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仲尼、孟子孟子舆、季子刘玄德,这三位圣人中哪一位最仁义

发布时间: 2021-10-12 12:03: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区别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

孔子孔仲尼、孟子孟子舆、季子刘玄德,这三位圣人中哪一位最仁义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讲究直抒胸臆讲大道理,而孟子则举例说明道理论述,讲危害与好处,使对方心服口服。

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拓展资料: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

孔子和孟子的主要区别是:性格不同、对“仁”的理解不同、还有对施政纲领的理解不同。

第一、二人性格不同。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对“仁”的理解不同。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就是简政施仁,孟子的施政纲领则更详细具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两人的区别在于孔子更像是一个正气凛然的敦厚的长者,而孟子更像是一个万丈豪情的愤世嫉俗的出世者;

两人虽然都推崇“仁”的思想,但两人在这个推崇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而孟子则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拓展资料: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要以身作则,大气,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在生活的各个行业各个角落摸爬滚打过,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种种一切都直击孟子内心的“仁”。

故而孟子会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心中,这更激起孔子的愤世疾俗。

1.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侠的奠基人,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着,孔子针对“春园无一战”提出了人“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神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越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得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超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 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2.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2113。孔子偏向敦5261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4102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1653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讲究直抒胸臆讲大道理,而孟子则举例说明道理论述,讲危害与好处,使对方心服口服。
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为何孔子只谈“仁”,而孟子却“仁义”并举呢?

孔子还能算半个圣人,孟轲只是个读死书不知变通的2B。孔子尚且知道在什么国家什么状况下推行自己的主张,而2B却在战国那种状态下空谈自己的阔论。讲仁必定会说到义。没有必要把义从仁的范畴里割离出来。lanxizi111的说法比较合理。古今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3个,老子算一个,孔子半个,程子半个,阳明先生算一个。至于朱子的话只要知道这个道貌岸然却把尼姑肚子搞大还逼奸逼死儿媳的家伙的光辉事迹的人都知道这货是个伪圣。
并不是所有儒家的人都一个思想,只是孔子是开创人,所以以孔子为尊,荀子还提出过人之初性本恶的思想,和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完全相反,学术总有发展嘛,孔子之谈仁不代表所有儒家人都只谈仁,孟子也有自己的观点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主张以仁治国,来管理国家。和孟子管理国家的方法不一样。
所谓义,就是择善而固执之,与仁的含义是一致的。
啊实打实的

孔子和孟子的资料

要告诉我孔子和孟子的出生年份、身份、著作。尽可能字数在100字以内,不过要清楚、详细。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地位。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主张“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著作: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其弟子把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著作:《孟子》,《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扩展资料

1、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字仲尼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平: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坎坷的政治生涯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 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 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 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 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 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 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 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 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 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 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 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生平简介:孟子(约前372---289),名轲。战国时皱(今山东皱城东南)人
思想成就: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继承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作品:《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
春秋时期鲁国人。
1、地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
A政治思想:
“仁”:含义:“仁者爱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途径: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核心
“礼”:内容:“克己复礼”,
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途径:实现“礼”就要“正名”,即要求恢复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
“为政以德”: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并不反对社会改革)
B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C教育思想: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思结合、独立思考、“当仁不让于师”
D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3、评价:
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③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地位:继承并发展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
A政治思想:核心:仁政学说
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发展: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实现途径: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
评价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B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C价值观: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掌握:“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地位及影响;
①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发展,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②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③孟子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4)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如何区别和理解孔子和孟子分别对人性的看法

包括区分孔孟分别对统治者,政府,教育和恶的态度rn希望能附上出处,谢谢!!

