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于谦是土木堡事件的幕后黑手(有何证据)

发布时间: 2021-10-06 13:07: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明朝的文官集团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土木堡之变是不是大明文官集团的一个阴谋?这么说吧,所有关于土木堡之变幕后黑手是于谦的...

为什么有人认为于谦是土木堡事件的幕后黑手(有何证据)

明朝的文官集团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土木堡之变是不是大明文官集团的一个阴谋?

这么说吧,所有关于土木堡之变幕后黑手是于谦的说法,大抵上都来自于网名“不要二分法”的家伙发在天涯和微博的文官阴谋坑害勋贵武将夺权的阴谋论文章。
先贴一下这篇神文再来说说问题吧。

土木堡之变的重大疑点
   1.明朝永乐时期,置天津及通州左卫仓,且设北京三十七卫仓。益令天下府县多设仓储,预备仓之在四乡者移置城内。而且从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信屯堡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
  2.明军六师从大同往怀来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随追击,为什么这一路驻扎的明军,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杨洪,都没有出来阻挡,而是眼睁睁看着蒙古军队追着皇帝打,不救皇帝,是什么罪,他们不清楚?最奇怪的是,郭登、杨洪等人事后不但没事,反而加官进爵了?这是怎么回事?

个人的一些推测
  土木堡之变明显没那么简单,因为土木堡的点已经在长城以内很远了,而且距离军事重镇宣府很近,但是明军既没有得到瓦剌骑兵主力靠近的信息,也没有得到宣府方面的援助,明军受困土木堡的关键时刻,正镇兵于宣府的总兵杨洪却下令封城闭门,拖延了十五日后才出兵收拾残局。明宣府重兵未损,时间、距离均充裕,为何不出动夹击瓦剌军呢?
  宣府兵力在明代前期为各边之冠,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战马一万余匹,火器充裕(神枪479,神铳2161,神枪4223等等),若再编集镇城附近驻军和东路溃兵,足以组成一支包括骑兵和火枪兵的强大部队。而杨洪手握重兵,却眼看敌军追击自己的皇帝而不救,这是什么行为?杨洪出兵救驾,成,就是千古功臣,皇帝和文武百官都会感激他,回报丰厚;败,他也尽了自己的职责,也会成为千古忠臣,朝廷会照顾他的家眷;而他却选择不救,杨洪难道不知道不进行救援,得罪的不仅仅是明英宗和王振,还有随军出征的武将勋贵和部分高级文官?他们合起来是大明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一旦他们平安逃回京城,追究杨洪的责任,杨洪将死无葬身之地!即使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死了,按理,新皇帝和京城的官员们同样会追究杨洪的不救之罪,杨洪同样会身败名裂!救驾,杨洪无论成败都会得利巨大,不救驾,无论皇帝是否逃回,他都将身败名裂,甚至会株连九族,但杨洪却选择不救驾,如此违背常理的行为,是为什么?而2-3万瓦剌军敢置明宣府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这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2-3万瓦剌军敢置以敢战、善战至大将,声震南北的杨洪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且包围皇帝亲军数天后,才发动总攻?个人推测,很显然,杨洪的宣府军和也先的瓦剌军达成了某种默契,所以也先的2-3万瓦剌军才敢置明宣府精锐重兵于背后不顾,对明军先包围数天,之后才发动总攻(这并非不可能,杨洪和瓦剌首领常有书信往来,《明史》卷一七三《杨洪传》载:“(杨)洪独以敢战至上将,诸部亦惮之,称为‘杨王’。瓦剌可汗脱脱不花、太师也先皆尝致书于洪,并遗之马。洪闻于朝,敕令受之而报以礼。嗣后数有赠遗,帝方依任洪而不责也。”)。杨洪不惧怕得罪大明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不进行救援,他倚仗的是什么?有恃才能无恐,杨洪之所以敢不救驾,必有强大的倚仗!最符合逻辑的推测是:杨洪早就算到皇帝、王振及文武官员们根本回不了京城!所以杨洪等人才敢于不救驾。而如果新皇帝要追究他的不救之罪,不仅有朝廷重要官员出面保他,而且还会加官进爵。后来果然是这样,新皇帝想要追究杨洪的不救之罪,果然有朝廷重要官员出面保他,并给杨洪加官进爵。我查到我最不愿意查到的一个人,这个人竟然是:于谦!
  起初我对二十万余明军败于2-3万瓦剌军感到非常奇怪,明朝堪称精锐的三大营和蒙古雇佣军战斗力为什么会那么弱?挡不住几万瓦剌军的进攻?这个问题,其实史料早已给出答案,那就是军队长期“缺粮”,试想人长期饿着肚子,明军不少士兵甚至冻饿而死,史载“僵尸满路”,这样的军队还怎么打仗?战斗力锐减是当然的事情,胜负其实早已注定!
  而明军为什么会缺粮?前面说过,明朝从北京到宣府一路,有七个大型粮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明英宗和王振难道不知道有这七座粮仓?好,退一步讲,即使他们不知道,文武百官总该有人知道吧,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议把粮仓的粮食运给“缺粮”的北征军?军队“缺粮”要吃饭,把身边的粮食运过来吃,这么简单的常识居然被皇帝和文武百官集体“忘记”?很显然,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集体“忘记”,而是编写史书的人故意“忘记”,以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真相!
  明朝大军出征,不可能不重视粮草,当时可能多次敦促兵部将粮草运来,但兵部却迟迟没有动静,近在咫尺的粮草一粒也没有运过来。大军由于粮草不足,战争已经无法打下去了,被迫回师,之所以不走紫荆关,而要走居庸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离粮仓近,出征多日,已经饥肠辘辘的大军必须尽快解决粮草问题。明军六师去而复回,战斗力锐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草供给不足。而当时兵部尚书邝埜随军出战,后方负责后勤的是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又是于谦!这个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关键的地方。于谦为什么没有把救命的粮草送到前线大军?他在干吗?难道于谦指挥不动手下官员?如果是那样,这些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兵部败类为什么没有被后来手握大权的于谦问罪?真相显然不是这样,事后兵部没有一个人因拖延运粮被问罪!而于谦完全可以指挥粮草搬运,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仅仅用了六天就把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于谦可以指挥粮草的搬运,却没有把粮草运给前线的大军,甚至连提议和讨论都没有,于谦到底在干吗?

