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治天皇活到20世纪50年代,整个日本会怎样

发布时间: 2021-09-18 00:57: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明治天皇进行了什么改革,对明治天皇的评价二者比较还是昭和厉害。明治的评价高是因为维新的名头和一直在打胜仗,但是,明治的是作为傀儡...

如果明治天皇活到20世纪50年代,整个日本会怎样

明治天皇进行了什么改革 对明治天皇的评价

二者比较还是昭和厉害。明治的评价高是因为维新的名头和一直在打胜仗,但是,明治的是作为傀儡一般存在的,胜利也多是因为明治时期的重臣能力更强,对手弱。而昭和时期。首先,天皇的权利得到极大加强,这是在昭和做太子的时候开始的,看看日军中皇族的影响和掌控就明白。其次,二战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昭和弱,这一时期的日本重臣已经严重退化了,加上对手太强(美苏),所以失败是正常的,因为日本当时的环境和体系,不扩张是难以发展下去的,即使二战爆发后不参战,等欧洲战后,美苏也不会放任日本的。最后,在战败后,昭和能够稳定日本的局势和基本盘,并为日后复兴打下基础,你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进行了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因鸟羽伏见战役的胜利而掌握政权并走上改革道路。明治维新前,日本由以德川庆喜为首的幕府掌控实权,天皇成为傀儡。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逐渐认识到日本国家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1865年“尊王攘夷”运动向武装倒幕转化。1867年,年幼的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得到天皇密诏。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改革派掌握了政权,勒令德川庆喜交出领地。1868年,德川庆喜聚集军队企图反扑,但在鸟羽伏见战役中被政府军队打败,势力被肃清。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接下来的明治维新打下了基础。