儒家发展中对人性的看法主要有:孔子是没有直接谈人性的善恶的,只是注重教导大家来从善。儒家的人性论是从孟子开始显现化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一生出来一无所知,最根本的是善的。

孔子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虽然提出了这个观点,但他从来没有论述过这个问题。没有作过任何说明。把“习”和“性”区别开来,这个表述,得出了孔子“上治、下愚”的思想。

照孔子看来,一方面有天生的先知先觉的圣人,另一方面又有天生的不知不觉的愚人,这两种人都是天生的。因而是不可以改变的,下愚的人并不能变为尧舜,所以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孟子以水来比喻人性,水性就下,有的时候水能跃起浪花、激流能翻过山丘,但水的本性仍然是就下。这就好比人性,人性有不善的时候,但人性还是本善。

孟子认为人能分辨是非,人有恻隐之心,人有礼仪道德,能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人性本善,人的不善全是后天才有的。

孟子所说的是人有善恶的表现,不足以说明人性本善。孟子更像是在以说教的方式来劝善,只有把人性说成本善才容易劝善。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真实的写照。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二、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3)孔子还主张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除了“仁”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其鬼而祭之,谗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等等。(5)另外,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6)孔子的为政之德主要表现为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仁政思想在君主方面体现为“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在官员方面,官员的任用要选贤任能,慎重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在现任官员上,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使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在君臣伦理道德方面上,孔子认为一方面要求君主尊重臣子,即“君使臣以礼”(7),认为君不尊重臣子,臣也不会尊重君,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要求臣子忠于国君,即:“臣事君以忠”,就是要求臣子竭诚为君王服务,对君王要责难陈善,补君之过失,既是犯君亦在所不惜。
综上所述,孔子的“仁”和“仁政”一是政治主张不同,二是二人的思想立足点不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就是恢复贵族具有诸多特权的典型的等级制度,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加关注下层社会的百姓。
三、具体的施政
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结语: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差异。但是这不能判别二者优劣,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儒学文化的代表,在中国都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二者有这些方面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所处历史时代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当时周礼余韵犹存,所以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完全失望。而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激烈之时,周礼几乎完全崩溃,恢复周礼基本已经不可能。
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孟子没有共同点,从宏观上来说,孔孟之间的联系还是多于区别的,对此我们得认真对待。

《论语颜渊》
《论语学而》
《论语为政》、《论语学而》、《论语阳货》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
《孟子离娄上》
孔孟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是这么理解的,善指完善,不是善恶之善,因为大人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和小孩的表现来判定小孩的善恶,所以有的 人说小孩是善的,有的说是恶的,听话的时候说是善的,不听话的时候说是恶的,太主观,一点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而已完善来理解,就讲得通了,小孩一出生上天赋予他的本能多么完善啊,无知无欲,心无外慕,用心如镜,过去不留。
对统治者,政府,教育和恶的态度我这没这么全,但我这有对佛儒道三家的看法,里边包括孔孟,有点画蛇添足了。我摘一部分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注:如果是回答你的问题,下面的文章你看起来会比较分散,而且是古文看起来比较费劲,离现代400余年,不过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解释了,现代人对他们的看法都各寻己见,难以折中,古德云:“皆人人之孔孟,非孔孟之孔孟。”就跟大人对小孩的看法一样,我只摘了一部分,里边还有很多对孔孟的看法,你要想看就搜索全文)。

摘自《道德经憨山大师议》:
论心法

余幼师孔不知孔。师老不知老。既壮、师佛不知佛。退而入于深山大泽、习静以观心焉。由是而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既唯心识观。则一切形、心之影也。一切声、心之响也。是则一切圣人、乃影之端者。一切言教、乃响之顺者。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以心外无法、故法法皆真、迷者执之而不妙。若悟自心、则法无不妙。心法俱妙、唯圣者能之。