总结
  通过土木堡之变,留守文官们一举做掉了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强势皇帝、强势太监、武将勋贵集团),迅速抢占了他们留下的政治真空地带。皇帝直辖的中央军队(三大营)被文官们“改革”,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从土木堡逃回来的三大营十几万人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监军一人。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京营规制至此一变。从此,皇帝的军权被剥夺,武将勋贵被边缘化,军权彻底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中,皇帝再也不能直辖军队了。十团营首任提督就是兵部尚书于谦兼任(首任监军是谁我没有查到,知道的朋友请告诉下)。之后文官集团再在制度上做手脚,创立巡抚领兵制度,巡抚领兵制度从根本上断绝了武将靠自身军功发展成起足够势力的可能,以坚决防止武将集团东山再起!而巡抚领兵制度就是景泰年间由于谦确立的。
   明英宗的时代实际上时明代政治结构的一个分水岭。明代前期,永乐时代,明朝的政治结构是勋贵武将,文人士大夫以及皇权三足鼎立。土木堡之变和文官们创立的巡抚领兵制度则彻底打垮了勋贵武将的势力,导致明朝文官集团彻底做大,几乎架空了皇权。文官集团在土木堡之变前就掌握了舆论和行政大权,在土木堡之变后,又掌握了军事大权,可谓一手握着笔杆子,一手握着枪杆子,皇帝都可以随便欺负,平民百姓就更别说了,天下还有谁可以与之抗衡?
  其后文官集团的行为就越来越嚣张了,疯狂抢占国家的资源(明末他们以将1亿亩左右的军屯官田瓜分干净,直接导致国家无钱发放军费);沿海则大肆走私,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全部流入他们私人的腰包(文官们主导的海禁使得国家一文钱关税都没有收到);民间(豪强劣绅)偷税漏税(必如弘治朝一个县一年七百文的商税,发展到崇祯朝江南个位数的茶税),甚至私钱泛滥都得到他们的纵容,而国家打击偷税漏税、私钱,整顿秩序的行为则遭到了文官集团强力抵制。
   结果,国家和老百姓越来越穷,朝廷官员和他们幕后的利益集团却越来越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百姓穷,丧失了自救的能力,朝廷穷,丧失了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一切的起因,在土木堡之变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好了神文贴完,说说问题吧。
其一,先看文中所说————从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个大型粮仓,分别是,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信屯堡仓,储备着明朝的“作战军粮”,这七个大型粮仓皆是由兵部直接调度,但是在北伐期间,七个粮仓居然没有一颗粮食增援“缺粮”的北征军,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
首先得说,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逗,自己把7大仓名都列出来了,别人一查不就漏了么。
列的7堡就万全右卫、万全左卫还算大点,右卫城墙周长能有六里,左卫达到九里。
而剩下的堡中,西洋河堡是1441年筑城的夯土军堡,经成化十年扩建后周长也不过四里,包砖完工得快100年后的万历年间了,所以土木之变时只是个夯土围子的小堡如何能有可以供给大军庞大的粮食需求的大型粮仓呢?
张家口堡嘉靖年间扩建后周长才堪堪四里,万历年才包砖,土木之变时哪里塞得下你这大型粮仓?
而新开口堡,日后隆庆年间包砖扩建完工后也才是城墙周长不过二里,驻军不过数百的小堡,你大型粮仓修哪儿呢?
渡口堡仓,渡口堡建于1496年,土木之变后过了快50年才建,土木之变时有个鬼的渡口堡仓,
最后李信屯堡是明嘉靖十六年1527年筑,所以土木之变时的1449年也有个鬼的李信屯堡仓。
所以很搞笑的,作者列出7个仓作论据却至少一半的仓都不存在。支撑起一个论点的基本证据都是假的,这论点还有讨论的必要么?
那么接着文中所说——_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木堡惨案后,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寻味——很明显这就纯粹是污蔑了,如上头我所说的,7大粮仓的说法本就子虚乌有,那么又哪来的“尚书于谦仅用六天时间,便将七个粮仓里所有粮食尽数运至京城”呢?并且熟悉史料的人都知道所有史料基本一致的说的是土木之变后于谦运的是通州仓粮。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7大粮仓
———— 丙寅,令新选余丁官舍并旧操舍人及报效者,人赐银一两,布二匹,守城匠人、守门军火夫并皇城四门内外官军人,赐布二匹。顺天府起车五百辆,运通州粮。文武京官自九月至明年五月粮预于通州,取给军人给半年。召有车之家能于通州运粮二十石纳京仓者,官给脚钱银一两。在京从五城兵马,通州从都指挥陈信挨报。令各司官管运,仍令户部差官二员,御史二员,给事中二员,沿途提督巡察,以都御史陈镒、指挥同知马顺、都督同知武兴,都指挥汤节等总其事。———— 《英宗实录》卷181
而所谓6天运7大粮仓的说法我没找到史料依据,应该纯属“不要二分法”同志首创了,所以英宗自然不可能从不存在的粮仓里获得不存在的军粮,而于谦自然也不可能扣下不存在的粮仓里那些不存在的军粮,更不可能6天把这些不存在的粮食尽数运至京城。所以“不要二分法”同志是在拿不存在的论据来论证不存在的阴谋。
所以,文中暗搓搓的指责于谦是故意不发粮的幕后黑手本身就很可笑,且不说7大仓子虚乌有,就算我真算你有这7大仓,那么逻辑上远在几百里外京城的于大人又是如何能做到让英宗拿不到这些粮仓里的粮食的呢? 难不成于大人下令这些粮仓不发粮,那么收不到粮的英宗就不会自己上门取?就得冒着断粮的风险继续前进?还是说管理这些粮仓的官员脖子这么硬,因为几百里外于大人的命令就能面对皇帝本人还有20万京营都能堵着仓库门不给粮食,硬要等远在京城的于大人同意才肯放粮,并且皇帝和20万饿肚子的士兵还能老老实实心平气和的搁粮仓门口等于大人的回复,而不是乱刀砍死这堵门的家伙。几百里外远在京城的于谦,对于前方军需粮仓的控制力比就在前线的皇帝本人还大,仔细想想这说法本身就很可笑好么。更何况连7大仓本身都是子虚乌有。

