛋白的合戍。②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动物实验的结果,肉质增加,脂防减少。⑤具有净化血液作用——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值,促进造血作用,对患有贫血、冷感症及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有益。④增强肝、肾的功能。⑤能改变酸性体质为弱硷性—『弱硷性体质的人不易疲劳,不易患病,绿藻是优秀的硷性食品。

    《皇汉医药大揽》编辑委员会,皇汉医药大揽,巨龙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8年01月,第492页

    一提起“酸”,人们就会联想到“酸味”,然而这里所说的酸性食品,和食物的酸味是凤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所谓酸性食品,是指该种食物含有的无机质在体内表现出酸性的食品。磷,硫,氯等,在体内形成酸,亦为酸性,所以就把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统称为酸性食品。另外,钠、钾、钙,镁等,在体内表现为碱性。于是,把大量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就叫作碱性食品。(日)大分大学教授 饭野节夫著 顾时光编译,益智新探:谈智力与营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07月第1版,第86页

    头皮屑有二种,一种是酸性体质所产生的黄色带油性的大头皮屑,另一种是干燥,小型白色的头皮屑

    (台湾)王家编译,年轻十岁的秘诀,鹭江出版社,1986年01月第1版,第52页

    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结果,产生酸性性质的为酸性食品,产生碱性的为碱性食品。任何食物进入体内消化系统,不论原来是酸性或碱性以至中性,均将不断被分解,产生的热量供给人体能量消耗的需要。糖类和脂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中的氮变成尿素排出体外,如两者剩余的钠、钾、钙等阳离子为多,则显碱性性质;而磷酸、氯以及硫生成的硫酸根为多,则显酸性性质,也即分别为碱性食物或酸性食物。因此,这里所指的酸碱性质与原来食物本身的性质(酸碱性)无关。

    刘宏振等主编,吃与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49页

    正常情况下的机体,由于自身的缓冲作用,人体血液中PH值均保持在7.3~7.4之间。这就是酸碱平衡。如果饮食中各种食品搭配不当,就会引起机体内酸碱失衡。一般讲,酸性食物在饮食中容易超过所需要的数量,导致血液偏酸性,这样不仅会增加铁、镁等碱性元素的消耗,引起机体缺钙症,血液色泽加深、粘度增加,还会引起酸中毒。所以,饮食中必须注意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适宜搭配,尤其应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

    李元秀编著,食物相克:解毒窍门800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06,第6页

    这类劣质出版物看多了也没什么意思,我们来看有名一点的:

    膳食中长期摄入酸性食品,就会形成所谓酸性体质。相对而言,呈酸性体质的人力量较弱,手足经常发凉,易患感冒,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我们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平衡食品的酸碱性。考虑到我国大多数人习惯以米、面、肉等为主食的饮食传统,因此应该注意增加碱性食品的摄入。新世纪版 十万个为什么 3 化学分册.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95

    再来个学术一点的:

    而机体的碱性物质主要由食物中的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即通过代谢过程产生的碱性物质非常少。一般情况下,动物体内的酸性物质的产生量大大超过碱性物质的产生量,所以极易造成酸性体质的倾向,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人体为了维持pH很窄的弱碱性环境,自身生成许多酸碱缓冲系统,这可以使得碱性物质经常因为调节过多的酸而被消耗掉。

    沈青著,分子酸碱化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03,第420页

    放一个国内医学课本的: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而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的重要原因。人体的正常环境呈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存在于骨骼中,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性,以维持酸碱平衡。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那么如何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预防骨质疏松呢?首先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吸烟、过量饮酒、喝浓咖啡、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不良嗜好,这些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多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会有利于钙的吸收。(张雷 邵素霞)唐军民,张雷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01,第53页

    上面我们很容易看出,酸碱体质学说绝非中国内地的原创。比较早的信息来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文献,然而如果我们强行搜资料,还能追溯到更早更早。此外,搜资料的时候我还没想到那套新世纪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也会沦陷。。。

    再来个科普网站的辟谣文

    西方的营养学家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膳食对人体酸碱平衡存在影响。我们平时吃的肉类、蛋类、海鲜等荤食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后产生酸性代谢物,还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消化分解后产物也是酸性,因此这些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虽然很多味道是酸滋滋的,但是这些植物性食物在体内分解后生成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日常摄入大量的酸性食物,酸性代谢物增多,确实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

    作者:DNA 链接:酸性体质引发疾病?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http://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这段话也见于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358《人人都有pH值》

    这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辟谣的,然而文章里面都来了这么一段很关键的信息,而且没有给出处。上世纪20年代就发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的营养学教材上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笔墨。这真的是辟谣吗?我已经在评论里询问原作者有没有参考文献。

    醋是碱性食物吗?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回复@焦糖玛奇朵RR: 您把食物本身的酸碱性和在人体代谢之后的成酸成碱性弄混了。我们烹调牛肉是在锅里,不涉及到进入人体之后的事情。醋的pH只有3,是酸性;但它的代谢终产物是金属阳离子,故为成碱性食物。牛肉pH值是5-6,但代谢终产物是酸根离子,故为成酸性食物。 2021-10-17 10:04 来自 微博 http://weibo.com

    碱性食物可使尿pH值增高,促进体内尿酸盐及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多吃碱性食物,如白菜、胡萝卜、油菜等黄绿色蔬菜,以及西瓜、冬瓜、黄瓜等含充沛水分的水果蔬菜,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醋也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健康的碱性食物。醋中的有机酸则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平衡和稳定,使各种代谢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陈长青,陈广栋主编;杜红梅,白克昌副主编;许化恒,刘卫卫,武文潇等编著,关节疼痛怎么办,金盾出版社,2021.04,第202页