论去取

吾佛经尽出自西域、皆从翻译。然经之来始于汉。至西晋方大盛。晋之译师、独称罗什为最。而什之徒生肇融睿四公、僧之麟凤也。而什得执役。然什于肇亦曰。余解不谢子、文当相揖耳。盖肇尤善老庄焉。然佛经皆出金口所宣。而至此方、则语多不类。一经而数译者有之。以致浅识之疑。殊不知理实不差。文、在译人之巧拙耳。故藏经凡出什之手者、文皆雅致。以有四哲左右焉。故法华理深辞密曲尽其妙不在言。而维摩文势宛庄、语其理自昭著。至于肇四论、则浑然无隙。非具正法眼者、断断难明。故惑者非之。以空宗庄老孟浪之谈宜矣。清凉观国师、华严菩萨也。至疏华严、每引肇论、必曰肇公、尊之也。尝窃论之。藉使肇见不正、则什何容在座。什眼不明、则译何以称尊。若肇论不经、则观又何容口。古今质疑颇多、而概不及此、何哉。至观华严疏、每引老庄语甚伙。则曰取其文不取其意。圭峰则谓二氏不能原人。宗镜辟之尤著。然上诸师、皆应身大士、建大法幢者、何去取相左如此。尝试论之。抑各有所主也。盖西域之语、质直无文、且多重复。而译师之学、不善两方者、则文多鄙野、大为理累。盖中国圣人之言、除五经束于世教、此外载道之言者、唯老一书而已。然老言古简、深隐难明。发挥老氏之道者、唯庄一人而已。笔乘有言。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斯言信之。然孔称老氏犹龙。假孟而见庄岂不北面耶。间尝私谓中国去圣人、即上下千古负超世之见者、去老唯庄一人而已。载道之言广大自在、除佛经、即诸子百氏究天人之学者、唯庄一书而已。藉令中国无此人、万世之下不知有真人。中国无此书、万世之下不知有妙论。盖吾佛法广大微妙。译者险辞以济之、理必沉隐。如楞伽是已。是故什之所译称最者、以有四哲为之辅佐故耳。观师有言。取其文不取其意。斯言有由矣。设或此方有过老庄之言者。肇必舍此而不顾矣。由是观之。肇之经论用其文者。盖肇宗法华。所谓善说法者、世谛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乃深造实相者之所为也。圭峰少而宗镜远之者。孔子作春秋、假天王之令而行赏罚。二师其操法王之权而行褒贬欤。清凉则浑融法界、无可无不可者。故取而不取。是各有所主也。故余于法华见观音三十二应。则曰应以婆罗门身得度、即现其身而为说法。至于妙庄严二子则曰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且二子亦悔生此邪见之家。盖此方老庄、即西域婆罗门类也。然此刚为现身说法、旋即斥为外道邪见、何也。盖在著与不著耳。由观音圆通无碍、则不妨现身说法。由妙庄深生执著、故为外道邪见。是以圣人教人、但破其执、不破其法。是凡执著音声色相者非正见也。

论学问

余每见学者披阅经疏、忽撞引及子史之言者、如拦路虎、必惊怖不前。及教之亲习。则曰彼外家言耳。掉头弗顾。抑尝见士君子为庄子语者、必引佛语为证。或一言有当。且曰佛一大藏尽出于此。嗟乎。是岂通达之谓耶。质斯二者。学佛而不通百氏。不但不知世法。而亦不知佛法。解庄而谓尽佛经。不但不知佛意。而亦不知庄意。此其所以难明也。故曰自大视细者不尽。自细视大者不明。余尝以三事自勖曰。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知此、可与言学矣。