其二,再说说文中这个说法————起初我对二十万余明军败于2-3万瓦剌军感到非常奇怪,明朝堪称精锐的三大营和蒙古雇佣军战斗力为什么会那么弱?挡不住几万瓦剌军的进攻?这个问题,其实史料早已给出答案,那就是军队长期“缺粮”,试想人长期饿着肚子,明军不少士兵甚至冻饿而死,史载“僵尸满路”,这样的军队还怎么打仗?战斗力锐减是当然的事情,胜负其实早已注定!——
关于英宗亲征缺粮的记载,只有亲征亲历者李贤的《天顺日录》里有记载,说的是大军离京不到十日便乏粮,也就是说不到十天军中开始缺粮——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
所以自英宗七月十六日率军离京,——未十日,那么缺粮就是发生在差不多七月二十六日前。而土木之变英宗被俘虏是发生在八月十五日,那么问题来了,若一路上真的没有军粮供应,不到十天就缺粮的明军是如何扛过剩下的快20天时间而没有半路哗变或溃散的?难道明军人均奥特曼意志坚定如磐石,饿20天都饿不死也不崩溃,并且英宗还是个傻瓜,缺粮了都还无视,继续又强行前进了几百里?
所以综上所述,大致上应该是明军途中出现了供给困难出现过缺粮的情况,但这肯定不是长时间贯穿全程的事件, 毕竟八月初一英宗就抵达大同 ,可以补充粮食。而其后也的确再没有相关的缺粮记载。
而接着拿所谓“僵尸满路”来说明明军缺粮导致悲惨的饿死很多人就更可笑了,
通常这说法是引用《明史纪事本末》中,——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来说明军因为缺粮导致大量士兵饿死僵尸满路。
然而事实上这段应该指的并不是士兵缺粮因为冻饿而遗尸满路。
所有关于“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的记载大抵上都是引用明代李贤的《天顺日录》,而《天顺日录》里的原文是——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寇亦开避待我深入。——所以《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本身就直接引用自《天顺日录》并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无意的,将其中——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给删掉了,因而直接造成了缺粮所以才僵尸满路的假象。
——将至大同,僵尸满野——明军抵达大同是在八月初一,而上头我说过缺粮应该发生在差不多七月二十六日前,所以由记载的缺粮到大军抵达大同不过才5天左右的时间,而原文记载是乏粮而非断粮,并且——禾稼遍野,所过一空。——沿途还掠夺田地里的粮食充饥。——将至大同,僵尸满野——所以连大同都还没到,也就是说由缺粮到僵尸满野连5天都不到。那么逻辑上只是缺粮而非断粮,前后不过几天,如何能做到的饿死得僵尸满路呢?
有趣的是《明实录》里有记载——丙午 车驾次阳和城南时伏尸满野众益寒心——
明军在二十八日到达阳和,而之前阳和之战大同明军正是在此覆灭,所以遗尸体遍野。
那么结合——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其实正好符合了《明实录》里大军即将抵达大同前——车驾次阳和城南时伏尸满野——的记载
很明显了这一段说的压根不是断粮饿死的士兵,指的是缺粮两三天后大军在七月二十八日抵达大同城附近的阳和卫,见到了之前在阳和之战战死的大同明军遗留的遍野尸体。所以这段指的并不是士兵缺粮因为冻饿而遗尸满路。所谓因缺粮而导致僵尸满路当为误读。
所以“不要二分法同志”这是直接拿自己的误读来生造出了明军断粮的惨状。
其三,————明军六师从大同往怀来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随追击,为什么这一路驻扎的明军,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杨洪,都没有出来阻挡,而是眼睁睁看着蒙古军队追着皇帝打。
众所周知,大同在土木之变前的阳和之战里战败主力尽墨,所以英宗离开大同后留守大同的郭登手头剩下那点人也就守守城,还想出城阻挡?没睡醒吧。郭登不是神仙不会撒豆成兵。
而宣府————宣府兵力在明代前期为各边之冠,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战马一万余匹,火器充裕(神枪479,神铳2161,神枪4223等等),若再编集镇城附近驻军和东路溃兵,足以组成一支包括骑兵和火枪兵的强大部队。而杨洪手握重兵,却眼看敌军追击自己的皇帝而不救,这是什么行为?————这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这说法我不知来源于何史料,然而《明英宗实录》却有明确记载,
——正统十二年九月丁巳-,宣府总兵官左都督杨洪言边备五事:“一,宣府操备哨守等项马步官军止一万三千五百余人,城堡关隘一十四处,内西阳河、洗马林、张家口、新开口堡、野狐岭关,最为要害,其余白羊口等六堡,实非要地,乞归并以便戍守————《英宗实录》 卷158
土木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八月,杨洪上奏是在正统十二年九月,相距不过两年,这应该就是最接近于土木之变时宣府驻军人数的记载了。所以正统时宣府驻兵至少有三万人这说法 本身就不成立。宣府总兵官杨洪说了他手头就一万三千五百。“不要二分法”同志说的三万,就请他自费给杨洪补齐少的这一万多人吧。