不吹不黑,明治天皇现在在日本什么地位

供奉在太庙里的神。
他都死了好久好久啦

明治天皇对幕府的态度

明治天皇在修史书时是不是把幕府都定义为乱臣贼子
明治天皇对幕府的态度是强硬的,他要推翻幕府,自己掌权。
庆应四年(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 。3月发布《五条誓约》,接着倒幕军在京都附近打败幕府军 ,不久又进占江户。7月,睦仁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年号取自《周易》,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 )。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
明治登基时只有15岁,当时传给长州和萨摩藩的倒幕密诏都没有天皇的印章。是岩仓具视、三条实美这些公卿贵族假借天皇的名义造反。后来,明治是在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伊藤博文这些维新志士和日后的名臣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培养塑造了明治天皇“威严、慈爱、刚毅的优秀的男子汉气质”。明治天皇虽不过问具体政务,但其进取开化的个人形象和道德模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明治时期的时代精神。
天皇无力左右武士阶层,武士阶层却可以左右天皇,天皇只有安心为“神”放弃权力才能保自身安全。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即使在深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的学者们眼中,只要天皇失去为君之德,武士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天皇的权力。宫廷权力斗争中的“德”总会偏向强势的一方,幕府大权在握,一旦天皇威胁了幕府权力,激怒了幕府,幕府便可以以“天皇失德”为借口,废黜天皇。日本人对太阳的热爱毋庸置疑,太阳神天照大神从来是日本人最敬仰的神之一,早在镰仓时代,生死难测的武士们就在随身携带的折扇上画上太阳的图案,一如中国的文人墨客在自己心爱的扇子上写诗作画。而天皇,恰恰被认为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的神裔,直到二战战败前,日本的学校都会认真地告诉学生,天皇的祖先是太阳神。天皇对日本人来说,就如上帝对西方人那般重要,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西学也在日本广为传播,这些都没有丝毫削弱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拜,尽管在日本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皇都没有掌握实权,像落于人间的神仙那般,不问人间纷繁世事。日本的历史是动荡的,充满了野心勃勃的惨烈战争,让外国人最为惊奇的是,天皇家族却从未因此中断过,虽然也不是没有被臣子废弃、谋害的天皇,可中国历史上那种“今天李姓人当皇,明天朱家人称皇”的情况却始终未曾出现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人都坚信日本是神国,天皇是人与神的结合体,是日本人的祖先。受神道教影响颇深的日本,格外尊崇祖先,天皇对人们的统治是神圣的,为神庇佑治理的日本自然要肩负起统治世界的使命。在二战中,最能鼓舞日本士兵士气的口号莫过于“对天皇效忠”。为了天皇,这些士兵从不顾及自身生死,远离家乡的他们,时常会对着日本皇宫所在的方向叩拜,仿佛天皇就在眼前,他们以这样的礼节表达对天皇效忠的决心。而在绝大多数日本士兵眼里,由神圣的天皇宣布发起的战争,毫无疑问也是神圣正义的,不容怀疑。直到二战后,对天皇的种种质疑之声才渐渐浮现出来,历史学家安丸良夫也曾经是一名坚定的军国主义者,日本的战败以及战败后社会的凋敝让他心痛不已,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笃信不疑的天皇,并写下了《近代天皇制的形成》。他用确凿的史实向人们指出,天皇对日本的统治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日本历史上,天皇并不时时都握有大权,18世纪后天皇制的成熟概念才逐渐形成,而今天的天皇制也同古代的天皇制有本质的不同。公元7世纪之前的日本,根本没有天皇这种说法,在律令制改革后,人们用“大王”来称呼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皇”一词起初不过是一种宗教术语,是道教对宇宙的统领者的尊称,众所周知,道教并非日本的本土宗教,而是由中国传入的。虽然“大王”们后来也曾自称“天皇”,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高贵神圣,可与此同时,“天皇”也绝非对最高统治者们唯一的称呼,在中世纪到近代这漫长的岁月里,帝、院、朝廷、天子、主上都曾是统治者们惯用的称呼,甚至推翻幕府统治、重新掌握国家大权的明治天皇也是在反复思量后才决定采用“天皇”这一称谓的,而在其统治之初,诸如“皇帝”、“天子”这样的称呼也不绝于耳。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始于18世纪,尤其是关于天皇制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在18世纪以后才出现的。至于“天皇制”一词,出现得就更晚了,直到1928年才被日本共产党明确提出,且不过是作为日本国家权力的代称。公元7世纪,推古女皇曾派遣使臣到中国进行考察,并逐渐仿照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起日本的封建制度,大化革新后,天皇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天皇掌权的制度并没有存在太久。随着地方领主势力的不断加强,天皇的权力日益衰微,朝廷中的一些贵族逐渐控制了国家政事,如果新登基的天皇年幼或身为女性,由贵族担任的关白等摄政大臣甚至可以代替天皇,天皇逐渐沦为国家的傀儡。在这一时期,被幕府流放的、杀害的、任意废立的天皇并不少见,显然,在那时的幕府及国家实权派眼中,天皇并非神圣不可欺,天皇无疑是国家权力斗争中弱势的一方。镰仓幕府建立后,国家大权更是掌握在武士们手中,他们为国家制法,还将朝内的敌对大臣驱逐出去,他们拥有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军权。17世纪,定“武士道”之名的山鹿素行也认为,武士因为天皇“失德”剥夺了天皇的权力,不能算篡权。从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江户时代,将军都是日本实际权力的象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天皇根本没有政治权力。本居宣长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学大师之一,他的学说对日本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而“天皇统治,万世一系”的说法,也由他正式提出。本居宣长不满中国的朱子学在日本大行其道,希望重新确立日本文化的自主性,他认为《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古代传说表明,日本有完全不受佛教和儒教浸染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真心”,作为神裔的天皇的存在,让日本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天皇是神圣的,日本也是神圣的,在整个世界上,只有日本才有资格承担起统治世界的责任。治学之人必要严谨客观,和本居宣长同时代的一些学者,比如上田秋成、津田左右吉等都先后指出了本居学说中的漏洞,认为本居宣长不应该把《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的神话传说当作历史事实,将现实和神话混淆一体。对这两部史书研究多年的津田左右吉还认为,神武天皇,即日本第一代天皇由神变人的故事根本就是后人杜撰。近代学者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中,再次指出本居宣长学说中的这一谬误,并认为本居宣长的这种神秘化天皇的学说,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居宣长这种漏洞颇多的学说在后来却赢得了大部分日本人的认同,幕府末期,“万世一系”的概念又被推崇王权的人士利用,直接影响了近代天皇制概念的产生,而在明治政府的几经努力下,“天皇神圣”、“日本国是神圣之国”的观点逐渐深入社会各阶层的内心,成为明治政府巩固统治的思想教化手段中的重要内容。从表面上看,日本天皇确实是“万世一系”,菊花王朝堪称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王朝,从建立至今,拥有着125位天皇,虽经过不少坎坷,却从没有被其他王朝取代过,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万世一系”不过徒有其表罢了,天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日本战败后,关于天皇家族是否“万世一系”的争论从未停止。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认为,天皇制在日本历史上时断时续,近现代的天皇制和古代天皇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本质上看,菊花王朝根本称不上“万世一系”,今天日本人眼中的天皇制的历史并不长久,19世纪后半期的“王政复古”就是它的源头,让它确立下来的就是1889年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安丸良夫在《近代天皇制的形成》中也有和井上清类似的观点。但安丸良夫个人的境遇却更能反映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艰辛。曾几何时,安丸良夫本人也像千千万万个日本人一样对天皇“万世一系”的说法深信不疑,并相信由天皇宣布、支持的战争是“圣战”,是绝对正义公道的,当天皇宣布投降的声音从广播里传来,安丸良夫还按捺不住失落的心情,流下了眼泪。全盘否定自己曾经的思想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极其痛苦,需要极大的勇气,更何况以思想著称的学者。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日本在战败后也依然有不少学者名流,固执地坚持天皇是神的说法,并继续对天皇顶礼膜拜。但安丸良夫不同,战后的种种现实让他逐渐意识到神化天皇的危害,他悉心研究分析了大量历史材料,终于大胆地提出,为日本人敬若神明的近代天皇制不过是幕府末期出于政治权力斗争需要伪造出来的学说。安丸良夫认为,日本近代的内忧外患是近代天皇制产生的重要原因。幕府统治末期,日本内有层出不穷的起义,外有不怀好意的西方列强,幕府的统治愈发软弱无力,人们急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将逐渐沦落的国家拯救回来,重整国家秩序。当时的每个人都对未来焦虑不安,水户学派宣扬的天皇是不可超越的神裔,并进而树立起天皇对国家的绝对权威,而只要对他们这一时期的学说多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浓浓的危机意识。
幕府将军是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 而天皇 只是没有实权的傀儡 大名 只的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封地超过5万石叫大名 不足5万石称小名
我觉得后期幕府本身就已经不具备当年的强硬手腕和军事态度了,不然年轻又不听话的天皇又不是没有被暴毙过,当时日本社会整体上受到西方外来冲击,商人的强大联合当时下级武士阶层,又勾搭上不甘为傀儡的天皇,才有了明治维新。