论教乘

或问。三教圣人本来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观。不独三教本来一理。无有一事一法、不从此心之所建立。若以平等法界而观。不独三圣本来一体。无有一人一物、不是毗卢遮那海印三昧威神所现。故曰不坏相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圣凡平等。但所施设、有圆融行布、人法权实之异耳。圆融者。一切诸法、但是一心。染净融通、无障无碍。行布者。十界五乘五教理事因果浅深不同。所言十界谓四圣六凡也。所言五教谓小始终顿圆也。所言五乘、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佛则最上一乘矣。然此五乘、各有修进、因果阶差、条然不紊。所言人者、即盖载两间、四海之内、君长所统者是已。原其所修、以五戒为本。所言天者、即欲界诸天、帝释所统。原其所修、以上品十善为本。色界诸天、梵王所统。无色界诸天、空定所持。原其所修、上品十善、以有漏禅九次第定为本。此二乃界内之因果也。所言声闻所修、以四谛为本。缘觉所修、以十二因缘为本。菩萨所修、以六度为本。此三乃界外之因果也。佛则圆悟一心、妙契三德。摄而为一、故曰圆融。散而为五、故曰行布。然此理趣、诸经备载。由是观之。则五乘之法、皆是佛法。五乘之行、皆是佛行。良由众生根器大小不同、故圣人设教浅深不一。无非应机施设、所谓教不躐等之意也。由是证知孔子、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声闻缘觉、超人天之圣也。故高超三界、远越四生、弃人天而不入。菩萨、超二乘之圣也。出人天而入人天。故往来三界、救度四生、出真而入俗。佛则超圣凡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据实而观、则一切无非佛法、三教无非圣人。若人若法、统属一心。若事若理、无障无碍。是名为佛。故圆融不碍行布、十界森然。行布不碍圆融、一际平等。又何彼此之分、是非之辩哉。故曰、或边地语说四谛。或随俗语说四谛。盖人天随俗而说四谛者也。原彼二圣、岂非吾佛密遣二人而为佛法前导者耶。斯则人法皆权耳。良由建化门头、不坏因果之相。三教之学皆防学者之心。缘浅以及深、由近以至远、是以孔子欲人不为虎狼禽兽之行也。故以仁义礼智授之。姑使舍恶以从善、由物而入人。修先王之教、明赏罚之权。作春秋以明治乱之迹。正人心、定上下、以立君臣父子之分。以定人伦之节。其法严、其教切、近人情而易行。但当人欲横流之际、故在彼汲汲犹难之。吾意中国非孔氏、而人不为禽兽者几希矣。虽然、孔氏之迹固然耳。其心岂尽然耶。况彼明言之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观其济世之心岂非据菩萨乘、而说治世之法者耶。经称儒童、良有以也。而学者不见圣人之心将谓其道如此而已矣。故执先王之迹以挂功名、坚固我执。肆贪欲而为生累。至操仁义而为盗贼之资、启攻斗之祸者有之矣。故老氏愍之曰、斯尊圣用智之过也。若绝圣弃智、则民利百倍。剖斗折衡、则民不争矣。甚矣、贪欲之害也。故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其为教也、离欲清净。以静定持心、不事于物。澹泊无为、此天之行也。使人学此、离人而入于天。由其言深沉、学者难明。故得庄子起而大发扬之。因人之固执也深、故其言之也切。至于诽尧舜、薄汤武、非大言也。绝圣弃智之谓也。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谈也。甚言有为之害也。诋訾孔子、非诋孔子、诋学孔子之迹者也。且非实言、乃破执之言也。故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诃教劝离、隳形泯智。意使离人入天、去贪欲之累故耳。至若精研世故、曲尽人情、破我执之牢关、去生人之大累。寓言曼衍、比事类辞、精切著明、微妙玄通工、深不不可识。此其说人天法、而具无碍之辩者也。非夫现婆罗门身而说法者耶。何其游戏广大之若此也。枇糠尘世、幻化死生、解脱物累、逍遥自在、其超世之量何如哉。尝谓五伯僭窃之余、处士横议、充塞仁义之途。若非孟氏起而大辟之。吾意天下后世难言矣。况当群雄吞噬之剧。举世颠瞑、亡生于物欲、火驰而不返者众矣。若非此老崛起、攘臂其间。后世纵有高洁之士、将亦不知轩冕为桎梏矣。均之济世之功、又何如耶。然其工夫由静定而入、其文字从三昧而出。后人以一曲之见而窥其人、以浊乱之心而读其书、茫然不知所归趣。苟不见其心而观其言、宜乎惊怖而不入也。且彼亦曰、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然彼所求之大圣、非佛而又其谁耶。吾意彼为吾佛破执之前矛、斯言信之矣。世人于彼尚不入、安能入于佛法乎。
发明工夫