当然《明实录》里还有记载:戊寅 上御左顺门,谓太保成国公朱勇等曰,宣府、大同国家防守切要重镇,尔等选精锐马步官军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寿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一万五千往宣府,俱令在彼训练餋威蓄锐,以备不虞————也就说亲征前,英宗还由京营选了精锐四万五千人,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寿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一万五千往宣府。宣府本身一万三加王贵、吴克勤的一万五,不就差不多凑够3万了么?
然而吴克勤与其兄吴克忠战死于土木之变前雷家站的第一次出兵,而都督王贵死于土木,所以除非英宗是把军队都留在宣府独独把他们的指挥官带走了,不然只能解释为英宗离开宣府后将这些将领以及他们所属部队一块带走了,同理,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也是死在土木。所以应该是英宗由大同带走了他们以及所属的部队,但留下了广宁伯刘安和郭登在大同顶缸。
所以本就属于兵力不足,堪堪守城自保的宣府大同两地,京营的援军还给英宗顺道打包一块顺走了,这样还要指望他们出来阻挡?皇帝20万都败了,就他么手头这万八千人的,真当他们都是奥特曼么。
正儿八经的讨论这种纯污蔑的网文我真觉得很可笑,但凡稍微有心查一查史料,都会觉得阴谋论是多么无稽之谈,论据都是假的那么论点又怎么可能是真的。
不会,土木堡之变文官自身就损失惨重。再怎么阴谋论,也没有把自己算计在里面的吧。一次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掉了60多个重要的大臣: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一班重要大臣全部殉国
文官的生力军是当时全国四万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后备是举人,童生,死了几十个老油条又上来几十个老油条,而武勋则不然,他们的传承是爷传父,父传子,结果土木堡不光有爵位的没了他们带身边培养的第一继承人也跟着挂了,几十年的宦海经验战场技巧一并到了地下直接断了传承啊。用60来个人拼掉整个武勋​集团的未来这已经不能用血赚来形容了。