如果没用明治天皇世界历史会如何

如果没用明治天皇世界历史会如何
明治25年 (1892 年),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两舰抵日本访问,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军国主义势力乘机挑起民族对立情绪,促使明治天皇发布诏敕:“国防一事,苟患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 。”因此他命“朕兹省内廷之费,6年间每年拨下30万日元,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期间,纳其薪俸1/10,以资补足造新式军舰之费” 。26年(1893年)下达造舰诏书,带头实行扩军备战。1894-1895年亲自指挥甲午中日战争,1904-1905年又发布宣战诏书,挑起日俄战争。随着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明治天皇越发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治天皇采取“奉还版籍” 政策,废藩设县,将全国划为3个府72个县 ,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废除旧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公卿诸侯之类的贵族改称“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 ,废除封建俸禄 。

他还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 ,称为“明治维新”。

如果明治天皇生在清朝,那么中国会像日本那样吗?

是社会环境和体制原因的双重效应。明治天皇只不过是遇到了这样一个契机。就是以萨摩藩和长州藩这两个与当时离德川幕府的中心江户城相隔较远的且濒海地区发生的变革主导了日本资产阶级革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使得日本即将沦入半殖民地国家的行列。早期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始于天皇,而是以伊藤博文、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土生土长在萨摩藩和长州藩这两个地区的革新者首先倡导的。由于他们同德川幕府长期的矛盾纠葛,加之美国以侵略者的身份施压,导致日本当时其余的各藩都一呼百应。
明治确实是一个象征。不过他利用了革新派倡导的“尊王攘夷”的策略来重新获得日本政权。而日本长期奉天皇为“神”的思想,又让革新派举起的“尊王攘夷,推翻幕府”政策得以迅速在日本各地产生重大的影响,得到大多数日本商人的支持。幕府一直遵循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政策,因此商人在利益上必须响应革新派的号召,才能够得以翻身。因此,革新派与明治天皇实际上是相互利用对方的长处来达到最终的目标。不过,明治天皇对于革新理念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他能够看清工业革命会给今后的日本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也不能不说他是个睿智的人。
反观中国,在体制上,社会形态上,与日本完全是不同的。君主立宪制首先在中国不可能行得通。最重要的一点是,旧中国长期抑制资产化,抑制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存空间,第一是王权垄断,第二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儒家忠效的思想。“无君无父”,就是大逆,不能称完人。而在清代,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只能通过读儒家的经典获取功名,才能进一步获得权力,这完全束缚了社会从封建制度向新思潮跃进的脚步。因此,北洋水师的钢铁舰船优于日本海军很多倍,却仍然惨败于黄海。
即便明治的思想很先进,但在当时的清朝,他即便有先进的思想,也会被一连串的道德规范准则、王权与社会大环境所束缚。因此,如果明治当时生在中国,也不可能让中国发生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把整个日本的整体经济,政治,军事,实力都达到空前的鼎盛时期,就如同中国的<贞光之治>
日本明治维新,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大世界强权。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新生政权诞生的开始,明治天皇就率领公卿们到紫宸殿向天地之神立下五条誓言: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上下同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求知识于世界,以振皇基。公平的讲,这五条誓言除了“万机决于公众”和“同心”之外,在明治45年的统治中,基本上做到了
不会 中国永远就是中国
不会,他是改变不了中国的历史的
本文标题: 如果明治天皇活到20世纪50年代,整个日本会怎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6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兴文字狱是真实的吗如果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禁酒令而被分成几个敌对国家会怎么样
    Top