    Q26醋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

    A 自然醋(没有经过加工)是碱性的,加工醋则是酸性的。

    Q27 水有能量吗?有能量的水对人体细胞是否有很大的帮助

    A 活水在自然界中是有能量的,因为干净的水能吸取星星、月亮和太阳的能量,这种活水能净化环境和人的细胞,不幸的是现在城市的水经过自来水管的运输和加漂白剂、消毒剂,又有环境中的污染,已不是活水,不但没有好的能量,还带负的能量,对身体反而有害,不能达到原来的功效。可以尝试通过人的好心念,感恩、祝福来提升水的能量,日本的江本胜先生(《水知道答案》的作者)已通过水结晶的实验加以证实。

    (美)雷久南著,身心灵整体健康Q&A 即问即答,北方文艺出版社,2021.03,第27页

    《健康大讲堂》编委会主编,痛风怎么吃,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9,第102页

    知乎上的近期提问

    更进一步,这类问题至今仍然活跃在知乎上,比如坚果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 - 健康这个问题。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道:

    不过大家好像都认为“酸碱体质”说属于伪科学,我原来也曾相信这个说法。但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化学老师提到了这个事儿,所以我现在相信化学老师的说法……化学老师的视频在这里,第18分钟处讲到酸碱体质的问题:http://www.http://tudou.com/programs/view/iO-sLgRdxLk/?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我前面说的不太清楚,我再补充一下:按照化学老师的说法:身体的酸碱性是食物代谢后产物的酸碱性所造成的结果。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碱性所造成的结果。我同意这样的说法,所以我想问问,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坚果(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呢?

    毫不客气地说,我在原始回答中已经指出了酸碱体质学说的问题,然而,“鸽子为什么这么大?”这位题主并没有办法看懂我给的资料。虽然我非常同情被谬论困扰的人们,也为自己的表达能力感到遗憾。但是,这里我依然遵照之前自己一气之下做的决定,把她的一个回复挂出来:

    yj liu(提问者)说的多不代表就说的对,真正的科学精神是简而精的。现在的很多的所谓专家总喜欢说一大堆,好像很渊博的样子,结果把人越说越糊涂。这可能也就是他们的目的,反正自己也说不清楚,把对方说糊涂了就可以敷衍了事了。呵呵

    这种心态其实也是很典型的。科学精神是追求简而精的,但是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关于世界的知识往往是浩大而繁杂的。不然也不劳烦人们自上幼儿园以来要花20年甚至更多的受教育时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让知识条理起来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而喜欢走捷径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另外,说到的这个视频叫:【6初中化学范卿平第9讲_溶液的酸碱性---2】如今,酸碱体质理论已经变成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了?这当然加深了我对目前学校教育的担忧。不论是对于许多年轻的学生,还是对于其他的公众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是有一定公信度的。在年轻时受到的学校教育,会对我们造成长期的影响。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青年时代被灌输的错误观念,可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纠正过来。我们有理由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内容进行慎重的审核,这样才能给我们更美好的未来。

    下面是一篇中文的“学术”文章

    杨子彬. 防治酸体,医学面临的新问题[J]. 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11):5-7.

    〔作者简介〕 杨子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体内酸性代谢产物过多,超出人体生理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则体液转酸,并引发身体一系列不适病症。人们对于人体体液内环境出现的这种pH酸化状态,称之为酸体,即酸性体质的简称。

    最后是个欧美的例子

    有人会问,欧美有相信酸碱体质的人吗?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最起码,通过翻译的中文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民间人士里面肯定是有的,比如某些素食主义者们:

    保持血液酸碱的平衡对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血液变得太酸,我们会因此而死。因此,如果我们的饮食包含太多的酸性食物,我们的身体就会有智慧地从骨骼中抽取钙质,用这碱性的矿物质来保持血液里的酸碱平衡。

    我们可自第170页的图表看到,肉类、蛋及鱼类是最易致酸的食物,也因此使骨骼里的钙质被抽取去平衡酸碱。大部分的蔬菜通常会产生碱性物,所以不需白骨骼中抽取所储存的钙来维持血液的中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得素食者几乎对骨质疏松症免疫。虽然乳委会不断告诉我们,摄取钙质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答案,他们忽略未提的是,身体吸收及利用钙质的能力是视饮食中磷的含量而定。

    (美)约翰·罗宾斯著,新世纪饮食 危险年代的求生饮食,珠海出版社,2021.06,第169-171页

    因为在酸碱体质理论中,肉类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健康的酸性食物。所以一些素食主义者们非常喜欢用这种肉会使人体酸败的理论去宣传,以提倡素食主义的观念。然而,真实情况是,素食主义除了伦理和宗教方面的考量,在真实世界里,从营养层面,比普通的饮食方式并没有明确的优势。当然,这篇文章提到的骨质疏松,则是另一个问题了。真实世界里的素食主义者们,一旦营养学知识不足,在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上也并不少于普食者们。

    上面的遗留问题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近一步展开。后面的文章可能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比如:

  • 食物的酸碱性到底是什么东西?食物进了人体之后会怎样影响人体酸碱平衡?
  • 酸碱平衡对人体到底有什么用?人体如何维持酸碱平衡?
  • 几种我们常说的疾病与酸碱平衡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 学界对这个理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人们喜欢接受这套理论?
  • 现代主流的营养学在饮食方面给出了怎样的建议,思考方式与伪科学又有什么差异?

    下面是第二篇,讲食物的酸碱性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460072

    等不及更新的,再次建议,直接看本文开头提供的几个链接,之前其他人的科普文已经写得很好了。

    本文标题: 批也批不倒的“酸碱体质”理论(1)——引言:无处不在的谬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5578.html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秦始皇的武力值是不是被低估的最严重如果你是郭巨,你会怎么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