网页链接

土木堡之变是于谦的阴谋,还是王振乱政导致的?

一片寂寥的乾清宫内,躺着一个身穿龙袍奄奄一息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这是大明王朝第五任皇帝宣宗皇帝朱瞻基。那天是公元1435年1月31日,宣德十年正月初三,回想起十年前,父亲朱高炽暴兵而亡,自己与叔叔朱高煦抢时间登上皇位,并完美的承接起前四朝皇帝打下的基业,心中仍是澎湃万分。

再想想这些年主动从交趾退兵休养生息,百姓富裕,国库充足。庙堂之上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坐镇,山河万里更是有余万精兵把手,甚至更有跟随朱棣三次北征的老将英国公张铺、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的成国公朱勇更有留下的精锐三大营,老朱家的江山可谓是固若金汤。

也许他可以安然的闭上眼睛了,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要把大明的未来交到一个8岁小孩身上。可是没有办法了,一闭眼便是永生,那无边的黑暗象征着死亡的洗礼。这一刻朱瞻基驾崩了,黑暗的种子在正值鼎盛期的大明王朝埋下了,不久属于这个沧桑王朝的黑暗时刻将要降临。

那个王先生

说起来这也是个可悲的人,王振也是个略通经书、满腹经纶的人。他也曾有过士大夫的抱负,也曾想过杀敌卫国做一个想高适一样的马背诗人。怎奈机遇难求,在宣德时期,朱瞻基已经认识到大明官员繁冗,在在职官员里业已实行裁剪冗官的方略更不必提每年鲤鱼跃龙门,少之又少的科举入仕了,在正规渠道日益收缩的当时,怀揣着美好梦想的王振也是无计可施。

但是,宣德皇帝办了一件让后世史学家诟病的一件事。那就是让太监接触文化,使得太监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众所周知,太监以前一般是没有文化的,处于文盲状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掀起太大的波澜。而宣德皇帝的一纸诏书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此刻便为大明王朝后世混乱不堪的宦官专政埋下了隐患。

既然要太监学习,那么得有老师授课吧。一般来说在古代当太监是让人瞧不起的,但正是因为这一偏见,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机遇。正规渠道不能实现理想,那么就得走特殊渠道。王振选择了自阉入宫,给这帮太监当老师,他的抉择使得他遭到市井百姓的唾骂,那一刻也许他已经跌入黑暗的深渊。

虽说在百姓口中沦为败类,但在宫中的王振混的是风生水起。因为善于体察人心,王振受的宣宗皇帝的抬爱,被任命为东宫讲师。这使得他接触到了王朝下一代权力的核心——朱祁镇。因为他有点学识,显得和一般太监不一样,而且自入宫就跟在年幼的朱祁镇身边,所以朱祁镇对他礼遇有佳,称呼他为王先生。也是因为他的学识,他给宫中的文盲太监讲解文学典故,受到太监们的尊敬。在宣宗驾崩后,王振王先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太监头头。他离年轻时的梦想只剩下一步之遥。