老子一书、向来解者例以虚无为宗。及至求其入道工夫、茫然不知下手处。故予于首篇、将观无观有一观字、为入道之要、使学者易入。然观照之功最大、三教圣人皆以此示人。孔子则曰、知止而后有定。又曰、明明德。然知明、即了悟之意。佛言止观、则有三乘止观、人天止观、浅深之不同。若孔子、乃人乘止观也。老子、乃天乘止观也。然虽三教止观浅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执为第一步工夫。以其世人尽以我之一字为病根。即智愚贤不肖、汲汲功名利禄之场、图为百世子孙之计、用尽机智总之皆为一身之谋。如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皆为我故。老子亦曰、贵大患若身。以孔圣为名教宗主、故对中下学人、不敢轻言破我执。唯对颜子、则曰克己。其余但言正心诚意修身而已。然心既正、意既诚、身既修、以此施于君臣父子之间、各尽其诚、即此是道、所谓为名教设也。至若绝圣弃智、无我之旨、乃自受用地、亦不敢轻易举以于人。唯引而不发、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至若极力为人处、则曰、克己。则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言者、肝胆毕露。然己者、我私。意者、生心。必者、待心。固者、执心。我者、我心。克者、尽绝。毋者、禁绝之辞。教人尽绝此意必固我四者之病也。以圣人虚怀游世寂然不动、物来顺应、感而遂通。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身心两忘、与物无竞、此圣人之心也。世人所以不能如圣人者、但有意必固我四者之病、故不自在、动即是苦。孔子观见世人病根在此、故使痛绝之。即此之教、便是佛老以无我为宗也。且毋字便是斩截工夫、下手最毒。即如法家禁令之言毋得者、使其绝不可有犯、一犯便罪不容赦、只是学者不知耳。至若吾佛说法、虽浩瀚广大。要之不出破众生粗细我法二执而已。二执既破、便登佛地。即三藏经文、皆是破此二执之具。所破之执、即孔子之四病、尚乃粗执耳。世人不知、将谓别有玄妙也。若夫老子超出世人一步、故专以破执立言、要人释智遗形、离欲清净。然所释之智、乃私智、即意必也。所遗之形、即固我也。所离之欲、即己私也。清净则廓然无碍、如太虚空、即孔子之大公也。是知孔老心法未尝不符、第门庭施设、藩卫世教、不得不尔。以孔子专于经世。老子专于忘世。佛专于出世。然究竟虽不同、其实最初一步、皆以破我执为主。工夫皆由止观而入。
下面是对人性的理解: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以尾毒伤物曰螫)。猛兽不据(以爪按物曰据)。攫鸟不搏(以翅击物曰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此承上言圣人善建善抱,而不为外物之所摇夺者,以其所养之厚也。然人之所以有生者,赖其神与精气耳。此三者苟得其养如赤子,则自不被外物所伤矣。故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且毒虫猛兽攫鸟,皆能伤人之物。至于赤子,则毒虫虽毒而不螫,猛兽虽恶而亦不据,攫鸟虽枭而亦不搏。何也,以其赤子不知不识,神全而机忘也。所谓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彼虽恶而不伤,以其无可伤之地。此言圣人神之王也。且如赤子之骨最弱,筋极柔。手无执,而屈握极固,不可擘。且又不知阴阳之合,而峻亦作者,乃精满之至。圣人筋骨亦柔弱,而所握亦坚固者,以其精纯之至也。故草木之有精液者,则柔弱而连固,精竭者,则枯槁而萎散。是知圣人如婴儿者,以精得其养故也。然赤子终日号啼而咽嗌不嗄哑者,以其心本不动,而无哀伤怨慕之情,乃气和之至。圣人之心和,亦然。斯三者,皆得其所养之厚,故所以比赤子之德也。且此三者,以神为主,以精为卫,以气为守。故老子教人养之之方,当先养其气。故曰知和日常。何也,盖精随气转,气逐心生。故心妄动则气散,气散则精溢。所谓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故善养者,当先持其心,勿使妄动。心不妄动则平定,心平则气和,气和则精自固,而神自安,真常之性自复矣。故曰知和曰常。如所云不认缘气之心为心,则真常之性自见。故曰知常曰明。意谓知真常之性者,可称明智矣。苟不知真常之性,徒知形之可养,而以嗜欲口腹以益其生。殊不知生反为其戕,性反为其伤。故曰益生曰祥。祥,妖也。言益生反为生之害也。心不平,则妄动而使气,气散则精竭,精竭则形枯。故曰心使气曰强。强,木之枯槁也。过强曰壮。故曰物壮则老。草木之物过壮,则将见其枯槁而老。人之精神元气不知所养,而斲丧太过,可谓不道之甚矣。不道之甚,乃速其死也。故曰不道早已。已者,绝也。此老氏修养功夫,源头盖出于此。而后之学者,不知其本。妄构多方傍门异术,失老氏之指多矣。
这个不能区别,都是一家的,孟子学自孔子,都说基于礼。你研究两人的区别是误入歧途,你不如研究应该如何看待人性、统治者、政府、教育和恶,这样才能真正学明白什么是儒家思想。
本文标题: 孔子孔仲尼、孟子孟子舆、季子刘玄德,这三位圣人中哪一位最仁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92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是一次历史再教育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不知道该读哪那些书以及史书的阅读顺序(不想读历史小说,个人觉得价值不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