黑暗前的极夜

朱瞻基闭上眼后不久,年仅8岁的朱祁镇继位。张皇后摄政朝野,又有三杨辅助,早期的英宗一朝王振这个大太监还不敢造次。他一方面讨好三杨,另一方面在张太后前显示自己的忠贞,以达到麻痹对手,先忍后发的布局。等待最后的时机。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机终于逐渐成熟。

公元1442年,正统七年,张皇后去世,这张压制王振的最大底牌烟消云散。

两年前,杨荣病死。

杨士奇也因为受儿子牵连而引咎辞职。

此时朝中只剩下逾矩之年的杨溥,新生势力马愉、曹鼐羽翼未丰。

这正是王振动手的好时机。

他先是把太祖挂在宫中禁止宦官干政的牌匾取下,昭示天下人他王振要动手了。然后,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党羽,有一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培养了心腹走狗马顺、郭敬等人。残害了敢于反抗的刘球、石碌等人,甚至还下狱后来的救星于谦。

王振作威作福,朱祁镇日益放纵,朝中各位大臣更是敢怒不敢言,纷纷自保。

最终的黑暗

明永乐年间以后,蒙古三大部落(鞑靼、瓦剌、兀良哈)中瓦剌日益壮大,等到正统年间已经吞并其余两部,一时间强大不已。


王振在朝中压制能臣志士、培养党羽,在外不整顿军备,反而勾结瓦剌已久。王振的党羽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连年同瓦剌做起黑色交易,把贡品钱财收入自己的馕包,甚至还在王振的授意下供给给瓦剌军需物资,坐收卖国贼的名号。

在王振的肆意放纵下,瓦剌的野心日益膨胀,双方交易的差额也越来越大。终于王振翻脸了,瓦剌吃了“亏”,添油加醋的报告也先。也先以明朝减少赏赐为由,分兵四路进攻大明,战争一触即发。

消息传到京城时,边境重地已是连连失守,瓦拉人一路势如破竹,有一举直捣京师的架势。王振以为失守是士气不足的原因,怂恿22岁的英宗效仿宋真宗那样御驾亲征建立一番伟业。年轻气盛的英宗皇帝做梦都想想父亲和曾祖那样驰骋疆场,证明自己。在拒绝了时任兵部尚书的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不宜亲征的建议后,在两天内集结20万大军匆匆迎战瓦剌,当时与皇帝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铺、兵部尚书邝埜等百余名重臣,阵容强大。大明王朝的家底差不多都集结在这只实际只有20万,但号称50万雄师里。

大战开始,也先听闻英宗亲征,佯装退却,实则诱敌深入大同等北部地区。英宗年轻气盛,以为也先害怕大明威名。在王振接收郭敬密报后,劝说英宗退出大同

明军回京的行军路线也是十分奇怪。本来明军取道紫荆关(王振老家)回京,后来又改道东行宣府,致使明军疲敝,瓦剌追兵追来。明军迂回奔走,于8月10日才退兵宣府,此刻追兵已至。英宗急忙派吴克忠、吴克朱勇等3万余兵马阻击,以上兵马因为寡不敌众以至于全军覆没。

大军行至13日,来到了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一代),在王振的建议下大军在怀来城外20里处安营扎寨。

14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大军缺水,一时间士气低落。也先见状,故意诈降,王振喜出望外,派遣曹鼐商量议和事宜。瓦剌后退,故意让出土木堡南面已占领的河流,明军中计。

土木堡一战明军完败,20万大军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土木堡血染成河。朱家5代所积攒下的基业化为乌有,三大营不复存在。更可怕的是当朝近百名文武大臣战死沙场,其中包括成国公张铺等公侯老臣,也包括邝埜等中坚力量。明英宗被俘,王振被乱锤砸死。大明王朝被一片黑暗笼罩。

可笑的阴谋论

就结果而言朝中的能臣武将被洗刷殆尽,今后的大明王朝文臣开始牵制武将,就有人说成是土木堡之变是于谦等一众文臣士大夫的阴谋,目的就是消耗位高权重的老一代武将,打压新一代武将,以达到文臣治国的目的。

真是荒诞可笑,先不讨论它的真伪,单单就计划成功而言,也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首先第一条就达不到,能和大明发生大规模战事的也就数蒙古瓦剌了,但是瓦剌在边关,内外勾结瓦剌,于谦等一帮文臣又有什么底牌,福利给瓦剌呢。当时朝野上下无不是王振的人,很明显王振和这帮与他作对的文臣是死敌,所以勾结瓦剌发动战争根本不可能。

2、皇帝的御驾亲征

为什么非得御驾亲征呢?御驾亲征代表着中央对这件战事的重视,唯有如此重视,才能请出全部或者说几近全部的老牌武将,让瓦剌来个一锅端。从史料上于谦劝说皇帝不要御驾亲征来看,他难道会自己阻碍自己的”计划”?

3、避免大明王朝真的一命呜呼

土木堡之后就是京城保卫战了,于谦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谦难道没想过引狼入室的结果?大明王朝要真的完了,还谈什么文官治天下,那可这是天下崩。

综上那些说什么阴谋论的,完全是无稽之谈。

五、结语

土木堡之变从表面上看是损兵折将,影响了起码三代帝王的生活(英宗、代宗、宪宗),玩坏了明朝初期五代帝王留下的家业。

但是深入骨髓的是两大弊病已经暴露,在制度的温床上不断滋生。

其一便是宦官专政,今后更有刘瑾、魏忠贤等一众丧心病狂的大太监登场。他们比起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残害忠良的手段更是不断升级。

其二那就是文官牵制武将从此便成为了常态,大明王朝的军事实力直线下滑,后来的倭寇为患、农民起义、女真兴起无不印证这一观点。

还有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大太监王振,不要被历史的表面现象所蒙骗。真正的罪人是那个高坐在龙椅上下命令的年轻人,王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他做不到控制皇帝,号令20万大军朝令夕改。就像当年天启皇帝死后,崇祯轻而易举铲除阉党魏忠贤一样,王振是个传令的,也是脆弱的。幕后黑手在历史的长河重被渐渐美化,我们要做的是拨开层层泥沙,窥伺那一缕不可磨灭的真相。

当然不是于谦的阴谋,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也是吃到了苦头,王振乱搞政变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历史书和电视剧说 “土木堡”是王振和英宗的错,可历史群里有人说是于谦的错,很不解,证据是什么

一群不知道的人瞎咧咧,说岳飞通敌卖国你信啊??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啥也敢说。。
土木堡事变,蒙古也先是从那里打进来的?主要战场在发生在那里?
土木堡实际上是明军内线作战,其主力一直在明代统治区里,那其地方的物资以及情报支持是哪个省负责?
答案是山西。
  
明军的主要后勤线在那里?其补给主要是从哪个省集结?
答案是河南。

那这样的话,河南和山西的主管是不是有罪?
一年之前还总督两省政务,坐镇两省一十八年的于谦有没有责任?更何况于谦时任兵部侍郎,明军后勤归他直接掌管。

于谦坐镇两省十八年前,明代是什么时期?恰恰是明成祖最后一次北伐后没几年,明代处于军事上鼎盛的时期。这时候的蒙古人,能有命就不错了。总之,于谦别的不说。土木堡之前总督两省十八年这个资历,就足够被诟病的。
  
  所以说,评价于谦的话有几点事实:
  
  1. 于谦在山西、河南巡抚十八年,时间太久,足够形成自己的地方势力
  
  2,土木堡失败原因极有可能是源自内部的政治斗争。
  
  3,土木堡之变的结果,其得利者为于谦等朝内留守文官和整个文官集团。
这是有好几个原因的
1、皇帝不懂瞎指挥
2、军官只会听从皇帝、监军,没主见,贻误战机
3、文官集团故意拖后腿
4、边境诸省,特别是山西商人通风报信
没有对与错,什么都是相对的,都是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战争。
于谦有责任的,为了士大夫掌权不惜十几万人命,才发兵相救,想想他提前发兵的话结果就改变了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的关系,土木堡之变真相是什么?

于谦是明军在土木堡战斗当中可以胜利的关键人物,而土木堡之变的真相就是在于明英宗听信小人谗言,带兵北上抗击蒙古,最终在行军路途不幸遭遇瓦刺大军,明军惨败,而明英宗也是被瓦刺掳去作为了俘虏。

于谦他少年就富有才华,随后便是入了宫随明宣宗去巡视江西了。于谦他在职期间平反了冤案无数,于谦他一生都是十分清廉的,就是明英宗他身边的宠臣王振也是没法指出于谦他什么毛病的。当年王振怂恿明英宗去北上抗击瓦刺,明英宗后来在路途被瓦刺俘虏,而在北京城的朝中臣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大为失色。朝廷中更有人趁着乱逃走了,而这时候于谦就站了出来,他当机立断联合皇后找到了朱祁钰,让他成为新的皇帝。

在明朝朝中稍微稳妥之后,面对着瓦刺的进犯,于谦也是带领着北京城的军队,抗击来犯的瓦刺大军,而这就是后来保卫北京城的故事,我们这边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主要还是在说土木堡之变当中明军为何会失败的原因吧。

有很多人都会将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归咎于皇帝的昏庸以及王振的谗言,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导火索,而不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土木堡之变会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那早已腐败到了极致的军政制度。在明英宗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军队便经常有逃兵的现象出生,并且明军缺乏训练,因此战斗力也不是很高的。但凡明军有一个好的将领,明军也不会像丧家之犬一样被瓦刺追着打。并且明朝军队轻视瓦刺人,但是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已经不是早年之间像明太祖时期那般强大的了,而瓦刺仍然是强大的游牧民族,因此在明军没有正视瓦刺部队的时候,明军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土木堡之变是由于朱祁镇听了太监的话改变行军路线,导致最后被瓦剌所俘虏,和于谦没有什么关系。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太监王振两次错误的诱导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俘,很多武将被杀。在大臣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弟弟朱祁钰称帝,文将受到重视。瓦剌因朱祁镇没有利用价值将他放回来,朱祁镇后来又成功登上了皇位,并且杀死了于谦。但是也改变不了土木堡之变将明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于谦反对朱瞻基御驾亲征,没想到朱瞻基在土木堡大败,导致自己被俘虏。朱瞻基被俘虏以后,大臣们建议南迁,于谦站出来阻止朝廷南迁,还拥立了新皇帝。

土木堡之役的影响,于谦做了什么,救了明朝,最后却成明朝灭亡的伏笔呢?

明朝自建立以后,历代皇帝无不以建功立业于沙场为荣。朱元璋曾七次北征蒙古,朱棣也曾五次北征蒙古,仅当八个月的朱高炽也曾在北平以万余军队力抗建文帝大将李景隆六十万大军,朱瞻基也曾率军在喜峰口击败兀良哈。唯有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役战败,而正是这场土木堡之役成了明朝皇帝征战沙场的分水岭,从此以后明朝再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在光明正大地御驾亲征。偷偷摸摸地去战场的皇帝倒是有一个,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悄悄溜出京城,跑到应天,率军击败蒙古,取得应天大捷。可惜的是,他的功劳似乎被后人掩盖了。


战场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设立了五军都督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大都督,通常由皇帝的亲信担任。明朝的军队实施的是卫所制,即五军都督府分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分管16个都司,下设200多个卫所,每个卫所约5600人。这么算下来全国的卫所兵力可达上百万,这就是朱元璋说的藏兵百万于民。

于谦

  除此之外,明朝还有守护边境的边军和拱卫京城的禁军。其中京城禁军是大明军队的主力,朱元璋、朱棣多次北征蒙古出动的都是京城禁军。京城禁军又由京城三大营和亲军二十六卫组成。京城三大营即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总兵力15到20万。亲军二十六卫由洪武年间初建的上十二卫经过建文、永乐、宣德年间3次扩军而来,每卫兵力约5600人,总兵力约15万。其中,恶名流传后世的锦衣卫也是26卫之一,更是朱元璋建立的上十二卫之一,只是锦衣卫由于其特殊的职能而得到发展壮大,规模也远超5600人的卫队标准。

战场士兵

  与六部中的兵部相比,五军都督府都调遣军队之权,同时拥有武将的选拔和更替等大权,府中的重要职位一般也是由武将担任。兵部只是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及行政事务等事宜。显然,五军都督府的军权远在兵部之上,朝堂之上的文臣是没办法插手五军都督府的事宜的。正统朝时,兵部尚书邝埜曾向五军都督府索要将领名册,五军都督府掌印都督吴瑾想上报明英宗朱祁镇,邝野顿时感到很惶恐,这就表明朝廷中的文人根本无法插手军事。

《明英宗实录》:祖制五军都督府,外人不得与闻,惟掌印都督司其籍。前兵部尚书邝野向恭顺侯吴某索名册稽考,吴按例上闻,邝惶恐疏谢。

战场士兵

  土木堡之役时,明英宗朱祁镇出动的是以京营三大军为主的明朝禁军主力,号称五十万大军,结果仍然兵败。此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京营三大军主力覆没,明朝损失惨重。同时大批有功勋的武将阵亡,在五军都督府中担任要职的武将也损失殆尽,使得五军都督府无法再承担领导全国军队的重任。

本文标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于谦是土木堡事件的幕后黑手(有何证据)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85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云南和越北都是唐末独立出去,结果云南并入中国而越北却最终独立建国李成梁为什么放任努尔哈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